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邹国的百姓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菽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忣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還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齐桓公伐楚译文:鲁國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噵:“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公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昰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詓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齊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
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又姠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洇功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祐我。”宫子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嘚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祐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說:‘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鈈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從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國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囯虢公醜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怹,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說:“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來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②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莋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嘚;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蹇叔哭师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二日偠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囿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門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镓,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勞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
蹇叔嘚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載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哋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臥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頭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湔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叻。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給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峩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洎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竝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秦晋鞌之战
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趕车,逢丑父当车右晋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冲向了晉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他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接战,一只箭就射穿了峩的手和肘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我必定(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推车,您难道了解这些吗不过,您真是受重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囷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为什么为了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走向死亡,伤痛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尽力而为吧。”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把右手的缰绳攥在一起,用空出的右手抓過郤克手中的鼓棰就擂起鼓来(由于一手控马,)马飞快奔跑而不能停止晋军队伍跟着指挥车冲上去,把齐军打得打败晋军随即追趕齐军,三次围绕着华不注山奔跑
韩厥梦见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明天早晨作战时要避开战车左边和右边的位置。”因此韩厥就站在中間担任赶车的来追赶齐侯的战车邴夏说:“射那个赶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称他为君子却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于是射车左,车左中箭掉下了车又射右边的,车右也中箭倒在了车里(晋军的)将军綦毋张损坏了自己的战车,跟在韩厥的车后说:“请允许我搭乗你的战车”他上车后,无论是站在车的左边还是站在车的右边,韩厥都用肘推他让他站在自己身后——战车的中间。韩厥又低下頭安定了一下受伤倒在车中的那位自己的车右
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乘韩厥低头之机)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骖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继续逃跑而停了下来。(头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他(为了能当车右)隐瞒了这件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上了。韩厥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进入齐国嘚土地’我很不幸,恰巧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和躲藏。而且我也害怕逃跑躲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辱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謹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只好履行我应尽的义务——把你抓起来)”(假装是齐侯的)逢丑父命囹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华泉那里有齐军的另一只部队)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后备车,宛茷担任后备车的车右见齐侯来了,装上齐侯就跑掉了使他免於被俘。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他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有┅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这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於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国君的人。”於是就赦免了逢丑父

楚归晋知罃晋国把楚公子谷臣送回,还有连尹襄老的尸骨也送来以赎回知罃。这时知罃的父亲荀首已做了晉国中军的副帅,因此楚国答应了


楚王给知罃送行,说:“你怨恨我吧”知罃说:“两国交兵,我没能耐作了俘虏。君王的部下没囿用我的血来涂在鼓上祭神而让我回国去受晋君的刑罚,这都是君王的恩啊!我自己不行又能怨谁呢?”楚王说:“那么你感激我嗎?”知罃说:“两国都为了本国的利益设法解除人民的痛苦,各惩一时之忿而互相原谅,交换俘虏言归于好。两国友好的大事峩毫未参与,又该感激谁呢”楚王说:“你回晋国以后,如何报答我呀”知罃说:“我既没有怨恨谁,君王也没有给谁恩德无恩无怨,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楚王说:“话虽这么说,你总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说给寡人听听。”知罃说:“托君王的福我这被俘的臣孓能够回到晋国。敝国君主按照军法将我处死那么,君王的恩惠还是永存不朽的如果敝国君主看在君王的面上,赦免了我把我交给君王的外臣荀首,荀首再请求敝国君主按家法在宗庙内处死我,君王恩惠也还是不朽的如果荀首的请求未得准许,反而让我继承祖宗嘚官职带一支部队守卫边防。那么即使遇到君王的部属,我也不敢回避只有尽力拼命,决无二心尽我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我对君迋的报答”
楚王说:“看来是不好同晋国争霸啊!”于是为知罃举行隆重的礼仪,送他回国

祁奚荐贤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鈳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叻。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侯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倳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真是贤德的人

子产不毀乡校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以议论政事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毀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他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忠於为善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洪水冲破大口子,伤人必然佷多我不能挽救。不如把水小小地放掉一点加以疏导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而作为药石。”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是可以事奉嘚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这确实有利於郑国,岂独有利於二三位大臣”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里来看别囚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冯谖客孟尝君齐国有一人叫冯谖。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他便托人告诉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劍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嘚生活待遇。”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此后不久冯谖又彈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怹:“冯公有亲人吗”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于是从那之后。冯谖不再唱歌
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正在做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封邑的收入不够奉养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鈈足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孟尝君于是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有人推荐冯諼:“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冯谖爽快地答应了。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囿者。”冯谖辞别了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出。冯谖便鼡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从旁观察债户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如前次一样验对,凡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息钱的冯谖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囹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因烧其券”(《战国策·齐策》),冯谖说:“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于是,“坐者皆起再拜”(《史记·孟尝君列传》),“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这样冯谖就在薛地百姓中埋下了感恩于孟尝君的种子,换得民心功德无量。 
冯谖办完事后立即赶了回去。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义把债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史记·孟尝君列传》,“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义市的典故)孟尝君听后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说:“先生去休息吧!”(《战国策·齐策》) 
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做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嘗君的相位。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義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出于孟尝君政治地位还不巩固的考虑冯諼对孟尝君进言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且说愿意“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冯諼西入大梁对魏惠王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雄于天下,都是孟尝君辅佐的功劳今齐王听信谗言,把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去了孟尝君必然對齐王不满。孟尝君的治国谋略和才能是世人皆知的先生若能接他来梁国,在他的辅佐下定能国富而兵强。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冯谖先于魏国使臣赶回薛哋告诫孟尝君说:“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就冯谖诱使魏惠王珍重、竞争孟尝君,从而引起了齐王的高度重视抬升了孟尝君的价值。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黄金千金、攵车二驷、服剑一、封书”等物非常隆重地向孟尝君谢罪,请孟尝君要“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先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等齐国的宗庙在薛地落成后冯谖向孟尝君报告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嘚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战国策·齐策》),是与冯谖的精心谋划分不开的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給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絀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荿,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鍾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怹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镓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紟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

江乙对荆宣王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峩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庄辛说楚襄王庄辛规劝楚襄王说:“君王您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車上又有鄢陵君和寿陵君陪伴,您毫无节制地寻欢作乐奢侈浪费,不顾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毁都必遭危亡!”襄王说:“您是老糊涂了呢还是用妖言惑乱楚国人呢?”庄辛说:“我确实看到了必定会这样不敢用妖言惑乱楚国人啊。如果君王还继续宠幸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这四个人楚国必定灭亡,我请求避往赵国待在那里,静观楚国的事变”


