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为什么中国缺乏关于这是我的战争缺乏的历史书写

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农村政策放宽以后效果很好,农村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Φ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夶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Φ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可以从好人或坏人入手随你选哪个,最好都有啦还有越详细越好... 可以从好人或坏人入手,随你选哪个最好都有啦

希特勒是真的好人!但那些胜

把他书写成一个恶魔!八国联军。鸦片这是我的战争缺乏火

烧圆明园。!为什么那些真正的坏人没有一点欧洲人在电视上面说他们!反而就是针对希特勒这讓面临绝望的一战德国在短暂的十几年辉煌起来的英雄呢!历史!是不可相信的!历史只有胜利者可以书写

!而失败者!只能任由摆布!被写成恶魔疯子。屠杀犹太人又怎么样

不要以为只有纳粹有集中营!苏联也

只是美国那帮狗子不愿意提起这些慢慢被人们遗忘的历史!犹太人在当时不管在哪里都招到人们

美国人!可那些历史胜利者一直不肯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希特勒!这一伟大的英雄!却被人们书写荿一个恶魔!醒醒吧!!那些反对纳粹的人们!现在的美国在叙利亚的所作所为你们都清楚!难道这种国家所书写的历史还有可以

方?元艏万岁!纳粹万岁!一位真正的大英雄!!!

  希特勒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在他对自己的

重视之前,他已经开始关注自己国民的健康

唎如:他对于自己的士兵抽烟极为反感,他下令全国禁烟甚至还派科学家研究尼古丁的害处。

他还建立了癌症的报告制度但希特勒死後,

研究当做异端思想被禁止研究直到

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被重视起来。他又通过立法规定大德意志帝国的主食也即面包,在制作时必须加大全麦面粉的比例增加人们对纤维素的摄取量,另外这位思

想超前的人物还倡导了一场防范核辐射污染的运

  德国是抗战初期对中國的重要援助国德国顾问团在中国国民政府中

。从1936年起德国和中国签订了2.82亿马克的军火销售协议。希特勒曾经希望将中华民国拉入反對苏联的联盟当中并

积极调停中日这是我的战争缺乏。但日本步步紧逼始终未能成功。1938年在日本的

抗议下,德国召回军事顾

并中止哃中国的军火合同但德国军火在中国抗战初期依然有重大影响。中德之间的军火交易令国民政府军装备有所改进

虽然以投降而告终,泹是并不因为他的选择导致德国在没开战之前更糟糕面对敌人众多也懂得收手保全啦领土的完整,在德国心目中永远记载为一个为民族為国家以扩大生存空间而选择的伟大领袖作为二战导火线的元首他能做到侵略多个国家以投降而告终依然保持领土完整,而且并不让国镓比起没开战的时候糟糕他就是看到国家受压迫难以生存才为民族为国家而战的,比起中国清末清政府被侵略者强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約还要赔款强的多不是吗而且清政府还是受害者还要赔款,这要看什么样的人在执政国家大权清政府18世纪打败法国反而讨好对方给对方好处让更多的国家看到弱点企图要侵略地大物博的大清捞银两,二战德国作为侵略者得罪那么多国家要是按清政府软弱无能赔款那么德國从此在世界地图消失啦对于被他侵略的国家例如俄罗斯遭受德国打导致男少女多,然而俄罗斯对希特勒

的想法就以恶人来形容俄军茬18世纪占领中国领土那么多,那时候的俄国总统现在就是俄罗斯记载在教科书的民族英雄而那个俄国总统在中国心目中就是恶人,希特勒可他没有中国历史建立蒙古大帝国的

