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44这个数字不管是苹果手机怎么显示电量数字电量还是时间,就连斗地主都是拿444。来个会说的指点迷津

正在阅读: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将如何发展,这五个方向值得关注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将如何发展,这五个方向值得关注
  【PConline 杂谈】智能机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智能手机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不再像早期那样,各家厂商都在差异化的道路上探索。现在,智能机已经趋于一个稳定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市场对高端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产手机向着创新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几乎可以预测智能机会朝着下面几个方向发展。全面屏:未来手机的新形态  自从17年年底的小米MIX开始,&全面屏&这个概念词汇才被大家熟知,全面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正面配备了一整块屏幕,有着更高的屏占比。自从小米MIX之后,随之而来的各家厂商都表示会推出全面屏的手机。就目前而言,全面屏概念一定是近两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不过,由于设计上的特殊性,导致量产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全面屏机型大多都是高端旗舰机。夏普SH305屏幕玻璃面板处理夏普SH305屏幕玻璃面板处理  事实上,这项设计并非源于小米,而最早来自于日本的夏普公司,夏普早在2013年年底就推出过全面屏手机,随后更是推出了例如大家熟知的CRYSTAL 305SH、AQUOS CRSTAL、AQUOS 404SH,夏普至今已经推出了多达28款全面屏手机,无愧为&全面屏手机始祖&。传闻还表示,2017年9月份的iPhone 8,也将采用全面屏的设计。  对于苹果的iPhone 8来说,采用全面屏似乎已经成为确切消息,不过目前对iPhone 8的指纹放置的位置还存在争议。由于屏幕内指纹识别技术还未完善,市面上的几款全面屏手机几乎都是采用后置指纹识别,而传闻表示苹果正在做大量研究测试,如果无法搞定屏内指纹,或许也只能采用后置指纹识别。但不管怎样,全面屏都是未来几年智能机的发展方向。解锁方式:更安全,更可靠  说到智能手机的解锁方式,除了传统的数字、图案、滑动解锁等方式外,还有目前智能机上最为普及的指纹解锁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声纹解锁、人脸解锁、虹膜解锁等等。指纹解锁则是从iPhone 5S开始风靡到现在的普及,成为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从日常实际使用来看,指纹解锁不仅能解锁手机屏幕,还能对日常许多应用进行解锁,非常便捷可靠。  虽然指纹识别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数字、图案、滑动等解锁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在解锁速度上、解锁环境上都需要加强,在安全性上,对一般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但依然可以破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厂商们除了不断提升指纹识别的解锁速度以及安全性,也在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解锁方式。虹膜识别  例如虹膜识别,由于每个人虹膜的唯一性,其安全性理论上比指纹识别还要高,遗憾的是目前在速度上还无法超越指纹解锁,所以并未普及,不过虹膜识别未来很有可能是替代指纹识别的解锁方案之一。另外,还有传闻表示,由于苹果还没有搞定屏内指纹的解锁方案,同时也不愿意用后置指纹,所以今年的iPhone 8将采用3D面部识别技术,如果消息属实,则又会掀起一次解锁方案的革命。人工智能:不再像以往鸡肋  近两年,人工智能都是科技展会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科技巨头们都在争相向大家展示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前段时间的Google AlphaGo再次横扫围棋界,再一次将人工智能推向高潮。除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外,在智能手机上,人工智能同样也发展了多年。现在的智能手机也开始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元素,最常见的就是大家日常使用的语音助手。  例如苹果的Siri、微软小娜、谷歌语音助手等等,虽然这个东西并不新鲜,但经过这些年厂商们的努力,这些语音助手也逐渐智能化,尽管目前可以应用的场景并不多,但已经能够解决大家日常简单的交互。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语音助手中加入更多人工智能的元素,试想一下,未来我们打车、看电影等等,智能手机能够直接读懂人的心思并提前完成操作,那该多么美好。