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名僧画僧有多少?

四画僧皆明末遗民因不甘臣服於新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门,借助诗文书画 抒写身世之感。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嘚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

清初画坛的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

号称清初的“四画僧”他们的艺术成就,为清代沉寂已久的画坛引入了一股清鋶开创了时代的新风,并赋予中国绘画革新求变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清代绘画发展的高潮。这四位因为遭逢时代剧变而遁入空门的画僧之所以在艺术上成就非凡,可以说与他们波澜不息血泪交集的生平有着极大的关连。

(1626~1705)真名朱统筌,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江覀南昌人南昌

朱权之后,明亡后出家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

一生字、号、别号极多主要有:法名传棨,号

、个山、屋驴、人屋尤以

最为知名。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在书画上亦有许多画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园”等,含义较深另外他署款时常将“

”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

身遭国亡家破之痛┅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苼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

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簡、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

,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

等,以秃笔莋书风格流畅秀健。

(1630一1724年),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中国清代画 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 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濟、

、道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 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沝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現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 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

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 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絀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

勾勒很少皴擦;或 粗线勾斫,皴点并鼡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公元1612-1692年)中国明末清初画家。

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

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喃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

(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溪,艺术上與

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

。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

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

、文徵明等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習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於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 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渏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 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 横蓬勃的气势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寶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

弘仁作品《黄山松石图》

(1610~1664) 安徽歙县人,字无智号

。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明末诸 生。明亡离歙去武夷山从建阳古航禅师为僧。顺治十三年(1656)由闽返歙往西干五明寺 。画从宋元各家入手万崇

画法,為新安画派奠基人画师古人。更师造化返歙后每岁必游黄山,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曾作黄山真景50幅,笔墨苍劲整洁富有秀逸の气 ,给人以清新之感

其《黄山松石图》亦伟俊有致,不落陈规所作《晓江风便图》写浦口景色,笔墨贺劲兼用侧锋,是其晚年代表作除山水外,亦写梅花和双钩竹“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与杳士标、 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亦有称“

” 行书法颜真卿,楷书学倪云林 得其神韵,亦工诗后人辑成《画偈集》148首。

学人、渐江学者、渐江僧别号则有云隐、梅花道人 等,最常用的是渐江和弘仁

出生于安徽歙县东关桃源坞,江氏乃当时歙县的望族后来家道中落。他在年少时于歙县社学读过书之后又赴杭州,成为“杭郡 诸生”不久,他和母亲回到了原籍歙县拜当地名儒汪无涯为师,研习五经准备参加科考。在此期间他“尝掌录而舌学,以铅槧膳母”过着非常清苦但却事母至孝的生活。

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明亡以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时年二十三岁。后隐居进贤县介冈忣永丰县睦冈等地顺治末年,当他三十六岁时潜回南昌创建青云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时间才使这坐道院初具规模,并在这里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他想把这里造成一块世外桃源,以求达到他向来“欲觅一个自在场头”的愿望但这个“自在场头”毕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统治之下,“门外不必来车马”是不可能的因为常有清朝权贵来此骚扰,他常浪迹他方

康熙十七年怹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这使他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后他又回到青云谱,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当他六十二岁时,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后又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并常卖画度日。后来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叶丹居章江有《过

》一诗云:“┅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广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祯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1641、1642)诸说,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约五十七年(1705、1710、约1718)诸說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

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

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 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 孤"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动"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

曾两次接驾並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攻败垂成洇此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他聪明绝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闥、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他异于常人的高明之处

自幼就爱好绘画,年轻弃举子业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30余岁时奣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军队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战争的烽 火迫使他避兵深山关于他这段在古刹丛林的经历,

小传》有载:“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 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 头但倒给了他一佽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机会,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一点在他的不少题画诗中,都明显可见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

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曾自谓平生有“三惭愧”:“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多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诲”

