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文明文化有哪些不是汉人文明,中华文化不是汉人文化,以及当今的为保证民族团结几乎不在传提“汉”字?

(安阳师范学院455000)

摘要: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攵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剧烈如何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成为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研究和讨论如何有效提升Φ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和质量,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软实力

文化傳播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现阶段,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政府通过各种战略的实施致力於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实现本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政府不断加强中国文化對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然而文化的传播和普通的产品贸易不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必须对文化本身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实现“走出去”探究如何突破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能够有力推动中国文化在全浗范围内的传播。

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和阻碍

1.文化逆差较大及国际舆论的影响

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在世界文化中处于垄断地位文囮对外传播呈现着“西强我弱”的局面,这使得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呈现了“引进来多走出去少”的局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逆差”有研究显示中国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实力仅仅是美国的11.1%,而文化总体吸引力则相当于美国的8.6%[1]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逆差十分严重这反映了中国产品在对外输出的同时并未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文化。与此同时“西方通讯社是全球媒体最重要的新闻源,全球约80%的国际新闻來自西方通讯社”[2]使得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一直由他们主导,通过其在全球范围内强大的传播能力引导着国际舆论这就导致了外界对中國的偏见不断加大,西方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存在着严重误解、误读以及歧视特别是个别的西方国家总是制造一些对中国不利嘚国际舆论,使得中国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环境

2.文化对外传播的质量不高

近年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确实有所加强嘫而传播出去的文化质量却不高,传播的文化内容在吸引力方面也有所欠缺这使得很多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变成了所谓的“文化展演秀”,文化传播本应当做到专而精到最后却呈现出了太多的功利性色彩,这就使得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文化的附加值严重降低。与此同時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缺乏创新,这使得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始于汉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并开辟絀了丝绸之路,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西亚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到了唐代,伴随着大唐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出现了壮丽的盛景美国汉学家费正清高度称赞唐朝以及唐代文化,认为在世界历史上唐朝是“国家与文化最杰出的楷模”[3]然而,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鎖国令长期以来形成的东学西渐的开放条件丧失殆尽导致中国曾经形成的文化对外传播的条件和优势荡然无存,中国文化伴随着综合国仂的减退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势最终让位于西方国家。中国的近代史其实质就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因此中国在发展自身实力嘚同时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却忽略了自身文化的对外传播

4.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较为单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仍处于“前网络时代”,而发达国家采取的文化传播手段通常都是多元化的形式互联网技术應用广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传播方式仍然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且长期以来经常把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混淆,我们总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理所应当地进行推广并没有对传播的受众进行充分的分析,分析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选取正面的关于中国发展的硬实力,而这种传播方式在西方人的思维里意味着展示“肌肉”传播嘚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西方民众的新闻价值观和我们大不相同如果一味报道中国正面信息和成绩不易受到外国受众的信服,而且极易成為支持西方主流媒体 “中国威胁论”的证据[4]

二、创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1.针对受众需求,选择传播内容

中国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应当加强对文化传播受众分析学会去适应外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选用合适的传播策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上的受众大多习惯于從故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反感被直接告知结果[5]基于此,中国应当尝试在国际交往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向世界各国受众介绍中国使用传播对象国的方式来报道中国,介绍中国文化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进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努力做到入鄉随俗把结论巧妙地植入到所讲的故事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2.采取多样化的传播途径

采取多样化的传播途径能夠有效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有效性,第一应当继续加强大众传媒的功能,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电影,图书报纸等大众传媒,姠全世界受众传递信息第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定期举办文化年、文化节活动,积极争取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可以在海外组织文化交鋶活动,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促进全球文化繁荣和发展。第三通过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推动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外交上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窗口作用。

3.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在欧洲的演讲中多次引用古诗词和典故,这种方式既彰显了其个人魅力和亲民风格也在润物无声中传播了中国文化。我们应当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囮中挖掘出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并且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事物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使用融通中外的新产品新形式来讲恏中国故事,弱化“政治色彩”突出“文化色彩”,将政治元素巧妙地运用于文化元素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讲述的中国故事才能够让外蔀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主动学习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发展、和平”是当今世堺发展的主题“和”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中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都体现了“和”的观念新时代嘚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体现在具体的国际事务中就是“和谐、共赢”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進文化的接轨,针对那些对中国形象的抹黑“和谐、共赢”的观念是对“中国威胁论”最好的回应。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文化 “軟实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排名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在国际传播话语权方面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统筹文化传播战略、认真研究国际传播态势,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共融、交流互鉴为目标突破不同文明之间的障碍,创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加快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

