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这套三兄弟的整容我可以笑着跟你讲道理吗,值得培养吗

不孕不育可以吃三七吗_百度知道
不孕不育可以吃三七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但是不一定有效,不孕不育有很多因素,如果是宫寒可以买源七堂藏红花暖宫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谎言不要说太多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没有更多内容了~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值得培养 攻略详解_图文攻略_全通关攻略_高分攻略_百度攻略
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值得培养 攻略详解http://www.7xz.com/jjbsg/作者:小吕
15:16:47进击吧!三国6.8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策略游戏| 54.21B扫描下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值得培养?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好?在进击吧三国中,虽然分有绿、蓝、紫三种类型的武将,但是对于玩家们来说最值得培养的肯定是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了,那么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是值得培养的?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个好?下面百度攻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培养攻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1、紫将和金边紫将有啥区别:据官方说法,金边紫将能力要略强于紫将,事实也确实差不多,譬如我抽到两个吕蒙,技能、三围和孙权一对比,明显要好一些。所以如果你脸好出了金边将,尽可能以他为牌组核心来组织阵容吧。2、有些武将貌似目前版本还没有,除了神豪能不能抽出不知道,至少桃源服是没有一只的,譬如吕布。3、武将最好不要平均培养,前期感觉最顶用的就是奶妈,譬如用的孙尚香,配把40级倚天剑,虽然只有一个缘分,但是经常一个人挑一个城。所以资源可以适当倾斜,这样能越级过任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下面介绍一下进击吧三国首抽比较值得培养的紫色武将吧:关羽:全能型近战,普攻溅射伤害技能:单骑(对当前目标造成200%攻击的伤害)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张飞:近战输出,附带小范围控制技能:咆哮(对1格内的敌军造成180%攻击的伤害,并击晕1秒)刘备:近战坦克+辅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技能:激将(增加2格内友军25点怒气,提升20%造成的伤害,持续5秒)诸葛亮:远程AOE输出+控制技能:落雷(对全场生命最少【优先武将】敌军及其两格内敌军造成150%攻击的伤害,击晕2秒)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黄月英:暴力单体治疗技能:奇才(在5秒内恢复4格内生命最少的友军【优先武将】20%生命)这套阵容配合副将,虽然总体缘分不多,但作为三兄弟和夫妻档的暴力缘分还是很强力的,刘关张和夫妻档都各有一个生命+攻击15%的缘分哦,注定这个组合很梦幻很强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中期技能搭配:群-高顺:陷阵 + 魏-张颌:巧变 + 吴-黄盖:火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张颌的巧变能在武将的兵力越少的情况下输出越大,同时被打时对方会一定受到黄盖的火船带来的小幅度伤害,同时还有一定几率触发高顺陷阵的反击。这组合还有最大的好处是——都是被动技能蜀-马云禄:鹤翼阵 + 蜀-姜维:攻防一体 + 魏-夏侯渊:地载阵/群:陈宫:稳重鹤翼阵可以转移伤害,同时攻防一体又可以降低受到的伤害,最后根据武官或文官选择对应的群体加血技能,如地载阵或稳重,就可以形成一个消耗战团体。以上就是进击吧三国紫色武将哪些值得培养的攻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相关攻略:进击吧三国怎么快速升级 攻略详解
进击吧!三国-相关攻略推荐
进击吧!三国-综合攻略土豪养成攻略
我的图书馆
土豪养成攻略
土豪养成攻略(全攻略完整版)——友情提醒:长文慎入!!! 作者: 谢文璐?Ishtar 真心提醒一下,本文长10w字,是从日到9月24日连载的十篇日志合辑,当初是以连载的方式发表,现在写完了就拼装在了一起。建议有个心理准备会比较好。
坦白说,10w字我写都写了很久,觉得长可以选择mark后有时间慢慢看或者压根儿不看,攻击文章长度我真是无力吐槽了。所有提问的人 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xiewenlu6 微信是为了能够确保你们每个人都收到 其他网站会被各种其他信息刷屏 也许你看不到就会再来问我 我没有办法一个人回复上千人 所以不要为难我 很多问题我都在平台统一回答了 也让你们清楚我到底能帮你们什么我的人人个人主页好友已经满了,你们可以申请了以后等我排除僵尸粉以后再通过申请,并且同时请关注个人公共主页,我重要的信息也全部会发到公共主页!
第二章 关键词:What
第三章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第五章 关键词:外表,学历
第六章 关键词:时间,分享
第七章 关键词:背景,经济
第九章 关键词:理财,见识—sth about travelling and beyond,羡慕嫉妒恨
第十章 关键词:爱情,婚姻,孩子,事业
第十一章 尾声
第一章 前几天发了一条“立志做土豪”的正(??!!)能量状态,可谓一呼百应,很多好友都表示“同求做土豪”,我觉得这才是我的好伙伴嘛。于是有小伙伴就问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赚钱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追溯起来就颇有历史了。我不介意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没什么丢人的,生不是富美也可以后天补嘛。
我对金钱的意识最早应该是在小学萌芽的,说来惭愧,归根到底是因为嘴馋,我那会儿很爱吃一个零食叫做“彩迪卷”,就是封面是各种彩色的老虎,其中我最爱巧克力味和草莓味,不知道我那个年代的小伙伴有没有印象,我前两天还在美国的国货超市买到了,如今经济宽裕了,再也没有童年时买零食的窘迫,按照一般的那种套路,我应该感慨装逼地说“若干年后,当我再也不用费尽努力吃到我曾经心爱的彩迪卷,却发现原来它也没有那么好吃。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就觉得好。当你得到了以后就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 我艹,矫情得都快升天了,但是我真心不是个爱自欺欺人的人,于是我不得不忠于自己的内心,大声疾呼:“太TM好吃了!!我果然就是喜欢这个味道!终于可以无压力地吃了!” 可是童年时代,在我的步行范围内找到的所有的小店里,只有一个离我家大概步行七八分钟的小店是卖2.8元,其他都是3元(后来还涨价到了3.5元。。尼玛),对于一个零花钱有限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这真心很捉急啊,而且我妈很反对我吃零食,说这种东西会让小孩子没食欲又贵之类的,我只有默默攒好久零花钱才能买到我的心头爱,偏偏一盒子里面才十来根,每吃一口都觉得好心疼。哎,回想起来都是眼泪啊。
除了吃,我还有一个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的嗜好,就是喜欢文具。小学时候收集过橡皮,一整个大袋子,结果我爸的某个同事的女儿来家里玩,趁我不在家我爸爸就做主送人了(若干年后我知道这种孩子叫做熊孩子),我气哭一整晚绝食一两天吧,但是我爸不能理解,那么多橡皮你又用不完,人家小女孩喜欢你就送了吧,不行我再给你买。买,买,买,去哪里买!这是我的collection上哪里买!那都是姐的心血啊!其实小学时代喜欢的文具都挺便宜的,那会儿的审美也就喜欢那种笔头是个猫啊,笔芯的壳子是个狗啊,旁边加个吊坠啊这类义乌小商品,我不知道是因为那时的屌丝消费水平还是只是年龄小,总之喜欢的文具也都不贵,一般也都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但是渐渐的,我在一些小店里发现了一个牌子,叫做巨门,是浙江宁波的一个文具品牌,其实小伙伴们你们百度一下“巨门文具”应该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牌子,品牌有两个可爱的小人,女的叫peggy男的叫kevin,当接触到这个牌子我慢慢发现,哎呀,零花钱好像不够了耶,肿么破!(注:即使到今天,巨门的文具也是国产文具的高端,相对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若干年后,我的这些爱好还是保留了下来(三岁看八十还是有些道理的),只是后来长大了条件改善了以后就喜欢买日本文具,三菱,无印良品,斑马,百乐什么的,还有一些欧美大牌的笔记本比如paperthink,我是一个标准的收集文具控,买文具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看着开心(其实好多留言中也有小伙伴表示有这个奇怪癖好。。。。。果然我是有战友的。。。)。今天我可以无负担的买,但是小时候那是真心无力啊。下图是我部分日常用笔,我在工作以后大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心血来潮买点儿,慢慢就变多了,被妈妈削过好多次:
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我学生时代对穿着打扮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所有的零花钱都存着买笔了。。。不要觉得我是疯子。。。世界上真的有我这种收藏癖。。。我觉得这是病,可我就是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好在现在结婚了,心态不那么小女生了,我还能安慰我自己这些笔以后给我孩子用。
OK,迫于零食(其实零食不只限于彩迪卷啦,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猪肉脯啦,泡水的芒果啦等等)以及文具等方面的压力,我开始琢磨怎么能来钱。我爸妈给的零花钱总是固定的,想要多很够呛,只有自己赚。所以不到十岁的我就很羡慕那些“上班”的人,不为别的,他们每个月都有工资拿啊,羡慕死了,我也想上班啊,可是感觉上班那是好遥远好遥远的事情。。。怎么能来钱呢?我就开始打小伙伴的主意了。我们小学有个很奇葩的规定,就是每天必须要戴红领巾上学,不戴就会被班委发现然后记录下来扣分,具体是怎么个规章制度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我自己是个经常忘记戴红领巾而不得不跑回家拿的人,也因此发现原来还有很多我的同类,一般零花钱多的就去学校门口买,门口的老板也很坏,会实时哄抬物价,害怕老师的同学都会花1.5元买(原价1元),然后因为我也经常买,所以慢慢家里就堆了大概十来条,我做起了出租or出售红领巾的小生意,具体价格我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了,门口卖1.5,我就卖1.3,出租是2毛钱吧,不要小看都是零头,一个星期好像也可以有纯收入3块左右。然后还有就是代购鸡蛋煎饼,反正我每天早上都要买鸡蛋煎饼,帮同学捎一个到班里就可以赚5毛钱。一般这样的同学都是上学方向跟那个很好吃的煎饼阿婆不在一个方向,不想绕远路也不想排队的人,这样一个星期也有个两三块,最大头的就是文具了。我去帮他们买一些活动铅笔啦,橡皮啦,还有后来四年级上映了泰坦尼克号,有些小伙伴们看了电影,于是大家都想买titanic的明信片,校门口的小店卖3元,我卖2.5元,成本1元,其实这个东西就在离我家不远(离学校也不远,现在还存在着的招商市场)就有得卖。类似的这种东西很多,各种小东西都可以帮着买,我无非就是跑跑腿而已,反正小学多得是时间,于是我自己平均一个月差不多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赚到五六十块,不多,不过完全可以满足我这个吃货了,再加上我自己的零花钱我算是个小富婆。这里要声明一点,我的零花钱其实不少,我家境算过得去的,父母也很惯我,只是我自己比较能花罢了。后来上了中学以后我就根本不动这些脑筋了,因为我上初高中那会儿我们家算是最有钱的时候,爸妈做生意,我要钱基本上就是一百两百的给,我从来没缺钱,想买什么都可以买,想要什么他们都会给我买最好的,在捷安特还没有成为小伙伴们必备的坐骑时,我就有了,我买的电子词典也都是当时最贵的,此处省略一千词(关于我的家境也让很多网友疑惑,于是我在土豪养成攻略7和8中非常详细的交待了,绝对不是富二代,24k纯屌丝)。于是初中高中时代我什么歪脑筋也没动过,这就是因为没有需求,所以没有追求了(这件事证明了为什么有很多小孩子对金钱其实真的欲望不大,倒不一定非得是富二代,而是如果父母真的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购物欲,加上自己没什么见识—老实说,没见识才是关键,见识窄的人是相对比较容易满足的)。不过在我高中阶段,攀比倒是很盛行,男生喜欢比球鞋,什么耐克阿迪的篮球鞋,事实上直到今天也有很多男生收集球鞋,人人微博到处都是晒球鞋,我个人觉得这跟女人秀包包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男人没有资格埋怨女人买奢侈品包,除非他们自己也从小不喜欢各种球鞋,或者不喜欢各种什么高达模型或者没有任何追求,那我无话可说。一般来说,什么物质追求都没有的男人你就干脆别追女孩子了,害人害己。有时间整天抱怨女人物质势利,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无能?
