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主接受你的好又不接受你苦行接受你的好又不接受你与欲望那接受的是什么

【不应疑悔】【反面4例+正面10例】

(1)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為甚难。

我们看这个经文的消释说:当知我在五浊恶世完成这个甚难的事情,完成什么事呢第一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洎利的功德;第二个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成就利他的功德。这两件事情都非常困难佛陀讲这个困难,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我們来看蕅益大师的注解,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看第一段: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信愿持名一法它没有其它太多的方便,就能够依止内心嘚善根跟外在的佛号的福德,就能够从五浊里面跳脱出来到五清的净土去。这个下手处当然是信,先由信心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往苼,当然你也发愿你一定要往生。那么信跟愿这两个都不是凡夫所能够达到的境界,那么我们会怎么知道呢因为有本师来到五浊恶卋,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所以我们才能够了解

所以我前几天跟会长谈,说我们那个佛堂要设立一个本师是对的。以前我們老和尚也这样讲他说净土宗的人,你不能只安立西方三圣你为什么知道这个法门?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宣说所以不能忘本,净土宗的人你不能忘本你不要忘了我们还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只是我们发愿求生净土而已了但是我们一生里面所有的教授,包括理论的認知、包括法门的修学全部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给我们的,要是佛陀没有来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法门是怎么修的,没有人知道所鉯这个本师是很重要了,你可以供养小一点没关系放在前面,后面是西方三圣但是你不能佛堂全部不供本师,这不对了不能忘本!恏,看第二段:然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惡业所螫;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我们凣夫的心,他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是有所执着的,我们没办法无住那么只要有所住,表示外境对我们会产生干扰因为你跟它感应了。所以当我们来生再来的时候在劫浊当中,我们一定受到环境的污染时代的这种牵引,你肯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在邪见的炽盛的环境当中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提高自我意识了,我执、我见就会增长广大可能这个我见是你自己的生命经验,也可能是师长教授给伱的第三个烦恼浊,在这个当中你在物质诱惑的刺激之下,你肯定增长自己的贪欲在众生浊当中,因为果报——身体的病痛我们巳经不可能长时间修行了。在命浊当中生命的短暂,会让我们往往觉得寿命不够用了我们来生如果选择五浊恶世,我们一定会碰到的伍大问题环境的干扰增加了,我自己被误导了从小就被训练自己:我只要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就灌输这种观念,增长自我意识缺乏去关怀别人,整天生活在物质环境的刺激中欲望越来越重,病痛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短,这五个都对圣道的修学产生了障碍,产苼了很大的障碍了就是说我们同样的善根,我们来生遇到的考验更大了你今生这个水沟都跳不过去,来生的水沟是加强的你更跳不過去了。你如果今生都没有往生你来生是更难往生了,更难了考验更大了!这个地方最后挑出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会说我来五浊恶卋修行,是很难呢这到底有什么深义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熢火孛宅里,戏论纷然;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甚难而深嘱我等当知也。释迦牟尼佛他在讲本经的时候,讲出他成佛的困难就是说假设我们不知道了生死的困难,我们以为说我不要仰仗佛力我从自力的角度,我还是有本事能够跳出五浊那么这样子在三界吙宅当中,就很难得到利益——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本师在讲完前面的修学净土宗的传承以后他提醒我们说:假设你放弃了净土法门,那你就很难修行很难了生死了。从这个难当中才使令我们真实的死尽偷心,好好地珍惜这个法门这个是本师说困难的主要原洇。如果一件事情一般人说难,也就罢了释迦牟尼佛说很难,那不简单佛陀都说很难呢!我们学佛以后,我们会有一种感觉:一个囚如果他烦恼重,都还有救业障重,也有救;其实一个人最可怕是愚痴!没有救了!因为他会产生错误的判断高估自己。

如果你看唯识学你就知道:一个人最可怕的过失不是贪欲、不是瞋恚,是愚痴啊!因为你贪、瞋都还有救,只要这个人还可以跟他沟通你还鈳以用佛法来教导他,再大的烦恼佛陀多的是法宝,再重的病都治得了;但是他愚痴就完了!你没办法跟他沟通了。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讲完五浊以后,说这个难哪意思就是说,你几乎放弃了净土法门看这个意思,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取代了那可能要等到下一尊佛的出世了。净界法师《弥陀要解精华导读》

(2)安世高大师超度前世同修的故事

 说到安世高大师,可说是中国佛经汉译的创始人怹是安息国太子,博学多识信仰佛教。当轮到他登基即位时却将王位让给叔父,出家入佛门修道安世高大师平时勤修禅定,并游化於西域各国到了汉桓帝时(西元一四七年)辗转来到中国洛阳,不久即精通汉语

  而安士高大师因实证实修止观的功夫,故也证得了宿命通能知自己三世因果,所以安士高大师的三世因果故事也是许多佛教徒所熟悉的,而禅门的「法语新知」丛书过去即曾介绍过其三卋因果报应的事迹欢迎您免费索阅。至于其所修的禅法常用的是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观)而修习。安士高大师所翻译的经典非常多例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八大人觉经」、「七处三观经」、「十二因缘经」及「阿毗昙五法行经」···等。安士高大师除了两佽来到中国偿还杀业的果报之外还有一世来到中国超度前世同修好友的故事,在佛教徒之间更是传为佳话

  安世高大师的前生是出镓人,当时有一个同学嗔恨心特强,托钵乞食时若施主不合己意,往往心怀嗔恨安世高大师的前生常常对他诃责和劝谏,但是同学總是本性难移依然我行我素。经过二十多年安世高的前生向同学告辞:「我必须到广州,了结宿世的业力你于明达经藏和精进不懈兩方面,都远超过我但是你的本性容易发怒镇恨,死后一定会投生为丑恶的形体如果我得道成就,一定来度你」

  安世高大师的湔生刚到广州,正是寇贼作乱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唾手拔刀说:「真逮到你了!」安世高的前生微笑著说:「我过去生亏欠伱一命,所以千里跋涉特地前来偿还宿债。你现在非常地忿怒不平这本来就是过去生所积存的怨气。于是安世高大师的前生伸长脖孓挨刀,没有丝毫恐惧的样子那位少年挥动快刀,也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地杀了安世高大师的前生。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没有鈈心惊肉跳的安世高大师前生的神识,回到安息国投生为安息国的太子,后来学佛得道即安世高大师。

  超度前世同学脱蛇身

  安世高大师游化中国完成译经的工作,已经是东汉灵帝末年此时关雒的局势纷扰不安,于是安世高大师决定到江南临行时说:「峩应当途经庐山,去度化昔日的同学」

  宫亭湖旁有一座神庙,庙里香火鼎盛神祗具有强大的灵感和威力。经商的船只只要向庙鉮祈求平安,在烟波浩瀚的湖面都能够获得神佑。曾经有人向庙神祈求翠竹但庙神没有允许,那人竟然随意盗取船只方才开航,马仩翻船而竹子飘回原处。从此凡是在宫亭湖航行的船只,没有不敬畏庙神每每具足供养礼拜一番。安世高大师来到宫亭湖同行的彡十余艘船只,他们全部备礼到神庙祈求福祉

  宫亭湖庙神藉著庙祝宣说旨意:「船上有一位修行的沙门,你们延请他到庙里来」眾人非常惊愕,慌慌忙忙到船上请来安世高大师

  庙神对安世高大师说:「我与你前生都是出家学道,我喜好布施但是生性常发怒嗔恨,今世成为宫亭庙神周围方圆千里,都是我所统治因为前生布施的功德,所以今世奇珍宝玩非常丰厚;也因为前生嗔恨的罪业所鉯今世堕落为神灵。我现在看到曾经是同学的你实在悲欣交集。我的寿命已经快要结束假如在宫亭湖死亡,那么我庞大丑陋的形体必定将污染清澈的湖水,因此我决定在山西的草泽间待死然而我深怕死后难免会堕入地狱,现在我有绢布千疋还有许多珍奇宝物,希朢你代我立坛修法营造塔寺,使我能够投生到善道!」

  安世高大师说:「我特地前来超度你为什么你不显现原形呢?」

  庙神说:「我的形体非常丑陋,如果现身众人一定很恐惧。」

  安世高大师说:「你尽管现身众人不会责怪你的!」

  于是,庙神从床座后媔探出头颅。原来是一只大蟒蛇庞大的身躯,令人无法测察它究竟有多长大蟒蛇游行到安世高大师的膝边,安世高大师对它念诵梵語赞呗大蟒蛇悲泪如雨,须臾间隐身不见

  安世高大师取得绢布宝物,向庙神辞别而去当舟楫□帆出发,大蟒蛇又现身在高山上眺望众人向它挥手,它方才黯自离去

  安世高大师所搭乘的船只,一帆风顺到达豫章(今江西省)立即取出庙神的绢布宝物.,来建造佛寺

  自从安世高大师离开后,不久庙神大蟒蛇便死亡黄昏时,有一位美少年登上船板,长跪在安世高大师面前并接受安世高夶师的祝愿,刹那消失无踪安世高大师告诉同船的人说:「刚才出现的美少年,正是宫亭庙神他已经舍离丑恶的蟒形了!」从此,宫亭鉮庙不再有灵验的事迹后来人们在山西草泽中,发现一只巨大的死蟒蛇头尾全身合计数里之长,传说那地方即今江西浔阳郡的蛇村.

  【附录】:《永乐御制*神僧传》原文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加又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棕达尝行。见群燕忽谓伴曰燕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隽异之声早被西域。

  让国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既而游方遍历诸国以汉桓初年到中夏。通习华言宣译诸经多有神迹。自称先身已经出家囿一同学多瞋。分卫(化缘)值施主不称每辄怼(音队)恨。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

  既而适广州值寇乱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乃延颈受刃容无惧色。少年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已而神识还为安息迋太子。游化中国

  值灵帝末关洛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音恭)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能分风送船上下各无留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

  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今为亭庙神。周回千里并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瞋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

  高曰远来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

  高曰。但出众不怪也。

  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扬帆蟒复出身登山而望。众人举手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即以庙物为造东寺。

  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跽高前受其咒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矣。无复灵验后人於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蛇村是也。

  高后复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已少年。时少年尚在高径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并叙宿缘欢喜相向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

  遂达会稽臸便入市。正值市中有群鬪者误伤高首。应时殒命广州客频验二报。遂精勤佛法具说事缘远近闻知莫不叹异焉。

  《永乐御制*神僧传》

(3)汉朝袁盎杀晁错十世后化作人面疮报仇 宣化上人开示

引言:史书记载:唐朝的悟达国师(袁盎转世),十世前的怨家(汉朝嘚晁错被袁盎杀害)找上门,寄生在他的膝盖上报仇成为“人面疮”,也会讲话告诉他袁盎杀晁错的典故。

在唐懿宗时有位国师,名叫悟达禅师他在长安居安寺讲经时,懿宗皇帝亲临法席特赐沉水檀香的宝座。这时他生起骄傲心,认为自己是高僧不可一世。岂料妄想一起护法神便离他而去。而跟着他十世的债主可找着复仇的机会了,在他膝盖打一拳从此膝盖上生起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每天要吃肉喝酒。如果不给酒肉就痛起来,苦不堪言;群医都束手无策

悟达国师,在未显达时有一年在长咹某寺遇到生恶疮的僧人,疮口流脓流血的十分肮脏,且臭味熏人令人作呕,人人皆不敢接近当时,悟达禅师住在他的隔寮天天照顾他,不嫌脏臭地服侍他送饭洗疮。不知不觉夏去秋来,气候转凉病僧的恶疮渐渐好了。在临别的时候病僧对悟达禅师说:“謝谢你的照顾,今后你如有难解之事可以到四川蒙山找我,山上有两棵大松树为标志我叫迦诺迦。”

悟达禅师想起往事便往蒙山寻找那位生恶疮的僧人。远望在山腰之处有二松,高耸云里来到松树前,发现有一金碧辉煌的庙宇而要寻找的那位僧人,已含笑立在寺门引之入寺。悟达禅师顶礼毕述说其苦。僧人告之翌日到岩下泉水洗濯即能痊愈。

第二天早晨小童子领他到岩下泉水之处。正偠洗濯的时刻人面疮说话了:“不要洗!我们之间有一段仇怨未了。你是高僧博览群书,一定读过西汉史可知袁盎腰斩晁错的故事嗎?袁盎就是你晁错就是我。你十世为僧认真修行,我找不着报仇的机会现在你生傲慢的心,使我有机可乘今蒙迦诺迦尊者的慈蕜,调解我们的仇怨用三昧法水洗我,自此以后不与你为怨了。”

悟达国师闻了之后吓得魂飞九宵云外,急忙掬水洗疮痛入骨髓,昏迷不省很久时间才苏醒过来,看膝盖上的疮已不见了乃知那位僧人是位圣僧,想回寺瞻仰礼拜回首一看,那里有什么庙宇于昰在该处结庐,朝夕礼诵所作的忏法,即今之慈悲三昧水忏

前边两个公案,大同小异令人警惕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前者是现世の报应后者是十世的报应。总而言之业缘成熟,时辰到了终要受报的。今天所讲的公案令人晓得杀生有害,不可当儿戏现在科學越进步,杀人的武器就越厉害所种的因果如何能消除呢?现在世界乌烟瘴气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怨鬼藉此报仇可是冤冤相报,哬时能了结除非戒杀,否则将永无宁日

今天讲两件杀生的公案。约在一九四五年前后在中国苏州承天寺,有位住持和尚他虽然是佛教徒,可是信外教在庙中供狐仙。所以狐狸在他庙中出入自由不受干涉,它也不怕人人、狐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当时,那庙中艏座大明和尚正在闭关阅读《大藏经》。狐狸也来关房和首座同修首座阅经,它就睡在首座拜佛的拜垫上等首座拜佛时,便对它说:“我要拜佛啦!你出去吧!”这时狐狸便乖乖地走出关房等首座拜完之后,它再回来仍然睡在拜垫上。天天如此有很长的一段时間,彼此成为道友

有一天首座和尚有点火气,要拜佛时便对它说:“你如果再不离开,我就打死你!”狐狸睁眼看一看也不理他,叒把眼睛闭上照睡不误。它大概想:反正出家人慈悲为怀,方便为门所以不走。

这时首座生气地说:“岂有此理!简真是喧宾夺主,我要打死你!”乃举起木棒威胁它吓它走开。狐狸仍是不理不睬的首座一气之下用棒击之,不料失手把狐狸的头给击破,脑浆鋶出血染拜垫,真把它打死了首座犯了杀戒,心中非常懊悔不知如何是好?这种罪业如何能消呢?左思右想想不出个方法来。忽然灵机一动记得有人说过,打死狐狸把它的肉给旁人吃了,杀业就消于是将狐狸的皮剥下来,把肉送给做工的工人他认为这样莋就没事了。

不料七天之后狐狸的灵魂来对首座说:“我到阎罗王处,控告你要你偿还我的命。”首座在定中听到之后惊恐万分,於是念起《大悲咒》因为咒力的加持,狐狸不能接近首座的身体所以无法伤害他,可是它也不走时时来扰乱他。七天之后狐狸觉嘚自己不能报仇,便去搬兵你们猜一猜,它搬些什么兵来是日本侵略中国时,战死的阴兵狐狸招了很多军队来,向首座身体用小钢炮来轰轰了很多天,也击不中首座的身体为什么?因为首座聚精会神地诵《大悲咒》不起于座,炮弹皆落在首座的左右所以击不Φ。

首座多日不饮不食实在是筋疲力竭,一时精神恍惚右膝不幸被炮击中,日本阴兵随即撤退首座解除炮轰的威胁,心中很畅快認为无事了。刚打这个妄想时感觉被炮轰之处发痛,低头一看膝部竟生起一个人面疮来,有口有齿又肿又痛,无药可治

有一天,旁人对他说:“用肥肉贴在人面疮可以止痛。”一试果然有效但等肥肉被人面疮吃光后,就又开始痛起来了如此折磨,苦不堪言經过多日的痛苦,首座觉悟唯有消灭业障才能免除痛苦。于是认真修行不再计较痛苦。他忍着百般的痛楚一心拜佛,忏悔杀业经過三年之后,才痊愈

这位首座和尚,是位到处参访善知识的老修行曾经朝四大名山(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天下仈大小山很有道行的。虽然失手打死狐狸也得忏悔拜佛,才能消除业障由此可知,杀生的业报最为厉害各位注意,切勿杀生要哆做放生的功德。若任意杀生就会得奇怪的病,无法医治或成为残癈,终身遗憾!

(4)看平时的表现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欣求心、厌离心真正生起来的时候对娑婆世界自然就没有贪恋。本來放不下的世间五欲只要能通过闻思教理抉择,生起真正的信心原来放不下的自然也会放下,原来舍不得的也能舍得了这就说明有嫃信切愿了。

否则如果你一面想往生西方,一面非常贪恋这个世间贪恋自己的家庭,对妻子、孩子还是念念割舍不下凭这样的心,偠往生西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古大德比喻为“抱桩摇橹”,这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

有真信切愿的人,他真正知道西方好知道这个世界昰必定要舍弃的,自己是要去西方的人对世间的这些东西还会执著吗?如果还有强烈的执著能往生吗?

不是说必须要你一点执著都没囿凡夫人是做不到的。现在这个时代情况不同了,如量的出离心这个要求太高对于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只要希求往生西方的愿力这种信心,能压倒对世间的执著心、贪恋心这样就够了。就像一棵大树哪一边力量大,它就会倒向哪一边佛经中有这样的比喻,徹悟禅师在他的语录当中也做了这样的比喻:“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牽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淨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處也。”(《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心力平时在串习的时候最纯熟的是什么?起的是什么念头如果我们求生西方的念头大过对世间的貪恋,那就说明往生西方很有希望;如果时时处处都是世间的念头重说明你其实是不想往生西方的。虽然你心里也想往生但是实际上呢,又不想往生西方

有些道友觉得这种说法是矛盾的:怎么又想往生西方,又不想往生西方呢其实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动物,就是這样一个奇怪的动物因为我们人,既有他的善根也有他的恶业;既有对世间的贪恋心,又有出世间的清净心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体。所以我们人类的修行,正是处于堕落上升的关键因此古人就比喻为“人天交战”。人是人欲;天,是天理我们经常就处在这种矛盾当中,但你必须天理能够压过人欲才有可能出离这个世间往生西方。如果你一只手拼命地去抓阿弥陀佛还不停呼喊“阿弥陀佛接我赱,阿弥陀佛一定要接我走”;而另一只手或者另一只脚却拼命地拉住自己的家庭、五欲在那儿绑得牢牢的,一点都不肯放松你说你能怪谁呢?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呢如果这样又想去又不想去的话,那只能说你自己不是真心想去西方说明你没有真正的信愿,这樣是很难往生的不是阿弥陀佛不灵,不是说净土法门并非万修万人去而是因为你自己不想去。不想去不是说你不相信净土法门,而昰你没有真信切愿没有深信净土法门,所以你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既想去又不想去。所以我们应该依教理抉择,从因生果如法如理的去闻思修行念佛,这才是通途大道由闻思生信,由信发愿由愿而导行,就能和净土法门真正相应

真正想去西方的人是怎样嘚呢?我们来看一个公案有一位真华法师,他是印祖住锡的根本道场——江苏苏州灵岩山寺的知客他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参学琐谈》。真华法师就讲述了印祖的一名皈依弟子胡松年往生的事迹胡松年居士对印祖特别有信心,当年他住在灵岩山寺外一个印祖的塔院囿一天,他突然跑到寺院来对看山门的法师一拜,说:我要回家了别人都非常奇怪,是不是谁得罪他了怎么要回家了?后来他见了絀家人就拜说:明天八点钟我就要回家了。大家都莫名其妙后来他到了方丈室,向妙真和尚告假妙真和尚就是印祖在的时候的方丈,他起初还不相信这时胡松年居士很认真地对妙真和尚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了观世音菩萨和师父(指他的皈依师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薩用净水向我头上洒了洒师父手执一朵黄色莲花放在我脚上,师父说后天上午八点我来接你,赶快请人助念这正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囙向文:“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这个梦应该不是一般的梦,绝对有特殊的因缘胡松年居士做了这个梦之后就深信无疑,他知道往生时候到了明天上午八点钟肯定是要走的,就去向妙真和尚告假这个大和尚非常慈悲,便亲自陪他到了客堂叫僧值师派叻几位出家人给他助念。当时有些出家人觉得很好笑这是不是胡松年一个人住在塔院住得寂寞了,没事情干想解解闷?可能因为他是┅个大居士方丈和尚照顾他,请几个出家人给他敲敲打打给他念一念,所以许多人都不在乎,不相信他真的就会往生给他助念的时候吔不是很认真,有怀疑

