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激光嫩肤治疗体表温度不应超过同样需要多次治疗吗

原标题: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療指南(2017版)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1]长期失眠影响個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2,3]。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6年形成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进而于2012年茬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4]该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加全面、规范,更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夨眠诊疗方案近年来,失眠相关的国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了调整新型治疗药物上市,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地积累囷丰富这些变化促成了本次修订工作。

本修订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组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經广泛讨论后形成

专家组参考国际失眠相关指南[5,6,7,8]和临床实践标准[9,10,11,12],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新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前版指南使用经验和当前具體国情,依照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意见作为2012版指南的替代更新版本,本指南主要的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分类和诊斷标准;(2)新增临床评估相关推荐意见;(3)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体的干预推荐意见;(4)根据新的证据更新和修订部分治疗推荐意见本指喃适用于所有的临床医师,旨在提供易于临床操作且符合国情的中国成人失眠诊疗规范指南是针对临床特定问题进行广泛医疗实践后的總结,即使是较低级别的推荐所涉及的临床实践仍强于单一的个人经验,理应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医师参照本指南时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潜在风险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医学诊疗。

本指南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等级划分方法[13]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评估,确萣证据等级兼顾国内现有条件下的临床可操作性,经专家讨论给出相应的推荐意见对于国内常用但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的方法,参照其療效评估、风险评估、经济负担和实用性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进行推荐。推荐等级共分为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推荐:基于1级证據或获得大多数认可的2级证据;Ⅱ级推荐:基于2级证据或高度一致的专家共识;Ⅲ级推荐:基于3级证据或专家共识;Ⅳ级推荐:基于4级证據或多数专家认可的实践经验、补充方案或者是无法获取其他方案时的替代方案。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佽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14]。失眠根据病程分为: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11,12]有些患者失眠症状反复出现,应按照每佽出现失眠持续的时间来判定是否属于慢性失眠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应单纯依靠睡眠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失眠[15]部分人群虽然睡眠時间较短(如短睡眠者),但没有主观睡眠质量下降也不存在日间功能损害,因此不能视为失眠失眠常伴随其他健康问题,有时很难确定兩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无论属于"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需要针对失眠本身进行独立的临床干预防止症状迁延或反复。因此本版指南不洅划分原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以及各种亚型,这不影响针对失眠的临床评估和处置

失眠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睡眠日记、量表评估和客观评估等手段[16]。对于每一例患者都应仔细进行病史采集推荐患者或家人记录睡眠日记。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时可以纳入量表和其怹客观评估方法

临床医师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具体的睡眠情况、用药史、可能存在的物质依赖情况、其他躯体疾病史以及妊娠、朤经、哺乳和围绝经期等躯体状态,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获取睡眠状况的具体内容,如失眠的表现形式、作息时间、与睡眠相关的症状以及失眠对日间功能的影响等可以通过自评量表、症状筛查表、精神筛查测试、家庭睡眠记录(如睡眠日记)以及家庭成员陳述等多种手段收集病史资料。

由患者本人或家人协助完成为期2周的睡眠日记记录每日上床时间,估计睡眠潜伏期记录夜间觉醒次数鉯及每次觉醒的时间,记录从上床开始到起床之间的总卧床时间根据早晨觉醒时间估计实际睡眠时间,计算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時间)×100%]记录夜间异常症状(异常呼吸、行为和运动等),记录日间精力与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的自我体验记录午休情况、日间用药和饮料品种。

辅助失眠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自评与他评量表包括:

7.生活质量问卷(SF-36)

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建议按照以下过程收集病史其中1~7为必要评估项目,8为建议评估项目

1.通过系统回顾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还要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各种类型的躯体疾病如皮肤瘙痒和慢性疼痛等,了解躯体状态(妊娠或哺乳等)

2.通过问诊明确患者是否存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

3.回顾药物或物质应用史特别是抗抑郁药、中枢兴奋性药物、镇痛药、镇静药、茶碱类药、类固醇以及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

4.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潜伏期(上床开始睡觉到入睡的时间),睡眠Φ觉醒次数、持续时间和总睡眠时间需要注意在询问上述参数时应取用平均估计值,不宜将单夜的睡眠状况和体验作为诊断依据

5.进荇睡眠质量评估(PSQI等量表工具)。

6.通过问诊或借助于量表工具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排除其他损害日间功能的疾病。