不跑题,高中时代攀比风很盛行,买自行车都得买某一个牌子,男生比球鞋,女生倒还没钱比包包,但是青春期发育了,也都到了爱美的年龄就开始比穿。衣服都是很便宜的衣服,于是比多比花哨,我那会儿估计还是没有开窍,所以对这些不感兴趣,我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我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钱去买游戏的点卡,挂机,刷装备买装备。最离谱的是花500人民币买了一把剑,现在想来都很羞愧。。。脑残不解释。不过那个时候有一件事我还是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有一天我的闺蜜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运动服来见我,蓝白相间的,然后告诉我那个衣服牌子叫“匡威”,一件薄薄的小衣服400多,她当天还穿了一双nike的球鞋,貌似是600多。说实话,我高中没有过这么贵的衣服,当然那会儿物价也没现在这么高,我记得上高中那会儿好像最贵的衣服也就三四百,应该不超过五百,而且这都是冬装羽绒服棉服什么的,涉及的品牌也就是佐丹奴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真维斯,那会儿是匡威第一次被引进镇江,在商业城,我记得我之后逛街有看到,只是那会儿对品牌确实没什么见识,我一点儿不否认我是个没见识的乡野土妞儿,但是默默记住了这个牌子。其实那会儿我觉得女孩子攀比风貌似没有男生刮得大(具体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开始是重点班,后来也不是文科班,跟女生接触不太多,毕竟要在女生多的地方混过才有资格说),但是男生比得很严重的,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我听到的。我们年级有钱人挺多,比如我有个好兄弟就是镇江知名二代,不过为人很低调,隔壁班则有一个比一般人有钱便自诩二代的伪二代,总是沦为笑柄。。。也会有些大家觉得家境一般的人也喜欢买很贵的鞋子衣服,那会儿还没有“装逼”这个词,要是换了今天肯定就被骂装逼了。怎么说呢,毕竟是男生的世界,我不好多做评价,只是我的确听过有些很实诚的小男生承认羡慕别人穿真的“麦迪”or“科比”,而自己只能在体育场买两百块上下的假货,打完一场球脱下来各种臭or冬天一到洗完了就裂缝了。我是真的听到有人说“哇靠,这个逼的居然穿真的xx鞋在水泥地上打篮球,真舍得!”因为毕竟不是我真正了解擅长的领域,所以我不做评价。
因为个人在高中阶段比较没有攀比心,所以不得不跳过这一段,我觉得高中阶段我唯一跟money有关的就是我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卖了一回赤豆糊,这是我一个小学同学家里卖的美食,我从小吃到大,那会儿一听说可以在学校卖吃的,我就开心的要死,当然更多是因为好玩,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可以有机会捞点零花钱,具体过程就忽略了,那一天我扣除成本,扣除人工(是班里男生帮忙搬运的,事后我请他们吃了小吃,坦白说出手不够大方),净赚400元。还有就是有一段时间在班里代购海报和那会儿刚推出的充电暖手袋,赚了200元。高中时代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了,我高中也是基本上家里给的足足的,想买什么从不捉襟见肘,归根到底,不是因为家境多么优渥,而是父母惯的。
然后场景一下子搬到了北京,因为求学来到了京城,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反正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了。我一个好朋友虽然也是外地人,但是家里人很有投资眼光,2003年就在长安街(北京广播电台正后方)的一个豪华公寓买了两户,那会儿我周末就有"家"可回了,虽然不是我家,但是两个小丫头总会跑到长安街上溜达,也有地儿住。那是真正的千万豪宅啊,因为2005年的时候我从楼下的房屋中介就知道这里的房子已经6w一平米了,那个公寓大概有个130平吧,再加上装修和买的车位什么的,一户基本上就是1000万,对我来说真的是天文数字,其实在若干年后房价飞涨的时候,我才明白真的是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有钱,现如今人家那房子都不知道多少钱了。2005年,我的理想是将来在北京当一个白领,月薪5000,我就嘴都笑歪了,这么一算,我不吃不喝一年赚6w,166年可以赚一套房子,前提还是房价保持那会儿的水平不变。天方夜谭,唉。我之前在人人状态上说过,我刚来北京第一个月我妈给了我1000,然后承诺每个月给我500-600,不过我很骄傲地说,我真的是上大学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因为我阴差阳错的做了一个项目(项目介绍在本文末尾),在第一个月结束我个人的净收入就达到了60000元(故意把零写出来好有点feel),说来好笑,我记得我跟家里电话说以后可以不用给我生活费了,我爸妈狐疑了很久,毕竟一个年方十七八的姑娘刚到大城市就突然一秒钟经济独立,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在我努力解释多次后他们才终于相信我没有那个胆儿也没那个资本干坏事,哈哈!
不得不说,这个6w的启动资金成为了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不在于数目,而在于我有了投资自己的钱。这笔钱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随便出去买买根本都不需要一个钟头就能花的一干二净,比如去双安商场,我觉得不用走十步就能花完,我当然是没这个消费水平啦。这笔钱我除了买了两双打折的nike鞋子和几件打折的eland以外,全部用于了个人的智力投资—新东方。这里必须提一下,因为后来我自己也是新东方老师,可以享受五折优惠这是其一,但那都是后话了。在前期,帮了我大忙的是新东方曾经推出的一个“自由卡“,具体分”季度卡半年卡年卡”,我不得不诚实的说,我是个典型的中国人,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新东方新推出的这项业务可谓机关算尽。按照当时的rule,季度卡是4980,所有曾经报过班的可以有20元优惠,所以我实际花费的是4960,并且我后来回想了一下,我从某个有新东方抵金券的人手里花半价买了个1000元的抵金券,所以我实际上支出了4460元。然后这个季度卡是2000元以下的班任意报,很庆幸那会儿物价低,三笔三口班,托福GRE,以及新东方引进的听说、全能听说、口语班以及小语种班都在这个范畴内。这些都是新东方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课,我觉得我当时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去上这些课是我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因为我用这个季度卡报了将近20000元的课,反正得有一万大几。之所以说我机关算尽,是因为那会儿这个卡规定了所有的课不许时间冲突,即使冲突一天都不可以两个课同报,这个rule的目的就是限制报课的金额,换句话说他们的季度卡可不希望每个人都像我这样,那新东方就真亏本了。我研究了一下发现好多课都是有一点点冲突,但是这没有关系,我可以把前一个课上完了立刻去报另一个课,少听一节课而已,事实上这些班是不会爆满的。而且新东方是先报名座位号靠前,有些班我的座位号都到一百多了,一般人可能觉得很吃亏,坐那么后面哪里听得到,哈哈,这就是我“黄色”性格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向来是上课坐第一排的人,那自然也有那种上课恨不得把自己贴到最后一排的墙上的人,所以任何一个课进去第一排总有空位,所以我妥妥的坐第一排,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很多好老师,这都是宝贵的人脉财富啊,并且我窃以为自己最龌龊的一点就是我报了好多个听说读写听说口语的班,这些都是东方跟海外合作的项目,用的教材都是全原版的,而原版书巨贵,我就拿着书上课翻看,但是绝对小心翼翼不作任何笔记,等课上完了就去新东方的书店推掉,一个班的书基本上可以退300-400,整个下来退书也退了1300多。我在这里,发自肺腑地对新东方说一句真挚的感谢,也希望你们谅解我这种有些不甚大气的行为。
有一个网友嘲讽我说你标榜自己是爱学习的人,居然连书都卖掉了,真虚伪。其实是这样的,在我上学的那会儿,北京各大高校都有打印复印的地儿,5分钱一面儿1毛钱双面,如果真的觉得某本书有必要留下来,完全可以去复印下来。毕竟几百块一本书真的有点儿贵,复印一下才10多块。这一点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应该很有感触,国外的原版教科书那都是贵的吓人,很多人都是这样来节省书费。有个说法是:在美国上学,买iphone 和ipad不是高富帅,买原版的全新教科书才是。更何况,有些书也许真的上完课学会了就没有必要保留了。大家都有过学生时代,很多书堆着不用,能原价卖出真的是理智的选择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北漂的大学生。换位思考一下吧,不是我想卖书,而是有更适合我的经济状况的选择。考虑到通货膨胀,我那个年代的1300元,基本上类似于现在的2600元了。(我大学时一般普通大学生生活费平均标准是500-800.一般是600)换了你,你会怎么处理呢?