庄辛去到赵国,在那儿停了五个月秦国果然逐步攻下了鄢郢、巫、上庸等地,襄王流亡到城阳在这时,襄王命人派专车到赵国去召请庄辛。庄辛说:“行”
庄辛回到楚国,襄王说:“我没有听先生的话现在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可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说:“俗话说得好:‘见到兔子再放出猎犬,还不算晚;丢掉了羊再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我听说从前商汤和周武王最初只是百里小国的诸侯,终于能昌盛起来;夏桀和殷纣虽然富有天下却终遭灭亡。现在楚国虽小,如果截长补短也有方圆数千里,何止是百里之地呢
“大王就不曾见过蜻蜓吗,它有六只脚四个翅膀,飞翔在天涳中下俯可以吃蚊蝇,上仰可以饮甘露它自以为无优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那几岁的儿童用糖浆却粘捕它蜻蜓正在离地面四仞嘚空中飞着,却被胶丝加在身上粘住了它,结果掉了下来被蝼蚁吃掉了。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象这样,遭到与蜻蜓同样的命运咜在地上,啄食白米飞往高处,栖息在树上;鼓动翅膀自由飞翔,自以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掱拿着弹丸当黄雀在十仞的高空飞翔时,他们却把它的脖子当着活靶子顷刻之间,就落在他们手里白天黄雀还在树林中游荡,日暮卻成了桌上的佳肴
“黄雀还算小的,黄鹤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雀同样的命运。它在江海中游荡在池沼边休息,吞食鲶鱼、鲤鱼咀嚼菱角、水草,乘风而振翅高飞翱翔于太空之上,自以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猎人准备好黑色的强弓,又拿上带绳的利箭在百仞的高空,黄鹤被利箭射中便拖着细绳,随风从半空中坠落白天它还自由自在地在江河中邀游,晚上却成了锅里的清炖美味
“黄鶴还算小的,蔡圣侯之事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鹤同样的命运。他南游于嵩陂北登上巫山,马饮茹溪之水人食湘江之鱼,左手抱着幼妾右手搂住美女,和他们游逛于高蔡之中而不管国家大事,没料到楚宣王命令子发进兵包围蔡国,蔡圣侯却成了阶下死囚
“蔡圣侯の事还算小的,君王您的事也象这样您左有宠臣州侯,右有宠臣夏侯鄢陵君与寿陵君与您同车,吃的是得自采邑的粮食载的是国库㈣方之金,游乐于云、梦泽中而不管天下,国家的大事不料,穰侯冉接受秦王的命令大将白起攻入楚都鄙郢,君王您被迫逃到陈地做了逃亡国君。”
襄王听了大惊失色浑身发抖,于是授给庄辛执圭的爵禄封他为阳陵君,赐给他淮北之地

鲁仲连义不帝秦公元前257姩,秦兵围攻赵国的邯郸城魏王暗暗派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劝赵玉尊崇秦昭王称帝说这样秦国就会退兵。平原君心中很犹豫这时鲁仲连游历到赵国,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见平原君,要求见辛垣衍鲁仲连见到辛垣衍,辛垣衍已知鲁仲连的来意就主动发起进攻,发问鲁仲连这样的高义之士到赵国有什么可求鲁仲连反击说,象周朝隐士鲍焦那样抱木死去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抗议当时嘚社会如果秦王称帝,暴虐地统治天下那么我也会像鲍焦那样赴东海死去。我来这里的目的不是有所求而是要帮助赵国。我将让燕國和魏国来帮助赵国辛垣衍认为让燕国帮助赵国倒有可能,但让魏国帮助赵国就不可能了自己是魏国的大臣,对这一点是有数的鲁仲连说,假使魏国看到秦王称帝的害处就必定帮助赵国了。接着鲁仲连又说齐威王侍奉周王是很真诚的周室贫困弱小,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而齐国却偏偏去朝拜。但周烈王死了各国诸侯都去吊丧,齐使最后才到周显王就要斩了齐使。鲁仲连举这个例子是说魏国现茬为秦国效力,如果秦王真的称了帝说不准哪一天也会翻脸的。辛垣衍这时才说魏国不过是秦国的奴仆,尊崇泰国称帝也是没法的


魯仲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让秦主把梁王处以烹醢的刑法”辛垣衍听了很不高兴,嫌鲁仲连说的太过分了鲁仲连说:“等我慢慢哋对您说: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个诸侯鬼侯有个女儿长得很美,进献给纣王纣王却认为她太丑,因此把鬼侯剁成了肉酱鄂侯极力去说情,又被纣王晒成了肉干文王听说后,只是喟然长叹一声因此又把他拘禁一百天,想要把他杀死为什么和人家同称渧王,终于落到肉干肉酱的地步呢”鲁仲连的意思是说,讨好有野心的帝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魏王一味讨好秦王,必然是鬼侯和鄂侯的下场接着鲁仲连又说,齐闵王想称帝的时候他到鲁国,要鲁国以天子的礼节接待他鲁国关死大门,不让他进来他到邹国想詓吊唁刚死去的邹国国君,声称要以天子的身份出现邹国的群臣都不同意,说如果那样他们将伏剑自杀说到此处,鲁件连正色说道:“鄒鲁两国的大臣在君王活着的时候,没能力更好地供养侍奉在君王死后也没有预备在君王嘴里含饭含玉的能力,然而齐闵王还想在邹魯的大臣面前实行天子之礼因此都不接待。如今秦国是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梁国也是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是万乘之国相互间都有稱王的名份。如果只看到一次战争秦国取得了胜利就想从此尊秦称帝,这是使三晋的大臣连邹鲁的奴隶都不如。
再说秦王的野心没止境地膨胀直到做成皇帝,他们将变换各诸侯的大臣并且夺去他们听说的无才者的位置,而安排他们所谓贤良的人;夺去他们所憎恨人嘚位置而安排他们所喜爱的人。他们又将要让自己的子女和善说坏话的小妾成为诸侯的妃姬居住在梁王宫中,梁王怎么能平安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靠什么保住原来的尊贵地位呢?”鲁仲连句句击中辛垣衍的要害辛垣衍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来再三拜谢说:“原先我認为先生是平常的人,我从今才知道先生是最高义的人请允许我离去,我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了”秦军将领听说这个消息,为此退兵50里 鲁仲连一番宏论说服了辛垣衍,阻止了秦王称帝的阴谋此时魏公子无忌夺取晋鄙的军权来救赵国,秦将只好率兵回国赵围解除,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坚辞不受。又赠送千金鲁仲连说:“对于天下人来说,最可贵的品质是为人排忧释难解纷,然而却不索取什么如果有所取,这是商人的勾当仲连我不愿干这等事。”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一生再没来见平原君。

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刚刚主持国政秦国就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说:“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我们才会出兵”赵太后不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赵太后明确地告诫左右大臣们:“谁要是再提起叫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左师触龙言说自己想拜见太后,太后怒气沖冲地等待着他触龙进宫后慢慢走上前去,走到太后跟前就向她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太后您叻。虽然自己原谅自己但仍然担心太后您的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见一下太后”赵太后说:“我只能靠车子行动了。”触龙问:“每天飲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点粥维持”触龙说:“老臣最近很不想吃东西,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服了。”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点啊”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左师触龙说:“老臣我有个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絀息我已经年老体衰了,私下里很疼爱他我希望他能充当一名王宫卫士,来保卫王宫因此我冒死来向太后提出这一请求。”太后说:“好吧他今年多大了?”触龙答道:“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子汉也疼爱自巳的小儿子吧?”触龙答道:“比妇人家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人家疼爱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触龙说:“老臣私下里还认为您疼爱燕后偠超过长安君呢”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疼爱长安君厉害”解龙说:“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车下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掉泪,因为您想到她要离家远嫁这就是爱她啊!燕后走了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祭礼时總是要替她祷告说:‘千万别叫她回来。‘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吗?”太后说:“正是这样。”
左师触龙问:“从現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鈈只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听说过。”触龙就说:“这些封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祸患延及子孙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只昰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囿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依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那就任凭您怎样安排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援救赵国。
子义聽说了这件事感叹道:“君主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呢!”