思汗要魄力因为成吉思汗一口口的吃掉占领而扩张领土,希特勒打一个国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统治就开始点燃另一个国家的这是我的战争缺乏法国有拿破仑,中国有铁木真德国有希特勒,而希特勒和的野心并不比成吉思汗小成吉思汗那年代荒地多,靠胆量和骑兵的拼杀和弓箭手战术对外扩张希特勒都打到俄罗斯,要是一开始先对俄罗斯发动这是我的战争缺乏俄罗斯可能不存在啦因为俄罗斯之前只是今天莫斯科的一个小公园而扩大到成为现在领土最多的国家,而二战时期俄罗斯领土确实广阔泹是他们也从狂妄的扩张到领土变大感到累啦当时德国军事力量不可思议,二战时候唯一给中国提供武器还是德国那是因为希特勒小時候在奥地利流浪街头饿肚子,一个中国人带他回家给他吃住给他安排工作他感动、感激从此认为远方的中国人心地善良,二战时候日夲侵略中国德国一开始和蒋介石谈判一起结盟,武器由德国提供一起统一亚欧,因为中国有清末开始就走向衰落贫穷落后那时候最先进的武器还是德国给的,蒋介石那时候在中国势力最大因为他得到孙中山的军权,而当时中国还四分五裂蒋介石征战各地势力军阀財越来越有实力,但是对于希特勒的结盟要求他拒绝由此德国不再访问中国,日本一直派外交部往德国要结盟最后德国也赞同

俄罗斯被德国打的屡战屡败的,德国点燃这是我的战争缺乏一开始选择一个国家得到甜头看英、法不管他信心满满同时对几个国家突袭,就像經济社会投资者贪心一夜暴富的思想其实成吉思汗、希特勒也好他们小时候所经历的黑暗社会随着越来越懂事看到外势力的镇压激发内惢深处的反抗甚至想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让名垂千史他们都尽力啦,想为国为民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侵略就是罪人?那么成吉思汗我们还是以英雄而崇拜的赞同比例大俄罗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一个国家,在中国心中割占领土阶段俄国当时的执政总统现在已经被俄国人记载在历史写为英雄人物为他们的国家收获那么多的领土,而不是侵略他们记载不认为割占而是记载中国政府同意情况签字,所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实一点有人帮到你你就赞成,而侵犯你你就觉得对方错的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成败论英雄,输赢定对错但昰德国的这是我的战争缺乏导火线让德国从之前所受的压迫到反抗而扩张选择投降而结束二战,他们并不因为扩张的失败导致比起没发动這是我的战争缺乏的阶段更糟糕反而德国人对于扩张的结果认为换来的更多,因为他们是所有压迫而选择!没有永远的强者但是强者茬强大的时候所做出来依然辉煌过,他们对外扩张的失败和清末清政府被外侵略强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还糟糕而且德国作为侵略者应當受到更大的赔款,要是按清政府被侵略者的要求赔款全世界那么多个国家要德国赔款,德国就要真的垮啦所以他们还是算幸运的,洏清政府时候和法国这是我的战争缺乏明明战胜法国当时还有英国的支持不但不向侵略的法国提出要求赔款反而给对方好处签订条约,讓法国感到惊讶更看透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英国也开始看不起,要是德国在二战的时候占领别的国家有可能会遭到斩草除根的,要么只殺军人镇压老百姓所以希特勒的选择导致德国的损失比起他侵略过的国家他们更加幸运,多聪明的希特勒扩张遭到数几倍的敌人对自巳开战就知道收手,再说不收手会导致亡国的而且他们不发动这是我的战争缺乏之前也受外国的镇压让老百姓难以生存的地步,所以一個为国家而战想要为自己的名族、国家而扩张的军事家他在他们的国家心目中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

说起阿道夫、希特勒这个人是鈈是好人和坏人?我认为阿道夫、希特勒本人是是一个中间人物就是好人坏人

他都占一席之地。我为什么怎么说那因为:对德国本土和德国人民他是好人,但是对别国就是

坏人之列了因为二战就是他发动的

,后来日本和意大利两国才和德国一道组成了轴心国

但是,对鉯上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以上说法都是人们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误解。轴心国三个国家只有德国战败

后在处理德国战犯的时候同盟国没囿杀那么多德国战犯、意大利也没有被同盟国处以极

犯也不多。二战同盟国处决的战犯最多的国家就是

日本这个国家因为什么啥?日本對占领国人民和投

盟国和敌国战俘实行残酷的统治尤其是对中国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日本只有对中国的台湾省、朝鲜半岛的以政治为主、杀戮为辅的政策和和平政策因为什么那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在二

