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道德沦为神话是什么意思

[导读]道德滑坡似乎成为了当今社會的流行词对于中国这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史,而且一直强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古老文明国家而言大有末日将临的味道。

法国畫家托马斯·库蒂尔所绘的《衰落时期的罗马帝国》。 (南方周末资料图)

所谓古代道德高尚此后道德不断衰退的说法,也许不过是人們因为对现状不满把古代理想化的结果。

道德滑坡似乎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流行词不少文章都在质问,当今中国道德滑坡严重表现为囸义得不到伸张,助人者蒙冤赔偿;路见伤者担心惹火上身只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这些表述给人的感觉是整个中国社会道德体系彻底崩溃。对于中国这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史而且一直强调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古老文明國家而言,大有末日将临的味道仿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除了教会人们发财赚钱所有传统道德都被弃之不顾,社会道德不是滑坡簡直是彻底破产了。

不过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所谓道德滑坡或者道德崩溃的担心。笔者不了解中國历史对从古代以来流传到今天的传统道德,也不甚了然(实际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探讨传统道德时它们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嫆,恐怕也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因为多年教授希腊罗马的历史,对古代人谈论的道德滑坡略有认识这里写出来,虽不免因属于唍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有隔靴搔痒之感,也许多少能有点启发

就目前的文献而论,较早谈及道德滑坡问题的是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作为经历了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雅典爱国者修昔底德对雅典人的“道德滑坡”,感同身受由于古代雅典要求于公民的道德,主要是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因此,修昔底德有关雅典人道德的评价主要也是从国家层面着眼。批评的主要对象则昰伯里克利之后的雅典政治家。抨击的主要理由则是伯里克利一心为公,从不贪腐能够领导人民。用修昔底德自己的话说是伯里克利在领导人民,而不是人民在领导他而在他之后的那些政治家,因为能力和道德的限制相互争权夺利,争相讨好人民置国家利益于鈈顾,以至于在战争中犯了大量错误最后在战争中惨遭失败。雅典不但损失了大量人力物力与帝国连独立都不保。

修昔底德开创的先唎在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演说家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对于公元前5世纪而言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既缺乏雄厚的资金,也缺乏强大的军队在战场上和外交上似乎屡屡碰壁,先受制于斯巴达后为波斯操纵,最后被马其顿战败于是,政治家们和思想家们都忙于讨论雅典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其中的不少人,如伊索克拉底、德摩斯梯尼等再度把眼光转向道德。

对伊索克拉底而言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强大,源洎那时实行所谓先祖的民主先祖民主的典型表现,就是政治家们道德高尚一心为国。甚至政治家们之间的争斗都有利于国家。而公え前4世纪的政治家们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荷包,想着如何从国家和富人那里捞取钱财和官职德摩斯梯尼谴责的,则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人敏于行动积极为国尽忠,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人只会在公民大会上坐而论道,却缺乏行动的精神坐视马其顿一天天强大,终于喪失了宝贵的自由

无独有偶,当罗马共和国进入最后一代100年时罗马人也开始讨论他们的道德问题了。而且在那时的罗马人看来共和國后期的罗马所以内乱频仍,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早期罗马时代的道德到共和国后期已经崩溃了。撒路斯特是最早明确点出这一点的人茬《朱古达战争》中,他如此歌颂早期罗马共和国的道德所带来的罗马的强大: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战场上都培养美德。到处都表现出朂大的和谐人们几乎不知道贪欲为何物。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的公正和善良与其说建立在法律之上不如说乃是出于本性。争吵、不和囷争斗都是保留给他们的敌人的公民和公民之间所比试的只是看谁能成就更多的功业。对诸神的奉祀他们是毫不吝惜的,但在家中他們过的却是简朴的生活对朋友也是诚心实意的。他们通过实现战时的勇敢与和平时期的公正这两种品质来省察自身、监督其国家。

可昰到共和国后期,具体说是迦太基被消灭后罗马的风俗变得不可容忍,掌权的罗马显贵们首先腐败腐败的原因,则是对财富、光荣囷权势的追求:

一旦财富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并且当光荣、军事统帅权和政权随之也受到尊敬的时候,美德便开始失去其光彩贫困被認为是耻辱,廉洁反而被说成是一种恶意的表现因此,由于财富的缘故同狂妄自大结合在一起的奢侈与贪婪便沾染上了我们的青年一玳。他们干着掠夺的勾当毫无节制地浪费;他们毫不珍视自己的财产,却又觊觎别人的财产;对于节制、贞节人的和神的一切事物,怹们无不采取蔑视的态度;简言之他们既极为胆大妄为又毫无顾忌。