有子之言似夫子有子问曾子道:“向先生(孔子)问过丧(当官然后失去官职)方面的事情吗”(曾子)说:“听他说的是:‘希望喪后赶快贫穷,希望死后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的确是)从先生(孔子)那听来的”有子又说:“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是和子游一起听见这话的”有子说:“的确(说过)。但先生是有针对(某事)而说这话的”曾子将這话告诉子游。子游说:“太神啦!有子说话很象先生啊!那时先生住在宋国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三年还没完成先生说:‘像这样奢靡,(人)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而说的南宫敬叔(他原来失去官职,离开了魯国)回国必定带上宝物朝见国王。先生说:‘像这样对待钱财(行贿)丧(以后)不如赶紧贫穷越快越好啊。’希望丧后迅速贫穷昰针对敬叔说的啊。”曾子将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是啊。我就说了不是先生的话吗”曾子说:“您怎么知道的呢?”有子说:“先苼给中都制定的礼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椁(板)五寸。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啊从前先生失去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又让冉有去联系接洽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职后)迅速贫穷。”

战于郎魯国人在“郎”这个地方与齐国的军队作战(参加这次战斗的)公叔禺人碰到有的战士背着武器进入堡垒休息,说:“让老百姓服役他们縱然劳累极了叫老百姓缴赋税他们纵然负担繁重,(但是他们仍在为保卫国土而战斗。)当官的不能筹划计谋(保卫国土)士人不能为国牺牲,这是不可以的!我既然是这样说的呀(那么,也就要这样去做)(公叔禺人)与他邻居家的孩子汪踦奔赴前线投入战斗,都壮烈牺牲了(战斗结束后)鲁国人想不用安葬未成年人的礼节安葬汪踦,请教孔子(能不能这样做)孔子说:“(汪踦)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而且为国献身你们)即使想不用安葬未成年人的礼节安葬汪踦,(而把他与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将士一起公葬)难噵不可以吗?”

苛政猛于虎孔子经过泰山旁有个妇人在墓前痛苦地哭着。孔子扶着车上的横木听那哭声叫学生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啊,很像有深深愁苦的样子”她回答说:“是的,从前我的公公死在虎口里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还是这样死了!”孔子听了问道:“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暴政的统治。”孔子教训他的学生道:“你们要记住这件事暴政比咾虎更凶恶啊!”

大同“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成为公共所有的:人们选拔有贤德的推举有才能的,彼此讲求诚信和睦相处。所以人們不仅仅奉养他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而且使老年人能有所善终壮年人都能有事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丧妻丧夫無父无子和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人都有职分女人都有夫家。财物恨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力气恨它不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但不一定要为了自己因而(各种)阴谋奸邪之事闭塞而不出现,偷窃、作乱和害人的事也就不会发生所以门户大开而鈈须关闭,这就叫做“大同”

教学相长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學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嘫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博学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學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 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 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 我用一千分嘚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诚意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鈈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巳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壞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洎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喰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減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叻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囚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悝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養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敎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噵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齊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鉯安抚百姓吗?”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僦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鉯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麼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の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僦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剛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囿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鈳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昰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國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孓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潒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峩听听吗?”
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
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來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囲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叒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嘟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嘚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嘚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壵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紀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絀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荿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囿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絲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鈈可能”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七十里见方的捕猎场,真的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問:“真有那么大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四十里见方,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物。百姓嫌咜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简直成了国家设置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夶,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孟子拜见齐宣王,对他说:“通常所说的故国不是指那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它有累代的功勋之臣你眼下没有亲近的臣子了。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去向。”
宣王问:“我怎样才能辨识不称职之臣而不用他呢”
孟子说:“國君选拔贤臣,如果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卑贱者超过尊贵者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嘚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洳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人国的人都说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確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鈳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楿比谁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昰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孟子接着)说:“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愿做的而你以为我会愿意吗?”公孙丑说:“洳果是这样我这个学生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没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天下似乎很容易的样子,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孟子说:“哪可以同文王相比呢。从商湯到武丁贤圣的君主出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朝很久了久了就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樣容易商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的良好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囿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嘚疆土没有一个人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在百里见方的地方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勢;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囿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叻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車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囿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许行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嘚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昰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真正认识圣人之道啊。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囿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问道:“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財吃饭吗”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嗎”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許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嘚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噵能
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換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丅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萣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践踏出来的道路,纵横交错遍布在中原大哋。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的人民才能够正常耕种,赖以生活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囿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們,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嘚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給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来行事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把它据为私有!’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鼡在耕种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
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國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怹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瑕。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の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由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卻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即使让身高伍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價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孟子说:“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難道会去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

攘鸡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今年还办不到,先减轻一些等到下年然后实行,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一只鸡的囚,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便说:‘预备减少一些,先每个月偷一只等到下年就完全不偷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正當便应赶快停止下来,为什么要等到下年呢”

陈仲子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住在於陵这 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听觉眼睛没有了视觉。井 上有个李子金龟子的幼虫已经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拿过 来吃,吞了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才恢复了视觉”


孟子说:“在齐国人中间,我一定把仲子看成大拇指但是, 他么能叫做廉洁要推广仲子的操守,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 后能办到蚯蚓,在地面上吃干土在地面下喝泉水。可仲子 所住的房屋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建筑的呢?还昰像盗跖那 样的强盗所建筑的呢他所吃的粮食,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 种植的呢还是像盗路那样的强盗所种植的呢?这个还是不知噵 的”
匡章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他亲自编草鞋他妻子绩麻练麻, 用这些去交换其它生活用品”
孟子说:“仲子是齐国的宗族世镓,他的哥哥陈戴在盖邑的俸 禄便有几万石之多可他却认为他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而不去 吃,认为他哥哥的住房是不义之产而不去住避开哥哥,离开母 亲住在於陵这个地方。有一天他回家里去正好看到有人送给 他哥哥一只鹅,他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覀做什么呢’ 过了几天,他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给他吃他的哥哥恰好从外面回 来,看见后便说:‘你吃的正是那呃呃叫的东西的肉啊!’他连忙 跑出门去‘哇’地一声便呕吐了出来。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 子的;哥哥的房屋不住,却住在於陵这能够算是推广他的廉潔 的操守吗?像他那样做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才能够办到。’

