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笔书法基础入门学习中,懂得欣赏作品有多重要

怎样品评一幅书法作品?有套路!
我的图书馆
怎样品评一幅书法作品?有套路!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作为一名书法人,在生活中常常有亲朋好友请你品评某一幅书法作品。可品评不易,如果对方听了你的评语将信将疑,那多半就徒劳了。所以,欲让对方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听了之后能理解意思,甚至心悦诚服,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品评一幅书法作品,想要品得有味,必须见过一定量的优秀作品、懂得一定量的书学理论、积累一定量的书法知识,才可能评到点上。那么,这里面有套路吗?还真有一点,今天咱们就来简要探讨一下。套路一牢记书法“三要素”:。就从这三个方面评开去,有技术、有逻辑,有高度、有深度,让人听来头头是道、不服不行。用笔不太好谈,因为这个东西太玄、太难,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还真不行。但好在。今人的作品,99%不懂用笔,所以你只管从用笔上挑毛病,一挑一个准!这算一个套路,划重点。对比此两幅作品用笔,即可发现高下。第二幅据说还是什么国礼用品,一万五一平方,滑天下之大稽结体就容易多了,最能直观看出一幅字俗不俗。今人的作品一般呈两个极端:要么严谨方整,要么求新求怪。你只要有一点书法功底,就能容易辨别这两种结体模式了。严整的多半注重传统功夫,新怪的就难说了,99%都是功底不扎实、哗众取宠、庸俗不堪、掩盖功夫不足。同为行书“上善若水”,结体差异高下立判章法也不太好说,这个真是需要经验和积累,不过今人多病在气息不畅,因为手上的功夫不够嘛。所以往这方面评,也多半不会错。套路二水平不够形象凑。什么意思呢?即,如果你感觉自己在专业技术上达不到,那就找一些形象词汇来表达。其实古人也常常这么干,董其昌说什么“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外行人能听懂吗?很难懂,但听了之后又感觉很高深,直观上觉得确实像那回事。左为王羲之《平安帖》,右为李邕《晴热帖》切记,此套路需要你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最好还能读一点古代经典书论。下面列举几例供书友参考:梁武帝萧衍评:锺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羊欣书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萧思话书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李镇东书如芙蓉出水,文采镀金。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薄绍之书如龙游在霄,缱绻可爱。梁武帝连评7位书家,全用形象词汇比喻,堪称这方面的套路高手!套路三形象不够诗词凑。如果你看着那字,实在想象不出像什么,怎么办?拽诗词!在这方面,今人不让古人,尤以“大师”范曾为最。范曾曾说:“作为我个人书法来讲,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形容我的字比较合适。”庾开府,庾信,南朝大诗人。鲍参军,鲍照,南朝的大文人。他们的诗,一个清新,一个俊逸。这评价听了之后是不是很牛逼?文化我范大师!但是,我们真的能从其书法中看到清新俊逸吗?管你看到看不到,我就这么评,看不到是你水平不到。范曾作品套路四真诚才是套路的最高境界。啰嗦这么多,其实,最好的套路,是你自己认真学习、大量积累,以真才实学让别人心悦诚服。所有的套路,若遇到真行家,都会立马原形毕现、露出马脚,那就尴尬了。所以如果真的遇到超出自己眼界范围的字,最好老实交代:才疏学浅、不敢乱评!&阅读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有收藏价值_中国书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有收藏价值
王铎行书临王筠帖,拍卖成交价1265万元
熊廷弼行书《七恸歌》(局部),拍卖成交价1840万元
祝允明草书《〈蚕衣〉卷》(局部),拍卖成交价1725万元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到后来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历史上很多流芳千古的书法家,要么是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要么在书法风格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但现在很多能写几笔字的人,都自诩为书法家。市场上的书法也被细分为学者书法、书家书法、书匠书法、名人书法等等。到底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具有收藏价值?
  对话广东书坛几位领军人物我们还发现,如今很多书法大奖赛,获奖作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冲击大奖赛,一些人甚至借用电脑排版手段,“创作”出了很多“当代王羲之”作品。
  书家书法卖不过学者书法?
