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国家队退役的牛人怎么都退役的那么早

奥数国家队有个福一中“牛人”(图)_网易新闻
奥数国家队有个福一中“牛人”(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N栏目主持李建芳叶琦肖春道
  3月30日,在江西鹰潭一中,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代表队领队宣布了新国家队的6名队员,其中有一位是福州一中高三学生苏钧,他是我省唯一的入选者,是我省继1996年、1997年两名学生入选奥数国家队之后的第三人,也是我省时隔13年后重新得来的荣誉。今年7月,他将和另外5名选手,代表中国出征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他拒绝过清华的召唤
  苏钧,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是个数学“牛人”。当他还是鼓楼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时,就获得全国小学奥数决赛一等奖。2007年,他因为初中阶段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从屏东中学保送福州一中读高中。2008年,读高一的苏钧,代表福建省参加第23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与一些高三的学长同台竞争,捧回了一枚银牌。
  2009年,苏钧再次代表福建省参加第24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他的成绩是120分,取得了一枚金牌。
  一般来说,清华大学会录取CMO金牌、银牌学生,而北京大学只录取金牌学生,所以读高一时,清华大学就向苏钧伸出了橄榄枝,可苏钧心仪的学校却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这个学院在他眼里,“无疑是学数学最好的学院”,为此他拒绝了清华。而高二时这枚CMO金牌,使他提前敲开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大门。
  今年3月13日—30日,入选2010年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集训队的54位同学在江西鹰潭一中参加集训,我省有三名学生入选集训队,苏钧是其中一名。在18天的集训期后,经过考核,苏钧最后成功入选国家队。
  “喜欢一件事,就要沉下心去做”
  苏钧已经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数学的,反正,他学数学一直走在同龄人之前,用他的话来说,“小学时学了初中的,初中时学了高中的,高中时学了大学的。”有的学生,因为主攻某一科,往往其他科目学得不好,但是苏钧却是“全面开花”。读高中以来,他一共参加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每次赛前要脱课准备,但他其他学科的成绩却始终没有落下,总成绩在年段里名列前茅。福州一中多年来培养了很多数学尖子生的陈德燕老师,也不禁为这个得意门生自豪,“他很扎实,很沉得下心来学习。”苏钧自己也说,当你喜欢一件事,一定要沉下心去做,你就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除了数学,苏钧的爱好还有围棋。和别的男生女生一样,他也喜欢明星,平时也爱听流行歌曲,他也上网,只不过很少玩网络游戏。而苏钧的父亲,却更希望他能先做人再做事,教过苏钧的老师,都称赞他“品行比学问更优秀”。
  已经被保送北京大学的苏钧,现阶段除了准备参加比赛,还腾出时间提前选修大学课程。苏钧说,“进入大学后,我也会一步步把基础打好,将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
  2010年奥数国家队6名队员名单:福州一中苏钧(高三)、上海中学聂子佩(高二)、浙江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李嘉伦(高三)、重庆南开中学赖力(高三)、唐山一中肖伊康(高二)、华师一附中张敏(女,高三)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努力加载中
下载腾讯视频观看完整版
简介:武僧一龙生涯最快KO 右手重拳打晕对手仅用12秒
用武之地,格斗极品视频集合。
用武之地的其它视频
赞助商广告【学长带你逛六中】“科技牛人”养成记
“科技牛人”养成记
今天,学长想带你们认识几个六中的“科技牛人”:
他是第67届国际青少年英特尔工程与科学大奖赛学科大类集体项目国际三等奖(也是当年中国大陆代表队的最好成绩)的获得者蔡炜桢(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读);
他是第1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中组FLL机器人挑战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前(美国雪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他是第6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获得者蔡程灏(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博士在读);
看了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是只有“服气”!很想多了解他们一点?那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写的成长记录吧!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蔡炜桢:我的厦门六中成长记
2014年,随着中考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敲响,初中时代已告一段落,要迎来的将是更具挑战的高中学习生活。
经过几天焦急等待,中考成绩出来了,我的中考成绩距离心中的目标学校还是差了一点,心中未免有些失落。但是乐观的我马上又想起了曾在报刊上看到科技创新、舞蹈艺术全市最牛的高中——厦门六中!从小热爱发明创造的我如果能在厦门六中的科技创新平台上大显身手的话,或许对我的成长与发展更有帮助!当和我同分段的其他同学还在纠结不知选什么学校,我已下定决心报考厦门六中这所素质教育特色高中。
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我就冲着这一点报考了厦门六中,想在那里“闯”出一番成绩。开学前就到六中附近先走了走,一位老师征得保安同意后,带我进校参观,并介绍了六中科技特色,开学后才知道,这位带我进校园参观的老师是科技创新的指导老师陈宙锋!而且正好在他所教的高一16班,一切尽是机缘啊。
带着发明创新的想法,我在课下找到陈老师,并告诉他我的想法,想在我原来的发明作品上再深入研究设计。老师欣然赞许我有天赋并投入指导,一位也是陈老师指导过的高二学长颜明也是科技酷爱者,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藉由爱好一同参与了项目研发。别看我年龄比颜明学长小,这个项目的组长是由我承担。
在刘卫平、欧阳玲校长亲自关心支持下,经第一指导老师陈宙锋的精心辅导及其他相关老师的辅助下,我和颜明的创新发明项目一路经历市赛、省赛最后入围全国赛,这期间我花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周六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在陈老师的工作室及机加工车间等进行不间断长时间项目研发和创新制作,这期间的艰难困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高二时,经多层遴选,在得知被成功选入国际工程大赛的中国队国家队队员时,心中充满的是喜悦同时又肩负着责任,在接下来长达半年的赛前准备中,学校领导、我的各位科任老师都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在我落下课程后,各位科任老师耐心的为我辅导。几位英语组老师(如朱紫琴老师等)也投入不少精力对我进行国际赛赛前的英语培训,陈宙锋老师更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不遗余力的深入指导。正是厦门六中的素质教育科技特色理念和跟进的实际措施,让我在国际大赛上从容应对,最终获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学科大类集体项目国际三等奖,也是当年中国大陆代表队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厦门六中科技创新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高三阶段,在现任校级领导继续支持下,我通过自主招生被排名全国前五的国家级重点专业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在重大300多名来自各地优秀自招考生面试现场,以90.5分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早早就被本一预录取,一洗冲击清华大学同专业差一点成功的失落。