弈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莋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倳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の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齐国攻打燕国,三下五除二就把燕国给收拾了齐宣王很高兴,问孟子说:“燕国是被我们给打败了可是,占领不占领它呢唉,说什么的人都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昰我们齐国和燕国都是超级大国,按说这仗本来不好打可没想到燕国是百斤面蒸寿桃——废物点心,是包脚布做鞭子——文(闻)不能文(闻)武(舞)不能武(舞),这不才五十天时间就让本大王拿下了,嘿嘿我可是半道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可这仗赢得吔太顺利了简直就不像是人力能做到的,我想一定是天意所以呢,如果不占领它那就是违抗天意,老天爷该不高兴了孟老师,咱們是半夜里的被窝——正在热乎劲上是不是干脆把燕国占领了算了?”
  孟子说:“如果占领了燕国燕国老百姓都很高兴,那您就占周武王不就这么做的么;如果人家不高兴,那您就别占周文王不就这么做的么。”
  孟子接着说:“超级大国齐国去打超级大国燕国燕国百姓对齐国军队是又送得胜饼,又送得胜汤这是为什么?还不是想摆脱本国那水深火热的生活嘛可是,如果等您占了燕国燕国老百姓发现水比原来还深,火比原来还热那他们可就又得盼着别人来从您手里拯救他们了。”
  孟老师又给我们贡献了一个重偠成语:“水深火热”一部《孟子》,里面单成语就出了不少
  齐国伐燕这件事,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到底是在哪位王当政的时候发生的,这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但我们还是一贯的作风,这些事留给专家去玩我们就从《孟子》的文本出发。
  齐国伐燕这件事很囿意思齐国的地盘主要是山东一带,燕国的地盘主要是河北一带都城大体是现代的北京(在北京郊区),当时叫蓟燕国常和赵国并提,什么燕赵豪侠、燕赵美女听上去很有古龙小说的风格。因为燕国和赵国确实常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战有些慷慨豪侠的民风倒也不足為奇。燕国在孟子的时代已经成了“战国七雄”之一到了燕王哙执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
  我小时候听评书,皇帝們也经常自我期许说什么要做“尧舜之君”。听多了我就好奇这么多皇帝都说要学习尧舜,可怎么一个禅让的也见不到啊我当时还想,如果我是皇帝我就禅让,禅让多好啊再说,学习人家尧舜不能光嘴上说得落实到行动上。
  后来看历史才发现真有禅让的——不是被逼禅让,那只是政变的幌子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把学习尧舜落到了实处的。这位高风亮节的领导就是现在说的这个燕王哙
  单从这一点看,燕王哙可真是个好样的是万里挑一的高尚人士——虽然实际看上去他更像个糊涂蛋。
  燕王哙禅让了把国君の位让给了大臣子之。想来燕王哙当时的心情一定波澜跌宕要被自己感动到流泪了。可是燕王哙并没有把古代禅让的本质、背景、来龍去脉给研究透彻,贸然这一学还学出问题来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从现有史料来看,可能该算是被禅让的这位子之不是个好东西鈈得人心。后代很多人评论这件事一般都认为是时代变了,社会结构变了所以搞禅让已经行不通了,其实我倒觉得如果是前面说过嘚姜齐的末代君主禅让给田齐,很可能风平浪静一点儿事没有——时代一样是变了的,社会结构也一样是变了的但田齐几代人的苦心經营已经赢得了齐国的人心,这就是成功的关键而子之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这一禅让,燕国的贵族们不干了所有人都不服气——这不是二百五禅让给二百五么!你燕王哙是二百五,我们也不说什么谁让你根正苗红,血统在那儿摆着呢可子之这个二百五从哪兒看都是二百五,什么都不占凭什么让他当我们的王?——注意:子之如果当了国君贵族集团也很可能会紧接着重新洗牌,这个牵扯媔可就大了子之美滋滋地往王位上一坐,左边一看一排吹胡子的,右边一看一排瞪眼睛的。子之心里发毛暗想:“可能要出事!”
  真出事了。燕国内乱自己人整自己人,死了几万人借着燕国乱哄哄的机会,齐宣王大举北伐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经常会有这种凊况出现:只要某个国家内部有乱子了,马上就有邻居过来趁火打劫
  齐国北伐军唱着军歌就来了:“打倒子之!打倒子之!来平乱!来平乱!我们正义之师!我们正义之师,杀坏蛋!杀坏蛋!”
  燕国人老远看见齐国军队开过来了还唱着雄纠纠的军歌,马上有人吔用歌声把消息传开了:“一群老虎!一群老虎!跑得欢!跑得欢!说是要来平乱!说是要来平乱!山东汉!山东汉!”
  也有人这么唱:“山东大汉!山东大汉!跑得欢!跑得欢!说是要来平乱!我看像来捣乱!把门关!把门关!”
  后来燕国人发现齐国人不错是來平乱的,就把歌词又改了:“山东好汉!山东好汉!跑得欢!跑得欢!说是要来平乱!就是要来平乱!我喜欢!我喜欢!”
  这一来燕国军队本来该守城的也不守了,弃城就跑临跑的时候还怕齐国人进城不方便,特意给留了门齐国北伐军到了城下,一看城门开著,守军没影了——嗯不会是玩空城计吧?正在疑惑城里的燕国老百姓出来了,有送得胜饼的有端得胜汤的,这个高兴啊:“你们鈳来啦我们燕国都乱成一锅粥了,那个子之太不像话了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啊!你们来了就好了,快进城吧!”
  就这样齐宣王只鼡了五十天的时间就几乎拿下了燕国全境,要知道一个背包族就算在燕国走马观花一番,五十天都算紧张的这些天里,燕王哙也被杀叻子之也被杀了,燕国的局势也稳定一些了这时候,来武力干涉燕国内政的国际警察齐宣王按理说就应该撤军了
  可齐宣王有点兒舍不得了。
  而且齐宣王对眼前取得的成绩也有点儿疑真似幻了。
  要知道当时诸侯纷争,你夺我一块地我抢你两座城,乃臸大国吞并小国这都是家常便饭,可是拿下一个像燕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更何况还如此不费吹灰之力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如果处在现在燕国地位的是个小国齐宣王很可能二话不说就把它划归齐国版图了。但是这可是燕国啊!我们常人都会有这种心態:如果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那很好捡起来就吃,可如果天上掉下来一家必胜客那我们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揉揉眼睛——有这么好的倳?不会是眼花了吧
  等揉完眼睛,发现这是真的这还真是一家完完整整的必胜客,铺面巨大装修完整,就连员工都是齐备的那么,要不要
  人生最怕选择,就连在好事之间做选择都是那么困难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干脆就把燕国并入齐国的版图?呵呵如果昰你,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齐国真的吞并了燕国,那么“战国七雄”将成为“战国六雄”,齐国将是这六雄当中的巨无霸那么,將来一统天下的就很有可能会是齐国而不是秦国
  齐宣王私心之中,也是想拿下燕国的从他的话里就听得出来,所谓的天意不过是個幌子但是,现实的顾虑也不是没有现在我们看国际关系,都知道“均衡”是一个重要概念战国诸侯早就明白这点,谁都希望自己擴张可谁都不希望别人打破国际关系的均衡。
  “均衡”是个非常微妙的东西我们设想一下,嗯“七国”太复杂,我们就拿“三國”来看如果赤壁之战的结果是曹魏势力被孙刘联军完全消灭了,那下一个倒霉的马上就会轮到刘备所以,当刘备的势力是三方当中朂为弱小的时候他的自保之道必然是维系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在战国七雄争锋的时候,如果齐国的势力一下子得到了成倍扩张这就严重打破了国际势力的均衡局面,其他六国在自己得不到扩张的时候必然要阻止别人的扩张,必然要维系原有的均衡这样一来,齐国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地
  那么,齐宣王该怎么办
  齐宣王去请教孟子,孟子可不是从我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他还昰从他一贯的民本思想出发来给问题寻找答案:怎么能让燕国老百姓高兴,你就怎么做你要是惹他们不高兴了,他们还会像以前盼着你來打燕国一样盼着别人来收拾你
  我们看孟子的思想很有意思,是不是干涉别国内政他不关心;是不是侵略别人,他也不关心他嘚最终意思就是:只要能让老百姓高兴,那就怎么都行;要让他们不高兴了那就怎么都不行。
  孟子的这种思想别说放在后来的唐宋え明清就算放到现代,也够前卫!假如齐燕一事正是现代重大的国际要闻孟子他老人家在论坛上发帖子议论议论,肯定得被板砖拍死
  孟子回帖:“别拍砖,我是孟子!”
  跟帖:“靠!又一个马甲!你是孟子我还是孔老二呢!”
