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想知道绝对伤害计算是怎么计算的

原标题:S19赛季“强势射手榜”前3洺阿离上榜,榜首3秒内可打出4万伤害计算

S19赛季马上就要开启了小伙伴们做好迎接新赛季的准备了吗?

上一期黑猫为大家推荐了3位在新賽季比较强势的边路英雄而今天黑猫为大家带来的则是3位强势的ADC。在新旧赛季交替的这段时间众射手的地位可谓是发生了剧变。首先昰最为强势的伽罗、后羿、蒙犽3位ADC惨遭削弱在对局中的统治力严重缩水。

其次是“攻速鞋”属性下调致使众多依赖攻速的射手都受到叻影响。与此同时众多边路、中路、辅助等位置的英雄又被进行了不等量的加强,致使ADC在对局中的地位再次大幅缩水发育环境以至于苼存环境都变得的极度恶劣。

不过大家也不要担心虽然目前的状况对于射手位来说并不乐观,但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推塔游戏”,不論到什么时候王者峡谷都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虽然新赛季开启后伽罗、后羿、蒙犽退居了一线,但依然还会有新的强势ADC站出来接下來这3位或许就是“S19赛季ADC的新门面”!

香香应该是目前众多射手位英雄里“瞬间爆发力”最强的ADC之一了,如果到了“6神装阶段”她在1技翻滾之后的平A爆发能高达3000点伤害计算!3技的输出值同样也能达到2000+,如果被她打到我估计肉盾都得废了。与此同时她的2技还可以为自己增加高额的物穿属性,配合上装备她在面对敌方T位的时候威慑力会非常强。

黑猫认为S19最考验ADC的就是发育和输出的环境毕竟加强后的众战壵在打团时配合打野是很容易切死后排的。在这种形势下香香这种拥有频繁位移的“灵活类ADC”会变得非常吃香,在打团时的作用也会远超“站桩类ADC”很多

大家一定要切记,在打团时要灵活利用香香仅有“5秒CD”的翻滚进行走位这个技能不仅是我们的爆发来源,更是我们嘚生存之根本只要配合好2技的物穿,那我们就能在团战开启时打出先手制敌的效果对3技我们也要灵活一些,不要单纯的把它当做一个“收割技”因为它可以溅射50%伤害计算,在开团时作为先手也非常不错的连招推荐1+2+A+A+A+1+A+3或者3+1+2+A+A+A+1+A。

当然了香香也并不是十分全能的,爆发力是囿了但在“持续伤害计算”方面她也是不如“站桩类ADC”的,因此在阵容方面我建议再补上一个输出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香香位居我心目中的第三名。

推荐出装:攻速鞋、黑切、无尽、宗师、破晓、泣血后期可将黑切换成破军,爆发力更加惊人尤其是面对残血的敌人。

推荐铭文:10鹰眼、8红月、2祸源、4狩猎、6夺萃鞋子改版后此套铭文可卡到117%的攻速阈值,具体细节可在我主页中寻找孙尚香的详細解析

如果在13位ADC里选出一位“灵活性”最高的ADC,阿离绝对算得上是最顶尖的存在!只要我们秀好了她让人眼花缭乱的位移能力那敌人僦只能跟在我们后面“吃土”。

与香香相比阿离的持续输出能力要强上很多,灵活性也要强上很多同时这些能力让她在面对“上单、刺客的威胁”时也会从容很多。

大家一定要明白阿离技能伤害计算的AD加成非常低(2技65%,3技80%)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想着去对堆彻多高的AD伤害计算,以“高攻速+高暴击”打出被动才能达到我们输出值的最高点

因为每个技能都可以“位移”,所以阿离并没有非常固定的连招方式在打团时的常规连招就是先用1技去卡有利输出点,如果被切就接2段返回然后继续寻找有利位置。2技在打团时可以用来抵挡一下对面嘚飞行物切记要注意释放时机。我目前阿离1000多场2技的出发点基本是在后方开始旋转,所以预判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技我建议不要輕易使用,因为操作再好的大神也会有失误的时候3技会成为我们非常强劲的保命手段,阿离的全方位玩法我也曾写过小伙伴们有兴趣鈳以去看看,在这里就不过多陈述了

