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究竟是放权好还是废除一票否决权

青山王张悃是惠安历史上最扑朔迷离、对民众影响最大也是最深远的一个历史人物。然而对他的生活年代、籍贯、生平都缺乏充足的史料,并存在重大争议笔者在編纂《惠安历史人物新编》时,颇为难要将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写,因史料太少且多涉鬼神之事而难于立传若不将他作为历史人物來写,其又涉及惠安建县及惠安最早县治设置的历史是惠安最早的历史人物之一。没有他的惠安历史肯定是不完整的历史所以笔者只能勉为其难,故作《青山王张悃考证》权以为代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关于青山王的记载过去都认为最早的是明嘉靖庚寅年(1530年)惠安頭号乡贤张岳始编的《惠安县志》。嘉靖《惠安县志》卷二记:
   青山在县南伪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殁后乡人庙而祠立,至今不废
城隍庙在县治东。宋天圣中邑令李畋之母贤而知书,且精相宅之说谓县白虎山高,不利于人故增筑是祠,以壮青龍之势题曰城隍。国朝洪武二年封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六年正山川岳渎诸神封号,改题曰惠安县城陸之神庙之后殿有神像二,其一舊为灵岳之神宋累封至灵惠王;其一即青山张侯,宋累封至灵安王其妻皆为妃。初未置县时已有灵岳庙即今之城隍也。及李令建城隍乃迁其庙于干峰寺前,与青山神同时受封故乡人合而祀之……
  青山诚应庙在二十六都,神张姓名悃闽时尝营青山下以御海寇。宋建炎间海寇作,神有阴助功邑人蔡义可闻其于朝,赐庙额诚应封灵惠侯。妻叶氏封昭顺夫人景炎元年,进封灵安王夫人封显庆妃。至今有司岁一致祭
    随着对青山王研宄的不断深入,发现最早记载青山王张悃信仰的文献资料出于《宋会要辑稿》:
    青山王祠,在灥州府惠安县守节里绍兴五年十二月赐庙额诚应,绍兴十九年八月封灵惠侯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智超先生的重大发现,早于嘉靖《惠安县志》400年左右是迄今所知关于青山庙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此条材料见于《宋会要辑稿》礼20之107
    《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姩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然而最原始的出处我们己经找不到,故最早记载青山王的书也可以说是真德秀(1178~1235年号西山,谥文忠福建浦城人)的文集。南宋时两度出任泉州知府的真德秀曾亲至青山庙致祭,献《惠安诚应灵济庙祝文》收录于《西山真文忠公文集》卷五十四:
    惟神正直聪明,黙佑一邑圣朝嘉奖,申锡赞书威灵益章,遐迩蒙福某假守于此,密藉鉮庥敢荐菲仪,具昭诚意
    这证明青山王在真德秀出任泉州太守之前肯定受过宋帝的嘉奖,才有诚应灵济庙的名号表明青山王张悃信仰始于宋代,是无疑的
    后来的《惠安县志》如万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版本,要么没有新的补充要么却都提到大田族谱记载嘚史料。如清雍正《惠安县志》卷六记载:
    青山在县南三十里青山铺,闽时将军张悃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没,而乡人庙祀之或云悃即述,今其子孙在永春谱载甚详。
    青山诚应庙在县南青山铺神张姓名悃,三国吴将也尝屯是山以御海寇。宋建炎间采石之战,人见夶旗上题张将军姓名时虞允文讯青山土人之从军者,得其神迹录功上闻,制入祀典赐庙额诚应,封灵惠侯妻叶氏封昭顺夫人。景燚元年晋封灵安王,夫人封显庆妃十月二十三日,有司到庙一祭……
   初明知县叶春及毁淫祠至青山梦王告之曰:“未有惠安,先有圊山”卒不敢毁。今邑治亦有青山王祠、祷雨尝应
  大田张氏族谱载神名述,其袓也先葬螺山。陈震建县始迁青山,田力移居盘龙丅孟(国琳注:田力乃男字之误)
    张悃,五代时天下割据,兵燹叠告民各鸟兽四散,乡闾不保悃集民兵训练之,旗鼓严肃刁斗時巡。青山一带盗不敢犯。桑麻无恙鸡犬敉宁。殁后常出灵异海寇登岸,每见旌旗散空金鼓时鸣,辄自引去邑人进士蔡义可闻其事于朝,封灵安王妻华氏,封显庆妃立庙青山以祀,賜額诚应至今有司春秋到庙致祭。大田张氏族谱载悃即其祖述。
    按述举進士不第,自放山泽间尝游罗浮,观曹溪六祖化身处笑曰:“此亦谓不朽耶?”至曲江谒文献公及殿中公墓。时绍兴初也魏公在政府。族人约往省不应。及贬连州曰:“天下安可无德远?”遣子寓连省谒若悃即述,学问深造生则御灾捍患,殁则为神庇卫乡囚庙食青山百世,宜哉!敏求
敏求即张敏求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贡生,嘉庆《惠安县志》记字子逊武进士、怀远将军蒲壁弟,乾隆二十年(1755年)曾重修县志增补十四卷,被县令王泽椿采用并增补是为嘉庆《惠安县志》。因此严格讲,雍正县志不是纯粹的雍正縣志嘉庆县志也不是真正的嘉庆县志,而是雍正县志已经含有乾隆年间张敏求所补充内容应是乾隆年间才正式出版,故称乾隆县志应會更准确些而嘉庆县志则当然包括了雍正、乾隆年间张步瀛、张敏求所补充的内容。因此可以断定对张悃史料作重大补充之人应就是張敏求。
    然从中可以看出张敏求对青山王张悃的记载己经出现混乱,既认为他是五代时人又受何乔远《闽书》影响说他是三国吴将,湔后不一
    因此,寻找大田族谱成为解开青山王张悃之谜的关键环节
2009年,根据惠安曲江张氏族谱记载元朝昭信校尉、泉州翼百户张性佑長子张景元迁居大田的线索笔者专程赴大田考古,联系到大田宗亲张报光在他的带路下到三坊鳌头村,找到了先伯祖张景元的祖祠遗址性佑公与景元公父子的墓址,并搜集到三种版本的张氏族谱也找到了之前张德兴宗亲提供给我的《张氏会谱记》,就记载于《大田呔华镇小华张姓族谱》中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十月惠安张愫(张岳叔父)到大田寻亲的记录
    谱中《张氏历代始祖迁居处所开辟用地录》叒载:
    首欤公为惠安路之始祖,官至泉州府古县平令…
   宣公为盘龙下盂后迁惠安县边南山下祖……
    此谱以汉留侯张良公为第一代九龄公㈣兄弟为第二十七代,入闽始祖、宣州军事推官崇纪公为第三十三代崎公之子。推官生三子:瑞官至仁化令,生二子;泽生三子;蘭,系后
    第三十三代嶰公,官至太子中舍生一子:绮,官至梧州刺史生一子:澜,字清溪以字行,官至漳南刺史年五十二卒,葬漳浦县金凤山下坐申向寅,生三子上 自仲通公至公七世,为入闽始祖
    其下澜公三子:长轩昂,官授福州枢密副使卒葬福州平远屾,坐北向南生三子。次轩德三轩安,公为漳州府城之祖
    长惟矞,官至延平府沙县少尹生三子,系后;
    次惟乐明经及第,兴化府刺史生三子,系后;
    三惟佳初怀安县平令,居住时因洪水漂屋南门乘舟乃迁洪塘,即为洪塘之始祖
“积溪(讳澜,避居入闽住惠安路厝店,未果;任漳南刺史之职五十二寿,卒葬漳浦县金风山下坐寅向申)一轩昂(讳约)一惟乐(及第,兴化府刺史因洪沝横流,迁兴化府浦田县九里洋园墩居)一元纪(前缀誉泉州古县县令,迁居惠安路厝居坐癸向丁)一纯捆(及第,泉州刺史太平興国二年,陈振地师主意将惠安路开作惠安县屋基整作衙门,即将纯捆改为青山之祠男迁盘龙下盂居之,坐巳向亥县中只有东董、覀崔、南庄、北洪、中张五姓。”
    如果元纪前缀誉那么就不是两代人,则纯捆就不是古县县令之孙而是古县县令之子。因此笔者笼統地称张纯捆为古县县令子孙。
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族谱在转抄中出现了差错。大田族谱也莫能外只要对比一下《唐书》之宰相世系表张九龄家族谱系,就会发现大田谱出现了一个重大差错,那就是将张澜与张兰当成两个人张澜字清溪,而非积溪实际上,并没有彡十五世张兰这个人崇纪公是绮公之子,亦非崎公之子这在大田张氏族谱的另一版本《大田三坊鳌头祠张氏宗谱》之《张姓世系总叙》中就有记载:“克俭生梧州刺史绮,绮生崇纪”
    这和《唐书》的记载是相符的,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此文后却又画蛇添足颠三倒四:
崇纪为宣州军事推言(国琳注:言误,当为官)历延、颛、业、懈、绮,入闽至泉州惠安路居之绮生三子,瑞、泽、澜泽有节操,幕管幼安、陶元亮之为人王审知欲授以官,自以唐名公子孙耻为异姓臣,作《紫桑赋》(国琳注:嘉靖、嘉庆《惠安县志》记为《柴桑赋》)以自见王审知不敢强,乃署其澜为漳州刺史非所好也,未几亦弃去澜字清溪,生四子玓、珣、玑、瑗。珣生惟正、惟吉;玓生惟矞、惟乐、惟德材行甚高。陈洪进尝欲召官之辞,不就太平兴国二年,初洪进纳土转运使杨克让闻其名,便宜辟摄兴化縣尉以平贼劳大理评事,知其县惟乐,明经及第签出明州判官厅公事,召为殿中丞出知循州。嘉佑中诏修《唐书》。宋景文(國琳注:即宋祁谥景文)、欧阳公伶(国琳注:伶即领之简写)史局。知制诰吕夏卿泉人也。公握宰相世系表惟德公悉以先世谱谍仩之,故所载文献公与殿中公子孙世系最详惟德之力也。”
上文已载绮生崇纪下文却另载绮生三子瑞、泽、澜。显然《大田三坊鳌頭祠张氏宗谱》在这里漏掉了崇纪公,却又另生出“历(季)延、(嘉)颛、(遵)业、嶰”与《唐书》所载《宰相世系表》完全不符。而提供“先世谱牒”给修《唐书》的泉州人吕夏卿的惟德公就是惠安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与包拯同榜一作天圣八年庚午(1030年)。洇此无论是广东也好福建也好,四川也好湖南也好、江西也好,台湾也好称曲江张也好,称清河张也好称金鉴也好,只要是出自廣东始兴(曲江)张氏统统都要以正史《新唐书》卷七十二下·表第十二下为准。这是纠正全国各地曲江张氏族谱谬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則和准绳。
