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飞信不想玩和飞信登录不上

(深海小豚鼠)
(诚心诚意)
(马龙-京180硕士)
(阿姨想撸猫)
第三方登录:每日话题:飞信没死?曾经辉煌的飞信要回归了?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每日话题:飞信没死?曾经辉煌的飞信要回归了?
16:46&&来源:A5创业网&
  A5创业网()11月15日消息,近日中国移动针对飞信业务的两则招标广告,让飞信再次回归大众的视野。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飞信的存在,但是在十年前飞信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微信!
  公开资料显示,在飞信的巅峰时刻,其注册用户最高时达到了5亿,高峰时更是拥有高达9000万的活跃用户。可以免费收发短信、并在手机和PC端间切换,也可在不登陆情况下通过短信与对方交流。这个功能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曾被视为QQ的有力挑战者!
  9月22日和10月11日,中国移动先后发布了两条招标公告,分别以3626.5万元和4764.6万元的招标金额,进行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以及运营支撑服务项目。
  11月2日,神州泰岳发布公告称,旗下两家子公司北京融聚世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中标中国移动&和商务直播终端研发及量产项目包一(4G直播盒子研发及量产服务)&与&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标段一(PC及多形态终端覆盖及配套优化)&两个项目。
  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如今国内飞信的活跃用户不足百万,而微信注册用户的最新数字已经突破9亿。面对个人用户常用的微信,以及企业用户常用的阿里钉钉等强大的竞争对手,飞信与之抗衡尚缺足够的优势和支撑点。
  为何中国移动仍如此执着于复兴飞信?此次招标是否意味着飞信要重回个人市场?
  据《投资者报》消息,就此问题,由于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并未做出合理解释,外界也无从判断此举背后有何意图。神州泰岳相关人士则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表示:&中国移动加大飞信投入,是否意味着飞信重回个人市场?相信中国移动会按照自己的战略布局进行推进,站在公司立场不便于过多回答。&
  面对如巨人一般的QQ、微信,以及陌陌、微博的蚕食,即时通讯2C市场只剩下了一点渣渣。而在2B市场,不仅有腾讯轻聊版QQ、TIM和企业微信,阿里钉钉更是不断发力,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飞信如何抢得一席之地呢?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佩佩
延伸阅读:关键词:
创业好项目
微企点:海量精美模板 H5自助建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虎嗅注:是的,今天我们来说说飞信。先问个问题:你知道飞信( Fetion),可是知道Femoo吗?事实上是飞信前身的名字,据新浪微博网友说,“当初就是因为(Femoo)这个名字的发音似‘坟墓’没有采纳,现在看来还真是埋了一个伏笔啊!”不论这个避讳谐音的传言是否真实,但看起来,飞信确实像走到了衰落的边际。最新一个依据是,为飞信做研发与运营的神州泰岳(300002.SZ)日前发布2012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飞信业务实现营收3.01亿元,同比仅增长2.83%。媒体,“飞信从用户规模上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当前替代的产品太多,其正在被边缘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说。据公司数据,目前飞信仍拥有9000万左右活跃用户。该报道同时引用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的观点认为,飞信是一款”很可惜的产品“,虽然非常优秀,但因为运营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困境。正好,我们收到了网友“夔蒽”的一篇投稿,谈“运营商思维如何杀死了飞信”。