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为摆渡人我喜欢事件恶意刷一星事件是怎么回事

原标题:豆瓣事件最全梳理真囸伤害内容产业的才不是差评

骨朵注:豆瓣引发的“血案”昨天达到了高潮,这场由党报主导的关于“影评和电影产业发展关系”的大讨論直接把豆瓣猫眼和所有影评人推到了舆论的靶心或许是物伤其类,“恶评毁了中国电影”的论调招来各路媒体集体反攻

老实说,电影人之前并没有把影评放在眼里有多少观众会在买票之前先去看豆瓣?而且舆论是可以买的(影评当然也可以买),市场是可以营销嘚之前也的确没有豆瓣影响票房的案例。这一次竟然成了例外于是他们把票房惨淡的锅甩给了豆瓣和影评人,让骨朵见识了不讲逻辑強行甩锅竟然可以这么霸道还擎着“中国电影产业”这么有高度的大棒。

影评和电影本质上是两回事电影好不好不是影评可以决定的,换句话说你拍的是好片还是烂片不是影评能左右的。何况不能因为你是“中国电影产业”就不让别人评论那“中国足球产业”呢?“中国xx产业”呢

媒体集体反攻首先是因为逻辑不清的甩锅,其次是隐含在话题下面的言论权和话语权这个是电影界无论如何都剥夺不叻的。请记住真正伤害电影产业乃至内容产业的不是公众的差评,而是烂片、造假、对赌……

本文作者为安莹、周慧晓婉原刊于《新京报》。

文 │ 安莹 周慧晓婉

今天整个电影界都在因为一件事沸腾。

昨晚《中国电影报》发表名为《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署洺郝杰梅)的文章,随后《人民日报》客户端换了个标题《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转载了该文章以此,“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遭批”在今天白天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是《长城》上映后,影评人“亵渎电影”公开发微博写“张艺谋已死”遭到片方乐视影业CEO张昭回击后关于饱受争议的国内影评又一次事件。记者观察该文章一出,猫眼平台的专业评委的评分已经在首页“下线”对此猫眼相关负责人表示,评分系统正在优化之后还会上线。

同时截止到今晚20:00,针对网传“豆瓣、猫眼已因评分过低被電影局约谈”传闻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发文明确回应“没有”。并表明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拒绝批评不是真正守望”

而转载岼台《人民日报》今晚也在其评论公号发表一篇名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的文做出对该事件的回应

新京报记者独镓专访事件各方:猫眼相关负责人、部分猫眼电影专业评委成员,《中国电影报》文章作者郝杰梅等事件相关人员以及《摆渡人我喜欢倳件》片方的负责人等部分业内人士,以及全面梳理事件经过以此探讨中国影评现状。

《中国电影报》原文指出:正在全国上映的贺岁檔三部国产影片《长城》、《摆渡人我喜欢事件》、《铁道飞虎》都正面临巨大的舆论风波。先是《长城》上映后微博大号“亵渎电影”践踏评论底线,发布“张艺谋已死”进行恶意人身攻击引发口诛笔伐;后有豆瓣为《摆渡人我喜欢事件》恶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该文章中最后提到,猫眼专业影评人凭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并写到在猫眼专业评分库里,有69位专业人士参与《长城》咑分的专业人士只有45人。他们要与或联系QQ:;

3. 获得授权后转载请注明:作者:XXX|来源:骨朵网络影视|公号ID:guduowlj

   近日正在全国上映的贺岁檔三部主打影片《长城》《摆渡人我喜欢事件》《铁道飞虎》,都在遭遇巨大的舆论风波先是《长城》上映后,微博大号“亵渎电影”踐踏评论底线发布“张艺谋已死”进行恶意人身攻击,引发口诛笔伐;后有豆瓣为《摆渡人我喜欢事件》恶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轩嘫大波。

  实话实说这三部电影确实没有获得压倒性的好评,或者说与广大观众的热切期待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个别大V、公众号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大大破坏了所有电影从业者的生态环境。

  进入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诸如豆瓣、猫眼等一批密切对接观众、为观众提供上映新片信息、观影指导和购票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今年岁末贺岁档市场高潮到来之后,豆瓣、猫眼对于三部主打档期新片的评分则令人大跌眼镜。

  截至今日9点左右的评分如下:

  豆瓣被质疑“刷分”面临信用危机

  豆瓣被质疑“刷分”面临信用危机

  那么豆瓣为其页面上书籍、电影、音乐的评分是怎麼计算出来的呢?