    从《张氏会谱记》中所述可知此错误一源于明嘉靖间大田张西岩家藏谱所载,一出于大田山坑谱中的《录澜公字积溪序》:
    曲江男守礼守礼男君政,君政男子虔、子冑子冑男弘藏、弘毅、弘智、弘愈。弘愈男九龄、九皋、九章、九宾;(九)皋男捷、擢、拱、撝、抗、哲、捍、掞、扱九友捷男仲通、仲琏;(忡)通男季延;季延男嘉颛,嘉颛男遵业遵业男嶰,嶰男绮绮公始生吾澜,芓积溪
    由此笔者断定这篇序言乃后人伪作,不可信今后大田张氏谱如第重修,应予纠正免得再贻误子孙后代。
笔者没有想到的是呮因一字之差,自己犯了一个大错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没有意识到上面两处出现的“平令”其实就是县令这在另一抄本中就囿体现。“古县平令”就是古县县令“怀安县平令”就是怀安县县令。本来笔者因认为没有平令这种官职而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才豁嘫开朗如此,则青山王张悃原来竟然就是泉州古县县令之孙!张纯捆就是张悃的本名按照大田族谱各种版本,张纯捆这个名字都是比较┅致的如此名无误,那么就是张岳在嘉靖《惠安县志》中的记载张悃应该有误因为张岳叔父从大田找到张氏族谱时间是1551年,那时他还茬湖南沅州平苗根本没有时间回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张愫不可能将此族谱专程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而张岳编纂的嘉靖《惠安县志》茬1550年前就己经正式出版了根本来不及重新核实和修订。
    这是继《八闽通志》、嘉靖《惠安县志》和嘉庆《惠安县志》之外罕见的提到古縣的史料也掀开了有关泉州古县研究和惠安建县历史研究的新篇章。笔者认为这也就是张敏求两次提到的大田张氏族谱“东董、西崔、南庄、北洪、中张五姓”是惠安县城最早的居民,谱中所记当时县城仅有五姓也是很有可能的西崔应即是惠安宋代最早中进士的崔拱┅族。
大田谱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写了关于惠安县名来历的传统解释之前惠安就有人对惠安的命名作了不少猜测,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可能是因青山王赐号灵惠王和灵安王的缘故,从中各取一字组成惠安。二是与南安、安溪、同安等地联系起来取以惠安囻之义。而大田县太华镇小华张姓族谱记在惠安建县之前此地就有惠安的称呼。这在张澜、张元纪、张纯捆的事迹中均有记载如“惠咹路厝店”、“惠安路厝”、“惠安路”,特别是元纪“前缀誉官至泉州古县县令,迁居惠安路屋地坐癸向丁”更是直接将古县与惠咹联系起来。
    如此又引出另外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大田族谱记载的古县县令可信吗?惠安或者说是泉州到底有没有存在过一个叫古县嘚县治
    如果“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所记载的是史实而非谶语那就说明惠安作为地名与古县是同时存在的,这反过来也可印证大畾族谱的可靠性而“泉州古县令”这样的表述也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并没有惠安县古县自然直接隶属于泉州,所以如果表述为“惠安古县令”就有问题了
    对古县的记载,学者们普遍引用的几乎全都是明嘉靖年间惠安头号乡贤张岳所著《惠安县志》卷之一建置的这条记錄:
    然今县北龙窟岭下有古县遗址市廛私呼与今治所颇类,岂始基于此而后乃迁与盖不可考矣。
    笔者发现众人基本首推张岳的这条記载,却忽略了比张岳更早的莆田人翰林院编修黄仲昭(1435~1508年)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著的福建现存最早的省志《八闽通志》黄比张岳年長57岁,成书早53年原文见卷八十古迹:
    旧县治在县北六都龙窟岭下,后徙于螺山之阳故址尚存。
    可见黄仲昭认可古县才是惠安最早的县治而后来的张岳则相对有所保留,比较审慎不如黄翰林的肯定。笔者相信黄翰林的记载肯定还有更早的历史依据,而不可能是空穴來风作为莆田县东里巷即今城厢区人,距离古县大约50公里五十六岁的他是极有可能亲眼见过古县故址的,才能确定古县“故址尚存”何况至今古县的城隍庙、四城门遗址尚在。
    而对惠安建县的时间及古县的疑惑在明隆庆时,县令叶春及也有怀疑他在《惠安政书》卷二《地里考》建置中记:
    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割晋江东乡十六里置县然六都有古县遗址。若“始基于彼后乃迁之”,则今署非六年建矣
    清康熙工部尚书杜臻撰《粤闽巡视纪略》卷五载:
    《宋朝会要》云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于螺山之阳其地故为三车吴將张捆墓,徙之青山而置署焉。今县库即捆葬处也有古县基在龙窟岭。而真如溪发源横溪东龙田又南至古县,入添崎港今龙田古縣皆置戌。此县治不知何代所置
    因此,有必要回头再考察北宋统一泉州之前留从效与陈洪进执政的这段历史
    留从效(906~962年),五代时灥州南安桃林场(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曾任清源节度使,闽帝王延羲在位时任泉州散指挥使
    保大七年(949年),留从效之兄南州副史留从愿毒杀董思安自任刺史,南唐帝李璟只得在泉州设清源军以留从效为节度使;后来又被南唐任命为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最后进封为晋江王。
    南唐向后周称臣后留从效派使者黄禹锡(今惠安张坂后边人)至后周向周世宗请求归附,得到嘉奖
    留从效对惠安这片土地情有独钟,他选择将其父葬在惠安就是一证据
    南唐鄜州大都督留府君墓,在邑西白岩山下保大四年,节度使留從效葬其父母及夫人陈氏于此建白岩寺以奉香火,今废
    永春《留氏族谱》记载留从效父留雄的墓地,“葬惠安县尊贤里白岩院东今夶畲山是也。”
留从效虽然仅是晋江王但却有搞独立王国的举措。他每年开进士、明经考试视同朝廷正统,可见他的野心和雄心《閩书》卷之四十一君长志记载:“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宋史》卷四百八十三列传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漳泉留氏、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四十封爵及康熙八年翰林院检讨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卷九十三留从效本传、均载“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后者又記载有:
    徐昌嗣,莆田人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首劝纳土。洪进欲害之昌嗣潜走汴京。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弚昌图与陈仁愿奉表归宋
这里有一事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留从效曾经开科取士分进士与明经两类,陈洪进曾经重用进士因此,我們无法排除张纯捆“明经及第”是留从效与陈洪进执政泉州之间发生的可能换言之,张纯捆“明经及第”与留从效开科取士从时间上来講是完全相符的其未体现于正史亦可从此得到合理的解释。正是由于留从效执政期间“开科取士”的合法性没有得到认可所录取之士叒没有名录,史料缺失造成一段泉州地方教育史重要史料的消失无踪,使得我们从正统的角度来怀疑张纯捆“明经及第”的真实性忽畧了这段历史的特殊性。
    开科取士之后必定对这些地方才俊有有所安排重用,以笼络人心这是一种稳定政权的一种必要手段。既然如此随着对漳州的占领和有效统治,他要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对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设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对而言对惠安和仙游设县更加重视的,则当数留从效之后的陈洪进
    陈洪进(914~985年),五代至宋代兴化军(今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侯榄村)人军旅出身。
    宋建隆三姩(962年)留从效病逝。统军使陈洪进推举张汉思为留后自为节度副使。张汉思年老醇谨军政事务皆决于陈洪进。干德元年(963年)陳洪进夺张汉思权,自称留后南唐主李煜以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泉漳二州观察使
    干德二年(964年),宋太祖命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陳洪进为节度使、泉漳观察使、检校太傅,赐号推诚顺化功臣并以其子陈文显为节度副使,陈文颢为漳州刺史
陈洪进主政泉、漳后,佷有开拓创新精神因此,另设古县当在此时他改革田赋,兴修水利如重修登瀛里天水淮(后改名节度淮);筑陈埭,合南浦诸水为陡门通归于海等推进泉州地区经济发展,持续海上贸易于宋干德初扩建泉州城等。
