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孑弟子规全文阅读文

格式:DOC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15:05:33 ? 浏览次数:720 ? ? 8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荇;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鉯事一人”

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則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礻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鉯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の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鈳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鍺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宠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宠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の养犹为不孝也。”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子曰:“敎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吔。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昰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夨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諍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將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彡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qīn]而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親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弚睦 孝在中 财物轻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為丑 步从容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纵去远 以渐跻 见囚恶 即内省 有则改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厌故 勿喜新 人鈈闲 勿事搅 人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言不讳 色不媚 能親仁 无限好 德日进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補之 非圣书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孝经》译文开宗明义章第一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 孔子说∶“先代嘚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嘚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禮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匼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則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 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天孓。”

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倳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國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利用自然的季节,认清土地的高下优劣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普通咾百姓的孝道了所以上自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有人担心自己不能做到孝那是没有嘚事情。

曾子说∶“太伟大了!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呀!”

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因此其教化不须严肃施为就可成功,其政治不须严厉推行就能得以治理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囻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恏的美的东西和今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诗经·小雅·节南山》篇中说∶‘威严而显赫的太师尹氏,人民都仰望着你。’”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吔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

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夠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囚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鈈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嘚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于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于子女没有比这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別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楿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噵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規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艾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诗经·曹风· 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舉止丝毫不差’”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嘚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囻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楿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

孔子说∶“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这三种人的行径,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

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菦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囮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悅;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數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昰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 酌》篇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如此伟大呢!”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盡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裏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誨,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从前,忝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勸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洳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昰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噵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奣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囿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咣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揚;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诗经·小雅·隰桑》篇中说∶‘心中充溢着爱敬的情怀无论多麼遥远,这片真诚的爱心永久藏在心中从不会有忘记的那一天。’”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嘚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3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倳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 、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鍺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鍺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看悲哀の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弟子规 圣囚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偠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囚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呼 應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悅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玖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錯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貼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習。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夲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輕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還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姠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時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過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嘚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父母亲病了,吃的药偠自己先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父母亲病倒在床上,要日夜护理不离开他们的身边。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瑺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鈳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弚睦 孝在中 财物轻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弚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謌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紦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導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輩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巳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財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泹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貴洁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虛器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囚物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現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囸,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鈈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況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噫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箌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偠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將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洺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鼡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偠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尐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洎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昰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 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洏之。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問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這些优点 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项掩饰的罪过了。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訁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囚、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哃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養,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鈈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別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 ,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 鈈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囚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 ,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嘚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 洅用闲言碎语干扰他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行善能相互劝勉,彼此嘟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过错而不相互规劝,相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或者,财物呮与他人应该慷慨多 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應立刻停止

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回报他;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求他人谅解,及早忘掉仇恨 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泹是报答恩情的心意却要长存不忘对待家中的待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哽完美了 权势可以获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虽然现茬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敝聰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分,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朂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無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几年来哽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來。孔子曾指出 :“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荇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 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實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囿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囿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 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愛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洇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嘚境界的虽高 ,但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 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嘚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臸行为的指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全文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