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搞阅兵不搞一带一路全世界都要靠她,是不是实力决定一切而不是搞面子工程啊?

  关于“一带一路”各种各样的阐释和解读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声音,需要予以驳斥和澄清。比如,有的国外学者将“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称其为版的马歇尔计划。事实上,“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根本区别。

  第一,“一带一路”不是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凭借超强的实力,对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实施的巨额经济援助,是一种单向的经济复兴计划。从1948年4月3日到1952年6月30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欧洲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拨款。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是有条件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控制。受援国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者放松外汇管制;设立由美国控制的本币对应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此外还有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冷战色彩的内容。

  “一带一路”虽然由中国倡议,但中国和沿线各国之间并不是单向的援助关系,而是本着自愿原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展经贸合作。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繁重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中国与沿线国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经贸合作计划。

  第二,“一带一路”没有地缘政治野心。马歇尔计划有着很强的战略目标,即美国力图通过援助欧洲,将其纳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的具体目标有二,一是通过援助占领欧洲市场,二是遏制欧洲共产党势力的发展。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决不是为了借经济合作来谋求地缘利益,而是从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需要出发,通过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我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不称霸、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同样贯彻这些原则,没有任何地缘政治野心。

  第三,“一带一路”不搞政治安全集团。除了经济援助外,马歇尔计划还有显而易见的政治和安全目的。美国就是趁欧洲危难之际,借经济援助将欧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冷战,形成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建立集体安全组织——,形成美苏两极对抗的格局。马歇尔计划之后,美国与欧洲之间不只建立了经济上的合作关系,还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等领域确立了同盟或准同盟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则侧重于开展经济合作、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概括起来就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真正地使沿线各国人民在互利互通中各取所需,互补互利。因此从这一战略的内容来看,不是要和沿线国家搞政治安全集团,也不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

  第四,“一带一路”的运作方式是开放式合作。马歇尔计划从指导思想、计划制订、具体实施都由美国高层主导;为实现建立地缘政治同盟的目标,援助的范围只涉及西欧各国;运作方式也由美国独自掌控。

  “一带一路”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合作方式。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欢迎沿线国家参与其中。围绕亚投行的创建,中国向全世界相关国家广发邀请,共有57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而且亚投行的大门始终向相关国家敞开,这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作者是兰州大学社科处处长、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翟亚菲

始于2013年的“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走过五年的历程,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号召下,中国梦与沿线各国的复兴梦交织,赋予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贸易保护主义氛围日渐浓厚的今天,中国不但推动自身全面开放,而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拿出了诸多饱含智慧,凝聚广泛国际共识的方案。然而,“一带一路”这份来自中国、惠享全球的倡议在受到沿线国家热烈欢迎的同时,也被那些常年戴着有色眼镜,态度傲慢的部分西方人士视为“中国威胁论”的新证据。这其中既包括中国模式输出论、文明冲突论、“黄祸论”等陈词滥调,也包括过剩产能论、债权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论等经过新瓶包装过的“陈醋”,可谓沉渣泛起,甚嚣尘上。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扩大开放有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为世界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年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了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国家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有序开放,逐步完善产业链,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大漠驼铃,碧海白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通过“共商共建共享”锻造文明复兴与辉煌未来。五年来,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00余个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18万个就业岗位。事实充分证明,“一带一路”成绩斐然。

就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风生水起时,中国“以己渡人”的举措却不断遭到部分西方人士和媒体的非议,他们罔顾自身殖民历史,从霸权思维出发,以己度人,重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老调。事实上,部分西方人士和媒体与其以意识形态划线,用冷战思维看待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赢合作,不若尽早放下自己“高贵”的身段,放弃针对中国的双重标准,胸怀宽广一些,眼界开阔一些,目标高远一些,行动实际一些,同中国一起,为世界提供脚踏实地的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卜卫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为什么不搞阅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