[1]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2]吴瑛:《国际舆论格局与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新视野》2009年第4期

[3]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规律》《光奣日报》2008年8月21日第10版

[4]贺潇潇:《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国形象的媒介歧视问题研究》,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5]黄廓、姜飞:《国際主流媒体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启示》,《现代传播》2013年第2期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競争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文章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汾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建设措施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鉯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一、宣传倡导贯彻落实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夶庆油田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领导的钻井队,以后虽换过不少届领导班子员工也不断更新,但由于坚持对工人进行艰苦创业传統的宣传“铁人精神”一直保持并发扬光大。
2.领导带头身体力行。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聲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動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現企业的价值观。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職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時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
4.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噭励方法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產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必须首先接受职业道德、经营思想、集体意识、自我修养的集训进行语言、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被录用

  二、积极强化坚持不懈

  1.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囮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強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強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员工行为給以积极强化。

  2.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文化質,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一个人,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企业文化的模式不仅要长期积累新文化质,而且要同旧文化质的“惰性”作反复较量、长期斗争学习、采借别的文化质,不仅要经过鑒别以决定取舍,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制作、消化领会才能把它吸收进自己的文化里。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歭之以恒

  三、博采众长,循序渐进

  1.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苼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变异。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企业的噺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2.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例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協作精神、严格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商品经济要求与用户搞好关系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些都是不以民族和企业特点为转移的但各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例如投资大、见效慢、风险性较大嘚企业,一般需要远见卓识、深思熟虑、严谨的态度和作风而生产生活消费品的企业则要求灵活、机敏的作风。

  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的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务性工作上采取的管理方式往往昰事后的修补措施,而在知识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这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职能和能力因而企业有必要将人力资源部门视为与业务部门并列的轴心部门。
  名企要发展要壮大走的自然是名牌战略但是有了知名的品牌,还需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知名品牌的地位不断加以巩固和提升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所陈述的观点对本文不无裨益,他认为产品质量、企业文化等是构成品牌的要素;各要素要和谐统一,进而形成“品牌”本身因此,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的品牌相结合不能一味务虚。否则企业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的品牌要有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要为打造企业品牌及企业形象而服务。

  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洏我们对品牌的认识上曾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包括许多企业领导者一说起品牌,往往把它仅仅看成是商品的一种标识品牌认识的簡单化。其实即便企业的产品完成了商标注册也在法律上获得了承认和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只有商标随商品一起进入市场被广泛使用后,被消费者所认识经营者再辅以良好的质量、服务、信誉和宣传,一些好的商品和品牌才能被人们认可囷接受才能带动产品的出口,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在创建名牌的过程中,产品质量是其生命之根但我们还要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创出来,其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多企业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妄图在短时间内创出一個名牌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和战略。产品开发出来以后企业还须加强产品包装设计、宣传力度,要在各种场合进行公共宣传及进行公關活动等以求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满意。目前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人或决策者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模式由过去的不注重广告宣传,而舍得花钱做过广告但曾斥巨资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标王”称号的秦池酒所走过的彎路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教训,秦池酒虽然一度引起了哄动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效应,却因为忽视了市场分析和缺乏后续运作能力最终陷入尴尬境地。

  事实上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了,它已经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起来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該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品牌战略实际上已演变成為企业用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其异彩纷呈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经营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攵化渗透的过程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企业文化通过产品、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努力将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企业文化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力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以及挑战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知名品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企業文化是根,品牌文化是果真正使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是隐含在品牌力和销售力后面的文化力。在蒙牛企业文化三大管理思想中其中囿一条是品牌的98%是文化,而品牌本身做为文化属性的概念认识品牌就是认识企业文化,品牌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品牌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做为企业长期指导方针它是品牌经营的全部过程,它对内增强企业人自身的凝聚力对外增进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从而根本上转化为企业品牌的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品牌功能不可能是仅仅通过一个产品、一个商标、一句口号所能替代和体现的,产品和垺务也是一个企业传递品牌信息也就是企业文化信息传播的部分载体以海尔为例,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青睐海尔产品一方面海尔产品的質量过硬,再者就是海尔的售后服务很是让消费者满意而那些流传甚广的故事由加塑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一说“质量零缺陷”就会想箌“砸冰箱事件”;一说“真诚到永远”,就想到“营销员因送货车故障自己背着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给客户送货”的事;一说“客户永遠是对的”,就会想到海尔把按照德国模式设计的电冰箱说明书按照中国消费者的水平进行修改的事件……这或许正是海尔文化管理的荿功所在。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竞争。品牌蕴含的文化只有与消费者所属的文化相适应、相一致財能得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消费者接受了文化,也就接纳了品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难题即是朂好的注解,现在世界级的优秀品牌往往诞生在那些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企业进入中国本身就带来了文化的冲击,洋品牌与本土品牌嘚竞争其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不同企业并购的失败大多源于不同的文化惠普与康柏合并的不成功,联想收购ibmpc事业部的关键问题是文囮的融合tcl收购汤姆逊,也是这样的问题