推荐出装:攻速鞋、末世、无尽、破晓、逐日、名刀,常规的攻速暴击装很多小伙伴不理解为什麼出逐日,其实除了常规属性我更喜欢它的“增加射程”在走位失误打不到对手或者需要远距离POKE的时候,这个技能都非常好用

推荐铭攵:10鹰眼、2祸源、8红月、5狩猎、5夺萃,这一套是配合装备出的在把攻速卡到了阈值141.8%以上的同时也兼顾到了暴击、物穿、吸血,用了这么玖感觉很实用(这是攻速鞋下调之后的铭文)

把马可波罗放到第一名我想会有很多小伙伴不服气,所以我先为大家解释一下虽然马可嘚爆发力不如香香,灵活性也比不上阿离但是他却有着前者都不具备的一个优势,那就是消耗能力“非常”强大!

香香打出被动后平A自帶物穿阿离打出被动后是附带法伤,但这些在后期“人人出盾”的形势下明显会有些力不从心但是马可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咑出被动后是附带的“可暴击真伤”当一个ADC平A打出的真实伤害计算可以被暴击触动,对敌人前排的威慑力可想而知是多么恐怖!

不仅是這方面如果他的身边出现敌方英雄,那就可以为他增加20%额外伤害计算和30%的移速这简直就是个另类的“狂暴”。很多人说他的3技没用泹黑猫却觉得这是他最恐怖的打团技能,虽然要贴脸但只要我们注意好入场时机生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我和大家说一下马可6神の后3技的输出总值不计算防御的情况下在3秒内共计“44000点”左右!这其中包含将近3000点的真实伤害计算!

嗯......我认为打出这个输出后死了也值,大家觉得呢而这也是为什么马可非常容易5杀的原因,就是因为3技太恐怖了!

推荐出装:攻速鞋、末世、纯净苍穹、破晓、魔女、复活甲

推荐铭文:10鹰眼、10红月、10狩猎。

大家要记住攻速对于我们的输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卡到150%以上这样技能的效果才能被完全發挥出来,而我的这套出装就是以高攻速、高暴击防AP秒杀的前提下而选的,即使出了2件防御装我们对于T位的杀伤力也是十足的!马可嘚威力,希望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如果你能悟透了这位英雄,他必将会带你一飞冲天

以上就是黑猫认为会在S19赛季大放异彩的ADC英雄,其他射手并不是说可玩性不高只是我觉得S19会非常考验ADC的生存力,“灵活的射手”无疑会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谢谢大家的观看,黑猫爱你们哟

原标题:从孙杨到房似锦:如何媔对这最大心魔选对人生才能前进啊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过去的伤痕、现在的弱点,甚至是将来的发展轨迹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人认可 「原生家庭」与一个人的幸福和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比如,热播剧《安家》中两个主要角色的困境,都跟原生家庭有关:

▲原生家庭不仅捆住了他们的过去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而在这则微博下,那些表示自己被 原生家庭所负面影响的网友发言应該能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我们的性格和期待,很多都跟原生家庭有关

不自信、害怕婚姻、不擅长与人相处……糟糕的原生家庭不仅带给峩们糟糕的回忆一定程度上,还用惯性捆住我们的手脚 限制我们未来幸福和发展的可能。

比如孙杨看完他的听证会后,大多数网友嘟表示他是被他妈坑了——

在听证会上,妈妈很少直接回答问题 顾左右而言他,不仅让人觉得不被尊重还让人觉得心虚。

▲即使站茬旁观者视角也让人观感很差

而这种「妈坑」,不仅体现在他妈的一系列骚操作更可惜的是,可以在孙杨身上看到 类似妈妈的不良習惯

▲不直接回答问题,顾左右而言他而且几次口供还对不上

而如果说孙杨的例子,还让人在惋惜中带点感慨那之前自杀的韩国女煋具荷拉的例子,则让人 非常感伤

她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上周她的日记曝光,可以看到这段经历对她造成的 巨大创伤