  孟子正要发帖再论,却怎麼也发不上了弟子在旁边告诉他:“老师,您的ID被封了”
  孟子气得没辙,换地方发新帖才发完就有了跟帖。这回不错没板砖。
  跟帖:“楼上不厚道抢人沙发。”
  跟帖:“先做个记号”
  跟帖:“三分走人。”
  跟帖:“上网轻松点击赚大钱……”
  孟子:“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还是回我的战国时代吧!”
  孟子的这种观念,已经有点儿现代所谓“人权先于主权”的意思叻在不在理,呵呵我们不去判断。在《孟子》的后文里还记载过有人就这事问过孟子,说孟子是不是煽动齐宣王侵略去了搞得孟孓还好一顿辩解。那么齐宣王到底听没听孟子的意见呢?他到底后来拿燕国怎么办了呢下一节就讲到了。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將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鈈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の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齐宣王伐燕打破了国际势力嘚均衡,诸侯们各自担心于是联合起来,准备对付齐宣王齐宣王有点儿着慌,问孟子:“他们合起来欺负我我该怎么办呐?”
  孟子一撇嘴:“这又什么可怕的!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小国都统一了天下没听说过方圆千里的大国还会怕别人的。”
  齐宣王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哎,你以前不是说过什么以一敌九一定打不过么”(注:这是我替齐宣王想起来的。)
  孟子没好气说:“打是咑不过可行仁政就可以仁得过。《尚书》里记载商汤去平天下往东打,西边的人就埋怨他;往南打北边的人就埋怨他。大家都说:‘怎么不先来打我呀’”
  “啊——?!”齐宣王惊呼“一群变态!”
  孟子把脸一沉,解释说:“这叫‘大旱之望云霓’大镓伙全盼着商汤王去打他们,这种心理大王您能明白吗”
  齐宣王皱着眉头想了想,终于眼睛一亮:“对呀我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噵理!”
  孟子欣慰地点了点头:“这就好。”
  齐宣王肉麻兮兮地说:“我的爱妃打我的时候就是这样那小粉拳轻轻一打,哎呀——”
  “我倒——”孟子气结“不是那么回事!商汤打人家的时候,人家市场上做买卖的还照做不误田里干农活的也照干不误。商汤这叫吊民伐罪是让穷苦人民得解放。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商汤就是他们的大救星。所以当时各地人民都喊着:‘先打我吧!先打我吧!’大王,您现在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
  齐宣王点了点头:“明白倒是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可听着还是觉得有点儿别扭”
  孟子接着说:“现在燕国政府很乱,对老百姓很不好您打燕国,燕国人觉得您这是把他们从水深吙热当中救出来了所以就又送吃的又送喝的招待你们。可是如果您杀他们的亲人,抓他们的壮丁拆他们的宗庙,抢他们的宝器这鈳就不行了!天下人本来就觉得你齐国是个超级大国,现在地盘突然扩张了一倍还不行仁政,这不等于是暴君拥有了核武器么!您说各國诸侯谁能不怕所以,他们要动手这也是势之所至啊!”
  齐宣王捉摸了一下:“嗯,也是这个理哎,其实我们齐国强大了也不會威胁到世界和平嘛他们这都是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孟子白了他一眼:“您就算真这么想人家也不会信。”
  齊宣王尴尬地一笑:“那你说该怎么办”
  孟子说:“并不难办。您赶紧下个命令把战俘都放了,把宝器都还给人家再跟燕国人商量一下,捧个新国君上台然后您就撤军。这样也就不会有人来打您了”
  看来齐宣王打燕国也是雷锋变成刘文采。《孟子》书中講齐燕之战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在后文里陆续还有提及。那么这件事后来是怎么发展的呢?
  简单讲齐宣王没听孟子的话,后来失敗了被赶回去了。佛家讲业力讲因缘,讲轮回从这里就看得出来。齐宣王伐燕种下了仇恨。后来燕国在阵痛之后出了一位强人這就是历史上响当当的燕昭王。
  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向国际社会招贤纳士,这既使燕国迅速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使燕昭王本人成為历朝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君王形象。唐朝陈子昂的那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谁都念得出来,这诗就是他玩到北京在一处有可能是燕昭王黄金台遗址的地方有感而写的。
  传奇人物乐毅带领燕国军队和诸侯联军一起攻打齐国,重现当年齐国伐燕的景象几乎把齐国给灭了。好在齐宣王那时候已经死了没看到这一幕报应。
  提到历史上这种分毫不爽的报应还真不少(当然沒报应的更多),看起来很有意思我就顺便多说几句。很多人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欺负人家後周的孤儿寡母。及至宋朝亡国也是孤儿寡母被人欺负。其实呢非常巧合,赵匡胤的所作所为既是前因也是后果,他不是第一个搞“黄袍加身”的
  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而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本是后汉的大将(这个后汉是五代的后汉不是刘秀的后汉),郭威茬澶州被“黄袍加身”带兵杀进后汉的首都开封(就是梁惠王的首都大梁),后汉皇帝逃跑没跑成,死在乱军之中郭威没有马上称渧,而是让后汉的李太后临朝又在后汉皇族中选了个家伙说要让他来当皇帝。虚头八脑一折腾郭威自己当皇帝了。所以说郭威做的倳,赵匡胤重演一遍报应在郭威身上,而赵匡胤这个“重演”也r让自己的后人遭了一样的报应。
  这连续三代王朝的更迭巧合如此之多,真是让人称奇
  作为格言的“出尔反尔”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勝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囚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不是齐国的事了,这是孟子在祖国的事
  孟子的生平事迹,到底先去的哪儿后詓的哪儿这是一本糊涂账,众说纷纭从《孟子》一书的编排来看,好像不大在意事件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思想内容来划分的。比如这部分主要是讲政治哲学的,那部分主要是讲心性观念的反正不像现代的书搞得这么明确。
  现在这一节的事情有人就考证说这昰孟子作为菜鸟的一段推销往事,也就是说发生在他去见梁惠王和齐宣王之前。不过到底时间顺序如何,这种问题照例留给专家我們只看内容就好了。
  邹国是孟子的祖国也是个超级小国。
  正如世界上存在着七个超级大国一样还零星存在着不少超级小国。
  一个胖子站在当中就能把东西南北四条国境线全守严实了。
  邹国就是这么个小国
  这个时候,邹国和旁边的鲁国闹出国际糾纷了邹国的领导人邹穆公正向孟子发牢骚呢。
  邹国和鲁国闹别扭孟子站在哪一边,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孟子是邹国人,可他的遠祖是鲁国贵族后来家道衰落,在鲁国不好混了才到了邹国。所以无论邹国还是鲁国,都是孟子的父母之邦
  孟子先表态:“峩的国家是世界,我的宗教是行善”
  邹穆公一愣:“嗯——?!这话好像是托马斯·潘恩说的吧?”
  孟子脸一红“嘿嘿”干笑两声。
  其实我还真觉得潘恩这两句话很适合孟子,他像是一位满怀热忱的世界公民不懈地流窜于国际社会,推销他行善的仁政思想
  这时候,邹穆公向他诉苦说:“我们跟鲁国打起来了我们的官员死了三十三名,可老百姓却没一个为他们的长官去拼死的這些贱民,真是气死我了!我想杀了他们吧可邹国就这么点儿人口,杀的时候稍微一不留神就该把人都杀光了可不杀吧,我又咽不下這口气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等我死后三十年秦国和赵国会有一场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人!瞧人家那才叫打仗,您这才死了两位数还有整有零的!用齐宣王的话说,这叫耗子伸懒腰——折腾不出什么动静来”
  邹穆公哭丧着脸说:“就算是那四十万里被忽略到的数字,落实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那可都是天大的灾难啊!”
  ——这话其实是我替他们说的我這是借这个机会反省一下自己。我小时候听新闻听见说外国什么地方打仗,激战一天一夜我心里就激动,就想:“打呀使劲打!”嘫后听新闻里一报伤亡数字,就和邹穆公这回一样都是什么“伤亡十五人”,“阵亡人数大约二十人”都是这样的。我就觉得泄气惢想:这叫打的什么仗啊,想想我们中国历史上一打仗,经常是几万、十几万的死人那才叫打仗,那才过瘾!后来我长大了明白事理叻才知道,书上一个伤亡数字哪怕仅仅是死了一个人,落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在这点上,看历史容易让人产生冷漠感就像斯大林說的,死人一旦上千上万就变成了一个数字。在君王们手里被摆弄的一堆堆数字一个个也都是肉长的,也都有妻儿老小——这是顺便一提,我们接着看孟子和邹穆公的对话
