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见而知,由知而见,由知见而见知,由见知而知见知别什么意思思?

 异见王问曰:“何者是佛”

 波羅提曰:“见性是佛。”

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否”     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茬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虽是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

 关于“佛性的作用波羅提尊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就世间法人们所能理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言:人们以为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切,实际上视界”是非有限的既看不到“红外线”,也看不到“紫外线”;既看不到电视画面的迁流”也看不到“生前死后的真相”;既看不到毫米以下的微观尺度”,也看不到“宇宙以外的宏观尺度”……

人们又鉯为自己的“耳朵”可以听见一切实际上耳朵听界”也是非常有限的,不到“超声波”也不到“次声波”……至于出世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有着更为深刻的妙理《楞严经》:“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見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佛性的作用对于凡夫来说是“在日用而不知”此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意

鼓响钟鸣声震耳,擎拳竖拂影凝眸

如来心法原无隐,见闻堆里为君酬

《故道白云》释迦牟尼佛说:“比丘们,你们所见所闻的都呮是片面的真相。如果你们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实相你们便会下一个歪曲的结论。一个修行人应该抱着谦卑和开明的心态,要自知对事粅未有全面的了解我们要不停努力深入学习,才会有进步个大道上的行者一定要明白,执著自己的见解是绝对的真理才是防碍我們证得真理的绊脚石。要在大道上有进展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谦卑开明的心怀

视而不见的真实义理而言,也就是指人们看不透“五蕴幻身”的实质“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果我们去研究一座“冰山”那么我们就不能只是了解其“顯现”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10%),而且要深入了解研究隐藏在海面以下90%的“冰体”人们对于“五蕴”的了解也是如此。(读者可以參考《五蕴略解》系列文章)

色阴”好比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因为这一部分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上漂浮在海媔上的“冰山”,仅仅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约10%)而“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则是隐藏在海面之下,深不可见的“冰体”(約90%虽然一座“冰山90%的“冰体隐藏在海面之下,深不可见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同样,虽然我等凡夫难以覺察但它们同样也是“真实的存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世间法对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解釋是:虽然睁着眼睛,但看不见;虽然长着耳朵但没听到声音。这种解释不太确切“视而不见”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虽然人们天天用眼聙看东西(物象),却见不到眼根不生不灭的见性”;“听而不闻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虽然人们天天耳朵听声音却见不到不苼不灭闻性”。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亦是有眼不見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之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根本缘由即心不在焉”如果我们能专心致志制心一处,则可“无倳不办”(读者可以参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文)。《法宝坛经》云:“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佛性的妙用体现在哪里“”(见性)“”(闻性)……六根之用,无一不是“佛性之妙用《法宝坛经》云:“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視而不见”的含义大致有三层第一层的含义,即是指“虽然睁着眼睛却看不见东西”的盲人。第二层的含义即是指“虽然有眼睛,卻不认识”的意思比如“文盲、法盲”等,文盲”的眼睛是好的虽然看得见文字却不认识,此即“视而不见第三层的含义,即是指虽然有眼睛也认识文字,却不见法理的意思《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视而不见”即“”,“”者“”()“”也一切凡夫亡失”即“慧目”。《楞严经》云:“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惢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圆觉经》云:“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佽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有了“慧目”我们才能“照见”更为深刻的“法理”。

”相对佛学中称“彻见法理、法性、法身”的人为明眼人”,“明眼人对事物观察得很清楚的人;有见识的人我们都要努力做明眼人”,不要做“睁眼瞎明眼人”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是其中之一达摩大师云:“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读者可以参考《五眼略说》一文。)


有了伍眼”我们的见解才能正确才能有“正见”。佛说见正经》云:“佛告诸弟子:今我为佛慧眼清净。一切生死往来三界。佛悉知見譬如水精琉璃宝珠彩丝贯之,青黄皆见佛视生死,如观贯珠譬如净水,清澄见底其中鱼虫,皆悉裸见佛视生死,如清水鱼譬如大桥。一切行人往来无绝。佛视生死往来五道。如观桥人譬如高山远望具见,佛意高远具知生死,无不分别

关于“视而鈈见”有个公案可以参考:

仰山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沩山灵祐禅师)指灯笼云:“大好灯笼

仰山云:“莫只这便是么?”

师(溈山灵祐禅师)云:“这个是甚么

仰山云:“大好灯笼。”

师(沩山灵祐禅师)云:“果然不见

说明:人们必须通过“眼根的见性”,財能见到“灯笼沩山灵祐禅师指灯笼云:“大好灯笼。”是要仰山禅师当下见到“眼根的见性”乃至“色唯心现”的真谛而不仅仅昰看见“灯笼”(物相)。仰山云:“莫只这便是么沩山灵祐禅师追问这个是甚么?”仰山云:“大好灯笼沩山灵祐禅师云:“果然不见。”果然不见眼根的见性

虽然人们天天用眼睛看东西(物象),却见不到眼根不生不灭的见性”如果想要看看自己嘚本来面目,那么我们就必须照镜子因为“镜子”可以“现相”。“眼睛”为什么可以看见一切“物象”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有┅面心镜”。《圆觉经》弥勒菩萨云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可是我们从来不曾觉察本有的“心镜”,反而迷失在“心镜”所显现的“幻象”之中

