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二:集束手榴弹炸飞机能炸现代坦克的履带吗

解放战争中的反坦战:解放军四种方法对付坦克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于1946年组建了以坦克、装甲车为主要装备的快速纵队。那么,解放军战士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铁家伙的呢?
  壕沟阻截
  日,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时任国军装甲兵司令的蒋纬国率领约四十辆M3A3、T-26轻型坦克,开赴蚌埠以北,支援李延年第6兵团沿铁路向西北进攻,企图打开拯救黄维兵团的通道。解放军担负阻击任务的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第52团,由纵队副司令员皮定均直接指挥。面对国民党军队坦克的冲击,我解放军采用了设置陷坑的办法。这种被称为“双堆集陷坑”的挖掘很有学问。
  为了让敌坦克准确入坑,解放军在陷坑两侧挖开明显的壕沟,为了防止坠沟,坦克只好沿预留的道路前进,但这条路中间就是设好的陷坑。陷坑一般用中等粗细的木棍做架子,再用苇席、玉米秸压好,最后覆土,并在土上进行自然处理,这与一些战士家中狩猎用的坑相似,只不过用途改作了抓坦克。
  当然,陷坑的尺寸需设计得当,落入陷坑的坦克要被牢牢地陷住。根据国民党军队装备的M3A3、M24、T-26轻型坦克的外部尺寸,我军把陷坑设计成前浅后深的长方体,长度设计为坦克车体长的两倍,最大深度为坦克高度的一点五倍至两倍。坦克一冲进陷坑,就会一头冲向对面的坑墙,坦克炮管会深深地插入土中。对这种境遇的坦克,我军战士一般先用轻武器射击进行警告,尔后用手榴弹砸开舱盖,迫使敌投降。对于拒不投降的敌人,有的战士想出了在家种地时的办法,引来河水一通狂灌。由于那时的坦克密封性能很差,坦克快被淹没时,乘员只好开舱逃跑,但打开舱盖时,外面陷坑的四周,早已经有了一圈黑洞洞的枪口。
  纵火焚烧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使用的M3A3轻型坦克虽然火力弱(主炮口径为三十七毫米)、装甲防护差(装甲厚十至四十四毫米),但用来对付缺少重武器的解放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子弹打在这种坦克的钢板上啪啪作响,手榴弹只能炸出一团团烟雾,坦克照样隆隆而去。但这种美国坦克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由于汽油燃点太低,整车防火性能极差。
  针对国民党军队坦克性能,我军创造了纵火焚烧的战术,这种战术主要采用了两种烧法。
一是柴秸火障烧烤。淮海战役中,面对敌军坦克的猛攻,华东野战军除集中炮火拦阻要道、设置陷坑区外,还特别利用当地易燃的柴秸布置火阵,阻止敌坦克攻击。面对熊熊烈火,装备汽油发动机的M3A3坦克不敢贸然前冲,只好主动转向撤回。
(注释:这一幕在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所表现)
  二是燃烧瓶摧毁。燃烧瓶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比重的燃料混合而成,最常见的成分是汽油和焦油,其中汽油是主要燃烧剂,焦油的主要作用是使汽油粘在装甲板上燃烧,防止它快速向下流淌而影响燃烧效果。解放军由于极度缺乏好用而管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士兵们很快就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燃烧瓶。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瓶子里灌满汽油,瓶口用布条塞住并引出一截,使用时将浸有汽油的布条点燃后投出。当燃烧瓶在坦克装甲上被撞碎,流淌出的汽油被点燃后,能够引燃坦克的外置油箱,或者使油箱过热而爆裂。
  爆破摧毁
  日,黄伯韬第7兵团十万余人在徐州以东的碾庄被包围后,徐州“剿总”的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兵团,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
  参加救援的敌军拥有一百多辆M3A3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向我军阻击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坦克战就此展开。
  面对气势汹汹的坦克,我军战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用新缴获来的M9式60毫米火箭筒打坦克,顶住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国民党军第74军步兵在八辆坦克引导下,向解放军3连阵地发起冲击。眼看坦克距离阵地只有三十米,6班班长高喊:“大家不要动,沉住气,等它再近些,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它!”4班班长举起炸药包向敌坦克喊道:“来吧!炸药包在这里!”八辆坦克不战而退,竟然转向逃走。
战斗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刚刚援助国民党军队的M24“霞飞”坦克,这种坦克比M3坦克火力和防护力更强,是国军坦克部队的王牌装备。在姚庄的阻击阵地上,这种新型坦克首次遭遇了“坦克滑铁卢”,领教了我军血肉之躯的厉害。坦克的履带里被插进了爆破筒、木棍和步枪,履带不是被炸断就是被卡死,顶部的天线被拔掉,望远镜被砸烂,坦克又聋又瞎,战前威风凛凛的M24“霞飞”坦克被搞得灰头土脸。
  (注释:作为美国的盟友,二战期间中国得到了包括“巴祖卡”在内的大量美援装备。截至1945年4月底,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中国军队的“巴祖卡”中运抵印度的共有1886具。按照史迪威将军的安排,在印度兰姆伽重新编练的中国驻印军中,每个营属追击炮排中都配备有两具“巴祖卡”。兰姆伽整训期间,学习操作这些美式火箭筒是步兵的重要训练科目之一。在反攻缅北的战斗中,驻印军装备的“巴祖卡”在对付日军坦克和工事火力点方面取得了一定战果。
  月间美军撤离中国时,向国民党方面移交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仅海军陆战队第1师在乎津地区就遗留60mm火箭弹3646发、88.9mm火箭弹300发,加上抗战结束后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巴祖卡”及弹药。到1946年12月,新六军、十三军、七十一军分别装备84、99和97具“巴祖卡”,六十军和九十三军也各有34具和47具。1947年,国民党兵工署曾经尝试仿制过M9A160mm“巴祖卡”和M6A3火箭弹,并就各式单、联装发射器和更大口径的火箭弹进行过研究,但因内战等原因未能深入。不过,对付既无坦克,装甲车辆,也很少依据坚固工事打阵地战的人民解放军来说,这些“巴祖卡”似乎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反而逐渐成为了我人民解放军的反坦克利器。
  骑兵、卡车追击
  日,国民党军放弃徐州,数十万人在混乱中向永成方向退逃,我军追击部队连日疾进,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全部合围在西南的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经过近两个月苦战,我军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全线总攻,杜聿明集团彻底崩溃,国民党军能够开动的坦克开始各自逃窜,我军上演了追打坦克的绝技。
战士们徒步跃上一辆企图突围的坦克,用手榴弹猛砸其潜望镜和瞄准镜,迫使其停车,七名乘员缴械投降。当战士们得知有十余辆敌坦克突出重围向西逃窜后,立即登上缴获的坦克和大卡车,顺着敌坦克的履带痕迹疾速追击,一鼓作气追出数十里,共缴获五辆坦克。其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解放军华东特种兵纵队骑兵部队“红马”支队。当得知有几辆敌坦克突围向西逃窜后,骑兵们翻身上马,飞驰地追了上去,很快就追上了一辆坦克。敌坦克兵被英勇神速的骑兵吓呆了,立即伸出白布投降,至下午五时共追上并俘获敌坦克六辆。被俘的国民党军战车第1团副营长说:“骑兵追坦克,这在世界战争史里还是第一次!”
