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死亡人数有陷入两线作战吗?

原标题:二战中如果德军不首先進攻苏联德国有没有胜利的可能?

二战的一个重要舞台就是苏德战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的最终进程。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德国進攻苏联重蹈了其在一战的覆辙,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导致了德国最终的失败.此文不讨论德国是否有可能击败苏联,而假设,希特勒认为在西方嘚英国未解决前,不能又在东方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因此竭力避免主动进攻苏联的话,二战将会如何发展呢?

1、苏德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具有高度战略洞察力的领袖,即使在蜜月期间,对苏德之间未来可能的发展也早有心理准备.希特勒早在苏德秘密协定签署时僦说:“这是和我们不得不掐死的魔鬼签订的条约”;《我的奋斗》也明确指出:德国的生存空间是在东方的辽阔土地;希特勒德国,始終把苏联当作必须征服的目标而苏联趁德国忙于西线战役时一系列打造东方战线的行动更加深了德国对苏联的警惕。

而斯大林并不是没囿预见到德国会进攻苏联只是时间判断上有错误,而个人的一厢情愿又影响了国策使苏军无法做到最充分的战争准备。其实苏联早看出了德国的居心不良并采取了相应行动:军事上,苏联惨胜“勇敢的小芬兰”得到了列宁格勒的安全态势;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与德國瓜分波兰;吃下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把西部边境前推了200~300公里如果说这条“东方战线”不是针对德国,没人会相信外交方面,莫洛托夫在德英空战正酣时特访柏林当时就明确拒绝了德国意图把苏联引向南方的建议,更咄咄逼人的向希特勒质问德国茬芬兰罗马尼亚等国驻军的问题,双方谈得很不愉快可以想见,斯大林对德国可能的入侵必定有所准备

因此,苏德之间爆发战争不昰问题问题只在于:谁首先进攻?何时进攻

2、希特勒的两难处境。

希特勒的困境在于是否要两线作战:是全力战胜英国之后转头东进收拾苏联;还是如史实一般,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就现在对过往历史一目了然的人们的马后炮,德国当然不该在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陷入两線作战的态势。但如果真处在那个历史环境下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吗?是否应该先登陆英伦征服不列颠,然后再击苏联

当时苏德边境苏军的数量已经很是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加强;边境筑垒也正不停加固;每过一天苏军实力就增强一分。对于德国苏联不能不說是个日益强大的威胁。而在德国尚和英国纠缠不休时苏联虎视在侧,这时德国如果强行登陆英国东边留多少兵?留多了攻打英国力量不足留少了不敷使用。再说登陆英国以德国本来就弱小而又在威塞演习中遭到重创的海军无法和皇家海军对抗,又在制空权未取得嘚情况下德陆军必然遭到极为严重的损失;如果在节骨眼上,一旦苏联首先发动进攻那庞大无匹的百多个师从东向西在中欧平原上压過来,德国即使不被一击即溃也必将陷入真正恶劣无比的两线作战惨境。即使精彩的演出了莱茵兰进军的希特勒也不敢冒这个天大的风險可见,不进攻苏联并不能解决德国的潜在战略窘境,这是由德国的先天条件所决定无法改变。

攻打苏联未必不是个可行之计:一德军的战力正在巅峰,辅以震惊世界的闪击战术必然能重创苏军。二至少英国那方面(即使考虑到美英同盟的因素)在相当一段时間内无法对德国的欧陆帝国形成威胁,充其量是空军的骚扰和海军的压制对付皇家空军德空军不但自保有余,还能进攻;德海军水面舰艇虽然不能对抗强大的皇家海军舰队但德军潜艇狼群战术和精锐战舰游击作战也能牵制相当的英海军兵力。“无敌德国陆军”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苏联就已发生的历史来看,苏德战争中苏联也有好几次是命悬一线危如累卵德国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可话又说回来两線作战,始终是德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悬在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

所以对于希特勒德国,打或不打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斯大林的问題在于德国何时进攻苏联?苏联是否可能先发制人

既然能肯定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苏联要做的事就是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时间加强戰备东方战线是死的,要发挥作用还靠活生生的军队就客观的军力对比来说,虽然军队的表面规模苏联不弱于德国甚至还要庞大,泹实际战力是远远不如了苏芬战争清清楚楚把苏军的水平展现给全世界,德国也因此来判断苏军的战斗力;而反过来这也是一盆冷水潑醒苏联,促其真正开始加强军队苏联虽丢了大脸,然焉知非福增强军队战斗力需要时间,苏联想做的就是祸水西引当然历史说明叻他没有成功。

如果德国不首先进攻苏联苏联会反过来进攻德国吗?很有可能当时欧洲大陆已经只有这两头猛虎,双方日益加深的敌意决定了迟早要爆发战争焉知斯大林不是在等待德国登陆英国时无法分心而又会遭受重创这个天赐良机呢?希望今后有解密档案或可证實我的猜想对苏联来说,以他的实力该选择这个最佳时机而如果这情况真正发生的话可能会把二战结束时间提前(不过也真不好说,泹彻底改变二战进程是肯定的)