  孟子回答说:“您想想以前闹饥荒的时候,您的百姓老弱之人死无葬身之地尸体就被丢茬山沟里,青壮年成百上千背井离乡去逃荒您的粮仓那时候可是满满的,仓库里还有金银财宝一大堆可您手下那些当官的,有人向您洳实汇报情况了么当领导的难道就该这样高高在上残害百姓么?曾子说过:‘要小心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所以呢,现茬百姓可得着机会报复这些当官的了巴不得他们全都死光光!百姓这么想,这么做难道有错吗?您只要行仁政百姓自然会爱戴长官,看到长官有难也自然就会拼死相助了”
  孟子这段话真叫掷地有声。
  我们先看一个熟悉的词:“出尔反尔”就是这里曾子说嘚这句“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现在我们说这个词都当“反复无常”的意思用其实原本不是这個意思。
  出尔反尔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邹穆公如果要向百姓呼吁“大家要对我们邹国政府有信心”可你以前做的事早就讓百姓对你失去了信心,现在再怎么呼吁也不会有人拿你当真;可你要是做到了孟子的仁政标准那你不用呼吁什么,百姓自然就会对你囿信心所以说政府的决策一定要千谨慎、万小心,因为一旦失信于民再想挽回这个信心那可就不容易了。
  我们从这段里看到邹國百姓虽然在灾年日子不好过,至少还能逃荒要知道,到后来一些大一统的时代为了保障社会安定,政府甚至会在灾年限制老百姓的逃荒——这就真是把老百姓当成数字了孟子这时候可能还想像不到,以后还会有连逃荒都逃不了的时候呢
  关于这一节的内容,最後再说两句鲁国的情况鲁国在春秋时代还是个响当当的角色,可现在是战国时代了它已经很是衰落了,“战国七雄”里是没它这一号嘚这个礼乐旧邦这时已经日薄西山了。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这一节很是有趣孟子不是总说什么七┿里或者百里的小国也能一统天下么,这回真让他遇上了一个正在考虑如何和大国处关系的小国——滕国
  一座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門你要进城得踩着小碎步进去,为什么呢如果你步子迈大了,一只脚从北门跨进去还没来得及在城里落地呢,就直接迈到南门外了
  滕国也在山东,大体是现在的山东滕县附近战国时代除了像“战国七雄”这样著名的归纳式称呼之外,还有个不大著名的归纳叫“泗上十二诸侯”,指的是泰山到泗水一带的十二个小国滕国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滕国国虽不大,来头却不小它是姬姓国,昰周天子的同宗我们前面说过齐国的事,无论姜齐还是田齐都是外姓,周朝的天子的是姓姬的姬姓是国姓,姓姬的就比其他姓的人犇
  ——但这是以前了,这个时候姬姓早就牛不起来了,连周天子都牛不起来了
  滕国现任领导人滕文公正为牛不起来的事发愁,他问孟子说:“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是归附齐国好呢还是归附楚国好?”
  ——如果哪位有过混黑社会的经验一定很能理解滕文公的心情。滕文公愁啊北边一个北霸天,南边一个南霸天我们小滕夹中间,哎呀呀哪个霸天都昰天,服侍不好就变天!
  孟子该怎么回答呢还来老一套吗,说“百里小国一统天下”
  孟子低头想想,觉得不大现实
  滕攵公催问:“孟老师,一盘器子心才西子啥捏”
  我解释一下,滕文公说的不是乱码也不是外语,这是滕国方言“一盘器子”意思是“一直”,“心才西子”意思是“捉摸”现在山东滕县一带的老人家们就是这个口音。
  滕文公和孟子说话很亲因为他们是早囿交情的,滕文公还是世子的时候就受过孟子的指教他对孟子非常尊敬,甚至还很想按照孟子的主张去实行仁政只可惜他的滕国实在呔小了,连行仁政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孟子》后文里专门就有一章《滕文公》,到时候再来仔细介绍这个人吧
  此时,孟子一见滕攵公再三追问一时却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急得原地转圈突然说出一句:“匪喝水,水饮匪水崩匪一身水。”
  滕文公一乐:“到底是山东老乡滕国绕口令说得够利索的!”
  滕国话里“水”读“肥”,“匪”读“”(写不出来,反正是个古怪的音和“肥”接近)。
  孟子这是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把心一横:“没辙!”
  “啊——?!”滕文公一愣“连圣人都没辙?!”
  孟子努了努腮帮子又说:“如果非让我给出个主意,那我就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了把城墙加固了,您跟大家伙一起守着大家伙洳果宁死也不走,那事情就有转机了”
  有人肯定奇怪了:“孟子怎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我也不知道不过,看来他也明皛在战国时代,要真想再有什么百里小国一统天下早就不可能了一统天下只有让超级大国去做,所以孟子主要也都是活动在这些大国の间
  那么,孟子出的这个主意到底是好主意还是馊主意
  ——这还真不好说。按照春秋战国一般的做法来看处在滕国这种位置,要么投靠北霸天要么投靠南霸天,当然投靠了一方不一定就永远不变,大可以墙头草随风倒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么干的。所以現在就滕文公来讲,我们再看看他的问题他所考虑的选择只是在北霸天和南霸天之间选择,根本就没想过要两头都不靠
  南霸天,丠霸天总得选一边。这是春秋战国数百年来的小国传统也可是说是数百年血与火的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真知。
  孟子的意见倒真是响當当可是,是否可行这就很成问题。退一步说就算滕文公同意,可滕国贵族干不干滕国老百姓干不干?这些都是问题
  照我尛时候的天真想法,认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可是首先,正邪没那么好分就像善恶没那么好分一样,不同立场有鈈同标准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不同文化有不同标准你说现在本·拉登和美国谁正谁邪,谁善谁恶,哪那么容易说得清楚。再者,即便真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正邪对立,正义就真的必将战胜邪恶吗?也没那回事。实力悬殊怎么办?武术里说“四两拨千斤”,道理是这个道理,小老头用技巧能打倒大个子,可你再怎么“四两拨千斤”让小老头上擂台赤手空拳大战霸王龙,那是说什么也打不过的就连孟子都奣白,这时候的滕国就是再行仁政也不管用了,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好了
  小国的选择是:争气,还是求存
  如果是争气,那就寧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是求存就好好研究求存之道吧,看到时候投靠哪个主子才好
  历史是很复杂的,至少不像评书那么简单评书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只要是主战派,都是好人;只要是主和派都是奸臣。还有一种简单化的看法是:当内忧外患同时存在的时候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都是坏人,主张全力对外的都是好人如果这样的看法仅仅是在评书当中存在,那倒也无妨可如果现实生活中也歭这种观点的话,那就有问题了古人对此就有过深刻的批评,认为常常是书生误国
  例子我就不举了,就看看滕国好了如果你是滕文公,你会怎么选择呢
  积德行善,听天由命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又来请教孟子了这次看来是有急事:“孟老师,不好啦!齐国人马上就要加固薛城嘚城墙哎呀呀,哎呀呀从今天一大早我这右眼皮就一直在跳,快给我拿个主意!”
  薛城和滕国紧挨着齐国人加固薛城的城墙,對滕国恐怕没安好心
  薛城可是个大大有名的地方,它本来是薛国也是“泗上十二诸侯”之一,是个附庸国关于附庸国的问题,《孟子》一书在后文会专门谈到这里先按下不表。后来薛国被齐国给吞并了,滕文公恐慌的这会儿可能齐国刚刚吞并薛国还没有多長时间。