在大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高中时积累的创新智慧,经选拔进入重大弘深学院电气班,在重庆大学校团委等创新创业平台上,我继续投身创新创业大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先后获2017第十一届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再获iCAN“原创中国精英总决赛”特等奖,于2018年6月代表中国出征在香港举办的2018国际大学生总决赛,历经层层角逐获得了总决赛贰等奖的优秀成果。
转眼厦门六中毕业已经一年,而在六中的成长瞬间仿佛就在昨天,每每回到厦门,我们都先到六中陈老师工作室报到叙聊。感谢厦门六中,六中的素质教育创造育的培养,让我真正做到了:“昨日我以六中为荣,今日六中以我为傲!” 。
蔡炜桢(右)、颜明参加第67届国际青少年Intel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参加央视加油向未来节目与撒贝宁互动
斩获国际大奖,答中央电视台CCTV1新闻直播间记者问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陈前:凤凰花开的时节
高考之后,常想起在六中六年的学习生活,我想到的不仅仅是在六中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老师们言传身教的一种对学习的态度和同学之间那种情谊。对我来说,我的中学时光离不开学习,竞赛,科技创新这几个词。
时光回到2010年的夏天,我们六中机器人代表队站在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中组FLL机器人挑战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那个时刻我们内心真的是无比兴奋,也非常自豪。回想起当初刚刚加入六中机器人社团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段俊老师开始一点点教我们从如何搭建一个机器人到给机器人编写程序,到后来的参加比赛。基本上我只要一有空余的时间就会跑去学校的机器人教室,一遍遍地调试机器人,从中我积累了很多经验,老师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可以说他是我在科技创新的启蒙老师,让我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科技竞赛,并且学到了很多在文化课里不曾接触到的比赛实战经验。后来高中的时候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信息奥赛小组,在肖海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编程和算法的学习对于我后来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我非常感谢六中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以及科任老师对于我搞竞赛的大力支持。他们的鼓励让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我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从六中毕业之后,凭借着当初对机器人研究的热爱,我选择到德国攻读机电系统工程学士学位。在德国读书期间,我亲身体会到了德国在机械领域的强大和他们对待事物的严谨,这一切都让我触动很深。我也曾经在国内的工厂实习过,我想应该就是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能够决定你在这个领域所能达到的深度。后来我快要毕业的时候,我的德国导师询问了我未来的规划,我表达了想读研的计划,他告诉我未来工业4.0是大势所趋,工业信息化是未来的大趋势,我便毅然地拿着导师的推荐信来到了美国读计算机科学,希望未来有机会能为中国制造2025做出一份贡献。
感谢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段俊、邱永祥、肖海、郑伟志、王敏等。还有我的科任老师曾经给与我的教导和鼓励,谢谢你们。
感谢六中教会了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如何面对挫折,这是我受用一生的财富。
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中组FLL机器人挑战赛一等奖获得者和指导老师
参加全国赛调试设备
师生共同研究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蔡程灏:科技创新助我成长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厦门六中度过的。当时,我一直以为平面几何其实很难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幸运的是六中很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在吴清凉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了很多数学原理进行了互嵌无缝拼接异形砖的设计,才发现我们可以把平面几何直接用在生活中。为了设计这些异形砖,吴老师提供了很多思路,然后我再根据这些基本思路去拓展,设计出了几十种异形砖。当然,仅仅是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它们转化为成品。为了做出样品,我们与厦禾校区旁边的一家有机玻璃厂合作。为了完成这些样品,吴老师经常在东渡校区和厦禾校区之间来回跑。其实科技创新大赛的准备过程是在模拟科研的过程。科研的时候我们需要选课题、做实验、写论文、发表论文和答辩,其实科技创新大赛也是按照这个流程,它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比如说我在准备宋庆龄发明比赛的时候,我要自己画好设计图,然后找到厂家制作出成品,还要把设计过程的理论写成论文。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还会有很多教授评委过来考评,我需要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经历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科技创新给予我最多的是科研能力的直接提升。创新才能带来科学的进步。科研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书本中的知识,那就创造不出新的知识。我们的初中高中的课堂其实也是以书本中的知识为主的。幸运的是,厦门六中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结合课堂、创造知识的机会。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科技创新正好弥补了初中高中教育中缺少的那一部分。如果有机会的话,参加一次科技创新大赛能让你学到很多。
其实,在六中人人都可以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创新”因子已经融入每个学生的“血液”。也许,你也可以是下一个“科技牛人”呢!你是不是还想知道“科技牛人”是怎样养成的?就让学长我来帮你寻找养成秘籍吧!