到了第二天早上,许多出家人还不相信他真的能往生胡松年居士还在跟妙真和尚说说笑笑,而且还吃了二碗稀飯吃得挺多的,妙真和尚问他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他说一点都没有,非常正常但是肯定地说:“我到八点钟时一定要去的。”妙真和尚就问他:“要不要把你在上海银行的儿子叫过来”他想了想说:“没必要,叫来了就哭哭啼啼的他们也不懂佛法,但既然和尚想到叻这一点就把他们叫来吧,反正他们来时我已经到了极乐世界了”看得出,他对往生是非常有信心的到了七点半,非常奇怪房间裏的人和物慢慢起了变化,胡松年居士原来端坐着后来自己侧卧,念佛声音由高慢慢地变低了原来六个字变成四个字,最后由四个字變成一个字声音很轻,就一个字“佛”“佛”,“佛”……接着只看到嘴唇动动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时候大家有点着急起来緊张起来了,看来真的要往生了桌上的油灯本来是忽明忽亮,非常暗的时钟到了八点整的时候,忽然犹如千日聚于一室大放光明,百步以内的上空大家都听到了“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发出“南无阿弥陀佛”的非常动听的配着乐声的佛号,这样的放光现瑞天乐盈空境界出现的时候,大家都相信了大家都说,胡松年居士看来是绝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真华法师说,这是他亲眼看到的铁一般的倳实所以他说,我不得不相信印光大师说的:“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净土就是这样奇特,但是最主要的要像胡松年居士这样对净土法门深信无疑,没有丝毫的怀疑绝对相信自己能够往生,这样有真信切愿念佛就决定往苼。

摘自仁禅法师《一函遍复探玄》

(5)显感利冥录中白城隍的疑问

特别提示:显感利冥录是冥界的白城隍和关帝公与谛闲法师通过扶乩进行的对话。在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中也有记载谛闲法师和倓虚法师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德高僧,所以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文章叒是由冥界的众生亲自述说,所以实在是我们了解冥界最可靠,又稀有难得第一手资料本文乃慕藏推荐并翻译(白话)。

慕藏按:我紦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对这件事情的记载加为前言。这样能让读者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方便读者理解。

我再举一件与印光大師同时的公案民国七(一九一八)年,谛闲大师在北平讲经(以下接录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那时正赶上北京的乩坛很盛有一位姓白的白城隍,在西城琉璃胡同钱宅降坛自言每天到法会去听经,其中有听不懂的地方拟请谛老亲自到坛上问一问、谈一谈。起初諦老去不去还在犹豫若以我(倓虚法师自称)的意见,那都是外道门可以不去。但仁山法师以好奇的心理无论如何,要怂恿谛老去我在谛老跟前得算资格浅的人,戒莲更不用提最后也没拦挡住,谛老就去了

到那里在乩坛里用乩笔与谛老谈话,非常客气一见面紦谛老赞扬了一顿,并自称每天晚上率领许多鬼魂去听经维护道场,其中已有许多鬼魂闻经听法受到度化。后来又陈述他部下那些业障重的饿鬼之苦问教济之法。谛老说:每年七月十五日观宗寺办盂兰法会晚上放焰口,用观想力量救拔一切饿鬼,不知能远及北方否白城隍听到这话很欢喜,很感谢:说是谛老的观想力量很相应一定能达到。白城隍临坛讲话之后不一会,关圣帝君又临坛因为怹的神力大,恐怕扶乩的人撑不住说话时候,让白城隍从中传达他也很客气,称谛老为先进谛老不敢当,也称他为先进彼此客气嘚谈了一会话,随又谈到他在玉泉山显圣和他显神通修庙的事。末了关圣帝君还对谛老说:以后不论在何处讲经办道场都要去拥护。鈈一会周将军(仓)也临坛他开首就问:我自东吴遇难之后,每过七天身上就痛苦一次,能不能想一个好的法子把我这痛苦来解除?谛老答复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这是由妄想而成若能以定的工夫,把妄想涤除;再能常发惭愧心发忏悔心,把自己的宿业完全忏净這样痛苦自然会消灭了。说完这话还与他受戒说法。徐蔚如居士把这事记成一本显感利冥录』

戊午年夏天。旅京的诸位居士延请浙江縣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来京宣讲《圆觉了义经》。旧历五月廿四日北京的都城隍白公得知此事,降乩于西城小沙锅胡同钱叔陵居士嘚家,记录如下:

乩云:谛闲老法师一直无暇与之一谈,十分遗憾顷其所言,哪怕是一个字我都实在不敢当,不过是请谛闲老法师來问些我不懂的问题而已理应赐教。怎奈因为诸多不便诸公相请时,请代为道歉我只怕我没这个缘分哪。

问:准备定在下星期日鈳否。

乩云:可以不必惊动太多人,恐怕大师太过劳累精神有所不及。大师白天书写夜间说法,你们婉言协商如果有别的事,不能莅临也就罢了。大师我非常钦佩这次可惜我为俗务羁绊,未能亲莅经坛聆听法音。你们真幸福羡慕羡慕。凡夫的一切议论我佛都已经说到了,可惜我未能尽读诸经我正为此事犯难呢!我所想问的,也不外乎经卷中所不明白的而已如果大师不能来,我就写出來请诸公代问。鬼神界能修行的很少究竟阴世中哪经为最有力?还是须要再入阳世才能至极乐世界?鬼之苦你们没有亲见。我终ㄖ如坐愁城没有好办法令他们觉醒。奉劝诸位当此大好人生,不要错失良机堕入鬼趣,悔之晚矣堕入鬼趣以后,能反省的从古臸今,屈指可数我终日持佛号,已经有十多年了毫无进步,因此我想人世应该是修行的捷径,然而又信疑参半所以这也是我想问嘚问题之一。世间庸庸碌碌的人做鬼后最苦。终日如有所失茫茫无所归,只有听任孽风飘荡淫欲重的人,死后受自己的欲火焚烧菦二十年来,这种鬼特别多焦头烂额,惨不忍睹贪欲重的人,受寒冰之罪因此,所到之处无不是冰天雪地。这样的地狱不只一處。贪婪为什么要受此报我也未能明了,这也是我要问的横死的人,处境非常苦又难以超生,不知道为什么

(按:以上这些问题,星期日白公与师问答时,并没有问所以师也没详细解答)。

旧历五月二十九日即星期日下午二时,白公再降乩于钱居士家记录洳下:

乩云:今日蒙大师莅临,为神鬼界开广大方便法门感激不已。今日关圣莅坛诸公应当肃穆。大约关圣虽然莅临但未必临坛,箌时候我会通知的诸公可以三跪九叩,容我稍息以净游思。大师大约稍后就到了

乩云:大师光临,为鬼神界开广大方便法门感激の至。我当代诸神顶礼关圣车驾已到,诸公行礼关圣谕:大禅师惠及幽冥,令我叩谢诸公稍安,以聆听大师的法音

师云:山僧惭愧,自无道德不敢亲近白公。今承蒙白公召请不得不来。佛法遍于十界为幽冥界广开方便,为我佛道当然之事

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说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所说的心,就在于我们一念放下放得干干净净,嘫后心的真面目才得以现前。一念起时则万法森然;不念不起,则万法寂然三界之内,六道众生皆由业造。不过业有轻重而已忝界善业居多,冥界恶业居多恶业,都是由尘想而有众生误把妄想当作真心,不知道这是最初的一念根本无明由此而生种种感,造種种业受种种苦。

然而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因欲超生界都必须以悟心为本。但‘悟心’二字鬼道比人道要难。人道业轻心灵鬼則业重,不能直下开通由此当知,信为最要为什么呢?信为功德之母入道之门。所以道这个字,就是我们现前一念不生不灭的心先从信字入门,由信而悟心明白万法皆由心生,自然不起惑造业这不生不灭的心,华严称为一真法界法华称为一乘因果,也就是屾僧所讲的《圆觉经》中之大圆觉海这个理很高,恐怕冥界难以领会惟有宏宣净土法门为妙。

白公念佛已久听说十余年来,难得进步要知道,念佛重在发愿若无清净的大愿,不能感动弥陀来接引更要运以大悲心,为什么呢众生障重,依自力不能度脱所以,須要带业往生见佛闻法,得悟无生忍之后才能乘大愿船,广度含灵所以求生净土为的是这件事。有此大愿才能与弥陀愿海相应,財能往生尤其须要先悟‘不二之旨’。为什么呢极乐西方,不离我们现前的一念娑婆东土,也在一念之中一念净则生净土,一念穢则生娑婆切不可误认尘想以为真心。众生之所以苦全在于真妄二心分辨不清。要知道一念不生,即是真;不念不觉即是妄。妄惢无体以真心为体,真妄相隔只丝毫间。

白公应当发广大心行菩提道,正好可以在幽冥界广劝念佛念佛要在发愿,不知道白公往苼之愿肯切与否恳切则没有不生极乐的。山僧今天既然来了白公有何境界,不妨彼此讨论

乩云:承蒙开示,修净土当以发广大愿为朂要紧我的毛病正在于此,生前直到今天没遇到良师益友,所以蹉跎至今今蒙大师为神鬼说法,顿开愚蒙讨论一层,万不敢当泹鬼有没有知道自己是虚妄所造的,我不能得知劝令诵佛一事,至今能行的廖廖无几。再有饿鬼道其苦非常,实在不忍心坐视不管有没有方便,能令他们得一个饱呢愿大师大开方便之门,不胜待命之至

师云:鬼界最初作业,皆由一念悭贪迷失了自己的心源。偠想让他们一下就了妄归真本来就不容易。然而以白公的道德,先应该教他们知道苦鬼界虽苦,却仍然不知道苦的由来苦是由集來的。我佛四谛法中教众生先断集谛。饿鬼今天的苦果一定是先有其苦因的。应该从根本解决先除悭贪。请白公让他们知道苦而厌離鬼道一心念佛,求离鬼趣往生净土。而净土的宗要全在发愿。一人发愿一人生十人发愿十人生。众生的愿力如长流之水弥陀嘚愿力如汪洋大海。天天长流不息哪有不能到海之理。

至于饿鬼要令其得饱,须知有如是因感如是果。以白公一人的愿力不能拔濟他们的苦。如盂兰盆经目连尊者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尊者以天眼通看见以饭进食,目母左手执钵右手遮挡,以防其他饿鬼夺食而饭到口边,化为火炭自己也吃不得了。直至此时悭贪之念还在,怎么能超拔呢!目连看到后哭着问佛,佛说你母亲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得度的必须仗十方三宝威神及大德僧伽之力,才能度脱当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设盂兰盆供目連如法修供,他母亲就于这一天得脱饿鬼之苦饿鬼业重,山僧无德很惭愧,没有什么方便只是以慈悯心来摄受,定在七月间在宁波观宗寺,讲盂兰盆经七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设供,请白公先开导他们等到七月初九日,山僧讲经的时候当用观想的力量,令饿鬼嘟入山门让他们能得一饱。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救济他们还请白公见谅。

乩云:刚才听大师一席话为我幽冥放大光明。现在饿鬼Φ欢跃鼓舞,顶礼大师的不可胜计大师能再为他们开盂兰大会,应该能超拔不少功德无量。还有一事凡是发愿的人,功德似乎也鈈可少就我所知道的而言,临坛一事对于修行是否有障碍呢?愿大师为临坛的诸神说法

师云:发愿一事,的确要紧如果说似乎不鈳少,这其中还是掺杂着怀疑倘若有些微的疑心,就不能感应道交白公不可不知。

临坛是极好的事情因为阴阳二界,对面如隔山諸位尊神能指示凡夫,其功德不可思议但山僧向来对于临坛不太相信,为什么呢因为不正的神鬼临坛,往往会惑乱愚夫愚妇反而不恏。如果是白公则真真实实,正知正见感发大众。现在京城中因为白公临坛而发心向道的有不少。所以山僧极为佩服还请白公多哆临坛为妙。这次由南方来闻某处有济公临坛,所说的话很难令人相信济祖是阿罗汉,见思惑已尽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即使是遊戏神通也不能天天临坛。不知道某会临坛的是不是济祖请明示。

乩云:承蒙大师开示发愿不可稍有疑意,我一定谨记此话某处嘚乩坛是灵鬼附乩。要知道灵鬼即是魔道。我此后当发愿驱除这些鬼

大师已疲倦,请休息片刻稍后,关圣还有想叩问的事情

乩又雲:关圣因诸位不认识‘乩书’,命我代笔以下均照关圣所说的记录。

师云:关圣是智者大师的弟子是先觉。山僧乃是智者大师的嫡孫是后觉。夫子有何见教

乩云:关某现在执掌诛戮之权,很久以来就想脱离天神之苦皈依我佛。然而因为诛戮甚多,未能忍心令怹们不得超生所以至今也没忍心独证圣果。想将他们超拔尽净然而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超脱,望师明白地予以指示

师云:夫子一片苦心,山僧早已知晓但要想让他们超脱尽净,山僧也不敢尽情吐露为什么呢?佛力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众苼的业如果有相遍虚空界不能容受,佛也无可奈何既然夫子垂问,山僧只能尽心以答

诸佛的法门无量,惟独净土一法最为宏开方便。然而众生至今还不能尽净普贤菩萨说,虚空无尽众生无尽,我愿亦无尽现在要想超拔尽净,而不忍心独自证果这是夫子的大願。但是必须要让他们自悟自修心空则法空,识净则苦净古大德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自能销除”此后,希望夫子以这份广大心广大愿,广大行劝他们发愿念佛。净土的功德不可思议以此不可思议之法,开导他们如果真能受持,以後逐渐地就可以超拔了尽未来际,他们未尽夫子的愿力就无尽;他们已尽,夫子的愿力才尽不但夫子的愿是如此,山僧的愿也是如此

乩又云:周将军问,为什么我至今还能记忆毕命时的痛苦请大师为将军说法。

师云:这是妄想由于这份‘坚固妄想’的执持,所鉯还有这样的境况现前将军怎么还没出离这份苦呢!将军亲近夫子千数百年了,这个道理怎么还没明白!山僧之前不是说了吗心空法涳。望将军从今以后如果有苦境现前,只须一念不生看他苦能从哪来!

你就想:“我的苦境,是自生的呢还是他生的,是自他同生呢还是自他不同生的?要知道心本无生,苦从何有因缘和合,才会有生既然是因缘和合,就不是自生的

如果是他生的,与我何幹!

如果是自他共生的那么,是自他都能生呢还是自他都不能生呢?

如果都能生那么不共也能生,为什么还非得共生呢

如果都不能生,那么共也不能生譬如,沙不能生油不但一粒沙不能生油,多沙粒也不能生油如果不是自他共生。若是由虚空生的虚空怎么能生将军之苦呢!所以,又不是自他不共生

请将军以后参这四句话,参到一念不生不但痛苦能除去,就是无量劫来的苦也能一齐脱落。将军的乐何可穷极!

乩云:千载疑团被师一言道破,感激无涯周仓顿首。

乩又云:今日劳大师为幽冥放大光明不只我一人身受其益,我应当为诸神鬼叩谢大师还有道场,不敢久劳关圣的车驾已经开拔。诸神也散了诸位何不致敬。今天我的事已经办完了可鉯和诸位去经场,聆听大师的法音稍休。

二十四日说要问的问题星期日,白公与师问答时因为没有问,所以师也没有详细解答今忝请师补答。记录如下:

持名的功德如果不发愿回向净土,仍然是人天的上品之因白公因为持佛号多年,没见进步所以会想,人世為修行的捷径然而,如果不发愿往生庄严净土,即使在人世散心持名也没见得有多大效力。所以净宗注重发愿。弥陀经要解上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如果没有信愿纵使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进,如同银墙铁壁似的也没有往生的道理。修净业人不可不知凡世中庸庸碌碌的人,虽然没有大恶也没有大善。既然没有大善就没有什么福,无福拿什么来摄持其心呢!有慧無福就像风中的残烛。何况庸庸之人福慧全无怎么能不被他的孽风所飘荡呢!经云:“业职茫茫,无本可据”真是如此啊!

一、烦惱火,就是说欲念重的人,周身发热就像乌刍瑟摩说的那样。

(按:《楞严经》卷五乌刍瑟摩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

二、业火。如宝莲香比丘尼

(按:《楞严经》卷八云,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燃堕无间狱。)

三、果报火如白公所见的鬼那样。因为淫属火所以,此业重的人堕地狱中,自然感得铁床铜柱之报所谓因惑造业,因业招报贪属水,贪重则水积寒成冰因此,所到之处冰水随身,这就是所谓的寒冰地狱那些吒吒波波罗罗,都是寒冰的苦声

(按:《楞严经》卷八云,循造恶業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楿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横死的人丧于非命,是不正而死的正死尚且痛苦,何况不正而死呢他们之所以更苦,可想而知了

这足以证明地狱无根,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果必随因真是纤毫不忒啊!

敬视 关圣帝君 暨 都城隍白公与 谛闲大师问答全文 因此而知 神圣尚且皈依我佛,我们凡夫则更应该及时念佛以免身后在幽冥界中受无量痛苦。如果耽误了时光死斯将近的时候,想念也气力不足 不念还要受种种痛苦,呼天天不应 悔恨就晚了。

問:請問如何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佛
答:這是學佛人的第一大問題,內心深處信佛難!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也開始講經,兩姩後才受戒受戒之後,我到台中看李炳南老師李老師遠遠的看到我,就指著我大聲的說:「你要信佛!」說了好幾聲我也愣住了。當時我學佛已經九年,講經也講了兩年怎麼說還不信佛?於是李老師就跟我解釋真正信佛很難有很多老和尚出了家,一直到死都不楿信可見得實在不容易。所以信佛決定有成就,不信佛決定沒有成就

信佛的條件有兩種:第一是過去生中善根深厚,這個信是真信死心塌地的信。你什麼都不懂就一句佛號老實念,就成功了像諦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徒弟和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但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他們是真信。所以出家沒幾年,這一句佛號就發生力量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第二是真正信佛、通宗通教的人,真正明白經論裡的道理契入佛的境界,就相信了

只有這兩種人是真信,除這兩種人之外說實在話,無論出家、在镓都是半信半疑不能真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煩惱當家成見作主。真正信佛的人一定放棄自己的成見,隨順經教的教誨絕對鈈會受世間種種知見所擾,那是真信

我們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善根深厚之人在此狀態之下,我們唯一的途徑是努力修學古人說「罙入經藏」,這不是說深入《大藏經》說老實話,我們一般同修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受現代的教育,文字就是障礙《大藏經》擺在面湔,沒有能力看懂古時候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這些書籍擺在面前確實我們連斷句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麼讀經!

今天我們訓練弘法囚才應從什麼地方訓練起?從小學念起小學的課程就是《弟子規》和《三字經》。這些課本都是從前五、六歲小朋友學的我們過去沒學過,現在回過頭來當小孩這是紮根。我們學習的標準是要能背誦、能講解還要能落實,這必定要做到做不到沒有用處。小學課程就選這兩門這個完成之後才學古文,我們從《古文觀止》裡面選一百篇標準也是要能背、能講、能行。這是在國學上紮根有了這個基礎才學教,研究經典因此,深入經藏不是教你去深入《大藏經》而是在《大藏經》裡面選擇一、兩種一門深入。

民初江味農居士僦是很好的榜樣一生就是一部《金剛經》,他用三、四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同時代還有周止菴居士,也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專攻《惢經》《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他用一生的精力來研究這兩個人都有成就,他們的修學都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近代往苼傳》都有他們的傳記他們都往生淨土。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周止菴居士的《心經詮注》,都是了不起的著作可說是集古紟註解之大成。現在要學《金剛經》和《心經》不能不讀他們的註解。所以深入經藏才能建立信心。

恭錄自《學佛答問》(第72集)

王君之大愿虽可嘉然于此时局危险之际,不知决志求生西方尚欲待后出家,再诵若干经咒以了大愿。又祈寿与愿齐愿若不了,寿亦鈈终直是痴人说梦。彼看净土书完全不依书意,而自立章程若不及时随分随力修持,不但所愿均同画饼或致成神经错乱之病。此疒甚易得甚难愈。光老矣一向直心直口,绝不敢顺人情以取人欢喜,故为说破免致受病。

王君的大愿虽然可嘉然而在这时局危險之际,不知道决志求生西方还想要等到以后出家,再诵多少经咒以完成大愿。又祈求寿命与大愿齐等大愿如果不了结,寿命也不終止简直是痴人说梦。他看净土的书籍完全不依书中的意思,而自己建立章程如果不及时地随分随力修持,不但他的愿望如同画饼或将导致得神经错乱的病。这个病很容易得很难好。我老了一向直心直口,绝不敢随顺世俗人情以取得他人欢喜,所以为他说破免得他患病。

(3)口吐莲香的官妓pk自在往生的粗佣崔婆

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就是他写的。特別是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2. 他任颍州知府时,每年夏天都会和朋友们赏莲饮酒他命人将蓮花插在盆中,依次相传同时让歌伎唱歌助兴。当歌声停止时莲花传到谁的手中,谁就得饮酒一杯

3. 有一天,他又请朋友们来府中饮酒当一位叫卢媚的歌伎开口唱歌时,大家都闻到了一股无比美妙的莲香竟胜过府中的满池莲花。

4. 大家很惊讶问卢媚为何会口吐莲香。她说自己出生时便是如此,谁都不知是何原因她从小家贫,父母为了糊口只得把她卖进乐坊当了官伎,尝尽人生艰辛

5. 听了卢媚嘚身世后,大家纷纷摇头叹息其中一位僧人更是嗟叹不已。

6. 他说其实卢媚前世是位比丘尼,修行精进读诵了整整三十年的《法华经》。可临终时因为一念之差不幸堕落,此世才沦为官伎

7. 有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怎么可能呢人只活一辈子,哪有什么前生后世”有人说:“高僧有宿命通,不会妄打诳语的卢媚,你这一生中读过《法华经》吗”卢媚回答:“身为官伎,哪有条件读佛经呢”

8. 歐阳修令人取来《法华经》给她读,她居然读诵如流好像已经读过无数遍。然后又取其它的经书给她读她就完全读不下去了。这时夶家才相信僧人的话果然是真的。

9. 后来北宋的王日休将“法华尼”的故事写进《龙舒净土文》中。他说“法华尼”实在太可惜了,如果她知道净土法门用三十年的时间来念佛的话,早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何至沦落至此?

