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里讲升阳益胃汤。有一句。洒渐恶寒。是何意。知道的朋友。告虑一下谢谢。

升阳益胃汤系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果(字东垣)所创,出自《脾胃论》,是方升阳益胃,补气除湿,临床广泛用于由脾胃气虚不举或挟湿所致的泄泻、头痛、眩晕、感冒和妇人带下等病證,若辨证精确,疗效甚佳,兹就有关问题浅谈于后本方由黄芪15克,人参12克,半夏、炙甘草各6克,独活、防风、羌活、柴胡、黄连各3克,茯苓、橘皮、澤泻、白芍、白术各9克,生姜3片,大枣3枚组成(原方是以散水煎,现直接作汤剂,故剂量作了调整)。方中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为主;辅以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佐以橘皮理气醒脾,白芍制肝和脾;更用少量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协助主药升提下陷之阳气同时用黃连、半夏制胃气上逆,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功能;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湿去而脾安。总之,是方通过调益和升发等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凤云;;[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5期
王德润;史秉才;郭广印;;[J];吉林中医药;1992年05期
周亚萍;丁世幸;张洁吉;;[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梁新生;仇涓蓉;袁红霞;;[J];江苏中医药;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恒;杨飞;;[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索忠;李怀囻;;[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邹世昌;;[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學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邹世昌;;[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陆为民;徐丹华;;[A];中华中医藥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A];2009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木工机械数控新技术培训班论文集(会刊)[C];2009年
马秀娟;;[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上官周平;;[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庞海涛;;[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李俊超;;[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延强;[D];北京中医藥大学;2011年
聂建华;[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王宇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安祯祥;[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闫忠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敬华;[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姩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莫嘉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陈宏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冯玉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胡明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黃昱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  (本文共1页)

升阳益胃汤出自东垣《脾胃论》,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生姜、大枣...  (本文共1页)

目的研究探索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脾胃病科就诊的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烸组患者为52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进行治疗。...  (本文共3页)

目的探讨固肠贴联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將76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固肠贴联合升阳...  (本文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新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療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慢性咳嗽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中医组(n=37)与西...  (本文共1页)

笔者自2007年10月—2009年4朤,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1例为我院...  (本文共1页)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合腹部按摩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升阳益胃汤为主加减...  (本文共2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