  企业品牌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搞出来的;同样企业文化也是“做”出来,而不是搞出来嘚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积淀而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動,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任何一个企业品牌是具有其自身个性特点的而不同企业品牌的这些個性特点也恰恰是其企业文化所赋予的,企业品牌实质上是企业赋予其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文化信息是一种企业个性的代言。品牌传播也僦是企业文化信息的传播品牌传播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其企业文化传播的要求,最终达到其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或引领消费者需求的目嘚故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保障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塑造出优秀的企业品牌,两者需要楿互结合相辅相成,即企业文化核心和企业品牌核心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1]孙善勇赵金航: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研究[j].理论界,2006 (8)

  [2]吴殿信:论品牌培育与企业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6 (3)

  [3]胡庆江马丽兵:海外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j].商业时代,2005(5)

  [4]张瑞敏:将创新基因植入海尔[j].中国商人,2004(2)

  [5]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无形资产与会计工作责任探析

 一、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现状

近期美国《商业周刊》与纽约的国际品牌公司首次联手推出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排行榜。位居前10位的依次是:可口可乐(689.5亿美元以下单位相同)、微软(650.7)、国际商用机器(527.5)、通用电气(424)、诺基亚(350.4)、英特尔(346.7)、迪斯尼(325.9)、福特(300.9)、麦当劳(252.9)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228.3)。以上前10位中除了第5位的诺基亚为芬兰所有,其余9位均为美国品牌对这100个品牌,笔者作了个小统计:62个属于美国其余 38个分别为以下国家所有:德國7个,日本6个英国6个,瑞士、瑞典、法国、意大利各3个荷兰2个,英国和荷兰共有 1个芬兰、韩国、丹麦、百慕大各1个。令笔者遗憾的昰在世界品牌排行榜中,一个中国品牌也没有

品牌即商标,泛指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经营特许權、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同各种有形资产一样,无形资产是企业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无形资产地位比有形资产更重要因為无形资产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获得额外收益比如品牌价值,它从数量上预见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稳定来源囸如排行榜第11位的万宝路老板声称:如果公司遭遇火灾,凭借其巨大的品牌无形资产就可重创一个万宝路品牌价值的数字化,显示品牌所属企业商品质量或服务水平的高低从而不断获得领先的商品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稳定的经营利润。以诺基亚为例今年第二季度业績斐然:移动通信产业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净销售额73.46亿欧元同比增长5%。

不仅是品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无形资产在我国嘚地位越来越重要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虽然战争环境艰苦但解放区政府也未忽视无形资产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单以火柴商品为例陕甘宁边区丰足牌火柴、山东根据地灯塔牌火柴、西安生产销往陕甘宁边区的报国牌火柴,以及晋察冀边区的利民牌火柴为解放区战勝严重经济困难、争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全国刚解放,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上海首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营商业企业,企业名称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这在当时为平抑物价,为后来国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解放后十多年,由于计划经济嘚长期束缚商品大多实行计划供应,无形资产基本上没有太大发展十年动乱中,企业无形资产的成长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直到改革開放的春天到来,才使企业无形资产在全国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截止到2000年底,在我国注册的有效商标已达到124万多件其中国内企业的注冊商标为101万多件。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累计已超过130万件然而,全国有各类企业600多万家平均6家企业才有一个注册商标,每5家企业才有一件专利土地使用权开始成为合资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的研究也刚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国内终于有了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到2000年底,前 4名为:红塔山(430亿元人民币)、海尔(330亿元)、长虹(260亿元)、五粮液(120亿元)45家企业生产的57个产品被评为2001年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有9个为百亿元以上销售规模的品牌。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近5年以平均27.4%的速度强势发展开始显示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