  (注释:根据《军中老张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 ISBN
978-7-)一书记载,骑兵追击坦克一事发生在49年1月9日。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被围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部发动总攻,准备接应杜聿明突围的国军战车独立团一营15辆M3A3坦克没能找到杜聿明,慌乱中决定自行撤退,随后在途中被解放军打掉9辆。华野司令部判断杜聿明可能藏身于逃跑的6辆坦克之中,随即电令特种兵纵队加强巡逻。1月9日早8时,特种兵纵队骑兵团(以下简称特纵骑兵团)三大队发现敌踪并追击,在火神庙附近俘虏了第一辆陷进沟里的坦克,敌坦克兵弃车,钻进剩下的5辆继续西逃。
  剩余5辆坦克在刘大庄附近被特纵骑兵团一大队截获展开追击。一大队使用狼群战术,在敌坦克后方的两翼呈分散队形展开,躲避敌坦克的机枪和37炮并向坦克射击,同时寻机接近坦克投掷手榴弹。骑兵机枪组不时绕到坦克前方射击驾驶孔,二区队甚至骑马逼近坦克后从马背上跳上坦克破坏天线和潜望镜。在这过程中,先后有两辆坦克在半聋半瞎中陷进泥地而投降,几名骑兵战士受伤,一区队队长袁化先重伤阵亡。
  剩余敌3辆坦克行至步桥附近时,因被一小河沟阻碍而调头集中火力向一大队反冲,一大队下马在一片坟地散开还击。二区队副队长王广华、机枪手蒋步宽、弹药手李振香、班长汤传厚和郭长青先后阵亡。一大队队长孟昭贤考虑到敌坦克内超员(其中一辆坦克里甚至还有该坦克营指挥官的太太)、无水食物补给、机械长时间机动、闷热(发动机、火炮射击和人挤人)、缺氧(不敢开舱盖)的情况,在和三大队部分人员会合后继续穷追紧缠,稍后,一辆坦克因舱内热不可忍、机件损坏而投降、一辆坦克陷进沟里被俘。
  最后一辆坦克继续顽强的向西逃跑(……),此时部队和马匹已经十分疲劳,不断有人掉队。一大队队长孟昭贤挑选20余人马继续追击。到毫县芦家庙附近,敌坦克终于停了下来,骑兵经过搜索,将弃车逃跑的敌军全部抓获。
  此次战斗从早上8点持续到夜里8点,12小时共追击100余里,缴获敌坦克6辆,坦克内43人无一漏网。但一大队牺牲9人。战斗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特电嘉奖,特纵骑兵团一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王广华(牺牲)荣立一等功,孟昭贤因(后任北京军区装甲兵技术部部长,1994年去世)指挥有力荣立二等功。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 最大规模装甲突击作战!