其实我工作以后,境况渐渐好转以后,就开始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和工作需要用的书,不管价格如何,只要我喜欢,我都会买回来收藏,而且我只买原版,算是对作者的知识产权的尊重吧。见下图:
我不觉得这种做法很丢人,因为那会儿我就是一个穷大学生,我梦想去留学需要至少三十多万,不在这里省在哪里省?想发财不仅要会赚钱,还要会省钱。赚钱很难的,那就要学会省钱,如果有朝一日兼具两点才是“土豪”的必备技能。
其实很多在北京读书的孩子甚至上过新东方并且不止一次两次的人都很少知道这个自由卡的事儿,附上链接,如果你们短时间内需要报好几个课,还是划算的:
(我知道又要被喷我是打广告的了。。唉,算了,就当感激新东方对我的栽培之恩吧,我真的是得不到一点儿好处。)
有人说我上课的经历是YY的,好庆幸我当初留下了照片~做梦也没想到这照片到了今天居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附图如下:
我很骄傲的就是兼具了两点,赚钱和省钱都不用多说了,会花钱也真的是很重要。首先要舍得,有些人有点小钱恨不得带进棺材里,钱不去花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数字罢了,而且窃以为投资在教育上,只要没对白痴投资,总是会有回报的,当然回报率因人而异。还有就是虽然要舍得,也要精明,不要瞎浪费,现在很多朋友都升级成爸爸妈妈了,以后不可避免要投资教育,切记一点:教育不要省钱,也省不得钱。东西贵如果有价无市那不谈,倘若东西贵了也有人买,那是必然有其中的道理的。想通了这一点就不会做冤大头,去买打折的教育产品了。对于不值得的东西,花一分钱就是浪费一分钱。花对了地方才是最聪明的人。当然啦,这也都是纸上谈兵,穷人哪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了,因为早期的投资开始奏效,我的收入开始大幅度增长,我开始买什么都无负担了。那么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初步逆袭的屌丝,想对一些还对逆袭抱有希望的屌丝说一句很真诚的意见:不要用你狭隘的价值观去想别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以前曾经很不理解在北京打车的人,地铁两块,公交四毛,为什么有人会愿意花几十去打车啊,好贵。。。几十块可以买xxxx一大堆了。但是当你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这真的就一点儿也不难理解了。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打车花了50块,可是我休息了一小时并且往往能节省一些时间(注:京城堵车这是常事儿,但是也得看你是怎么走,如果是公交车,那必然是比出租慢,并且你还得走到公交站地铁站,这些也都是时间,出租车能够好好休息是真的,我多次累的在车上睡着),总而言之,如果打车能节约要么精力要么时间让我可以赚1000块,你说我打车还是坐公交地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时间的价值是真的不一样,必须要认清楚这一点,不要觉得别人都是奢侈,要明白“我是什么人,我就怎么花”。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一直把自己的家安置在离我的工作地点骑自行车就能到的距离,我在文化部上班我就住东直门,我在新东方上班我就住苏州街,基本上来说我杜绝了一切在路上花费时间的必要。当然这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我住的地方都是办公区,所以房租较贵,同样的钱我要是去十三号线上的天通苑回龙观那些地方就可以租到好很多的房子。但是我不得不说,我更看重时间,住的差点就差点吧,本来也不是娇气的人,苦就苦点,本来就不是千金大小姐。何况北京的交通根本不是光看平面图算时间,倘若住回龙观,你家到地铁没准儿就走个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的,一下地铁就到的楼才有多少,到了地铁还得等,然后还得换乘,跟各种上班族挤掉半条命到了中关村,要是海淀黄庄出口还得走上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出地铁,没准儿你的单位还不在地铁口,又得走,如果胆子小怕迟到这不提早一个半小时我反正是不放心,一来一回仨小时,年轻时候的三小时那是黄金钻石都买不到的宝物,我住苏州街住了三年,倘若8点的课,我只要7:55出门就刚刚好,自行车就三分钟路程,不放心就7:50出门,我宁可把时间用在睡觉而不是交通。我在苏州街跟我的房东住了三年,一个月的房租从2300涨到了3000,我只是住一个主卧室,但是除了我自己就只有房东,一点不杂也不吵不闹很安静。3000如果换到13号线我可以单独租个一居,可是在我的价值观里,我是不认同的。当然人各有志,有些人看中生活质量胜过一切,我不置可否,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这里我又不得不说个我的看法,也许会得罪很多人吧,但是这是我很真实的想法。我住北京这么多年没有买过车,当然后期是外地户口不能买车了,不过早期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也没动过买车的念头。我其实蛮难以理解我的家乡某些同学的,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为什么每个人都要买车呢?坦白说,我虽然花钱很大手大脚,但是我很有分寸,我能消费得起的东西我才会买,否则我是不会动那个心思的。美国是没有车寸步难行,所以我才考虑买车,我在北京那么久就没想过要买车。如果有一天,我买车,那一定是在我毫不费力就能达到的程度。我不理解的是,镇江并不大为什么所有人都要买车,上班在新区的我可以理解,来回路程比较远的我觉得合理,可是有些人真的没有必要吧?算上每个月养车的费用真的每个人都支付得起了吗?貌似没有吧,为什么要超额消费呢?还有些人一共就那么多钱就全部用来买车,甚至贷款买豪车,我真心是理解无能。做生意的也就算了,好歹有个面子问题。一般的工薪阶层是图什么呢?我无法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只是自己的想法罢了。家里富二代真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从来就不是他们需要操心的问题,如果只是老百姓,真的不要为难自己,真正值得你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要提早就把蓄水池里的水用完,否则要是不进水就真的干掉了。
说到这里,我提一下真正的装逼。纵观互联网,谁都爱指责别人装逼,谁用iphone谁装逼,谁买macbook谁装逼,谁喝星巴克谁装逼,诸如此类。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大多数应该都是酸葡萄心理吧。装逼不装逼的界定真的不在于买什么用什么,而在于你赚多少。说个夸张的,年薪500万喝星巴克装逼吗?我觉得这是装低调吧?用iphone装逼吗?我觉得人家好低调,毕竟比iphone贵的手机也是有的。可是月薪两千块用iphone我觉得就装逼了,喝星巴克也不合适了,算下来一天工资才66.7元,一杯星巴克花去半天的工资,这好像不合适了吧。做人别太为难自己,想做土豪就要学会省钱,至少我觉得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定有比iphone更值得投资的地方,比如可以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涨工资,不说多,涨到5000再买也不晚不是?
再回到之前的话题,男生高中买假球鞋。我觉得这一点都不丢人,我喜欢科比,我喜欢麦迪,可是一双球鞋大几百上千我不好意思跟父母要,或者父母也的确消费不起,那就不要硬买,买个两三百的过过瘾也没什么不好。
再说说女孩子买包,我说了这两者是有共性的。我大一的时候在北京动物园买过一个仿的celine的包,300块吧,背的挺开心,那会儿觉得质量还挺好,后来见到了真的celine后就弃置最后送人了。这是我人生唯一买过的假奢侈品包,丢人吗?我觉得不丢人,前面我说了我大一第一个月就赚了60000块,我可以去买,但是我买不下手,一个月平均生活标准连1000都达不到的女屌丝哪里能狠下心买上万的包,这不是虐心吗,再说了,背出去也没人相信那是真包。是什么程度的人就过什么程度的生活这我一直奉行的宗旨。但是后来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了,我也开始有各种奢侈品包,最早买入的是最基本款的lv 印花款,那个包我背到现在觉得也挺好,但是那个包是属于入门款,香港才五千多吧,是属于我一度很后悔入手的包,因为满大街仿冒品,不过后来心态好了也就不在乎别人了。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我没有必要背个真包就看不起别人背假包,就像我当年也背过假celine一样的道理。后来陆陆续续有了dior,chanel,chloe,prada,gucci等各种大牌包包,貌似除了爱马仕一般的大牌包包我都买齐了,其中最贵的三万多,但我最爱的并不是最贵的,反而是我在迪拜mall买的lv,黑色纯皮,那个手感好的一塌糊涂,1w7入手,还有在香港买的白prada 1w2和粉gucci 1w2我都大爱。有一种说法是真正的奢侈品包和A货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心态问题。容我叹口气,我不得不说,自欺欺人没意思的。如果你背过你就懂了,不过也罢,本来就是人以群分。你们喜欢说没差别我没意见,心里默默送上一句:祝福你一辈子都买300块跟真品没差别的好包。(注:有人说我这里在秀包包,我如果秀包包是不是应该把我的colletion贴一张才效果更好,对不对?)