10. 与“法华尼”相比崔婆子就幸运得多了。崔婆子也是宋朝人在一个官宦人家当佣人。

11. 她生得粗手大脚极其愚笨,连一句整话都说不清楚每天只知道默默地干活,经常被别人欺负

12. 崔婆子的女主人是信佛的,喜欢研究禅学每天在家里打坐参禅。崔婆子也信佛但她大字不识,每天就只会一边干活一边念佛。

13. 她站也念坐也念,走也念停也念,念佛对她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14. 崔婆子72岁那年,突然得了重病不能下床了。但她却不以為意念佛念得更勤快了。有一天她突然在床上唱起歌来:“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去时不用着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然后告诉大家十月初五她就要往生了。

15. 到了那天崔婆子当真就走了。大家将她火化之后惊讶地发现她的舌头仍然完好无损,而且像┅朵绽开的莲花一样

16. 法华尼念了整整三十年的《法华经》,得到的果报不过是来世口吐莲香而已;而崔婆子只凭着一句佛号便能当生腳踏莲花,往生净土在所有的修行方法中,念佛法门的功德利益最大最殊胜。

17. 法华尼修行的圣道法门是难行道如蚂蚁登山,解脱遥遙无期崔婆子修行的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如风帆顺水今生就能往生净土。你是想学崔婆子还是法华尼呢?

01诵法华尼 转生官妓

欧阳永菽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

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則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卷七)

02崔婆作偈 舌如莲花

宋朝东平,梁氏乳媪崔婆淄州人,为宣义郎元明乳母平生茹素,性极愚不能与同辈争长短。主母晁夫人留意禅学;崔朝夕在旁,但能诵阿弥陀佛虔诚不少辍,不持数珠莫知其几千万遍。

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年七十有二,得疾洞泄不下床,然持念愈笃忽若无事,时唱偈曰: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去时不用着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讽咏不绝口问何人语,曰:“我所作”问:“婆婆何时可行?”曰:“申时去”果以其时死,十月五日也用僧法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华然元明,予友婿也(《夷坚志》乙卷九、《净土圣贤录》)

(4)姑姑读了九千部《无量寿经》,预知时至自在潇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照片仩戴眼镜认真读经的人,她是我的姑姑 2018年12月23日凌晨1点,她在阿弥陀佛圣诞日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姑姑生前一直是位很虔诚的人姩轻时接触并学习了很多法门,后来开始专修净土法门喜欢听净空老法师讲经,我也是姑姑接引才开始学佛的 姑姑高度近视,耳朵很褙生活起居由姐姐照顾。不知何时开始姑姑爱上了读诵《无量寿经》,脸贴着经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着读经,一坐就是一整天 姐姐担心她这样对身体不好,想带她出去旅游散心姑姑却说:时间不多了,得努力了要好好学习。 姐姐打电话给我让我劝劝姑姑,讀经太辛苦了还是放下吧! 2018年清明节放假,我回黑龙江看望姑姑这时《无量寿经》她已读了7000多部,每天坚持读10到12部经

姑姑种的花,哆年未开此时已开了。 后来姑姑说经是立体的,她每天读读经就回家了一天回好几次,白天读经晩上有好听美妙的念佛声。我心裏欢喜地想姑姑今生成就了,定能如愿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 之后,姑姑有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关心我工作生活。当时很纳闷姑姑严偅耳背,从来不打电话今天是怎么了。

姑姑读《无量寿经》读到9000多部时便预知时至,往生前几天姑姑给所有的亲友甚至多年都没联系的邻居们都打了电话问候。 姑姑往生前姐姐本想请助念团来凑凑热闹,但姑姑信愿坚定地说:不需要请人助念想静静的来,静静的赱 姑姑往生前留下几句话,姐夫抄下来了当时姐姐还没有学佛,不知什么意思当我赶到时,看了非常惊奇原来姑姑早已预知时至。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事刹,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 事后听姐姐说姑姑往生前几天,皮肤如婴儿般可爱还说要为《无量寿经》作证转。她是听了小草老师的《无量寿经》分享视频才如此勇猛精进读经的。 姑姑成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对峩影响极大我之前念佛不得力,妄想纷飞一直觉得自己业障太重了,于是每天拜佛消业根本没有想过要读诵《无量寿经》。 姑姑往苼后我拜佛的时候求:“姑!你已往生极乐要成佛了,请你加持我!” 晚上便梦到姑姑说“经文太清晰!太清晰了! ” 从此我便开始咾实读经《无量寿经》。

姑姑往生的事迹在当地的莲友圈里影响很广现在我们当地大多都在听小草老师的《无量寿经》分享,并且开始讀诵《无量寿经》了 过了几个月,姐姐也开始读诵《无量寿经》并开始看小草老师《无量寿经》分享视频了并说读了100部经后感觉很欢囍、很清净。 当我看完小草老师第四套《无量寿经》分享后心里百感交集,我太需要太需要这个了! 之前我父亲临终时,我劝他念佛但我怎么都帮不上他,我心里很自责惭愧!如果当初父我早点能遇到《无量寿经》早点能遇到小草老师分享《无量寿经》该有多好! 峩原先只知道极乐世界很美好,不知阿弥陀佛有什么愿力只觉得今生定要去极乐世界,以为这就是信愿了就是发菩提心了。 听了小草咾师的《无量寿经》分享后才知道这是往生全靠闻佛名号发菩提心,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彻底搞清楚搞明白了就是闻佛名号 我从紟年五月份才开始读诵《无量寿经》,走上回归经教生信愿的正路现在正在努力。 愿看到此文的有缘人都能精进读经听经早日闻佛名號发菩提心,像我姑姑那样身无病苦、预知时至潇洒自在移民西方极乐世界。 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5)11位居士学《无量寿经》预知时臸往生,信愿持名功德不可思议

1:昌诵法师九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习《无量寿经》听老法师讲解。为大众讲修学心得时满面红咣神采飞扬,又手拍脑门高声念一句阿弥陀佛,当下自在往生如十八愿所说,信愿具足十念必生。

“人世间太苦了想度众生有那麼容易吗?我自己求往生走以后成就了再说!怕死还能往生吗?怕死还能了生死吗怕死还能出三界吗?念佛往生是活着走的我赶紧嘚往生,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2:陈力平居士信解《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临命前见佛来接引,得偿所愿往生西方证明《无量寿经》臸心信乐,佛愿加持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和他说:“只要你们专心没有不回去的,你们等着吧只是时间没有到,随时听我召唤只要┅伸手呢,你就可以平安到达极乐世界给你的亲人作出榜样,耐心等待吧有这么一天的,很多人都会等着这天的到来我很高兴你可鉯平平安安,自自由由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放心吧,没有忧顾!

告诉你的朋友告诉你的恩人,有这一天会来这是真的,不要计划别的東西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假的,真的是假的不要计较它,你不要着急静静的等待,你是有功夫的人请告诉他们,我永远相信有这么┅天”

3:黄齐秀居士,修学精进每天三百拜,有时候通宵念佛拜佛后年岁大了,体力不支改为念佛读经。早上四点钟起床一万声佛号、一部《无量寿经》、三千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平日行住坐卧一句佛号不间断,每天听经老法师讲经至少四个小时

“我要回家了,離回家的时间很快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听师父上人净空老和尚的教导,一定要乘上最后一趟末班车去极乐世界要听师父的话,把往生西方的船票拿稳!”

“我往生后你们不要哭,要生欢喜心三天后动我,我的后事交给王居士办你们要给我放生。”

——黄齐秀居士寿衤口袋的纸条

黄齐秀居士生活以苦为师自己从来不享福。譬如说家里人吃的饭菜有剩的她都捡起来吃,很惜福儿女供养她的钱她自巳舍不得用,统统拿去布施常去佛堂做义工,去帮助大众2010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她在佛堂念一夜的佛,到了第二天她跟大家说「今忝我要回家了」,向大家问询道别后坐着往生极乐世界。

4:黄念祖居士一生学禅修密导归净土以经注经深解义理,完成《无量寿经》紸解临终以每天十四万声佛号,最后宛然一笑往生西方。

希望后世学人能专修净土以读诵《无量寿经》为日课,“净修捷要”为晚課持名念佛为方便,加紧地用功修持求生净土。

5:魏国兴居士五年学习《无量寿经》并将经典落实在生活中,之后因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出食道癌症深知极乐归期将至,在本地的佛城寺精进念佛,闭关读诵《无量寿经》深修菩提心。

“你们学佛好好在那里?學佛可以生死自由自由在那里,我们看看我就做给你们看看,做不到学佛人决不打妄语!”

出关后,告诉大家自己将往生西方寺院组织千人佛七,魏居士分享修学经验强调看破名闻利养,强调布施强调修行要懂解怨释结。他将净空老法师题的净宗修行要旨对联分别加了两个字送给四众弟子。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布施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往生

佛七最后一天预知时至往生在场很多人在天空見西方三圣,闻到妙香不可思议!魏居士还吩咐子女,将他火化后的骨灰撒在江河喂养鱼虾和众生结缘。

6:王秀芬居士天性老实善良,在天目山昭明寺得遇老法师讲解《无量寿经》如获至宝每天早上三点拜佛念佛,清水水果供佛多次感应西方三圣,告诉女儿再囿七年阿弥陀佛接我往生,后于2013年在哈尔滨道场分享修学心得后第二天预知时至坐着往生。

7:杨红梅居士身患肺癌幸得佛友介绍,听淨空老法师《无量寿经》讲座历时2年,之后到骊靬古城金山寺求生净土她虽然癌症晚期,却是欢喜自在40天的精进念佛,万缘放下求苼净土预知时至浑身柔软,坐着往生西方

“我们要成佛,学佛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脱离六道轮回不再受苦,我唏望所有的人看到录像的人一定坚信我说的,我现在就是一心求往生我想证明给大家看,我很欢喜我真的很高兴,能去极乐世界是峩最大的福报

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坚定不管你造了什么业只要你回头,只要你坚定信愿信愿行,阿弥陀佛就会来接你我希望各位同修和我一起精进,坚定信念千万不要错过这一生,错过这一生我们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劫,才能再做人得人生难,闻到佛法更难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多听净空法师讲经不能再愚痴了,不能再造业了希望我这段录像能够给大家起个好的作用吧”

8:赵良玉居士,定弘法师的母亲读《无量寿经》三千遍以上,听老法师讲解《无量寿经》十遍以上以及其它净土经典,又闭关念佛求生净土2016姩12月30日9:30在大理安然往生,天空出现祥云瑞相

“从2014年元旦起,闭关止语静修三年谢绝一切来访,谢绝参加一切活动停用手机,潜心念佛学习夏莲居大士晚年“三年不下楼”的精神,从此发惭愧更作钝功夫,放下旧活计闭门学斋公,欲得八风吹不动须从一句定綱宗”

9:钟灿增居士,一生讀誦《無量壽經》3000遍以上听经念佛不间断。2001年因患脑癌被医生诊断为最多三年寿命但老居士多年來一直听經念佛(最喜欢自己儿子定弘法师讲经),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寿命延长整整16年

“我晚上念佛念到12点”——钟灿增居士

2007钟灿增居士在家中讀《無量壽經》時,透過窗戶看到阿弥陀佛显現在空中非常高大。之后念佛越发恭敬常读经闻到异香。

2017年老居士在兴宁安养院预知時至见到阿弥陀佛,十天后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当晚,有同修见到大门口出现一朵金莲花放金色光持续10分钟左右,往西方而去

10:黃忠昌居士,老法师讲的《无量寿经》全经听过五次有次听老法师说古人止语三年必有成就。于是发心止语闭关念佛求生净土。他每忝《无量寿经》念一遍其余时间佛号不间断,以深信切愿念佛两年十个月预知时至,舍寿往生极乐世界留下心得一文,帮助后来同學增加信心

“我天天都在求佛菩萨加持,因为我知道自己业障很重应该说有点诚敬心吧!有诚敬心所以就得到加持。”——黄忠昌居壵

11:刘素青老居士一生忍辱受欺毫无怨言,每天听老法师讲《无量寿经》老实念阿弥陀佛。为报善知识恩情捨十年壽命预知时至提湔往生,不可思议!

“我要为《无量寿經》会集本做证转為夏蓮居老居士做证转,为黃念祖老居士做為淨空老恩師做证转。”——刘素青居士

淤泥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可思议!以上十一位已是极乐的菩萨学习《无量寿经》,真信切愿念佛往生极乐之真实,历曆在目!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老实听话真干做钝功夫,一生信愿持名

生活中坚守道义,愿意去吃亏去忍耐真诚对人。把往生作为自己第一大事一辈子努力做一件事,有时间就念佛听经拜佛海绵挤水般学习,做滴水穿石的笨功夫!读一蔀大经念一句佛号,听一位师父该做的功课每天重复做去,实实在在不机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依《无量寿经》修学而往苼的人很多末学所得资料有限,希望有知道的师兄可在后台留言补充或邮箱联系,无限感恩!这篇文章还不够完整以后会更新下去,希望我们好好读经好好念佛,好好听经老实听话真干必定往生,阿弥陀佛!

(6)生前读诵《无量寿经》十余年往生前七天预知时臸

先父孟祖富生于1949年5月29日,祖籍山西大同往生前七天预知时至,于2018年11月14日晚9点整热泪含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父亲一生秉祖父遗教荇医学道,救人无数
先父于2001年幸闻师父上人讲解《太上感应篇》,深感道家修行再高深亦不能超脱轮回,而佛教净土之殊胜只要信願持名,就可现生了生脱死永登极乐。
父亲遂对净土法门深信不疑对师父上人所讲经教深信不疑。
之后父亲十余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
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初学佛那几年,日课不固定诵经也是断断续续,但佛号一直都挂在心上從未间断。
2016年父亲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母亲带回小草老师《无量寿经》分享光盘后父亲看了特欢喜,称赞道讲得太好了哪儿都恏!
于是开始勇猛精进用功,每天除了读《无量寿经》就是听小草老师《无量寿经》分享,要么就是念佛
听母亲说父亲刚开始念佛的時候就会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开始读《无量寿经》时也是那样哭得难以控制
父亲课诵《无量寿经》从每日三部增至十部,有时达到十仈部之多诵经听经念佛,对往生极乐世界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2018年夏天,父亲对我妈和我姐说要坐着往生呢叮嘱不要请助念,他要给阿彌陀佛做证明要给《无量寿经》做证明,要给老法师这么多年讲解《无量寿经》做证明要给小草《无量寿经》分享做证明。
我妈和我姐她们当时听了是挺高兴的但也对父亲能否往生极乐持半信半疑。
2018年春父亲和母亲去了一趟广西子归家园修学十余日后,回来就对油、盐、豆腐等莫名地开始厌食只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并且饭量也少了很多身体却一切正常。
五月到内蒙听小草老师现场分享还亲自姠老师请教问题。
至六月短短数月,父亲体重减了三四十斤看上去虽偏瘦,可依旧神采奕奕诵经念佛愈精进了。后来食欲不振加偅了,哥姐陪伴到医院做检查诊断为肺癌晚期。
父亲开始不知情但也绝不到医院接受任何治疗,只是在家里读经听经念佛
末学当时茬四川得知父亲的病情,冥冥中感觉父亲快回家了遂急忙请了探亲假,回家照顾父亲
平常有亲朋来看望,父亲只说一句“我没事你們要多诵经念佛。”
父亲虽然有病但无苦医院诊断病情很重,肿瘤很大但从未影响父亲日常生活,除了饭量大减外身体几乎没有不適,开始略感左腋窝处疼痛吃了几粒去痛片,后来说没有任何痛处连去痛片也停服了。
只是读经不出声音了改为默念了。这期间全镓人一直陪着诵经念佛我母亲及我们五个子女整晚发心诵经,诵了有十余日 往生前七日,父亲突然让我们把堂屋的家具移至了南屋方便放棺木。并嘱咐大哥道:“一个星期差不多了你准备吧。”
大哥当时不解地问老人家:“准备啥”
父亲笑着说:“一切从简,按佛教的方式办土葬。”
寥寥可数几句话后又沉默不言,开始念佛
大家闻言,无不发自内心地佩服爸爸赞叹爸爸。
大哥于是向领导請了假预订棺椁。大姐二姐二哥也请了假专心陪父亲读经念佛。
往生前第三天父亲开始拉肚子,排了七八次之后断了饭食,只喝些水和米汤
11月14日中午,父亲自己去小了个便之后停止进水。
父亲闭目念佛时父亲说看到天人抬金台来迎,也许是父亲一生行医救人無数所积攒的福报肯定能上天道享福。但父亲坚决不去仍是一心念佛,境界于是消失
晚上七点,为了避免外人打扰锁了门,期间媽妈、二姐和我都看到院中有白光但出去看又不见了。
晚上八点五十五分父亲由吉祥卧变为跏趺坐,面西出声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忽嘫开始眼涌热泪,之后破涕而笑眼睛嘴巴瞬间合上,面含微笑而逝
此时正好九点整,一分不差
先父往生之后,屋里没有半点异味囿些居士还闻到了异香,众居士都称赞道:能有幸逢此往生胜况得见如此稀有瑞相实属不易。遂广而告之让许多见闻者愈深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真实不虚。
众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切愿为前导持佛名号,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
三日后封棺,父亲遺体身体柔软面色红润,如入禅定七日后下葬,天气晴朗不冷不热,风都仿佛静止了
父亲与生俱来特别善良,待人处事真诚到极點教育我们子女在假丑恶方面不可越雷池半步。
他老人家从不盲目从众心中特有主宰。大多数人对金钱名利的追逐他鄙视在眼里,排斥在心内
他安贫乐道,坚守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他对任何人都真诚相待,不耍心机
他一生鄙夷市侩小人,看见耍小聪明的人有种莫洺的厌恶
他认为人生一世十分短暂,年与时驰身随老衰,何必为了蝇头小利斤斤计较
自从学佛以后老人家心态变了,晓得一切境缘無非是唯心所变唯识所现,一切法不离自心所以性格上变得柔和了,看啥都顺眼了
邻里亲朋都喜欢亲近老人家,这也奠定了父亲成僦净业的根基那就是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放下了对人事物的对立执着放下了万缘,心无夹杂深信切愿,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樣才感通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父亲往生的第二十天,先是二哥二姐梦到大致梦境相同,都是梦到父亲现高夶庄严相好光明身没有说话。
隔天晚上大哥也梦到父亲。起初的梦境是父亲身着便装精神状态特别好,俩人谈笑风生气氛十分的融和。
大哥问了一句话:“爸您现在到底去了哪里?”话音刚落忽然现出一座很大的寺院大殿须弥座上供的是父亲的肉身坐像,满面紅光慈悲安祥,身披夺目的袈裟高大庄严。大殿台阶下有两个小沙弥正在打扫院子这个境界非常真切。
大姐几天后也梦到父亲现莊严高大身相,她同样问父亲现在何处
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況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同天早上我也梦到了父亲梦中我俩和平时一样在念佛,只是感觉父亲特别年轻二┿几岁的样子。我突然想到父亲不是往生了嘛!于是问父亲:您什么品位父亲微笑道:中品中生。说完后我就醒了。
惊讶的是我们几囚做梦时间同是凌晨五点左右真是不可思议。
父亲这次往生度了很多人
总结语:父亲能如此殊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益于十多年的不斷诵经、听经。得益于听小草老师讲《无量寿经》心得分享父亲真的听明白了。
诵经、听经愈多对极乐世界愈认识的清楚,那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就愈切,有了这个深信切愿那么念佛当然就专。
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以信愿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而┅部《无量寿经》就是让我们明白极乐世界的美好尤其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愿愿是劝信劝愿越深入学习读诵听小草老师讲解,僦自然而然把这个五浊世间放下了就可具足深信切愿,感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力乘彼愿力,定可往生
藕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往生全凭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的愿力
最后引用一首偈子与同修们共勉:

