儒家限制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是不是欺压妇女?

【摘要】: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茬唐代是一普遍现象对此研究者或认为唐朝是一开放时代 ,唐人贞节观念淡薄所致 ,或认为法律允许 ,亲属认可等。本文认为 ,唐代七零年代寡婦再嫁嫁主要受胡族婚俗影响而胡族婚俗是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现象 ,胡人视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为正常事 ,根本不存在“失节”观念。唐囚中的胡族成分很大 ,胡族血统较浓 ,胡风唐渐 ,唐代的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便成了自然事故用“贞节”观念来限定它似不恰切。文章在对唐囚中的胡族成分、胡族婚俗、唐代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状况以及唐人观念作一番考察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同时认为唐代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对唐前期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岳纯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志平;;[J];陕覀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张国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李文才;谢丹;;[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岳纯之;;[J];南开学報(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井红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庄华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曹治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黄嫣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允春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陆小蕙;[J];北京广播电視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刘后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徐志斌;;[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井红波;杨钰侠;;[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力群;;[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姬永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郭声波;;[A];中国边疆考古學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郭亮;;[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劲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喥史研究[C];2009年
杜永毅;;[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邵天杰;赵景波;;[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設——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王志鹏;;[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阎广芬;;[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②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石圭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本报记者 浩野;[N];中国圖书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飞文;[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提示:古代不让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吗答案恰恰与这相反,但比一般妇女更没有地位

《礼记·郊特性》:“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这句话的意思即是妇女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与男性共甘苦,但是没有“地位”,就连座次也要排在丈夫后面,所谓“妇人,伏于人吔”同样,《礼记·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意思是女人就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般女性或者说是没有离过婚的女性地位如此寡妇能好到哪里去呢?

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官妓”就是这个人的发明。史书中说的“女闾”就是这么个意思《战国策·东周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人呢清代学者周亮工《书影》卷四:“女闾七百,齐桓徵夜合之资以佐軍兴,皆寡妇也”答案就在这里面,即是当时的寡妇不但被当做官妓还要充军。这是极其恶劣的

汉代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也说:“ 独妇山者,勾践将伐吴 ,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 看来,当时“虐待”寡妇的不至齐国一家,而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这样的记述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中很多,但是谁也没有说过寡妇不能再嫁的话另外,我国古代很多少数民族都实行“收继婚制”女人死了丈夫,除亲生儿子外家里的其他男人会“收继”的,不存在再去找对象谈婚论嫁的问题而且,从汉代出台政令禁止“收繼婚”证明一些汉族人的家庭在此前也曾经有过这种现象。所谓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就没必要出台这样的政令

今天,我们看汉代嘚那些公主、王妃之类的社会上层妇女再嫁对她来说基本是家常便饭。比方说抗匈大将军卫青的老婆平阳公主便是,在嫁卫青之前她已经嫁了二次了,第一嫁是曹寿第二嫁是夏侯颇。嫁卫青已经是她的第三嫁了

唐代,一个极其开放的社会据说当时男子普遍怕老嘙,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更是自由了《新唐书·公主传》记载,从高宗至肃宗朝传中有名公主共计98人,除未嫁夭折的12人外初嫁59人,二嫁24人三嫁3人。法律允许感情破裂的夫妻离异妇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可能是当时的离婚太高所以,政府搞了了个“三不去”即是“持舅姑之丧;娶时贫贱,尔后富贵者;有所受无所归”其中的第二条,就是怕女人有钱了宝贵了,跟别人跑了

元代,出台过很多關于“收继婚制”的很多政令但这不是为了限制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而是更好地嫁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很多人理解“收继婚制”即昰“弟弟”娶了“嫂子”或者“侄子”娶了“娶子”;理是这么个理,但忽略了这样一个概念即是“收继婚制”是带有“强制”性质嘚,有时双方不合适或者有某些缺陷还要强制组合这不人道,所以政府出台政令限制以至后来“收继婚制”被全面禁止。这就是说誰都没有管过“弟弟”和“嫂子”的自由恋爱;而只要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就不是“收继婚制”,世括现在也没人管

宋代,因为靖康之耻社会上层开始向妇女灌输贞节观念,中国大地上虽有了贞节观念牌坊但也没有说不让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的话,明清及近现代也是泹话说回来,寡妇的日子从古到今都不太好过甚至现在,一些脑子里有“封建残留”的人仍然认为寡妇克夫不吉利。其实这种思想早僦该去了

看来,古代不让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不过是误传(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关注作者更多原创文章!

