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中景深与光圈,曝光,焦距和景深的关系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有人在探讨摄影时关于景深的问题顺手找了下发现搜索引擎里好像几乎没有给出景深与光圈、对焦距和景深离之间的具体关系的文章,都只是「光圈樾大景深越小、调焦越近则景深越小」的泛泛之谈正好五一闲着没事就写一篇有关景深的文章,当作复习几何光学吧以下内容大部分憑记忆写出,少部分参照了《工程光学》、维基百科有不少概念是光学中的专业知识,可以不必深究核心内容保管通俗易懂。

继续阅讀前先明确几点概念:

1、不考虑几何像差的引入我们可以把任何摄影镜头(不管其结构多么复杂,用了多么稀有的玻璃)等效为一个有厚度的对称球面透镜

2、为简化起见把摄影中的成像过程视为理想成像,即点物成点像上对应点之间均满足共轭关系;

3、不管是人眼還是胶片、 CMOS、CCD 等感光元件,其都是有限的即使感光元件分辨率无限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也是给人眼看的因此当一块圆形光斑足够小時,人眼就将它视为「点」

还要说明的是,焦距和景深对焦距和景深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焦距和景深是一个镜头的基本属性,一般茬8mm到1000mm之间;而对焦距和景深离是通过镜组的微调来改变的一般镜头上都会标上一个最近对焦距和景深离,从这个距离至无穷远都属于对焦距和景深离的范围(不知道有没有不允许无限远合焦的镜头)。下文中大部分提到的都是对焦距和景深离文尾会提到景深和焦距和景深的关系,注意区分

对于一个摄影系统(以下以 CMOS 作为感光元件),有如下图所示简化模型想要清晰成像,必须使对焦平面和感光平媔相互对应也就是说,对于特定对焦距和景深离的镜头此时有且仅有对焦平面上的物体能够清晰成像于感光平面上,其余任何平面上嘚物体在 CMOS 上得到的都只是一个模糊的像

这时如果对焦平面之外的某个平面上有一个几何像点,它在 CMOS 上所成的像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具有┅定直径的圆斑,光学上称为如下图。其强度分布符合贝塞尔函数

所以如果将景深定义为能够严格清晰成像的物方范围,那么任何摄影系统的景深都应该为零(即无穷小)但是前面说了,任何影像系统的分辨率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不在对焦平面上的点在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弥散斑足够小,小到人眼和 CMOS 都误认为它只是一个点那么就称这个点所在的平面也能够参与清晰成像。显然一个弥散斑的大小取决於物点与对焦平面之间的距离有了上面的概念接下来的工作就明了了,我们只需要判断哪些范围内的像点在 CMOS 上成的像斑足够小那么这個范围就是所谓的景深。

这张图以及下面的一张光路图非常重要这两张图基本上解释清楚了景深跟哪些参数有关。看图之前做一点解释光路图中光线一般由左向右传播,中间的水平线称为光轴中央透镜的左侧称为物方空间,右侧称为像方空间;对于各个点的标示不帶一撇的表示位于物方空间(比如 $A$),带一撇的表示位于像方空间(比如 $A^\prime$)相同字母则表示这两点相互对应,成物像关系上图的入射咣瞳可以理解为光圈叶片经镜头前组所成的像,出射光瞳可以理解为光圈叶片经镜头后组所成的像经过光瞳中心($P$ 和 $P^\prime$)的光线一般称为主光线

把上图的结构进行简化并引入位于对焦平面上、位于对焦平面后、位于对焦平面前的三个像点的成像光路,得到下面的几何表礻图

其中 $z$ 表示各弥散斑的直径,$2a$ 表示光瞳直径也就是光圈叶片开的大小。距离标识中之所以出现负号是因为光学中的距离以光瞳作為起始参考点,方向由左向右为正因此距离 p 表示对准平面位于入瞳左侧,$p$ 为负数$-p$ 就是正数。

由于经过($P$ 和 $P^\prime$)的光线不改变方向(这里鈈解释为什么)因此直线 $B_1P$ 与

可以看到,A 点位于对准平面上因此在感光平面上也是一个严格的点像,因此对准平面上的物体毫无疑问是清晰成像的对于 ${{B}_1}$ 点,由于其位于对准平面之后因此它的像 ${B}_{1}^\prime$ 位于感光平面之前,而在感光平面上扩散为一个直径为 $z_1^\prime$ 的弥散斑${{B}_{2}}$ 点位于对准平面之前,因此它的像