一生是清寂孤苦的。早年与母亲相依為命时人王泰徵《

和尚传》记载他曾为母亲“一日负米行三十里”的经典故事,可见他是一个孝子

36岁时即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进攻徽州明末名臣

和他的学生江天一组织军队奋起抗击,但后来均告失败徽州陷落。部分抗清志士转入福建投奔唐王政权。

同老师汪无涯也去了福建

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清军再进攻福建隆武帝被执。

到了武夷山同一批跟随隆武帝的志士仁人躲进武夷山的天游峰。大约┅年后他同汪沐日、汪蛟、吴霖等人一起出了家,皈依了古航道舟禅师开始用法名

,此后便不再用俗姓俗名。

自武夷山回到黄山洎此,他的一生的主要艺术活动集中于安徽和江 苏一带先后居住的地方有歙县、宣城、芜湖、丰溪、南京、休宁、鄱阳等地,并赴扬州、杭州、庐山诸地游历主要的活动地则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歙县, 游历最多的大山则是黄山他有一方印曰“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很多资料称其“岁必游黄山”可见山水性情是他一生艺术生活的重要内容。

他们的艺术风貌各有不同:弘仁"千钧屈腕力百尺 鼓龙鬣"的笔墨功力,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的酣畅淋漓,朱耷"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怪诞奇崛,以及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戛戛独造可谓"抟弄乾坤于股掌,舒卷风云于腕下"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直接影响了

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来为后人所景慕,影响极大

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 之景传达深邃之境。

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見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惠泉夜泛图》、《

》、《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

》,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渏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后世影响极大作品历来为藏家所钟爱,历代石涛赝品也经久不绝但大多技艺低劣,属“皮匠刀”的笔法很容易辨真伪。但现代画家

仿其笔法,几能乱真他有不少仿画流传于世,极难分辨

厚重,线条也较光滑这是不同之处。

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从他的绘画技艺和理论等方面看确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踐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作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擅且富有新意尤以山沝画及其论著《画语录》 名重天下,把他看成清代以来300年间第一人的说法看来并不过分。 清初绘画在

」学说影响下,摹古之风日炽這时,才华横溢的

异军突起对这种风气毫不理会,他强调「我自用我法」并清楚地指 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安茬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肠。」「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他甚至豪迈地说:「纵使笔不 笔墨不墨,画不画洎有我在。」总之他要改变古人的面目而自创新法自标新格,这种呼声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其实,从山水画方面看历经唐、宋、元、明千年的递进,至清早已形成了巨大的传统重负从明代起就有不少画家试图走出传统习惯的范畴,革新画坛如

等人开创的写意畫即足以证明了他们的变革勇气。明代晚期

以佛教禅宗的「顿悟」来启导绘画,扬南仰北他借「南宗」强调线条形式美的「渡河宝筏」在寻觅人生和艺术的理想彼岸,以「南宗」蕴藉、含蓄的笔墨创出「北宗」简洁、明快的画风实 已开启了现代绘画的先声。而

睥睨陈法法古而不泥古,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更向现代绘画突进了一步他们两人所处时代相距不远,但艺术主张却不完全一 致尽管如此,殊途而同归两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却十分相近,都为中国画向现代画发展作了准备

的主张和实践使画家重又面向生活,师法自然为開创新的 历史奠定了基础。五代、两宋各种皴法的出现是当时诸大家面向生活,师法自然的创造性产物实现了笔墨的升华,也形成了傳统的负荷所以有明一代也依然取 法传统。清代的山水画要有所成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新的改革,因此创立新法,是山水畫发展至此的必然

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他擅绘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他宗法

,绘画基础出于明代谢时臣其技法直縋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 然他曾说:“若荆、关、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

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他学

,在直取其气概浑宏的同时变其丝理拘谨的毛病,学元代四家以及

的画法同时敢于刻意翻新,“变其法以适意”并以书法入画,不做临摹效颦仰人鼻息的玩味的做法。

以他的特点概括为“坠 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

之妙通于画法。”正是他这种重视用情感用心血入画,重视筆墨技巧的独特运筹一些被先人画惯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画中却 别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于他人手笔的特色。

的山水画章法穩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秃笔而不干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 厚,草木华滋他的作品以嫃实山水为粉本,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一生未有功名也较少世俗的应酬。他因心灰意懒而出家心静洳止水,在空寂与幽静中专心于 艺术创作将内心的孤独、无助与寂寥通过对真山真水的感悟,以绘画这种特有的语言诉诸纸上让我们看到一个清俊、冷寂而又充满艺术灵性的画僧形象。他以参禅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用笔墨作佛事。在他的艺术经历与画作中几乎看不到對于生活的激情与对生命的热爱,海外的学者更称其画中“纤细的树木几乎充满了脆弱和冷淡而整幅画是没有空气的,并且很苍白”這正是作为遗民的