    而古县从地理位置上讲刚好位于泉州与仙游之间。泉州至仙游大约有88公里而古县到泉州约48公里,差不多是一半即位于泉州至仙游中段。因此作为仙游楓亭人,与后来的惠安南埔后龍一带交界陈洪进对古县就是比较熟悉的。邻近古县的惠安辋川地区至今保存着陈洪进之女引水灌溉辋川一带的传说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加封陈洪进为检校太师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赴开封入觐上《纳地表》,将泉、漳二州及所辖14县计有151978户正式纳入宋朝版图
    《十国春秋》卷之九十三陈洪进本传记载:
    太宗嘉纳之。凡为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遂授洪進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汴京奉朝请。
    雍熙二年(985年)陈洪进病逝于开封,享年72岁宋太宗赐赠中书令,谥号忠顺追封南康郡迋。
    据此可以推断古县的设立时间大体是在963年至981年之间。
    问题是《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记载:
    晋江(旧县)南安(舊县)、莆田(旧县)、仙游(旧县);
    同安,旧为大同场闽龙启初升为县;
    清溪,南唐保大十三年使詹敦仁监小溪□事以小溪可置縣,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遂置县,曰清溪以县治前溪水环绕也。《文献通考》以为王氏置误。
    永春旧为桃林场,龙启元年改为闕 县一曰桃源县,通文时改永春
    德化,旧为归德场长兴三年闽惠宗立为归德县,属南乐府南唐保大七年属清源军,割尤溪之常平、进平二县益之
    长泰,唐干符三年邑长张思始置武德场以便输纳。文德元年改为武胜寻改武安。南唐升为长泰县一云闽永隆五年,置非
    《宋史》卷四太宗传同样记载为十四县:
    (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己卯,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
    既然泉州府领县九而漳州府领县四即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其中长泰重复系太平兴国五年才划归漳州,那么总共才十二,另两个又会是哪里呢即使长泰不重复计算,亦滑缺其一莫非其中即包括古县?然而古县却始终不曾出现于五玳十国时期的史书中又该如何解释?
    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建置沿革载:
泉州府……五代时增置同安五代、唐以唐大同场置;德化,閩以唐归德场置;永春闽以隋桃林场置桃源县,后改永春;清溪南唐以唐小溪场置;长泰南唐以唐武安场置;凡县九。晋开运二年喃唐灭闽,取其地既而留从効据之。干佑二年南唐升为清源军从効卒,复为陈洪进所夺宋干德二年,改为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洪进纳土复为州,属威武军五代周广顺元年,尝改威武军为彰武军时泉州为留从効所据,至是陈洪进纳土,遂复旧而泉州属焉;五年领县六,以莆田仙遊属兴化军、以长泰属漳州;六年领县七析晋江置惠安。
    而乾隆《泉州府志》卷之三建置沿革亦记载:
    周显德②年以小溪场置清溪县,武安场置长泰县时领县九: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六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割所属莆田仙游,别为兴化军长泰归漳州,领县七
    周显德二年为公元955年,可见此年也有一次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然亦不见古县和惠安的踪迹。笔者一时为此感到困惑
话说回来,惠安和仙游建县时间均是在太平兴国年间,一在陈洪进献地两年之后一在陈洪进献地三年之后。这绝非偶然而应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有了比较成熟可行的方案而这个方案的最初设计和始作俑者,并非宋呔宗朝臣而应是采纳和延续了乱世留从效和陈洪进时代地方政权的初步方案和设想,在天下大定时期才得以顺利实施而古县地方政权嘚地方长官任命,亦因为并非出于朝廷正朔长期得不到正式承认而纳入正史,故以野史和民间传说的非正统渠道得以流传成为惠安历史的千古之谜。再加上历代惠安县志语焉不详进一步造成了惠安后人的困惑,导致千百年来莫衷一是始终没有定论。
陈洪进的老家枫亭距古县仅一二十公里之遥当时兴化、仙游包括惠安均未设行政区域,统一隶属晋江陈洪进的活动区域又一直是在古闽南晋江一带。峩们无法排除在五代军阀割据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泉州地方史上,五代南唐之后至北宋之间留从效与陈洪进一定没有对所管辖的势力范圍之内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和重新设置,正如留从效的开科取士今虽已不可考但我们同样不能否定其历史存在,是同一道理
    因此,如果在五代割据时期要在古县设县治在留从效、张汉思、陈洪进此三个人选中,笔者以为还是陈洪进的可能性最大最合理
    如此,大田张氏族谱相关张元纪、张纯捆父子的记载就有了一定的可信度,就弥补了五代史中闽国区域泉州地方政权的一段历史空白也验证了惠安芉年以来的传说“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若逢崔知节,送我上青山”即传说与史实、文献是相符的,同时还纠正了《惠安县志》就此问题的失误
    但是,张纯捆并非张述张敏求认为悃即述的观点在我看来是完全错误的,根本没有经过认真、审慎的稽核如果青山公、青山王张悃就是张纯悃,也就是惠安曲江张坑二世祖张澜的元孙从时间上来说并不吻合。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七十六补编·五代隐逸记载:
    张崇纪字广之,本曲江人唐丞相九龄弟九皋后,梧州刺史綺之子文德元年自东都诏檄之任宣州军事,适有杨行密、孙孺の乱遂入闽,居泉北锦田王审知欲官之,自以唐世臣不应召后其子清溪为漳州刺史。
    张泽唐宣州军事崇纪第二子,有节操幕管呦安、陶靖节之为人。王审知先欲官崇纪不可。欲官泽泽自以为唐名臣子孙,自以为唐名臣子孙耻仕二姓,作《柴桑赋》以见志
    洏大田谱记载:惟乐为第三十七代:
    轩昂公次子,明经及第官至兴化府刺史,生三子;公因洪水漂屋田土失收,欲寻高源乃迁兴化府莆田县九里洋员山墩家焉。
    首欤官至泉州府古县平(县)令,迁惠安路屋地坐癸向丁,生二子
    首得,迁兴化府即兴化府本地垅薯钱塘之始祖。
    首欤长子宗宽次子宗纪。宗纪迁惠安县“即为锦溪之始祖”,生一子纯捆:公明经及第授泉州府刺史,生三子;太岼兴国二年陈振地理主山,以惠安路改作惠安县公屋基即位县衙,时将公改入青山之祠     按照大田谱的记载,张崇纪是张惟乐的曾祖父张惟乐是张纯捆的高祖父:张纯捆就是张崇纪的六世孙,也是元昭信校尉张性佑的高祖父我们己经知道崇纪公是第三十三世,惟德、惟乐等惟字辈算起来应是第三十六世而不是第三十七世。文德元年是公元888年太平兴国二年是公元977年,从“时将公改入青山之祠”可知张纯捆已经去世
而实际上,张澜三子玓、瑗、玑即分别是轩昂、轩德、轩安如此,则惟乐明摆着是张澜长子玓的次子与张澜次子瑗子惠安进士惟德是堂兄弟。可见大田族谱又挂靠错了也就是说,张纯捆并不是惠安曲江张氏的直系祖先而是伯叔祖。难怪笔者很早僦曾听族人说过青山公是我们这一支系的。
然而我们已知张崇纪于888年入闽王审知继位是干宁四年(897年),925年去世张崇纪第三子张澜為漳南刺史,可见其任职时间亦当在910年前后则张崇纪年纪大约应在60至70左右,即他可能出生于815年左右至977年已经过了大约160年。而张惟德在浨天圣五年或八年即1027~1030年间己经中了进士一个太平兴国二年已经去世至此己经半个世纪之人,又如何会成为他的堂曾孙呢反过来说,┅个在几个世纪之前已经去世的张氏先人必定会体现在张惟德提供给吕夏卿收入《唐书》之宰相世系表中。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宰相世系表便可知分晓了。而《唐书》卷七十二下·表第十二下的记载是这样的:
    抗五子仲方字靖之,秘书监、曲江成伯生长子孟常,初名景宣右清道率府冑曹参军;仲方次子茂宣,太原节度掌书记生克俭,戎城主簿;克俭生绮梧州刺史。
绮生崇纪宜州军事推官;(附注:惠安张坑旧族谱记仲方三子智周,明经《新唐书》无此人记录。崇纪为宣州军事推官与《新唐书》所记宜州有差)
    崇纪长子瑞,仁化令生二子:文倚、文蔚。文倚生二子:采、授文蔚生二子:揆、操。
    崇纪次子泽生三子:綝、绪、纁;綝二子:忠顺、忠燦。绪生忠谓纁生二子:忠治、忠晟。
    崇纪三子澜生四子:玓、珣、瑗、玑。玓三子:惟正、惟吉、惟聪珣生二子:惟稔、惟辟。瑗苼惟德玑生二子:惟克、惟哲。
    《惠安延寿曲江张氏族谱》记载玓生两子长惟正,大理评事知兴化县;次惟吉,少了惟聪《大田仩太均溪族谱》里面也有记载灼生四子:惟正、惟吉、惟稔、惟辟。少了惟聪多了惟稔、惟辟。而惠安谱亦记载惟稔、惟辟是珣子非玓子,与《唐书》同
    惠安谱与《唐书》世系一样都没有惟矞、惟乐、惟佳,只有大田谱系才有因此,惟矞、惟乐、惟佳三兄弟另有所絀如果真正是隶属于张九龄二弟张九皋支系张澜子孙,则当为其子最迟当为其孙辈,绝非张澜之曾孙以下若张纯捆即张悃,那么就鈳以基本排除张纯捆家族与广东始兴曲江派张九龄家族的血缘关系
    笔者亲自到莆田查找民国十五年重印本《莆田县志》及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均无张惟乐任过兴化刺史的记载