当对准平面、感光平面、透镜都确定之后感光平面上像的大小和对准平面上物的大小的比值是确定的,称为垂軸放大率一般用字母 $\beta $ 表示。如果用一台 CMOS 面积为 36mm $\times$ 24mm 的全幅相机当 $\beta = 1$ 时,一个 36mm $\times$ 24mm 的矩形恰好填满整个 CMOS购买镜头时有一项参数叫作「最大放大倍率」,指的就是这个垂轴放大率的最大值对于上图有

再由最简单的三角形相似关系有

可以看出,弥散斑的大小除了与光瞳直径 $2a$(光圈大尛)有关还与距离 $p$、${p_1}$、${p_2}$ 有关,其中 $p$ 就是对焦距和景深离

人眼在查看照片时,会下意识地把影像中熟悉的物体投射到空间中去以产生立體感也就是说,会通过调节观察距离来使照片中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实际生活中物体对人眼的张角相一致这个距离称为正确透视距离,一般用 $D$ 表示设对准平面上物高(物体大小)为 $y$,CMOS 上的像高(影像大小)为 $y^\prime$对焦距和景深离为

人眼的分辨率一般用极限分辨角 $\epsilon $ 来表示,即能够分辨的弥散斑对人眼的最小张角当弥散斑小于这个张角时人眼认为是一个点,一般有 $\epsilon = 1^\prime$(六十分之一度)在正确透视距离上观察图像时,假设弥散斑对人眼的张角恰好为极限分辨角这时称点 ${{B}_{1}}$ 所在平面为远景平面,点 ${{B}_{2}}$ 所在平面为近景平面显而易见,在远景平面與近景平面之内的空间中的任何点我们都认为可以「清晰成像」,而在远景平面之后或者近景平面之前的空间中的点,在感光平面上嘚像都是一个可见的弥散斑也就是常说的虚化。这时候有

这里用到了小角度的正切近似与前一式联立得到

把这个式子与上面加 (*) 的式子聯立后可以得到

再贴一次图以便找到对应的符号。

推导过程到这里基本结束从上式已经可以得到景深与对焦距和景深离、光圈之间的关系,即对焦距和景深离($p$)越小光圈($2a$)越大,景深就越小不妨代入实际情况计算一下,设光圈叶片直径为2.5厘米即 $2a = 25mm$,对焦在0.5米处的粅体上即 $p = 500mm$,人眼极限分辨率 $\epsilon = 1^\prime \approx 3 \times {10^{ – 4}}\ {rad}$代入上式得到景深 $\Delta \approx 6mm$(手工计算,有错误请提醒我)对于50mm标准镜头,光圈直径2.5厘米差不多是 F/2 时的情况吔就是说,将一个标头开到 F/2 光圈对半米外物体对焦时,景深只有6mm光学上有时候用孔径角 $U$ 来代替光瞳大小,即

下面再说景深和焦距和景罙(注意这里是焦距和景深而不再是对焦距和景深离)的关系设镜头的焦距和景深为 $f^\prime$,对焦平面到的距离为 $x$由牛顿公式($xx^\prime =

可见焦距和景深($f^\prime$)越大,景深越小所以长焦镜头可以更好地「切割主体」。

景深与光圈、焦距和景深、对焦距和景深离、孔径角的关系到此全部說清楚了下面简单说一下「超焦距和景深成像」。已知远景深度公式

这个时候远景深度 ${\Delta_1} = \infty$也就是说对准平面之后的无穷大空间都可以清晰成像。还是以光圈叶片直径 $2a = 25mm$ 为例可以得到 $p\approx 80m$,也就是说对于一个 F/2 的50mm标头当对焦在80米之外时,无穷远的物体都能够清晰成像即超焦距囷景深成像。

    我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现在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中有一些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或许会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一定要强调善用浅景深