这一段有一个网友给我留言,我看了非常认同,原话如下:
关于假名牌,我高中时有个同学买一个块以假乱真的西铁城,连表面都是蓝宝石玻璃的,才200多,然后我心里痒痒想让他给我捎一块,哥们阻止我说了一句话记一辈子“不要买假的,尤其是这种高仿的假货,因为你要现在买了,可能一辈子也没动力奋斗去买真的了”。
买真包就是炫富吗?我不觉得。因为这些在我的价值观里这根本都不是富,我见过真正的富,那是我望尘莫及的。事实上,我所有的包包加起来才30w不到,不够维多利亚买一个爱马仕的包包,你能说维多利亚炫富吗?她老公一天赚的钱也许超过了很多人一辈子赚的钱,我觉得我也是很多人的范畴。我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希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富”,但是我会努力。而在那之前,现在我拥有的顶多是我时不时满足自己的一些小爱好罢了。努力一阵子给自己一点希望和鼓励,难道不应该吗?还有个说法是外国人心态淡然都不买奢侈品包包,亲,奢侈品包哪个是中国品牌?不解释了,中国人的暴富也不过就是近二十年,那些百年品牌之前不是喝西北风的,只是还是那句话,二八效应中买得起的永远是少数,你想爬到金字塔顶还是愿意做地基,我不做评价。
坦白说,分享自己的成功和炫富挺难界定的,毕竟很多酸葡萄的人会指指点点,但是好在自己的好朋友和那些渴望成功的人能吸取到正能量,这一点我很满足。
再来说一说富二代的事儿。仇富现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畸形的状态。好,我来谈一谈我理解的富二代,只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对富二代只有一个看法:只要他们的爸妈不伤天害理,人家发财是人家的事。有本事你也去办一个公司,有本事你也去办一个厂。叫嚣个什么劲儿?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见过无数成功的企业家,你也许只看到了他们出入豪车接送头等舱坐着,但是背后的辛酸有谁知道?对富二代的仇恨只是痛恨自己的无能以及自己不是富二代罢了。
至于官二代,我觉得情况另当别论。中国的国情你我都了解,我不做评价。凡事有个度吧,不要过度我觉得就好。我相信还是有很多真正的好官,真正能为国家办事的,我相信有,而且会多起来的。至于那些贪官,反正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睡不着觉这种虐心凡人也是体会不到的,能心安理得的睡觉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福气。
我对富二代没有任何仇恨,这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上乘,气质出众,当然土豪也是有的,可是教育差气质挫貌似屌丝更多吧。大S曾经说过一句话,她只想嫁帅哥,因为她以前觉得帅哥都很幼稚花心,后来发现丑男也同样幼稚花心,既然一样,那还不如找个养眼的。(我不敢说汪小菲是帅哥,但是我想大S肯定是不会嫁屌丝的)我觉得对贫富一样适用,有很多东西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的,穷人之所以穷,有一半(只有一半)的原因是自己挫。我反而觉得找穷人更不靠谱,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你没见过他富,所以将来不富便罢,也许热炕头过一辈子,但凡有个机会富了,我不敢说会怎么样。反正很多发达以后抛弃发妻或者有钱了出去嫖妓的很多都是当年的穷矮搓。我大学认识的一个女生就被包养了,对象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高考状元。年少时期被女神怒踹的屌丝一旦逆袭是不是心态还能放的正,真心得打个问号。有些男人真的很喜欢自己枕边一切条件都平平的发妻吗?如果有条件娶女神他们会不做吗?算了,人艰不拆。
还有就是网上经常转发的一些心灵鸡汤,少看为妙。因为仔细一想逻辑漏洞百出。比如“有钱买不到内心的平静”、“开好车也不如一个暖心的伴侣”、“再多的钱也不一定会幸福”,反驳句如下:“穷人就内心平静了吗”、“不开车就有一个暖心的伴侣了吗”、“没有钱就幸福了吗”,我不是鼓吹有钱至上论,而是很多东西不要上纲上线,有情饮水饱那是个理想状态,你是个凡体肉胎就不要把自己当仙人,你不爱钱不代表你不需要钱,当你生病的时候,当你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你就会感叹钱的作用了。当你的孩子因为没钱而与一些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失之交臂的时候再后悔就晚了。当你的父母因为没钱看病而不得不放弃治疗的时候就晚了。
最后,我再说一下心态吧。穷人心态好还是富人心态好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但是从概率来说我觉得还是后者心态好。我从来不敢接低端客户,不是我嫌贫爱富而是我真的很怕麻烦,拿出自己棺材本的钱消费的那种歇斯底里是我很害怕面对的,所以我一般都是婉拒或者把客户推给别人,一来做个顺水人情二来自己也可以免去麻烦。
网上有张图片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图片说明是浑身上下没有名牌,这才是真正的白富美。第一,我想说,google一下你们会知道那张图片是假的,那个人不是比尔盖茨的女儿。第二,先不说她到底有没有大牌,我反正是无法想象比尔盖茨的女儿过着纯屌丝的生活,我是说纯屌丝,恕我想象力有限。我窃以为真正的贵族心态不是“非要不可”,而是“我可以有,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有或没有无所谓”,注意,前提是“我可以有”,贵族心态不是“反正老子买不起老子就不屑,你们那些买得起的人都装逼。”所以,我们这些屌丝需要的是“我可以有”的底气,这一点如果做到了,才会慢慢往贵族气质去发展。
我以为,暴发户是所有贵族必经之路,生来就是贵族的那就得真正是贵族之家,william王子的孩子就是贵族,可是有几个william王子呢?如果不是贵族之家,那就努力先让自己成为暴发户or土豪,这样你的后代才有希望去做贵族,前提是你想让你的后代出贵族,不想那就别计较我这么说了。
我不是贵族,我也不是富二代,我希望我的后代出贵族,所以我不介意我来开一个好头,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家族的土豪大家长(虽然我现在还不是)。立志作土豪没什么可丢人的。
以上观点属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回应广大网友提问,大家都很想问关于第一桶金的问题,我的答案如下:
我创办了一个日语学习社团,主要是以标准日本语第一册为教材,围绕流行的日剧动漫讨论,然后社团成员开展一些活动,包括唱日语歌等等,成员共计320多人,每人收取活动费用200元/学期,教材自备。从组织宣传到授课全是我一个人搞定,所以这就是我的第一桶金。
还有人继续追问关于日本留学的事情。后期我存够了留学的钱,但是很不幸没有实现自己留学日本的梦想,记得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叫做“我想去桂林”,歌词大意是没钱的时候有时间,后来有了钱就没时间了,我也是如此。存够了第一个30w就很快容易存到第二个第三个,于是就无限期作罢了。我今年六月去日本自助游了15天(上限),很满足~以后有机会还会去,2020奥运会肯定会去。
有一个网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贴出来:
问:有意思。作者在收入上的成功非常值得肯定,尤其是上大学自食其力这点。可是在有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不会觉得不甘心吗……
答::正如文章里面写到,当初最想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没有钱,于是努力把目标设定为30w就是为了实现梦想,可是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当你赚到了第一个30w,你会发现后面的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轻松,这就是所谓的上道儿了,而这时你会发现随着自己的成长,你的心气儿也不一样了,当初看的比命还重的东西在你可以轻松拥有时,就真的不再那么执著了,这就是我后面所说的“心态”,不是一定要有,而是我可以有,所以有或没有就不再重要了。有的时候,人生的目标并不一定非要去原封不动的做,它在你的前面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鞭策着你前进。当你爬上了一座山头,会发现还有更美的风景更高的山。比如我那会儿从来没奢望过可以来美国,但我现在生活在了这里(解释一下:绿卡未入手,如各位所知,申请和排队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过我们现在拥有合法身份在美国生活,既不需要投资移民,我也没有嫁给美国人)。我实在无法找到一个更自然的词语,总之我没有嫁洋人,也不需要走到投资移民那一步。
用这位网友的回复来说,站在今天的立场回头看,当初的梦想可能只充当了一个跳板的角色,它给了你最初的原动力,让我努力收集拼凑梦想的碎片。但是最终这些碎片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个景色。换句话说,这个原动力可以是任何东西,它为我提供热情和动力,但是我并不一定必须没有一丝一毫误差地完成它,可能相对于结果,你更享受努力的过程和随之带来的意外的惊喜。
更何况,谁也说不准未来,也许我什么时候就去日本了不是?
虽然我自己留学梦没实现,但是我实现了我弟弟(亲弟弟,我们家两个孩子)的留学梦,2010年送了他去西班牙留学,语言学校的学费研究生学费生活费全是做姐姐的付的,马上研究生毕业了就要回国了。有网友在我的人人相册中找到了我弟弟,还夸他帅,嘻嘻,开心。
因为此贴比较受欢迎,所以我开设了一个微信个人公众平台,所有想咨询职业规划以及各方面问题的朋友都可以加我,xiewenlu6
ps 有人认为我这是在给新东方打广告,我只能说新东方是我的摇篮,我在新东方挖到了人生第二桶金,但是我成长起来以后已经离开新东方了,现在属于自己创业,早已不是新东方的在职老师了。但是,对于培养了我的老东家,我发自肺腑地感谢,感恩,并衷心祝愿这艘留学培训航母越办越好。
第二章 关键词:WhatOK,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打扰你(您)?”截至目前,所有向我发问的“粉丝”,我基本是秉持着“只要我有时间,必回复。回复时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你们也应该感觉到了,还有些人在我第一时间回复的时候还吓到了,没想到我会回复,而且一点架子也没有。Come on,我又不是大明星,只是个跟你们一样的小网民,而且本来就是个活跃分子,特别爱跟人交流,所以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如果能帮你们,我是很乐意的,不要问我为什么无条件帮你们,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些人做事情是不求回报的,比如我。
我的性格是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而且巨认真,巨有强迫症,所以基于大家问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我就决定干脆另开一篇日志一并回答,也就是这篇啦。不过在开篇之前,我得交代几件事儿。
我玩人人已经好些时候了,看我的访问量也知道我是人气用户,不过我从来没想过当公知,也没奢望当什么意见领袖,我从性格到长相到行为方式都是个特别小众的人,喜欢我的人会特别喜欢,看不惯的也是有的,那我就本着“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原则和大家相处。人人网其实是我特别记录生活的工具,我的生活细枝末节都会被我po到人人上,我是当做一个生活的记录,所以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我要做意见领袖,只不过恰好这一篇有点那个范儿罢了,要是长期follow就会发现我其实是个标准的小女生,喜欢八卦,喜欢偶像剧,爱看《步步惊心》和《甄嬛传》,痴迷吴奇隆,喜欢日本动漫日剧,爱打扮臭显摆,总之我跟你们没什么本质区别啦,就是一介草民,并且在这两篇日志后我也不打算一直走“成功领袖”路线,不排除我会时不时来点儿感慨,但是不要企图把我打造成一个只谈成功学的公知,在我的职业背后,我首先是一个妻子,我人人微信闪不停我老公会家暴我的,哈哈。 上篇日志我真的可以用“我伙呆”来总结,我原本预期的是 赞:喷=7:3 or 6:4,一直以来觉得网络就是藏龙卧虎,什么奇奇怪怪的人都有,有些人的三观真的是我的小宇宙无法理解,所以如果赞的人能超过70%我都觉得谢天谢地了,结果我认认真真把所有分享的评论看完了以后发现 赞:喷居然达到了9.9:0.1,我太惊讶了,其实我归为0.1的评价也不是喷,只是可能说的不太对,比如有人说我是“罗永浩的粉丝“,呃,我2009年还真在老罗英语当过一阵子老师,我现在的人人好友里大概也有30个左右是我在老罗时候的学生,不过我还真心不是老罗的粉丝,当然也不是老罗黑,他有些想法我非常认同,毕竟他跟我一样都是在新东方混过的人,但是有些想法也不够认同,我觉得我算够极端的一个人了,但是他有些想法我还是有些怕怕,大概是男女有别吧。 所有评论里只有两个人说我装逼,于是我自动忽略了。我如果真是要晒包包,我应该贴图把我所有的奢侈品包包在日志里贴出来,这才叫晒,对不? 所有的小伙伴们,求不要再叫我土豪or土豪姐or壕了。。。%&_&% 我还没达到我认可的“壕“的境界啦~~逆袭ing。。。现在连我老公都叫我土豪了,这是要逼死我的节奏吗?你们这群混旦╭(╯^╰) ╮!逼死我了看以后谁给你们传道授业解惑!谁再敢叫我土豪,我真生气了~哼哼,加我好友我就忽略! 上一篇日志里面所有的经历和故事都是真的,没有杜撰,在这篇日志之前我就已经有很多粉丝了,所以他们都知道我的为人,不说假话是我一贯的作风,你们多接触接触就会知道我是多么真实立体的一个人。 我今年26岁,没错,不是36是26哟。 我现在既不在镇江也不在北京更不在上海(你们是从日志的哪里看出来我是在上海的,亲们!)我跟我老公定居美国啦,他是高级工程师,在美国工作,我还是从事我之前的行业,并且到了美国还拓展了很多副业,是个标准的居家事业型女性。我还做代购哦,收费很公道,我赚的代购的那点儿收入都是用来买吃的,我老公管那叫做伙食费。 最后说句励志的话,这句话是微信上一个因为土豪日志而加我的小伙伴说的原话:“其实能认同你观念的人都有土豪的潜质,只是个人执行力不同。”所以每一个点赞的人都有潜质哟~ 所以说,终于要入主题了。呼,这是我写过压力最大的一篇文章,还是那句话,这都是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想法,如果各位看官们赏脸,给个赞,随手分享个,让更多需要的人能受益,也不枉费我认认真真写了几个小时;如果你觉得不喜欢或者不认同,也不介意你表达观点,但是不要伤害我的玻璃心就行,伦家很脆弱的(大误)。