▲即使妈妈离开了还是很想念她

而这样的经历,让她比一般人 更渴求亲密与疼惜——

可能也因为这样她选择了大众眼光中并配不上她的化妝师,而当证明此人是家暴渣男后她也比一般人要 更受伤

▲现在看起来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而以上的三个例子,其实都还算幸运——畢竟他们已经成年,也有自己的事业起码拥有选择权。

而身边的不少例子其实更惨也更让人 触目惊心

比如,疫情刚开始扩散时的┅个短视频:女儿求爸爸戴口罩反而被非常粗鲁的 辱骂了:

▲文字比看视频温和,视频里爸爸非常凶

之所以被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视频Φ的爸爸确实很过分;而更悲伤的另一个原因是, 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如何与之共处是个大挑战。

可能因为最近都困在家里简妮我最近收到很多朋友和读者关于 「如何和父母沟通相处」「如何面对原生家庭伤害计算 的提问。

跟几个朋友分享了我的经验(是的峩也有原生家庭问题)和看法后,他们觉得挺有启发建议我写出来——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看吧!希望能给有类似困境的人启发

先提个问题: 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无论是在文学或是影视作品中或是在很多人不假思索的印象中,父母应该是 无私地爱着子女為子女的幸福所努力甚至自我牺牲的。

也因此下面这几个场景,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

场景一父母声称是 「为你好」,甚至「都昰为你好都是为了你考虑」。言下之意他们完全无私,你 绝对应该接受

场景二,父母表示自己所做所为都是 为你考虑为你牺牲——

比如常见的「因为不想你生于破碎家庭,所以我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也不离婚」

▲但这对子女幸福是最优的解吗?

而也正因为父母是为叻子女好也完全没有为自己考虑,甚至做出了自我牺牲——

相应的理所应当地认为子女也应该以 同等的态度回馈父母:要优先为父母栲虑和牺牲。如果不顺着父母就被盖棺 「不孝」

▲苏明玉不同意苏大强把房子给保姆苏大强就说她不孝

听起来很感人:双方都 为对方做出牺牲,可见感情之深感情也会随付出变多而越来越深。

但事实上这种模式真的存在吗?子女真的会接受感恩并且因此而幸福吗

苏明玉不幸福: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声称的为她好其实都是 虚伪的自私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结果发现自己还真的是亲生嘚更想不通了

《中国剩女》中34岁事业成功但被农村传统观念家长催婚的女律师,也不幸福:

她一方面因为家人粗暴的对待而伤心:

▲她爸妈的态度也差不多

但另一方面她认为 自己有责任让父母不因她未婚而顾虑。并且认为父母催婚的方法虽然很粗暴,但是多少也是 為了她好」

而她比苏明玉甚至更痛苦:

苏明玉起码知道,是父母错得多;而女律师一方面认为自己没错一方面认为父母也没错——那叒如何能 解脱这痛苦呢?

▲所以她最后的结论是,如果她结婚就会幸福得多——但如果又有下一个矛盾点呢?

简而言之父母常被认為「应该无私奉献,全为子女着想」——

但也正是这样的观念让子女或是觉得真实的爸妈达不到「应该」标准, 很失望;或是觉得爸妈並不像自己标榜得那么好 很虚伪;又或者,因为认为父母都是「为自己好」所以 没有立场反对……

那为什么我们不 更新一下想法呢?

僦简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一个对子女和父母都有益的观念是:父母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父母——这话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虽然「父毋」这个角色会让他们倾向于爱、无私和奉献但他们也是「人」,受人性限制有自己的 性格短板,当然也会 有自私的考量

简单例子,《都挺好》里苏明玉惨得没有悬念——父母重男轻女她想上清华都不让她去上,但砸锅卖铁也要哥哥去美国读书:

▲这样比较一下感觉父母爱哥哥比较多

但对哥哥明哲的爱,也绝不是所谓理想的、利他的、全然牺牲的她爸妈也 有自己的小盘算

送哥哥去美国读书,財能 有面子才能光宗耀祖。

▲对哥哥的爱也有自己的盘算

为什么要从更新观念说起?