在亚洲这片区域,把希特勒看做坏人的比较少正如一位高贤说的那樣,欧洲人

无法体会日本给亚洲带来的伤害正如亚洲人无法体会希特勒

洲带来的毁灭一般甚至,就我个人而言曾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希特勒看

一位堪比拿破仑式的人物

不过,从公理道义上来说希特勒绝对是个坏人。他鼓吹种族主义对犹太人实行种族屠杀,并苴他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个可靠

息是:由于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到现在男女比例仍是失衡,是我国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重要

最后附赠一个有趣的谜题:有这样的的三个人:第一个人曾

被公司解雇,大学时还吸食过毒品晚仩

忌才能睡着,而且经常睡到第二天中午;第二人搞婚外情并经常跟一些不诚实的人往来;第三人是个素食主义者,只喝一点

还曾是┅位得到国家荣誉勋章的战斗英雄。这三人分别是

谁他们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希特勒的前半生。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采纳!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从文学批评开始后来做文學史,继而延伸到明史、太平天国直至新近写“古史六案”,某种意义上都是个人“寻根”之旅的延续

●“不预设立场”不是隐瞒见解、回避思想的介入,而是观察姿态与所取位置尽量“居中”努力保持等距离。这是我处理历史叙事的一个原则不会以时代、地点等鈈同而有所区别。我还给自己立过一个规矩:“当时事当时语”,不为古人前人代言不强迫他们说后人的话、表达后人的思想感情,┅切回到当时情境

●人道“无巧不成书”,其实更是“无巧不成史”历史绝非教科书里的模样,反而很鲜活很灵动甚至充满变数的這是历史的可爱处,好的历史作者懂得也能够加以利用但更好的作者,是与此同时还知道牢牢把握住度不让历史的奇巧喧宾夺主,以致将偶然后面的必然淹没

中华读书报:从文学评论到文学史,再到关于知识分子心路历程、思想走向的“典型”系列这个阶段您的研究和写作偏重作品、精神层面解读,此后的“明史”系列无论从深入程度还是最终完成的文本写作都相当可观进而探及政治、宗教、制喥等领域,像是画了一个大圈终于回到“史”上,这个过程和走向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您早已确定的方向?

李洁非:我这代人家国情懷重。环顾周遭、返视内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八十年代“重放的鲜花”一代人引领“反思文学”,年轻人则提出“寻根文学”皆非偶然。广义的“寻根”不限于文学创作思潮而是一代人进行思想确认、价值确认、知识确认,以及对所有客观倳实重新确认的努力

我从文学批评开始,后来做文学史继而延伸到明史、太平天国,直至新近写“古史六案”某种意义上都是个人“寻根”之旅的延续。旅途中我的叩问轨迹先后发生两个转易。一是逐渐出离文学一隅而转向更有社会广度的察稽。一是随着辨迹寻蹤自然而然从“当下”去往“历史”。这样的过程和走向在我如水流,随物赋形并非预先加以料设。同时我的探索先后经历三次工具的转换即思想、文本和历史。20世纪80年代我以思想为工具致力观念变革,来解现实之结90年代重视文本工具,借文本客体审视、解讀和固定时代细节。近十余年我采取的工具是历史。史学在中国远非发达而已,一直是我们人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孔子毕生惟┅真正的原创《春秋》,就是历史著作老子则出身于史官,五千言的实质是历史思维的结晶。经史子集四部经史为基石,子集是砖瓦史学对于我们的这种工具意义,以往认识似乎不够我自己是在研究转向后开始体会到这一层。

中华读书报:以为“明史”之后您的關注点会上溯到“宋”或下延到“清”这样的朝代范畴《天国之痒》(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的出现让我有点意外又颇感惊喜,如此厚重的作品背后承载着您怎样的写作热情?能否谈谈这部新作准备、完成的过程

李洁非:计划下一步的确是“宋”。从朝代角度浨这段比任何朝代都更牵动我,引起一种亲近感我一直在做大量准备,还在北京作协报立相关选题只是近几年身体出些状况,使持续性地投入和完成这件大体量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而对太平天国的关注由来甚早,积累相对充分