  核心提示:淮海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也是参战坦克和装甲车辆最多的战役。是役,国军投入了250辆各式坦克和装甲车辆,解放军除了动用从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火障、巴祖卡火箭筒和骑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外,也投入了华野特纵坦克分队参与作战。
  淮海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也是参战坦克和装甲车辆最多的战役。是役,国军投入了250辆各式坦克和装甲车辆,解放军除了动用从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火障、巴祖卡火箭筒和骑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外,也投入了华野特纵坦克分队参与作战。
  下面就来回顾一下这场大战中的装甲兵吧。
  先说国军的装甲兵编成和使用方式。
  抗战结束后,国府以二战美援装甲车为主成立战车1团,以其他日、意、苏式战车为主成立2团和3团。这些部队投入内战后,在行政管理上,战车团由行营/剿总直辖,1团2团归徐州剿总,3团归华北剿总。作战上,从战车团中抽出1个战车营(约40辆坦克)
+ 1个步兵旅/师 + 搜索营、工兵、汽车团、炮兵团等组成快速纵队,快速纵队再编成到机动兵团中进行作战。
  47年鲁南战役第1快速纵队被华野歼灭,豫北战役第2快速被中野歼灭纵队。鲁南战役,是国军在撤退行军途中,粟裕结合天时地利,果断击--雨雪交加,国府空军不能出动,装甲和后勤车队被解放军逼到泥泞沼泽地带,一片大乱中被解放军吃光。豫北战役,第2快速纵队本来就比较弱,只编了1个战车连,作战时被解放军第一夜突击包围,和其他部队割裂,白天空步坦炮联合突围失败,第二夜就歼。
  这两个纵队后来都重建。淮海战役,第1、第2、第4快速纵队分别编在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黄维第12兵团序列里,全军覆没。淮海战役中比较出名的一次坦克攻击,是战役第二阶段,徐州剿总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蒋纬国上校亲自督阵,带着战车2团1个营和1团的1个连,配合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向北攻击救援黄维兵团。如果说这鲁南、豫北两役还是国军装甲兵在解放军突袭下死得糊里糊涂,淮海战役就是国军装甲兵成规模攻打解放军步兵阵地了。
此役北面邱李孙兵团、西面黄维兵团、南面李刘兵团都有规模使用坦克冲击的记录,解放军对北面邱兵团5军的步坦协同水平相对评价较高。华野十纵报告:“敌进行攻击时善于集中其炮火与兵
力,多采取宽大正面的而有重点的攻击。在主攻方向集中炮火轰击一点,集中坦克与步兵攻击一点。突破一点巩固一点,再行伸展。在攻击队形上采取前接头的三角队形,并有纵深的配备。在战术上善于寻我侧背或接合部,实行迂回攻击。如正面攻击不利时即就地停止,进行近迫作业,判知我翼侧薄弱时,即以一部实行大胆的翼侧攻击。待翼侧成功后,正面即行攻击。”
  北集团在第一阶段救援黄伯韬第7兵团的徐东攻击战中投入包括整个战车1团、装甲炮团、剿总直属装甲汽车营在内的1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这是内战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进攻战。
  中野四纵对西路的黄维12兵团118师使用坦克进攻的评价则是:“攻击前以坦克由正面及两侧接近我阵地,发现我阵地之薄弱部分后,即引导步兵前进。坦克进至我阵地前百米以内,对目标明显的阵地(大部为我机枪阵地)行依次逐个摧毁射击。步兵接近后坦克即转至我侧后封锁交通,拦阻我出击部队,并由侧后向我前沿阵地射击。但发现我爆炸物、燃烧物或伪装阵地,则不敢前进,而行迂回运动。遇我浅窄单线之交通壕,即将积土推至壕内超越而过。但对我较复杂宽深之交通壕,则一般不敢轻易突入,只作火力摧毁”。“其步兵攻击精神极差,与坦克协同不好。往往经过坦克几次接引,才敢前进。前进时队形密集,行动迟缓;坦克掩护进入我阵地后,又多人猬集一处,发展极慢。遇我反冲锋,只以火力射击,不敢肉搏。”
邱清泉是国军中少有的真正熟悉装甲作战的将领。
  西路大约也是三四十辆坦克的样子。南路的坦克数量不比西路多多少,远比不上北路,只是因为小蒋亲自督阵所以出名。
  北路西路的坦克因为之前编在快速纵队内,支援机动兵团长期共同作战,步坦炮协同水平相对较好。南路么李刘兵团都是刚从绥区部队升格而来,临时和小蒋搭伙作战,客观协同战术水平和主观合作精神都很差。
蒋纬国曾留学德国,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步兵战术,并没有参与更高级的训练。
  小蒋不会亲自上坦克冲锋,李刘不担心二太子的安全,但是二太子作为监军跑到哪里,哪里将领就得硬着头皮指挥步兵跟着坦克往上冲,伤亡惨重,南路各军都烦得很,最后耍公文请走了这尊菩萨和他的坦克。
下面是解放军方面对淮海战役中反坦克作战的描述。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为了对付人民解放军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国民党军于1946年开始筹建快速纵队。快速纵队由步兵师(旅)加强战车营(约40辆坦克)、搜索营、工程兵营、汽车团和炮兵团等组成。第1快速纵队于日在鲁南战役中被歼灭。第2快速纵队于1947年在豫北作战中被击溃,后又重建,由战车第3团第3营配属给步兵第125师编成(师长陈仕俊任司令,战车第2团团长吴文芝为副司令),并被编入孙元良指挥的第16兵团序列内。第3快速纵队以步兵第96师为编成(师长邓军林兼纵队司令,刘志道为副司令),该纵队编在邱清泉指挥的第2兵团序列内。第4快速纵队由步兵第118师为主编成(师长尹钟岳兼纵队司令),该纵队在黄维指挥的第12兵团序列内行动。
  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孤注一掷,投入装备精良的3个快速纵队,以及嫡系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所投入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主要有:战车第1团、战车第2团、装甲炮兵团(即榴炮第5团)和徐州“剿总”直属装甲汽车营。坦克装甲车辆总计约250辆,包括M3A3轻型坦克、M5A1轻型坦克、T-26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M4中型坦克、LVT水陆输送车、36式装甲汽车等。然而,事实却令蒋介石大失所望:3个快速纵队形同虚设,实战中从末集中使用过;战车部队也都是以连为单位分散配属步兵战斗,结果都被人民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
  徐东阻击战“国军精华”被粉碎
  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军黄伯韬第7兵团10万余人,包围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域。从简12日开始,徐州“剿总”的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的第13兵团,在坦克、飞机掩护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并肩东援,企图解救黄伯韬兵团。参加东援的坦克部队主力是蒋介石次子蒋纬国苦心经营的战车第1团。该团装备精良,许多军官经过二战印缅战场的锻炼,战斗力较强,号称“国军精华”。团长赵志华曾在驻印远征军中担任过战车营营长,参加过着名的瓦鲁班战斗,他压根就没有把以步兵为主的人民解放军放在眼里,以为这回可以再创一次“瓦鲁班的辉煌”。他当着“剿总”司令刘峙和副司令杜聿明的面,声称自已可以“亲率战车誓解黄伯韬之围,如果步兵跟不上,战车可以单独打到碾庄圩”。
  华东野战军负责阻援的部队,虽然装备与敌相差悬殊,但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广大指战员战斗激情高涨,许多部队在鲁南战役中参加过全歼战车第1团第1营的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打坦克经验。战士们抢在敌坦克进攻之前占领预定地区,利用河流、村庄、山坡等有利地形,构筑防御阵地,严阵以待,快心不让敌人的解围企图得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十九路军战记_十九路军战记pdf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十九路军战记.pdf