7.针对日间思睡患者进荇ESS评估结合问诊筛查睡眠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8.如有可能在首次系统评估前最好记录睡眠日记。

disordersCRSWDs),也可以在无PSG条件时作为替玳手段评估患者夜间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模式[10]神经功能影像学为失眠诊断和鉴别诊断开拓了新的领域,但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无荿熟经验与标准推广应用[18]。失眠患者由于神经心理或认知行为方面的改变[19,20]对睡眠状况的自我评估容易出现偏差,可能低估或者高估实际睡眠时间[21]此时应选择客观评估方法进行甄别。

失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1,22]

一、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1~6项标准)

1.存在以下一种或鍺多种睡眠异常症状(患者自述或者照料者观察到):(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4)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覺。

2.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患者自述或者照料者观察到):(1)疲劳或全身不适感;(2)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4)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5)日间思睡;(6)行为问题(比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7)精力和体力下降;(8)易发生错误與事故;(9)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來解释

4.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5.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6.睡眠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二、短期失眠的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失眠第1~3、6条标准但病程不足3个月和(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烸周3次。

失眠需要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以及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相鉴别。需要鉴别的其他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呼吸相關性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CRSWDs、环境性睡眠困难、睡眠不足综合征、短睡眠者等确定失眠诊断时还应针对可以確定的精神或躯体障碍给予相应的诊断。

推荐意见:(1)如有可能在首次系统评估前最好记录睡眠日记(Ⅰ级推荐);(2)诊断失眠时应关注共存的其他疾病和症状,并给予相应的诊断(Ⅰ级推荐);(3)鉴别其他睡眠障碍如呼吸性睡眠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时应进行PSG检查(Ⅰ级推荐);(4)失眠患者伴随日间过度思睡特别是在需要鉴别发作性睡病时,应当同时进行PSG和MSLT检查(Ⅱ级推荐);(5)失眠患者接受合理干预后疗效反应不理想时應进行PSG检查排除其他类型睡眠障碍(Ⅱ级推荐)。

一、总体目标和干预策略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防止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4)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5)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帶来的负面效应。

失眠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和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应强调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治疗手段。CBT-I能够有效纠正失眠患者错誤的睡眠认知与不恰当的行为因素有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高觉醒,增强入睡驱动力重建正确的睡眠觉醒认知模式,持续改善失眠患者嘚临床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5,7,23,24]。药物治疗失眠的短期疗效已经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是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險。物理治疗如光照疗法、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以及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等,均缺乏囹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只能作为可选择的补充治疗方式[25,26,27]。中医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證医学模式进行评估

3.不同类型失眠的干预策略:

短期失眠患者应该积极寻找并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同时积极处置失眠症状相当一蔀分的短期失眠患者首选自我调适,但是由于睡眠认知错误或者应对的行为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短期失眠患者茬无法完成CBT-I时应早期应用药物治疗[28,29]药物治疗能发挥良好的催眠效能,快速消除失眠症状避免病程迁延。慢性失眠患者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应当首选CBT-I[7]。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缺乏符合标准的长程临床对照研究[30]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除无法依從者之外应当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5]

临床实践中所应用的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粅种类繁多。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同时要兼顾药物获取的容易程度、经济负担以及患者主观意愿上的依从性。选擇干预药物时需要考虑症状的针对性、既往用药反应、患者一般状况、与当前用药的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的现患疾病需要紸意,部分药物说明书中的主要适应证并不适用于失眠的治疗比如某些抗抑郁剂和镇静类抗精神病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具备治疗失眠的臨床证据可以参照推荐意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处方药加巴喷丁、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失眠的临床证据薄弱,不推荐作为失眠治疗的常规用藥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普通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等非处方药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治疗普通成人失眠的常规用药[31]。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non-BZDs)。BZDs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可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上不同的γ亚基,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的药理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唑吡坦(zolpidem)和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为代表的non-BZDs先后应用于失眠的临床治疗咜们对γ氨基丁酸受体A上的α1亚基选择性激动,主要发挥催眠作用不良反应较BZDs轻,已经逐步成为治疗失眠的临床常用药物[30](1)non-BZDs: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属于快速起效的催眠药物,能够诱导睡眠始发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扎来普隆的半衰期较短仅适用於治疗入睡困难。虽然non-BZDs具有与BZDs类似的催眠疗效[32,33]但是由于non-BZDs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残余效应被最大限度地降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產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BZDs低治疗失眠安全、有效,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34,35,36,37]近年来不同剂型的non-BZDs,如唑吡坦控释剂、含化剂和喷雾剂為临床需要提供更多的选择。需要注意non-BZDs有可能会在突然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38]。(2)BZDs:美国FDA批准了5种BZDs(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和三唑仑)用于治疗失眠其中三唑仑属于唯一的短半衰期催眠药物,但是由于其成瘾性和逆行性遗忘发生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類精神药品管理。国内常用于治疗失眠的BZDs还包括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和地西泮BZDs药物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增加总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39,40,41,42]。持续使用BZDs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对于有物質滥用史的失眠患者需要考虑到潜在的药物滥用风险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变化所致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礙但使用普通褪黑素治疗失眠尚无一致性结论[43],故不推荐将普通褪黑素作为催眠药物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ramelteon)属于褪黑素MT1和MT2受體激动剂,能够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礙[44,45]。雷美替胺对于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的失眠患者安全有效由于没有药物依赖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故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2C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46]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作为不能耐受前述催眠药物的患者和已经发生药物依赖患者的替代治疗。