  赵利平:我所理解的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并能将其推至一定的艺术高度。但现在很多能写几笔字的人,都自诩为书法家。市场上的书法也被细分为学者书法、书家书法、书匠书法、名人书法等等。特别是学者书法,如饶宗颐的书法作品,这几年在市场上非常受关注,价格扶摇直上,甚至出现了书家书法卖不过学者书法的尴尬。对于学者书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王世国:书法是书法家以特定的汉字书体,用熟练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点画线条、节奏韵律和墨色构成的抽象美。现在一些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的名人,甚至是一些并无大名,但是胆大颜厚的江湖中人,用毛笔写字便自称书法。实际上他们的作品很多并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只不过是用毛笔写出来的墨迹,或者是涂鸦罢了。
  将书法分为学者书法、书家书法、书匠书法、名人书法等等,这是人们在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将书法变成了次要的东西。我觉得,当一个人的书法被称为学者书法,或者是名人书法的时候,便有点讽刺意味了。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完全不需要冠以这样的定语。
  我觉得谈书法,就应该以书法论。如果谈学问,谈名头,那才以学术,或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影响他的书法,但并不决定他的书法的优劣、高低、雅俗和艺术价值。
  张桂光:我认为,没有必要分书家书法和学者书法,因为学者这个群体比较复杂,有些学者本身就是官员,他们的字贵是因为他们是学者还是官员呢?有些学者本身就是书法家,他们的字贵是因为他们是书法家还是学者呢?都搞不清楚。
  一些学者研究的专业门类,与书法甚至与传统文化没有多大关系,他本人也未在书法方面下过多少工夫,他们写的字与非学者所写的字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像饶宗颐、陈永正、曹宝麟,他们都是学者,但他们的书法功力、传统文化底蕴都相当深厚,他们的作品更全面地传承了书法传统,没有必要将他们从书法家中分离出去。
  一些学者虽然没有在书法上下很多工夫,但他们写出来的字有一股书卷气,有文化气韵,如王贵忱的书法,看上去很雅致,格调比较高,这一类的书法也许可以称为学者书法。这跟文人画是一样的道理,笔墨工夫不一定很深,但以意境取胜。
  陈志平:中国当代书坛就是一个大杂烩,要看清这种多元的现状,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历史上找源头。
  历史上,我们看到最初的书法,其实是没有具名的,可能是某些匠人所写的,他们所写的近似于“工匠书法”;
  从秦汉到唐代的书法家,著名如王羲之等人,当时人关注的都是他们所写的字,很少关注字背后的人。评论家首先肯定的是他的字写得好,而不是他的为人怎么样,他们的作品当然就是“书家书法”。
  唐宋以来,社会对书法的看法完全改变,大家谈论的是书法背后的“文”和“人”,出现了“先文而后墨”、归本于人的现象,书法一旦把重点转移到强调“文”和“人”,书法本身的技术就被淡化了,所谓“文人书法”和“学者书法”也就产生了。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所以我觉得,如果把中国书法分成两个阶段的话,应该就是以唐代为界,唐代以前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唐代以后的书法,已经成为了文和人的附庸。这两种书法在当代是并存的。名人书法强调“人”,学者书法强调“文”,强调的重点都不是书法,这与纯粹的书法艺术是有别的。
  书法家年轻化是利还是弊?
  赵利平:我们还留意到一个现象,现在的很多书法大奖赛,获奖作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书坛的发展是利是弊?
  张桂光:书法精英越来越年轻自然是好事,但切不可鼓励他们将精力都花到冲击大奖大赛、追逐名利上面,要注意功力和修养的全面提高。有些年轻人得奖的作品确实很不错,但遇到命题作文却易失水准,这就不太好了。去年广东书法家协会迎十八大的展览,所有作者都按分配的内容书写,一些人的参展作品,就表现出与获奖作品有较大的差距。
  我听说一些人,将王羲之的字都输入电脑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根据要写的诗,将各个字从数据库里调出来,在电脑上将每个字放大、缩小,调出最完美的比例,编排好,然后再打印出来,成百张、成千张地照着临写,然后挑出一张最好的投稿。这也许能够创造一张好的作品,但不注重其他方面的提高恐怕不是方向。
  陈志平:当代书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展览机制下的产物,一切都是为了展览。古人的书法并不是这样,我们欣赏一幅古代书法的时候,是需要“六根”互用的。而当代书法存在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弊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欣赏书法艺术的精微之妙,看到有人能把一个龙字写成一条龙的形状,或是将一个鼠字写得就像一只老鼠,以为这就是书法。所以说,书法艺术的普及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张桂光:今天书坛的大势,更多的是强调书法的笔墨意趣、篇章布局的装饰性、工艺性,而不是它的文化意蕴,书法作品的工艺性、装饰性甚至超过书写技法本身,更不要说文化意蕴了。似乎书法作品中的字写对写错、书写的是什么内容都没关系,大有将书法艺术跟文化意蕴剥离之势。发展的结果可能会蜕变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但我认为,这不是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唯一道路,我们还是要在继承传统上面花大力气。我还是提倡老办法,学书法还是应该从临摹字帖学起,要学习传统的用笔、章法布局的规范,遵循传统的审美法则。
  陈志平:应该说展赛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虽然诱之于功利,但也的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书法的行列中来。现在无视功利学书法的人固然有,但也有很多人为了谋求功利而学书法,展赛刚好符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客观上也推动了书法的发展。虽然如此,但决定权在评委,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讲,评委决定了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高度”。
  学者书法有没有收藏价值?