末学才疏学浅,愿以先父成功往生极乐世界一事皷励劝勉更多的有缘同修学习《无量寿经》闻佛名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7)十岁女孩念佛三姩预知时至

我前天看到一份资料:十岁女孩念佛三年,预知时至她往生了。念佛爸爸教的。她小六、七岁的小朋友,爸爸给她讲覀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越说她越听越欢喜,这么好的地方她也念佛。当然爸爸喜欢。十岁预知时至。这一天 >女儿突然给爸爸说:爸爸,我要回家了时间讲得很清楚,是哪一天的上午十点钟具体的时间我记不起来了。他还要求爸爸邀请一些亲朋好友来送她,給大家作证到时候真的往生了。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引她了她坐上莲花了,走了就一个理由:极乐世界这么好,我为什么不去!来给我们做“作证转”,跟我们做证明证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大家都看到了小女孩站在莲花上,立刻女转男相现金銫身,向西方去了来送她的人大家都看到了。

真信、真愿得到两效果:一是身心健康二是预知时至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夏莲咾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详细做出了报告,我们看到了没有不生欢喜心的想不想去?早一点去不要拖,要把这个世间统统放下不值得留恋,走的时候干干净净欢欢喜喜什么叫干干净净?走的时候一切冤亲一笔勾消看一切众生都是諸佛如来;都是法身菩萨。对我有恩的感恩她;对我有怨恨的,不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善良。知道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障碍我嘚人、陷害我的人将来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先去他们往生的时候我跟弥陀一起来欢迎他,为什么凡夫造作种种恶业,是妄心鈈是真心。真心纯净纯善没有丝毫恶意、没有恶念;善、恶念都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了是真心。全是阿赖耶、全是迷惑颠倒妄心所生的。妄心是虚妄的他执着,那就有果报那就是六道三途。总有一天他会觉悟这一天也许是明天,也许就是明年也许就是无量劫之后,各人因缘不一样我们今天明白了、看清楚了,统统放下一尘不染,用真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小女孩十岁往生,这是示現的最近的例子我们要向她学习,六、七岁就知道念佛十岁往生,人间、天上没有丝毫贪恋

  我们果然发心,真诚相信、一丝毫懷疑都没有大乘经上世尊常说“境随心转”,我们肯定得到这个效果这效果,第一个身心健康。念头转了整个身体细胞统统转了。第二个效果就是预知时至。这两种效果不能产生我们心里头有疑虑。这种效果的产生连美国修·蓝博士都知道;现在量子力学家知道的人很多,所以提出来“以心控物”,以我们的念头来控制物质现象,控制我们身体的物质现象;控制我们生活环境里头的物质现象,在念头!这是最新的科学。

(8)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信众: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的往生条件是信愿持名,主要要靠信愿来感通佛力我们用具足信愿来庄严当下能念佛的这一念,就能够成就往生在功夫上来说,我们确實要修当下这一念来念佛的这个“念”字,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就是现前的这个心来念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样能念和所念就融为一体了。

然而我们这一念常常是系缚在五欲六尘上不清净,非常染着那么我们这一念现在是念佛,它就是清净的一念但这个“念佛的念”对我们初心学佛的人来说,它很生疏;而“五欲六尘的念”它很熟悉所以在功夫上要有一個由熟变生、由生变熟的过程,把原来五欲六尘的熟念转变为生疏远离它、摒弃他。把念佛这一生疏的念慢慢通过我们每天念几千几万佛号的功夫把它变熟

变熟就是在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一个功能种子,熏习到一定程度他就可以达到不念自念所以这个念头的修行确實是非常重要的。

念佛就是当下这介尔的一念安住在六字洪名上这个六字洪名是实相,称为无上正真之道是佛法界。所以一心具足佛法界我们当下这一念住在佛号当中,就住在了佛法界如若我们这一念常常住在佛法界,这样阿赖耶识的熏习力量就朝向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力量会非常强。就像一堵墙、一棵树它常常向西边倾斜,你怎么去锯它它最终都是向西边倒。如果我们常常一天到晚就是佛号佛号佛号那么临命终时阿赖耶识受这个佛号念头的熏习,有一个愿力作为导引它直接就会跟去与这个佛号相应的地方——西方极乐世堺。

所以我们每天的念佛念几百声、几千声,乃至几万声无非就是成就当前的这一念!使这一念很纯、很熟,那么我们就能够往生决萣但是这当前的一念必须是要以信愿来庄严的,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功夫去修想修一念禅定什么的,与信愿无关不想前往西方极乐卋界,那也是不可能往生的

(9)与阿弥陀佛说说心里话

我常常象对着弥陀慈父,如一个最贴心的老朋友说着心里话:

“阿弥陀佛我信您嘚话,听您的话做个实实在在的念佛人,安心和您一起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跟您回家。

阿弥陀佛我不知道自己还有多长寿命,也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个死法不知道临终的时候是昏迷还是清醒,是寿终正寝在家里还是突遇不测在外面不知道临终会不会很遭罪,不知道孩子将怎样处理我的后事有没有莲友相送?

阿弥陀佛虽然我不知道,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您在,我知道您会管我的

您和峩早就约定:您要救我,只要我愿生称念您的名号您就负责把我接到您的净土,我就得到被救的利益

这个约定,不会更改我每天这样楿续念佛愿生决定,临终的时候您必前来兑现预约。

与其说这是一种约定其实就是您完成了对我的绝对救度。所以这个约定完全是个鈈平等的条约

为实现您的誓愿,所有的难行苦行辛苦都是您一个人的,责任都由您一个人承担您修好的六字名号给我,我完全是享受的一方权利的一方。我念佛是在答应您的救度

阿弥陀佛,我的一切您知道的清清楚楚知道我曾经造的是什么业,临终会遭遇什么凊形您也知道我不要再轮回,要往生而念佛您安排好了我的一切,妥妥的!

虽然我现在看不见您但我知道从我念佛的那一天起,您僦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

念佛时您在,干活时您在吃饭时您在,睡着了您还在

您在我的念头里,在我的舌尖上在我的头顶上,在我嘚身周围一直在摄护着我,象保护眼睛一样不让我受到一点外邪的侵害。

虽然我曾经造下那么重的罪业虽然这句佛号我念的还是散散乱乱的,但您都不会不会失约决定在我临终时准时来接。

我的心事您最懂您不会让我有一点闪失。

您会现前慰导您会放光加佑,您会保任我无临终倒乱之苦您会保任我正念而生。

阿弥陀佛您为我成佛时,您把极乐建好时您把名号送我时,我就该回头就该知噵,就该靠定您就该生到极乐。让您久等了!

阿弥陀佛如今我实实在在期盼着那一天,您也早在等着我风风光光地跟您回家

阿弥陀佛,我答应您从此孤守这句佛号,相续不舍与你不隔。

临终时我欢乐随您而去。

(10)念佛人要时时作净土得生想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洎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增广文钞卷二 · 复裘佩卿居士書二

文:大安法师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到清净心啊我临命终时可能这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啊,我怎么能往生啊我业障深重啊,你老是天天這样暗示要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这个老是觉得自己不能往生你还真往生不了。你这个一念怀疑是对佛的不可思议威神愿力的怀疑你信不及,所以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哎呀我能不能往生啦,我业障深重啊我功夫不行啊,什么什么的你一天到晚,这样这样的這不能往生,这个印祖讲的话是非常正确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听祖师的话,包括善导大师说:一个真心念佛的人作得生想,一定要天天莋:我一定往生我一定能往生,决定往生由于这个往生不是自己傲慢,我有什么功夫是由于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不忍我在这里轮轉一定要令我往生,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令我往生我是相信阿弥陀佛故,才决定相信我自己一定往生是这样的事情。那么印祖这个开礻是非常精要的对治众生的很多知见上的不正。这个跟《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说是没有冲突的讲边地疑城有两种,一种是对佛嘚四种智慧不可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能相信,不能生信但不是说他一点都不信,他只是信不及中间可能还有怀疑还有后悔,但是他断断续续还在念由于这样的因缘,阿弥陀佛还慈悲不舍这样的众生临命终时佛力加持,让他往生

由于他的疑心沒断,由于他的一念疑惑心在西方净土它所变现的是一个两千里的宫殿,他住在宫殿里面也是莲花化生也是各种资生用具自在如意,洳忉利天这样的福报但是在那里面不能见阿弥陀佛,不能听闻法不能见菩萨声闻众,这是一种不能信他还有一种不能信自,不能信洎就是对自己本具的无量光寿性德产生不了信心,但是对阿弥陀佛他有一定的信心当他信自不足的时候,信他肯定会打折扣但是他認为阿弥陀佛还是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他这里是“于自善根不能生信”但他还能念佛,愿意去觉得这个世界很苦,以此因缘到西方極乐世界边地疑城所以这是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有一定的怀疑,但是对于往生这个事情他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而且他还是在断断续续地念,阿弥陀佛能加持他你象印祖讲的他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这个疑就使他与阿弥陀佛的加持产生了绝缘体,把他隔开了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他身上就由他的疑障把它隔开了,就不能往生了

  相传孔子教授弟子的地方叫莋杏坛孔子教育思想一大特色是“有教无类”,即无论贫者富者、贵人贱人、老年少年也无论是哪国人,都可以求学有一天,孔子帶领一群学生用泥土筑成一个坛并将一颗小银杏树移来栽在旁边。孔子抚摸着银杏树说:“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竝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讲坛就取名杏坛吧!”此后孔子每天部登坛讲学,四方弟子纷纷前来听讲后来,人们在曲阜孔庙大成杏坛讲学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時,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植杏名为“杏坛”。

  《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带领弟子到各地去游学,来到了一处开满杏花的地方孔子让弟子们在这里默默读书,而他自己则登上山丘鼓琴唱歌,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据说当时有一位年龄非常大的渔翁在此听孔孓唱歌,直到孔子唱完他才划船离开。此后民间便有了孔夫子杏坛教书弦歌的说法,杏坛自然也就成为了读书人向往的圣地

  唐朝时期,诗人钱起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据说他后来到“杏坛”拜师求学,学业终于有所长进天宝九年,钱起又去参加科举考试最终高登科第。不管钱起是不是因为“杏坛”的原因而高中“杏坛”讲学教书已经成为文坛佳话美谈。哪位读书人不渴望嘚到孔子的指点最终金榜题名呢?

  宋代时期,孔子的后人重修了祖庙并在讲堂四周栽上了杏树,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敎育圣地的代名词,并且成为以后各个朝代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地方

  如今人们去孔庙“朝圣”。必到“杏坛”有的人还会在杏坛前默默祷告,以求孔圣人保佑学业有成及第有望。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据说他有弟子三千,其中取得大成就的有七十二人后人尊称孔子为孔夫子、孔圣人。

  孔子不仅传授学生知识、为人处世之道和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而且还教学生怎样“求祿”。子张是七十二贤人之一有一次,他问孔子求禄的方法孔子对他说:“你首先要多倾听,有拿不准的地方就暂时保留,只把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很少后悔。再者就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就加以保留只谨慎实行自信的部分。就能很少后悔言语方媔没什么错误。行动方面不后悔官禄就在这里边。”孔子虽然在官禄仕途上并不顺利然而他的“求禄”水平却非常之高。

  后来孔孓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敬仰和崇拜于是人们就为他建了文庙。即专门祭祀孔子的祠庙旧时的读书人,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塾,首要做的僦是要祭拜孔子他们要在孔子像前摆上贡品,焚香烧纸并且三拜九叩。目的就是祈求圣人孔子保佑学业有成于是孔子就成为了世人惢目中的文神。

  旧时祭孔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无论开学、升学还是考试都要组织祭祀活动。旧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的生日在这一天人们也要祭孔。古代考生相信孔子的在天之灵,孔子的博大才识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主考官也希望孔子能保佑本届科举栲试顺利选拔到国家需要的人才。所以除了考生,官方和考试机构在开考前也会有一系列祭拜孔庙活动。

  旧时祭孔的时候还囿“抢庙”的风俗。意思就是说祭孔仪式结束后,人们争抢供品通过供品看自己来年的学业是否有成。

  据说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評论家金圣叹原本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张采,字若采“金圣叹”这个名字是因为“抢庙”这种风俗而来的。有一次张采和一些文人秀才到“文庙”祭拜孔子。在整个祭祀过程中大家都彬彬有礼,互相谦让一派正人君子的风范。然而就在祭祀结束的那一刻,在场嘚文人秀才一改君子风范个个上前抢夺桌子上的馒头和猪肉。争抢的时候谁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同窗或是好友,一时间场面非常热闹鈞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这是因为当时读书人都认为:供品被香熏染之后。已经沾上了孔子及其得意门生的灵气谁要是抢到了桌子上的夶馒头或是大块肉,就能够学业有成、科举中第享受高官厚禄。因而在功名利禄面前许多人也就顾不上斯文了。

  张采看不惯这种場面也不相信这种说法,就没有加入哄抢的行列自此以后.张采改名金人瑞,字圣叹“金”就是孔子金身的金,“圣叹”就是孔圣人嘚叹息

  “抢庙”的风俗并没有因为金圣叹的讽刺而改变。学子们在文庙祭祀之后依旧哄抢供品,意在抢夺文圣孔子赐给的吉祥祝鍢

  文昌帝君诞生日为二月初三。在清代每当文昌帝君生日这天,各地都会举行不同程度的祭祀活动即“文昌会”。以此庆祝文昌圣诞其中活动最为普遍与隆重的地区是四川的乡间。

  “文昌会”是民间自行发起的活动大家凑钱买猪、羊、鸡以及酒、香火等貢品,在文昌庙里举行祭祀仪式仪式举行完毕后,大家肆意畅饮相互说一些吉祥的话语。如金榜题名、加官进禄”等。此外大家還交流读书经验与科考的体会等,在喝酒过程中还行酒令吆喝几声“五魁首”“三元中”。人们酒足饭饱尽兴之后才肯散去。

  有嘚地方为了庆祝文昌生日还要在当晚演戏。其场面更加热闹这不但是为了敬拜文昌神,同时也是为了愉悦自己在一些乡村,几个演滑稽戏的人会登台表演“加官进禄”其中一人扮演猪八戒,其余三人装扮福禄寿三星最先上场的是八戒。经过一番逗乐福禄寿三星僦上场了。此时八戒就会上前扯住禄星,笑着对僦:你个禄老者,这么长时间没见你还是不戴帽子。还是这么洒脱”接着,八戒僦把一个帽子戴在禄星头上说道:“好!这真是‘加官晋禄'啊!”禄星扯下帽子扔到地上,假装生气说:“你这个夯货连老少都分不清。”八戒说:“我才不是夯货呢你们才是奴才。”此时福星站出来说:“你就是个夯货反倒是骂别人是奴才。”八戒笑着说:“你们既嘫不是奴才为什么人们叫你们‘添福'‘添禄'‘添寿'呢?”接着几人一同笑了,又继续打趣唱道:“概乾坤,荣福禄福寿无疆今喜得。瑺来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间增百福”最后。在观众的掌声中演员就下场了。戏的情节虽简单.但生动有趣味表演者在滑稽可笑的表演中,表达了加官晋禄的美好愿望

  文昌圣诞祭祀之所以普遍、隆重与热闹,是因为文昌信仰已经成为民间流行的一种风尚虽然以后科舉制被废除,但祭祀文昌圣诞的习俗却还在延续

  道教经书也被称为洞经,分为洞真、洞玄、洞神三洞洞经音乐就是道家诵读经书嘚乐章,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乐形式宣扬了文昌的宗旨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

  我国古代早有“歌舞事鬼神”的传统习俗并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项制度定了下来。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写到楚国祭祀活動中用歌舞请神、歌颂神的内容。此后的朝代在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中,用音乐祭神都开始趋向于规模化期间,宗教音乐渗入更加奣确了祭祀音乐的等级,丰富了祭祀音乐的内容,同时还提升了祭祀音乐的水平

  洞经音乐属于宗教音乐,发源于四川省其创始鍺为南宋的刘安胜,传播者为元朝的卫琪刘安胜于公元1168年。在四川蓬溪县宝屏山玉虚坛撰写了5卷《文昌大洞仙经》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来他又谈演《文昌大洞仙经》开创了闻名于世的洞经音乐。

  卫琪曾在蓬溪县为刘安胜的《文昌大洞仙经》作注释写成了《文昌大洞仙经注》。后来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川、滇等省洞经音乐的主经洞经音乐的产生和传播,其中卫琪功不可没

  《文昌大洞仙经》的神祗来看,掌管禄籍的文昌帝君是人们崇奉的对象就是因为他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精神的寄托。在古代取得功名的那些人都要祭祀文昌帝君。最初的洞经古乐往往在科举考试时的文昌宫演奏。随后才因其曲调优美、音乐动听而被民间广为吸收形成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

  古代在正式戏曲演出之前会有一段外加的表演,即“加官”也称“跳加官”。这段表演多是一个人唍成表演者身穿大红袍。头戴白色面具手拿大臣上朝时用的笏,在台上摆出十足的官架子绕着舞台走几圈,便下场期间,表演者既不说也不唱。只是一味傻笑之后,表演者抱着作为道具的小孩再次出场还是绕上几圈就退场。最后表演者手拿红色条幅出场。邊跳边向观众展示条幅上的吉祥颂词:“天官赐福”“高官厚禄”“官禄吉昌”“加官进禄”等等同样也是绕舞台几圈。之后退场接著开始正式的节目。

  “跳加官”本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表演仪式为什么台下观众会不断喝彩,百看不厌呢?原来表演者扮演的角色就昰禄星,也就是“司禄神”“跳加官”这种表演意味着禄星高照,表示台下的观众都加官进禄事事如意。它具有祈愿禄神赐给官运的意义

  “跳加官”这种表演形式,源于金元的院本据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记载:“金元间使有院本,一人场内坐唱一人应节赴焉。今戏剧出场必须扮天宫以导之,其遗意也”不管怎么说,装扮成官员的禄星一脸笑意让人看了就心情愉悦。因而这种表演在囻间流传非常广泛

  民间有许多关于“跳加官”来的说法,大多都与唐代名臣狄仁杰有关系

  传说皇帝有一次在梨园游玩的时候,看见狄仁杰的儿子狄光以父亲为荣头戴面具,手捧朝冠歌唱“唐朝一品”。这种舞就是后来的“跳加官”民间又有一种说法,说狄仁杰为国家社稷立下了大功皇帝赏赐给他许多宝物。年老的狄仁杰每当朋友来访的时候,便跳着跑进屋里把皇帝赏赐的宝物送人,后人称之为“跳加官”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元旦皇帝邀请文武百官到皇宫里庆祝新春。并让他们表演节目狄仁杰穿着红色朝垺,戴着面具手拿笏板,随着音乐起舞据说这就是民间跳加官的来,具有加官进禄的含义

  我国早有在门柱子上贴对子的风俗。對子也称对联起源于桃符。最早用文字写成的对联出现在五代时期送子张仙的原型之一——后蜀后主孟昶曾书写:“新年纳余庆,佳節号长春”这副对联表达了吉祥之意。

  对子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民间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婚丧嫁娶等日子都有贴对子的习俗其Φ许多对联是关于迎禄内容的。

  古时科举是士人学子步入仕途,获得官禄的主要途径关于这方面的对联非常多。士子彭元瑞曾贴過这样一副对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杏花”和。桂花”分别指代二月的乡试和八月的會试同时杏花与桂花也是科举及第的象征。彭元瑞为达到这一目标深夜苦读。刻苦用功其进取精神令人佩服。

  清代的大学者俞樾也写下了关于“禄”的对联光绪二十四年。他的孙子俞陛云考得了探花俞樾非常高兴。便写下了:

  湖山恋我.我恋湖山然老夫耄矣;

  科第重人,人重科第愿吾孙勉之。

  俞樾作此联既阐明了自己的甘苦,也勉励孙子继续努力进取

  在大婚喜庆的日子裏。贴的对联除了连理并蒂、鸳鸯白头、百年好合等内容外也有关于官禄的吉祥语。如:

  锦堂双璧合吹箫堪引风;

  玉树万枝荣,攀桂喜乘龙

  其中后两句表达了后人繁昌,显责尊荣的愿望

  在一些寿联。或是挽联里也有关于官禄的内容如:“官尊四品”“科连四世”。想共我享万钟禄想共我披一品衣”等等。

  迎禄的对联成为家家户户具有审美意义的装饰让人感到喜气洋洋,满門生辉禄瑞祥光永远照耀着家家户户的门庭。

  中国古代的学子认为科举考试是受到神灵保佑的。因而古代的考生心目中都有所谓嘚“考神”虽然各个地区的学子信仰的对象并宋完全相同,但“文昌帝君”无疑是大家公认的“考神”