从一个毫无背景举目无亲的外地人求学北漂到了帝都到我现在取得小小的成就,我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将近十年,这是一段精彩跌宕的decade,戏剧性程度绝对不亚于电视剧,《奋斗》《北爱》《裸婚时代》都弱爆了,我不是说那些故事不精彩,而是电视剧始终是电视剧,《奋斗》里永远有个米莱,陆涛也总会有个那样的爹,他们连工作都还没找到也可以在炫特家园租那么好的房子住;《北爱》里还是有个牛逼的大哥罩着的吴狄和挥金如土富二代的疯子;《裸婚时代》名字虽然很裸,但是还是两个老北京的故事,他们还能有户口有拆迁房,刘易阳也能莫名其妙得到白富美的亲睐和注资。唯一真实一点的《蜗居》最后还是走上了离婚和包养这种可悲的路数。我从来不是个愤世嫉俗的人,相反还是个乐观得有时候过了头的人,说这些也不是打击各位的积极性,而是认清事实很重要,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你们要知道的是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电视剧里的美好。《小时代》里个个全身上下都是名牌,但是杨幂打破了一个杯子居然要落泪,我想说那样一身行头随便哪一身都是大几万甚至上六位数啊,至于几千块的杯子哭成那样吗?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小时代,因为帅哥美女很养眼。
言归正传,是的,我是一个外地人,我在北京举目无亲,我也没有被包养(虽然中途居然居然居然居然有人动过我的歪脑筋,但是刚正不阿的姐直接一句5000w一个月我就从了你吓跑了对方),可是我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得到了很多同龄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不吝惜分享,如果你们觉得这是在炫耀,我无话可说百口莫辩,正如我上一篇日志所说,炫富和分享成功本来就很难界定,这不取决于我,而取决于各位观众。你们心态好,你们自然会发现我身上值得你们学习的闪光点,你们心态不好三观不正,我也真的爱莫能助,还望口下留情。对于这篇文章,我是卯足了劲儿,力求尽到我最大的努力,把我所有知道的攻略都分享给大家,当然,作为一个老师,我很明白教学相长,所以还望各位不吝赐教。我基本上把我脑袋里零零碎碎的想法都按照关键词罗列了出来,可能不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一块都自成一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一篇真正的攻略,虽然我也很清楚,任何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我试图提取出一些普适性的原则,相信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 what
what在这里代表的意思是What do I really want?上一篇日志有一个网友留言说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能凡事都往钱靠齐,够花就好,不然过得好累。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够花”,enough这个概念可太不好定义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也许真的有人觉得月薪2000一个月就够花了,但那肯定不是我。我不敢说别人的定义,只能说说我的看法。我理想的够花应该是:懒得做饭就可以随心所欲下馆子;能买得起所有最新的数码产品;想买的漂亮衣服不用太手软;每年买1-2个奢侈品包;能够买得起高档护肤品和化妆品;一年出国富游一到两次(以前在国内我是一年出国旅行三四次),现在在美国我觉得不用出国,美国境内就够玩儿好久了;不仅我自己要玩,我爸妈也得出国见识见识,去年我就送了我爸妈第一次出国旅行,今年也打算年底让他们再出去转一圈,每年一个国家吧,也不想他们太累;我想有三个孩子,两个哥哥一个妹妹,我能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能让他们从小学各种才艺,将来高中上名牌私立高中考上美国常春藤大学;将来不管我的亲人还是我自己生病了不用因为没钱放弃治疗;我们家现有一辆mini cooper 我打算入手一辆保时捷卡宴suv,车子大些将来孩子坐着舒服我也开着安全;我老公工作到35岁时能买入我们当地的一个“豪宅”,跟国内房价比起来美国的房子真心是白菜价,其实北京北四环随便一套商品房卖掉都可以来美国买豪宅,所以价格吓不死人。应该还有一些细节,不过也不用再补充了,大致的思路我想你们应该明白了,估计有些人已经眼睛都瞪大了,小伙伴们,呼吸加快了吗?我没有调戏你们的意思,而是我真心的把以上作为我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以上,如果再多出来钱,我觉得对于我的幸福感的增长作用不会太大。我觉得每个人的幸福感都是这样一条曲线(原谅我不会用电脑画图,我只能手动了。。囧)
如图所示,有两个关键的A B点,我觉得任何一个三观很正的人都不会说出“钱越多越幸福”这种傻话,当然我相信也不会有人真的觉得“幸福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有钱饮水饱永远是理想状态,要我说,足够的金钱应该是幸福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换句话来说,真的捉襟见肘是很难幸福,但是光有钱也不是百分之百很开心,我们不是经常形容有些人“穷的只剩下钱”了吗,但是玩笑归玩笑,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穷的只剩下钱的人不多,关键就是这些有钱的人还往往各方面都优越,还拼命还努力,这才是让人真正郁闷的地方吧。不跑题,从起点到A点,我觉得幸福是的确会随着收入增加而成正比例的增加,这一点不用多解释吧,你从买不起iphone到买得起iphone肯定心情是不一样的,达到了这个A点之后你的幸福感的增加会有所减缓,从数学上来说叫做斜率变化,从物理来说应该是加速度减少的加速运动,但是还是在增加的,再然后达到了一个B点,这个B点应该就是每个人的理想生活点,在这一点往后你的所有生活都没有担忧了,那么增加出来的钱往往就不会增加幸福感了,这个在经济学里面叫做“边际效应”:
如果达到了B点往后,我觉得善良的人可以这个时候选择做做慈善,帮助别人应该是双赢的局面,别人得到了实质的利益,我们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我在离开北京的时候举办了一个小义卖,然后捐给了壹基金5000块,正好帮助了地震灾区的人,然后就是我一直在捐助两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听起来很伟大,其实需要的钱很少,一年才几百块,真的就是一顿饭钱。说来惭愧,好像我两年前说过我要把这个活动做起来,当时还有小伙伴主动跟我打听怎么去帮助他们,结果我实在是太忙就无限期搁置了,我后期有时间一定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回到主题,我不知道AB两点这个理论大家是否认同,但是这是我一直以来坚信的观念,但是必须要说一下,AB两点不是定点,而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出身,经历等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的数字都不尽相同。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姑娘一点儿都不花哨不爱打扮,愿意一辈子素面朝天不崇尚名牌,我也愿意相信有些家长奉行教育无用论(比如之前那个不让女儿上大学的四川大爷),那至少教育费用对这样的家庭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他肯定不会向我那样渴望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贵族。网上流行一个很火的“穷逼就别xx”系列,里面就有提到穷逼就不要生孩子了,虽然说生育权利是人不可被剥夺的天然属性(当然我国已经部分阉割),但是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也是有几分道理的,正因为深知这一点,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要为自己的后代好好考虑,我能给他们什么,将来他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穷逼不要生孩子说的太过分了,每一个对夫妇都有权利拥有爱的结晶,但是也同时有义务为孩子去计划未来,所以我们才说养儿容易育儿难。
Anyway,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所以A点B点大家自己找到就行了。但是不要轻易看不起钱,这个世界很现实,没有钱寸步难行。我自己是从事留学行业的,也经历过因为没有钱而出不了国的窘境,我不敢说出国就多牛逼,那会被高考党喷死,但是你们每个人扪心自问,你们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还要接受中国教育的迫害吗?我自己也是高考党,也是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并且工作还是从事教育行业,我太了解现在国内教育的畸形,当然也有人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出国了,这样国内竞争压力就小了,可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真正的根源问题从来不是人多,而是在现有的体制下很难培养出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所以才会不得不用一些特殊途径来筛选人才,包括拼爹现象。不跑题,这一段想说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要摸清楚自己的A点B点在哪里,比如按照我的情况,如果我当公务员或者国企员工,我达不到我的幸福感的高峰,看过我7月21日日志的朋友都跑来问我,你原来是公务员?你原来是央企?好,我回复一下,我的确原本有机会可以做公务员,但是工资比起我当时在新东方的收入实在缩水太多,我无法适应也不想降低生活标准,于是辞了;我在央视全国大型招聘中过五关斩六将在成千上万(中国传媒大学是主考场,貌似好几栋楼都是应聘者)的应聘者中很光荣的被新闻中心录用了,但是我也没去,因为当时我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已经出国了,我们已经在计划出国定居,所以与其沽名钓誉去做那样一份工作,还不如实际点入袋为安多赚点钱比较靠谱。具体的过程在这篇日志中有,地址如下:
虽然如今N多人趋之若鹜地考公务员,当然我不否认这是一个金饭碗,但是公务员的收入或者国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如果是阳光工资,能达到大家的B点甚至是A点吗?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自己回答。注意,我说的是阳光工资,如果有灰色地带那当然木有问题,事实上很多人也是以灰色地带为方向而努力着,我祝福你们,good luck,真心实意的。我有很多好朋友都是公务员,有些我很看好,有些我就不看好,说到底还是看人。我有个小伙伴,在地方税务局,他是少有的我认为比我活得还明白的人,我相信他仕途一定会很光明,即使他没有过硬的背景;还有个小伙伴任职我家乡的地方检察院,我也很看好他,人很能吃苦,脑袋瓜也聪明,就是脾气差了点;但是更多的人现在是什么岗位,我觉得十年后乃至二十年后都不会有什么区别,真的。很多人真正踏上了公务员岗位后才惊叹原来我挤破脑袋获得的工作,不过尔尔,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毕竟还有很多人眼巴巴地渴望着,于是又得了几分满足感。
第三章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其实,屌丝逆袭土豪的最核心的关键词应该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太抽象了,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学历?见识?知识?口才?背景?长相?体格?点点点?To be honest,以上任何一点都是核心竞争力,不要以为有学历就了不起,也不要觉得有背景就了不起,核心竞争力是死的,但是岗位是活的。你如果硬要用自己的非核心竞争力去跟别人的核心竞争力去拼,那下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其实跟田忌赛马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涌现了出来,现在很多行业都是我的小宇宙无法想象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哪里是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都不止了吧。可是如何从这些行业中选择你能当状元的那一行却真正是个技术活。