全文如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爱情呼叫转移1》中饰演龙小虾的黄圣依坐在饰演徐朗的徐峥车中噼里啪啦按手机键盘,不谙新潮流的徐朗问龙小虾:“你这是在干嘛呢?”龙小虾头也不抬地回答说:“飞信呀!”这是我早期印象最为深刻的广告植入。在那个没有微信米聊、QQ还是2007版、手机依然是傻瓜、平板还没出世的年头,飞信成为除QQ和MSN外的知名IM工具。飞信是2007年5月出世的,作为运营商中国移动旗下的一款产品,中移动在飞信身上没有少砸钱。曾经有媒体统计过。而这并不包括中国移动负责该业务的互联网基地的相关费用和飞信推广费用。据艾瑞咨询数据,时至今日,飞信用户量虽已跻身即时通讯前三,但与排名第一的腾讯QQ相比,覆盖用户不足后者五分之一,月均使用时间不足后者的四十五分之一。当年飞信刚刚出来的时候,曾说要抢走腾讯20%的用户,今天看来真的是个笑话。我的飞信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篇文章送给苟延残喘的飞信,权作哀悼。飞信是怎么卒于运营商的飞信基因很好,实属富二代。正所谓富不过三代,作为二代的飞信之死实无理由,我看了诸多资料,仔细琢磨了飞信的相关宣传,顺便采访了身边曾经用过飞信的朋友。渐渐的,我发现即使是富二代,也有可能会死,而且往往死因蹊跷,因为飞信是被他爹——运营商给活生生折腾死的!常理来说,富豪的孩子一定是金枝玉叶,但是偏偏中国移动这个富豪出于多种考虑把这孩子丢给了奶妈。飞信的奶妈是卓望,可惜这位奶妈也不太花心思在这个小子身上,直接丢给了神州泰岳(及子公司新媒传信)这样的寄生“门客”手上。首先,“门客”能帮主人全力去抚养骨血吗?这又不是“赵氏孤儿”年代。其次,除了体制掣肘,运营商本身,在业务管理、产品思路、市场策略上就完全没法跟互联网敢死队式的操盘手法去比肩。具体说起,在笔者看来有如下几点:1、狭隘的移动用户优先原则从2007年到2012年,整整5年,飞信才实现了其他运营商号码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开放注册。试想,5年的时间,飞信丢掉了多少用户!2012年,微信都起来了,还有飞信什么事儿吗?你开放有什么用呢?难道你们当初认为移动用户会以彼此之间可以用飞信而感到骄傲么?用户使用软件前还得辨别联系人是移动还是其他运营商旗下的用户,是有多麻烦又有多招人烦?想想看Gmail就胜在能管理诸多账户,中移动贵为500强却连这点肚量都没有。那么商业头脑该有吧?抢占用户转变盈利思想不会么?无语。2、版本粗糙,基础功能与创新皆不足界面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飞信表情”、“手机动漫”移动你敢不敢再农业重金属一点?还有仿造MSN的界面。每一个功能和其他互联网产品相比都象是小孩随手画出来的玩意儿,简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这种所谓的“创新”实在是令人悲催。再说说基础功能吧。和QQ在网上即时联系不同的是,飞信可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以短信形式发送消息到好友手中。本来是一优势功能,结果用户却常被发送速度搞得异常崩溃,欲哭无泪。经常短信对方收不到,回信自己也收不到,或者明明没有挂在PC端上,在登录到客户端的时候却忽然收到了。3、资费混乱短信回复飞信收钱还是扣流量?客户端登录呢?搞不清楚。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和我聊飞信,飞信通信费居然高达二十元人民币,等到查询的时候才知道短信费和GPRS流量同时扣?!对运营商的诟病实在无力吐槽了。4、针对用户群单一,流动率快知道飞信的多是学生,这是为什么?中国移动在推广飞信的时候找准了学生这个团体。这本来是正确的。因为一批批学生出学校后要是能持续使用飞信那么用户定是有增无减,而且随着当初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也会连带着他们使用的工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可惜,年复一年,飞信都只对学生进行宣传,什么“一个班级一个飞信群”,等到学生走出校门也不管了。中移动放着那么多优质用户都不开发,只拿学生做试验,看起来还是没下决心发展飞信这款产品。建议简单描述运营商的传统模式,无非是建设和维护基础通信网、向用户提供语音、短信等基础服务,然后从用户身上收取费用。但众所周知,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到巨大冲击,短信和语音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服务替代。飞信的尴尬就在于又想一条腿迈往移动互联,但另一条腿还想靠短信跟语音支撑身体。如果说飞信还想活下去,别微信化、米聊化,跟它们玩移动互联网,飞信马上就完了。