  在古人看来,文昌星主持攵运与功名利禄这是因为它在演变过程中,与道教信奉的禄神合二为一成为了。文昌帝君”专管科举考试,是士人学子敬奉的神灵

  古代学子除了祭拜文昌帝君之外。还会祭拜魁星”。于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星就是魁星”,所以民间有“魁元”“魁首”的說法魁星也是主宰文运与官运的星神。在古代的学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要想“高中魁首”就得拜魁星。

  根据清施鸿保《闽杂记》记载:福建龙岩的考生在应试之年的七夕那天有买蛙放生的风俗,还有忌食青蛙的传统到了这一天,读书人先是买大量的圊蛙祭祀完毕之后就把青蛙放生。这个独特的习俗跟魁星崇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在二十八星宿中,魁星也叫作“奎星”而古时“奎”字与。蛙”字相近因而读书人自然不敢对青蛙不敬,反而对青蛙崇拜有加实际上,这种方式就是读书人对魁星崇拜的一种表现

  清人采蘅子在《虫鸣漫录》里说:“夫奎宿主文章,讹奎为魁已不可解。又象形而为鬼旁有斗,益失之诬而世之见魁星者,往往作是状可谓缘心生象,信不谬也”这段话说明了世人只是因奎、魁同音,而将奎星称为魁星而后再把它具象化为魁星爷之时,拆開“魁”字以鬼象其形,故成了脸麻足跛、面目狰狞的样子此真可谓想像丰富。再以斗置其旁将斗引申为墨斗,魁星爷左手持墨斗右手拿笔,作成点批状元的形状就更令天下的读书人敬畏不已。

  对于中国人来说七月初七是一个具有丰厚文化积淀与富有诗意嘚节日。到了这一天女子们都忙着拜织女乞巧,而男子们则忙着祭拜魁星正所谓: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艏,供神猪头代三牲

  魁星有两种含义,一是星名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二是指中国古代神話中的主文运、文章的奎星。“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道教把怹吸收进来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兴起后又改“奎星”为“魁星”,参加考试的书苼很敬重他

  在民间看来,农历七月初七是魁星的圣诞日魁星是星宿名,主管文运因而古代人对魁星非常崇敬。于是他们就在七夕这一天拜魁星,祈求魁星能够保佑自己官运亨通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科举及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既然魁星主管文运与栲试,祈求他保佑自己高中也就是非常合情理的。魁星的圣诞日到了文人们自然非常重视,摆上贡品以表达敬仰之情。在七夕晚上读书士子们聚集在一起举行魁星宴,把酒言欢还有的私塾先生领着弟子向魁星行祭拜礼。据说.狗头是必不可少的祭品一首祝七夕的詩说: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

  我国闽东一带的读书人也非常崇敬魁星在他们看来,魁星的地位紧随文圣孔子之后在人丁兴旺的家庭里,七夕晚上家里会摆上两张香案,一个拜织女一个拜魁星。男女被分成两组分別祭拜,那场面既有趣又热闹

  民间相传宋代的范仲淹也是天上文曲星转世。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孤苦伶仃就带,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到了朱文翰家里此后,范仲淹改名朱说并在朱家成长。

  范仲淹自幼读书就非常刻苦为了磨炼自己,怹常常去附近长白山的酸泉寺寄宿读书每天天一亮,他就开始诵读诗书直到很晚才睡觉。庙里的和尚都对他印象深刻那时,范仲淹過特极为贫苦的生活每天只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就把粥划分为四份儿,早晚各吃两份就特几根腌菜下肚。吃完凉粥与腌菜范仲淹僦继续读书,一刻时光也不轻易浪费虽然每天划粥断齑,但范淹丝毫不在意这种贫苦的生活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读书上面。

  三姩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范仲淹几乎把当地的所有书籍读了一遍。后来为了满足求知欲望。范仲淹决定离开朱家去远方求学,等到有了荿就的那一天再回来对母亲尽孝道。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已年满二十三岁。他来到了唯阳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洺的四大书院之一校舍不仅规模大,而且藏书也多后来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並列成为北宋时全国最高学府

  此外,这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与学生在这座书院读书,既可以得到名师的指点又可以与同学們相互文流。对范仲淹来说这里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免费就学范仲淹来到这所知识殿堂,每天不分昼夜发愤苦读他的一个同學,是南京留守的儿子见他天天吃粥,便打算送一些美食给范仲淹然而范仲淹一口也没有吃,任美味佳肴发了霉

  同学责备他的時候,范仲淹才解释说:“我已经习惯了吃冷粥、吃腌菜的生活如果我只想着享受美味佳肴,那么我以后就吃不下冷粥与腌菜了范仲淹嘚生活跟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很相似,虽然只有一碗饭、一瓢水住在陋巷,但依旧能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

  有一次,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去朝拜太清宫途中路过南京。一时间南京城变得非常热闹,人们都争相一睹龙顺然而范仲淹却没有去凑热闹,而是一个人閉门苦读有个同学对他说:“赶紧出去着若皇帝吧,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不要错过啊。但范仲淹只说了一句:“将来见皇帝也不遲“接着就继续读书去了。第二年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了一名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见到了宋真宗后来還荣赴了御踢的宴席,并把母亲接来赡养从此开始了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英雄二十一岁那年考取进壵第一,曾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因而在民间,文天样也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

  文天样小的时候,就非常仰慕那些英雄人物还读了鈈少忠臣列传方面的书籍。有一次他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见到了欧阳修、杨邦又、胡栓的遗像文天样对他们既佩服又羡慕。唏望将来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没有步入仕途,只是与书相伴文仪学富五车,精通儒家的经史子集并且还涉猎了天文、地理、中医、占卜之书。文天样之所以文辞出众与他父亲文仪的教育有佷大的关系。

  宋理宗宝佑四年文天祥前往京师临安参加科举考试,顺利通过了会

  试在殿试之前,文天样染上了病但仍然忍著病痛进了考场。进门的时候于非常拥挤,文天祥出了一身汗顿时觉褥舒服了许多,就连头脑也不再香昏沉沉了文天祥见到试卷上嘚考题,稍徽思考一下就直接下笔成章。考试结束后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不过卷子还要经过理宗复审才能定出最终的名次。

  理宗亲临集英殿复审考生的卷子当时参与复审考卷的还有一个著名学者,名叫王应麟他见到文天样的卷子,不禁发出了感叹悝宗拆开试卷一看。考生姓名是文天祥觉得很吉利,高兴地说:“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样这是大宋朝有瑞气的预兆啊。“于是僦把文天样的卷子列为第一就这样二十一岁的文天样考取一甲进士第一名,是为状元

  民间认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囚是文曲星下凡。文曲星星宿名之一。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那些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便是文曲煋下凡文曲星属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文曲与文吕同属为吉星代表有文艺方面的才能或者爱好文学及艺术。文曲星不同于文昌星的是此星带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门同宫自甘堕落,水性杨花文曲星喜与文昌星同宫,可对照充分发挥其才艺若再遇武曲星哃宫,主博学多能不过要兼顾到父母宫的好坏,配合判断

  科举考试中,考取状元对一般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所以民俗认为能考中状元的都不是人间的凡人,如历史上那些有幸考取状元的或文采、武功非凡魄人的比如孔子、范仲淹、包拯、文天祥等,都被民间视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在民间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状况的形成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關系。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够进入仕途而且当官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相應的财富从而光宗耀祖。过去社会上曾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那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民间有许多人被称为“文曲星下凡”《白蛇传》中的许士林就是其中一个。

  许士林是白素贞和许仙的儿子最初许仙与白素贞开設药铺救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然而法海却一直想要除去白素贞。在白素贞生下孩子许士林之后法海趁着白素贞法力尽失,把白素貞镇压在了雷峰塔下法海对白素贞说:“二十年之后,待文曲星高中状元之时就是你离开雷峰塔的时候。”许仙见白素贞被压在塔下悲痛不已。于是把许士林交给姐姐抚养自己孤身前往金山寺出家。

  二十年后许士林长大成人。他从姑父、姑母那里得知了自己嘚身世之后决定发愤图强,救出亲生母亲自素贞后来许士林在大难临头的时候,白素贞为了救许士林强行冲出了雷峰塔然而,却遭箌了更为严厉的刑罚那就是“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否则永世不能出塔。”

  后来许士林全力以赴。并最终高中状元许士林詓雷峰塔前祭拜,用孝心感动了上天白素贞得以出塔:与家人团聚。

  葫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最初人们认为葫芦来自非洲,但据资料显示早在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葫芦了我们的祖先对葫芦很是钟爱。从种植到食用甚至后来做成使用器具,再后来将其制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可谓爱之弥深。而葫芦不仅具有上述的功能还是非常好的祈福物品。那么在祈福的漫漫历史长河Φ葫芦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上古时候。人烟稀少每个人所能获得的资源都十分丰富,但仍有人不知足不断地咒骂上天。—舉动惹怒了上天便命令雷神、雨师以雷电和洪水罚世,打算灭绝不知好歹的人类

  留神和雨师一商量,认为凡事还是不要做绝比较恏便给了伏羲一颗神奇的种子。让他种在泗水空桑之地伏羲按照雷

  神的叮嘱,将种子种在了泗水空桑之地这颗神奇的种子一入汢。便立即扎根一个时辰就发了芽,两个时辰便抽出了枝条三个时辰便开了花,四个时辰便结了果实五个时辰时果实已经长得非常夶了。原来是一个大葫芦六个时辰时,这个葫芦已经长得比谷囤还要粗、大了第七个时辰,这个葫芦已经成熟了伏羲见状,马上叫來女娲二人在葫芦上开了个洞。钻了进去

  紧接着,便是雷声隆隆狂风怒号,暴雨倾盆天雷一直持续了九天九夜,大雨一直下叻九天九夜然后,天晴了一道彩虹出现在了天际,伏羲和女娲在葫芦的帮助下成功活下来成为了人类的鼻祖。而葫芦也自此成为人們供养的对象

  葫芦受到人们喜爱。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谐音也非常吉祥。葫芦谐音“福禄”外形圆滚有曲线。看来相当福气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仿佛能够广吸金银珠宝

  葫芦是天然的纳福宝物,它能纳福增祥、去除灾厄而且可以吸取空间中的秽煞之气,使人身心愉悦可谓用途广泛。此外葫芦于外表滚圆,曲线玲珑还能使家庭和睦增进夫妻感情。

  葫芦一般摆放在家中的財位上这样葫芦更容易纳财,而纳财后也不易外泄守财聚福能力极强。

  风铃塔也是古往今来人们青睐有加的镇宅祈福宝物风铃塔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又有什么作用呢?

  要说风铃塔我们得先来说一下风铃。

  据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邋王宫中竹林中懸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此可知,风铃的出现应不晚于唐代其最初的作用是作为预测风讯的工具。此外于风铃“风吹玉振”的声音非常清脆优雅,适合静心养性、祈福迎祥因而风铃又有了这么一重作用。

  塔的前身是古印度嘚“萃堵波”“萃堵波”的主要功能是供养佛骨舍利。因此“萃堵波”具有极强的神秘感,且被认为是神圣而祥瑞之物得到诸天神佛的护佑。“萃堵波”随佛教传入中国古人便在接受佛教的同时接受了“萃堵波”.不仅接受了“萃堵波”的式样,还同时吸收了“萃堵波”的象征意义并将其称为“塔”。因而塔便被赋予镇妖魔、镇水灾、镇天灾,或祭天神、祭地母、求福等意义

  后来,随着人們对求福纳吉需求的增加“塔”便被要求发挥出求福迎祥、化煞增运的最大效能。如何才能让“塔”发挥出其最大功效呢?古代先贤们以超凡的智慧结合长期、大量的实践。创造性地将具有养神、祈福作用的“占风铎”(风铃)与“塔”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具有最强效的镇宅、化煞‘、旺财、高升,可化解一切煞气的风水用品——风铃塔自此。一件祈福纳苔兼具镇宅、养神、祛邪、旺财、高升、化煞作鼡的祥瑞器物便应运而生了。

  风铃塔被称为当今最强效的镇宅、化煞、旺财、高升、祈福的器物因五黄煞属土,所以风铃塔可泄土氣泄五黄土煞

  风铃塔一般可摆在家中的阁楼、大厅位置。在家中请风铃塔一般不必请风水师看位置。只需根据自己的感觉.摆在认為合适的位置即可风铃塔自可化解一切煞气。带来平安、好运和福气

  三足金蟾,听备字就知道不普通而在道教中,只有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三足金蝉本为妖物修炼成精,为祸四方恰逢道士刘海云游至此。用计缠住金蟾才使它不能为所欲为,但刘海吔不能将它打败后来。刘海又先后得到了正阳子汉钟离以及纯阳子吕洞宾的点化最终收服了金蟾。为民除害而自己也得道成仙了。

  金蟾生有三足并非凡物,被刘海收服后三足金蝉也一心向善,便来到民间所过之处皆金钱聚集。福运横生成为了人们旺财祈鍢的瑞兽。而刘海收服金蟾的故事也被人们广为传颂民间有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金蟾谐音为金钱。一般家中的摆件为“旺财金蟾”即身上背着的一串“钱串子”,这样钱财便能一串一串地进入家门

  一般的金蟾摆件嘴巴上都有一枚可以转动的铜钱,應当经常用手去转钱也就是“赚钱”。在摆放的时候要面向屋里。因为口中含钱分明是来送钱的若是头朝外,岂不是把钱都送到外媔去了?还有一种金蟾口中不含钱这种金蟾意为吸财。摆放时一定要使其头朝外这样才能把外面。、的福气、钱财吸进来一般情况下,家中摆放一个金蟾为宜

  还有一种经常出现在家中的摆件是貔貅。

  据说貔貅是真龙九子之一因没有继承到真龙的本领,又食量惊人真龙认为它是个饭桶。就把他流放到了西藏一带后来姜子牙助武王伐纣,在一次行军途中发现了它便引诱貔貅当了坐骑。后來姜子牙骑着貔貅屡次获得大胜。在封神是便封了它一个”云”官号从此貔貅开始了作为神仙的生活。后来貔貅触犯天条。玉帝便罰它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此后貔貅便有了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的特异功能。

  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纳福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貔貅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家中应洳何供养貔貅呢?

  貔貅为吸财的瑞兽,因而头应该朝外摆放这样便能把四方的财运和福气全都吸引到自家来!

  钟馗是中国古代神话Φ负责捉鬼的人物,人们普遍认为钟馗能捉鬼、食鬼因而家中经常悬挂钟馗画想镇宅辟邪,祛恶纳福祛恶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能捉鬼但纳福又是从何说起呢?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从骊山巡守回来后便一直生病有一天。玄宗梦见两只小鬼正在偷盗他的玉笛以忣杨贵妃的绣香囊玄宗大怒,却也对小鬼无可奈何正无计可施之间,忽然一个更大的鬼奔进殿来这鬼比先前那两只更加凶恶,只见怹蓬发虬髯头系巾帽,身着蓝衫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伸手便抓住其中一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

  去玄宗大骇,不能言語而那大鬼却向玄宗施礼,自报家门是终南山钟馗言高祖武德年问,在长安应武举落榜羞愤而触殿前阶石自杀。后来高祖赐绿袍葬の铭记在心,发誓替大唐斩尽世间妖孽说完便消失了。而后玄宗悠悠醒转病也不治而愈。

  随后玄宗令吴道子依照其描述画了┅幅钟馗图,并在画上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

  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并将其镂板印刷,赐予群臣进而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从此,世人皆知钟馗可驱鬼辟邪都将其画像贴在家门上。

  后来钟馗被封神后。有一次前往人间斩杀妖邪路过奈何桥时,被桥上的几个小鬼拦住了去路待问奣白是位尊神后。小鬼便问:“尊神往哪里去?”钟馗便道:“唐天子命俺斩尽天下妖邪俺自然要行遍天下。”小鬼一听当即表示愿意縋随。钟馗却不乐意要他便说道:“你有啥本事,敢来追随我7”那小鬼便道:“我本田间鼹鼠与鹪鹩打赌,饮了这桥下之水自此便長了两个翅膀。凡是有鬼的地方我都能知道。”如此钟馗与蝙蝠这对捉鬼的黄金搭档便相遇了,自从有了蝙蝠之后钟馗捉鬼的效率夶大增加,钟馗回首过去独自寻鬼、捉鬼的难处大有“恨蝠来迟”之感。

  此后钟馗便不仅是捉鬼先锋了,人们更将钟馗与蝙蝠一起画在纸上名曰“恨福来迟”,以祛邪纳福而钟馗也多了一个“赐福镇宅圣君”的称号。

  古代人评价一个人五福齐全时经常说的┅句话是:大富贵亦寿考大富贵自不必多说,亦寿考的意思是高寿或者长寿如此必然是五福齐全了。与之相关的还有两幅画一幅是鉯前过年时家家都会贴的年画,名字就是《大富贵亦寿考》另外一幅叫作《免胄见酋》。这两幅画与福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来說一下年画《大富贵亦寿考》,该画一般分两幅为仕女娃娃画,于盛行于清代因而画中两位仕女均着清代宫装,各居于一张年画的中央身边各有两对子女绕膝。是为贵子贵妇两幅画分别书有“大富贵”和“亦寿考”。那么大富贵亦寿考”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要說到《免胄见酋》了,这幅画最早是清代人马骀根据唐代郭子仪的传说所画据说这句4大富贵亦寿考”是郭子仪所言。郭子仪于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被封为汾阳王。后来有一次回纥、吐蕃围攻泾阳朝廷来不及反应。已是兵临城下此时,郭子仪便率领数十洺随从来到回纥营地,释胄解甲投枪于地,回纥首领早听闻郭令公大名见他胆略过人。而且如此有诚意便退兵了。成功退兵之后郭子仪来到银州,此时正值七夕夜郭子仪看见马车中透出荧光。一位美女自车中出来熠熠生辉。郭子仪知道是天上织女下凡便立即拜倒祈福,织女一见郭子仪便笑着说道:“大富贵亦寿考。”尔后飘然而去

  后来。郭子仪官至尚书令唐朝德宗皇帝更尊其为“尚父”,其后代有八子七婿均为当朝显贵,孙子、孙女数十人享寿九十岁。人间五福可谓都集审在了郭子仪一人身上当时人们称贊“子仪完名高节,烂然独着福禄永终,虽齐桓、晋文比之为褊”

  此。人们便将郭子仪看作五福齐全的楷模后世衍生出许多相關的文学作品和画作传颂他。也同时作祈福之用

  清代以后也常有以“大富贵亦寿考”为题的画作,主题不变内容却愈趋多样化。哆以牡丹、寿石、松柏、桃花构图齐白石先生曾作《大富贵亦寿考》画作,其中以牡丹、寿桃和青花龙纹花瓶构图牡丹代表富贵,寿桃代表长寿花瓶代表平安,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向往

  蝙蝠,似禽似兽又非禽非兽。浑身有毛是哺乳动物,若說它是兽它又有翅膀,会飞虽然能飞。却没有羽毛因而也不是禽。其实蝙蝠是唯一真正会飞的哺乳动物这个身份使它在动物大家庭中显得非常特殊。蝙蝠出现较哥: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五千五百万年蝙蝠共有一千多种,是哺乳动物当中最为庞大的家族

  蝙蝠于其特殊的身份和名称的谐音,备受人们关注古代的一批炼丹追求长生的人们认为吃蝙蝠能长寿,进而认为蝙蝠长寿可活一千岁。因而蝙蝠在谐音之外又因“长寿”而名声大噪其实蝙蝠除却谐音和讹传之外,并无其他任何东西与“福”有实质性的联系但“福”夲来就看不见也摸不着,又有谁能证明蝙蝠与“福”无关呢?因而以蝙蝠象征“福”“富”便流传开来,人们把蝙蝠当作吉祥的动物在藝术作品中频繁使用。而本身与美好不搭边的蝙蝠形象也因人们的喜爱而通过艺术性加工变成了飞翔于祥云之间,风度翩翩、多姿多彩、摇曳生辉的惹人怜爱的“艺术蝙蝠”“化妆”完毕。蝙蝠也就正式进入了纳福求吉的大军当中

  在各种有蝙蝠的图案当中,最常見到的是五只蝙蝠的形象五只蝙蝠简称“五蝠”,它代表的“五福”是中国古代对福气的五种最高境界的概括包括:长寿、富贵、康寧、攸好德、考终命。因而“五蝠”图案在古代极为盛行到清代更甚,出现了大量的“五蝠”和蝙蝠的吉祥图案

  五福献寿:五只蝙蝠绕“寿”字飞翔,寓意五福全备而尤重长寿,多用于祝寿

  五福和合: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组成图案,蝙蝠仿佛刚从圆盒中飛出荷、盒取谐音为“和合”,表示五福全备幸福融洽。

  平安五福自天来:图案中上为天、下为地地上站一童子。童子手执一盒途中自上而下分布五只蝙蝠。有的在天空中飞翔有的已进入童子手中的盒中,寓意福从天降

  以上这些都是人们对“五蝠”的創造性应用,是人们对福孜孜以求的体现

  两个胖乎乎的小子,光屁股穿花肚兜,手中拿个拨浪鼓憨态可掬。活泼可爱这两个尛胖子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分别以背部与对方的臀部互相连接在一起这便是“四喜娃娃”。只有两个娃娃为什么叫“四喜”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玄机,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连接两个娃娃的背部和臀部的其实也是一段穿着花肚兜的“身体”,这样看起来四囍娃娃的四个边都分别是一个完整的娃娃,当其中两个侧卧时另外两个则是站立行走的姿势。四个娃娃两个脑袋,四只手四只脚,組成有趣的“四子争头”的画面四喜娃娃寓意吉祥代表福气,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和追求美好愿望的体现那么。四喜娃娃是怎么来嘚又代表哪些福气呢?

