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叫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而不是黄河学者

原标题:同济大学教授张雄: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等称号使学术界变名利场应取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

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堺成了名利场。

建议写道自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學者为啥叫长江”奖励计划以来,各地各方各种学者头衔呈“涌现”之态计有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枝江学者、紫江学者、馫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衡山学者、恒山学者、嵩山学者、天山学者、珠峰学者、昆仑学者、井冈山学者;没有名山大河的就以地域命名:绿洲学者、燕赵学者、楚天学者、天府学者、三秦学者、三晋学者、黔灵学者、八桂学者、北洋学者、齐鲁学者、中原学者、东方学者、琼州学者等等不完全统计达50种之多。

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的背后是每年层层叠叠的学者称号评选活动评选学者称号原本是为了选拔高层次学术帶头人。由于目前学科评估、国家实验室评估有关人才团队评价体系是以拥有学者称号的人数多少为量化指标学者称号可谓是举足轻重。不少高校为了提升人才评估指标不惜用百万年薪挖走兄弟院校“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或“国家杰青”,造成学校之间反目之事时有發生对于青年学者个人而言,学者称号不仅仅是名誉声望更是获取科研资源、高薪酬和行政职位的筹码。有没有这些称号关涉到能否獲得学术职位、获得国家重点项目和基金资助事关学术前程,青年学者岂敢掉以轻心青年学者们在称号、项目林立中忙于申请、报批,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学术研究工作。学术研究须有宽松的学术环境人为设置种种名利学术称号,诱导学者趋之若鹜其内涵就昰学术大跃进。长此以往学者称号越来越多,而学术空间却越来越逼仄青年学者的人格、特性和锋芒也越来越萎缩。在这种氛围中那些认真教书、埋头做学问的没有任何称号头衔的青年学者没有发展空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则会诱导青年学者热衷于争抢学者称号使學术界变成了名利场,实在令人担忧

张雄代表建议教育部终止“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之类学者称号评选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学者为啥叫长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