我觉得在选择行业上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NO.1 子承父业型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靠谱的类型,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先不说基因遗传的优势,父母的人脉资源和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这都是板上钉钉的竞争力。当然不是说生下来就必定是那块料,但是后天培养我个人以为在一个人才的培养中因素不可忽视,换句话说,父母有心培养,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有些人会抱怨,他还没我行呢,不就是有个牛逼的爹嘛。嗯,我想想怎么说呢,我虽然不信佛教,但是佛教有种说法是上辈子积德行善所以这辈子投胎投的比较好。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投胎投在哪里,只能接受现有的,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将来投胎做你孩子的人不要抱怨自己没投好胎。(我觉得我写这些文章就是很积攒人品的行为)
不跑题,我觉得子承父业分两种情况(我没说一定要继承,拜托网友看清楚了好不好。。都说了分两种),一种是适合的,举个例子就是我老公。我老公的父母都是高级工程师,他们一家三口对话都能蹦出物理术语,他妈妈动手能力好到让我惊叹,往往老公在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几个什么提示词,然后她妈妈就got it。我一个文科僧听的好忧桑。我其实问过他,如果他不当工程师可以做什么,他说其实父母小时候很注重对他的培养,书法也学过(我老公的字我想三声哈哈哈),还买过日本原装的雅马哈电子琴想让他有点艺术细菌,但是貌似成效比较令他父母捉急,唯独对理科不排斥,学的很不错,于是顺理成章最终成为了一名机械工程师,现在在美国就职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职位是工程师,收入足够让我很大声地跟姐妹们炫耀我找了个绩优股。我不敢想象如果我老公当初大学不是学工程而是学其他的,比如学英语?我觉得他会屎掉的,真的。所以说还是有基因遗传这么一说,我觉得他父母不是没试图跳出他们自己的领域去培养他,但是最终还是走上了父母的路,并且由于父母很懂行,所以他的事业发展很顺遂,这一点不得不说得益于家庭背景。这种例子不枚胜举。我特别好友里面某男就是父母都是医生也顺理成章的拿起了手术刀,特别好友某女就是爸爸是建筑设计院的头头,于是就学了建筑,职业发展也很不错;还有就是父母经商的富二代以后子承父业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前人的经验是无比宝贵的,牛顿也得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是?尽管现在开始逐渐流行雇佣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可是我觉得我要是有个儿子我还是宁愿培养他出来继承,除非他实在不争气or他有其他的惊人天赋,比如他有王力宏那样的音乐天赋我也不反对他当歌手当偶像。
子承父业不仅仅是技能的传递,还有人脉关系的传递,父母能耐越大,自己孩子的就业起点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真没什么好抱怨的,你得知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跟我婆婆从骨子里性格特别像,非常要强(都说男人找老婆会潜意识以妈妈为模型是有道理的)。她已经退休了但是仍然在坚持读老年大学,还在参加各种职称考试,作为有从业执照的人,即使退休了都有很多人请她出山去审查。我离开北京要来美国的时候把我的电钢琴寄回家了,她就去ipad上下载各种app学钢琴来丰富退休后的生活。不得不说,我很敬佩她,而正是这种前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老公,他也是一个默默付出,不服输有韧劲的人。可是反观我妈妈,我就不得不叹口气了,我很爱我妈妈,也很孝顺她,可是她的一生虽然很辛苦,在该奋斗的关键时候却没有好好奋斗,所以走的不顺,吃过很多苦。如今一双儿女终于拉扯大了,她也总算可以享享清福,于是每天的娱乐就是麻将。作为女儿,我不应该指责父母也没有立场指责父母,尤其是他们对我的教育尽心尽力,可是有时候我还真希望我妈妈能静下心来捧着书读一读,而不是每天都清一色对对胡。我觉得我婆婆和我妈妈还不算是极端的对比,真正极端的是那种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富一代和好吃懒做想发财的穷一代。
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愿意or适合自己父母的行业的,有些小孩子从小就特别有主见,非常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这种情况下父母也可以持观望态度,如果他仅仅靠自己就走出一片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行业内”杰出的爹妈,尤其是父母可能根本没有一个“行业”,比如说某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再提示一下,看清楚,是某些某些某些!!!为什么你们都能忽略掉关键词呢,我自认逻辑非常缜密,不会犯以偏概全的低级错误)。明确一下,我不是攻击事业单位,这是国家的重要核心机构,我不敢不敬,而是有些事业单位不存在某种“技能”,我们都知道工程师,建筑师,医生,律师都有一些准入制度,可是某些事业单位真的不需要,基本上任何一个专业背景的都能够胜任,这就麻烦了。这个时候,专业就不重要了,甚至学历都不那么重要了(当然有个最基本的准入制度,比如学历要求是学士or硕士or博士)那么大家都是本科毕业or研究生毕业,人数远远大于岗位数,怎么选?谁关系硬谁上位,就这么简单。没有为什么,我觉得非常合理。这就是现状,改变不了就适应。适应不了,就合理地规避。
NO.2 没父业可承 没爹可拼
上一段以“合理地规避”来结尾,有人肯定会问,你说得容易,合理地规避,你倒是分析分析怎么合理地规避呢?我来说一说我们国家的就业现状。
按照常理来说,就业应该是要跟大学所学专业挂钩的,毕竟你学了四年,甚至还读了研究生,这么长时间学的东西如果不在工作中拿来用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这只是常理,现状是很多人都荒废了大学的专业,踏上了岗位以后才发现真的和自己所学的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关于大学所学专业究竟重要不重要的讨论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我反正是专业和职业一体化,我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我高等教育学的内容,所以我的工作年限越长,我的专业技能越过硬,这样对我来说是学习与工作浑然一体,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大学的专业知识不用,那么不消几年就基本上忘光了。我对于专业与就业的有关现象的看法是,大家的切入点是错误的,讨论这个问题真的不是应该从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再切入,这个点应该是在初中毕业高中入学的时候就切入的,待我分析给你听。
很多人,我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才第一次脑海中浮现出“我将来要干什么”。于是乎,很多就业都是半推半就的,因为大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要干什么。是谁之过与?答案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体现在老师)和家庭观念(体现在家长)。
我之前发了一条状态,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如下图:
中国的老师我有时候真的特别难以理解,我高一的班主任曹某某公然表态:学理科才有前途,学理科才聪明。我觉得可能因为他是数学老师吧,总之认为“学理科才是聪明人”这种观念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根除,我在高二分班时,他亲口对我说一定要学物理,因为物理将来可以选报的志愿会比较多。结果我高三高考完拿到志愿册子真想砍死他,我想选的专业没有一个要求物理,我到底是为什么花了两年时间学一个我永远用不到的东西?!不仅他,我的高中三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问过我or我的小伙伴:同学们,你们将来想干什么。 是的,每一个高中生你们有想过你们要干什么吗?有人说,工作那是大学毕业的事情,我现在那么早想干嘛?好吧,如果你爸爸有个厂在等着你继承,那你的确可以说这种话,问题不是没有吗?那你必须要认认真真思考自己将来到底干什么。现在由于就业状况每况愈下,每个大学都积极张罗就业指导办公室,要我说大学生需要这个有个毛线用,你高中搞搞才是王道。高中时就给大家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好的高中有那么多经费,雇些个正儿八经的职业规划师,让每个小伙伴都能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张底稿,那么大学就给上上色就行了。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普通大学生还不如艺术生,艺考生至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该画画的画画,该跳舞的跳舞,该唱歌的唱歌。而一般意义的高中生却对未来一无所知。你们想想,是不是有很多人在高考完之后拿到一本志愿手册才真正傻了眼,好多人选报志愿都根本不知道这是学什么的。比如我高中的理想是以后做翻译,老师,记者,律师,这些都是我从小就知道我擅长的领域,因为从小外语好,口才好,性格外向能沟通,但是我高考却选择了理科,为什么?因为不学理科是傻子,结果我自己才是个真正的傻子,我想我不是个例,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没有,反而是仍然很严重。绝大多数没有父业可承的人填志愿都是稀里糊涂的,自己的专业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都得打个问号,物理不好的人莫名其妙去学个机械,英语不好的人学了英语专业,oh,不得不提,中国教育制度的畸形产物:专业调剂。这真心是我见过最荒唐最不能容忍的制度,调剂专业,试问你凭什么调剂专业?我选择的专业是为了我的未来,并且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做出的选择,你给我硬塞一个这算怎么回事?我大二时候在北大南门的培训班报了一个韩语,学着玩儿的。老师是北大韩语系的,课间跟我们分享到他如何被调剂到韩语系,他原本的志愿是北大中文系,但是中文系其实分数很高,他怕北大不录取他没学上就不得不违心的填写了服从调剂,没想到这一服从就真的服从到了一个让他下巴都掉下来的专业--韩语系。我没有对韩语系不敬的意思,肯定有人能学韩语并且找到一份好工作,比如我觉得我们中国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就很有优势,但是对我那个老师,这真的是噩梦的开始。有人说,对中文系有热情,学不学专业都一样,你可以课外去钻研嘛。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被迫四年学一个自己没有热情的专业,就意味着不能全身心投入,同时绩点不能丢,还得各种考试,能有多少剩余的时间让他去学自己真心感兴趣的东西。他不是个例,肯定也有很多人,也许是因为服从调剂,也许是考虑到分数不够只能错过心仪的专业,也许是因为父母道听途说(很多啊,类似某某行业好就业薪水高),总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缺失,或者说叫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大学教育的第一步就走错了。根本原因我觉得真的不在于学生,而是老师和家长。但凡老师负责任家长懂点行,就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专业。我相信新一代的爸妈在这一点会进步很多,但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或者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人可能就真的不得不吃这个亏。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高中生能看到我这篇文章,所以希望大家看完能随手分享个,也许你的一个随手就帮到了一个正在迷惑的小孩子,也算是给自己攒人品吧。
我一直奉劝很多小孩子不要学企业管理,不为别的,你家里没有企业就先别学管理,还是学点实际的能安生立命的专业吧,毕竟一份工作一定要为你谋得一份体面的收入,企业管理学出来没有企业肿么破?类似的专业还有很多,就是一听就是不需要专业技能,感觉谁都能学,也无法用一个很直接的标准来衡量能力,这样很难体现优势。倘若已经选择了没有技能性的专业,那也不要气馁,社会上有很多认可度很高的职业技能证书,大学勤快点,还是可以考个四五个,至少两三个吧(我大学考了五个,人事部的三个,日语的一个还有一个BEC高级)。不算资格证书,其他的标准考试我就考得多的数不清了。我觉得用人单位还是会眼前一亮的。
继续回到核心竞争力,既然我说了,就业拼的就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刨除背景,我们来看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我所理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事儿,没我就不行。”or at least“这个事儿能和我做到一个程度的人不多。”前者当然更牛逼啦。那么想要练成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一定的天赋(不用天赋异禀,但最起码别是你的短处);兴趣(从而有坚持的热情);必要的知识储备。
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选择专业要慎重,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全才有但肯定不多。韩寒当作家挺成功,不一定他做什么都成功对不?