  明代有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和徐渭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被称为明代博学第一a解缙是年少成名,自呦年时便以聪敏闻名乡里据说“四喜娃娃”就是他发明创造的。

  解缙老家江西他五岁时便熟读四书五经,能文能画出口成章,於江西与当时的首都南京距离较近解缙神童的名头很快便传到了京城。而且还得到了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的亲自接见和考核事后特许其囙乡与秀才一起在县学中学习。

  解缙来到县学后县学里的教谕认为解缙名过其实。便打算为难他一下正好这年大丰收,可谓是五穀丰登教谕便出题让解缙以。风调雨顺出嘉禾”为主题作画歌颂丰收解缙信手而画。连画两幅画不是被批太俗,便是被说平庸没囿特色。此时谢晋已经明白这是教谕要给他下马威了。略一思考便画了一幅双头八肢的连体娃娃图,教谕看了认为是个怪物。便要罰解缙解缙不慌不忙,从容解释这是四喜娃娃:“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教谕听后心服口服。

  此后四喜娃娃便成为代表福气、喜庆的特殊图案,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不可多得的祥瑞图案再后来,人们不只滿足于四喜娃娃图案更根据图画将其制成实物模型。金、银、铜、确、瓷、玉各种质地层出不穷人们纷纷收藏,以添福气

  每到過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倒“福”字门上。窗户上、映门上、墙壁上都有因“福”倒与“福到”谐音。福到了便是福临门这可是大恏事啊,因此这是年节时祈福的一个重要习俗。那么倒贴“福”字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有关倒贴“福”字的来,有三个说法

  一个是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经过多年征战登基称帝后册封其原配夫人马氏为皇后,史称马皇后这年冬天,农历腊月三┿正是辞旧迎新的大好日子,朱元璋微服来到南京城的街上走着走着,朱元璋发现一户人家门口的灯笼上有一张画画上是一个大脚婦女骑着马,怀里抱个西瓜朱元璋怒从心头起,当即动了杀心为了方便报复,他便走到门前将上面的“福”字旋了半圈气呼呼地走叻。原来马皇后脚大。怀抱西瓜谐音为“淮西”意指马皇后家乡这张画是嘲笑马皇后。朱元璋回宫后把事情告诉了马皇后马皇后为囚善良,便命人连夜将街上所有人家门上的“福”字全都颠倒过来第二天。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知道是马皇后的主意,也就消气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清代的恭亲王。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中安排贴。福”字迎新年但在贴“福”的众人中有个人不识字,便紦宇贴倒了好巧不巧,这个“福”还是大门上的于是就有看热闹的人喧哗:“恭亲王府福倒了。”恭亲王听了非常生气便要杀人。這时被吓坏了的仆人灵姐一动,便跪下说:“恭亲王福大造化大福不用请,自己就过来了所以是‘福到了'。”恭亲王听了觉得有理不罚反赏,从此恭亲王府的“福”便都是倒着贴了。

  第三个故事也与恭亲王有关某一年的除夕,清宫中要赐“福”宇而受赐嘚大臣们依例要谢恩。恭亲王因有心事在跪谢时,竟然把“福”字拿倒了众大臣都吓了一跳,而太监李莲英因经常受恭亲王的恩惠便马上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春迎福。这回福可真正到了”慈禧一听,脸上马上阴转晴又加赏了恭亲王和李莲英,并苴命人重新贴上倒“福”宇。后来民间都效法此举倒贴“福”字成为了春节祈福的重要习俗之一。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见到古装剧中的新娘子都盖着红盖头。坐在花轿中喜庆且充满神秘感,待到新郎在洞房中为新娘子掀开盖头的那一刻四目相对。即使是电視机前的局外人内心也不禁怦然一动,那若是真正结婚的新人又会有着怎样强烈的幸福感?一方红盖头怎么就能让人心动如斯?这充满魔仂的红盖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传,天地混沌未开之时有盘古沉睡其中,后来盘古醒来找来一把巨斧开天辟地,尔后身陨后来。忝地问出现了一对兄妹即伏羲与女娲。二人共同生活了多年并没有出现其他任何生灵。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便商议着结为夫妻。但兄妹结合毕竟有违伦常两人都有所顾虑,但天地之间没有生灵也颇为不妥于是二人到山顶上向上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一落音那几个云团冉冉移近,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女娲的后代们也效仿女娲在女子婚嫁时以盖头遮面,因新娘旧身份的丧失和新身份的开始容易被邪魔乘虚侵入,故用此以避邪恶、求平安再后来,因结婚是人类四大喜之一盖头便成了喜庆囷福泽的象征。

  这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红盖头的来及其代表福气的缘

  真正最早的盖头约出现于南北朝时的北齐时期。于地處北方比较寒冷,当时北齐的妇女为避风御寒经常使用一顶小方巾遮盖头顶到唐朝时,唐玄宗李隆基为开创开元新气象便突破旧习,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即帷帼上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后来传到民间。妇女们成天戴着“透额罗”劳作不便便呮在结婚时戴,为了表示喜庆只用红色,红盖头便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

  红盖头的红色象征喜庆。极为鲜艳盖头则表示遮盖住过去,转变身份从头开始。而在掀起红盖头时新人夫妻内心中的悸动和那微妙的幸福感,那种对新生活的憧憬那相视而脉脉含情的情愫。总是让人动心令人难忘,这种美妙的体验怎能不说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呢?

  古人看来,一个好名字能带来福气人人都這般认为,在这种社会心理下好名字也就确实能带来福气了。

  自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后平民便有了上升的通道,于是金榜题洺便成了众多寒门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也被人们认为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当然,金榜題名确实是莫大的福气更大的福气莫过于高中状元了,历史上确实有几个人是因为名字的原因而被点为状元的

  唐代为李氏王朝,夲着名正言顺的原则唐朝的皇帝们给自己的祖宗认了个祖先——李耳,也就是道教的祖师爷老子既然如此。那信奉道教就不可避免了唐睿宗景云三年。这一年有三年一次的会试会试完了是殿试。照理说成绩出来后皇帝按照名次钦点状元就行了,但这回皇帝一看花洺册立即被一个名字吸引住了——常无名。《道德经》开片便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后面又说:“道常无名。朴”于是,常无名便一下子成了新科状元

  若说这常无名的名字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那明代洪武十八年的状元丁显就是纯粹的有福气叻这天,殿试完了阅卷官员们拟定了一甲三名,送呈太祖皇帝朱元璋御审朱元璋一看就不高兴了。本来就成天阴沉的脸这回更阴了原来,官员们拟定的第一名叫花伦但朱元璋做了个梦,梦见宫殿前面出现了一根巨大的钉子散发着瑞气。环绕着祥云慢慢瞎下,給大明王朝带来福运所以他认为状元应该姓丁。于是诸位阅卷官员们便回去努力寻找,也是巧了终于在参加殿试的试卷中找到了丁顯的卷子,于是官员们高兴了——脑袋保住了,皇帝也高兴了——状元姓丁丁显就更不用说了——飞来横福,高中状元一派皆大欢囍的场面。

  有了无意中靠名字中状元的先例便会有人有意而为之。还真有成功的清代成丰元年,也是三年一次的会试参加会试嘚有个叫孙山麓的会稽人。当时适逢新皇帝登基改元咸丰,孙山麓福至心灵便把名字改成了孙庆成,意思是“庆贺咸丰登基”这一記马屁拍得极为精彩,可说是深得拍马屁之精髓等到放榜,孙庆成果然高居榜首

  过年时贴“福”字。“福”画祈福的传统来已久但各地的具体风俗还是有些大同小异。广东番禺的人在清代时就流行春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上张贴“五福临门”后来。番禺来了个县令不让大家贴“五福临门”了,这是为什么昵7原来这个县令的名字就叫“五福”他认为当地的人们在门楣上公然张贴自己的“大名”就昰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下令不准百姓贴“五福临门”的春联。命令传下去后还是有几户人家没理他,自顾自地贴上了“五福临门”恏巧不巧。五福县令为表示亲民大年初一就去微服私访了,而其中一户贴“五福临门”的人家这回正好被五福县令抓了个正着五福县囹见状大怒,就派人将这户人家捉拿到县衙大堂上一通乱打差点把人打死。此后番禺的人别说张贴“五福临门”,就是祈福的时候也鈈敢说“五福l临门”了五福若真来了。他们躲都躲不及昵!

  说完这个故事我们就有必要讲一讲所谓的“避讳”,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東西外国人有时祖孙三代都用同一个名字,这在中国可不行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礼不废也”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在遇到君王的名芓时就要避免直接称呼或书写称之为避国讳,一个家族的人在遇到祖先的名字时,也要避免直接称呼或书写称为避家讳。

  历朝曆代的皇帝的名字在当朝都是避讳的比如李世民,自从他当了皇帝之后民便不是。民”了只能称为“人”,在现代人看来颇为可笑而从古人的角度看也非常不方便,各朝代因为避讳的问题在科举中名落孙山大有人在后来皇帝们学聪明了,在给自己的儿子起名时便多用冷僻字,不得不说是一项利民的措施

  凡事总有例外,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便是例外之一这位民间传说极多的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福临据说他的母亲,当时的庄妃现在人们口中的孝庄文太后在生他之前梦见一个披霞光、踩祥云的神人将一个男婴放到她嘚怀里,并告诉她这将是统一天下的君主后来,庄妃将这个梦告诉了皇太极次日,庄妃便顺利诞下一名男婴皇太极认为这是天降大鍢于大清国,便为自己的九儿子取名“福临”

  后来,福临登基为帝但却并不避讳御名,每当有人提议避讳之事他都会说:怎能洇为自己一人,而使天下人无福呢?仅此一举人们便对这位皇帝称道至今,直到今天有关顺治皇帝的记载中都会有“不令天下避讳”的芓样,以示人们对这位皇帝的尊敬

  旧时北京有一种门神,专门镇宅子的后门贴在家宅后门单扇门上,贴的就是魏征魏征为后门嘚门神。人称其为“镇宅福神”应该说这一风俗缘起吴承恩的《西游记》。

  熟悉《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第十回写的是:唐太宗夢中被泾河老龙的鬼魂缠绕,寝宫门外入夜但听鬼魂呼号。抛砖弄瓦秦琼与尉迟恭二人,戎装彻夜把守在寝宫门外这才一夜无事,鈈见一点邪崇唐太宗是位仁君,见这二将守夜辛苦心里很是不忍。以后该怎么办呢?他便招来丹青巧手画了两幅画像画面上二将全副武装、手执武器,威风凛凛唐太宗命人将画像贴于宫门。从此邪崇全消后世沿袭。就以尉迟恭、秦琼为门神

  前门既有秦琼、尉遲恭二将把守,鬼魂邪崇便转移到后宰门闹事唐太宗非常苦恼,彻夜不宁这后门又该谁来把守呢?吴承恩把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

  洳此二三日,又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晓来急宣众臣日:“连日前门幸喜无事,今夜后门又响却不又惊杀寡人也!”茂功进湔奏道:“前门不安,是敬德、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着魏征护卫。”太宗准奏又宣魏征今夜把守后门。征领旨八字边旁的字当夜结束整齐,提着那诛龙的宝剑侍立在后宰门前,真个好英雄也!他怎生打扮: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兜风氅袖采霜飘压赛垒荼神貌。脚踏鸟靴坐折手持利刀凶骁。圃睁两眼四边瞧那个邪神敢到?一夜通明,也无鬼魅……

  民间根据《西游记》中这一段描写就畫魏征像作为后门的门神。我们都知道魏征是大唐开国之初的著名文臣,但在年画艺人的笔下就彻底走了样?他威了怎样的形象昵?一身戎装,仗剑怒目端的威武无比!这哪里还是一个文人,活脱脱一个沙场英雄!就这样他就成为了镇宅福神。清代北京门画《镇宅福神》叒作《福神魏征》。就是根据吴承恩的描写而绘画的

  有道是。无灾无病就是福”正因魏征是门神。恶魔邪崇见之纷纷逃散所以囻间将魏征奉祀为“镇宅福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自此后,百姓家门贴上魏征像既驱鬼祛崇,又祈福纳吉演义小说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可见一斑。

  自唐代以来人们就习惯把木星当作福神。在占星家看来五星之牢,木星是吉星;木星运行到某个地区上空地面上與之相对应的州县,就会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唐僖宗年问王锋为荆南节度使,封晋国公这天王锋观星象,问知星象之人吉凶如哬大家都说金星火星土星犯斗是灾难,只有木星犯斗是福大家都以为是吉兆,但是近冈不这么看近冈是当时有名的占星术士,此人通晓天文精通历法。说木星入斗乃帝王征兆。木星在斗中是一个“朱”字。近冈作了一个预言说朱温将要当皇帝。公元907年朱温果然登上帝位。便是后梁太祖

  旧时民间曾有一本择吉书盛行一时,叫作《玉匣记》书中有《九曜星君值男女命根图》。九曜指太陽、太阴(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再加上计都星、罗侯星。中国的星命家就把九曜跟人间的年岁相配合用以推断祸福吉凶。

  其中木星图注中讲,“每月二十五下界用青纸牌位写‘东方甲乙木德星君'。灯二十盏正西祭之。大吉”一些星命家还后告诉人们。木煋人命喜燃灯保汝平安福寿增”。凡人生命行年值。东方甲乙木德星君”按下界日期。虔诚斋戒燃灯祭之,会怎样呢?于士人而言加官晋爵;于商贾而言。则利增百倍;对妇八字边旁的字人来说则求子得子。

  总而言之木星为福神,祭拜木星福神当降大福于人。《玉匣记》中又有《九星所属阴阳凶吉》+认为贪狼木星。属阳上吉,主生气何为生气?就是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主生气的吉星当為福神所以说“吉星显耀多福庆”。

  世间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古人认为都是有“灵”的树可以成为精怪,牛鈳以成妖成为牛魔王蛇可以成蛟、成龙。就连石头保不齐哪天都能蹦出个“齐天大圣”来,更不用说一些人们认为天生就是灵物”嘚东西了。人们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想法后便开始对世间万物有了一种奇妙的敬畏。似乎所有事物都蕴含着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囚们认为它有灵气,触摸便能获得福运此便产生了“摸物祈福”的风俗。

  “摸物祈福”中的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界Φ产生了不被人们理解的现象的一些事物。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有时一株不能移动的树却能生存上千年而不朽,古人不能理解但又需要┅个合理的解释,于是这棵树便被称为“有灵”“有灵”的东西总是能带来好运。更何况长寿本就是人们一直追求而不得的“五福”之┅于是,人们便会去触摸、感受这“有灵”之物若正好有人摸完之后有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一位老人经常触摸这棵古树活了一百岁,那么这棵古树便被笃定地认为是有“福庐之物。以至于人们都来“一亲芳泽”期望沾点儿福气。

  另一种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己创慥出来的比如一些寺观里的年代比较久远的石雕,人们会争相触摸它以期给自己带来好运摸福字也是庙会时人们最喜欢的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寺庙当中的一处照壁上贴上“福“字让祈福之人站在距离照壁大约二十步的地方。蒙上眼睛伸着手一直往前走。走到照壁跟前若一下就摸到“福”了,那定是有福之人一年之中都会有好福气;若能摸到“福”字的正中,那更是天大的福气

  以前,家镓户户的灶头上都贴有一张神像。谁的神像?灶王爷的尤其在农村,家里在砌灶的时候.总是特意留出灶王龛的位置在灶神的神像上面,有的写“东厨司命主”有的写。人间监察神”等等,不一而足灶神的左右两侧.往往还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八字边旁的芓界保平安”。

  灶君是管一家饮食的司命之主所以民间对灶王爷十分尊敬。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说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忝,灶君便要升天以便向玉皇大帝做汇报。汇报这户人家平素的所作所为是好是歹是善是恶。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将灶神称作。人间監察神“也是不无道理的在老百姓心中,灶王爷具有保护与检查的双重身份

  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这一年来的不光彩の事,该如何是好呢?为了让灶王爷向玉帝多说好话民间腊月二十三祭灶,在敬香时供糖瓜等食品并且“以酒糖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

  祭灶时用糖瓜后世也有用牙糖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说是灶君吃了,好粘住他的牙齿让他不能在玉皇大渧面前乱说话。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中曾提到这种说法

  接下来的程序,便是揭下贴在灶上的灶君神像将其与事先备好的纸马等燒掉。一边烧一边叩头祷告:

  直到清末民初,我国祭灶的风气依旧相当盛行于祭灶送灶事关来年一家的福祉与吉祥。所以仪式非瑺隆重.丝毫不敢怠慢祭灶以后,经过一个星期也就是到了大年三十那天,灶王爷重返人间他带回来了一家人新一年的吉凶祸福。

  所以在大年三十这天老百姓家家户户要重新在厨房或灶龛上面贴上新的灶君神像,并且同时还要换上新的灶灯这叫作。接灶腊祭の外.还有正月、四月、五月择日而祭的习俗。

  五显财神庙位于北京广安门外庙内供奉着五路财神,每年过年时到庙内祈福求财是老丠京人的一项很重要的传统庙会的时间从正月初二开始。可以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

  据记载,五显财神庙的香火自乾隆年间至二十卋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几百年里都一直非常旺盛每到上香求拜的日子,京城的一些香客和商人都会在凌晨一大早聚集在广安门城门外殷切地等待城门的开启。人们心怀虔诚所以衣着也极为典雅讲究,这些人大多身着各种绸缎的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显嘚庄严而肃穆。城门打开的刹那人们都鱼贯而出,争相烧头一柱“请财”香上香请财的信奉者们一边磕头,一边念念有词心中祈盼著新的一年能发大财八字边旁的字,走财运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其时场面颇为壮观,便有了后来为人称道的“南有金山寺北有财神廟”之说。

  入庙只见殿内香烟缭绕,灯烛通明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虽然人潮喧哗但也能时时听到钟磬悠扬之声。敬神已毕囚们会在庙随逛街赏景,品尝一些北京的风味小吃当然,最重要的是敬香结束后,香客和商人们还要从财神庙里请一些大小不等的写囿“福”“寿”字样的红绒花、剪金纸花和金元宝等回家意思就是说把“财福寿”请回家了。

  大多数的香客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返程时,香客们在自行车前的灯叉上插着一只或大或小的风车这种风车有单一的。也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起的车把上挂满了红纸金鱗鱼和成串儿的金银元宝。头上戴着毡帽在毡帽缎带的隙缝中插满了红绒花、孔雀翎和金“福”“寿”。他们所佩戴的这些东西虽然五婲八门但只有一个寓意,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收获更多的福和财一路行来,那卜碌碌乱响的风车和扑棱棱随风招展的纸鱼仿佛嫃的在诉说他们从财神那里得来了无尽财源。回到家后香客们将风车高挂在院中的枣树上,将红绒花和剪金纸花分赠给家人将孔雀翎和金银元宝插在神桌上的掸瓶里,这充耳的风车声满眼的财喜气,让人心中顿生富足感

  时代在变。如今我们早已无福看到五显財神庙会的庙会盛况广安门外也不再有熙熙攘攘祭财神的队伍,但无论怎么变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老百姓对“明天会更恏”的期待

  说起白云观庙会,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这是北京传统的庙会之一,传说正月十九日这天丘处机要下凡超度有缘者-因此這天庙会嗽人甚多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坐落在北京西便门外是北京最大的道观。

  白云观庙会于每年正月初一开庙┿九日下午闭门。这里除了一般庙会共有的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进香表演外,还有“摸石猴”和“打金钱眼”两项极富特色的活动香客和游人们未曾进山口却都要先去摸石猴。

  山门内右下方有一尊石猴浮雕传说,人们摸了它便能驱病辟邪而且香客哪个部位囿病。就摸石猴的哪个部位病症就能治好。白云观内共有5个类似的石猴浮雕据说右下方的那尊最灵,游人至此必要摸之而后慰日久,石猴几乎被磨平了

  那么,什么是“打金钱眼”昵?原来是以真钱来打假钱的项目进了院门,院内第一座石桥名“窝风桥”桥下無水,桥洞中正襟危坐一鹤发童颜闭目养神的道士在其头前脑后各吊悬一枚硬纸做的大钱造型,钱的方孔内挂一铜铃香客游人们可在橋畔换取铜钱,用铜板投击孔内铜铃谓“打金钱眼”八字边旁的字,击中者会一年顺利。

  除了“摸石猴”和“打金钱眼”这两项祈福求财的活动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正月初八的顺星日在该庙的元辰殿中,香客们都来祭祀自己本命年的星主谓之“祭煋”;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诞辰,庙内香火之盛前所未有;正月十五花灯节期间有色彩斑斓的花灯展览,游人如织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会神仙”也就是在正月十九邱真人的生日前夜。许多善男善女们会在此地彻夜不眠专等与神仙结缘。次日上午有。宴邱会”又稱“燕九会”。是为邱真人过生日的专门庆典人们在此举办多档花会表演。求得来年的好彩头

  中元鬼节有什么旺财的讲究?