十九路军战记.pdf
十九路军战记.pdf
简介:本文档为《十九路军战记pdf》,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十九路军战记尼莫上个世纪的那场中日之间旷日持久的殊死决战给国人留下的不单单是惨痛的回忆还有深深的遗憾!拥有千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四万万人口几百万军队的泱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300人已下载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帖子主题:关于10颗手雷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外骨骼装甲
共&17712&个阅读者&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关于10颗手雷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外骨骼装甲
文章提交者:问题高级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就是用那种绿色的圆圆的那种~常用的那种~可不可以炸掉一辆或者的M1A2坦克? 10颗手雷(不是高爆手雷,如果改用10颗高爆手雷会怎样?)考虑对坦克正面轰炸其实我一个军盲~不懂这些~还有~我是个画漫画的~有军事帝愿意帮忙解答一些问题么~当然~没什么事不会烦你~QQ(总感觉貌似没人加......)本文内容于
13:17:36 被问题高级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关于10颗手雷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外骨骼装甲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389 工分:223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你说的那是集束手榴弹,以下来自度娘。在不少反映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会看到我军战士把几个木柄手榴弹绑在一起,用来攻击敌人的碉堡和坦克、装甲车的场面。
的确,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在战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王近山率部在山西韩略村伏击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一仗中,战斗一打响,我八路军战士就密集投掷集束手榴弹,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和护卫部队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遭到大量杀伤,很快即失去战斗力,战斗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除3人装死脱逃以外,参观团中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名中佐和少佐大队长和中队长悉数被歼。应该讲,大量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的一个特点。二战中,德军也有将 M24手榴弹捆绑集束使用的情况,但并不普遍,M24是一种进攻型手榴弹,装药量较大,每枚装有200克炸药,加上弹壳和木柄等,有500多克重,扔一个都够呛,几个捆在一起就只有砸自己的脚背了,所以德国人一般都是把它们捆在一起做炸药包用,对付坚固的建筑物、石头等,并不怎么在战斗中投掷使用。我军的对手日军因为使用的手榴弹不同,不使用集束手榴弹,而蒋军由于火力配备齐全,各种步兵支援武器都比我军多,也不大使用集束手榴弹。
而我军就不同了,我军装备一直较差,在我军的步兵部队里,战士手里除了步枪以外,就只有手榴弹,TNT炸药包那是很稀罕的东西,一般部队都很少。我军战士配发的手榴弹大多是河南巩县兵工厂制造的“巩式”(也有资料称为“蒋式”),山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晋式”,虽然都是德国M24手榴弹的仿制品,但考虑到中国人的身体条件,把手榴弹的体积缩小,装药量也大大减少,一般都只有50克炸药。有的部队配发的还是我根据地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由于敌人的封锁,缺乏原材料,手榴弹的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小。手榴弹在当时我军的武器配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军由于受到敌人的限制,武器来源很少,部队缺乏机枪一类的自动武器,迫击炮等压制武器更少,连步枪的数量都不够,步兵火力较弱。在战斗中,单靠步兵发射的火力很难压制敌人,这时手榴弹作为一种有效的武器,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榴弹威力不大,当出现敌人密集冲锋和大的集团目标以及坦克装甲车等,需要较大威力的武器打击敌人时,战士们自然就想到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使用了,那些军事题材的影视节目中的情节是有事实依据的。
使用集束手榴弹虽然是我军的一种重要战法,但毕竟是一种临时之举,问题也很多。首先是扔不远,德国的M24 不说了,就连我国小型一些的手榴弹也不行。一枚木柄手榴弹,一个中等体力的战士,用立姿带助跑投掷,可以投到35米左右。在战壕里,用立姿原地投掷,可以投到20米左右。如果是集束手榴弹,在战壕里顶多投10米,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距离,不仅容易伤及己方,万一有点差错,根本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10米的距离敌人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就过来了。其次,集束手榴弹的轰爆作用并不好。手榴弹主要靠破片杀伤敌人,对付集团的人员目标效果较好,但对付建筑物和装甲目标就很差。木柄手榴弹的引爆装置由拉火索、导爆索、雷管组成,拉火索摩擦点火后点燃导爆索,导爆索又将雷管点燃引爆炸药,整个过程约3-4秒钟。由于加工工艺和材料的差异,每个手榴弹从拉火到爆炸,时间不会完全一样,第一个手榴弹爆炸的时候,其他手榴弹还没有爆炸,会被炸离原地,在其他地方爆炸,要是用来杀伤人员这不是问题,但要用来爆破敌人的碉堡工事,炸毁坦克就会分散爆炸能量,达不到爆破的目的。事实上,在实战战例中,很少有敌人的碉堡直接被集束手榴弹炸毁的,一般都是塞进碉堡里的集束手榴弹将里面的敌人炸死,然后碉堡被我军攻占。如果用来对付敌人的坦克,除了日军的“九四式”轻型坦克(日军自己称为“豆战车”,可见其小)和蒋军装备的M3“斯图亚特”这样的薄皮小坦克,在集束手榴弹放对了位置,比如放在履带或发动机的散热器上,可能被炸坏以外(不是炸毁),其他的坦克都不怕集束手榴弹的。影视节目中那种战士将集束手榴弹扔到敌人碉堡和坦克上,敌人的碉堡和坦克就爆炸起火的镜头,都是艺术的夸张。
正是因为集束手榴弹的这么些弱点,我军在解放后条件稍微好一些之后,就开始解决步兵火力弱的问题,在抗美援朝时期,专门研制了“爆破筒”,仿制了苏联的反坦克手雷,后来还研制装备了无座力炮等,使我军步兵火力大大增强。就是到了与苏联对峙,全民皆兵准备打仗的时候,步兵打坦克和敌人工事除了40火箭筒、无座力炮以外,也是训练怎么使用炸药包,没集束手榴弹的事了。再后来,随着我军的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大量装备了无柄手榴弹,集束手榴弹这个名词也很少有人提起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车内开门和家里打开门锁一样简单。没听说谁怕家里着火而不锁门睡觉的。&以下是引用ff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tkb
在第54楼的发言:舱门很重有40公斤,所以加了弹簧(扭力杆),若不锁门,车一颠门就会弹开。战斗当中没人敢不锁门。平时训练也是要固定的,或锁在关门状态,或锁在开门状态,否则颠上颠下,轧了手脚可不得了。&以下是引用ff
在第51楼的发言:......