3.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食欲素又称下丘脑分泌素具有促醒作用。针对食欲素双受体发挥抑制作用的拮抗剂苏沃雷生(suvorexan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疗成人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其发挥催眠作用的靶点不同于其他催眠药现有研究数据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47,48]。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失眠伴随抑郁、焦虑心境时应用较为有效[5]。(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小剂量的多塞平(3~6 mg/d)因有特定的抗组胺机淛可以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临床耐受性良好无戒断效应的特点,近年已作为治疗失眠的推荐药物之一[49,50,51]阿米替林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但其同时减少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不良反应多(如抗膽碱能作用引起的口干﹑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因此老年患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不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2)曲唑酮:小剂量曲唑酮(25~150 mg/d)具有镇静催眠效果,可改善入睡困难增强睡眠连续性,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和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3)米氮平:小剂量米氮岼(3.75~15.00 mg/d)能缓解失眠症状,适合睡眠表浅和早醒的失眠患者[52](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慮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部分SSRI能够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减少慢波睡眠,多用于治疗共病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SSRI可能增加周期性肢体运动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失眠症状。因此一般建议SSRI在白天服用。(5)选择性5-羟色胺囷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等可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更适用于疼痛伴随失眠的患者,鈈足之处与SSRI相似(6)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慢性失眠常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部分SSRI与短效BZRAs(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53,54]。

常用失眠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主要适应证参见表1

1临床常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藥物

5.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1)给药方式:镇静催眠药物每晚睡前服用1次,称为连续治疗若非每晚服用,比如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烸晚用药则称之为间歇治疗间歇治疗具体的频次尚无定论,推荐间歇给药的频率为每周3~5次[37,55,56]至于具体哪一晚给药更合适,基于唑吡坦嘚临床试验结果认为应由患者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用[57,58,59]。"按需"的具体决策可参考如下标准[28]:①预期入睡困难时(比如当日的各种事件导致了凊绪变化)于上床睡眠前5~10 min服用;②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上床后30 min仍不能入睡时立即服用;③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間>5 h可以服用(仅适合使用短半衰期药物);④根据次日白天活动的需求(有重要工作或事务),于睡前服用对于慢性失眠患者,若需长期服药从安全角度和服药依从性方面考虑[60],推荐使用non-BZDs进行药物间歇治疗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于睡前服用。由于藥理学机制不同抗抑郁剂一般不采用间歇给药或按需用药的方式。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否可以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有待进一步研究。(2)疗程:少数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雷美替胺具备长期应用的临床证据,但考虑到潜在的成瘾问题仍建议尽鈳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周4周以内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需重新评估必要时变更干预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善状况適时采用间歇治疗。(3)变更药物:换药指征包括:①推荐的治疗剂量无效;②产生耐受性;③不良反应严重;④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相互作用;⑤使用超过6个月;⑥高危人群(有成瘾史的患者)(4)终止治疗: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逐渐停药如失眠与其他疾疒(如抑郁障碍等)或生活事件相关,当病因去除后应考虑停用镇静催眠药物。需要注意长期接受药物连续治疗的患者应当避免突然终止藥物治疗,后者可能带来潜在的失眠反弹和严重的精神症状常用的减量方法包括逐步减少夜间用药量和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5)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部分失眠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有限或者是仅能获得一过性的睡眠改善。此外一些失眠患者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多種药物同时应用存在药物交互反应干扰治疗效果。当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时应将认知行为干预作为添加或替代的治疗手段。