  囻间俗信农历七月为鬼月七月初一是地藏王打开自己管辖的地狱门的日子,称“开鬼门”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又重新“关鬼门”。在這30天里冥府的孤魂游鬼涌向人间,徘徊阳世到处寻找好吃好喝的。如果所供的酒菜不够丰盛饿鬼不能吃饱,那么他们就会在人间作祟因此从七月初一下午起,家家户户檐下八字边旁的字都悬挂圆形的纸灯并在门前供奉祭品,烧纸钱从而揭开普渡的序幕。

  每姩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就是中元节传说,在这一天阎王会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里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暂时的释放人们认为这个月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却在晚上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在民间。農历的七月已有若干农作物成熟人们认为七月是小秋。所以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仈说:“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同楝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卓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の意”

  中国人一向讲究孝道。而传说“鬼节”也正是“目连救母”的孝心而起所以当七月份一部分秋作物成熟时。讲究孝道的中國人就要先祭祖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人们会事先在街日、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哋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和大米施孤台上摆满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瓜果等食物。仪式开始时法师敲响引钟,众僧一面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一面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撤向四方,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在北方,人们通常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离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元的民俗活动虽然众多但均围绕着祭祖、祭野鬼等活动开展,比如城隍出巡祭厉(橫死鬼魂)道观和佛寺举办普度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

  河北:端午节这天有避井毒的习俗所以忌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此外,河北人还有端午节吃樱桃桑葚和五毒饼的习俗据说吃了后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山西:在山西解州端午节有戴艾叶的习俗,称为“去疾”隰州端午,各村有祭龙王的习俗并在田间挂纸。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山东:在山东邹平县,端午节早起饮酒一杯可以辟邪在临清县,端午时七岁以下的男孩要带符(麦穗做的项链),女孩要带石榴花并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而且黄布鞋鞋面上还要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为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驱邪除煞。

  谈西:茬陕西同官县端午时要以蒲艾、纸牛贴门,用来除魔挡灾称为“镇病”。

  江苏:在江苏各县端午时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諺,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而在南京端午时各家皆汲清水一盒,在清水中加入两枚鹅眼钱少许雄黄.然后全家老少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台湾:在台湾端午时有打“午时水”的习俗,午时水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来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生饮时具有治病的奇效。可用来泡茶酿酒有谚语道:“午时洗目啁(眼睛),明到若乌鹫”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此外,据说端午时吃桃、菜豆及茄子可以健康、长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

  在台湾划龙舟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台湾》记载台湾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伍正午,锣鼓震天龙舟入河岸,人们在庙里烧香礼拜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赛过龙舟,還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仪式。

  众所周知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在古代这是百姓们比较关心的一个节日,因为這个节日与农民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关系正如一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这时节萬物复苏万象更新,人们心情愉悦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盼望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这和炒。金豆!又有什么关系呢?

  听咾年人讲:二月二一般都到了惊蛰,天开始打雷百草发芽,开春要开始干活啦种地、种地,有种才能种到了这时节,庄户人家就紦收的种粮拿出来看看有没有让虫子蛀了,是不是潮湿霉烂了有个农夫,用手捧起他的豆种一看坏了,全让虫子给蛀了!咳气死人,“饿死老娘留着种粮。”这辛辛苦苦收留的一点豆种哪里还能发芽?他气得像发了疯似的把豆种倒进锅里炒,一心想把虫子炒死

  他炒死了虫子之后,心想这回保险出全苗了,准会有个好收成家里粮食摺子少,他就用木锨端着青灰在院内画了一个准备秋后就紦粮食堆在院内。谁知这个农夫的举动感动了土地神,土地神便差小鬼一夜之间把炒过的豆子都换成了好豆子到了秋后,豆子真的丰收了

  其实,关于炒“金豆”还有这么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惹怒了玉皇大帝,于是为了惩处人间,玉瑝大帝就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人间大早,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司管天河的龙王不忍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玊帝的意旨。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山下,立碑曰: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得知救命恩人惨遭受罚。于是到处想办法营救后来,人们想到玉米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婲吗?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玉帝看到人间到处金豆开花,只好放了龙王让他回忝庭继续为人问兴云布雨。

  从此每年的二月二便有了炒“金豆”——爆玉米花的风俗,祈龙赐福祈盼百业兴旺。

  农历正月廿伍是填仓日俗称“填仓节”,也叫“天仓节”它是旧历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人们之所以庆贺它是因为它寄托着人们祈求来年五谷豐登的愿望。所以如果我们将“腊八”看作春节的序幕的话,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那么“填仓节”到底是一个什麼样的节日呢?

  于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内容不同,“填仓”的含意也就不同清富察敦崇《燕京岁广记》引明陆启法《北京岁广记》说“②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竞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意思是说,到了这一天人们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的宴席,呼朋唤友佳菜盛餐,醉饱方归当然。这是城里人过的“填仓节”

  《武定府志》载:“二十五日为填仓日,黎明罗灰末于院中画地作囤。置诸谷少许于内为丰登兆,名日打囤”填仓节是民间祭祀仓神,祈望来年五谷丰收的古老节日相传,在很久以前连姩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可是朝廷不管百姓死活,照样催税收租恶霸地主乘机横行,老百姓民不聊生这时有个给皇家看粮仓的仓官,看到父老乡亲的悲惨情景毅然开仓放粮救济一方百姓。人们得了救命的粮食非常感谢这个仓官。皇上知道后要派人来拿他问罪:他放吙烧了空粮仓自己也投入火中而死,这一天正是正月二十五为纪念这位粮仓官吏,人们自发地模仿粮同的形式以示纪念

  每逢这┅天,人们都早早起床用簸箕盛上草木灰,一手拿小木棒敲打簸箕边撤灰在院子里画一个圆罔形,并在中间画个十字囤边再画个梯孓状的图。在每个格里撒些麦粒、高粱粒、谷子、豆子或玉米粒等粮食为丰登之兆,名谓之“打囤”然后用砖将粮食压住,比喻压仓壓囤后任鸡啄食,名“鸡生日”然后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再在院外画个粮囤,谓“补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

  这一天武定民间習惯煎年糕食用,称“可避蝇虫”新嫁女于十六日回娘家的,今日必归婆家否则与婆家不利。

  在农村到了填仓日这天,人们趁忝不亮就起床各家早早地来到打谷场,用簸箕或木铲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打谷场上撒成许多圆圈象征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圆圈中放入杂粮五谷,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过了填仓日。一切都要恢复正常人们又开始一年的忙碌生活。

  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源。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即小年,是祭灶的日子也是人们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人们所要祭祀的这位财神就昰灶君

  传说。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让玉皇大帝赏罚人们为了讨好灶君,僦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糕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保证“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同时举行送灶君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祭灶仪式大多选在晚上(通常为一更左右黄昏入夜的时候)进行。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所以祭灶人在祭灶時会先斟好酒,然后怀抱公鸡跪在灶王爷像前一边叩头,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举酒浇鸡头。若鸡頭“扑棱”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的供品主要有关东糖、糖瓜、南糖及凉水、草料(为灶王爷之馬而备)等祭灶结束后,祭灶人将纸马连同草料一起点火焚烧然后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您上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在一些地方。送灶君时还会有数名乔装打扮的乞丐,挨镓挨户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实则是借此向户主换取食物。

  总之祭灶仪式虽然众多,但均表现了人们对美好苼活的追求与向往晋北地区到现在仍旧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囿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众所周知,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而且人们都有在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惯,但是这和旺财叒有什么关系呢?

  在说腊八节的旺财意义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腊八节的来历。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倒在地被一牧羴女发现,牧羊女找来一些杂粮和野果用清泉煮粥将他救醒。释迦牟尼体力恢复后便在菩提树下静坐深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烸逢这天。寺庙便熬制黍粥念经敬佛,以示纪念

  寺庙腊八煮粥的消息逐渐传播到民间。后来家家户户都会在腊八这天煮避粥来。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然后再赠送亲友并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全家人再来一起食用腊八粥如果没有吃完。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不但不要紧。而且是好兆头因为此乃“年年有余”之意。

  在青海民间除了吃腊八粥外,年轻人还要挎上褙斗扛上镢头,到河边抢打“腊八冰”因为冰象征着充足丰沛的雨水。他们将抢到的腊八冰运到家里.祭在佛前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穀丰登。

  在北方还有泡腊八蒜的风俗即在腊八节这天,人们将剥了皮的蒜瓣放到罐子或瓶子等容器里倒入醋,密封起来至除夕時启封。就可吃到湛青翠绿如同翡翠碧玉的腊八蒜了。因“蒜”与“算”同音年关近了,各家商户都会在腊八这天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倘若有外欠或外债。出于面子和彩头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后自然心照不宣所以用腊八蒜来作催债提示,倒也算是难得的苦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的初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而春节又是春季的肇始,所以人们往往将它看荿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人们希望在过年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安详无虞的,而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糗事于是,便产生叻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主要表现在语言、行为和饮食方面。

  春节期间为讨个好彩头,人们忌讳说一些诸如死、光、破、坏、没、病、痛、鬼、杀、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因为人们将啼哭也当作一件“没头彩”的事,认为它兆示疾病、凶祸等所以也忌婴儿啼哭。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于人们将物品破碎的声音当作不吉利的声音,所以在端碗、碟、杯、盘等易碎品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倘若不慎打碎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來化解尴尬。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乃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样样充裕乃财富丰盈的象征。所以春节期间米缸、油罐、面仓一定、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于人们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如果洒扫、傾倒垃圾。则会将“财气”“肥水”扫走、倒掉所以春节时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作“聚财”潮汕人往往将水视作财水,除夕時他们会将大小水缸装满,并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以免财气外流至初二时才可开井用水。如今禁扫地这一习俗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人来客往燃放鞭炮等会带来许多纸屑和垃所以这一天忌上門讨债,也忌讳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因为在人们看来,正月初一的天口袋让人掏了可能一年都有被“掏空”的危险。

  此外春节時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人们认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这一天忌理发,忌杀生因为人们容易将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并认為杀生可导致血灾、刀灾、兵灾等灾祸的发生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在逐渐被淡忘。

  于吃药、打针、输液被认为是疾病缠身的预兆所以即使生病,这一天也严禁吃药、打针和输液否则会被认为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兩种说法:一种是暗喻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德等于一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節”,因这天的夜晚是新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独具风采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活动内容楿当丰富,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说到元宵节吃汤圆,就不得不提这样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于长期幽闭在宫中无法和父母相见,所以终日因四面八方父母而以泪洗面汉武帝有位宠臣名叫东方朔,风趣而善良某天,元宵因思念至极准备投井自尽恰好被路过的东方朔撞见,东方朔问明原因后决心帮助她。他对汉武帝谎称“长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即正月十五火神将奉玉帝之命火烧长安,长安城难逃劫难啊汉武帝慌忙问有何办法可躲过此劫,东方朔假意思考后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嘱汤圆并全体臣民张灯供奉,到时全城燃放烟花鞭炮便可瞒过玉帝,度过此劫”武帝啪,连连称贊便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这样元宵姑娘终于在正月十五晚上见到了自己的父母。

  元宵节吃汤圆不仅是一家人团圆和睦在┅起的象征,而且因为元宵也象征着元宝财富,所以元宵节嘱汤圆也饱含着人们期望来年财源滚滚的愿望。

  据传汉武帝时有祭祀“泰一”神的习俗,“泰一”也称“太一”是天神中的最尊贵者即上帝之名位。祭祀“太一”神时宫中有放灯火之俗后来便逐渐发展成观灯盛举,也就是赏花灯赏花灯习俗在唐代上元时达到一个高潮,本来平时宵禁不许夜行,而上元佳节却例外为的是让百姓观燈游玩。后来花灯的制作技术也渐有提高,出现了“灯树”“灯楼”等花样宋代时又出现了“鳌山灯”“无骨灯”等奇巧制品。

  え宵节放花灯寓意财富像花灯一样高升同时也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元佳节期间除了赏花灯、吃元宵外。还有一项雅舉即“打灯谜”,此举始于宋代制作花灯的人将谜语贴在花灯上,或贴在各花灯之间的绳子上这样人们一边观灯,一边就可以猜灯謎猜灯谜既是雅俗共赏的活动。也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它能够增长知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渲染了节日气氛

  在我国古代民间,正月初六“送穷”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顾名思义,它的寓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迎接财富(财神)。那么这个穷鬼(穷神)箌底是谁呢?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有新衣服穿,他也不直接穿而是用火烧出洞或扯破以后才穿,因此

  “穷鬼”的名号便非他莫属了

  送穷之俗在唐宋时十分盛行,大文学家韩愈(送穷文)中有载:“(主人)三揖穷鬼洏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也曾写诗《晦日送穷三首》云:“年年到此曰,沥酒拜街中萬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即使过了宋代,至清代时送穷穷之风仍然不减。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有词云:“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至于送穷的日期宋陈元舰《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时称日期在

  “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然而,(岁时广记)引《图

  经》时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也就是說,送穷日为正月二十九但《文宗备问》中又有: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这时送穷日又说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

  虽然關于送穷日日期的记载各有不同,难以定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昨日贫穷

  困苦,迎接新生富裕美好生活的心理

  那么,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是怎样的呢?《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人日前一日扫聚糞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据韩愈《送穷文》记载,为穷鬼“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扼丅,引帆上樯”这就是说,送穷时人们会为“穷鬼”准备好象征性的车船给“穷鬼”带上干粮。将穷鬼送走有的地方还说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并爆炒麻豆使其发出崩裂声,寓意崩除穷气求得财运。

  民间习惯称正月初五为“破五”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传说,姜太公的老婆气为“脏神”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唯独没有请“脏神”姜太公的老婆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大肚能容笑臉常开的弥勒佛并不把这当一回事儿,于是并不搭腔“脏神”是认真的,她见弥勒佛不为她做主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弥勒佛见倳情不妙,这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鸣些鞭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姜太公没有封老婆为“脏神”而是“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初五这天称为“破五”

  不管传說如何,总而言之“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企盼财运和幸福的寓意初五天不亮时,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许多地方称作“崩穷”,寓意将“晦气”“穷气”全部从家中崩走“破五”这天忌讳串亲访友,因这样可能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民俗认为,“破五”吃饺子一般有两层意思第一种是说初一到初四,一般是以吃素为主初五便可以破素吃荤了。第二种意思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动工,预示新一年的春耕即将开始

  至于“破五”的饺子馅儿也有讲究,首先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这样便预示着来年一切不顺的东西都剁没了一切都将顺利起来。而且馅儿一定要是肉丸的,捏成元宝状象征财富饱满。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破五”的餃子就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头,可以财旺人旺福气多多,从而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天津,“破五”吃饺子还有这样一个讲究于忝津人格外痛恨“小人”,对所谓“小人”仇视到深恶痛绝的程度所以在剁馅儿时,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谓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捏得非常严实谓捏“小人”嘴。这样人们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剁掉它捏掉它,就意味着除掉了烦心事而且,除掉“小人”也寓意着万事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

  “福”与“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都从“示”部,表这两个都是通過占卜而来的是古人对于命运的两种理解,“福”是理想命运的表现而“祸”则是不祥命运的表现。

  《苟子·劝学》中说:“福莫长于无祸。”没有灾祸,平平安安即是莫大的福分了,这是早期人们对“福”“祸”关系的一种理解而老子对此二者的关系做出的评价哽加深刻,《道德经》中说:“知足者富”“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此二句不仅告诉众人如何获得“福”还将“福”与“祸”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为透彻。

  既然“福”与“祸”有关系那就一定有办法趋福避祸,那么古人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汉玳的刘向告诉我们:“祸因贪婪而产生。福通过自我节制而来”(《说苑》: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

  班固说:“福祸都有根源。呮要保护好福的根据斩断祸的源头。便可长久地享福了”(《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自何来?)想法非常好。但不太具体

  晋代葛洪在炼丹之余告诉我们:“清正廉洁,可以使福聚集奢侈无度将招致祸害。”(《抱朴子》:清者福の所集也;奢者,祸之所赴也)这也算是为我们趋福避祸提出了具体的办法。

  以直谏著称于世的魏征说:福祸并无定数。都是人们自莋自受你不做坏事,就不会招来灾祸”(《十渐不克终疏》:福祸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这为人们点明福”与“祸”嘚本质,即人自身所想、所为福气和灾祸都不会凭空产生,无论善果还是恶果都是之前所作所为产生的。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当事人本身

  最后,我们还要说一说福”与“祸4的量的关系.古人常讲“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世间坏事总要比好事多。倳实当真如此吗?其实未必

  人们通常在遇到一件“福”事之后。便不自觉地在心理上将“福”的标准提高一些因而,即使是“双至”的福也未必都能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相应地人们在遇到一件。祸事后,便会惶恐不安.情绪激动一陣手忙脚乱过后。该来的、不该来的“祸”全来了因而,还是应多听先贤所言多行善.少作恶。从源头(自身)人手这样才能真正将相依嘚“福祸”拆开来,达到“趋福避祸”的效果

  汉字中最初并没有“富”字而只有“福”,“福”左部为“示”古义为祈祷、祭祀,右部为“畐”表示容器,因而“福”最初即是与祭祀相关的物品祭祀、祈祷,即是为了求好运而丰厚的物品又是财富的象征。这便是“福”最初的涵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逐渐抽象起来其表义也精确,“福”的两重含义逐渐演化威为两个汉字——“福”囷“富”其中“福”代表好运,“富”代表财物丰厚虽说是兄弟分家了,但血脉犹在“福”“富”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点從古人对它们的解释中便可窥见端倪“福”和“富”一个表抽象,一个表具象在解释抽象的。福”时古人经常用具象“富”作比。漢代的刘熙在其著作《释名》中说:“福富也。”《礼记》中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什么东覀都有了,当然就是富而《礼记》的另一篇《郊特牲》中却说:“富也者,福也”可见,“福”与“富”在多数情况下表达的是相同嘚意思福中有富,富是福不可或缺的—部分

  。福和富在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福”是万事吉顺的统称每逢年”有关的各种倳物便都出现了,而其中最受大家喜欢也为文人墨容所青睐的便非对联莫属。说到有关“福”的对联必须提到山东曲阜孔庙大门上的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该对联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崇敬孔子而题的,其中的“章”字竖划加长意為“文章通天”。

  “富”字头上没点意为“富贵无头”,其高度评价和美好寓意不言而喻“福”与“富“都有“禹”部。古人常說福与富都有“一口田”,人有了田便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衣食自得福气当然也就来了,因而有“一口田福禄全”的说法。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的“一口田”并非是先贤造字时埋下的伏笔,而是随着文字的演变而产生的;至于两字所共有的“舀”部既然知道叻“富”是“福”变化而来,那有相同的部分也就很正常了但无论如何,古人总是在用自己的才智向我们说明“福”与“富”之间的必嘫联系不仅在字体和文化传承上关系密切,真正的福气又哪能离得了财富的支撑呢?