老兵是不会轻易关舱门的
不一定 战斗时坦克被击中起火
舱门又卡住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左箭头-小图标
这玩意用什么打最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7876 工分:1401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tkb
在第54楼的发言:舱门很重有40公斤,所以加了弹簧(扭力杆),若不锁门,车一颠门就会弹开。战斗当中没人敢不锁门。平时训练也是要固定的,或锁在关门状态,或锁在开门状态,否则颠上颠下,轧了手脚可不得了。&以下是引用ff
在第51楼的发言:......
老兵是不会轻易关舱门的
不一定 战斗时坦克被击中起火
舱门又卡住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8736 工分:530
左箭头-小图标
国产伪大片看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24605 工分:1185
左箭头-小图标
用炸药包可以,手榴弹是扯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舱门很重有40公斤,所以加了弹簧(扭力杆),若不锁门,车一颠门就会弹开。战斗当中没人敢不锁门。平时训练也是要固定的,或锁在关门状态,或锁在开门状态,否则颠上颠下,轧了手脚可不得了。&以下是引用ff
在第5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tkb
在第41楼的发言:请锁王来。&以下是引用ff
在第25楼的发言:打开舱盖 扔进手雷 这样还是有可能的
老兵是不会轻易关舱门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园园的手雷”就是指卵形手榴弹吧,外表有槽(预制碎片),这东西比木柄手榴弹装药量差不多,外壳对炸药的包围面比木柄大,所以碎片的数量比木柄手榴弹多,但是它的发火方式是拔掉安全销子,投出的同时松开手柄、撞针击发,几秒后爆炸,别说10枚,同时投2枚也做不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一枚能投30-50米,平均40米,10枚4.5公斤,一般人投掷超不过10米。&以下是引用goodluckzcx
在第50楼的发言:确实如此,在部队投实弹的时候感觉那分量真的比看起来要沉好多。无法想象能把绑在一起的集束手榴弹扔到安全距离以外。就算扔到20米,也难保没有手榴弹在爆炸前又被先炸的手榴弹炸回自己身边。&以下是引用十一月
在第7楼的发言:你说的那是集束手榴弹,以下来自度娘。
 
在不少反映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会看到我军战士把几个木柄手榴弹绑在一起,用来攻击敌人的碉堡和坦克、装甲车的场面。   的确,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在战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王近山率部在山西韩略村伏击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一仗中,战斗一打响,我八路军战士就密集投掷集束手榴弹,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和护卫部队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遭到大量杀伤,很快即失去战斗力,战斗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除3人装死脱逃以外,参观团中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7876 工分:1401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tkb
在第41楼的发言:请锁王来。&以下是引用ff
在第25楼的发言:打开舱盖 扔进手雷 这样还是有可能的
老兵是不会轻易关舱门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16155 工分:144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确实如此,在部队投实弹的时候感觉那分量真的比看起来要沉好多。无法想象能把绑在一起的集束手榴弹扔到安全距离以外。就算扔到20米,也难保没有手榴弹在爆炸前又被先炸的手榴弹炸回自己身边。&以下是引用十一月
在第7楼的发言:你说的那是集束手榴弹,以下来自度娘。
 
在不少反映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会看到我军战士把几个木柄手榴弹绑在一起,用来攻击敌人的碉堡和坦克、装甲车的场面。   的确,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在战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王近山率部在山西韩略村伏击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一仗中,战斗一打响,我八路军战士就密集投掷集束手榴弹,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和护卫部队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遭到大量杀伤,很快即失去战斗力,战斗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除3人装死脱逃以外,参观团中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64500 工分:422
左箭头-小图标
小时候玩过鞭炮的人都知道这办法行不通、记得小时候玩鞭炮,经常把大量的炮堆在一起点、(一大堆炮一起炸对小时候我的带来的感觉很震撼~~特别是在晚上,火光冲天啊~)有时候没站远点就给那些炸飞的炮打了、
每一个炮从点燃到爆炸的时间都不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20604 工分:77953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加油干吧。在中国要画漫画,需要无比的毅力和锻炼。加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左箭头-小图标
我勒个去~我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外骨骼装甲怎么变成了红眼机甲兵的呢?不过红眼机甲兵这漫画是神作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20604 工分:77953
左箭头-小图标