那么我有一个很重要的tip,这大概就是很多人跟我嚷嚷要的“攻略”,选什么专业?
要我说,不拼爹的孩子一定要选技能型专业,为什么?因为你会别人不会,别人无法取代你。我的人生中有一个对我影响特别大特别大,几乎整个颠覆了我人生观的老师,你们可以关注一下,他是一个真正的人生导师,他的人人地址是:
公共主页是:
我可以说把杨sir当成我的父亲一样尊敬和崇拜,他既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伯乐,他在我最困惑的时候就像希望的灯塔给我指明了方向。杨sir是我的翻译老师,是他让我领略到了什么叫做“核心竞争力”。在我学翻译的时候,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有一个行业是我能做,并且做得好,并且有信心能做的比一般人都要好。换句话说,当你在埋怨别人拼爹上岗的时候,要聪明的选择“合理地规避”,怎么规避?选择一个技术性工种,光靠爹不行的你就牛逼了。假如今天有一份口译的工作,那就是薄瓜瓜跟你拼你你也未必输,为什么?因为除非他能胜任,否则只要你翻译技能真的比他好,用人单位一样会选你,当然也许额外给他安排个别的闲职工资还是比你高(谁让他爹曾牛逼过),但是这又是另一说了。我不是鼓励所有人都做翻译,而是翻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个技术活儿,你能翻你才能上岗,不然你爹再牛逼你也不敢上台,做同传你往后面那个小盒子一坐要是真不行你估计就该哭了,难度我不解释。一般一场同传会都是2-3人一组,说实话,那真正是分分钟高下立判,不用别人赶你,你会想走人的,发现自己很挫以后会想着回家闭门苦练再出关的。做交传那也得基本上跟发言人站在一起,你是不是有那个底气站在旁边翻译呢?北外曾经有个学姐做体育翻译被记者起哄轰下台,不要太惨。好,听起来很可怕,但是我再说一个数字,我2010年一年做过四场同传会,每场出场价不低于5000元,最高一场只需要翻译2小时,不过后期要陪同领导参加一个酒会,就是吃吃喝喝,然后收入可以买2个iphone5s。至于其他的交传和小型发布会什么的就更多了,当然价格也不等,总之这种按次收费的行业肯定比拿死工资的要好很多。是不是又觉得眼前一亮,人生有希望了?不好意思,又得一盆冷水了,这个行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首先得有天赋,然后要天赋乘以十倍的努力,我的一位老师,做了十天的活儿回来头发全白,这是高脑力劳动,消耗不是一般的大,所以都是苦孩子才愿意那么拼,背后的努力说出来都是眼泪。
这是我在新东方教翻译课程时的简章,在这个简章里我是被排在最下面的一位老师,不为什么,因为学历资历能力我都是最次的,绝对不是谦虚。那么你们想想上面那几位老师的收入吧,再补充一句,这里面的老师基本上个个都是“屌丝”出身(啊啊啊,各位前同事你们不要打我),我后来转战留学行业了,没有在翻译领域里继续前行,但是我知道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叫做肖鉴珂,北外高翻毕业,现在真正是成为了一个高端的翻译,各种满世界飞,我羡慕的不得了,我当初准备翻译考试时有信心说跟她一个水准,但是她现在工作常用,而我的“武器”估计都快长毛了,肯定不是她对手了,这就是差距。她的核心竞争力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那她还用担心拼爹吗?满世界开会满世界需要翻译,难道你身边看到的某个爸爸当局长的女孩就能把肖同学比下去吗?开玩笑。这就是我说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培训教师,我们行业里也是鱼龙混杂,假货滥竽充数的也有,但是真心没有两把刷子是混不出名堂的,你以为学生和学生家长是傻子吗?就算上你一天当,上过一次你的课就退班了,哪里能让你永久骗下去,难道每次都做这种一次性买卖吗?名声臭了可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翻译只是一个我了解的领域,多得是其他的领域,我随便说几个,比如IT行业,虽然说编程很多人都会,但是水准不一,程序员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你如果是高级别的,自然没有人能挤掉你,反之就等着被淘汰吧,长江后浪推前浪,越来越多的低年级选手可是摩拳擦掌,虎视眈眈,就算得到了一份工作,也不要忘记时时充电。再比如厨师,这就是个更不可能被取代的岗位了,不要看不起厨师,厨师也有分路边小摊的师傅和三星米其林餐厅的大师的。这种手艺也是骗不了人的,管你爹是谁,你做的饭不好吃就是不好吃。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律师,注册会计师,医师,太多太多行业了。当然准入制度不同,有些行业的技能不是一下子能看出来的,有些需要拼学历,比如医生和律师,但是还是有机会的不是吗?不要眼睛总盯着那些拼爹的岗位,没有爹可拼何必撞得头破血流然后骂骂咧咧呢?风度就是你走的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那就自然相安无事。当你真正有了核心竞争力,你就会发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那些某某爹再也不会干涉到你了。反正我从工作的第一天到现在就没有被拼爹过,因为我干的都是无人能取代的工作,同样是留学申请,同一个学生,一边找我做一边找大机构的中介做(有些家长会想要两手准备),结果总是我的录取学校比其他的机构高10-20名,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一传十十传百,口碑效应自然就形成了稳定的客户源。我不找客户,都是客户找我。坦白说,我不喜欢的客户我还会推掉,钱是赚不完的,那就选择一个让我happy的客户,大家都高兴。
如果你有爹可拼,我恭喜你,这是好事儿,千万别不好意思,我爹要是习主席我乐意得不得了。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你仔细审视自己,找到一个点,让自己不断钻研,成为无人可取代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你,你就再也不会抱怨“土豪”难做了。
第四章 关键词 人脉
人脉这个东西有多重要我不需要赘述。人人都渴望人脉,网上无数分享如何积累人脉的帖子。我对人脉有自己的理解,在详细阐述之前,我先说几个我真实的小例子。正如前几篇文章的文风,我不是浮夸的人,活得多真实你们都看得到,所以我说了真实就一定是千真万确的,不要再让我去解释了,本身也不是多牛的事儿,扯淡也没有彩迪卷吃是不是~~
2009年,我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会儿我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去北京某部委工作(之前的文章有交代过),这份工作工资坦白说不算高,就是一般的公务员标准,福利倒是不错,什么鸡蛋啊,油啊,米啊,逢年过节各种发,各种伙食都没的说。但是我很清楚,这份工作没有办法满足我,我不需要北京户口,我也不需要一个徒有虚名的工作,我要的是实质的生活质量,那会儿刚好是我弟弟要去西班牙留学的当口,语言学校的钱,留学的担保金,去了以后读大学的钱和生活费个个都是血淋淋的事实在提醒我,钱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纠结了一下,果断跟公务员say goodbye继续还是从事培训行业,时薪总比月薪诱人得多。但是我那份工作因为是跟文化产业有关,所以那段时间我疯狂地能得到北京各种演出的票,国家大剧院各种高端的演出都有,歌剧,舞蹈,戏剧,艺术节,演唱会,每场我都可以拿到20多张,那会儿做我的朋友真的是福利满满,我人人一发状态,票就被预订光了。一开始小伙伴们都很开心,各种跟我讨票,后来大家都变得挑剔了,还得挑演出场地,国家大剧院的中山音乐堂的他们才肯去,说句心里话,那段时间,虽然收入大幅度缩水(因为英语培训的工作无法同时兼顾),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朋友来跟我拿票的时候,我有满满的幸福感,我大概是以前内心太寂寞了,奋斗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出头之日才渐渐觉得原来世界那么美好。正是因为这无数张演出的票真的拉近了我跟很多朋友之间的距离。而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辞了文化部以后,最后负责的一个项目是梅兰芳大剧院的一个俄罗斯芭蕾舞团,我电话邀请了一位恩师来取票。恩师对芭蕾舞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大老远从北边打车来找我(因为我工作实在是走不开)
老师:文璐啊,工作得怎么样,你这个单位是太牛了啊,同学们都以你为榜样了啊。
我:呃,老师,其实是这样的,我昨天已经跟我的领导说了,我可能不想干了。
老师:啊???为什么?这么好的工作可惜了。
我:其实我觉得我不想签五年,五年对我来说人生就被局限了。我还想出国看看。
老师:想出国?澳大利亚你喜欢吗?