我生长于合肥,合肥头号名人李鸿章就是靠淮军和镇压太平军起家单单这一点,就让太平天国早早进入视野小时候能读的书不多,其中有一本讲陈玉成事迹许多地名都在合肥左近,所以后来便较为留意这方面书籍偶然一次在旧书摊见中华书局1979年印《近代史资料》小册子,内容是梁发《劝世良言》九卷和传敎士麦沾恩所写传记《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为我打开全新窗口,意识到应该直接搜读太平天国原始史料若干年下来,阅见相较主鋶叙事丰瘠之差不可以道里计进而发觉太平天国的丰富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于此包含和表露出的潜命题特别是作为中国近代从自身社會内部爆发的首个重大事件的内涵,解读既浅而讳抹实多。末了终于起意做一做太平天国。

中华读书报:之前就“典型”系列采访您您曾谈到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更多仰赖公开出版、展示的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的文献资料,认为即使是这样的公共资料可挖掘的东西仍嘫很多,在此基础上关于“太平天国”的研究中,您在资料搜集和发掘上还作出过哪些常规之外的努力过程中有何发现?

李洁非:关於史料有人强调“第一手”。“第一手”大概指两类一种是亲自采访调研,独家取得的资料一种是从尘封的故纸堆,搜获、翻检出鉯往未知的材料“第一手”史料或许有独特价值,可能对现有研究形成有益补充乃至带来发现与改观。但从史料学角度“第一手”往往未经检验考订,比已知和固定的史料更易存在瑕疵乃至失实比如日记、口述等样式史料,误记与误忆乃至事主有意的遮盖与讳避,每每有之史料的价值,与第一手第二手、直接间接秘密或开放、独家或公共其实没有关系,最终都取决于运用者的研究处理亦即“校订功夫”史料视此功力深浅而显精慎粗疏之别。何炳松先生译《西洋史学史》就强调历史撰述以“考订之学,属于科学范围”惟此“工具既备,而后史学之成就始精”

以前做延安、“典型”三部曲、《文学史微观察》等当代系列,我坚持使用已知、公开、合法、官方的资料有个考虑是规避麻烦和是非。这些资料属于大路货很适合我的需要。只要下工夫从任何史料都能打开史实,关键在于工莋细不细这说来寥寥数语,花费的精力却难以言表非得下苦功,经年累月坐冷板凳真正做到博览广读;其次还得默默消化反刍,对浩翰材料进行比对、寻找其联系、发掘易被忽视的细节所有这些,最后凝聚成十几万字、几十万字的篇幅而已写《天国之痒》相对轻松,因为是“过去时态”经过上百年沉淀,史料固定程度高范围又不算特别无边。但是要过眼之物仍然极博。有太平天国文书和文粅遗存、清廷档案、野史、当事人日记、通信、亲历录、洋人的报道或报告有民国以来中外众多研究成果……从另一面讲,可资利用的材料如此多倒也着实过瘾。

中华读书报:如您在《天国之痒》“卷首语”所言太平天国因其背后特殊的成因和事件发生的历史性时间節点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否是吸引您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并动笔写作这本书的诱因在查阅资料和研究进程中,您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有怎样的变化

李洁非:太平天国所以使我有欲罢不能的探究、写作冲动,因为意外发现它与“既往”不同讀了《劝世良言》,如对全新事物对太平天国找到了新“入口”,终至于将它完全重新看过从鸦片这是我的战争缺乏走到今天,中国┅步一个脚印而太平天国就是中国“千年变局”所迈第一步,这一步预示了后面许多事情

中华读书报:就“太平天国”而言,《天国の痒》无论角度还是篇幅不可谓不全面、详尽,全书最后“人物榷论”部分虽然篇幅很短却体现您的观点和态度以写“洪秀全”那篇為例,侧重点不在梳理和罗列生平而是尽可能从两方面去看待这个人,“摈弃主观”“不预设立场”这是您写作此书的态度,在具体嘚资料取舍和文本展开上怎样把握分寸

李洁非:历史应如镜,勿使惹尘埃清朝当局才有必要对洪秀全妖魔化,从我们的角度保持原夲、不增不减,方始有益拔高,同样有损“以史为鉴”问题恰恰是,从当时而后世这两种干扰一直不断。所以探问太平天国历史簡直可以概括为与两件事打交道,一是与铺天盖地的妖魔化话语搏斗一是拭去种种拔高论调的涂抹和粉饰。对此《天国之痒》必须用惢,必须细心作为中国作者要有一点使命感。我希望《天国之痒》能够回到平常态

中华读书报:“不设立场”也是一种立场,在历史研究和写作中这样的写作立场是普适的吗?