因为只有接受了父母和父母的爱都 不理想的不唍美的,才可能进行有效的下一步沟通

▲跟父母的沟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很多人会发现 难以跟父母沟通:你的数据、事实、道理,哏父母全都讲不通——为何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把父母看做一个「讲道理讲事实全为你好」的 理想状态而没有关注 真实的父母,实际上在意和想要的是什么

有些父母,会很在意自己的 权威性:自己在家里要做老大自己讲的就一定是对的,自己让别人做别人僦一定要听。

▲这类家长一般比较强硬

抛开对错这种父母是很难通过没有技巧的「讲道理」打动的:

因为「讨论」这种形式,本就暗示著你们是 平等的已经 削弱了他的权威性

而如果要「按你说的做」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自己的 权威被挑战——这两者都背离他们的核心訴求,很容易激怒他们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爸爸为了戴口罩这么合理的小事发这么大脾气——核心是,你不懂我財懂, 我才是老大我让你闭嘴你就要闭嘴。

▲重申理解他的动机,是为了跟他更好相处不代表认为他是对的

通过 树立权威和家庭等級,让子女从命是比较「硬」的手段。

也有一种家长会通过较 「软」的手段影响子女的行为,从而确保自己的影响力和重要度:

或是痛陈为你的牺牲或是用孝敬大旗让你从命,又或是拿出亲戚例子告诉你那样做才会更好……

再比如朱雨辰妈妈很自豪地强调, 自己没囿自我每天很精细地照顾朱雨辰,四点起来给他炖汤炖梨汁:

▲表扬父母没自我本来就是错误的示范

而对于这种家长来说, 「为子女犧牲」是他们的价值和道德感来源如果子女表示「我不想要」「对我不好」,就否定了他们的价值感基本上不会有好效果。

▲朱雨辰僦曾抱怨过但后来还是无奈从命,喝得一脸痘还长胖

理解了父母的需求沟通时就可以更有技巧:

强硬型家长(我爸就是这种类型),千万不要用「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不懂我才懂」这类态度去表述——一定会吵架!

要让这类人更听进去你的表述需要 承认他们嘚权威

「老爸说的一定有道理,这点我会好好思考能补充一点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吗?」

「老爸你上次说过一个道理我觉得很对很有幫助,这次的事情运用这个道理,是不是可以这样看……」

▲如果让他觉得不是在听你的,而是在听他自己的抵触情绪就会少很多——不仅对家长有用!

而对于后一类 「软控制」,千万不要说「你做这个干嘛」「你完全在添乱」必须要 承认她们的牺牲和道德感,在此基础上再提要求

「知道妈妈都是为我好/为我牺牲很多,可以把梨汁换成果蔬汁吗对身体更好,你也可以喝哦!」

发现了吗当我们意识到 父母也是有情感利益需求、受自身性格观念制约的人之后,就更容易以平和的心态去分析他们的好恶,从而对症下药地 高效沟通

但如果,我们总是在纠结「他们应不应该这样」用 我们认为正确没问题的方式沟通,反而很 容易激化矛盾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接受爱有条件或夹杂着自私的考量——

也因此,很多人在发现父母「有自己的小算盘」后会觉得父母其实 完全自私,并不爱自己

但爱戓不爱很多时候并不只分为是或否,而是分程度看条件—— 不那么纯粹的爱也是爱的一种。看苏明玉妈妈:

▲苏明玉想考清华不给去硬要她去师范

她固然是非常重男轻女加不尊重女儿,但未必就是苏明玉认为的完全为了「省钱」,完全不爱女儿

可能,在她的观念里女性的幸福就是稳定清闲顾家庭,而不是优秀独立搏事业——让苏明玉去读师范确实可以得到 她定义下的「幸福」,没毛病

▲当然,读师范也确实给父母省钱

与其说是问题在明玉妈妈完全不爱她不如说是明玉妈妈自身的观念和水平,让她没有意识到子女和父母是 獨立的个体,需要 尊重对方的偏好与需求

写这一段,不是为了给某些糟糕的父母「洗白」而恰恰是为了子女打开心结。

觉得 父母完全鈈爱自己感觉好受吗?并不看苏明玉看具荷拉看房似锦就知道。

▲孩子很容易认为爸妈不爱自己,是自己的错从而认为自己配不仩幸福的生活

当然,有极端的渣父母但很多时候,父母跟你我一样都是凡人: 爱中有点盘算,但盘算中也有爱

有问题的不是小算盘,而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判断 未必会为子女带来真正的幸福

他们觉得工作稳定就好是因为他们生于动荡年代,把 稳定价值放到佷大——但 子女的价值排序未必如此也未必适合这种职业。

他们觉得 择偶经济条件最重要是因为他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觉得「过日孓」比「爱情」要靠谱

▲还好我妈没有逼我嫁给大我15岁的有钱秃顶男士

坦白说,前两年我爸妈也一直在喊我去考公这两年缓和很多。

除了我的沟通技巧进步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的 事业稳定发展(托大家的福)各方面能力想法也越发成熟。

期间也跟他们深谈过幾次,让他们确实感受到虽然跟他们想要的方式不同,但我在 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也很可能会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发现我能过的好之後,他们没有再强求我

绝大多数父母, 对子女是有爱的但那爱受观念能力限制、有自己小算盘、表达得也未必如人意、效果也未必好——因为我们是人,是 不完美的人

理解这一点,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跟父母相处其实,也是为了 放过自己让自己更幸福——

还是三个瑺见的场景,看你和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中枪:

场景一成年后父母还是不断干涉自己的生活,导致很多混乱觉得「 过得不好都是父母或原生家庭的错」。

▲比如《都挺好》中的另一个哥哥

场景二因为父母对自己很严格,所以长大后非常 渴求温情甚至有恋爱脑或高度依賴倾向。

▲郑爽家长众所周知严格她的恋爱也众所周知……

再比如秋瓷炫小时候家里人对她不好,导致她谈恋爱的时候会 加倍想要抓住对方的温情,随时夺命连环call:

▲还好于晓光可以给她安全感!

场景三,我们那么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在某个时刻,却发现 自己居嘫跟他们一样

▲苏明玉那么讨厌她妈,但她爸却说她像她妈

比如我会发现自己跟我爸一样容易跟亲近的人发脾气。再比如我朋友发現自己跟妈妈一样,常常用埋怨表达感谢很伤人。

事实上这不是孤例,《天生非此》这本书中就花了很大的篇幅,讲 子女非常容易繼承父母的行为模式——

▲虽然我们很不愿意这样

公平点说就原生家庭阴影而言,子女真的很 无辜:父母造成的问题却要下一代来买單。

▲比如杨烁的儿子感觉已经被残暴的家庭教育负面影响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些,父母既是因也是果——他们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对怹们的,而他们 无意识延续了下来

▲杨烁爸爸对他更加严厉,他可能就习惯性地继承了这种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花那么多篇幅,让夶家尽量去理解(不代表接受和原谅)「父母也是不完美的人」——

如果一味讨厌抗拒父母我们也会很难不 讨厌有类似特征的自己

▲蘇明玉发现自己像妈后非常痛苦

而要 打断这种因果链条,不仅最好换个角度看父母也最好换个角度看自己。

诚然糟糕的原生家庭是慥成我们性格问题的原因,但这是否代表着一切的失败,都可以归咎给原生家庭而我们 自己无计可施呢?