人物设计参照了《红眼的机甲兵》么。你的漫画要是都出了机甲兵了,那还用啥手榴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9524 工分:59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ooknn
在第38楼的发言:如果草图是lz画的,你的漫画功底还需磨练啊确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50217 工分:6899
左箭头-小图标
就看楼主对炸掉的定义是什么了,炸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让坦克失去战斗力还是可行的,一个是坦克上的观瞄设备,这些一旦损坏坦克的战斗力便大打折扣了,另外就是坦克的炮管,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就有种战术,用一根布袋子栓两颗手雷,然后扔出去缠绕在坦克炮管上,通过将炮管炸坏使坦克失去战斗力。当然前提得是在很近的距离里,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嘿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3312 工分:93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前也有这种疑问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请锁王来。&以下是引用ff
在第25楼的发言:打开舱盖 扔进手雷 这样还是有可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给步兵每人配一把坦克车门钥匙。&以下是引用家祭无忘告你翁
在第28楼的发言:你掀开座舱盖,投一颗手榴弹进去,不管响不响,坦克都算废了。响了,坦克手都死伤了,不响,里面的人都会跑出来,也不会再进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42299 工分:463
左箭头-小图标
哈哈,还有八一杠。我喜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4779 工分:2466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草图是lz画的,你的漫画功底还需磨练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41484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炸他传动机构 如履带板之类的 炸不毁他 也让他半身不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08638 工分:2474
左箭头-小图标
反人员武器和反装甲武器的作用方式不一样反坦克手雷的破坏力只在对装甲目标时体现,拿来对付步兵根本就是个大鞭炮反步兵手雷的破坏力只在对步兵目标时体现,拿来对付装甲目标一样是个大鞭炮用错了基本上只能听个响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反坦克手雷真的只能当地雷炸履带,侧面装甲虽然的确能击破,但战场环境你几乎就不可能把手雷以正确的角度粘上去,没角度就没伤害,现代战车机动力很高,步兵基本上不可能和二战那时候一样,跑步追上坦克,往上面丢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97385 工分:112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拨浪鼓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家祭无忘告你翁
在第28楼的发言:你掀开座舱盖,投一颗手榴弹进去,不管响不响,坦克都算废了。响了,坦克手都死伤了,不响,里面的人都会跑出来,也不会再进去。
-------这种说法是严重的误导,不信可以看《珍宝岛保卫战》的老兵说的话!向坦克内投掷手榴弹极可能将弹药引爆!不只是错误,坦克在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被步兵打掉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所以坦克后面的步兵就是保护坦克的和坦克冲进敌阵时对方敌方步兵的,如果一个指挥官只派坦克冲锋,那么这个指挥官就不是弱智的问题了,“通敌“的罪名都可以成立!基本上在战斗中把坦克盖子掀开扔手雷机会很罕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16718 工分:3061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msqstar
在第17楼的发言:貌似有种手榴弹叫做反坦克手榴弹!&以下是引用杨花柳絮
在第12楼的发言:现代战场上用手榴弹炸坦克的事情几呼不可能发生.
现代坦克都是采用高强度的复合装甲.可以大大减轻冲击波对乘员的伤害.现代坦克的机动速度都很快.几呼不会给炸坦克工兵太多的机会.
就是二战时期,手榴弹炸坦克的例子也是不多.大多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似乎都手榴弹炸坦克的效率,远不如鸡尾酒汽油弹好用.另外坦克履带怕炸,这个和坦克辅助轮的悬挂有关系.好像T34坦克的辅动轮悬挂就很抗炸.好多东西大家都是被电影给误导了.
其实炸坦克手榴弹远没有炸药包好用.炸药包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坦克内的乘员产生极大的杀伤......
这个早就撤装了,反坦克手榴弹早已经过时。国内以前也研制过好几种步兵反坦克手雷等,但事实证明,随着目前装甲目标的装甲加厚,这种步兵和坦克的肉搏战已经不再可能发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7638 工分:821
左箭头-小图标
手雷分防御型和进攻型
防御型10颗绑在一块或许能炸掉装甲车
进攻型10颗估计能炸掉豆战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8112 工分:71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拨浪鼓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家祭无忘告你翁
在第28楼的发言:你掀开座舱盖,投一颗手榴弹进去,不管响不响,坦克都算废了。响了,坦克手都死伤了,不响,里面的人都会跑出来,也不会再进去。
-------这种说法是严重的误导,不信可以看《珍宝岛保卫战》的老兵说的话!向坦克内投掷手榴弹极可能将弹药引爆!都用手榴弹打坦克了,还奢望活着回来??再说只讲弄烂坦克,没说不死人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70385 工分:86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家祭无忘告你翁