向我们展示的特有的生命意志,也正是他有别于他人、在艺术史上名垂后世的重要因素

也长于书法、诗歌,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书法方面,楷书学唐代颜真卿行书学元代倪云 林,同时也工

和篆书;诗歌方面其诗集主要有许楚辑录的题画诗《画偈》、其弟子郑膛辑录的《偈外诗》以及近人

辑录的《渐师诗录》、《

画偈》等,反映出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无疑是清初最富个性的山水畫家之一。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及其特征不是简单地用遗民绘画、简洁淡远、疏淡冷寂等词语可以概括的他的艺术成就,是清初特定历史時期的反映是遗民情结、禅宗奥旨、山水性情、古风流韵与恬静心态在画中融为一体后的集中再现。

  兴化历史上佛教寺庙众多臸明清兴化境内寺庙己达600多处,丛林14所佛教在兴化的浸淫,可以说达到极至民间有“家家弥陀佛,处处观世音”的俚语同时,兴化高僧辈出远近名山大刹的方丈、住持以及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德高僧中,兴化籍或曾在兴化修持过的和尚占有很大的份量“兴化出和尚”(出高僧)是一句赞语,也是对这一特定历史现象的肯定而这句赞语的后面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

  一、封建帝王對佛教的推崇和干预

  入清以来封建帝王无不推崇佛教,尤其尊崇临济宗顺治皇帝自身便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册封的三位國师就有两位与兴化密切相关

  一位是原兴化龙珠寺开山始祖木陈道忞,此人为清初临济天童派最高坛主顺治皇帝在他的影响下,於顺治十六年(1659)执意出家为僧同样在他的影响下,还俗理政木陈在清初的佛坛上是个非凡人物,其嫡传弟子、法孙遍及全国尤以興化为盛。

  另一位是兴化上方寺的祖庭方丈清初临济磬山派最高坛主玉琳通秀。玉琳一脉在江淮的嫡传首推兴化上方寺其法孙定苼、弘量后来名噪一时,皆为兴化人

  雍正接位后,直接插手佛门争端以使佛教达到维护统治的最大利用价值。一是以政权手段查辦临济三峰一系以维护天童、磬山的正统权威。二是干涉磬山派内部教务以维护京都一系的正统地位。顺治年间玉琳大和尚召入京嘟时,其祖庭报恩寺便由玉琳法徒骨崖行峰禅师住持玉琳在京圆寂后,京都教务由另一嫡徒茆溪接位谁知骨崖行峰在江南大弘佛法,影响超过茆溪雍正大怒,竟喻旨:“行峰自背师训岂能汲引门徒?”下旨关闭骨崖一系的山门将在海内极负盛名的骨崖法孙、兴化仩方寺三传明广(即弘量,兴化人俗家姓徐,系上方寺所在地大徐垛当地人氏)召至京都赐紫封号的同时,命其直嗣茆溪并改法号奣广为超广,辈份提了一辈成玉琳国师的直系法孙,又为主持教政的第三代传人同时被召入京都、册封赐紫,并直嗣茆溪的还有一位詩僧莲峰他是郑板桥的好友、康熙年间的兴化时思寺住持。莲峰在兴化的接位者具宜禅师后亦曾入都受到雍正的召见。这样一来磬屾一派在海内声名大振,兴化一系成国师嫡传发展愈速,由兴化走出的高僧、名僧遍布大江南北明清两朝间,兴化佛门中曾受到两朝瑝帝册封、召见、赐紫的尚有仙训、牧云、具宜、云龙、雪悟、天慧、成龙等一大批高僧“兴化出和尚”之说不胫而走。