倒不如试试:&1、对联通和电信用户敞开胸怀,搞整合,做一个功能众多的软件,供低端机使用。2、以移动的实力和线下操作的能力,做社区化应用,将飞信变得更加小清新和极具亲和力。谁不希望左右邻里认识认识,社区新闻即时收到?这一点飞信有着无以比拟的优势。3、再次,既然运营商思维改不了,那结合用户积分搞搞推广,这在中年人和家庭活动中还是颇受欢迎的。飞信应该变成一款贴身贴心的交流管家。不局限于校园,才是飞信运营的出路。据说为了跟上移动互联网大势,移动还有“飞聊”、联通有“沃友”、电信还有“翼聊”……国家跟投资者的钱啊,真要哭了!运营商完全不必加入到互联网的斗争中来,因为就算你加入进来,除了砸钱一点优势都没有,互联网的速度不是运营商跟得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那些事儿,你们看看就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44.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极度关注移动互联网的业余爱好者...飞信未死 未来将变成“和飞信”_网易数码
飞信未死 未来将变成“和飞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飞信未死 未来将变成“和飞信”)
摘要: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发布了《关于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的公告》,称短信转飞信业务将于6月30日下线,系业务调整的原因。许多人开始感叹飞信要下线了。但是5月18日晚,飞信官微出来辟谣,下线与飞信无关,这只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独立业务。另有媒体报道称飞信未死,未来将变成“和飞信”,而这个“和飞信”,是融合通信业务与飞信业务融合升级改造形成的新品牌。实际上,中国移动的计划包括了融合通信以及和飞信两个部分,对应到产品上就是和飞信的native版本以及和飞信app。和飞信的官网已经上线,但还没有被公开,其链接是:feixin.10086.cn/rcs。和飞信官网截图融合通信:短信开始走流量融合通信是移动的一项长期计划,今年已经到了逐步上线的阶段。例如年初各家手机厂商开始支持的VoLTE,是通话和视频服务的转变;而接下来短信也将迎来新的改变,开始采用国际标准的RCS协议,这个变化通俗来说就是短信也要开始走流量了,跟通话和视频的改变一样。短信走流量后其成本会大大降低,所以未来用飞信来免费发短信就变得更没有必要了。对移动来说,短期内因为没有办法立刻实现完全的转化,成本会升高,但长期来说这是摆脱2G网,全面转向4G、5G的必经之路。据内部人士透露,移动已经在跟多家手机厂商谈判,在手机上预装和飞信的native版本,主流大厂都将支持。这个native版本包含了和飞信的通信功能,会直接替代手机上的短信应用,但名称还是短信,不是和飞信,也不会有圈子、红包等和飞信的功能。对用户来说,看不到明显的变化。和飞信:移动对微信的回应上文提到的native版本完全不会透露出和飞信的品牌,真正的和飞信是个单独app,也是飞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款app已经可以在和飞信官网下载了,只是官方还没有投入资源对其进行宣传。具体来看看这款app,它包含有拨号、联系人、消息和我四个模块。除了实现手机的通信功能外,它还包含了许多类似微信的功能,包括群、公众号、圈子、红包和黄页,圈子对应的就是朋友圈。据了解,移动很快将会对和飞信展开大规模营销推广,包括广告以及送流量之类的活动,其预算可能达到数十亿人民币之巨,目标就是将和飞信打造成下一个微信,成为一个大的入口。飞信的开发和运营方神州泰岳在新的和飞信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据雷锋网了解,移动将和飞信的手机端开发交给了中软,SDK则是菊风,server、消息和VoIP通信的部分是中兴承担,而PC端的开发以及表情、群组、圈子等模块都是由神州泰岳旗下子公司新媒负责。之前的飞信团队,有一部分人出来创业成立了新公司融云,主要业务是即时通讯云。那么和飞信将要继承的飞信目前是什么状态呢,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日-4月17日,飞信日均覆盖人数达354万人,网民到达率1.0%,排名第四,可以说仍有一定的用户基础。
图片来源:新媒说对于和飞信,移动的计划已经很明确,就是要挑战微信,让没落的飞信焕发新生,只是具体效果会是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飞信看不到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