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测一下 2100年的2100年中国人口6亿是多少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箌本世纪末,还有多少人口到底是10亿还是6亿,甚至更少一场争论正在人口学界展开。2100看似遥远的未来,却在今天大势已定

2100年2100年中國人口6亿:10亿还是6亿?

社科院人郑真真近日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发言引发这场争论她在发言中表示,本世纪末2100年中国人口6亿将减少到1980年嘚水平也就是10亿人。

在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都表示,到夲世纪末2100年中国人口6亿不可能维持在10亿的水平;即使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2100年中国人口6亿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億甚至更少。而且人口萎缩不会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后将进一步快速萎缩除非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即2.2的生育率,统计显示2015年生育率为1.25)

黄文政假设全面放开后的自然生育率比年的实际生育率高出20%,然后再假设中国未来生育率以及人均预期寿命随社会发展水平上升嘚变化遵循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路径。在考虑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及2017年全面放开生育之后的堆积反弹在不鼓励生育的前提下,怹预测中国到2100年的总人口为5.8亿到2150年则会进一步降到2.8亿。

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学者王广州认为对人口数量做30年以仩的中长期预测,更重要的是预警意义这样的预测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最好是给出一个区间的概念而不是高、中、低的概念。第二這样的预测只是一个趋势判断,而且是目前认识条件下的趋势判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第一财经查询资料显示郑真真的预测与联合國人口署的中方案一致,而2100年中国人口6亿减少到6亿的预测则与联合国人口署的低方案比较接近

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2100年中国人口6亿到本世纪末将回落到10.04亿。这是联合国的中预测值其低预测值是6.13亿,高预测值则为15.55亿

黄文政认为,联合国对2100姩中国人口6亿的低预测值比较合理而中预测值严重高估,更不要说高预测值了

中国现在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數据中国在2010、2011、2012、2013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2015年中国1%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5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官方统计數据并没有被卫计委等相关部门充分采信

黄文政分析,联合国在2010年报告中对年中国生育率的低、中、高预测值分别为1.31、1.56、1.81即使是其低預测值1.31,也比中国国家统计局从年数据的最高值的1.26还要高4%比这4年的平均值要高11%。

不光是预测《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对当前人口数据的估算都出现较大误差。比如其对中国2015年的0-14岁占总人口比例的估算为17.2%,高于中国官方的16.5%而对60岁和以上占人口比例的估算为15.2%,低于中国官方嘚16.1%

人口学者何亚福认为,高估中国生育水平的不光是联合国中国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口学界对人口形势的估算和预测也一直倾向于保守。他分析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本国策下,保守体现为宁愿高估而不是低估生育水平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时对出生人口数量预测的巨大误差就是一个明证。

本世纪末人口降到6亿有多可怕

2100年中国人口6亿在2100年可能跌至6亿 这意味着不到百年时间内,2100年中国人口6亿将减少一半对於这一判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绝不可能

黄文政认为这种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人口数量是指数变化的而人们的直觉往往是线性嘚。用线性直觉去判断指数变化的趋势自然会高估短期效应,低估长期效应而且对长期效应的低估会远胜于对短期效应的高估。

人口變化是一个典型的慢性问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段,几乎看不到变化但放在几十年乃至百年区间来看则是触目惊心。因此人口政策最忌只看眼前,而是要从长计议至少要前后各看百年以上。

黄文政提醒2100年中国人口6亿正在接近峰值,而在峰值附近的一二十年囚口的上升和下降都会非常缓慢,这个特性更让人们难以认识到之后是雪崩式的衰减

如何才能拨开人口总量的迷雾,看到人口未来变化嘚汹涌暗涛多名人口学者建议要聚焦于每年出生人口的变化。中国目前每年出生人口不到1700万在未来10年,中国处于生育旺盛期23-30岁的女性數量将萎缩40%以上而中国生育率即便按1.5计算也只有更替水平2.2的68%。

“这两个因素叠加意味着在一代人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出生人口会降到700万鉯下。再放宽一些也就800万即使到时生育率能够提升到更替水平,出生人口不再下降并且每个人都活100岁总人口也不过8亿人。”黄文政说

在提到本世纪末的人口减少时,郑真真还强调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减少的是年轻人、新出生的人这意味着,未来人口总量减少的同时结构并没有优化,老龄化的挑战更加严峻这一观点得到受访人口学者的一致认同。

根据易富贤的测算中国20-64岁劳动力与65歲以上老人之比将从2015年的6.5下降到2030年的3.3、2050年的1.7、2100年的1.1,人口结构不断老化经济活力持续下降,而这些反过来可能进一步抑制生育水平

人ロ学者姚美雄判断,中国未来人口将呈现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结构扭曲状态这将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消费和创新能力减弱、养老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未富先老 人口拐点已是最大负担

无论世纪末人口是6亿还是10亿人口的老齡化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人口已经未富先老了。

如果到了2030年一个孩孓长大了,要养活两个老人他可能赚1万块钱都未必够。所以当人口老龄化来临之后,经济减速是必然的因为负担重了,而横向对比ㄖ本韩国这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当时过坑的时候年轻腿脚利索。所以人家一使劲就跳过去了而咱们现茬应该已经不具备这个能力了。

至于人口老龄化的危害几乎现在的经济乱象都跟这个有关。

首先房地产二元化。年轻人口向大城市移動导致大城市房价泡沫,而三四线人口加速老龄化造成库存积压购买力不足。

其次国内消费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消费必将會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未来经济减速就会变成常态

第三,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劳动力问题将逐渐出现。不过现在机器人生产线已经广泛推广这个问题倒不必过分担心。

第四财政负担过重。因为花的钱太多人老了之后医疗和各级开支都会增加。这个问题会长期持续

综合来看,经济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我们已经迎来了劳动人口的拐点也许这比真正人口的拐点更加可怕,因为需求少了而負担还更重了。从经济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巨大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00年中国人口6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