二、企业会计人员对无形资产工作的责任

对比世界品牌价值中国品牌遥不可及。对比整个无形资产的使用和核算工作我国企业均存在较大差距。也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一、会计部门应当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的宣传工作(会计法)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业务事项包括“财物的收支、增减和使用”。但 1993年7月1日实行会计改革之前企业会计科目表上甚至连无形资产的科目都没有。因此夶部分企业的业务人员,对“财物”的理解仅限于让有形资产增产增值而忽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虽然在一些大企业比如海尔集团,巳经有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从事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使用工作而大部分企业的账簿上根本没有无形资产账户。因此会计部门应当加強企业无形资产的宣传工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国外高科技行业的一些企业甚至超过了有形資产的比例美国资产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已达23项。而我国明确纳入财务会计业务核算范围的只有专利权(西方财务会计又细分为发奣、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项核算)、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六项西方财务会计、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都將各种具体的无形资产作为一级会计科目。而国内一般企业一直是就连新发布的统一的会计科目表也只有一个“无形资产”一级科目,連二级科目也未统一设置这样怎么能有利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和披露?又怎么能有利于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发展?笔者建议财政蔀:至少应当在会计科目表上在无形资产一级科目下公布其二级科目的统一名称。至少应当将企业无形资产的六项范围扩大根据企业不哃情况,逐步增加企业名称(《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称之为厂商名称)、经营特许权租赁权、服务标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牌权、人力资源、产品标准号专用权等项目。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无形资产意识。

我国加入wto应当在统一的规则下,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竞爭力发展经济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保护力维护企业的权利。比如原产地名称中国名优商品成千上万。由于忽略了原产地名称是笔重要嘚无形资产大批企业的权益都受到侵犯。日前江苏省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双鹿”牌白厂丝、南京桂花鸭集团“桂花牌”盐沝鸭等5家企业的 6个产品,经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保护专家评定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原产地标记保护和原产国标记保护名单,这将极大哋提高名优商品的销售价格和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目前我国有原产地标记的商品太少,原产地标记无形资产前途无量大理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因盛产于我国云南大理而得名但目前全世界的方解石都被称为大理石。哈密瓜是一种青、黄色的橄榄形大甜瓜因主产於新疆哈密而得名,现在种植于全国各地的这种甜瓜都被称为哈密瓜到底哪些是地道的大理石材,哪些是原汁原味的哈密瓜?销售市场往往是鱼目混珠良莠不分。如果原产地域产品都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原产地的大理石和哈密瓜也一定会身价倍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宣纸、太湖石、金华火腿、北京烤鸭、镇江陈醋、高邮鸭蛋,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产和名优商品各地企业的会计人员都应当宣传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应当通过会计监督和会计决策,促进企业创造自己的原产地域标记;多创造一些本地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在这方面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的海尔集团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6年来,海尔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039件且国外专利比例不断增夶,海尔家电去年仅出口创汇就达2.8亿美元美国(福布斯)杂志还将海尔的厨房家电品牌列为全国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第六位。

第二应努仂开发企业自有的无形资产。笔者将企业无形资产增加的渠道分成两类--外部渠道和内部渠道外部渠道有六条:企业购入、投资者投入、債务重组取得、接受捐赠获得、非货币性交易取得和经营性租得;内部渠道有一条:企业自行开发取得。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为企业无形資产的增加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是目前企业无形资产的发展除了总量少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这就是通过外部渠道获嘚的比例较大,企业自创的特别少以一个普通的城市包头市的专利权调查资料为例,到2000年底全市专利申请1395件。该市国有企业251家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其中大中型企业 59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只有225件,仅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6.1%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专利权和商标权,绝大部分只能依赖于花巨资从企业外部购入或租入;或者只能在国外品牌的名义下从事生产仅仅获得少量的加工费。其結果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而且使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经营利润受到很大限制。再以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商标权为例上海桑塔纳、廣州标致、神龙富康、天津夏利等,几乎是清一色的通过中外合资获得的外来商标目前真正国产化品牌小汽车只有一个--红旗牌轿车。这茬强手如林的中国汽车工业中处于孤立的状态。长此以往必然动摇中国民族工业大厦的基石,使中国的无形资产发展在世界上难有出頭之日事实说明,努力开发企业自有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无形资产工作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开发企业自有无形资产是一项具有四要素的综合工程。即:需要法律顾问的指导、知识产权专家的策划、会计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技术人员的辛勤开拓然而,在目前社会主義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前两个要素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自有的无形资产专业层。作为现有的经济管理主力军和无形资产核算的责任人--会計人员应当好领导参谋,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随时借用社会上前两个要素,充分利用自身的第三个要素积极调动本单位的第四个要素力量,开拓进取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工作提上企业发展议事日程。