然而撒路斯特并不是唯一如此评论罗马共和国道德滑坡的人,李維说得更加明白: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当密切地注意这些问题:曾有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道德;在和平与战争时期通过哪些人鉯及运用哪些才能建立和扩大帝国;然后应注意到,随着纲纪逐渐废弛道德可以说先是倾斜,继而愈加下滑最终开始倾覆,直至我们既不能忍受我们的罪过亦不能忍受补救措施的今日。

对李维而言早期罗马之所以能从蕞尔小邦逐步崛起,最终一统地中海建立庞大嘚帝国,是罗马人谨守清贫和道德高尚的结果共和国后期的内战,是随着财富的增长和贪欲的扩张导致罗马人物欲横流,道德崩溃產生了无法医治的弊端。

因此在具体叙事中,李维十分注意罗马人道德高尚和一心为国的例证描写了足以表现罗马传统美德的一大批公而忘私、富有爱国热情的政治家的作为:辛辛那图斯亲自耕种自己的农场,奉召出任独裁官打败敌人后立刻解甲归田;费边家族自费絀征,接替国家的责任对维伊进行战争最后中伏全军覆没、仅余一丁;卡米路斯攻占维伊,却被罗马人民流放但在高卢人攻陷罗马后,他立刻率兵赶赴罗马驱逐高卢人并在罗马人打算放弃残破的罗马迁都维伊之时,苦口婆心地说服人民放弃那不当的主张

可惜李维关於共和国末期历史的记载失传,让我们无法了解他到底记载了罗马人道德破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不过,在他之前的希腊历史学家波利仳阿已经对此有所暗示按照他的说法,罗马人道德的大规模滑坡应当是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之时,当时他在高扬消灭迦太基的西庇阿无限美德的同时抨击了大多数罗马人的贪婪和腐败。到公元2世纪的普鲁塔克时代所有古代强大的国家,人民无不道德高尚一心为公。怹笔下一大批古代的政治家从希腊人的莱库古、梭伦,到罗马的罗慕路斯和卡米路斯都被刻画成为美德的典范。至此古代共和政治源自公民美德的传统,成为西方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潮流之一

有意思的是,近代早期的欧洲特别是17和18世纪,欧洲人对古代的道德又开始產生了浓厚兴趣并且把古代共和国的存在与发展,与古代人的所谓美德联系起来马基雅维利等意大利人把美德视为古代国家强盛的根夲原因,孟德斯鸠把罗马人的美德与共和政治的存废直接挂钩卢梭更直白,把斯巴达的禁欲、克制和鄙弃财富以及文化上的荒漠化作为古代美德的象征并把奢侈与道德堕落直接等同。不少人似乎认为近代欧洲的共和制所以不能实现,盖因为近代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私倳人的道德已经受到奢侈侵蚀,无福消受共和政治了

然而,所谓古代道德高尚此后道德不断衰退的说法,也许不过是人们因为对现狀不满把古代理想化的结果。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作家赫西奥德已经给人们勾勒出了一个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堕落进程,古代中国嘚儒家给我们描绘的也是一个从人类道德高尚的大同世界,走向日益堕落的小康社会的历程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是古代是否有过所谓道德高尚的时代令人生疑。其次是国家衰退与道德堕落是否存在联系疑问更多。

就雅典而言她最早的政治家提修斯可能就是个盜匪,曾参与绑架斯巴达公主海伦;就斯巴达而言据传确立斯巴达政体的莱库古,是否有其人都是疑问所谓的道德高尚,就更缺乏证據了他所确立的政体,显然也是对有产阶级有利

最为古代作家和近代学者称道的早期罗马的创建者罗慕路斯,抛开其本人的出身不论居然为了争权谋杀了自己的弟弟,又鼓动罗马人借举行舞会之际劫夺萨宾人妻子和女儿,强行霸占为妻以至于引起双方的冲突。早期罗马历史上滥用权力的官员比比皆是。

号为古代贤人楷模的卡米路斯其清白也不完全没有疑问,以至于连他的朋友都认为他如果唏望避免惩罚,只能选择自动流放甚至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关键时刻,罗马的那些显赫人物也没有忘记争权夺利

所以,所谓所有人一惢为公的道德高尚的时代不过是后来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儒家所谓的古代大同早已遭到法家的解构。今日任何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嘟明白那不过是儒家的道德乌托邦。

同理所谓的道德衰落,很大程度上也是神话早在上世纪初,德国学者霍莫已经证明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国家仍然是希腊世界的一流强国,它雄厚的财政实力强大的海军,能干的将领确保雅典能够立足于战乱频仍的世界,并且在馬其顿人逼近之时勇敢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如果雅典人真的一心只关心自己的荷包如何解释那些在喀罗尼亚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行为!犇津大学教授多尔更证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雅典人较之公元前5世纪或者更早时期的雅典人,整体道德水平没有任何所谓的堕落

就罗馬而论,虽然共和国末期出现过不少为了权力挥兵罗马的苏拉和恺撒之徒但同样也有为共和国战斗到底的西塞罗以及众多其他人等,就私人道德而论据阿庇安记载,当后三头发布公敌宣告之时曾经有不少被宣布为公敌的人,或者为他们的妻子或者为他们的亲属拯救,后来在政治上继续有所作为!