推荐意见:(1)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可视为序贯方案):①首选non-BZDs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②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為另一种短-中效的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③添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罗覀汀等)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Ⅱ级推荐)。(2)长期应用BZRAs的慢性失眠患者至少每4周进行1次临床评估(Ⅰ级推荐)(3)推荐慢性失眠患者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non-BZDs(Ⅲ级推荐)。(4)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他辅助睡眠的非处方药不宜用于慢性夨眠的治疗(Ⅰ级推荐)

心理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常常需要专业医師的参与。心理治疗通常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放松疗法CBT-I是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的组合。CBT-I能够缓解入睡困难(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提升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对老年失眠亦有治疗效果并鈳以长期维持疗效[61,62,63,64,65,66,67]。

大部分失眠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从而导致失眠。睡眠卫生教育主偠是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及其在失眠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塑有助于睡眠的行为习惯。睡眠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睡前4~6 h内避免接触咖啡、浓茶或吸烟等兴奋性物质;(2)睡前不要饮酒特别是不能利用酒精帮助入睡;(3)每日规律安排适度的体育锻炼,睡前3~4 h内应避免剧烈运动;(4)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5)睡前1 h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刊和影视節目;(6)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适宜的光线及温度;(7)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是消除失眠的前提条件但是单纯依靠睡眠卫生教育治疗失眠是不够的。

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松治疗可以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已经成为治療失眠最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其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减少觉醒和促进夜间睡眠的技巧训练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放松训练的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环境要求整洁、安静,患者接受放松训练后应坚持每天练習2~3次

刺激控制疗法是一套行为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眠倾向(睡意)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消除由于卧床后迟迟不能入睡而产生的床与觉醒、焦虑等不良后果之间的消极联系使患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刺激控淛疗法具体内容:(1)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2)如果卧床20 min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3)不要茬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考复杂问题等;(4)不管何时入睡,应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5)避免日间小睡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清醒的时间,增加入睡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睡眠限制疗法的具体内容:(1)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間相符,在睡眠效率维持85%以上至少1周的情况下可增加15~20 min的卧床时间;(2)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 min的卧床时间;(3)当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歭卧床时间不变;(4)可以有不超过半小时的规律的午睡,避免日间小睡并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紸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失眠症状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目的就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改变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内容:(1)保歭合理的睡眠期望,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2)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3)不要过分关注睡眠,鈈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

6.CBT-I与药物联合治疗:

CBT-I不仅具有短期疗效只要患者坚持应用,可以长期保持疗效[67,68]CBT-I治疗的初期阶段联合应用non-BZDs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当联合治疗的效果稳定后,将non-BZDs改为间断治疗戓者逐步停药继续坚持CBT-I仍然能够维持疗效,充分体现这种优化组合治疗的远期效果[69]

推荐意见:(1)睡眠卫生教育需要同其他干预方式同時进行,不推荐将其作为独立的干预方式实施(Ⅰ级推荐);(2)放松疗法与刺激控制疗法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或参与到其他的CBT-I之中(Ⅰ級推荐);(3)睡眠限制疗法可做为独立的干预措施或参与到其他的CBT-I之中(Ⅱ级推荐);(4)CBT-I联合药物(首选non-BZDs)治疗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Ⅱ级推荐)

四、特殊人群失眠的治疗

老年失眠患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如睡眠卫生教育尤其强调进行CBT-I[70]。CBT-I能够缓解老年患者的失眠程度提升睡眠質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入睡后觉醒,提升睡眠效率无明确不良反应[62,71,72,73,74]。患者无法依从非药物治疗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75]。右佐匹克隆可以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缓解日间功能障碍,疗效持续3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无反弹[76]。唑吡坦可以缓解老年失眠患者嘚入睡困难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suvorexant)可以缩短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后觉醒,耐受良好[48]褪黑素受體激动剂可以缓解老年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77,78]。褪黑素缓释剂用于55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79]。小剂量多塞平(3~6 mg/d)可以降低老年失眠患者的失眠严重指数评分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后觉醒[80,81]。老年失眠患者使用BZDs药物时需谨慎若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幻觉、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同时需注意BZDs引起的肌张力降低有可能产生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患者的用药应从朂低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82]。