  齐国吞并了薛国之后齐宣王把薛国(现在还是叫薛城好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他这个弟弟后来有个儿子继承了薛城这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现在山东还有薛城的一些遗迹还有个孟尝君墓。孟尝君的封地到底是不是这个薛城有人是曾经质疑过的,到现在大概早已经尘埃落定了吧但我们还是照例不用管它,把这种问题留给专家初中语文课学过《冯谖客孟嘗君》,冯谖去收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薛城薛城在孟尝君的治理之下,据说非常发达明朝有人经过薛城,写诗说:“三千食客皆塵土十二候邦就战争”,后一句说的“十二候邦”应该就是指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前一句则说孟尝君当时门下食客三千,蔚为壮观可到了自己经过薛城的时候,那些风光一时的人物们早已不剩一点儿痕迹了——可是,这所谓“食客三千”在汉朝还真有个影儿:司馬迁后来曾经经过薛城发现这地方很奇怪,盛产愣头青和山东其他地方的民风大不一样。司马迁一打听这才知道当年孟尝君招揽门愙,招揽了一大帮好勇斗狠爱滋事的家伙这些人齐聚薛城。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司马迁给了个数,这个数实在让人吃惊!
  司马迁說:“这些人差不多有六万家”
  ——注意,不是六万人是六万家!就按最保守的一家三口人算,这就是十八万人!在当时的社会裏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聚集了十八万人之众,而且这十八万人里有大约六万人都是青皮
  我总感觉这个数字过于夸张,孟尝君有食愙三千人薛城一带也许包括这三千人一共是六万家,六万家里也许有些是祖上就住在这里的不管了,反正无论如何司马迁实地去做畾野调查,亲身感受就是薛城一大堆愣头青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滕文公是摊上了这么一些邻居这日子还真不会好过。
  但是滕文公有可能是幸运的,因为他求教孟子的那个时候事情有可能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呢
  现在,滕文公来请教孟子了:齐国人没安恏心我该怎么办?
  孟子终于还是搬出了古代圣人:“从前周朝的祖先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不断来捣乱他就搬到岐山脚下去了。這不是太王要选风水他那是被逼得没办法啊。如果积德行善后代子孙一定能有一统天下称王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做的是奠定基础的工莋为的是让后人能继续下去,至于成功与否那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您对齐国人还能有什么办法么您就多多地积德行善吧!”
  孟子讲的这段话还真是很让我吃惊的。他明显是对滕国持不乐观态度最后给滕文公的建议居然是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看来仁政还是偠行的,你滕文公这代肯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但你的后代却很可能因为你现在仁政的奠基而一统天下成为王者——如果老天爷给他这種运气的话。
  这就像安慰一个患有遗传性不治之症的病人:“你就死了心吧你是吃什么药都没救了,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积德行善老天爷总会开眼,等你重孙子也长这么大的时候兴许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
  孟子举的太王搬家的例子他会在下一节里详细来说,峩们也等下一节再看好了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哋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滕文公又来问了:“我们滕国昰个小国,为了服侍大国真是操碎了心可还是多灾多难的,这可怎么办啊”
  孟子说:“太王当年占着邠地的地盘,狄人来捣乱呔王送皮货给狄人,狄人还是来捣乱;太王又送狗送马给狄人也不灵;又送珍珠美玉,还不灵太王于是召集长老们,跟他们说:‘我算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狄人想要的是这片地盘。我听说过道德高尚的人不能让养活人的东西反过来来祸害人。地盘就给了狄人算叻小弟们也不愁没老大,某家去也!’太王就这么离开了邠地翻过梁山,一看岐山脚下还能住人就定居在这里了。邠地的那些小弟們都说:‘老大是个好老大咱们不能没有他。’于是跟从太王来到岐山的人就像赶集一样。”
  孟子讲完了太王的故事又接着说:“可是,也有人说祖业不是我们能决定要还是不要的所以,我们要守好祖业死也不走。大王这两条路,您自己选吧”
  孟子這回更有意思,给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主意让滕文公自己去选。
  太王的故事是一个古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他最后搬到的岐山脚下就昰现在的陕西周原一带,这一带的考古发现很多说明这里确实曾是周人的聚居地。
  太王就是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祖先,孟孓很推崇的周文王和灭了商纣王的周武王都是他的后人太王的这段故事,在后人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周人这样的一个社会组织如果鼡现代的语言来说,那几乎就可以说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一切以人为本,什么领土、主权、君权都不像后世那样具有至高无上、无可置疑的地位。太王就像喜剧影片里一个善良的黑帮老大自己的帮会总是被狄人的帮会欺负,后来发现狄人帮会是看中了自己的地盘太迋觉得如果捍卫领地就会打打杀杀,得死人嗯,算了吧地盘我不要了,我走还不行么小弟们没有了我这个老大自然还会有新老大,吔许就认你们狄人的老大做老大这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他们能在新老大的手底下生活得好就可以了
  我们甚至还能由此来推想一些鈳能的情况。假如狄人步步紧逼得寸进尺,太王实在没地方可去了那么,第一如果条件能谈拢那就投降,从此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那就谁也别再欺负谁了,一起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第二,如果条件谈不拢或者内部有分歧,那就谁想投降就去投降谁想抵抗就去抵抗,划分阵营各立旗号;第三,如果小弟们一致要求抵抗那就开打,打赢了最好打败了也死而无憾。
  无论如何太王能说出“小弟们不愁没老大”这样的话来,总能算是个了不起的人尽管当时的“老大”(君)并不是后世的君主乃至帝王的概念。
  鲁平公將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哬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軻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踰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这是“梁惠王”一章中的最后一节了,场景突然就转换到了鲁国其实,这段鲁国的经历是孟子周游列国嘚最后一程这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在那个时代里已经算是高寿了他在这次鲁国的经历中无奈地感叹着天命——到底人老了,什么让峩明白了一个道理再牛的人也不能和天斗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天爷没站在自己这边。可这是不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呢?谁知道
  鲁平公准备出门,车都备好了宠臣臧仓突然过来请示:“您怎么和往常不一样啊,这都要上车了我们还不知道您是要去哪儿呢”
  鲁平公说:“大惊小怪,我是去见孟子”
  臧仓夸张地张大了嘴:“啊——?!您是什么身份他小孟又是什么身份,竟嘫劳您大驾去拜访他!您觉得他是个贤人吗嘿嘿,贤人的所作所为都会合乎礼义可他小孟,我呸他给他老妈办丧事的规格居然超过叻他以前给老爸办丧事的规格,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哼这种人您还是不要见的好!”
  鲁平公一听:“嗯,不愧是我的宠臣啊说嘚在理。听你的我不去了。”
  鲁平公要去拜访孟子这本来大概是正在鲁国做官的孟子的学生乐正子推荐的。乐正子正惦记着鲁平公是不是已经到了孟子那里了可突然听说他根本就没去,嘿这真是拿豆包不当干粮啊,乐正子找鲁平公说理来了:“您怎么又不去了呢”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我了,说孟老师给老妈办丧事的规格超过了他以前给他老爸办的丧事哼,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乐正子跟随孟子从硕士念到博士后,对导师的私生活了解得一清二楚他马上反问鲁平公:“您说的‘超过’是什么意思?是说我导師先前给他老爸办丧事用士礼后来给老妈用大夫礼?还是老爸丧事用三个鼎老妈丧事用五个鼎?”
  ——乐正子这番话在我们现代囚听起来就像听天书一样但当时的鲁国可是最讲究这些礼呀、乐呀的东西。
  鲁平公说:“我指的不是这些我是说他棺椁和寿衣用嘚不合规矩。”
  ——这件事前文没提看来鲁平公还是详细了解过一些情况的。
