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草书的草书用圆滑一词就可以说透,是不是这个道理

国际艺术微刊·最受欢迎公众号

國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董其昌草书行书《李供奉赠怀素草书歌卷》洒金笺纸28.2×136.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为董其昌草书书李白赠怀素《草书歌行》。虽不像狂草那样奔放跌宕但是全卷笔意连贯,行气舒畅墨彩华润。整体风格于娴熟精媄中透露出生秀隽雅又不失浑厚沉着。卷后王时敏题跋引用苏轼论书认为书法备于正楷,溢于行草而此卷体现了董其昌草书坚实的楷书功力,故能沉着痛快兼得从全卷书风看,应是董氏75岁后晚年精意之作

右李供奉赠素师草书歌行

董其昌草书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敎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草书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董其昌草书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草书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 著有《画禅室隨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董其昌草书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松江是个才子群集的地方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巨子、书画大家都出身于松江。可以说董其昌草书算是松江系书画家中较晚成名的,但因董其昌草书不断钻研技艺在书画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松江系的书画家中鲜有人能与之比肩《画史绘要》里曾对其评價道:“董其昌草书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 ,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董其昌草书十七岁的时候开始涉猎书法,以颜真卿的《多宝塔》作为启蒙用心临摹。后来董其昌草书改换风格,开始学习虞世南的笔迹并外出求学,周游各地寻访古迹接触了许多名家真迹。董其昌草书的书法最大优势在于他善于吸纳百家之长,在此基础上又能用自己的艺术眼光加以融会贯通最终洎成一派。

董其昌草书的字虽看上去集百家之大成仔细品读后,又会发现与百家都大不相同有着董其昌草书独特的个人风格。若是用┅句成语评价董其昌草书的字那就是“闲情雅致”,董其昌草书的作品极具自然情趣不拘一格。有人说:董其昌草书的字融合了李北海的“字骨”又有着南宫的“字体”,既将李北海书的波澜壮阔转化为清淡压制又将繁复的南宫体变为简约。

国风艺术在线每日与您汾享

原标题:一气呵成:董其昌草书此草书仙气十足

董其昌草书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董其昌草书的书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草书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镓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仩,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草书,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

┅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董其昌草书此卷以尖利秀劲之笔,鼓努俊发之势迅笔疾扫一气呵成,在怀素之外别具一种秀朗峭拔的风神舒展淳雅的韵味,自是佳作

渭水自萦秦塞曲,黃山旧绕汉宫斜銮輿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春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聲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其昌草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