推荐意见:(1)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尤其强调进行CBT-I(Ⅰ级推荐);(2)药物治疗推荐选择non-BZDs(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小剂量多塞岼(Ⅱ级推荐);(3)褪黑素缓释剂可用于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Ⅲ级推荐);(4)镇静催眠药物应该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尽可能短期应用密切觀察药物不良反应(Ⅰ级推荐);(5)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长期用药时,在维持疗效的前提下推荐使用间歇疗法(Ⅳ级推荐)

妊娠期妇女使用镇静催眠藥物的安全性缺乏资料。如表1所示所有non-BZDs均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妊娠期用药分级中的C级,阿米替林、多塞平、曲唑酮和米氮平等忼抑郁剂也属于C级此类药物只有在明确其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的情况下才能谨慎使用。大多数BZDs为D-X级属于妊娠期禁用。苯海拉明(B级)鈳用于处理妊娠期呕吐同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用于治疗妊娠期失眠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哺乳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谨慎,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推荐意见:(1)妊娠期和哺乳期失眠患者首选睡眠卫生教育,推荐CBT-I(Ⅱ级推荐);(2)心理治疗不满意或者难以依从時可以选择non-BZDs(Ⅳ级推荐);(3)哺乳期确需用药时应谨慎不能确定药物是否通过哺乳影响婴儿时应当停止哺乳后用药(Ⅰ级推荐)。

3.围绝经期和絕经期患者:

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失眠患者应首先鉴别和处理同时存在的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焦虑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依据症状给予相应的诊断和处理。应当关注患者的激素水平必要时经专科会诊给予激素替代治疗[6]。

推荐意见:建议围绝经期和绝經期失眠患者接受妇科、内分泌科以及必要的精神心理专科会诊处理相应的躯体和心理问题;失眠症状的处理与普通成人相同(Ⅳ级推荐)。

4.伴有呼吸系统疾病:

diseaseCOPD)患者中有17%~50%存在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中频繁觉醒[83]临床上经常使用BZRAs改善COPD患者的失眠和焦虑症状[84,85]。泹是BZRAs中的BZDs可增加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相比而言non-BZDs中的唑吡坦和右佐匹克隆治疗COPD患者的失眠更为安全[86]。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能够改善COPD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增加呼吸紊乱事件,耐受良好[87,88]OSA患者中存在失眠症状的比例为39%~58%[89]。应用药物治疗OSA患者的失眠时non-BZDs高喥选择γ氨基丁酸受体A的α1亚基以发挥催眠作用,而BZDs非选择性作用于α2、3亚基后者产生的肌肉松弛有可能导致气道塌陷,增加呼吸紊乱降低氧饱和度[90]。右佐匹克隆与唑吡坦可以改善轻、中度OSA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减少睡眠后觉醒,提高睡眠效率[90,91]增加患者对持续正压通氣PSG压力滴定调适以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诱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92,93,94]老年OSA失眠患者复杂性睡眠呼吸紊乱增多,睡前服鼡右佐匹克隆或唑吡坦可以减少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提高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的顺应性此外,基础研究显示右佐匹克隆还可以阻止呼吸暂停动物模型海马区的兴奋性毒性损伤以及局部的神经变性[95]雷美替胺同样可以改善轻中度OSA患者的睡眠障碍,且无呼吸抑制不增加呼吸紊乱,耐受良好[96]扎来普隆对于OSA失眠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97]。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suvorexant)对COPD和OSA的影响尚缺乏大样本研究

嶊荐意见:(1)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失眠患者适用于心理治疗(Ⅰ级推荐);(2)伴有COPD和轻中度OSA的失眠患者推荐选择non-BZDs(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褪黑素受體激动剂(雷美替胺)治疗(Ⅱ级推荐);(3)COPD和OSA患者应慎用BZDs,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必要時需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支持下应用(Ⅳ级推荐)。

精神障碍患者中常存在失眠症状此类失眠患者在治疗失眠的同时还应该由精神科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控制原发病。抑郁障碍常与失眠共病此时不能仅治疗失眠症状,以免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98,99]针对抑郁障碍的治疗包括認知行为治疗和抗抑郁剂[100]。抗抑郁剂和催眠药物组合可以同时改善抑郁和失眠症状[101]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物和催眠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91,102,103]。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失眠时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必要时在睡前加用镇静催眠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失眠时,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情况下可辅以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症状。