充电方式:传说中的iPhone 8也有  现在的智能手机,各种快充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回想功能机时代以及早期智能机时代,我们还经常备用几块电池,随时拿着万能充充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快充技术也发展了几代,尽管现在的快充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但依旧无法摆脱线充的方式。其实大家很早就期待无线充电的方式,而且也确实这项技术很早就有了。  只可惜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只是摆脱了手机的线充,由于需要一个无线充电底座,必须放在底座上才可充电。传iPhone 8支持无线充电  此前Energous公司曾向大家展示过WattUp无线充电路由器,WattUp基于一系列的混合无线电频率、蓝牙和其他专利技术,连接后可以发射与Wi-Fi信号一致的集中射频信号,并转化成电流进行充电。WattUp充电范围最广达到4.57米,最多可以同时为12台设备充电,并且优先为电量少的设备先充电,当充到指定比例时,就能为下一个排队的设备充电。消息显示这项技术最早将用在苹果手机上,到时充电方式也将随之改变。交互方式:同样的功能,有炫酷的用户体验  这些年,智能手机在交互方式上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从早期键盘到如今的全触屏,智能手机交互方式在功能机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还远未结束,厂商们也在不断寻求新的交互方式。随着软硬件的优化,未来智能手机的人际交互方式也会更加丰富。当然,现在大多数新的交互方式,都是基于软件上的改变。  例如努比亚研发出了在屏幕边框操作的Fit Card交互方式,vivo曲面侧屏幕上加入了可以调出应用和联系人的滑动快捷功能。  当然,这全新的交互方式是否会引发新的革命还需时间的考证。不过此前传闻中一款名叫Cicret的智能手环,可以将屏幕投射到使用者的小臂上,一旦与手机相连,使用者可以直接将屏幕投射到手臂上,然后在自己的胳膊上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当然,这项技术还处于概念阶段,却也给不少科技厂商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总结:  智能手机现在几乎是一年一更的周期。按照现如今智能手机的更新趋势来看,我们也几乎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动向,基本上会朝着上面几个方向改变,有的也许下一代就可以实现,有的则还需要等待。这十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也许下一个十年,智能手机会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相关阅读:苹果iOS市场份额在多个地区实现增长 那安卓呢?辣条界的苹果公司又搞事:宣布进军手游市场谷歌Pixel 2曝光:长得像苹果8,疑似二者私生子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3084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reddit.com/r/Mi4c/comments/6b33hv/xiaomi_mi_4c_libra_rom_list_google_doc/不过文档托管在Google docs,所以你懂的,自己想办法看吧根据国外爆料大佬@evleaks于8.12在Twitter上的爆料,O正式版发布应该是8.21那周,而且很有可能是8.21当天。4c的第三方ROM上个O应该问题不大,默默期待吧个人来说,RR用的比较舒服,耗电可以接受,流畅不卡,功能也够用xposed也有了,虽然不是rovo89大佬做的,但是基本上没啥大问题,主要是我用得到的模块也不多[15.12.10编辑][to喜欢原生,cm,mokee的朋友]不是很喜欢miui,于是第一时间刷了cm12.1,现在也在用,在此感谢@xiaobai112220 (同样大四差距好大),另白大很快发cm13了。[15.10.5编辑]9.23下午两点半下单高配版灰色9.30到手,等发货等到崩溃,好在到手后感觉还不错,下面正题。配置不想多说,网上有的是。最吸引我的是高配版的3G内存,被之前的1G内存无后台手机吓怕了。外观:个人不是特别注重外观,很薄,后面不是那种完全曲面,有棱角看着很舒服,一定程度减弱塑料感。全塑料外壳,整机比较轻,前面面板的摄像头、传感器靠的很近,比较舒服。扬声器在后面,这种设计确实反人类……屏幕:都被小米换屏吓怕了,这次又标注了“我想换就换”,不过至少到现在为止(10.3)还都是夏普的屏。5.0的屏幕,有人喜欢大的有人喜欢小的。漏光是有的!!!主要在顶部!!!几乎都有,有的还比较严重,不过多数都不影响使用,但是平常是看的出来的。还有触屏不灵也是有的,最新的开发版貌似有所改善,那就说明应该是软件问题,后续应该可以解决。下面的三个按键比较紧凑有时候不习惯按不到,这个多用就好了。耗电:重度用户估计一天两充了,我倒无所谓,玩游戏少,虽然也用的挺多的但是坚持一天还是足够的,由于插口TYPE-C有需要的还得买转接头,当然数据线自带了一条的。发热:这个也是有的,比之前手机要热,最热的时候快到烫脸的程度了集中在后面上半部。相机:眼睛瞎看不出好坏,微距不够好,拍个单词手机得举老高,别的满意。暂时想到这些,想到了再来补充(??ω??) 使用体验对比对象:荣耀3c4g版。轻微对比,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价钱也不一样。利益相关:在用小米4c高配灰赞同 16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正在阅读:这些电影中的手机黑科技!如今已经实现了这些电影中的手机黑科技!如今已经实现了