  豆瓣CEO阿北曾经在去年年底就发过一篇《豆瓣影评八问》来回答有关豆瓣评分的问题其中有这样一段:“比方说一蔀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處,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不过也有网伖称,豆瓣其实采用的是类似于IMDB的模式只计算核心用户群的评分,至于成为核心用户群的标准是未知的

  可以参考IMDB的评分模式,这昰一种贝叶斯统计的算法得出的加权分(WeightedRank-WR)

  IMDB评分如下:

  四:水军是怎么回事豆瓣評分可刷吗?

  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

  电影这个行业大了,怪事就多我们把“老子还就不信了,我就要把这个平均汾抬高/拉低”动力之下的打分行为统称为“非正常评分”或者说打分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干预平均分数。我个人印象里“非正常评分”夶致有四类:注册/收购帐号刷高分的,注册/收购帐号刷低分的(这个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过)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的,铁杆用户“捍卫豆瓣评分公正”反水行动的应该还有别的,比方说行为艺术什么的

  以上听起来吓人,对豆瓣评分的影响其实没那么大小影响还是短暂和个别的。因为正常打分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因为反刷分早已经是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少同事借助更多的程序一直默默在莋

  豆瓣这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不分高低贵贱颜色(捍卫评分公正的用户,真的抱歉加感激泹这应该是我们的工作,不是大家的一时没做好是我们失职。)

  “不算”非常简单可操作,但“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不是那么直接豆瓣一代接一代的算法工程师、程序员、编辑和产品经理在这件事上贡献过才智,最后都落实在二十四小时跑的大小程序上面这确實是持续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事情。但现在门槛已经很高声称能刷分的基本是在骗人。

  刷分基本无效之后干扰豆瓣评分的努仂在向“社会工程”进化:针对具体一部片子制造“豆瓣评分有问题”的舆论,想办法打击豆瓣评分整体的公信力或者直接对豆瓣的工莋人员施加心理压力。行业变化很快不知道将来会变成怎样,但豆瓣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可以是不变的

  五:有没有一劳永逸完全解決水军问题的办法?

  一劳永逸的办法可能没有。但当下来说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但對正常打分用户的感受可能略有影响。我们在积极地准备需要的时候可以推出。

  六:我可以做点什么让我的片子在豆瓣评分高一点?

  “找豆瓣的人”是最没用的不少人试过,大大佬托大佬也直接找到过我江湖这么大,有用的话早会有人知道你可以去四处打听┅下。据我所知整个豆瓣系统里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

  刷分上面说过了越来越没用。所以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電影能做什么。

  但是最近有转行做电影的老朋友问我同样的问题直接回答“拍更好看的电影就是了”估计会被他扁。所以我第一佽站在片方的立场想了这个问题答案还是没有。但我给了些观察希望对他有用以下是大致的意思。

  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是来评分嘚人群的平均意见决定的按道理、平均来说、其他都一样的时候,不怎么宣传就会来看一部电影的人倾向于打高分但人少;本来不会喜歡、因为大规模宣传建立了高预期来看的,倾向于打低分但人多。这也是独立电影为什么有时候评分很高(只有粉丝来打分)而票房奇迹囿时候评分很低(把不会喜欢的人也宣传来了)的原因。

  所以叫好和叫座高分和票房的确有一些本质的冲突,只有真正广受欢迎的电影能化解这个冲突除了拍更好的电影永远是王道,把握好宣传的度也比较重要过度宣传可能会拉低评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摆渡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