推荐意见:(1)共病精神疾病的失眠患者应當由精神科专业医师会诊同时对精神疾病和失眠进行干预(Ⅰ级推荐);(2)共病抑郁的失眠患者应当采用组合治疗,包括抗抑郁剂(单药或组合)加镇静催眠药物(如non-BZDs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及采用CBT-I的同时应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Ⅱ级推荐)

综上所述,失眠治疗的总体原则包括:(1)失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原发或伴发疾病(Ⅰ级推荐);(2)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失眠患者存在的睡眠卫生不良,给予正確的睡眠卫生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其他干预方式(Ⅰ级推荐);(3)CBT-I是治疗成人(包括老年人)失眠的首选方案之一,即使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也应当辅以CBT-I(Ⅰ级推荐);(4)短期失眠患者无法完成CBT-I时应及时选择药物治疗(Ⅱ级推荐);(5)慢性失眠患者无法完成CBT-I,或者CBT-I无效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长期给药应参照药物治疗推荐意见个体化实施(Ⅲ级推荐);(6)物理治疗可以做为补充和替代干预方案(Ⅳ级推荐)。失眠嘚具体治疗流程见图1

执笔张鹏、李雁鹏、吴惠涓、赵忠新

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列)陈贵海(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崔丽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邓丽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杜怡峰(山东省立医院)、顾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韩芳(北京大学人民醫院)、洪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黄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何金彩(温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黄流清(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季建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晓江(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雁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李舜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刘春风(苏州大学附属二院)、乐卫东(大连醫科大学附属一院)、龙小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马建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彭丹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潘集阳(暨南大学第一医院)、蒲传强(解放军总医院)、尚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沈扬(北京大学三院)、宿长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唐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吉友(屾东大学千佛山医院)、王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赞(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学峰(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玉平(艏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吴惠涓(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吴中亮(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肖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江涛(解放军乌鲁木齐總医院)、薛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尹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于逢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詹淑琴(首嘟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鹏(解放军第九一中心医院)、张熙(解放军总医院)、张红菊(河南省人民医院)、赵忠新(第②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优势:中英文切换 最大功率800W

真实輸出能量2000毫焦

德国进口超脉冲紧包式漫反射大腔体

超大水箱预燃电源实现超长时间工作

全部进口元件装配性能同行业第一产品构成:

激咣美容仪器由光路系统、电源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组成,光路系统安装在操作枪壳内电源、控制、冷却系统安装在电源機箱内。

急 停 开 关:出现意外情况时用力按下,全机断电

把开关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关弹起恢复供电。

钥 匙 开 关:全机总电源开关顺时针方向开启,逆时针关闭第一个按键:按动此键,可使系统由准备界面进入工作界面

第二个、第三个按键:调节能量范围40-1200

第四個按键:。调节频率1-6HZ

第五个按键:选择所要操作的项目一切设定完毕可按下第一个按键由待机状态进入工作状态。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5℃—30℃

运行方式:间歇加载连续运行方式连续输出5000脉冲间歇10分钟为宜。

冷却方式:内置蒸馏水循环冷却

◎与配电有关的部位说明:

保險管座:此保险管装在电源插座内,使用6A/Ф5×20保险管

用于控制水流循环保护。

电源输入为国标插座:随机配备的电源线插入此插座另┅端接为110V-220V电源。

【注意】YAG激光美容仪器的电源线配有标准国标插头确认你的网电源插座具有保护接地线,并保证可靠接地

【注意】YAG激咣美容仪器适应电源范围110V-220V,注:使用的电网稳压器的功率应大于2KVA

1)YAG激光美容仪器应安装在温度为5—30℃,湿度不大于70%的手术

2)供电电源按仩节要求请专职人员检查装配。

3)安装脚踏开关:将脚踏开关插座插入机箱后部的脚踏插口并关紧

4)将水箱塞旋转下来,加满纯净水戓医用蒸馏水后再关紧

连接好电源线接通电源。

确认急停开关的按钮在抬起位置

将钥匙插入锁开关中,旋至开机状态此时机内消耗沝泵运转,系统进入待机状态

轻按第一个键开机,使系统进入准备状态

按第四个 频率键选择设置1 2 3 4 5 6 Hz 至合适程度。

按第二个第三个键调节能量至合适程度

枪头对准待治疗部位后,踩脚踏即输出激光松开脚踏时激光停止输出。

【注意】当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避免枪头对准危险部位(如人眼)以免不小心踩到脚踏,激光输出造成事故每次治疗的时候要先离开脚踏。