三年多个小课题,小点子收到大关注
在厦门六中,做课题这样“高大上”的活儿不仅仅是老师要完成的工作。从2015年开始,在三年内必须完成多个课题,成为了六中每个学生的新任务。有开题报告、有实验过程、有研究总结,同学们做得有模有样,许多‘金点子’老师想都想不到。通过做课题研究,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学问的意识也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六中的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与发明创造“亲密接触”,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你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科技尖子哟!
2017学生课题研究材料
少年硅谷机器人,小课程助推大发展
2016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全国开展“少年硅谷”机器人普及教育活动,在全国选取五所学校进行试点,六中荣幸入选,获赠一批机器人设备和3D打印机,在原有的信息教室的基础上改建成三间“机器人实验室”,使已开展16周年的六中机器人教育如虎添翼。作为“少年硅谷”活动基地,学校于2017年新开设了《机器人》和《3D打印》校本课程,所有学生都可以上机器人课!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六中的同学已经可以编程设计游戏啦!羡慕不羡慕?
多彩科技嘉年华,小创意燃起大火花
为了进一步普及创造教育的受众面,六中打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就是全校学生的科技大狂欢,老师和我们共同设计出隐藏科学原理的、能吸引同学人人参与的游戏项目。科技节的每个场馆都是“人气爆棚”,同学们高兴地玩,愉快地学,收获大大的!
厦门六中科技节保留节目—报纸搭房子
首个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师从大专家
为了全方位助力学生筑起科学的梦想,六中还成立了全市首个“少年科学院”。是不是很高大上?作为一个学生科技机构,“少年科学院”下设工程创新、社会与自然科学研究、智能机器人等7个研究室,并对应成立7个指导组。“少年科学院”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由学校聘请的高校教师、科研单位研究员、科普单位专家等组成。有了专家的“把脉问诊”,“小院士”们可是进步神速!学校还投入巨资,筹建两校区少年科学院创客空间,“少年科学院”现在已经成了厦门六中“最强大脑”集中地呢!
厦门六中少年科学院成立大会
厦门六中少年科学院创客空间(初中部效果图)
2015年,厦门六中获评首届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获中国英才计划化学论坛优秀奖。
2014年,厦门六中获评第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和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学校”;
2013年,厦门六中成立全市首个“青少年科学院”;
2000年,厦门六中获评 “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
你有小小的科技梦想吗?快来六中吧!让梦想照进现实!
陈佳玺同学的《可移动遥控三角警示牌》获得省赛一等奖
厦门六中学生参加2015年中国英才计划化学论坛获优秀奖
微信编辑:姚莹莹、陈艺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牛!镇中学霸入选国家队 看看这位牛人是怎么炼成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15日,从南开大学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传来最新消息,经过为期六周的紧张集训学习,并通过一周多次理论和实验选拔考试,镇中王丁立入选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这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国家队选手。王丁立同
1月15日,从南开大学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传来最新消息,经过为期六周的紧张集训学习,并通过一周多次理论和实验选拔考试,镇中王丁立入选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这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国家队选手。王丁立同学将代表中国参加将于2018年5月在越南举行的第19届APHO。据了解,王丁立是镇中高三创新班的学生,学科成绩都比较均衡。对物理格外感兴趣。在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并入选集训队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在镇海中学,有一批像王丁立这样的学霸。在已结束的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镇中共14人获省一等奖,其中4人入选浙江省省队。在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中,3人获得全国物理竞赛决赛金牌,1人获得银牌。这群爱好数理化的小伙伴主动向学校申请为同学们开设&跌宕数理化&选修课,成为上学年该类选修课中选课学生最多的课程之一。
[责任编辑:张瑜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国家队退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