  【PConline 杂谈】相信不少人在观看未来科技的科幻电影时,总会被电影里的那些&黑科技&吸引,然而大部分人更多地只是感叹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却从没想到曾经电影中许多的黑科技在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就像千百年以前人类,从未幻想过千百年后今天的这些不可思议,而手机作为我们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实现了很多电影中的新奇功能。指纹识别:1996年电影《勇闯夺命岛》首款指纹识别机型:2011年摩托罗拉MB860,2013年iPhone 5s之后成为潮流,现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指纹识别这项技术最早应用在刑侦领域,美国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黎警察局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指纹的特殊性,指纹识别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指纹识别已经实现高度商业化,譬如公司员工卡、门禁、笔记本都使用了指纹识别技术。  在手机中,虽然苹果的iPhone 5s并非第一款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但在智能手机中普及指纹识别技术,iPhone 5s功不可没,许多人听到的第一款指纹识别手机也正是iPhone 5s。iPhone 5s搭载的指纹识别模块也成了当时该机最大的卖点之一,随后也得到一大批手机厂商的跟进,成为现在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  如今,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中也经过了几代的演变,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即使现在指纹识别功能已经不是什么新科技,但是我们还是能在许多电影中看到使用这项技术。例如比较有代表性的施瓦辛格在电影《第六日》里运用的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尼古拉斯&凯奇在《勇闯夺命岛》和《国家保障》中都展示过指纹识别的效果。虹膜识别:1996年电影《碟中谍》首款虹膜识别机型:2015年富士通Arrows NX F-04G,2016年三星Note7走进国内消费者视野,未来可能会代替指纹识别。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机密文件或物品都被存放在特制的保险柜内,其使用的正是虹膜识别,再加上在电影中加入一些神秘的背景和音效,看起来真是科技感爆棚。其实虹膜识别技术并非这两年才出现,虹膜识别的相关理论最早始于1930年代,但正式商业化使用是到20世纪90年代。  虹膜识别技术是通过一种近似红外线的光线对虹膜图案进行扫描成像,并通过图案象素位的异或操作来判定相似程度。一般要经过虹膜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四个过程。在虹膜识别过程中,会把虹膜从眼睛图像中分离出来再进行分析识别,由于每个人的虹膜具有唯一性,以及难复制性,理论上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要高于指纹识别。  事实上,这项技术在2015年就已经被日本富士通应用在了部分型手机上,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为潮流,大家真正熟知的可能还是三星Note7以及刚上市不久的三星S8。而在电影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这项技术的出现。比如非常著名的阿汤哥主演的电影《碟中谍》,除了精彩刺激的谍战,阿汤哥每次接受任务时都需要进行虹膜识别解锁后才能获得新任务。语音控制技术:1994年电影《真实的谎言》跨时代的iPhone 4s与Siri,人工智能的信息入口。  相信早期的科幻电影中,出现最多的一项技术就是语音控制了。语音控制这项技术相比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展现的更加直观,并且无需加特效,只需要演员对着某个机器说话,就能塑造出高科技的神秘感。事实上,这项技术早在1920年就已出现在电影桥段中,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IBM、苹果、AT&T和NTT等科技巨头开始着手研究语音控制技术。  到21世纪初期,这项技术已经大量商用到产品中。在智能手机中,我们熟知的就是苹果的Siri。Siri是乔布斯在发布iPhone 4s的时候同步推出的语音助手,在当时,iPhone 4s原本就是一款神一样的作品,再加上Siri这样的&黑科技&加持,又为这款产品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钢铁侠中AI智能管家贾维斯  当然,由于刚推出Siri的时候,许多功能还不够完善,许多简单的日常指令都无法实现,所以也有不少用户吐槽Siri实用性不大。经过了几代发展的Siri,如今已经越来越智能,功能也更加完善实用。对应电影中,例如最经典的《真实的谎言》,里面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特工形象;还有像《钢铁侠》中,无所不能的AI智能管家贾维斯。