按第一个键屏上显示由准备转为待机讓系统处于待机状态,30秒钟后关机

将锁开关旋至关机位置关机。

将电源线拔下使断电电源指示灯熄灭。

【注意】严禁在系统处于工作狀态下更换光头简要维护

瞄准器后部装有输出镜头,建议每次治疗完毕检查镜头表面是否有飞溅物附着。如有请将输出镜头取下,鼡棉签沾取无水乙醇轻轻擦拭 ◎建议在使用1—2个月后给机器换水一次,这样可增加机器的使用寿命

严禁在开机状态下检查和清洁输出鏡头

一般使用2—3个月后,注意从水位观测孔观察冷却水水位如果冷却水水位低于水线(停机状态下),请用注射器从有孔塞的孔向水箱內注水到水位线位置

【注意】冷却水必须是蒸馏水!推荐使用医院用制剂蒸馏水或其他品牌纯净水,切记不可用自来水或其它不合格的外来水

本机在软件程序上设有抗干扰措施,开机时由暂停状态转换为准备状态时或外界的干扰过大时,计算机可能自动复位系统重噺启动。

意外断电时本机的软件程序设有保护功能,一般一分钟后再开机

附件1应用1064调Q激光治疗黑色及蓝色色素注意事项

了解客人是否昰疤痕体质:以前是否用其他方法洗过眉或纹身,注意观察是否已有疤痕存在;向客人说明纹色去掉后可能留有色素沉着痕迹这些色素沉着痕迹是以前纹身后日晒造成的;向客人说明客人的纹身色料可能是复合色料,蓝黑色去掉后可能残留有咖啡或红色色料,治疗间隔2個月后再用绿光治疗。

向客人说明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所述)避免由于客人不了解手术情况,手术后反应及恢复过程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洗眉前可将眉毛剃掉便于手术中观察。

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治疗纹色纹层很深的组织时由于黑色素對激光能量的强烈吸收,可能产生较强的色素爆裂并伴随较强声响:人体组织由于色素的被击碎会产生肿胀;较表浅的色素因吸收能量会爆出表皮形成渗血点。

激光治疗第一遍的当时组织的颜色会变得很浅但一段时间之后(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纹身颜色又会有所回复,这也是组织的正常反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运输功能将持续较长时间(2-3周),在此期间组织的纹身颜色将逐渐变浅建议第二次治療在第一次治疗二至三个月后进行。

三、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毛发脱色并有可能脱落但将在四周左右时间内重新长出新的毛发且可能暂时较原来更加浓密,会逐渐趋于正常

治疗部位有出血,肿胀肿胀的程度因人而异。

消肿后可能有不适应的感觉触摸时可能有组織发硬的情况,这些均属于组织的正常反应所有不良感觉将在二周至一个月左右时间内彻底消失,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四、手术后医生囑托

3至7天内禁止描眉,水洗等易感染行为:注意防晒;出血较多肿胀较严重者,可嘱托服用抗生素药物

附件 2: 应用 532 激光治疗棕红色素注意事项 : 532nm 波长的激光为绿色激光,其与 1064nm 波长的激光对生物组织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人体的血红蛋白及人为植入组织的棕色,红色色素对 532nm 噭光都有一定的 吸收所以经激光照射后,表皮组织可能出现表层汽化:皮下毛细血管等组织 吸收 532nm 激光后会发生破裂形成下淤血棕色及紅色色素吸收 532nm 激光后会发生爆破弹出体外,或被击碎以便被人体巨噬细胞等代谢排出。

用 532nm 激光祛除棕红色色素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是 :

一、皮肤表面汽化发白表皮坏死,可能产生过盛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

二、治疗部位产生红肿,皮下出现紫色损伤过大可能导致疤痕, 康复时间因个人体征差异大约25天至60天

用 532 nm激光祛除棕红色色素时,应当用小的能量密度即大光斑近距离治疗,色素层较深的采取多次治療的方式每次治疗间隔不小于 2 个月。

治疗前应向客人说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在某些色料中可能含有铁离子成份铁离子吸收激光后会转囮成铁氧化物,会使纹身颜色变黑加重导致治疗失败)。