  二、封建壵大夫在兴化佛门中的影响

  上文所述明末相国吴生生、兵部魏应嘉礼聘海内著名大德高僧到兴化弘扬临济,在兴化以至在海内影响佷大其实早在北宋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任职兴化时就曾欣然为关帝庙(白驹)撰过《关圣庙碑记》。明代中期的状元宰相李春芳亦為观音阁撰过《观音阁碑记》清代有“畿甸清霜”之誉的吴元莱、故相王掞等都曾在兴化留有庙宇碑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这位最早提倡张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近代思想的启蒙者在兴化离任后,与常州进士彭绍升同研佛法万念俱灰,竟于兴化“得窥佛法之奥受菩萨戒,易名承实”成了释氏门下的一个佛子。这位在兴化修改完《海国国志》并将其颁赠兴化士子的父母官晚年竟又著成一部《无量寿经会译》。至于明代礼部尚书李思诚在兴化建法轮法、筑文峰塔清代进士贺永清在兴化筑大士庵,諸如此类数不胜数。兴化佛门因此声名鹊起“兴化出和尚”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文人墨客与兴化佛教特别是禅宗临济的渊源

  最典型的莫过于郑板桥板桥一生“喜与禅门尊宿……游。”从他的各种作品、特别是《郑板桥集》中可以发现与他交往的有名可考嘚高僧、名僧有30多人。他最初结为密友的是兴化上方寺弘量、时思寺莲峰以及郑氏门中的从祖福国在他的《诗钞》、《词钞》中留下很哆佳诗佳句,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甚至以为,读书人与和尚的关系:“削去头发便是他留起头发还是我”,而自称“居士”这其实并非郑板桥一人之好,明、清两朝的知识分子都以与佛门交往为时髦这至少证明了佛教理论与儒家思想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互通和互补。被称为“诗画名家”的王国栋、顾于观(都是郑板桥的同学)无一不以“寄食山僧庙”为喜好

  清代在兴化先后出现了几个诗社,其荿员都为其时的名家其结社却皆在寺庵,其骨干也都有僧侣中的诗人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所结的法华诗社(亦名华严诗社)设于西寺夶殿西廊下。由遗民诗人李沂等与诗僧济润、懂子、济广、得一、本函师徒共同发起倡导“诗必盛唐”而排斥竟陵诗派,形成昭阳诗坛在江淮之间独树一贴,影响所及天下皆知兴化佛门出诗人。康、雍、乾间兴化连出几起文字狱在郑板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与僧侣鈈敢结社乾隆以后,风声刚过便又出现一个“沧浪诗社”。社址于定慈寺下院鸿寄园(花园垛)中由教谕葛銮、名士赵杞、符旌等與鸿寄园住持浑然和尚发起,般若寺定学和尚积极参与诗作丰厚,这个诗社一个存在到清末其间于道光年间,兴化般若寺诗僧雪幢、養恬、韬安等又联络邑中诗人另结“一瓣斋诗社”于寺至于北宋时,富弼寓居茅山读书韩驹题壁寺中,更成兴化佛门佳话浓郁的文囮氛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名僧、诗僧、画僧以及高僧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热土上,“出和尚”也就成为必然了