  赵利平:现在可谓遍地“书法家”,那么,书法家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张桂光:这不单单是书法界,而是整个文学艺术界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写几篇文章,就以文学家自居;画几笔画,就以画家自居;写几首诗,就以诗人自居。要正确认识自己确实不容易。
  什么人才够得上是书法家?按道理,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应该都是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按道理就是国家级的书法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按道理就是省级的书法家,而地市级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自然就是地市级的书法家了,关键是看入会的条件有没有把好关。书法家协会的发展、壮大是好事情,但发展太快也难免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加入。
  陈志平:作为一个书法家最基本的条件,我觉得就是技术。在技术过关的基础上,再追求其精神内涵。这个精神内涵,就是人和文赋予的。人和文本来是正面的东西,只不过现在滥竽充数的人多了,技术没过关,打着名人或学者的招牌钻空子。
  王世国:什么是书法家?书法家就是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熟练掌握书法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品的人。
  赵利平:但现在很多买家自身的书法鉴赏力不足,他们买书法作品很容易就被忽悠了,对着头衔买,藏了一大堆这个主席那个主席的书法。几位对书法收藏有什么好建议?
  张桂光:收藏价值跟艺术价值不是一回事,一些名人书法作品的收藏点可能不在艺术价值上,却可能会有文献或史料方面的价值。收藏书法要是不想被骗,就必须对中国传统书法有所了解,我很强调传统,即使你不写字,也要多看,对整个书法史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其次,收藏必须看原作,看印刷品和看原作的感觉是很不一样,只有看原作才会有直观的认识。但现在玩收藏的人很多没做这一功课,靠听故事、听头衔来买东西,肯定上当。
  赵利平:如果从学术角度来讲,现在市场上很多书法作品都是垃圾,但如果从投资价值来讲,这些书法作品还真的能够实现保值升值。
  陈志平:这就要看你购买的目的是收藏还是投资了。但书法的技术含量还是最重要的,技艺之外,如果有学术的背景,这样的收藏当然就更加稳妥了。所以学者书法还是值得收藏的,学者本身就是名人,艺术、文化、名气三位一体。投资官员书法的风险就相对大些。
  从收藏品本身来看,古代书法现在还有一些漏可以捡,比如岭南名家梁佩兰、陈白沙等人,无论是从艺术收藏或是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他们的作品都是好的。
  王世国:判断一件书法作品是否具备收藏价值可以归纳为四个字:真、优、高、古。
  “真”就无须多说了。“优”是指同样一位书法家,他的精心之作和他的应酬之作往往相差甚远。比如董其昌,虽然市场上他的赝品很多,但实际上有的写得较差看起来像是赝品的,其实就是他写的,只不过是他的应酬之作罢了。所以收藏要选优。“高”,是指你收藏作品的书法家在历史或现实中的地位要高。“古”,就是年代当然是越久远越好,因为已经经过了历史的淘汰。
  我对收藏者有个建议,就是要懂鉴赏、重艺术、看名头。你搞收藏要懂得鉴赏才行。但如何提高鉴赏力?歌德说过,艺术鉴赏力需要用最好的艺术作品来培养。最好的书法作品,自然就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留下的作品。重艺术就是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还要看书法家的名头,但绝不是他自诩的虚名。
  我认为搞收藏还要具备眼力、财力、耐力和懂得借力。有眼力,就是要目光敏锐;有财力,就是收藏应该量力而行;有耐力,就是收到好东西你要能守得住;同时还要懂得借力。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富可敌国,王羲之的《平安帖》、《奉橘帖》等八幅书迹都是他的藏品。他除了眼力、财力、耐力之外,还知道借力。大书画家和鉴赏家文征明就是他的第二双眼睛。文征明的两个儿子文嘉、文彭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他家里,帮他鉴定东西。现在的收藏家也可以找真正懂得欣赏书法艺术的人帮忙掌眼。
  书法的未来在哪里?