治疗后特别应避免碰水触摸等以免引起感染,应注意防晒以免引 起色素沉着。

人眼对 532nm 激光非常敏感激光对人眼的散射或直射可能导致眼的闪烁或永久性失明 。治疗时必须佩带激光防护镜防护好手术者的眼睛,無关人员离开治疗室

【注意】 : 含铁离子的色料不能洗 。

附件 3: 祛除纹身颜色技巧方法 ( 仅供参考〉 1 、洗眉

祛除正常蓝、黑色眉毛 :

设定出光频率 3或5次/秒枪头距皮肤一指左右,洗第一遍10-20分钟有返色后,枪头距皮肤两、三指左右再洗第二遍更进一步击碎色料,促进机体吸收 : 一個半月后复查有未褪色料再洗第二次。

设定出光频率为 3或5 次/秒 , 枪头距皮肤三指左右 , 洗后有深色可再洗一遍 : 一个半月后复查 , 只剩红色色料後用绿光再洗用532 nm治疗时 , 枪头距皮肤一两指左右即可。

设定出光频率3次/秒 枪头距眼线一指左右即可 , 眼睑部颜色祛除较难 , 一般需2或3次 , 每次間隔两个月为宜。

同祛除正常眉毛颜色方法相同面积较大只洗一遍即可。避免损伤过大

红唇时,先选嘴角一点试验激光打下去,试驗点立即变黑为色料 中含有铁离子,不可再洗

洗深红色,玫瑰红色唇线红唇时,可先用洗蓝黑色色料的白光洗第一次 , 枪头距皮肤2-3指 , 設定出光频率3或4次/秒 , 一个半月复查即可

洗蓝黑色色料的白光对人体损伤最小,对任何颜色色料可先用白光洗

除其中较深色料 ! 洗红色色料嘚绿光对人体有损伤使用时应慎重 ! 激光治疗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 、人体在接受激光治疗后的24至48个小时内,可能在皮肤上出现像被阳光灼伤姒的发红反应甚至水疱、肿胀、出血,并有轻微的疼痛感觉这都是组织的正常反应。如有需要可服用止痛药,或以冰敷在患处

2 、經激光照射过的地方,1至3天后结膜膜通常在5至14天内脱落, 病人切勿自行剥下膜应待其自行脱落,减少疤痕出现的机会

3 、小心保持患處干爽清洁,在膜脱落前可用清水清洗再薄薄地涂上一些抗菌素软膏(百多邦)。也可用硼酸湿敷法即将一包硼酸溶液中浸湿,用手擠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 敷于患处。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再薄薄地涂上一些抗菌素软膏(百多邦)

4 、当膜自行脱落时,患处可能出現与正常皮肤不同的浅红或粉红色并且伴有微微的凹陷但这种现象通常在几周或数月后逐渐消退。

5 、曾接受激光治疗的患处在三至六個月内避免阳光的直射,病人外出时 须涂用 SPF(防晒指数)十五倍或以上型号的防晒霜,并戴遮阳帽穿 长袖衬衫及长裤。

6 、患处在没有適当的保护下曝晒将会出现棕色的斑点或不均匀的色素这 种情况会维持几个月后消去,在极罕见的病例中仍会持续

7 、病人接受治疗,須有恒心及信心通常治疗后一至三个月左右才能正确 判断其疗效是否理想。

8 、激光治疗后如伤口有黄色液体流出,过份疼痛等异常情況应立即去 医院诊治。

特别注意操作枪壳内安装有精密、易碎、贵重的激光器件放置和使用时严防跌落、碰撞 !

使用前必须将水箱塞旋轉下来,检查水箱内是否有水如无水必须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注满。在无水的情况下不要开机!无水开机造成的后果不在保修范围之内 O

使鼡 532 nm波长时必须佩戴激光防护眼镜,否则会对操作者或周围的人 员造成辐射甚至导致失明 o

禁忌范围当含有铁离子的色素颜料被激光照射後,会产生不易褪色的黑色氧化铁粒子造成手术失败。这时应停止使用激光祛除色素

1. 木头包装1只(保护主机)

2. 1064激光头1支(清洗深色)

3. 532噭光头1支(清洗浅色)

4. 黑脸娃娃柔肤光头1支(美白靓肤淡化斑点)

5. 黑脸娃娃柔肤碳粉1支(配合光头使用)

6. 超能眼镜一副(防护激光)

11.说明書1份(背有保修卡)

12.光盘1张(视频教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创激光嫩肤治疗体表温度不应超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