在第28楼的发言:你掀开座舱盖,投一颗手榴弹进去,不管响不响,坦克都算废了。响了,坦克手都死伤了,不响,里面的人都会跑出来,也不会再进去。-------这种说法是严重的误导,不信可以看《珍宝岛保卫战》的老兵说的话!向坦克内投掷手榴弹极可能将弹药引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2391 工分:4733
左箭头-小图标
威力不足以把人炸烂 你想想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我们时代的和平
在第27楼的发言:无人机上的AGM肯定有用,但手雷本身就不是反装甲武器,试试能不能炸坏红外夜成像仪吧好建议!我怎么没想到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8112 工分:714
左箭头-小图标
你掀开座舱盖,投一颗手榴弹进去,不管响不响,坦克都算废了。响了,坦克手都死伤了,不响,里面的人都会跑出来,也不会再进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89458 工分:3682
左箭头-小图标
无人机上的AGM肯定有用,但手雷本身就不是反装甲武器,试试能不能炸坏红外夜成像仪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4342 工分:243857
/ 排名:32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问题高级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问题高级
在第5楼的发言:对了~那个TV导弹能炸掉不?就是无人机那个
泪目~感谢大家的回答~那么一个TV导弹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无人机的导弹一般是从上面飞下来的,坦克顶部装甲一般都不厚,RPG什么的必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7876 工分:14010
左箭头-小图标
打开舱盖 扔进手雷 这样还是有可能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21068 工分:11423
左箭头-小图标
手雷靠破片杀伤。。。。炸药有的是爆炸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61274 工分:82943
左箭头-小图标
打开仓盖把你那红皮绿皮的丢进去倒是管用,其它的楼上的都不怎么抱希望咱也随波逐流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85692 工分:40159
左箭头-小图标
我来回答LZ的问题吧,就你说的,用手雷去炸99和M1A2这样的第三代坦克,还是从正面炸,坦克毫发无损,你说的那什么绿皮手雷捆上十个也没用。还有,你的问题很弱智:在现代战争中,根本没有这种用手雷去炸坦克的可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3588 工分:21811
左箭头-小图标
用手榴弹炸坦克是过去式啦,现在小白兔手里有更好的,LG4转轮40毫米榴弹发射器,一次装弹6颗,对付一般的装甲车是不成问题。弹种也很丰富,有对付装甲的穿甲弹,驱逐用的爆震弹,反人员的高爆弹,目标指示的发烟弹等等,品种繁多类型丰富,外骨骼现在还不是普遍装备的东西,如果真要有穿了防弹衣的外骨骼,这种榴弹也能对付,毕竟里面装的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活人。多看看军事类杂志吧,少画点漫画,积累了知识以后去给小白兔设计更好的个人防护装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问题高级
在第5楼的发言:对了~那个TV导弹能炸掉不?就是无人机那个泪目~感谢大家的回答~那么一个TV导弹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0156 工分:5427
左箭头-小图标
请具体参考洛杉矶之战里美军一个手雷炸掉外星人的一艘飞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51836 工分:1287
左箭头-小图标
你说的那是普通的反步兵手雷,不过就算是重型反坦克手雷,对付99,M1的正面装甲也不过是骚痒而已,M1的前甲连“海而法”反坦克导弹都不能击穿,手雷炸坦克除非炸一战末二战初那些薄皮轻型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8394 工分: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貌似有种手榴弹叫做反坦克手榴弹!&以下是引用杨花柳絮
在第12楼的发言:现代战场上用手榴弹炸坦克的事情几呼不可能发生.
现代坦克都是采用高强度的复合装甲.可以大大减轻冲击波对乘员的伤害.现代坦克的机动速度都很快.几呼不会给炸坦克工兵太多的机会.
就是二战时期,手榴弹炸坦克的例子也是不多.大多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似乎都手榴弹炸坦克的效率,远不如鸡尾酒汽油弹好用.另外坦克履带怕炸,这个和坦克辅助轮的悬挂有关系.好像T34坦克的辅动轮悬挂就很抗炸.好多东西大家都是被电影给误导了.
其实炸坦克手榴弹远没有炸药包好用.炸药包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坦克内的乘员产生极大的杀伤......本文内容于
10:32:04 被msqstar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39985 工分:26183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无法击穿他们的装甲
手雷弹也跳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43100 工分:13344
左箭头-小图标
离得近的话可以炸邮箱或者散热口,再不行可以从炮口顺进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一枚手榴弹炸坦克,除非水散热器(相当于汽车的水箱)的进气栅格装甲板(百叶窗)开着,而手榴弹在这个部位爆炸。漏光水的发动机不超过2分钟就废掉了。战斗状态的坦克宁可水温超高也不会打开散热窗。其它部位都不怕手榴弹炸,例如炮管,最薄的炮口部也有20毫米厚,把手榴弹塞进炮口,如果炮栓是关闭的,不会造成严重损坏。观察镜都是潜望式的很厚的防弹玻璃,炸碎了表面棱镜,坦克乘员在里边可以更换备用棱镜。&以下是引用志言
在第10楼的发言:到能用手榴弹的距离上,一枚手榴弹就能重创坦克,毕竟再强悍的坦克都有一根又长又薄的炮管和一堆脆弱的观瞄设备。手榴弹灭坦克关键是距离而非威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100 工分:5421
左箭头-小图标
依我对坦克履带和手榴弹的了解,10枚67式木柄手榴弹捆一起,肯定炸不断履带。还不如10管民用岩石炸药(硝铵),当兵时曾经炸鱼,一枚手榴弹的威力远不如一管硝铵炸药。&以下是引用max75788
在第4楼的发言:晃悠一下就不错了!