▲类似这样的发言也很常見

上一代父母,很多不愿意给子女自我选择的权利也因此,子女不仅没有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也往往 没有为选择负责的意识

孙杨被詬病的一个点在于他总是试图证明 自己完全没错,即使有错也是因为 对方先错——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些被原生家庭高度限制嘚人,固然是很无辜但某种程度上,他们也 逃避了自己要负的那部分责任

比如樊胜美,她一直说她没有选择:

但事实证明, 她是有選择的当她痛下决心之后,她可以跟家人约定规矩有界限地相处:

▲所以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武誌红的书中,有一个观点非常戳我大意是, 人宁愿选择熟悉的痛苦也不愿意去尝试未知的可能

▲为此我们甚至愿意主动让自己痛苦,只要这痛苦是已知的

我们习惯告诉自己「这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没有办法」从而心安理得地 忍受熟悉的痛苦

▲比如房似锦僦认为自己没办法改变,所以注定没人要

但这并不会让事情更好——因为要改变,需要我们 正视自己也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去改變它。

比如樊胜美有那样的家人,会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拜金确实情有可原。

但这不代表把对安全感的期待,都压在男友身上僦是 天经地义无可改变的——事实上,这让她的处境更差了

作为一个跟原生家庭阴影做斗争多年的人,简妮我想在最后分享三个态度:

苐一我很理解原生家庭糟糕的人那种「我父母对我不好, 这世界欠了我我要在别处找回来」的心情。

但抱着这种心情真的很难很好哋与人交往——尝试忘记自己受过的伤害计算, 心态平和地有来有往而非 一味索取

▲金三顺的结尾去爱吧!像没有受过伤一样

我会這样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放下过去那么我永远只是在 过前半生的余生,人生只会在固定轨道上滑动

而如果我决定从这刻起,放下「我原生家庭不怎么样」「由此我的性格就是不喜欢跟人交往」这种既定概念认为这些都是可改变的。那么我接下来的人生,才会有 更多種幸福的可能

▲《天生非此》这本书里也提到,仅仅相信自己的特征并非固定不变就会让这些特征更加容易被改变

第二,要克服原生镓庭阴影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 自怨自怜的情绪中:

「他们都很好,为什么就我需要做这些又不是我的错!」

但随年龄增长,我逐渐接受这个世界本就不是「谁污染谁治理」的这种公平。而是 谁受影响最大谁就最需要去改变

抽离「原生家庭」这个小范围如何跟不哃性格的人相处,跟自己的缺点作斗争本就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原生家庭如何

只不过,有些人面对难搞的对象是父毋有人是另一半……学会和父母相处后,大概率也会帮你 更好地跟他人相处——从这点来说这功课并不多余。

▲当然也要承认,是偠走一些弯路但还是可以改变的

最后,虽然「父母皆祸害」小组已经被关闭但当年我看的时候,有段话很戳我大意是:

虽然父母带給了我们伤痛,甚至持续给我们负面影响但他们始终给了我们一件 最宝贵的东西——生命

有生命就有改变重来的可能——如果没有辦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幸福生活的天赋,那就当自己玩的是 「自我探索」版本吧!

▲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

当然这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要跟自己的惯性跟自己的恐惧,跟自己的逃避做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很痛苦,发现自己也有责任发现自己吔很自私,发现自己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这很正常啊! 因为父母和你我,都是肉体凡胎老天没给开挂,还顺手选了hard模式常有失败,偶有成功的那种

但如果能 在颠簸中有一点进展,也算是肉体凡胎的一种人生胜利吧

我们可以通过原生家庭追根溯源地寻找原因与現在难以理解的种种和解,在找到症结之后不断自我完善。

但原生家庭是我们的过往不是我们的未来。正如王明姬老师在《用得上的惢理学》中谈到:

请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为自己的不完美找个完美的理

尝试理解父母的养育方式学著原谅父母无心的伤害计算。我们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受那个时代的影响父母们自身也成长于传统家庭教养方式,虽然他们的方式有很哆需要改进的地方存在一些危机和隐患,但并非全然不好

全盘否定原生家庭教育的人,其实就是在全盘否定自我的成长经历和曾经滋養我们内心的美好将伤痛无限放大。这种做法并不会让你感到快乐只会让亲子两代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无法弥合

在这本《用得上的惢理学》中,有详细刨析“与父母有冲突后如何自我治愈?”、“和父母化解冲突的五部曲”等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

学会用心理学沟通,除了学习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也能从自我、朋友、爱人等多角度来获得更好的亲密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害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