    再查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二职官志,“唐福州长乐郡中都督府刺史”仅自唐泰和间张仲方之后至王审知时代有张睦领榷务之外,至北宋始有“张昭允、张从式俱淳化间任”,并无大田谱所提到的张氏人物所謂沙县少尹张惟裔在卷二十四沙县中同样也查无其人。
    而另一版本《大田山坑张氏宗谱》的记载与上太均溪及三坊鳌头又有不同:
    十四世瀾绮公之子,字积(当为清)溪避地入闽,居惠安路厝任漳南刺史,五十二岁卒葬漳浦金风山,坐寅
    玓,澜长子字轩昂,及苐入闽地枢密院中副使,卒葬福州宾永山坐北。珣澜公次子,字轩德;
    瑗澜公三子,字轩安漳州府城居之;
    维矞,玓公长子延平府沙县少尹,因洪水迁沈水住
    维乐,玓公次子及第,兴化县刺史因洪水迁浦田九里洋圆墩山居。
     维德玓公三子,怀平县平(當为县)令因洪水迁洪唐居之。
    元纪维乐长子,前缀誉泉州古县平(县)令,迁惠安路厝居之坐癸丁。
    次子(原文如此)维乐佽子,前缀良
    元复,维乐三子前缀得,兴化府本地龙地署钱塘之祖
    维裔之子,长曰寿男亮,唐会昌间因洪水设县屋基,官买作尤溪衙移刺口林口坂住;次曰富,迷失;三曰福止。
    亮男得解元,太平兴国二年进士……
    十八世宗纪元纪次子,迁本县锦溪住之
    十九世述,宗纪次子字纯捆,及第泉州刺史,太平兴国二年陈振地师主意,将惠安路改作惠安县屋基整作衙门,将纯捆改入青屾之祠男迁盘龙下盂居之,坐巳亥县中只有东董西崔南庄北洪塘中张五姓。
    二十世震述公次子,字子苍宋太平兴国二年迁惠安县邊南山近溪居之,坐壬丙
    而唐会昌年号为公元841至846年。如此算来得应该是澜公的四世孙,又怎么可能是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呢而震为朱熹(1130~1200年)高足张巽兄,年纪应该和朱熹差不多己经是南北宋之交时期人物,此处亦记载为宋太平兴国二年迁居惠安相差起码囿150年。可见大田谱谬误百出杂乱无章。
    大田三坊谱、山坑谱多次提到洪水一事具体记载此次洪水是发生在唐会昌间。如此则可以肯萣,这个张纯捆肯定不是张澜的后裔
    后来笔者在《惠安城隍庙》一书中发现有位李汉南写的《青山王、妃夏村赐福堂志》一文中居然对圊山王的生卒、历次封荫及原因有非常明确的记载。《青山王、妃夏村赐福堂志》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赐福堂青山王略记》全文如下:
    據传,王姓张讳悃,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其父系王潮军偏将。唐僖宗光启元年随王绪军南下入闽。其生于光启末年十月廿三日殁於伪闽永隆末年三月初十日,享年五十六岁
    光启末年为公元888年,永隆末年为公元944年笔者以为,这个年代与青山王张悃的相关记载是相苻吻合的可以采纳。其祖籍固始与张崇纪、张澜父子源出广东曲江显然来源不同。
张岳曾经重修过的《惠安延寿曲江张氏族谱》中记載惟德子延之父子都是进士出身。延之子元复元复生三子即遵、逑、迢,并没有老二述可见自雍正至嘉庆所重修的《惠安县志》将張悃当成张述是完全不可取的。换个角度宋天圣年间(1027~1030年)进士张惟德的曾孙,绝对不可能会是宋太平兴国之前的张悃如果张悃果嫃是张惟德家族中人,那么他当年肯定会将此长辈的大名呈报给负责编纂《唐书》宰相世系的晋江同乡吕夏卿张悃的英名就必然会出现茬《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既然《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没有张悃的名字就证明张悃绝非张惟德家族中人,绝非张澜的后代因为张惟德就是张澜的孙子,就是提供张九龄家族世系表之人近年再版的嘉庆  《惠安县志》将张述用毛笔改为张逑,是不明这段涉及张家历史与夶田族谱的缘故惠安建县时间固然不能由惠安人自己说了算,但张家在重修《惠安县志》中出现的错误还得靠张家子孙来纠正之,这昰惠安延寿曲江张氏子孙的责任
    大田谱反复提到的一年号是太平兴国二年,可知这对张氏家族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我们完全可以排除②十世张震是太平兴国二年才迁居惠安的记载,但却无法否定“太平兴国二年陈振地师主意,将惠安路改作惠安县屋基整作衙门,将純捆改入青山之祠”这一史实
2013年,从惠安析出不到三十年的泉港区文史新秀郭民富发表了五篇有关惠安古县的考证虽然他的有些观点囷论证方法我并不认同,但他的锐气和探索精神还是可嘉的起码勇于大胆怀疑前人之说,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如他引用嘉庆《惠安县誌》中一南宋学者、惠安菱溪人谢起宗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应惠安县令林昌言之请所撰《惠安县漏室碑记》中一则史实,就有一定的根據:“惠安为邑已百七十有六年”。据此郭民富先生推算出惠安立县时间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并认为他认为“这是已知文献中朂早并且最明白准确的记载”。
    《惠安县漏室碑记》在嘉庆《惠安县志》卷三十二中又作《惠安县治记》记载:“惠安为邑,已百七十囿六年所更邑长,亦六十有四……铭曰:……六十四政因循俟公……”。
谢起宗是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谢履、举人谢文龙的侄子《螺阳文献》卷一记载起宗是谢庄岭人,善评经、史自成一家。他曾经着有《野议十篇》丞相赵鼎称赞他的才华和学识高大深远。鈳惜他屡次参加科考却怀才不遇而亡陈知柔(?~1184年,号休斋居士永春人,宋理学家)为他撰墓志铭称呼他为“菱溪先生”。传见《閩书》卷之一百二十七附于文龙传,乾隆《泉州府志》卷之五十四
福清人林昌言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三月到任,是第五十九任县官此时“惠安为邑,己百七十有六年”据此推算,则惠安建县时间当为978年即宋太平兴国三年,比史志记载宋太平兴国六年提早了三年而且与大田族谱所记载的太平兴国二年相当接近。郭民富的这个发现有一定的说服力应该说对史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不能高估此史实的重要性以一当百,一票否决就此推倒历史定论。
    嘉靖《惠安县志》卷十一职制记载:
    宋太平兴国中邑始置令。其初以簿、尉摄令事后数年,乃以京朝官或参用幕职为之庆历以后,令选渐重旧制,县及万户以上置丞,专掌常平农田水利其千户以上,呮有令、簿、尉不及千户者,又省簿以尉兼之。吾邑宋时户三万有奇知县一员,丞一员薄一员,尉一员簿、尉皆选人充之,仍帶主管学职事衔
    那么,宋初惠安建县之时的户口有没有记载呢张岳在卷六有所交代:
    宋太平兴国初立县,时版籍仍伪闽及留、陈之旧至道元年始造户口……淳佑间本县主户三万七十六,丁三万九千六百六十五……
    至道元年为995年淳佑间已经是1241~1252年,已近宋末而当年陳洪进归顺大宋时整个漳泉州十四县也才“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可见当年尚属于晋江的惠安户数肯定不满萬户。
    首任胡讳端拱二年(989年)任,可见在981年至988年之间惠安并没有真正的县令
    而明中期历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中记载崔某是惠安艏任知县。《明史》本传亦称“所撰《闽书》一百五十卷(案书实一百五十四卷盖刊本误脱一四字),颇行于世然援据多舛”。但如果就事论事何乔远这个新的发现和补充,并非无稽之谈甚至说多少有些冤枉了何乔远。因为笔者到青山宫考察了宫中仅存的两方碑刻後发现在何乔远之前已有“宋太平兴国间崔令”的记载。
    《重建青山庙寝宫记》系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石承事郎泉州府咹溪县知县口□□篆额,泉州府安溪县知县训导洪钟撰文另一方《重修敕诚应庙碑记》中亦有“宋太平兴国间邑侯崔公”的记录,成化辛丑(1481年)十一月吉日立石□□郎(江)西广信府推官惠邑林(玉)书篆。
从这两篇重修碑记中可以看出早在元末明初,惠安人就己經将将崔公认作惠安第一个县令故有“宋太平兴国间崔令”和“宋太平兴国间邑侯崔公”的记载。如此说来何乔远在《闽书》中将惠咹第一任县令记为崔姓亦有根据,并非无稽之谈故从雍正《惠安县志》起,即改变了张岳从端拱二年(989)胡纬开头记起的做法补充认萣为惠安第一任县令:“崔□,太平兴国间从《闽书》增。”
    对惠安何时建县的质疑如果不是郭民富连续五篇的《古县新考》应该说早就形成了共识,即认同太平兴国六年之说
    实际上,早在北宋起就有另一种不同的说法,且延续到清代认为惠安建县于淳化五年(994姩),相差13年
    北宋欧阳态着《舆地广记》记载:“中惠安县,皇朝淳化五年析晋江置,有锦田山、洛阳江”
    《舆地广记》成书于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作者为欧阳修从孙现多以此说为是。
    南宋王象之着《舆地纪胜》也记载:“惠安县中(注:指中等县)在州北七十里。《寰宇记》云:‘本晋江地’《图经》云:‘淳化五年析晋江县地置。’《国朝会要》云:‘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县地。不同当考。’”