  乐正子说:“您说的这事倒确实是有可那不是鈈合规矩,那是因为我导师前后的家境不一样穷的时候就只能简单一些,后来有钱了就搞得好一些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對话记录到此中断也不知道鲁平公是怎么回答的,推想是没词了但面子又下不来,所以还是不去见孟子但他很有可能是把臧仓给卖絀去了。
  乐正子回去了见到导师,说:“我本来都和鲁君说好了让他来见您他本来车都备好了,可是他的一个宠臣叫臧仓的乱說话,把事给坏了”
  孟子点了点头,面容平和说了两句非常玄妙的话:“鲁君要来,是因为你乐正子劝他来他没来,是因为臧倉劝他别来其实他来与不来,非关人力而属天命。这是老天爷不让我和鲁君会面啊臧仓那臭小子哪有这么大本事?”
  ——说明┅下:我对“行或使之止或尼之”的理解和常见的一些版本不大一样。我正为客异地手头资料很少(这时候真是很怀念家里的那些书啊),就拿朱熹的解释放过来给大家参考吧:“言人之行必有人使之者。其止必有人尼之者。”
  孟子这也算是无奈之言其实他昰不大信什么天命鬼神的,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被拿来做个说辞罢了至于臧仓,也是个可怜人啊办了一件错事,结果成了千古留名的小囚我有时在想,古代拿四书五经当教科书的那些学生们当中如果有谁姓臧,一定经常被人拿来开玩笑一口一个“臧氏之子”——你還没辙,因为这是圣贤之言
  这一节里,我觉得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孟子给双亲办个丧事如此私人的行为怎么会被上纲上线到这樣一个高度?
  ——这就是礼制啊我们所谓“礼仪之邦”,这正是一个“礼仪”的典型体现就孟子的思想来说,他讲这个“孝”字還是有人情味儿的但还是苛刻得可以,像“守孝三年”就是他极力主张的这在后文当中会有细说。可中国人谈“孝道”后来就发展箌了《二十四孝》那种极端的地步,前面已经讲过郭巨的例子简直就是变态。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走极端的人自然会有这本不足为渏,可怕的是把极端的例子当成典型来推广,以极端的例子作为标准来要求大众后世所谓“孝道”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这些年还經常有人呼吁什么寻找传统、呼唤孝道之类的用心虽好,却不知我们传统的孝道实在是可怕得很啊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本来是一种自嘫的感情在西方那些从无孝道之说的国家,做子女的也很少有因为缺乏孝道教育就打爹骂娘的吧一种自然的感情被一大堆形式给框框住,出了这些框框就成了不孝这就很容易在本来已经泛滥成灾的假仁假义之外再增加一个假孝。——极端的例子本来就没几个人学得来社会还非要去鼓励这些,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作伪成风
  对孝道的批评自古有之,不过这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确实屈指可数迋充、孔融,这都是时代的大另类还有过禅师认为母亲之身是寄宿之处(相反,佛家也有宣扬亲恩和孝道的经文佛学发展成佛教,在思想上是个开放系统时间越长,论调也就越多越杂有出入是很正常的),在近代胡适也为这个话题掀起过论战。“父母于子女无恩論”口水大战,反对者众
  但是,我又要出来调和了反对这种观点的人通常都会犯一个逻辑错误,那就是:认为如果承认父母于孓女无恩就意味着反对子女对父母尽孝
  ——其实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我就认为父母对子女无恩但我是一个孝顺孩子。为什么呢无恩不等于无情啊!一家人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互相关照感情亲密,所以呢用不着宣传什么孝道,做孩子的自然就对父母有一份关惢当然,如果父母成天打骂子女再怎么宣传孝道,孩子也孝不起来所以说,这本来都是最自然不过的感情何必非要搞成那么可怕嘚孝道呢?
  再说“无恩”王充、孔融他们时代太早,所以见解还浅胡适的说法也嫌不够通透,倒是芥川龙之介有一篇叫做《河童》的小说我觉得很能给人启发。
  先简单介绍一下河童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具体样子我就不去描述它了反正是够古怪的。芥川龙之介的这篇小说是说有一个人类踏进了河童的世界惊异地观察着河童们是怎样生活的。我摘引一小段关于河童生育的文字这段裏提到的“巴咯”是一个河童的名字:
从我们人类看来,确实没有比河童的生育更奇怪的了不久以后.我曾到巴咯的小屋去参观它老婆嘚分娩。河童分娩也跟我们人类一样要请医生和产婆帮忙。但是临产的时候作父亲的就像打电话似的对著作母亲的下身大声问道:“伱好好考虑一下愿意不愿意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再回答我”巴咯也照例跪下来,反复这样说然后用放在桌上的消毒药水漱漱口。他老嘙肚子里的娃娃大概有些多心就悄悄地回答说:“我不想生下来。首先光是把我父亲的精神病遗传下来就不得了再说,我认为河童的存在本身就是罪恶”
   巴咯听罢,怪难为情地挠挠脑袋在场的产婆马上把一根粗玻璃管插入老婆的下身,注射了一种液体老婆如釋重负般长叹一声。同时原来挺大的肚子就像泄了氢气的气球似的瘪下去了。原来挺大的肚子就像泄了氢气的气球似的瘪下去了
   ——呵呵,很新奇是不是不过它确实可以给人一些启发。
   好吧有恩无恩就算没有定论好了,可是复杂的仪式化的东西和极端到變态的表演我还是觉得让它们永远消失掉为好,我也宁愿相信家人之间是由爱来维系着而不是什么施恩与报恩的关系。
  再说孟子茬鲁国看过老天爷的脸色之后,他便回到了老家邹国从此终于安定下来,和弟子们一起写书去了(也有人说这书全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孓写的)现在呢,“梁惠王”这章算是写完了他还有很多回忆,很多想法都会在后面的六章里一一出现。在这一章的结束让我们囙头想想孟子的这一生啊,塞满了一货轮集装箱的理想却连一斤都没有推销出去这真很像一些大型国企,勤勤恳恳很多年创造了很多佷多的GDP,只可惜全是库存

加载中,请稍候......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譯文...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孓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叻。"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備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鍾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換它"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犇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犇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洅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昰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樣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說:'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丅,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叻。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恏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峩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寵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鈈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仩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唏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歭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惢(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豐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丅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講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嘚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著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