那么德国既不登陆英国又不进攻苏联(虽然对德国来说长期闲置他那庞大精锐又相对处于优势的军队有點不可思议),那就是英德苏三方的僵持局面---英国全力自保德国左右为难,苏联战力不足也不敢轻启战端……

打破这局面有几个可能:

這儿可以借鉴历史英国必然全力作用在北非战场保住生命线;但德国志不在此,不大可能倾注全力因此,在北非还是可能演出瞬息万變的双方拉锯战谁胜谁负要看双方的投入和表现。如果德国获胜不但战略上给了英国致命一击,又在南方包围苏联还能获得中东的石油资源,将大大加重德国征服世界的筹码;如果英国获胜对德国的直接影响不大,英国的安全则更加能确保北非还会变成未来反攻德欧陆帝国的跳板,跳板另一端就是意大利…

生力军的加入会决定北非战场的走向,可以预见的就是美国的参战以下C将提到。

B. 日本進攻苏联 这可能性微乎其微,日本的国策是南进就算日本进攻苏联,他能吸引苏联多少兵力很成问题基本上,不会对苏德战略走向有大嘚改变

C. 美国耐不住寂寞,最后出来打破僵局当然是作为德国的对手:这是最大的可能性。

美国出手的地方首选当是北非时机自然茬德国未能稳操胜券之前。另外在大西洋击败德国海军掌。

握制海权增兵英伦演出不列颠空战升级版,驻军英吉利海峡等待登陆对岸;以及夺取北欧完成对第三帝国的三面包围……总之,先争夺第三帝国周边地带作为反攻跳板其次总攻德国欧陆本部将是基本战略。蘇联自然会找到最佳时机对德开战对德四面包围完全形成。

以美国庞大的战争潜力他的站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即使如此没有历史仩苏联损耗德国的大部战力,

反攻的日子将是漫长艰巨的这样进程的二战,我们只有凭空猜想了也许,登陆欧洲后的进展和史实相差不会很大吧(甚至可以参照一战)。

而德国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对德全面包围形成之前各个击破。如此说来巴巴罗萨计划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焉知当年希特勒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古今中外只要是行军打仗,都奣白“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而且在历史上,不论你的帝国有多么强大将帅有多么英勇善战,最终都难免以失败告终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两线作战的教训历历在目

1812年当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集结了61万大军,对沙皇俄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这位法国皇帝能征善战的20多万老兵,正在伊比利亚半岛陷入了西班牙“人民战争”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于是这位法国皇帝,不得进行双线作战结果,在俄罗斯和西癍牙这位法国皇帝收获的只有失败。1914年当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志得意满的率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官兵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后突然发现,自己既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法兰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能迫使俄罗斯快速的退出战争。于是德意志帝国的陆军不断的在東西两个战场,与英、法、俄三个帝国博弈最终,只能吞下“帝国毁灭”的苦果1941年,希特勒指挥着征服西欧的骄兵悍将希望利用“閃击战”可以一举征服苏联。结果希特勒低估了苏联人的抵抗意志和动员能力,对困守大不列颠三岛的英国估计不足也对美国人是否參战预估错误。于是德国人再一次在世界大战中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最终第三帝国在反法西斯联盟的东西夹攻中结束了“罪恶的┅生”。

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伊德利卜

可以说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都在向人们诠释,两线作战的有百弊而无一利但是,时至今日依然還有国家对于这些历史上的教训置之不理毫不犹豫的开启了两线作战。这个国家就是号称北约军事规模第二的土耳其虽然,土耳其的軍力不容小觑军队总数达到了63.9万,18艘护卫舰240余架先进战机;虽然,土耳其的经济GDP达到9622.26亿位居世界第17位但是2018年的增幅已经跌到了2.6%;虽嘫,土耳其拥有较为完备的国防工业基础也能独立生产两栖攻击舰、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主战坦克等先进装备,但是核心技术技术都是依靠外国进口所以,此时的土耳其看上去就如同老虎眼中的黔之驴虽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技止此耳”!与曾经的拿破仑第┅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土耳其位利比亚的“民族团结政府”援助的防地雷反伏击车

实力雖然不济,但是土耳其一直期待能够恢复昔日“奥斯曼帝国”的荣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尤其是2001年之后打着“反恐旗号”美國将整个中东搅闹的一团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强人”们一个个的逝去于是,中东地区原本表面上“均衡状态”被打破各种真空让土耳其看到了拓展自己利益的机会。于是土耳其(北约阵营)从当年那个谨小慎微,在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寻求平衡嘚国家开始了在中东地区不断的展示自己的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土耳其不仅在2015年出兵伊拉克打击库尔德人。此后更是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彡次出兵叙利亚,尤其是2019年甚至已经抛开了“打击库尔德人”的借口而是明目张胆的要在叙利亚窃取利益。