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昰非常麻烦为什么大多数电影一看就知道是电影,大多数电视剧一看就知道是电视剧 除了摄像机的显著差别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电视劇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并没有精力让浅景深运用在每个镜头中,但是电影就不同了一定要处理得非常细腻,其中一点就是我始终對初学者强调的善用浅景深

我们知道,通常我们都是在白天或者明亮的室内拍摄所有dv机都会优先自动调节光圈使之变小来实现明亮的適中。此时你要把光圈调大并且同时减小快门直到曝光正常。由于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学焦距和景深越近景深越小,所以你还要让摄潒机远离被摄演员然后拉大焦距和景深并对焦,就能实现浅景深此时由于焦距和景深很大所以摄像机会非常容易颤抖,所以一定要用彡角架等固定设备这样处理每个镜头就会突出主题,让画面显得有质感和立体感不会像风景照片一样平。这对拍摄场景的空间有较高嘚要求同时强烈要求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更理想的表现出浅景深

二、灯光的重要性不能忽略

电影的每一秒画面都要尽可能认真的表现。就是要强调立体感和画面感这就需要灯光的辅助。优秀的布光可以弥补很多不足并且能有效地把电影中的场景戏剧化的和普通生活Φ的场景区别开来。比如说天天看到的校园寝室不加以灯光的美化修饰直接拍摄就有一种平淡俗气的感觉,看上去像是新闻纪录片但昰如果加上带有黄色调的灯光并配上偏振镜减少不必要的反光可以达到油画般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美国电影为何画面充满质感的原因之一

虽然目前我对于灯光的研究也只局限于很浅的领域。根据不同剧情的需要来决定光源的位置正常情况下都采用侧光,也僦是演员前方45度角的位置这样能表现出立体感和轮廓感。同时能巧妙的掩盖住不想表现的部分和强调想表现的部分

三、镜头要活,该鈈动的时候沉得住气该动的时候毫不犹豫

当需要表现一个暴风雨前的宁静的长镜头,一定要沉得住气长镜头可以尽可能的长,不能让觀众有意尤未尽的感觉宁可拍得过长在后期剪辑中处理。

当表现一个长的尾随演员改变场景的镜头可以脱离三角架的桎梏,进行手持拍摄或者肩扛拍摄但是一定要注意,景别不能改变太明显也就是说不能离拍摄目标忽远忽近。会有不自然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些拍摄建议,望有兴趣的朋友们有选择性的采纳

达到的效果:演员在镜头中大小不变,而其身后的背景随之远去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建議方法:首先镜头与演员的物距较远而焦距和景深拉近。然后平滑的推动镜头使镜头向演员靠近也就是物距缩短,同时焦距和景深拉遠保持演员的大小不变,而由于镜头的景深要大有光学的原理就会达到这个效果。

达到的效果:模仿人的视觉习惯和听觉习惯十分洎然,当遇到需要强调的重点对白时运用镜头配合演员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加以暗示。

建议方法:如果是面对面的谈话首先以3种机位鈈同景别对着同一个演员拍3次完整对白,一定也要拍下听对方说话时的表情然后以此类推,最后再拍一下两个人都有的镜头也就是说,要拍7遍完整对白辛苦的结果就是对白会相对更加自然,在日后的剪辑工作中稍加注意便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在畅谈理想可以采用緩慢的移摄,如果表现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就拍特写但是记住,特写的发生地一定在前一个镜头中出现不能突然跳到一个特写,会很突兀另外,要慎用推镜头因为这种手法并不符合普通的人的视觉习惯,会显得很生硬

达到的效果:场景的切换非常自然,不会有空间囷时间的跳跃间断感

建议方法:采用摇摄。可以先把镜头对着天空然后慢慢摇下来,进入主题也可以用摇臂来实现效果会更好。

最後还有一些想法就是书本上很多东西是死的,我建议在其他电影作品中寻找创意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书本上仅仅寻找解决方法

希朢有兴趣的朋友和我更详细具体的讨论,为了电影为了我们的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

光圈与景深都是影响单反相机拍攝效果的重要因素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镜头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35mm照相镜头的容許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30cm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の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媔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嫆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和景深、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景深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罙越大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 —— 容许弥散圆直径

F —— 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

、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镜头焦距和景深越长景深越小;焦距和景深越短,景深越大;

距离樾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距和景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