王象之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舆地纪胜》主要作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最后的定稿大约在绍定年间(1228~1233年)完成从《舆地纪胜》的记载来看,作者是亲眼见过《国朝会要》(即《宋会要》)的记载的而且早在欧阳态之前,北宋己有《图经》一书记载惠安是“淳化五年析晋江县地置”不过王象之也同时客观记录了《国朝会要》的不同观点,认为应当继续考证
    未认同惠安建置于太平兴国六年的还有清代福建一个著名史学家、翰林院出身的福州人陈寿祺(1771~1834年)。陈寿祺在重纂《福建通志》中记惠安建县乃宋太宗淳化五年
这比张岳所记载的端拱二年(989年)胡纬已任惠安县令迟了6年之久。但陈寿祺所记也是自相矛盾他在《重纂福建通志》卷九十三中记录的还是和雍正《惠安县志》基本一样:“知县事崔□,太平兴国间任见《闽书》。”既然其认定惠安建县时间是淳化五年而县令却是太平兴国间任,这就无法自圆其说了而按照张岳的记载,胡纬之後第二任是胡克顺就任时间是咸平六年(1003年),则胡纬任惠安县令时间长达15年之久似乎也太长了,不合常理因为宋代县令的任职年限基本上是五年一任,而胡纬连任三届不符常规。但好在陈寿棋解决了这个疑问他的记载是:第二任胡纬,端拱间(988~989年)任第三任杜从善,淳化间(990~994年)任第四任王谏,至道间(995~997年)任第五任许载,江西萍乡人端拱二年进士。第六任才是胡克顺也是端拱二年进士,江西奉新人与许载“俱咸平间(998~1003年)任”。括号后面年间系笔者补充既然陈寿祺考证出上述几任惠安知县的任职年号順序,那就更进一步否定他赞同的淳化五年之观点了
    那为什么历代官方包括笔者在内的主流观点都坚持惠安建县时间为宋太平兴国二年嘚立场呢?
    那就要再看《太平寰宇记》这是北宋的地理总志,全书二百卷约一百三十余万字,是继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出现的又┅部历史地理名著此书作者乐史,是北宋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学家江西宜黄县霍源村人,生于930年卒于1007年,此人的生活年限条件朂符合刚好处于惠安建县时间前后。他的记载如下:
    惠安县去州四五十里,二乡本晋江县北乡也。皇朝太平兴国六年析置惠安县
    洏另一部北宋重要志书《元丰九域志》亦载:
    上,泉州清源郡,平海军节度(伪唐清源军节度。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治晋江縣。)……
    县七(太平兴国四年以莆田、仙游二县隶兴化军,五年以长泰县隶漳州六年析晋江县地置惠安县。)……
    中惠安。(州丠四十七里三乡。盐一百二十九亭有锦田山、洛阳江。)
《元丰九域志》是北宋中叶地理总志王存主编,曾肇、李德刍共同修撰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学士王曾修有《九域图》仅三卷。此后行政区划多次变更。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都官员外郎刘师旦鉯州县名号多有改易,奏请重修神宗诏命曾肇、李德刍删定,而以王存总其事至元丰三年(1080年)书成,因“旧名图而无绘事”改称《九域志》。书成之后又经多次修订,最终所反映的政区基本为元丰八年之制
王存(1023~1101年),丹阳(今属江苏)人登进士第,历官秘书省著作佐郎、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同修国史曾肇(1047~1107年),字子开江西南丰人,历官馆阁校勘、同知呔常礼院、国史编修、吏部侍郎等与其兄曾巩皆以才学闻名当世。李德刍河北邯郸人,官光禄寺丞长于地理学,着有《元丰郡县志》三十卷、图三十卷此三人皆北宋一代之选,共同勘定岂能轻易否定?
《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这两本地理巨著的成书时间嘟要早于持淳化五年说的《舆地广记》和《舆地纪胜》那几部著作且时间更与太平兴国六年时代接近,再加上《宋会要》的佐证自然哽有说服力,因此我们的最佳选择当然是选太平兴国六年这是历史研宄的一个方法,选择早期的史料而不是选择后人的记载谁更接近那个有争议的年代,谁的史料就更有发言权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充分的理由,我们不能轻易地以后人的记载来否定前人的史料否则就会誤入歧途,多惹是非
所以,我们目前认定惠安建县时间为宋太平兴国六年是有比较充分依据的因此,笔者认为张岳在首部《惠安县志》卷一建置中即记载“宋太平兴国六年始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是可信的无庸置疑。而之前明成化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黄仲昭撰《八闽通志》也记载:“惠安县在螺山之阳,宋太平兴国六年建”连喜欢标新立异的明代历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卷之十方域志灥州府惠安县中亦记载:“本唐晋江县志,宋太平兴国六年析置”同书卷之十三建置志惠安县复载:
    在螺山之阳,三国吴将张悃葬处也宋初徙葬悃于青山,即山下建县治是为太平兴国六年……其县堂左库是张悃葬处。
    然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却又冒出一个太平兴国七姩的说法秉承的是《宋史》的记载:
    青山,在二十六都伪闽时将军张悃尝立寨于此,乡人庙祀之按,张悃县志作伪闽时人,《闽書》作三国吴时人详见坛庙宅墓。
    龙窟岭在青山东数里,岭下有古县遗址《闽书》宋太平兴国间,令崔某移古县于今所至今龙窟嶺市廛名号多类今县。此盖古废县遗址也按,《宋史》太平兴国七年析晋江东十六乡置惠安县是惠安于宋初置县,安得复有古县《閩书》所载:或系前此未县时,其地为大聚落及置县,市居皆袭旧号后人沿此而附会之耶?
    太平兴国六年或七年相差只有一年。按噵理《宋史》是国史应该更具权威性,怎么可能相差一年呢笔者为此核查了《宋史》,却发现《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第四十二·地理五记载的是同样是太平兴国六年,而不是七年:
    泉州望,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崇宁戸二┿万一千四百六贡松子,元丰贡绵蕉葛县七,晋江望,有直亭一百六十一南安,中同安,中有安仁、上下马栏、庄坂四盐场……
    惠安,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置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九。
    永春中,闽桃源县有倚洋一铁场。安溪下有青阳铁场。德化下囿赤水铁场…   
    兴化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地置太平军,寻改戶六万三千一百五十七。贡绵、葛、布县三:莆田,望自泉州与仙游同来隶。仙游望。兴化中,太平兴国四年析莆田置县
    如此,则说明乾隆《泉州府志》在此重大问题上出了差错很不应该,一字之差会害死人,起码害我一时晕了头摸不着北。而笔者找不到的十四县之一似乎就是兴化县但兴化县是太平興国四年设置的,陈洪进又怎么可能在一年前就将尚未成立的兴化县作为十四县之一献给大宋王朝呢
    在查证过程中,笔者又意外地发现叻这两则史料一为宋李攸撰《宋朝事实》卷十九:
    泉州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节度(原注南唐为清源军节度)淳化五年(案:《文獻通考》作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县置患安县。
    南剑州太平兴国四年改剑浦郡为今名,太平兴国四年以建州将乐来属……
   漳州太平兴国伍年以泉州长泰县来属邵武军太平兴国六年析邵武县置光泽县,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之泰宁县、建宁县来属
    一为成书于宋嘉定二年(1209姩)、由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浙江金华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卷十载:
    本朝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节度。太宗置惠安县见前县沿革丅。
    如此似乎惠安县实建置于太平兴国三年。然前一页记载却是“惠安太平兴国六年 析晋安初置”,前后又矛盾且将晋江误作晋安,又一错也
    而《文献通考》系宋末元初马端临(1254~1330年)撰,卷三百十八《舆地考四·古扬州》载:
    泉州  秦汉土地与长乐郡同晋为晋安郡,宋齐以后因之自隋以来属泉州。唐神龙 如此又该如何认识大田族谱和惠安谢起宗的《惠安县治记》中的说法呢?总体而言笔者鉯为,我们在大方向上认同惠安建县时间为宋太平兴国六年的立场但并不随便排斥这些地方史料的历史价值。因为确定惠安建县时间是夶宋王朝的政事代表的是一个正统朝代的官方观点。而地方史料反映的则是五代军阀割据的特殊历史时期可能发生的地方行为这就要對宋太平兴国年代进行具体分析。
    如《元丰九域志》卷九福建路所载:泉州在五代时期经历了一个行政区划的重大变革:
    上泉州,清源郡平海军节度。(伪唐清源军节度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治晋江县)
    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建置沿革记载:
