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苏联援助给中国的坦克,中国军队为什么不平均分配给各师使用?

部分来自网络杠精,愤青键盤侠,水军请自觉速离

维克斯 卡登洛伊水陆两栖坦克

陈济棠曾购买过12辆,参加过广东抗战被广东人称为“浮游战车”

BA-3轮式战车,也是蘇联援助的第一辆装甲车装备国军200师,参加昆仑关战役第五军依靠装备精良,屡建战功参加入远征军。

战斗全重为4吨最大速度90km/h,裝甲厚5-8mm乘员2-3人,装备1挺7.92mm MG13机枪1939年,德国向中国出售装备于第200师的战车搜索营第3连,曾参加台儿庄战役无损伤,后来参加入缅甸作战全部损毁。

改自221比221型稍大,火力也更强顶部是开放式的,可以搭载更多的士兵Sd Kfz 222和221同一年来到中国,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3--4人,装备1挺7.92mm MG13或34机枪和1门20mm KwK30或38机关炮

BA-20乘员为2-3人,装甲厚度为4-6mm最大时速80-90km/h,装备为1挺7.62mmTDTMG机枪是二战中苏军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车型。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國国民政府引进了数量不详的BA-20

车重5吨,乘员4-5人装有1挺12.7mm和1挺7.62mm机枪。二战中通过租借法案美国曾大量装备给诸如苏、中、法等同盟国军队使鼡1941年10月中国国民政府获得了36辆M3A1侦察车。

此战车仅重4.3吨乘员3人,使用一台“福特”V-8发动机装备1-2挺7.62mm轻机枪,载员4人可牵引轻型火炮。於1943年装备驻印军前期参加训练,后期参加了入缅作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