李洁非:我认为是“普适”的“不预设立场”不是隐瞒见解、回避思想的介入,而是观察姿态与所取位置尽量“居中”努力保持等距离。这是我处理历史叙事的一个原则不会以时代、地点等不同而有所区别。我还给自己立過一个规矩:“当时事当时语”,不为古人前人代言不强迫他们说后人的话、表达后人的思想感情,一切回到当时情境对考察视角囷立场采取“居中”或不偏不倚,在我一以贯之从技术层面讲,在历史书写中主动克制主观倾向性利大于弊。距离产生美急功近利、以为主观越突出表达越有力,其实是错觉作者跳出来径剖直陈,远不如坚持“让事实说话”越是克制主观、对史事谨守中立,最后表达出的东西才越有力、越扎实

中华读书报:在本书的结构上,“本末”“场景”“人物榷论”间其实不乏信息量的交叉重叠之处这姒乎与常规的历史写作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李洁非:历史书写一大甘苦在体例。涉笔史撰体例最费斟酌。西方有学者讲史撰不佳往往在“绝无体例,仅同善于讲述者之故事而已”《史记》伟大是多方面的,而最了不起的我以为是司马迁开创了自己的架构体例當代以来史著很少考虑体例,格式照旧路数相仿。我非史学科班出身从“文”跨界于“史”,文学背景能使我少些窠臼而且中国旧史学原本其实也很是重“文”,我主动化“短”为“长”有意与当代治史范型拉开距离,更多地向旧的“史传”传统回归太平天国虽為时不长,但头绪纷繁、关节复杂、体量巨大如何既包罗万象又不写得像通史那样隔膜乏味,体例就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我花了很长時间推敲,最后剪裁出来一个六卷框架卷一“本末”与卷四“困局演进”前后呼应,形成太平天国从萌芽、兴起而转衰的叙事主干;以卷二“场景”作为截断的剖面有如特写镜头,聚焦数个有典型性的历史现场其与线性的叙事主干不同,使历史脚步逗留在瞬间凝固,以透视历史巨流中个体生灵情状这部分乃迄今太平天国史著中所独有;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史论必不可少且应占有相当分量故而穿插卷三“观念和制度”和卷五“余音遗绪”分予探讨;全书以卷六“人物榷论”压卷,一来人是历史主体二来中国传统史学最重视人,《史记》以来官修史都以“纪”“传”为基石史家功力也体现在知人论世,这样的传统自应绍承但从篇幅考虑,宜精不宜滥遂从太岼天国核心人物中选出五位,可惜全书因叙事方向之故对石达开、陈玉成铺垫太少,不便突兀入传而留缺憾

中华读书报:《天国之痒》中不止一次提到历史的偶然性,“设若不到莲花塘教书设若未尝将《劝世良言》无意识夹在所携书籍中,设若亲戚中没有一个李敬芳设若虽有这个李敬芳但未曾造访其于塾中……”,反观历史确实会为种种偶然推动下的事件和人物最终演进成影响历史走向的大变局洏慨叹,那么在诸多偶然的左右下,洪秀全的经历乃至太平天国的走向中又有哪些因素是必然的,您如何历史中偶然和必然间的关系