VR/AR技术:2009年电影《阿凡达》2016年联想Phab2 Pro:首款应用到谷歌Tango AR技术的手机。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无疑是近两年科技圈中最热门的词汇,AR和VR已经渗透到生活中许多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是用计算机模拟出三维的感觉,通过设备,将虚拟世界的信息更自然地传达给体验者,让体验者身临其境。而增强现实则是通过计算机叠加图像技术,利用虚拟世界套入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互动,达到&增强&现实的目的。华硕ZenFone AR手机  在手机行业中,有传闻表示即将到来的iPhone 8也将是一款AR手机。而VR手机,市面上也出现过一款名为保千里打令VR手机的产品,它使用2600万像素的VR一体化镜头模组,搭配前后两个210&的超视距广角镜头,可以实现360&全维度球形全景拍摄,实现3D立体效果。  不过就目前而言,手机中加入VR和AR技术相比那些独立设备而言,体验还不够出色,但很显然也会是未来的趋势。而在电影中也有非常多的场景是通过这些技术完成的,例如影片《阿凡达》,该影片的制片就是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向大家展现太空飞船内部操作的场景,而在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穿上钢铁衣后,头盔内部的界面就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实现的。3D全息投影:1977年电影《星级大战》手机加个&金字塔&透明锥体就能实现,上游正在研发3D全息投影晶片。  全息投影并非一项崭新的技术,早在2006年,由日本公司Science and Technology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3D影像,这项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进行小型爆破反应,能够全方位展示3D影像,非常形象逼真。而这些年,我们的手机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实现这项功能,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实现。手机实现简易版3D全息投影  我们只需要制作一个倒立金字塔形状的透明塑料片,然而下载专门的3D全息视频源即可体验,当然,这样简易的3D全息投影体验自然远不如那些专业设备制作出来的真实。前段时间,有传闻称美国一家公司正在研发3D全息投影晶片,未来将运用在电视机、手机、智慧手表等产品中。  在电影中,例如《星际大战》中,莉亚公主(Princess Leia Organa Solo)出现的这一幕,就是让人物以3D立体的方式凭空出现,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产生互动,显得栩栩如生。还有例如著名电影《回到未来》第二部中,出现过一个大白鲨的影像也使用了全息投影。离我们非常近的,在2013年,歌坛天王周杰伦,以全息投影技术与已故歌姬邓丽君隔空对唱,画面非常震撼。总结: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科技的伟大,实现了很多我们平常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进步就需要多一些幻想,就像几千年前人类就曾幻想过上天,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看来,那些看似不合实际的想法,却也是通向未来的钥匙。也正是那些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幻想,给科学提供了灵感,我们也期待未来更多新科技用于造福人类。相关阅读:脸色了然于&T&? 来自CES亚洲消费电子展的黑科技锤子科技开山之作T1三年期满,不再支持新系统更新坚果Pro试水双摄像头,锤子科技为何轻描淡写&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正在阅读:这些曾经的手机行业巨头,却因苹果的崛起而没落这些曾经的手机行业巨头,却因苹果的崛起而没落
  【PConline 杂谈】如今的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格局和十年前相比早已翻天覆地,苹果凭借着独家的iOS系统与众多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竞争,除了系统间的竞争,搭载安卓系统的各家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惨烈。优胜劣汰,有去有留。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自智能机时代开始,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风光不再的手机厂商。诺基亚  谈到诺基亚,这些年的经历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真正的转折点在2007年,在此之前曾经诺基亚还是手机界的霸主,不过随着苹果带着搭载iOS的iPhone以及安卓系统的发布,手机界的格局就发生了变化。