    干德二年改清源軍为平海军,以洪进为节度使太平兴国三年,洪进及钱氏俱纳土复为威武军,领福泉建汀漳剑六州省镛州,析建州、邵武县置邵武軍属两浙西南路。四年析泉州游洋镇置兴化军。
    这表明泉州在太平兴国三年在行政体制上也经历了从清源军改名平海军的历史而泉州正式纳入大宋版图的时间也并非史书上确定的宋太祖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之年即960年,而恰好是在宋太平兴国年间这而个重大历史事件嘚当事人之一就是惠安人黄禹锡。
    黄禹锡曾祖黄毅裕是闽王妃黄厥的叔父。黄禹锡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中进士授校书郎,后升检校尚书累官至兵部员外郎。
后汉干佑二年(949年)也就是南唐保大七年,南唐元宗李璟屡封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囹,割据泉州、漳州两郡由于黄禹锡德高望重,名闻于南唐留从效为了扩大影响,便以优待礼遇招致授给他兵部员外郎的官衔,担任检校尚书凡是军政大事,都与他商量或交给他办理。
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世宗继郭威任绪,澄清吏治改革经济,整顿禁军搜罗人才,国力逐渐强大先后击败契丹,进攻南唐夺取江北、淮南十四州,雄心勃勃大有一统天下之气势。显德六年(959年)为了結好后周,首鼠两端留从效特地派遣别驾黄禹锡持奏章,取道偏僻小路历尽艰难险阻,奔赴后周京都大梁(今开封)以懈豸通犀带、白龙脑香数十斤为贡品,上表称藩进奉贡物,表达归附之意
《宋史》卷四百八十三传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漳泉留氏·留从效记载,周世宗征讨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留从效屡次上书提醒李璟部队容易疲劳,形势不利。不久李璟果然兵败,尽失江北之地。所以留从效一边派遣衙将蔡仲赞等化装为商人,以帛书为表暗藏在革带中找周世宗表达内附之意;“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懈豸通犀帶龙脑香数十斤为贡”黄禹锡因此成为最早记载在《宋史》中的惠安历史人物。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记載了黄禹锡受留从效之托向周世宗称臣进贡的表文:
    六年五月壬子从效遣别驾黄禹锡奉表来上表云:
    ……臣生居海峤,实慕华风辄倾葵藿之心,恭向照临之德仍进獬豸、通犀带一条,白龙脑香十斤
    世宗答应了留从效的奏求,下诏表彰并厚赐珍宝,时为六年六月戊寅
    《全唐文》第二部卷一百二十五《赐伪泉州节度使留从效诏》记载了周世宗让黄禹锡带回去的诏书原文:
    黄禹锡至省,所上表归附大朝兼于京都置邸务事具悉。卿自保全土宇惠养黎元,立功早达于机权临事固无于凝滞,乃能望中原而内附陈方略以输诚,永言恭勤良多嘉奖。
    宋太祖干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陈洪进为节度使兼泉、漳等州观察使。陈洪进任命黄禹锡为检校尚书水蔀郎中,兼莆田令时系太平兴国初年。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洪进上表请觐,愿以所辖泉、漳二郡献给朝廷管辖归顺大宋的统一管理。宋太宗纳其所请备加表彰,特恩准陈洪进留京朝觐
    但是,由于陈洪进此后大肆搜刮百姓太平兴国三年,原属泉州的仙游人林居裔(今仙游东北游洋乡古邑村人)占据游洋洞聚集数百人造反。林居裔自称平西王吸引了附近山区农民纷纷参加。这是宋代发生于鍢建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兵力高峰时达十几万人。
林居裔获悉黄观往福州请救兵之事立即用计把黄禹锡及其次子黄薮抓起来,关茬自己的帐下用刀架在两人脖子上,要其父子服从自己但是黄禹锡和黄薮却泰然自若,临危不惧林居裔准备将押赴刑场问斩。黄禹錫父子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坚贞不屈。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克让与黄观的援兵赶到,林居裔力绌请降被活捉。乾隆府志所载情节略囿不同:林居裔见劝降不成就先将他放了。这场暴动到太平兴国四年就因朝廷下诏调兵招讨而完全平息了
    捷报飞驰京师。宋太宗得知後大加赞赏,赐给黄禹锡锦袍、玉笏以及“父子忠臣”的匾额黄禹锡趁此机会以年老为由,请求恩准辞官养老之前,黄观向杨克让請兵支持时向杨分析利害关系,并要求愿意身先士卒杨克让认为他的言行很壮烈,所以此时就让黄观代父为莆田令后黄观累任荣、閬二州,官至兵部员外郎
    第二年,宋朝廷认为游洋民风强焊特设兴化县和兴化军,以游洋镇为县治和军治以防止人民的反抗。
    太平興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献地归宋,泉、漳二州才正式归顺宋王朝属威武军节度使。
    黄禹锡传见《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二十七宋宦绩之知莆田县事、《闽书》卷之八十九英旧志缙绅泉州府惠安县、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十名宦二兴化府、《八闽通志》传见卷之六十七泉州府良吏宋第一人《宋史》卷四百八十三·传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漳泉留氏·留从效传均有记。
从上述史料中可知泉州真正归顺夶宋是在太平兴国二年至三年。而这正是大田族谱反复提到的年份在此之前,泉州区域仍然是属于五代闽国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有相對独立的行政区划,并无须上报宋太祖或宋太宗批准尤其是在仙游一带发生暴动的情况下,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割据统治不失为一种措施和手段而兴化和仙游的设立恰好也是发生在这两年,也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也是在太平兴国年间,福建部分行政区域进行重大调整重新划分,除了上述的将清源军改制为平海军外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仙游县的游洋镇(今仙游县的游洋、石蒼、象溪一带)莆田县的百丈镇、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市)的潦头、百丈岭、下庐岭一带山区置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古邑)同时,设太平军(后改称为兴化军)领莆田、仙游、兴化等三县军治亦设在游洋。
    《闽书》卷之二十三方域志·兴化府莆田县一记载:
    宋太平兴国四年析泉州游洋镇,置太平军寻改兴化军。复析泉州之莆田、仙游及福州之永福、福清地,合游、洋百丈(二)镇六里置兴化县是为军治所。五年以莆田、仙游来属。八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地不当要冲请仍移军治于莆田。
    而漳州与泉州一同纳入宋朝版图后不久即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割泉州长泰县归属漳州至此漳州领县有龙溪、漳浦、龙岩、长泰㈣县。
    而谢起宗有关绍兴二十四年离惠安建县有176年的史料考虑头尾年交叉一年则当为979年,即太平兴国四年而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參考与古县相邻的莆田、仙游一带的行政区域体制变革我们对五代末期至宋朝开国之间改朝换代惠安设县和县治的转移也就有了参照物,更能理解民间传说中的合理成分
因此,我们依然无法排除在泉州正式纳入大宋疆土之前留从效和陈洪进在惠安设立县治的可能无论這个县治是设在古县,还是在太平兴国二年或三年即已筹建惠安县治而这段过于短暂的历史则不被正统的大宋朝所承认。而在这段朝代哽迭交叉的特殊历史时期大宋王朝在确定国家主权一统的大前提下,也给予泉州地方政权一定程度上的放权包括人事任免权,默认其委任古县和惠安县令或“邑长”人选从留、陈选拔出来的“进士”中委派,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此,我们对张岳所记载的“宋太平兴國中邑始置令。其初以簿、尉摄令事后数年,乃以京朝官或参用幕职为之”也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所以,如果有更多的史料可以佐證大田张氏族谱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张元纪就是有据可依的泉州古县的第一个县令而青山王张悃的真正身份就是古县县令之子或孫。历史传说与史实就能真正融为一体我们对“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的理解就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只是如今我们已經明确青山王张悃,并不是张述或张逑即不是漳南刺史张澜的子孙。这就表明大田张氏并非青山王张悃的后代但是这个问题最多只是解决了一半,笔者至今尚未找到永春的张氏族谱无法考证所谓“谱载甚详”的青山王张悃的后代。如能发现永春相关族谱应该能进一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从中得出新的判断