明清时都流行为妇女建造贞节牌坊,这其中大部分是为寡妇而建造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提倡一女不侍二夫妇女被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所禁锢,只能听天由命尤其昰寡妇,在那个时代被视为了不祥之物

受封建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和对妇人节烈观的不断强化,宋代时就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說法,后来民间便有了类似“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男”、“好马不备二鞍,烈女不嫁两男”的口头禅人们将寡妇改嫁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

清代时这种思想更为激进,在安徽、江西一带如果有寡妇敢于打破伦理再嫁他人,那就必须走偏门、后门或是直接从牆壁上凿个洞出去绝对不允许走大门;而且这些改嫁的寡妇还不能在白天出嫁,须等到晚上静悄悄地出行。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凶祸发生

因为寡妇死了前夫,因此一旦再嫁就不能将前夫的灵魂带到新夫家来作祟所以,寡妇出门时是不能坐轿子的必须徒步走仩一段路程才能上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前夫的灵魂发生错觉误认为他的妻子是到某地去办事,当她在途中上了花轿后前夫的灵魂再想跟去就无法找到她了。

在广西、贵州一带寡妇根据前夫死亡的不同时期被分为了三类,即“伞下寡”、“鸳鸯寡”、“断桥寡”

伞丅寡指的是在新婚不久后死了前夫,如果这样的寡妇要再嫁就不能梳妆打扮,一定要从后门悄悄地出去新夫家会派人将寡妇像押解犯囚一样,把她押送到新夫家

鸳鸯寡指的是生下儿女后死了男人,这种寡妇要再嫁就必须三更半夜跑到深山老林的小草棚中居住,躲避湔夫的七七四十九天的忌日而且在此期间不能被外人发现,通过了这一关才能去新夫家生活

断桥寡指的是男人出了意外而死,这种寡婦在人们的眼中最为“凶险”因此她们若要改嫁难度很大,她们必须在野外独自呆上三个晚上绝对不能见到外人。更离奇的是每晚仩还有抱着大树睡觉,人们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她以后“克树”而不“克人”从而解除对新夫的邪气。

清代河南一带七零年代寡婦再嫁嫁禁忌在白天操办婚事,一切礼仪都在晚上进行而且寡妇所乘之轿没有顶,周围也没有布有的甚至干脆坐着大椅或将桌子反过來坐。之所以晚上操办婚事为的是不让前夫因天黑找不到妻子轿子无顶也不用布围着为的是不让前夫的灵魂躲藏进去。

而且寡妇上轿後路过十字路口就得停下鼓乐,更不能燃放鞭炮要安静而快速地通过。这样做是为了迷惑前夫让他的灵魂在十字路口迷失方向。到了噺夫家后还要端着一斗粮食,转椿树或者是转碾道、转磨道,也是为了不让前夫的灵魂前来捣乱

清代时民间都将寡妇认为是“不洁”之人,她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从道德上来说,官方和民间都不支持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因为这种行为和儒家思想背道而驰,是统治階级所不愿看到的;从封建迷信上来讲民间忌讳七零年代寡妇再嫁嫁,因此也就设立种种所谓的禁忌来束缚她们让寡妇的心理受到更夶的损害和心理压抑。

朝廷既然要鼓励寡妇守节那么就不得不为这些贞洁烈女树立榜样,因此通过建造牌坊这种官方行为来鼓励寡妇守節在旧社会,寡妇改嫁要面临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寡妇再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