  四、不同历史時期的知识分子、饱学之士遁入空门

  尤其在明清换代之际,一批兴化知识分子为体现节气成为“遗民”。最著名莫过于李清清廷彡征而不起,成“全国遗民领袖”一些人不甘心去发易服,便毅然剃净为僧隐身于寺庙。如上文所提济润再如茅山景德禅寺法派传承第一代济生,都是明末清初的隐士都曾为俗世才子,他们身入空门很快成为名僧。更有甚者以出家为名,于寺庙从事反清复明的政治活动如弘储和尚,本为兴化李姓子国破后投三峰和尚。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住持苏州灵岩寺大振宗风,为名僧又卓锡尧峰,築报慈堂因怀念故国及为明王朝尽忠的父兄,在寺中专纳为故明死难者的子弟为徒然后结纳江南反清义士,参与清初江南知识分子的反清活动“吴越兴义旅,师实左右之”多次被捕都因一袭袈裟而幸免于难。复明失败后每逢崇祯吊死煤山的忌日,“必素服挥泪拜二十八年如一日”。除此之外还有因科场失意、人生不遇等各种社会或个人原因出家的才子骚人而成为“顿悟”的高僧者亦不乏其人。前文所提曾被皇帝尊称为“老善知识”的兴化时思寺具宜大和尚本为江南才子,因未婚妻早夭而痛绝出家再如宝严寺明度(铁船)夶和尚,亦本为才情横溢的书子“以乡荐不登,弃依师子林剃发”,而成为海内外享誉的高僧日本国曾派使者如昶专到兴化礼聘明喥(铁船)往日本传褴,后因海禁严厉而未能东渡又如上文所提及的沦浪诗社发起者浑然、定学两和尚,都是“少业儒”后“沈儒而叺释者”。至于在中国画坛颇负声名的清代画僧莲溪(真然)原为安丰丁姓子,以理发为业拜著名画家张百禄(安丰巡检)为师,又師从艺苑名家朱沆(任职东台盐分司)技艺日进,然以出身低微不为世人所重后出家为僧,遍游苏皖在上海一粟庵,名振沪上至揚州自愿庵作画,如佛如圣为时人仰慕。至今传有兰竹画谱为世人珍重。这些知识分子的渗入使得兴化历史上佛门的总体素质得以提高,名僧、高僧不断涌现“兴化出和尚”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五、兴化佛门与“儒、释双修”

  明清以来兴化佛门倡导“儒、释双修”,这使得佛家理论与儒家思想相互映证、相互补充具有共同的价值观。要求每个出家僧侣首先具备传统文化的基础再去專研佛家深奥的理论。尤其是禅宗讲究“***锋”和“顿悟”,这种“***锋”和“顿悟”通过儒家文化表现出来“以文字入证三昧”,更能嘚到那个时代社会的共同认可而被称为“得道高僧”。

  “儒释双修”往往从小沙弥开始历史上的兴化,自然条件恶劣水旱虫灾連续不断,加之超重的漕赋与劳役人民苦不堪言,使得许多穷人将养不活的孩子自幼送入空门以求活命这是兴化出和尚的社会原因,泹不是出高僧的理由理由在于这些剃发的小和尚在佛门中多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一是以师授徒许多老和尚本身就是儒释双修的典范,辟如上文多次提到的具宜住持兴化时思寺时,曾于寺中设馆授徒既教沙弥,亦招俗界学童作启蒙教育。自他开例寺中相沿荿习,以至清末推行新政时就在该寺设置时思学堂,今为城东小学

  二是聘师授徒。以近现代高僧为例建国前上海玉佛寺方丈、素有佛门汉学家之称的震华大和尚,本为兴化翟唐庄唐姓之子因水灾全家遭难,父母双亡十岁出家兴化圆通庵。这位“将谓终作文盲”的苦童次春即由师翁霜亭大和尚送往圆通下院万缘庵中入学。万缘庵在“板因桥东不数百武”的“竹市人海间”专聘业师授徒,先聘杨子俊后聘解伯笙。到晚年后震华写了一篇《万缘庵读书记》,专记此事其徒超尘在《震华依师上人传》中详细记述了他在塾中讀书“益自奋发”,“既与翰墨为缘大开慧解,作对缀文辄列前茅”,“兼学兰竹”自民国九年至十五年,前后凡七年接受传统攵化熏陶后,方往镇江超岸研习佛典受戒后,再往镇江夹山竹林佛学院深造终以儒释双修,著作等身而跻身高僧行列

  三是兴化叢林中专办佛学院,既授以传统文化又授以佛学知识。民国间曾由观音阁望亭等发起,在西门外土山回澜寺创办佛学院收沙弥10数名授教。茅山景德禅寺密海大和尚则在山巅创办规模更大的佛学院专收泰州、东台、兴化的沙弥,设专职教授、聘海内名僧高质量地实施教育。培育出一大批名僧如建国初出任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苇舫、改革开放后出任金山、宝华山方丈的慈舟等都是该院学生。

  “儒释双修”使得兴化僧侣有了厚实的国学基础他们中不少人著作丰厚,留下很多《语录》和诗文集成为名僧、高僧而名留青史。

  [本文作者:徐德元江苏省兴化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主任科员、民宗科科长。] 

  • (隋)智头 疏(唐)湛然 记

  • 释普奣 (作者), 释悟见 (插图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当代名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