炸履带还是有效果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4517 工分:60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现代战场上用手榴弹炸坦克的事情几呼不可能发生.现代坦克都是采用高强度的复合装甲.可以大大减轻冲击波对乘员的伤害.现代坦克的机动速度都很快.几呼不会给炸坦克工兵太多的机会.就是二战时期,手榴弹炸坦克的例子也是不多.大多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似乎都手榴弹炸坦克的效率,远不如鸡尾酒汽油弹好用.另外坦克履带怕炸,这个和坦克辅助轮的悬挂有关系.好像T34坦克的辅动轮悬挂就很抗炸.好多东西大家都是被电影给误导了.其实炸坦克手榴弹远没有炸药包好用.炸药包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坦克内的乘员产生极大的杀伤作用.而集束手榴弹顶多会破坏坦克的履带.当然像日本二战时的小豆坦克例外.坦克内二炮手,都配有重型手榴弹.主要是扔到车外杀伤近距步兵用的.这么说吧,如果六枚集束手榴弹不是直接放在坦克履带负重轮和履带的结合部.那么对坦克的杀伤力可以忽略不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06693 工分:1373
左箭头-小图标
你让坦克摆好姿势就肯定能炸掉 。。。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99325 工分:15956
左箭头-小图标
到能用手榴弹的距离上,一枚手榴弹就能重创坦克,毕竟再强悍的坦克都有一根又长又薄的炮管和一堆脆弱的观瞄设备。手榴弹灭坦克关键是距离而非威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12681 工分:40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6394 工分:1908
左箭头-小图标
放对了位置可以炸瘫它 但不是完全摧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389 工分:223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你说的那是集束手榴弹,以下来自度娘。在不少反映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会看到我军战士把几个木柄手榴弹绑在一起,用来攻击敌人的碉堡和坦克、装甲车的场面。
的确,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在战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王近山率部在山西韩略村伏击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一仗中,战斗一打响,我八路军战士就密集投掷集束手榴弹,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和护卫部队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遭到大量杀伤,很快即失去战斗力,战斗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除3人装死脱逃以外,参观团中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名中佐和少佐大队长和中队长悉数被歼。应该讲,大量使用集束手榴弹是我军的一个特点。二战中,德军也有将 M24手榴弹捆绑集束使用的情况,但并不普遍,M24是一种进攻型手榴弹,装药量较大,每枚装有200克炸药,加上弹壳和木柄等,有500多克重,扔一个都够呛,几个捆在一起就只有砸自己的脚背了,所以德国人一般都是把它们捆在一起做炸药包用,对付坚固的建筑物、石头等,并不怎么在战斗中投掷使用。我军的对手日军因为使用的手榴弹不同,不使用集束手榴弹,而蒋军由于火力配备齐全,各种步兵支援武器都比我军多,也不大使用集束手榴弹。
而我军就不同了,我军装备一直较差,在我军的步兵部队里,战士手里除了步枪以外,就只有手榴弹,TNT炸药包那是很稀罕的东西,一般部队都很少。我军战士配发的手榴弹大多是河南巩县兵工厂制造的“巩式”(也有资料称为“蒋式”),山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晋式”,虽然都是德国M24手榴弹的仿制品,但考虑到中国人的身体条件,把手榴弹的体积缩小,装药量也大大减少,一般都只有50克炸药。有的部队配发的还是我根据地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由于敌人的封锁,缺乏原材料,手榴弹的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小。手榴弹在当时我军的武器配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军由于受到敌人的限制,武器来源很少,部队缺乏机枪一类的自动武器,迫击炮等压制武器更少,连步枪的数量都不够,步兵火力较弱。在战斗中,单靠步兵发射的火力很难压制敌人,这时手榴弹作为一种有效的武器,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榴弹威力不大,当出现敌人密集冲锋和大的集团目标以及坦克装甲车等,需要较大威力的武器打击敌人时,战士们自然就想到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使用了,那些军事题材的影视节目中的情节是有事实依据的。
使用集束手榴弹虽然是我军的一种重要战法,但毕竟是一种临时之举,问题也很多。首先是扔不远,德国的M24 不说了,就连我国小型一些的手榴弹也不行。一枚木柄手榴弹,一个中等体力的战士,用立姿带助跑投掷,可以投到35米左右。在战壕里,用立姿原地投掷,可以投到20米左右。如果是集束手榴弹,在战壕里顶多投10米,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距离,不仅容易伤及己方,万一有点差错,根本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10米的距离敌人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就过来了。其次,集束手榴弹的轰爆作用并不好。手榴弹主要靠破片杀伤敌人,对付集团的人员目标效果较好,但对付建筑物和装甲目标就很差。木柄手榴弹的引爆装置由拉火索、导爆索、雷管组成,拉火索摩擦点火后点燃导爆索,导爆索又将雷管点燃引爆炸药,整个过程约3-4秒钟。由于加工工艺和材料的差异,每个手榴弹从拉火到爆炸,时间不会完全一样,第一个手榴弹爆炸的时候,其他手榴弹还没有爆炸,会被炸离原地,在其他地方爆炸,要是用来杀伤人员这不是问题,但要用来爆破敌人的碉堡工事,炸毁坦克就会分散爆炸能量,达不到爆破的目的。事实上,在实战战例中,很少有敌人的碉堡直接被集束手榴弹炸毁的,一般都是塞进碉堡里的集束手榴弹将里面的敌人炸死,然后碉堡被我军攻占。如果用来对付敌人的坦克,除了日军的“九四式”轻型坦克(日军自己称为“豆战车”,可见其小)和蒋军装备的M3“斯图亚特”这样的薄皮小坦克,在集束手榴弹放对了位置,比如放在履带或发动机的散热器上,可能被炸坏以外(不是炸毁),其他的坦克都不怕集束手榴弹的。影视节目中那种战士将集束手榴弹扔到敌人碉堡和坦克上,敌人的碉堡和坦克就爆炸起火的镜头,都是艺术的夸张。
正是因为集束手榴弹的这么些弱点,我军在解放后条件稍微好一些之后,就开始解决步兵火力弱的问题,在抗美援朝时期,专门研制了“爆破筒”,仿制了苏联的反坦克手雷,后来还研制装备了无座力炮等,使我军步兵火力大大增强。就是到了与苏联对峙,全民皆兵准备打仗的时候,步兵打坦克和敌人工事除了40火箭筒、无座力炮以外,也是训练怎么使用炸药包,没集束手榴弹的事了。再后来,随着我军的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大量装备了无柄手榴弹,集束手榴弹这个名词也很少有人提起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50773 工分:161
左箭头-小图标
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侧面用专用大型反坦克手雷或许可以试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8665 工分:634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了~那个TV导弹能炸掉不?就是无人机那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5067 工分:3442
左箭头-小图标
晃悠一下就不错了!炸履带还是有效果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36021 工分:28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ihy456
在第2楼的发言:应该能炸掉漆!!支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24824 工分:3254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能炸掉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8条记录]&分页:
&对关于10颗手雷能不能炸掉一辆坦克?外骨骼装甲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束手榴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