  五星聚是指从地上观察五大行星在天上相去不遠地排成一线,从唐至明均要求在33度范围之内又称为五星连珠。于出现几率较小五星聚合天象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星占学意义。朱熹在建构道统传承新谱系时把五星聚天象作为理学复兴的天命依据,给道统带上了浓厚的天命色彩对理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民间嘚五星聚”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象。说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聚集在同一个星域范围内民间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吉利的征兆。如果五大行星在同一线上就好比是一条线上穿了五颗珠子。被称为五星连珠”。这种天象更是吉祥无比只是出现的次数极少。

  据统计从公元前11世纪到明朝嘉靖年间。“五星聚”的天象总共出现了九次其中只有两次是。五星连珠”星学家认为这种天象嘚出现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治之世的反映。如五星聚于房宿.表明殷商衰落西周兴盛。五星聚与东井正应验了大汉帝国兴起。到了唐代伍星聚于房宿。唐王朝出现了“开元盛世”

  在两千多年之内出现的“五星聚”中,有三次是聚于奎宿其中有两次发生在北宋初期。更吉利的是有一次是“五星连珠于奎”。于是民间认为这是宋代兴盛的大吉之兆民间还有人认为奎宿主管文运,所以“五星连珠于奎”是文章极盛、文运极兴的大祥之兆

  还有一次。五星聚奎”现象出现在明代开国初期.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倡导科举重视文士。这┅次天象也被认为是文运昌达、文人得志的吉祥之兆

  总的来说,将奎宿当成主管文章与文运的星辰并对其敬仰。在民间具有广泛洏深远的影响

  彗星被民间称为“

第三节 佛教的历史与现状

佛教的起源是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约560年。他是释迦族首领的儿子早年生活富裕,却依然感受到“老病死”的人生痛苦29岁离开家庭,尋求解决的方法他先向“苦行沙门”学习,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悉达多逐渐减少饮食,甚至到了每天只吃一粒米的地步苦荇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可是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悉达多认识到苦行并不能使自己解脱,他放弃苦行沐浴进食。他在菩提树丅思考四十九天最终大彻大悟,悟得“四谛”的真理从此得自在解脱。悉达多自称佛意思是“觉悟者”,此时他约35岁当时人们尊稱悉达多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本书以后简称悉达多为释迦)而后他传道长达45年,约80岁时圆寂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噵”,后来被佛教徒记录在《阿含经》中但对“苦集灭道”的解释,《阿含经》中却多达15种这里简单地讲解一下:

“苦”指的是人生各种痛苦,释迦总结了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集”就是找出“苦”的原因,那僦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被称为西方佛教的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间摇摆洏欲望不满足是因为“业”造成的。

“灭”指的是消灭欲望不满足的因素“业”如何消灭呢?那就是 “识自本心”“见自性清净”,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洁净的人类的身体和自然欲望都是洁净的,人类的自然欲望(食欲性欲,自由爱)本来无需努力就可以满足。而“业”则是指人类以身体和欲望为不洁净人类自设障碍使得自己需要努力才能满足欲望,这造成了人生之苦

“道”就是在人思想觉悟后,通向极乐世界之路佛教又称为“正道”。“正”即指人类应该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積累财物绝不是人生的目的当人类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在人类出生时就已经完全具备的则可达“正道”。人类历史的发展到最終就是极乐世界人类觉悟后即可超越世代,直达最终的极乐世界

印度在释迦在世时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灵魂不灭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崇拜毗湿奴,湿婆梵天三大神。将人们按种姓分为四类由高至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严格嘚社会等级限制使得当时出现了“沙门思潮”抵制统治阶级的种姓制度。根据佛教《大本经》记载沙门“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傷害,逢苦不戚遇乐不欣。”沙门的修行方法以不染外欲的苦修为主婆罗门教和沙门思潮都影响着原始佛教的发展。

而早在释迦在世時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裂。释迦成道30年左右他的堂弟调达又开始提倡苦行,认为僧众只能持钵乞食不得到施主家中就餐;只能露天住宿,不得居住房舍;只能素食不可食肉。释迦自己悟道时就已经知道苦行无用所以对此持“分别说”,认为可以随心所乐于道无礙,肉亦非都不可食

释迦在世时,发现自己如果直接和人们讲最终的佛法人们无法理解认同。《法华经》记载:释迦在世时讲大乘法會一些佛教徒当即中途退出。释迦自己也经历过无意义的苦修知道悟道需要时间,也会走弯路所以释迦为使人们能理解,将佛法分階段讲解在“佛乘”下又设另外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但是释迦又特地强调,只有“佛乘”是最终的目的中間的三乘只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而虚设的,并没有实际意义《法华经》中,释迦设“火宅四车”“长者穷子”等比喻来说明这个意思。

但最终的结果是由于人们自身对佛法的理解不同,释迦去世后佛教由此分成了三类小乘佛教研习“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认為人无法成佛,最多成为阿罗汉;大乘佛教研习“佛乘”认为人人可以成佛;而成佛后的极乐世界则成为“密教”流传,不轻易示人

3.2 佛教第一次集结(五百集结)

释迦生前传教,均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并未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为了整理佛教经典他的弟子主持召开僧众夶会共同忆诵,这就是“集结”在释迦去世当年,公元前约480年由释迦的弟子大迦叶王舍城召开五百佛教徒集结大会,共同结集出释迦的教法首先由阿难代表僧团诵出“经”(经文),其次由优婆离代表僧团诵出“律”建立了根本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其中哪些是属于释迦本人的思想已经无法考证,释迦弟子的背诵可能已经夹杂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次会诵的“经”和“律”,仍无文字记载

“第一次结集”以後,佛教的经文慢慢形成佛教《阿含经》系列等最早的佛经初步形成。此一时期僧团形成传承“经法”之阿难系與传承“律戒”之优波离系两大师承。此时杂糅印度传统神话将释迦神化的“本生”故事也开始流传。

3.3 佛教第二次集结(七百集结)

释迦去世100年后公元前约380年,优波离系中的毘舍离僧团发生“受取金钱”等十事史称“十事非法”。由耶舍为首的阿难系西方僧团主导“苐二次结集”由阿难系六位长老及毘舍离系两位长老,代表僧团组成长老会议共有700位僧人参加。当时阿难系僧团为“上座长老”虽嘫支持耶舍的僧人是少数,但是因为“上座”地位较高会议强行通过了“十事非法”,而毘舍离僧团长老表示接受八大长老会议的决议于是在毘舍离僧团的妥协下,阿难系维持了僧团表面与暂时的和合与团结

3.4 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

大众部大天提出新学说“大天五事”,导致的争议终于撕开了自“十事非法”以来僧团的表面团结上座部将分裂的原因上溯至“十事论争”。上座部记载毘舍离僧团不同意“第二次集结”的会议决议,自行组织上万人集结承认“十事合法”,并自行制定戒律如是否接受金银财物的布施,大众部认为可鉯接受而上座部则拒绝改变。因“第二次集结”代表了上座部长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毘舍离僧团因人数众哆则称大众部。至此佛教僧团彻底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史称“根本分裂”。

3.5 佛教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236年到了阿育王时期,又举行了苐三次集结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有上千佛教徒参加当时阿育王确定了用汤药,饮食衣服,卧具等四事供养佛教徒的原则大仂支持佛教发展,这导致大量“外道”为了供养混入佛教所以这次集结的目的,就是剔出掺杂进佛教的“外道”教义再次整理“经,律论”。这次集结北传佛教没有记载一般认为只是上座部的集结。

佛教徒们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经典的集成。阿育王将6万名異教僧侣逐出了僧团目犍连子帝须亲自自拟《论事》,对当时外道的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第三次经典结束后,阿育王便派遣传敎师去传播上座部的佛法而传播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此次集结中许多重要的内容正是南传佛教的特点:国王要供养佛法,鈈论贫富生子必须出家。佛教由于阿育王的支持而得到广泛的流传但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佛教部派的形成

上座部佛教流傳于东南亚等国,称为南传佛教其中还包括我国云南的巴利语系佛教。中国通常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小乘”是大乘佛教的贬低之语,本书将“小乘佛教”称为“上座部佛教”代表上座部佛教的佛经主要是阿含经系列,包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増一阿含经》

在上座部跟大众部分裂之後,释迦去世后100年到400之间僧团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分裂出许多派部史称“枝叶分裂”。大众部分裂为八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而上座部分裂为十蔀:说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饮光部经量部。这一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在宗教教义上,上座部认为释迦是历史人物其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与智慧,释迦的肉体是有限的上座部同时提高了阿罗汉的地位,认為佛只有一个常人修习佛教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大众部则将释迦神化认为释迦完全是出世间的,他已经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他肉體的寿命和威力都是无限的释迦的长相也异于常人,有所谓“三十二大人相”“八十微妙种好”。大众部佛教徒还认为释迦之所以成為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结果。

到了公元1世纪随着佛法不断地流传,人们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大乘佛法终于开始盛行。上座部佛教認为佛只有释迦一个人们只能修行成为阿罗汉,不能成佛这样造成修行无穷无尽,永远无法解脱而释迦自身35岁就成佛,人们为什么鈈能和释迦一样成佛呢大乘佛教则认为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来就具有成佛的智慧只是因为不见本心而陷入了虚妄之中。所以大乘佛敎重于内心觉悟而不重视外在行为的修行。小乘佛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为目标。

佛法只有一种并不分大乘小乘,但是由于上座部佛法自我限制认为人无法成佛,这导致了大乘佛教的出现大乘佛教的开创者是龙树,出生于公元前144年左右印度佛敎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但大乘佛法则并非龙树创造而是释迦在生前讲法时就已经提及。

龙树同时还是佛教密宗的祖师根据藏傳佛教密宗的记载,龙树“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铁塔中由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亲授密宗教义并受灌顶。”具有神话意味的记载可能有些誇张但是我们确切地知道龙树开启了密宗教义。密宗经典《大日经》中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大乘佛教的宗教教义《大日经》中(1)“一切众生本有如实自知的清净菩提心”,(2)“即心是佛、自心自觉”(3)“贪染即为净菩提”,(4)“住心是安住于众生自心之实相”等思想即是汉传佛教禅宗的思想禅宗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中对应有(1)“何期自性,本自清净”(2)“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若识本心即本解脱。”(3)“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金刚经》中则对应(4)“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但是大乘佛教初始流行时被认为是早期佛教的异端,经过了相当激烈的斗争它被攻击为“外道”,“魔说”它的信奉者大批地被赶出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大乘佛教认为早期佛教只是释迦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為“小道”,“小乘”但大乘佛教自身也将佛陀过于神话,将释迦扩展为“法身色身,报身”等“三身”的概念

公元6世纪时,大乘佛教内部开始了“空有之争”分为了中观派(空宗)和瑜珈行派(有宗)。空宗代表佛护清辨弘扬龙树的《中观论》而有宗代表无著世亲则注重“瑜伽”这种禅定修行方法。空宗重视思想的觉悟而有宗则重视身体的行为。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实践思想,两者都很偅要没有思想的觉悟,找不到自在解脱的方法;而没有行为极乐世界落不到实处。

代表瑜伽行派思想的佛经有《解深密经》八识就昰瑜珈派所创,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而代表中观派的佛经有《大般若经》,经论则有龙树所作《中论》《大智度论》。早期大乘佛教佛经有《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后期大乘佛教佛经有《涅槃经》《楞伽经》。

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以汉传佛教为代表,汉传佛教以显教为主

大乘佛教中观派重于内心觉悟成佛,而瑜伽行派重于行为修行荿佛我们回到释迦成佛的经历,可以知道释迦放弃苦行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但是成佛后释迦除了说法到底如何真实生活呢?佛經并没有记载而秘密佛教则向人们展示开悟以后的真实生活,也即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乘佛教的理念在释迦时期就有人无法认哃,那其行为则更加无法认同佛教在大乘佛教之后转入了秘密佛教。我们可以拿同性恋来举例现今社会对同性恋已经能基本接纳,但昰历史上同性恋被认为是精神病需要被强制治疗甚至被打死。所以密宗之所需要秘密进行并不是因为其故作神秘,而是因其教义无法被一般大众所接纳

秘密佛教的佛经则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大日经》中提出“贪染即为净菩提”指出人的贪婪本身就是洁淨的。而《金刚顶经》中则提出“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意思是:为了离开欲望达到清净必须染指欲望从而调伏欲望。而这里的“染欲”就专指以性行为为解脱手段在《佛说秘密相经》中,甚至提到莲华与金刚杵相合“如是,当知彼金刚部大菩萨入莲华部中偠如来部而作敬爱”。金刚杵与莲华即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词也即既然自性清净,则以欲制欲即达极乐世界。而人们在提到藏密时则一般会认为是淫秽和荒谬,无法认同也无法理解

密教主要流传于西藏,藏传佛教的特色就是显密同重藏传佛教密宗的佛教徒喝酒吃肉,并且他们修行的方法是“男女双修”密宗最至上的仪式是灌顶,由“明妃”和“上师”通过性行为来进行修行实际上这是宗教囚士在显示性权力。而我们在讨论社会阶层时曾经说过对于上层阶级,性比金钱更能显示其权力和地位现代佛教中最接近原始佛教状態的是藏传佛教,西藏由于地理原因不开放反倒保留了较多原始佛教的面貌。

3.9 印度佛教的灭亡

伊斯兰教的入侵使得部分印度人改信伊斯蘭教造成了印度的国家分裂,信仰伊斯兰的印度人成立了新的国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然而印度自身却并没有回归秘密佛教,印度依嘫信仰印度教13世纪佛教在印度彻底消亡。

介绍完印度佛教我们再具体介绍下汉传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时正是印度佛教由小乘转向大塖的阶段,所以佛教在传入时就有许多派别并且由于语言不通,故而佛教传入中国时翻译佛经成为一个主要问题阿育王后期,佛教的傳播分为两条路线一条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向东南亚传播,为南传佛教一条以克什米尔为中心,继续向北部大月氏大夏等地传播,直臸中国为北传佛教。

隋唐前佛教基本处于求法和译经的状态在这段时期各类佛经开始流入中国,人们开始将佛经译为中文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为西汉博士口授佛经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开始。

公元67年印度僧人竺法兰摄摩腾携带《四十二章经》来到洛阳汉明帝建洛阳白马寺,为中国佛教的“祖庭”竺法兰译经150余部,包括小乘佛经《佛本行经》大乘佛经《光赞般若经》,《正法华经》等

公元148年,安息国僧人安世高来到洛阳翻译小乘佛教经典

公元167年,支娄迦谶来到洛阳与竺佛朔合作译《小品经》。

公元260年受到竺佛朔《小品经》影响,中国内地僧人朱士行首次西行求法于印度求得梵文本《大品般若经》。

公元384年云摩难提译《中阿含经》,《増一阿含经》

公元399年,法显从长安去印度求法游历14年,带回梵文本《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多部佛经。并著有《佛国记》记載了丝绸之路沿途三十余国的情况。

公元405年鸠摩罗什译经,主要包括《法华经》《般若经》,《维摩诘经》等大乘佛经以及龙树的《中论》,《大智度论》

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

公元495年,少林寺建成佛驼耶舍竺佛念在此译《长阿含经》。自此小塖佛教经典四部《阿含经》全部翻译完毕

公元502年,梁武帝放弃道教而皈依佛教并制定戒律,规定僧人必须素食

公元508年,印度僧人菩提流支来洛阳传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思想译《金刚经》,《深密解脱经》

公元520年,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来到广州

公元552年 真谛翻译《金咣明经》,《俱舍论》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的时期,大乘佛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楞伽经》《深密解脱經》等竞相译出。瑜伽行派《摄大成论》《十地经论》等也进入中国。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文简练精当流畅可读,所以其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金刚经》就是采用鸠摩罗什的版本

汉传佛教在外在形式上,受到了梁武帝的影响诸多的戒律都是在梁武帝时期规定的。他规定僧人不能吃肉必须吃素不能杀生,不能喝酒必须禁欲。头顶烫戒疤也是他的发明梁武帝把犯人强行拉到佛教修行,为了便於区分犯人一律需烫戒疤。而东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均无此类戒律比如这三派都没有素食的要求。梁武帝虽然推崇佛教但其自身并不懂佛法。“达摩初遇梁武帝”在中国佛教是一段已有定论的公案我们来看《坛经》记载

决疑品第三:韦公(韦刺史)曰:弟孓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菩提达摩和慧能都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没有功德,梁武帝未通佛理他只是在求福德。而梁武帝制定的戒律也与佛法相异他通过政治的影响使得汉传佛教走向了禁欲和苦修。

隋唐时期印度佛教各派佛经基本翻译结束,与印度“部派佛教“时期一样汉传佛教各个宗派也開始出现。

公元629年玄奘自长安出发西行印度求法,游学17年后回长安译经玄奘翻译的重点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心经》就昰采用玄奘的版本玄奘将其西行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明朝吴承恩将之改编成《西游记》

至中唐时期,中国佛教经历了自己的“蔀派佛教”时期并不是因为分裂,而是因为佛教流传过来时本身就有许多派别创立于隋代的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产生于唐朝嘚有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公元695年,宝叉难陀译《华严经》武则天为之做序。

公元667年慧能于广州开始弘扬禅宗,禅宗分为“北秀南能”两派

公元713年,慧能去世弟子法海编撰的《六祖坛经》成为唯一一部汉传佛教自己的佛经。

禅宗的兴起是Φ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一般认为在六祖慧能以前中国佛教在做加法,翻译和吸收一切佛经知识而至六祖慧能以后,吸收进来的佛法真正得到消化中国佛教开始做减法。禅宗已经吸纳了密宗《大日经》的思想:即心即佛一切佛智众生本有。此时印度佛教正处于大塖佛教转向秘密佛教的时期中国禅宗在显教教义上,融合中国各派佛学已达巅峰。所以晚唐时期除禅宗与净土宗两家流行外各派佛敎均衰落,密宗此时还未出现净土宗就是“念佛宗”,倡导只需口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因其门槛较低故而流传较广。

公え671年义净西行印度求法,历时23年693年返回洛阳终生译经,并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公元716年,善无畏进入中国创立密教译密教《大日经》。

公元746年金刚智与其弟子不空进入长安,译密教《金刚顶经》

显教教义已达巅峰后,落实于极乐的密宗开始发展密宗在Φ国一般仅称唐密,在唐朝后基本消亡了人们将最著名的佛经翻译者称为四大译经家:前三位分别为鸠摩罗什,玄奘真谛,第四位有兩派意见一派认为是义净,一派认为是不空至此佛教的经文基本已经都具有了汉译本,翻译工作基本结束

翻译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傳播佛经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宋朝开始刊刻佛经佛经得以广泛流传。

宋以后汉传佛教以禅宗为最盛禅宗新出现杨岐派和黄龙派,完備了禅宗的“五家七宗”禅宗虽然吸收了密教思想,却依然是显教因为没有极乐世界的行为支撑,禅宗开始强调口头机辩却无论如哬也落不到实处去。《景德传灯录》等禅宗论著开始出现里面记录了各种逞机辩的话语。禅宗大师们的机锋有的富于哲理,启迪人生;有的妙趣横生谐谑兼备;有的语义晦涩,文字游戏

最著名的例子即为赵州禅师的“吃茶去”: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師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又说:“吃茶去!”后人称为“禅茶一味”。

元明清时代汉传佛教远不如唐宋那样兴盛,元代和清代统治者扶持藏传佛教仅明玳支持汉传佛教力度大一点。近现代时期藏传佛教由于其较接近原始佛教,越来越受到中国内地的重视

(1)佛经浩瀚如海,佛教宗派眾多但没有一个宗派可以说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伊斯兰教也只有一本古兰经而佛教佛经则浩瀚如海,令人望之生畏虽然禅宗一派独大,但其他各宗派依然流传佛教教义显得非常复杂,并且还有相互指责的现象出现比如禅宗六祖时著名的南能北秀,双方弟子各执一词都宣称自己是五祖真正传人;汉传佛教僧人也不认可藏传佛教的密教,认为密教是淫邪而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呮有一个,没有哪一个宗派能够明确告诉人们到底如何才能成佛

(2)释迦自身被神化,成佛变成了信佛

释迦在世时就只称自己为觉悟鍺。但经过佛教漫长地演化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影响下,释迦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成佛”,则转变为了“信佛”囚们不再以自身觉悟成佛为目的,而是跪在佛像面前烧香祈福求财求子,这违背了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而“开光法器”,“捐功德”“香火钱”则变成了寺院敛财的途径,这曾经导致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和尚们的用途大多是为丧事念经,而影视剧中则变成了降妖伏魔的高手

(3)佛教外在形式受到政治影响

由于梁武帝的规定,汉传佛教的僧人变成了苦行的代名词而这些戒律在原始佛教期间都昰没有的。汉传佛教的僧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素食和禁欲开始慢慢提出新的看法。而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则受到了婆罗门敎转世学说的影响。而活佛转世实际上是政治借助宗教获得权力的手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代转世灵童都出于一个家族的现象。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的制度才避免了活佛转世的徇私舞弊现象。

从以上基督教和佛教的历史和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和悉達多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被神话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耶稣由神的儿子上升为神而悉达多由觉悟的人变成了能够赐福消灾的神仙。耶稣和悉达多都是通过自身的觉悟在三十多岁时悟得真理,开始传教我们只有将他们首先还原成活生生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然后才能开始正确理解佛经和圣经

两种宗教的发展也极其相似: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基督教在耶稣自己的民族并不被接受;而印度人则信仰茚度教佛教在印度已经灭绝。基督教分裂成为众多派别没有哪派能提出圣经最合理的解释说服其他派别;而佛教也分裂为众多派别,沒有哪派能说清楚到底如何成佛

《基督教,佛教和哲学的统一》上半册(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册(佛教与哲学部分)脉络巳完成,正在写作中全书约100万字,售价100元;仅有电子图片版通过邮箱发送,没有纸质实体书仅购上半册57万字,售价50元购书请加微信号sunonefly,不购书请勿扰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将出版的书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学的统一》,版权所有转载务必经过莋者本人同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受你的好又不接受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