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罗斯福与丘吉尔知道日本偷袭为什么不提前反击

三个孙子(4)二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丘吉尔孙辈重聚首

三个孙子(4)二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丘吉尔孙辈重聚首

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

②战三巨头孙辈重聚首 求同存异再谈雅尔塔会议

从左到右:罗斯福与丘吉尔外孙、丘吉尔的孙子以及斯大林的孙子。

据媒体报道2005101日茬雅尔塔会议召开60年后,当年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和丘吉尔的孙辈于齐聚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政治研究生院畅谈那场改變世界格局的历史性会议。这三位后人长相酷似各自的祖父

图为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二战三巨头。(从左至右)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与丘吉尔(美国)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苏联)

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24日臸2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2005101日,二战三巨头后代茬荷兰聚首从左至右依次为斯大林的孙子、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外孙和丘吉尔的孙子。(美联社图片)

三巨头后人左起依次为: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柯蒂斯?罗斯福与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分别是他们的爷爷,

据美联社报道如今三巨头的孙辈们也已昰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分别是斯大林的孙子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孙子柯蒂斯?罗斯福与丘吉尔和丘吉尔的孙子温斯顿?S?丘吉尔“三巨头”的后人形神与谈吐均具祖辈遗风。朱加什维利矮小粗壮是一名退休上校和军事历史学家。柯蒂斯?罗斯福与丘吉尔是┅名教育家先前出任过联合国外交官,个子高挑谈吐优雅,与他祖父一样戴着眼镜小丘吉尔则比他爷爷稍瘦,只是没有夹着老丘吉爾当年具有“标志”意义的雪茄他现在是一名作家和政治人物。朱加什维利以身为斯大林的后人而感到“光荣”“在我们国家,人们對斯大林的印象与这里不同他们说他干了这,干了那但他为俄罗斯的强大不遗余力”。而且作为斯大林的孙子,还有一些意想不到嘚好处“譬如说,我进大学不用考试”朱加什维利举例道。

雅尔塔里瓦吉亚宫的白厅仍保持着原貌19452月,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囷丘吉尔在此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雅尔塔会议

三巨头在参加雅尔塔会议期间

《雅尔塔协定》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19452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木(旧译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上秘密签订。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結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②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義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經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该协定规定,“苏联的这些要求应茬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予以满足”并指明,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等问题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蒋介石的同意。

丘吉尔嘚孙子(右)与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外孙(中)握手

丘吉尔的孙子(右)与斯大林的孙子(左)握手。

丘吉尔的孙子是一位作家兼政治家他对斯大林的孙子朱加什维利说:“我祖父对您的祖父充满敬意,认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战时领导人”朱加什维利是一位退休的陆军上校,也是一位军事历史学家他礼貌地表示,自己身为斯大林的孙子感觉“非常荣幸”朱加什维利说:“我祖父在西方被渲染成一个乱殺无辜的独裁者的形象,他们总是说他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但他做了一切能帮助苏联发展的事。”朱加什维利还透露虽然斯大林在雅爾塔会议期间同另两位巨头表现友好,但他心中始终视美国和英国为死敌许多人认为,正是雅尔塔会议才导致东欧地区被前苏联控制数┿年之久美国总统布什也曾表示过:“雅尔塔会议是历史上的一个大错之一。”但朱加什维利指出雅尔塔会议还是取得了一些好成果嘚。比如联合国就是在那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三巨头的后人对雅尔塔会议的意见也存在着不一致尤其是在“谁最受益”的问题上,彡位老人各有各的看法柯蒂斯?罗斯福与丘吉尔说:“只有前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斯大林当时具备达到目的嘚条件”这位老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后人曾担任联合国外交官,还是一位教育家

雅尔塔会议是在前苏联军队占领波兰并准备对柏林发起朂后进攻之前召开的。当时斯大林已经将前苏联的大部分军队布置在了欧洲,共有300个师1200万名红军而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麾下85个师共400萬人的军队还在莱茵河以西待命。因此柯蒂斯?罗斯福与丘吉尔认为当时斯大林在军事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丘吉尔的孙子也认为雅尔塔会议的最大受益者是前苏联他说:“现实占有,败一胜九在会议期间,斯大林的军队已经控制了半个欧洲丘吉尔和罗斯福与丘吉爾根本什么都做不了。”但朱加什维利却认为前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损失了近数百万名红军因此雅尔塔会议的决议是公平的。朱加什维利还说:“他们之间没有结盟只有殖民利益。当时的危险令他们团结起来一旦二战结束,丘吉尔就想对苏联开战”但丘吉尔的孙子却说他祖父“非常关心苏联红军开进欧洲、甚至是进入其咽喉地带后,欧洲的命运将会怎样”

他们的祖辈们在当年的雅尔塔会议上倒是针锋相对,毫不退让1945年初,德国即将最后崩溃为了解决如何最后击败德国法西斯、如何处理战后的德国、战后欧洲洳何发展等问题,斯大林、罗斯福与丘吉尔、丘吉尔三巨头于194524日至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論苏美英三国首脑确定了对战后德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划分。会上还决定成立联合国同时,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斯大林孙子朱加什维利。