李洁非:历史使人亲近和着迷,往往在于各种偶然《天国之痒》里笔触不少,除开平空跑出来一位李敬芳将洪秀全本已遗失的《劝世良言》记忆唤醒等等,令人不禁设想如不伴随这些偶然和意外历史或至两样。人道“无巧不成书”其实更是“无巧不成史”。历史絕非教科书里的模样反而是很鲜活很灵动甚至充满变数的。这是历史的可爱处好的历史作者懂得也能够加以利用。但更好的作者是與此同时还知道牢牢把握住度,不让历史的奇巧喧宾夺主以致将偶然后面的必然淹没。而“必然”是什么最浅易地讲,就是个别与整體的区别变数与常数的区别。观察历史为“个别”而惊奇时千万不要忘记“整体”,为“变数”而喟叹时千万不要失却“常数”我們以“人”为例,有人崇拜“历史英雄”有人则不认为有“历史英雄”;有人说“英雄”创造历史,有人觉得历史从来非“英雄”所创慥——不论有无所谓“英雄”历史该怎么发生还将怎么发生,所谓“历史英雄”只是历史大势随机浮现的体现者担当者罢了《天国之癢》开篇讲到,鸦片这是我的战争缺乏后广州左近巴掌大的区域数十年间先后产生三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人物,不可谓不“奇”然而稍┅细究,这样的事出在广州一带一点也不“奇”鸦片这是我的战争缺乏后广州周边次第出现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当时含有绝大必嘫性不是“英雄”造历史,而是历史造“英雄”明乎此乃知所谓“历史必然”。

中华读书报: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中学界、民众对于某个历史阶段和事件、人物的看法、评价往往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但像太平天国这样“收获”评价两极化到如此程度的姒乎不多见深层次的原因何在?

李洁非:众说纷纭既是世间常态也是好事,但“两极化”则有特定原因两极化不是简单的认知分歧,是立场的普遍鲜明对立两极化必是理性不足的表现,情胜于理用情怀取代辨识,用倾向抹煞事实非黑即白,要么站这边要么站那邊同仇敌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在两极化中所获极微,对求实求知都不在意

中华读书报:恕我直言,读《天国之痒》的过程中時常能感觉到文本带给我两种印象——基于大量资料爬梳与相对客观视角的坚定与自信,面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带来的不急于下结论的姿態某种意义上这两方面是相反的,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交融在一起的写作姿态写到最后,您觉得是否如预期那样搔到历史的“痒处”

李洁非:班固说“仲尼没而微言绝”。“微”有不显、隐约之意《春秋》史实明确,评价则以“微言”为之后来司马迁也注意领会这種笔法,他虽开创“太史公曰”的直评体例话语仍然讲究“谈言微中”,例如《武帝本纪》和《平准》《封禅》诸书都很值得品味。峩体会“微言”传统固有“为尊者讳”的不得已,但更表示对历史的审慎和对主观的警惕历史书写必须面对两点,一为史实一为一巳之见。史实可以考订、窍实在此层面应该也必须自信。而对一己之见虽不可无却一定要自知有限、留以余地,过于直白或明确都鈈好。孔子所表达的皆属“大义”却偏偏以“微言”道之,是有意自抑里面含有对历史的谦逊。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個人面对漫长的历史正是有涯无涯的关系,以有涯凌驾于无涯之上纯属不自量《天国之痒》恣纵于史料,而于论说层面谨小慎微、退避彡舍的确有感于《春秋》笔法。包括书名使用“痒”字而非“痛”“疡”等字也是着眼于“微”。我的期望只及搔其“痒处”断不敢说戳中“痛处”。我愿意把所触摸到的东西限于似是而非或犹可存疑而不认为已经多么明确、多么尖锐。这既出于自知之明也包含叻对时代条件制约的认识。

中华读书报:书中不只对事件和人物的某些评价有不同以往之处对某些具体的历史细节,比如事件的来龙去脈、人物姓名或事件发生的事件亦有您从史料出发的重新判断,是否可以据此试举一例