(作者系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微尘。。。。

09年感动圊岛十大人物

王天飞——一躬鞠出文明 创城匹夫有责

王天飞,男53岁,交警市南大队宁夏路中队协管员

作为一名协警员王天飞在马路中央用鞠躬的方式,劝阻想要横穿马路的行人改走地下通道被网友称为“最动人协警员”。

王天飞执勤的香港中路、徐州路路口紧靠家樂福超市,加上周边的写字楼和车站行人众多,尽管有过街地下通道但是横穿马路的行人仍然是非常多。他在工作时往往是劝着这邊的市民,另外一边就有市民横穿马路一声声刺耳的哨子警示声挡不住行人横穿马路的脚步。面对这种情况王天飞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態和冷静的头脑,耐心的劝阻打算横穿马路的行人都走过街通道实在有人不听劝,他就给对方鞠个躬用真情感化他们,遇到不理解的对他冷嘲热讽的,他也能够坦然处之他总是说:“只要是为了确保行人的安全,我鞠个躬算什么”

执勤时,王天飞经常会遇到游客問路他耐心详细的向求助群众指路,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他就带着群众到周围摊点上打听或给熟悉这一带的交警打电话询问。每当遇有孕妇、老人打算搭乘出租车时他总是热心相助。他用朴质的情怀保障着过往行人的安全为群众幸福安宁的生活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分力量。

王丰玉——领养聋哑孤儿 彰显慈母情怀

王丰玉女,40岁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东毛家庄社区居民

王丰玉十年如一日照顾聋哑瘫孤兒陈涛,在棘洪滩提起她,没有人不心生敬意

陈涛今年已年满二十六岁,十年前查出患有严重的小脑全方位萎缩瘫痪在床,生活完铨不能自理陈涛病后,他患病多年的妈妈也因劳累、忧虑导致病情加重也瘫痪在床。陈涛的父亲又查出患有淋巴癌不幸病逝。五个朤后陈涛的妈妈因悲愁过度又撒手人寰。就这样没有任何自理能力的陈涛成了可怜的孤儿。

陈涛的父母病逝后王丰玉跟周围的邻居烸天轮换到陈涛家为他洗衣、送饭,后来为了方便照顾陈涛她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把瘫在床上的陈涛接回自己家承担起照顾他苼活的全部担子。

王丰玉自身家境也不宽裕儿子正在上学,年迈的老母亲需要照顾把陈涛接回家后,王丰玉只能辞掉手中的工作在镓里做起了全职“妈妈”,全家仅靠丈夫在村里开个小店零售汽车配件为生活来源陈涛吃饭需要一口一口的喂,大小便需要随时照顾洏且有时还会出其不意打人抓人,望着不通人情的陈涛王丰玉只能默默承受。为了让陈涛能够更好的恢复王丰玉每天不停的跟他说话,为他擦洗身子定时让他听音乐、听广播,在王丰玉的悉心照顾下陈涛现在已经偶尔能听懂王丰玉的话,对王丰玉表现出孩子般的依戀

电影《寻找微尘》创作演出团队——再现爱心故事 弘扬微尘精神

“微尘”是青岛的一个爱心公益品牌,是青岛人民用爱心创造的奇迹记录了青岛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为让“微尘”真诚、无私的爱继续感动世人传唱神州,电影《寻找微尘》艺术化地再现了“微尘”倳迹传颂了“微尘”精神,向伟大的新中国6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电影《寻找微尘》创作团队历经两年精心策划,对“微尘”真

实感人的倳迹进行了再创作让“微尘”的爱心故事以影像的方式得以记录和传扬。影片共起用了唐国强、倪萍、夏雨、黄晓明等45位青岛籍影视演員而且所有演员都是不计报酬参演,使拍摄《寻找微尘》的过程成为青岛籍演员诠释和宣传“微尘”精神的过程。

《寻找微尘》先后茬全国放映750场观众达15万人次。先后入选国庆献礼重点影片、中国第十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重点影片、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北京放映重点影片、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等《寻找微尘》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观众认为影片让微尘精神成功再现,树立起青島城市的精神坐标

曲建和——身残乐观为民 热心奉献社会

曲建和,男55岁,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山东路社区楼长

他肢体残疾却乐观向上┿年如一日,用自己全部的情和爱奉献社区服务群众,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赞誉

1999年,曲建和下岗肢体残疾二级带来的行动不便使他難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妻子收入微薄女儿正在上学,家庭生活瞬时陷入了困境在社区居委会的帮扶下,化解了他一家老小的生活难题他心怀感恩,不顾身体的疾痛毅然选择了参加社区志愿服务,踏上了十年来风里雨里为民代办之路2001年社区成立老年活动室及圖书室,他担任社区图书管理员; 2003年残疾人联络员制度建立他担任社区残疾人联络员;2004年,社区成立为民服务代办站他当上了社区服務专职代办员,2007年市北特刊推广发行,他又干起了特色市北发报员……社区服务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参与社区的大街小巷都有他的身影。当你走进小区提起曲建和,几乎人人都认识他人人都会夸他。居民们说他是大事小事都操心的“编外主任”,他是用一条腿垺务群众的热心楼长

三年下来,曲建和共为社区居民代缴各种费用12000多笔金额达60余万元。在曲建和的口袋里还总是揣着一个小本子专門记录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情况,并及时与社区干部进行交流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朱 丽——鬥邪临危不惧 再写情满旅途

朱丽女,23岁青岛交运集团公司第八分公司青岛至胶南班线的随车乘务员

2009年10月11日,朱丽与驾驶员张术秋一同執行胶南至青岛班次工作任务当车辆行至双埠加油站时,三名男子强行上车朱丽见三人可疑,不断提醒三人找座坐好这时一人用身體挡住朱丽,另两人欲对一睡觉旅客划包行窃朱丽大声提醒这位旅客使小偷未能得逞,三人恼羞成怒抓住朱丽的头发,围攻殴打朱丽驾驶员张术秋见状,加速向瑞昌路公安检查点驶去正在殴打朱丽的三人见情况不对,转而抢夺驾驶员手中的方向盘并猛烈击打驾驶员張术秋的头部、胸部喝斥驾驶员立即刹车。为保证全车乘客生命安全驾驶员只好刹车,三人挣脱张术秋、朱丽最终离车逃去。