  赵利平:当代书法的发展现在有两股力量在推动,一股是市场的力量,另一股是中小学生的书法学习潮流。但也有人说,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年轻一代书写能力的不断退化,书法总逃不过消亡的命运。几位怎么看?
  张桂光:2011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中小学开展书法课教学,这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普及,是一件大好事。我认为,在中小学的书法教学中,应该强调传统的继承,而不是创新。我主张小学一二年级先不要接触毛笔字,先写硬笔字,而且要写规范字,先对规范字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后,再去临摹字帖,因为字帖里面有很多不规范字。第二,学书法一定要从传统入手,从临摹字帖学起。
  现在书法课的时间有保证了,每周一节课,但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师资没保证,都是班主任老师上书法课,他们并没经过书法的系统学习,又怎么能够教好书法艺术?所以我觉得教育部应该将书法老师跟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体育老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上岗的书法老师必须获得相关的资格认证。假如有这样的要求,中小学就需要大批的书法老师,师范学校书法系的毕业生就有出路了,生源自然也有保证了,良性循环,更能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
  陈志平:当代书法的发展,还有一股力量不容忽视,那就是高校书法教育正在崛起。从上世纪80年代书法复兴以来,中国当代书法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觉得书法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书法家,而是在于文化的传承。高校有不少博士、硕士从事书法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空间很大,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从目前发展来看,未来书法发展的希望聚集在学校,尤其是高校书法的发展充满了“正能量”。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小学书法课教学方法浅谈
  摘 要: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静观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运笔。 中国论文网 /9/view-6635611.htm  关键词:书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1   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写好字既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又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手段。教师如何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加以培养,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要激发对书法的兴趣   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教师只有将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才最活跃、最有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欣赏书法作品和讲小故事的方法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懂得欣赏书法之美,才会喜爱书法。因此,书法教学要先多上欣赏课,等到学生的“胃口”调足了,开展其他内容的教学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可以提高练习效率,学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了练习书法的毅力。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黄庭坚观看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在故事中再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要精讲和辅导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粉笔示范的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的时候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精讲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巧、间架结等,给学生做精简的讲解,并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对字的用笔有所了解后,做到“胸有成竹”,再开始临摹。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一定尽量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演示中让学生看清笔的走向,看清起笔、行笔、收笔。利用形象比喻法讲解,以启迪少儿积极的形象思维,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使他们能迅速地抓住和掌握点画的主要特征。书法家以“练”字当先,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讲”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要挑有代表性的字讲,尤其是容易忽视的细微处要讲清楚,围绕指导的重点,分析优劣,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教师讲解时要抓住笔法的关键,不能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否则,学生会因为不能理解而失去兴趣,学生要注意用笔的方法,还应该注意骨力,运笔的快慢也应同时训练,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和反馈,并给予写得好的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三、要营造艺术氛围   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静观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运笔。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可以利用镜头的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慢放画面,使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完整、清晰、具体。平时教学中,一般是利用投影片在投影仪上示范或直接用笔在黑板上示范。这些方法由于书写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知识点示范清晰,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在上面直接范写,“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运笔过程以及用墨的多少、书写时的节奏等用笔方法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学生对所接受到的知识印象会非常深刻。   四、引导学生坚持“三到”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即学会读贴,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手到:是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是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运笔、结构如实客观的写出来。心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心到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看到一个字,心里会很自然的去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写法、这个字的结构、特点、主笔和通过这个字又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字的书写等等。   五、评价过程中要多鼓励   由于儿童认识的发展尚处于无意识阶段,对书法学习缺乏目的性,不能在意志上主动做出种种努力。这就有赖于老师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感知规律,增强刺激强度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激发少儿学书法的兴趣。例如:搞一些班级书法比赛、小展览、我当小老师等形式来促进儿童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多用“优秀”调动学习欲望,学生字写得好的,获了奖的,参加过书法表演的等等,都可以打“优秀”等级;按时完成作业的,进步较快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可以打 “优秀”等级;上课发言积极的,书法故事讲得好的也打 “优秀”等级。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学好书法的欲望。   总之,书法教学中的方法策略是无穷的,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发现挖掘总结,相信我们通过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研究,书法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涔︾敾閴磋祻涓庢敹钘忕煡璇嗛棶绛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笔书法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