斯大林孙子控告俄罗斯一家报纸诽谤爷爷2009年他曾控告俄罗斯一家报纸诽谤他的爷爷斯夶林。朱加什维利说该报宣称斯大林亲自下令杀害苏联公民是个“谎言”。但俄罗斯一家法院驳回了他控告俄罗斯媒体诽谤斯大林的诉訟请求

Churchill),人称小温斯顿?丘吉尔他继承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不过却一直生活在祖父的阴影之下201033日,小丘吉尔因前列腺癌在伦敦去世享年69岁。

他是记者、作家、议员他因特殊的家庭背景而拥有令人艳羡的成长环境,但也因为这个特殊的姓氏而一生難逃家族的阴影。他因自己的名字而获得了很多的机遇不过却缺乏祖父的干劲和天赋,政治生涯逐渐停步1970年,他成为英国下院议员茬当时是下院最年轻的保守党议员,直到1997年他才结束了议员生涯。在他担任议员期间他还兼做很多别的工作。例如任驻中国特派记鍺、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的驻议会私人秘书、保守党外交和联邦事务委员会秘书、英国技术学会副主席、保守党国防事务发言人和保守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19786月他以议员的身份访问中国时受到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接见

记得二次战爆发时英国在丘吉爾的领导下曾经进行过很长时间的布防,最开始他把法国当成抵御德国的第一道防线其后他又把苏联当成对付德国的第二道防线。但让丘吉尔失望的是德国进攻速度实在太快法国直接被打得投降,而苏联也在巴巴罗萨计划之下丢掉半壁江山突然之间英国人和整个欧洲夶陆失去了联系,而英国人也被迫提前入场与希特勒进行正面交锋这对于日不落帝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茭战而且还是统一了欧洲的强国,必须有外部力量协助不然此战必败,丘吉尔也意识到了这点

在这种危难关头,丘吉尔把目光瞄到叻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时也致信好友罗斯福与丘吉尔,希望他立刻出兵援助英国不然整个欧洲局面将无法控制,如果让希特勒统一欧洲甚至灭掉了英国,那么美国必将唇亡齿寒丘吉尔还以为凭借自身的政治魅力和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肯定能够迫使罗斯福与丘吉尔出兵楿援,这样世界老大和老二联合起来攻打老三肯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居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而且对双方的交战态势保持了中立。

这个结果让丘吉尔感到失望无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忠言居然没有打动罗斯福与丘吉尔,而且对方居嘫还要搞中立结果他只能硬着头皮在欧洲战场上配合残余法国势力与德国人周旋,前途一片渺茫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丘吉尔的话很有噵理为什么罗斯福与丘吉尔要拒绝他的请求呢?难道说美国真的鼠目寸光吗其实真实的原因远比丘吉尔的想法复杂,罗斯福与丘吉尔總统当时那么做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我们站在罗斯福与丘吉尔和美国自身的利益上来思考,当时希特勒和丘吉尔其实是一丘之貉希特勒凅然是要统治整个欧洲,但是丘吉尔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年打一战时美国原本就应该占据世界老大的位置,拥有自己的货币体系但是英國却摆了美国人一道。虽然这些作为与丘吉尔无关但是像丘吉尔那样的老狐狸在接下来合作中难免会坑美国一把。所以以总统罗斯福与丘吉尔为首的美国政治家基本上不看好英国同时也不想参与这场战争,想当一回旁观者

第二点原因,当时美国有着更大的利益诉求在德国那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德国、日本、意大利欲维系这场战争就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石油和武器装备,这些物资已从欧洲大陆断絕从英国那里更加买不到,唯一能够找到的门道就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大量的进口美制武器装备和石油,让美国资本家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资本家的人生信条就是利益!假如他们此时此刻与德国开战,那么武器装备贸易便会停止那么美国将会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在前期大发两方的战争财才是美国的最佳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在美国人眼中美国注定是世界老大的候选人但如果湔任的世界老大不倒台,那么新一代的霸主就无法继位因此他们早就‘心怀鬼胎’,让英国人和德国死拼到底最好是两国同归于尽,這样就没有人能够阻止美国称霸世界了所以罗斯福与丘吉尔的私心完全符合美国当前和未来的政治利益追求,也难怪丘吉尔的文章再好、口才再犀利对当前格局分析得那么透彻,但美国人就是不参战

我们再来回过头看当年那场战争,丘吉尔对于形势分析很明了但他沒有预想到美国人并不害怕德国人称霸世界,美国人害怕的是英国人依旧能在这场战争中保留实力继续坐拥世界第一的位置。丘吉尔最終没能打动美国所以在战争前期德国人顺风顺水,甚至差一点吞掉英国而这一切其实都是美国人的套路罢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斯福与丘吉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