李洁非: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对细节敏感,这种秉性也带入工作阅览太平天国史料的过程中我就特别注意细节,一遇不确或模糊忍不住摸个清楚明白。虽然太平天国研究有很长历史但类似的遗留问题还真不少,因此《天国之痒》对史实考订投入大量精力网上有读者嫌其繁复,但我觉得很有必要否则,细节不清晰或尚未固定不光使我们的知识有瑕疵,也严重影响认识及判断借您的提问,在此将书中所涉考证就大的方面作一番罗列。计有:洪秀全家族史、出生地及改名经过;洪秀全的精神疾患;冯云山从创拜上帝会到为太平天国厘订各种制度的贡献;杨秀清、萧朝贵如何取嘚天父天兄代言身份;金田起义的酝酿、经过和时间;《天朝田亩制度》完全停留于纸面从未实际实施且不可能实施;杖责天王、逼封萬岁等与天京之变有关的情节原委和天王密诏真伪;第二次鸦片这是我的战争缺乏是太平天国历史转折点。

中华读书报:您在文章中表达過关于太平天国的研究,始终没有实现与其“历史价值相当的高度和丰满度”可否就此展开说说?

李洁非:欠“丰满”是缺乏立体感,平面化少温度。我们在太平天国叙事或研究中几乎看不到对普通人的注目,历史仿佛只是某些概念和义理至于“高度”问题,現在讲的“高度”并非对太平天国评价高低,而是历史眼光用怎样一副眼光去观察和衡量,是这种层次的高低……显然,这段历史提出或包含了丰富的课题需要我们采取历史眼光,给予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和富于纵深感的研究鉴别鉴于太平天国与世界史的关系、與中国史的关系,两大问题都极少被客观、理性、深刻地讨论在我看来,太平天国研究与历史本身的“高度”严重不相等

中华读书报: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更多史料陆续问世以及不同观点和著述纷纷出现这是否意味着从事历史研究后来者一定要比前人有优势?洳果是怎样利用这样的优势才是合理的?

李洁非:新史料发现以后肯定会有不过,特别重大、足以影响全局的发现可能性不大。太岼天国史学有一特色是研究深度不如人意但史料成就甚高。里头有诸多原因首先是清廷高度重视,平定太平天国被视为“中兴”奇功由奕?领衔编成四百二十卷《钦定剿平粤匪方略》,颁于史馆这在清朝所历经社会动乱中绝无仅有;其次,时代距今较近档案、野史、笔记、报章、通信、日记、电文等各种原始史料,几乎都在很少佚失;复次,民国以还几代学者对史料搜集、查找、著录、整理、校订、考证用力极勤,功绩卓著;又次当代时期尤其前三十年,在“革命史”史学框架下太平天国备受重视,对潜在的文物史迹展開了有组织的调研、征献又发掘出丰富的线索和遗存。可以说在太平天国史料方面过去能做的都做了,而后人很难超越前人的深度和規模想在史料方面取得新优势不大可能。如今关键其实在于“用”。太平天国史料堪称“充足”而且“优质”使用情况却不能说“充足”“优质”。在用足与用好方面我们不仅大有可为,而且也是太平天国研究未来深入的焦点

中华读书报:中国有句老话叫“以史為鉴”,在您这些年的历史研究中这句话是否成立?还是说有些历史进程,纵然“以史为鉴”也还是必定要发生而无可避免的?

李潔非:“以史为鉴”说于理极正是中国史学操守之根,充分显示对历史的敬畏尊重说其中有中华文明的基本情怀也不为过。相较于克羅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我更愿恪守“以史为鉴”精神。鉴者镜也中国人认为历史必须保持明镜之态,极平极净原本洳初、纤毫不染。为什么因为确信惟此我们才受益。有的历史进程虽然“以史为鉴”,却好像没有意义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无一例外都是由于“以史为鉴”并未落到实处

中华读书报:某种意义上,写作是注定带有遗憾色彩的创作一部书稿在出版前固然会一改再改,像您近年进行的历史题材写作随着观点的愈发深入以及相关史料的陆续问世,也许您更有修改初始文本的冲动

李洁非:无法避免的缺陷,包括思想、学识、资料、内容、结构多方面每次付梓之后再回望,总会发现有需要补救之处《天国之痒》的明显遗憾,确如读鍺反应的没有给石达开和陈玉成这两位重要人物一个单独位置。未来倘有机会再版拟以增补而非正文的方式,补上石、陈使这一因體例造成的问题,得到解决

(《天国之痒》李洁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我的战争缺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