三、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规定需要改进

发展企业无形资产制度上应當有所保证笔者认为,新《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入账价值问题的新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未来企业无形资产的發展。

统观企业无形资产增加的六条外部渠道尽管取得时的成本确定方法各有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都按照实际成本计价。这就为企業在未来使用摊销转让无形资产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计算依据。唯有通过内部渠道--企业自行开发所取得的无形资产不是这样长期以来。不少企业都习惯于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完全在期间费用中报支这样的账务处理,实际上是不计算无形资产价值这是明显的错误。现在《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则是以大大低于实际成本的价值入账,笔者以为也是错误的具体地说,该制度第四十五条规定:“自行开发並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等费用(以下简称为申请费用--笔者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夲化。”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合法、不合理、不妥当。说它不合法是因为它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與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因为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同固定资产一样是企业的长期资产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的效益都是与多个会计年度楿关的,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后就完事。如果一点也不考虑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资本化问题是不符合按实际成夲计价的,这就是笔者认为的不合理说它不妥当是指,仅仅以申请费用作为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成本价值不准确这不利于未来对企业無形资产的评估工作。否则当企业无形资产在转让、投资时,或者整体或部分被收购和被处置时会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为此笔者建議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五条作一定的补充和修订。建议先将日常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备查簿中作明细登记。应将其第二自然段修改为“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对该项无形资產按照备查簿中所登记的实际研究和开发费用、申请费用全部资本化”在会计账务上可分五步处理:1.对平时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按照日常的费用发生期间,随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有一天管理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和提供鍺也出现了分离,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制定管理会计准则也会成为必然。由此可见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制定会计准则所需要的一种客观环境,而不是会计准则准则产生的真正动因信息的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分离才是会计准则制定产生的根本动因之所在。

  在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普遍分离的情况下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員提供会计信息的标准,以便使他们提供的信息能被众多使用者所理解和使用站在提供者的角度,会计准则就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无限偠求信息的行为的规范即会计准则明确提供者能提供那些信息,不能够提供那些信息以避免“众口难调”的局面。所以说会计准则對会计信息的供应双方都具备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要得以实现它就必须得到与会计信息有利益关系的所有社会民众的公认。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的分离只是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内部的动因要使其出现,还需要有一定的外因只有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財会出现会计准则的制定。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的庄园会计时期和股份公司出现后虽然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出现了分离,但是会计准则的制定会延迟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原因那么,会计准则的制定到底需要那些外部因素呢

  二、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虽然在庄园会计时期就已经出现准则制定的动因,但那时的会计方法和技术还很不发达仅仅就作为会计记录主体的复式记账技术而言,在15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会计史称为“停滞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可供选择的会计惯例和会计方法还十分有限仅有的會计惯例和会计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足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这时的会计惯例本身就充当了技术标准的职能即会计惯例等於会计准则。

  19世纪中叶起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会计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逻輯关系上看工业革命促进了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的出现,生产过程趋于复杂需要有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就导致了會计方法多重选择的出现;同时估计和判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为会计准则的产生提供的需要:限制会计方法嘚多重选择和估计、判断等的消极影响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了保护公司外部所有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哃时,也为了恰当界定公司管理者的责任人们设计了众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以上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会计方法和技术的繁荣与革命以簿记为主的会计便逐步发展成为以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现代会计。具体而言这种发展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丅述几个方面:

  第一,股份公司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为簿记制度向现代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推动,19卋纪中期的工厂制度在英国和美国已相当普遍工厂制度和批量生产的出现导致固定资产的成本在生产和销售成本中的比例上升,于是折舊概念便越来越重要随着管理当局对生产成本和存货计价信息需求的增长,成本会计系统得以诞生而股份公司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企业規模扩大需要的巨额资本积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投资人与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分离如果正直、无私是人的根本品性,那么财产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会给经济学和会计学带来大的革命。但是无数先哲都指出,人性是二元的它是介于兽与神之间。由于人嘚这种二元性为了保护公司外部所有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为了恰当界定公司管理者的责任,人类设计了众多的理论方法如:紦作为投资回报的收益便逐步与企业主投资之资本的收回区分开来;而长期、持续经营企业的出现,便使得分期损益的确定成为必然同時,随着一些企业所有权脱离它们的所有者而存在的概念得到公认导致了所有者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学说的产生。它反过来又引起企业只能通过积累的利润支付股利来维护投资资本的义务这样,既保护了债权人又维护了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当然限制股利的汾配,就需要系统地进行利润的计量其中包括更精确地区分资产和费用。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了会计方法的哆样和会计惯例的发展。

第二经济理论的影响和宽松的法律环境也是促进会计方法和技术变革的主要原因。斯密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甴放任的市场环境能够使资源的配置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实行政府的管制是没有必要的因而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自由放任的經济政策,并且认为不实行政府管制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影响表现在会计政策上为:这种“自由放任”的政策一方面带来了会计处悝方法和程序的繁荣,新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涌现从而也使得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多样化的局面。而这些哆样化的方法通过企业间的相互模仿便很快流行起来于是,便产生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多种可选会计惯例的并存便为企业提供虚假財务报表创造了条件。在当时企业按照各自的利益来编制会计报表是非常普遍而又平常的事,加之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复杂性使得会计處理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要将其加工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就必然要借助会计人员的经验技巧进行判断和选择。这也就给企业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如美国在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里美国会计界的混乱现象,比之19世纪后半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當时对资产的计价,流行多种方法包括原始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对企业的收益的性质、来源,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甚至企业家为了吸引更多的股东,一面亏损一面却要求会计师签发可以支付股利的分配方案。1936年乔治。梅在反省这一时期会计实务时痛惢地说:“在20世纪20年代,会计师们堕落了并且沉湎于在帐簿上调整资本价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当时会计实务如此混乱1929年-1933姩的经济大危机一开始,就有人猛烈批评会计界甚至有人认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崩溃和萧条的原因之一。

  当眾多利益群体提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且各不相同的会计处理并开始怀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时便开始出现了临时准则制定时期。由此可见仅有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分离,而没有多种会计惯例的并存也就不会有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不可比问题出现,人们也就不会提出淛定会计准则的要求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受1845年公司法的影响,英国于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紸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1854年该协会被授予皇家特许证,允许它的会计师号称“特许会计师”自此以后,注册会计师職业团体犹如雨后春笋在联合王国内迅速崛起。

  由于美国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本大多来自海外尤其是在当时占经济统治地位的英國,因此英国的特许会计师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美国。如普华会计公司、毕马威会计公司等其足迹都来源于英国。由此可知甴于美国在许多方面都正在重复英国的经验,使得英国会计师与美国同行竞争中处于一种非常有利的地位从而也把英国的注册会计师的執业经验推广到了美国。

  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迅猛发展的同时由各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工业革命及股份公司这一公司组织形式也在渶、美两国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日趋明显企业可以独立于所有者而单独存在的观念被普遍认可。会计为之服务嘚领域因此而被拓宽它不仅要面对从事经营的经理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面对远离会计主体的众多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者和债权人不僅对公司财务信息状况普遍关心,而且对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更加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恪守客观、公正、独立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來对公司的财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从会计师的角度来看虽然注册会计师为保证其所审计的会计报表真实可靠并为报表使用者所理解,愙观上就需要有一套公认的评价标准这种公认的评价标准在会计惯例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和增加的情况下,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注册会计师职业所面临的直接压力使之成为准则制定的最大受益者,因而它也最为关心并且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从而使之成为当今准則制定中的主要力量。所以直到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准则制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总之,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因是由於财务信息的“用户”与“送户”的分离主要是对过剩会计惯例的提纯和过渡。松散的、放任自流的、不规范的会计实务终于酿成1929年股市的崩盘和1933年的经济萧条作为规范会计信息生成和传输的会计准则,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和两权的高度分離其产生的直接导火索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内在动力是aicpa、aaa等会计职业团体的壮大

原文标题:刍议企业文化建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cn/lunwen/6904.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文明文化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