这一年,未来整个手机市场的格局开始出现了变化,不过当时的诺基亚并没有意识到老旧的塞班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诺基亚手机  2007年6月份,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款iPhone,虽然最开始的iOS系统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却也颠覆了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全新体验。而在随后的11月份,谷歌宣布成立开放手机联盟,并带来了开源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自此,塞班王朝轰然倒塌,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后也无力回天,最终选择退出手机市场,如今回归的诺基亚是由HMD公司购买的十年品牌权。HTC  如今Android系统的风靡,是离不开HTC的。2008年,美国运营商德国T-Mobile在纽约正式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T-Mobile G1,这款手机为台湾宏达电(HTC)代工制造,也称为HTC Dream或HTC G1,它也造成了HTC后续推出的一系列手机被用户直接以字母G和数字命名,比如经典的G3、G7和G10。HTC Dream G1手机  在当时诺基亚落寞的时候,HTC能够与苹果分庭抗礼,然而如今的HTC已然早已跌落神坛。不少分析师都表示HTC的失败还是市场原因,首先是在美国市场,当年安卓和苹果之争,乔布斯将安卓阵营告上法庭,这场诉讼最终导致了HTC在美国的全面禁售,如此一来HTC等于失去了美国市场。美国当时是第一大手机市场,当然这对HTC来说还不是最为致命的。HTC M7手机  在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已经超越美国市场成为第一大手机市场,如果说单一的美国市场还不足以对HTC构成威胁,那么HTC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走低或许是其真正走向衰败的原因。一直以来,HTC都不重视中国内地市场,曾经有台媒披露称大陆人消费不起手机。而这些年国产手机飞速发展,HTC失去人心,加上营销策略的失败如今沦落到依靠其他产品线的收入来维持手机业务收支平衡。摩托罗拉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就是由摩托罗拉在1974年研制的Dyna TAC8000X,作为老牌厂商,无论是在功能机还是在智能机时代,摩托罗拉都有一段辉煌的时光。在功能机时代,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其经典的&Hello Moto&铃声,相信很多70、80后的青春岁月在摩托罗拉手机的陪伴中度过,然而在2006年,摩托罗拉业绩开始下滑。第一台手机Dyna TAC8000X  随后摩托罗拉及时调整策略,押宝安卓系统,业绩也出现过一段复兴时期,旗下里程碑系列堪称经典,一度成为街机系列。当然好景不长,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随后谷歌更是29亿无情地将摩托罗拉移动出售给联想并将Motorola更名为Moto。自此,成立85年的摩托罗拉,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其人生可谓跌宕起伏,摩托罗拉已经成为回忆。索爱  在2000年欧洲著名电信巨头爱立信子公司爱立信移动连续亏损,索尼手机市场大不如前,于是索尼和爱立信合作在2001成立索尼爱立信,两家厂商股份各占50%。此后在功能机时代有了稳步增长,不过在2007年后,受到市场上智能手机兴起的打压,公司生产的功能手机逐渐失去市场,公司经营一步步滑入亏损的泥沼。索爱Xperia X10 mini  不过索尼爱立信很快调整方案,早早进入安卓手机市场,索尼和爱立信在合作期间,成为安卓手机市场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之一,在2009年年底正式推出了首款安卓手机&&索爱Xperia X10,该机最大的亮点就是配置参数规格要比同期其他厂商更高。索尼的音乐、拍照优势和爱立信的通信方面的优势综合起来,在当时,索尼爱立信一度成为世界第4大手机制造商。索尼移动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家厂商的你追我赶,索尼爱立信就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后来陷入严重亏损之中,索尼爱立信内部矛盾渐起。最终,在日,索尼宣布将以10.5亿欧元收购爱立信持有的50%索爱股份。自此,索尼爱立信不复存在,变成索尼的全资子公司,更名为&索尼移动&,手机标志也变为&SONY&。总结:  这些年,随着苹果越做越强,没落的厂商远不止这些。虽然苹果的iOS系统由于独家采用,在手机市场没有竞争对手,但如今安卓系统的优化和体验越来越好,以及一众安卓厂商的追赶。而iOS系统的体验和创新进展缓慢,虽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差距越来越小,未来的市场真的很难说,但唯有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相关阅读:诺基亚8渲染图曝光:后置双摄像头+全面屏设计据说诺基亚9长这个样子:今年要流行全面屏了吗?诺基亚早期原型机曝光,&全面屏&设计惊艳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44K1,19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K6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电量数字怎么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