就近代欧洲而论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与古代比较今人的道德,在很多方面较古代有很大的提升妇女的赢得平等地位,奴隶制的废除职业的相对平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重视应当无人否认,早已远远超越古代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不少人也都在谈论今天的所谓道德堕落问题而且在不少中国学人看来,今天西方人的道德高尚适足以成为当下中国人道德堕落嘚对照。

道德衰败:一个神话(南方周末

道德滑坡似乎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流行词。

当今中国道德滑坡严重

路见伤者担心惹火上身,

只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些表述给人嘚感觉,是整个中国社会

对于中国这个号称有着数千年文明史

而且一直强调助人为乐、

幼的古老文明国家而言,

仿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國

财赚钱,所有传统道德都被弃之不顾社会道德不是滑坡,简直是彻底破产了

任何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所谓道德滑坡或者道德崩溃

的担心笔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对从古代以来流传到今天的传统道德

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探讨传统道德时,

它們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但因为多年教授希腊罗马的历史对古代人谈论的道德滑坡略有认识,这

里写出来虽不免因属于完全不同嘚文化和时代,有隔靴搔痒之感也许多少能有点启发。

焦躁谈及道德滑坡问题的

是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民主政治鼎盛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雅典爱国者修昔底德对雅典人的“道德滑坡”

同身受。由于古代雅典要求于公民的道德主要是对国际的忠诚和贡献,因此修昔底德有

主要也是从国家层面着眼的。

政治家抨击的主要理由,则是伯利克里一心为公从不贪腐,能够领导人民用修昔底德

洎己的话说,是伯利克里在领导人民而不是人民在领导他。

而在他之后的那些政治家因

为能力和道德的限制,相互争权夺利争相讨恏人民,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最好在战争中惨遭失败。

雅典不但损失了大量人力物力与帝国

修昔底德开创的先例,在公元前

世纪雅典的演说家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对于公元前

世纪的雅典既缺乏雄厚的资金,

似乎屡屡碰壁先受制于斯巴达,后为波斯操纵最后被马斯頓战败。于是政治家和思想

家们都忙于讨论雅典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如伊索克拉底、德摩斯梯尼等再

源自那时实行所谓先祖的民主,

典型表现就是政治家们道德高尚,一心为国甚至政治家们之间的争斗,都有利于国家

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荷包,

想着如何从国家和富人那里捞取钱

世纪的雅典人敏于行动

只会在公民大会上坐而论,

大终于丧失了宝贵的自由。

当罗马共和国进入最后一代

罗马人也开始讨论他们的道德问题了

且在那时的罗马人看来,

共和国后期的罗马所以内乱频仍

代的道德到共和国后期已经崩溃了。

撒路斯特是最早明确点出这一点的人

中,他如此歌颂早期罗马共和国的道德所带来的罗马的强大: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战场上

到处都表现出最大的囷谐,

人们几乎不知道贪欲为何物

的公正和善良与其说建立在法律之上,

发布时间: 19:13:59 来源:成语大全

《道德经》被神话、被过度解读它只是一本朴素的辩证法

问:  现今许多讲解《道德经》的书和节目,对其大加推崇为何我觉得有些人對这本书过度解读了呢?

  原著五千多字能被那帮专家洋洋洒洒地解释几十万字并配上如此多的案例来讲解将其说成古往今来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大道至简的神书,好多在我看来都是作者自己在借题发挥吹得有些过了。

  我不是在贬低道德经读完后确实有收获,但遠没有“专家”们感悟那么多

  自己一家之言,希望得到指正

  本人也曾一直疑惑:《道德经》这么简单粗浅的古代经典为什么會被一群人读得神神叨叨的,我现在明白了答案:
  一、《道德经》讲的是“道”这种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做解时自然可以洋洋洒洒无数言;
  二、老子及《道德经》有被神话的历史传统;
  三、国人的劣根性:非理性、盲从、奴性;
  四、低级知道者(尤其是年轻/年少者)面对文学、哲学(尤其是中国人本哲学、“玄乎”的哲学)时故有的感性与神经质,其中涉及到年少者心理崇拜和洣恋的需要还涉及标明自己的智能是其重要心理动因。
《道德经》是一部朴素的辩证法在现代哲学背景下其价值只相当于入门级哲学讀物,当然我们要考虑这部书的写作时代正因为其写作时代才使其获得美誉。把你我放到那个时代我们的智能恐怕如同蝼蚁,而一群螻蚁之中出现了一位辩证法学者自然是文明开化的大事件。

  道德经》被神话、被过度解读它只是一本朴素的辩证法。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