我:喜欢呀,之前去过一次,觉得好棒,环境也好,生活也惬意。(很疑惑老师怎么这么问)
老师:哦!那太好了,我刚好有个朋友,在澳洲做生意的,挺成功的,他刚好说要招个秘书,我本来还想着你在部委就没跟你说。你现在既然辞了,那要不要考虑一下,待遇不错的。
我:哇,真的吗?太好了!那我怎么联系那位老板?老师:这是他电话,你就说是我介绍的。
你们问然后吗?然后我就去面试了,然后我就被录取了。然后他一共想带国内三个女孩子去澳洲就只有我一个人签证被批了,因为中国人直接申请海外工作签证非常难,我想我之前去过澳洲旅游的经历起到了作用,还有就是澳大利亚电话面试的时候,据说那两个姑娘没有把我们之前准备好的材料背牢(我老板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俩悲剧了。总之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去了。
上面提到的这个老板答应带我们去澳洲了,然后在所有资料准备好了以后,我去澳大利亚大使馆送签证。那是炎炎夏日,我站在安定门桥下怎么也打不到车,眼看着预约的时间就要到了,澳大利亚大使馆也不通地铁,出租车就算是空车也不停,我都快急死了。
最后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决定硬着头皮拦下私家车,我当时脑子里在想,是拦好车还是一般车,想了一下还是拦好车,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人往往更慷慨大方,这是我的理解。于是我看到一个打扮非常绅士儒雅的男士走向了一部BMW的suv,我想都没想就冲过去了。
我:先生,您好!我知道这样非常冒昧,但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想请您无论如何帮帮我。
男:(一口港台腔)没事,小姐,你别着急,慢慢说。
我:我预约好了要去大使馆送签证材料,可是我怎么也打不到车,坐公共交通也来不及了,我已经在这个路口站了很久了,实在是没有办法。您能不能好心送我一程,您只要把我送到一个打车方便的地儿就行,我真的没有恶意,实在没有办法才麻烦您。
男:(帮我打开车门)小姐,快别说了,我这就送你去。
然后他就直接把我送到了大使馆,并没有收我的钱也没有中途把我扔下。在车上,他跟我说了这么一番话。
男:这里是北京,我才敢载你,如果是在香港,我就不敢了。
我:为什么呀?
男:因为有狗仔队会跟拍。(递过来一张名片)
我搭车的这位好心人名叫許東昇,是香港掌付集团的CEO兼执行董事,介绍如下
他的名片我至今都保存着,我不觉得我能凭着这张名片干什么,因为我谁也不是,我就算拿着名片去人家公司找人家,也会被当做骗子轰出来,因为我谁也不是。这名片人家可以说我捡到的,我打赌许先生肯定已经忘记了这一茬。
PS:我花痴一下,许先生非常帅!!一看就是成功的精英人士。
我从澳洲回国后,因为之前新东方的工作辞了,属于无业游民状态,那段时间都靠做口译维持生计,除了做口译的时间,我就每天在家打植物大战僵尸(个人超级擅长砸罐子无限版),在这期间接到的最牛的一次口译活儿是总政歌舞团的大型歌剧《木兰诗篇》。我给指挥做翻译,然后我跟现任的国母彭丽媛女士打过照面,所谓的打过照面是指我跟她说了几句话,以及我某次上完厕所出来发现她在照镜子,她对我微微一笑,那气质和气场真心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用惊鸿一瞥来形容才更为恰当。我那会儿压根儿不知道习近平是谁,也不知道她是谁的太太。若干年后知道习主席要上位了,我才反应过来我还有过这么一段小轶事。
我在国家大剧院给李克强副总理当过翻译,当然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就是简单的口头翻译,而且我想他的水平根本不需要我。我真的只是走过过场,形式罢了。见下网址,我在最下面。
写到这里,我想聪明人应该已经知道我的意图了,wait,没有人以为我是在炫耀吧(担心)?以上这四位,除了我的老师,另外那三位都不是我的有效人脉,拿出来得瑟一下大家也就捧个场罢了,我有事儿还能去找人家许先生帮忙吗?国母能帮我什么?副总理先生还能记得我有这个草民?后三位我连接近的渠道都没有!
很多人都错误的以为人脉就是认识大人物,可是大人物会把你当回事儿吗?这个世界现实的很,除了你的亲戚和朋友(也只是有些人)可能会不计回报地帮助你,除此以外都是讲求公平的。我经常会收到一些无理的要求,我还没回话,就给我扔过来一篇文章,说这是公司让翻译的,让我帮忙看看,请问我为什么要无条件帮你,老实说,能让我心甘情愿无偿服务的朋友是两只手数得过来的,我可以点几个名,都是我的挚交好友,对于他们,我可以不计回报去帮忙,因为都是我最亲近的人,比如张肖肖,孙焱,宋驰,毛卓,王宇恒,除了这五位大概还有个十来个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然其他人要不乐意了,你们都可以yy自己是那十来个人。基本上我的特别好友都算。
我不是说只有我的这几个好友我能帮忙,其他人我就一概拒绝。事实上你们很多人应该都发现我是个很愿意帮忙的人,你们谁找我办点事儿只要不过分,我从来不拒绝的,就连陌生网友的提问我也基本上都一一回答了。不是我闲得没事儿干,而是帮人就是帮己。人脉不是只有高端人士,即使是我身边的朋友,说不好谁一个举手之劳就能帮我解决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我们总说命中遇贵人,我以为“贵人”不是求来的,不是你拿着一个十万块钱的红包上门去求人家帮你人家就真的可以尽心尽力的。真正的“贵人”就是他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帮你解决了大问题,也许一个电话,也许介绍一个朋友,并且他们往往是不求回报的。当然,别人不求回报不等于你不用感恩,别人虽然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没有他,你的事儿也许就办不成。我至今无法忘记我的高中校友MY同学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拉过我一把,那会儿我刚从澳洲回来,因为之前辞了新东方出国,我原先的主管任凭我电话短信一概不回,摆明了就是“你当初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是MY帮我申请到了新的部门,虽然我并没有待多久就又跳槽到了老罗(事实上老罗也没待得久就又换地儿了),但是在那个时刻,在我无业游民的时候,她帮了我,我至今心存感激。如果以后她开口需要我帮什么忙,我应该是不会拒绝的。我不是标榜我自己,而是做人一定要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人脉不是你认识别人就仰仗着这份认识去一味索取。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你会发现不用你去伸手,就会有很多人往你身上凑,他们渴望自己能帮助你,有的是出于欣赏和敬佩,有的也是出于希望将来有更大的回报,但是,无论是哪一个,他们都愿意帮你,这是毋庸质疑的。对于我大多数的朋友来说,我都是他们渴望的人脉,不是我自大,而是这是事实,无论他们是对于英语学习还是自己出国or将来想把小孩子培养出国考上美国的常春藤大学,他们离不开我的指导,ok,你如果不需要我没意见,你大可以找比我更权威的,只要你找得到并且人家愿意帮你。我不是在这里得瑟,而是我意识到我的价值,我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会权衡。以前的我特别傻,阿猫阿狗我都帮,结果发现有些人真的不值得。而我也知道谁对我有价值,这不是功利,而是人不能活得稀里糊涂的。好人不等于烂好人,ok?
人与人交往既是相互帮助也是相互学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充斥着牛人,但是这个前提是你也得能比肩。否则就算把你扔到满满一屋子大牛里面,你也插不上话。三两句就知道你的深浅了,还能算得上人脉吗?
举个例子,这次因为日志的关系,一大波网友(僵尸,哈哈)来袭,我收到的好友申请已经上千了。我真的是很认真的一一回复了,之所以公布微信号就是因为微信可以语音,不用打字那么慢。那么在这些人当中,我也发现了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三观惊人的一致。我心里会对这些朋友默默加分,也会视作我的有效人脉,如果一定要比我强的人才能当人脉,那世界就狭隘多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事情是我办不到而广大网友能帮我的。
贵人从不强求,越是不经意的帮助越是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收获。 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是硬道理。你要让别人看得起你尊敬你,才愿意帮你。 不要浪费那么多工夫去分享网上任何积累人脉的文章了,我看过一些,累觉不爱+我伙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要只读后半句,好好读读前半句,你真的是千里马吗?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连问自己三遍,如果你还是有底气,那么再说别的。 人类社会有一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路走对了,就会良性循环,否则你就是捧着钱拿去送人,都不会有人帮你。在西方国家特别讲究“名人推荐”,比如英联邦国家有一种title叫做太平绅士,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人,这些人肯帮你,那你的成功真的就是小菜一碟。有这样的名人肯给你背书(endorsement),你会发现一切你以为遥不可及的门槛都是浮云。但是正是因为名人的强大效应,这些名人可不会随随便便帮别人推荐,你得入得了他们的法眼。记住马太效应,这和二八法则一样惊人的强大。
第五章 关键词:外表,学历关键词 外表
如果说前面的内容都是在讲着一些很抽象的概念,那么外表应该是一个很具体很具体的因素。外表重要吗?还用我说吗?当然重要!如果可以有明星般亮丽的外表,这一点可以给你的事业大大的加分。
关于外表我想细分成几个部分一一讲解。
说实话,脸蛋还真的就是爸妈给的,后天除了确保自己不要太晒而导致肤色暗沉,其他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基本上都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除了基本的护肤和彩妆这些物理方式外,现在最有争议的就是整容。《孝经》中有句话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这句话也成为了很多人抨击整容的最有力的依据,你整容就是对你父母不孝。谁也不敢背负“不孝”的骂名,于是乎整容就变成了一个很为人不齿的行为。你们猜我反对整容吗?说实话,一点儿都不反对。要不是因为我老公觉得我现在也挺美,我早就去韩国整容了。
为什么?爱美是人的天性,男女都如此。也许因为在这个文明社会,大家都认为欣赏外表美是一种很低俗的表现,所以都不敢说自己是外貌协会。但是谁不喜欢美男美女?我喜欢吴奇隆,我买了他的写真书,没事儿拿出来看看真是赏心悦目,尽管霹雳虎大人也配上了一些煽情的文字,但是坦白说我从来没有功夫去细细品味他的文字。我喜欢他,首先因为他帅,再有其他。我也一度很迷恋日本的偶像木村拓哉以及后来因为《神探伽里略》而火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可以笑着跟你讲道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