在叙利亚被摧毁的土耳其坦克

当然无论是出兵伊拉克还是攻击叙利亚,土耳其依然是只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击一个对手。但是到了2020年1月,土耳其已经膨胀到了莣乎所以的地步不仅继续增兵叙利亚,更是开始直接派兵参与利比亚战争以直接出兵利比亚为分界点,土耳其从此开始了双线作战洳此一来,土耳其不仅要不断的派兵前往叙利亚更要海将军队送往利比亚。那么土耳其需要重新分配兵力和技术装备,以支持两条战線的作战同时,还要筹备各种物资对在这两条战线上作战的士兵进行补给。那么给利比亚补给将面临巨大的成本问题,毕竟土耳其需要将人员、装备和物资用船跨越地中海才能运到利比亚。对于两栖力量并不强大的土耳其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何况,还必须派出护航舰艇因为的黎波里本身就在利比亚国民的包围中。而在叙利亚土耳其同样面临补给线被打击的问题,前不久就一队運输装甲车辆的车队在叙利亚境内遭遇袭击,很多装甲车和坦克被摧毁

土耳其军舰抵达利比亚港口

当然,土耳其面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權和哈夫塔尔领导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或许还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土耳其需要考虑的是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无法预计的人员損失要知道,贵为“世界霸主”的美国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游击战泥潭之后,也耗费了数以万亿美元也付出了上万人伤亡的代价,也只是确保没有失败!更何况,阿萨德的背后还有俄罗斯、伊朗的支持利比亚“国民军”的更是与埃及、沙特等国关系密切,更是與俄罗斯和法国暗通幽曲所以,土耳其不仅将自己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更将自己置于四面都是敌人的不利环境地。更为不利的是汢耳其一面指责俄罗斯在伊德利卜省(叙利亚)违反停火协议,一方面又号称不会再军购方面向美国屈服而这两大国,可以说是土耳其偅要的武器提供国以及军事技术的支援国。所以土耳其的技术装备方面,必然遭遇东西方两大阵营同时“卡脖子”

土耳其的“大国夢”并不能支持他们两线作战

所以,土耳其两线作战看似风光无限,但实质上已经埋下失败的种子一旦在这两线失败,那么土耳其的“大国梦”也将到了尽头

所谓两线作战指的就是在两个差別的所在同时作战这种战法并非一定会失败。但在通常情况下还是认为这种战法会左支右绌而陷入被动,被认为是兵家大忌

一战时德国就选择了两线作战,虽然把更多的精神放在了西线战场可是东线的俄国仍然被打得溃不成军,但即即是如此德国仍然没有买通工具任何一个战场,效果陷入持久战对德国来说是个致命的攻击。

虽然俄国后院起火退出了战争,但为时已晚德国此时也变得杂乱不堪,无法继续攻击西线的英法等国

按原理德国有过如此凄惨的教训,为什么二战时仍然重蹈覆辙

战争不是儿戏,就算希特勒是个疯狂嘚赌徒有着放肆的一面,但在详细的战略实施上还是会审慎的。从地理上看德国位于中欧,西边有强大的英法两国而东边有庞然夶物苏联。

苏德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完全对立双方虽然在外貌上亲密无间,互助愉快但实际上却相互敌视,都认为对方是自己最大的威脅而法国自然不必说,法国是德国重点的攻击工具

工具双方都是德国的敌人,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看是绕不外去的。有人说德国鈈是和苏联有互不侵犯条约既然解决了东线问题,完全可以放心的去敷衍西欧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管是德国还是苏联如果把国家安危交给一纸条约恐怕这才是儿戏。不外希特勒还是对于两线作战有点信心不足所以才在战争之初,与这个最大的敌人签订了条约这个條约不是万能的,可是德国也知道苏联问题不少究竟苏联与英法等国矛盾很深,双方始终占不到统一阵线上英法两国之前的绥靖政策,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德国引向苏联

所以希特勒认为签订条约后,进攻西欧苏联肯定不会帮助。不外这也不是恒久之计虽然德国接纳的都闪电战,希望可以速战速决

其实德国的战略还是挺乐成的,西欧各国险些都没有坚持多久法国同样无力应对,还击气力大部門退往了英国

这个时候整个欧洲,险些就剩下英国和苏联这两大敌人了在德国人眼里,英国还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可是英国孤悬外洋,不是太好敷衍

实际上德国并没有连忙就攻击英国,而是准备和英国和谈丘吉尔差别意,德国这才实施了对英作战的“海狮计划”惋惜空战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看来德国的陆军还是要更强一些

英国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那么希特勒就要对苏联下手了究竟德国人耗鈈起,所占领土时有反抗德国需要大量的军队和精神去维稳。

因此希特勒决议改而执行快速打垮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虽然这种做法会让德国陷入两面作战,但如果计划实施顺利的话那么德国将资源短缺的问题将会获得解决,也就不用再担忧腹背受敌的危险

不外朂后效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希特勒没想到苏联不像法国虽然苏联曾经靠近最危机的时刻,可是还是抗住了而德国再一次陷入两线作战嘚逆境,只能无奈的吞下这个苦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苏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