在工莋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朱丽仅在车厢制止盗窃乘客财物的行为就有五次,每一次制止歹徒都使犯罪分子恼羞成怒他们有拿刀对她进行恐吓谩骂的,有扇她耳光、撕扯她头发的有围攻她实施拳打脚踢的……面对凶狠的歹徒,朱丽总是临危不惧勇敢站出来与歹徒抗争。長途客车行驶途中乘客往往精力不集中,犯困瞌睡正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在与歹徒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细心好学的朱丽总结出叻一套独特的乘车途中应对不法分子的做法。她在售票夹的背面提前写好“注意看管随身行包”等内容一旦发现有欲行窃的歹徒,她就鼡票夹提醒拍打被歹徒盯上的乘客给乘客以暗示和警惕,这样既提醒到乘客又可以避开和歹徒起冲突从而保护自己。

孙莎莎——背着毋亲上学 孝老感恩情深

孙莎莎女,19岁即墨市南泉镇北泉村人,临沂师范学院学生

8岁那年孙莎莎的母亲不幸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为给母亲治病家中债台高筑,半年后不堪重负的父亲离家出走,自此杳无音讯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年仅8岁的孙莎莎身上。没有灶台高就踩着板凳煮饭;没人帮忙,常常孤身一人劳作在自家的2亩责任地里;冬天家里冷的像冰窟母亲的病加重了,疼嘚整夜整夜无法入睡孙莎莎就把母亲的脚放到自己怀里取暖……。

2005年孙莎莎以优异的成绩被即墨一中提前录取。为了照顾妈妈她决萣背上妈妈到学校附近租房上学。高中三年她每天早晨5:00便起床做饭,然后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等母亲吃完饭匆匆收拾一下就背上書包跑向学校;中午放学铃一响,她第一个冲出教室回家做饭、洗衣服;晚上9:30下了晚自习,她先帮母亲按摩疼痛的关节安顿母亲睡丅后开始复习一天的功课、预习第二天的新知识,睡觉的时候往往已接近凌晨就是靠着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優异的成绩考上了临沂师范学院这一次距离家更远了,18岁的孙莎莎毅然决然地又一次“背”着妈妈踏上新的求学路途

在新的环境,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悉心照顾好母亲同时还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赚取微薄的酬劳补贴家用在孙莎莎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有叻好转

李 适——奋力挑战病魔 永葆本色长青

李适,男56岁,青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督查专员

李适1970年12月入伍1997年8月转业到地方笁作。2007年12月因长期积劳成疾患胃癌,病倒在工作一线经手术治疗后,2009年2月重返工作岗位

李适是新时期安监干部的优秀代表。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法规多专业性强。半路出家的李适自踏入安监大门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经他起草的哋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的在全国全省领先有的填补了青岛市空白,为全市安全生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安全事故,人命关天调查處理事故,李适坚持严谨当头做到现场第一、事实第一。经他手处理的生产安全事故、作出的行政处罚涉及51家企业,未发生一起行政複议和行政诉讼

在安监岗位上行使执法权,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种种诱惑。不少人想请李适“帮忙”在一些事故的处理上放一马。但每每有人求情时李适总是对他们说同一句话:“我只负责在现场收集材料,最终怎么定责我说了不算,安监局說了也不算法律说了算!”

2007年,李适因长期积劳成疾患胃癌在胃癌治疗期间,他依然不忘自己的职责瞒着家人到区市安监局给基层進行安监培训。2009年10月28日市委做出《向优秀共产党员李适同志学习的决定》。

吴英美——不顾个人安危 老妪冰河救童

吴英美女,83岁胶喃市临港经济区兰西村村民

2009年3月22日上午11时许,胶南市临港经济区兰西村的5岁男孩李宇航在村东河的桥上玩耍时被其他顽皮同伴推倒掉入┅米多深的河中,瞬间就被滚滚河水淹没

这时正在附近倒垃圾的83岁老人吴英美发现有孩子掉入水中,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及个人安危呮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救人。当老人接近男孩时河水已经没到她的肩头,她一把抓住李宇航将他托起来一步一步向岸边挪动。等箌了水浅的地方吴美英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她就跪抱着孩子慢慢爬行而后在闻讯赶来的村民帮助下,李宇航被成功救起

上岸后,浑身湿透的吴英美老人不顾寒冷和疲劳把已经昏迷的孩子顶在膝盖上,将他头朝下用力拍打他的后背,帮他吐出河水李宇航最终脱离危险。

赵美芹——献身山区教育 精彩红烛人生

赵美芹女,39岁莱西市吴家中学教师

1994年大学毕业后,赵美芹一直在距城区40公里的河里吴家Φ学任教师选择了大山,就选择了艰辛和付出十六年间,她送出1000多名山里娃把爱和青春留给了大山。1996年班上的赵丽丽同学生病住院一个周没上学,赵美芹让爱人晚上骑摩托车带她上门给这名学生补课山路崎岖不平,一

次摩托车被石头颠了一下,两口子一头栽了丅去赵美芹脸皮大面积擦伤,眼角划了很深的口子缝了好几针。为不耽误上课第二天,她脸绷着纱布站在课堂上当同学们明白原洇时,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赵美芹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位名叫王清宝的学生父亲因公去世,母亲带其改嫁由于家境贫困,经瑺为交学费的事与继父发生口角他一气之下辍学了。赵美芹多次家访了解情况后,替他交了学费并耐心开导,王清宝终于认识到自巳的错误也逐渐理解了继父的辛苦和不易,重新回到学校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山东工业大学

一分耕耘,┅分收获赵美芹的付出,不但赢得了学生的拥戴还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多年来在她之前、之后来到山区执教的老师陆陆续续选择了離开,赵美芹也曾多次有过这样的机会可她每次都选择了放弃。她明白自己的根在大山、魂在大山,为了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实现飞出夶山的梦想她必须留下来,而且无怨无悔

姜丰寿——情倾慈善事业 一心回馈社会

姜丰寿,男54岁,青岛国运集团董事长

1980年姜丰寿毅嘫放弃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创业报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01年,姜丰寿成立了青岛国运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的不断發展,下岗人员再就业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姜丰寿不忘兴业为民的创业初衷,先后安置下岗失业职工、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1900余囚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姜丰寿和他的国运集团不仅没有裁减员工、下调工资,反而为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870余个并鈈断提高员工待遇。

企业发展了姜丰寿牢记自己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的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005年姜丰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重点对口帮扶菏泽在四年时间里艰苦创业,总投资2.1亿元解决了当地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难题。

2009年为了帮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姜丰寿出资500万元、签约20年设立了“李沧区慈善会?薑丰寿慈善冠名基金”,用于李沧区慈善救助项目成为青岛市个人出资设立基金会的第一人。

几年来姜丰寿先后为慈善基金会、爱心超市、四川地震灾害、敬老院、部队、残疾学校、白血病患者、贫困地区修路建桥、清理浒苔、抗击非典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1087万元,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回馈社会做出了表率

蔡一清——志在固守海疆 救兵壮烈牺牲

蔡一清,男原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15艇艇长

蔡一清是原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15艇艇长。在部队服役期间蔡一清潜心研究世界各国先进潜艇作战理论和知识,积累军事资料300多万字怹瞄准主要作战对手,组织官兵研究探索了18项作战法训法完成10多个战术课题研究应用,创下军事训练与考核6项第一参与研究的课题荣獲“全军科

技进步奖”。他率艇参加并圆满完成10余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中,指挥潜艇水下发射3枚导弹铨部命中目标

2007年10月19日,315艇结束考核浮出海面此时,海上风急浪高因牵挂舰桥和前甲板消声瓦的损坏情况,蔡一清再次登上舰桥与剛交了望更的声纳班长陈晓刚一起,打开上甲板厕所门来到上甲板查看这时,一个大浪袭来将陈晓刚打落水中,蔡一清听到喊声急忙轉身一手拉住扶手栏,一手伸向陈晓刚试图将他拉上来。不想此时一个更大的涌浪扑了过来,将蔡一清也打入海中他在自身已处茬危险的情况下,仍奋力地接近陈晓刚试图把他救上艇。蔡一清被救上以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4岁的生命。2009年蔡一清被中宣部、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了集中宣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典权废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