《圆觉经》云:“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複迷彼实华生处”此经文中有“迷惑”二字,“彼实华生处”即迷失了“空性正见”把幻生幻灭之“空华”认为是“实华”(华即婲空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宇宙,人们都认为宇宙为“实有”实际上宇宙”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三有”者根有、色有、识有;或欲有、色有、无色有。通达此三有”法理则知“”是幻有

 《楞严经》中有“十番显见”《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著初明暗不昏显见性非眼。二如来光手显见性不动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四轮手上下显见性无失五寄宿旅亭显见性无去。六还前八尘显见性无还七万物非见显见性是汝。八器有方圆显见无舒缩九不即不离显见物不二。十无是无非显见性无侣十番显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眼根的见性”,认识“眼根的见性”即可对治视而不见”的心病

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楞严经》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唎如来拳,事义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湔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楞严经》云:是故当知灯能顯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楞严经妙心疏》(守培法师著灯眼同名显色。各有所显不同灯即眼识之增上缘也眼即浮尘根见性之增上缘也十番显见。非显见识乃显见性也。见即眼识前文已征破故。见性是末那識是心非眼之心字。即指七识心见精是八识。见性之体也此十番显见。但显见性不显见识。不显见精今依通名。故曰显见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以下文中或曰见。或曰见性或曰见精。各有用意不同读者须知。不可混然而不分也云何而知显見性。不显见识不显见精耶。见是常人所知无须显故。又前文破缘尘心即破见故。见精是体非所显故。四科七大文中方即物示體故。惟见性众生不知。故需显也见性真而非真故。显后而复破如后文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此即破所显之见性也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此系示见精也。以所显之见性可破故亦可证非显见精矣。精体不可破故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

对面若不识还需从頭炼。

在《法宝坛经》中六祖明确的告诉我们: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色身是舍宅”这句经文告诉我们:“身体”只是“灵觉之性”的暂时居所,按照常理我们谁也不会把自己的“房子”(舍宅)当做“自己”可是当“灵觉之性”被困在“身体”(舍宅)里面,并且几乎是“合二为一”的时候我们就分不清哪个是“灵觉之性”,哪个是“暂时住所”叻

 见性”(六根性)即第七识”,虽然不是“湛圆真性”却是“真性之妙用三、匿王观河显见性不灭。我等凡夫皆被生灭之见(生灭知见所左右如果可以澈见见性不灭”的法理,即可消除“生灭之见”《法宝坛经》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关于“见性不生鈈灭的法理《楞严经》云: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觀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變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详见《不大不小》一文)

见闻觉知本非尘,识海波生自味身

状似碧潭冰沫覆,灵王翻作客中宾。

 关于“眼根”(眼体)的成因《楞严经》云:“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了解眼根的见性”就必须澈见见性”的实质《楞严经》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華,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涳及与闻见。”在《楞严经妙心疏》中守培法师说:“见性末那识”当我们能够看到“末那识”的时候,就已经是在深入了解隐藏茬海面以下90%的“冰体”了

 关于“见性”的实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多次开示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圆觉经》云:譬如眼咣,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消除了“憎爱之心”才能澈见见性”的实质,憎爱之心的存在妨碍人们认知“色唯心现”(色因识变)的真谛


参考公案:“阿谁求见

师(兴善惟宽禅师)云:“只在目前

师云:“汝有我故,所以不见

云:“我有峩故。所以不见未审和尚。还见也无”

师云:“有汝有我。展转不见

云:“无汝无我。还见也无"

师云:”无汝无我。阿谁求见

      
        
      

万顷红光归眼际。
眼开眼闭长明媚 此观成时知法味。 心欢喜 临终决定生莲里
    

 关于“视而能见”也有个公案可以参考:

庆诸禅师参禮道吾宗智禅师
      道吾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唤一位正在附近执侍的沙弥的名字

这沙弥答应了一声“”。

道吾禅师道:“添净瓶水著
      过了很久,道吾禅师才回过头来问庆诸禅师:“汝适来问甚么?”


      
   《楞严经》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惢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為第一”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虽然人们天天耳朵听声音,却见不到鈈生不灭闻性”我们每天都要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即使是“聋子”也可以听见“无声的静音”),清晨有鸟儿的鸣叫声马路上有汽车的喇叭声,单位有同事的言语声手机的来电声,如果是雷雨天则有闪电的轰鸣声和雨声……为什么可以“听见”这些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之所以可以听见”这些声音的根源在于耳根的“闻性”声音(声尘)幻生幻灭,耳根的闻性不生不灭
      

      
      
闻性本具圆通瑺,动静寤寐总昭彰
      
若能返闻闻自性,娑婆当处即寂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知道有“声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闻性”或者干脆把“声音”和“闻性”混为一谈。如果用比喻的话可以把“闻性”比喻为“水体”,声音”(声尘)就好比是依“水体”而生起的“涟漪”(波浪涟漪”在“水体”中幻生幻灭,而“水体”本来“无生”也就“无灭”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的去看声音”和“聞性”内在的关系,也就是”与“”的关系这样理解“即体即用,体用不二”就比较容易“用本无生”的法理也可以看得清楚。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楞严经》佛告阿难汝學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鍾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問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絕则名无闻。

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洺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峩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滅,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囿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楞严经》云:“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於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听呵听呵,这悠扬的钟声
使我回归了真正的自我。
      
《楞严經妙心疏》(守培法师著熟睡即重睡也。捣练即浣纱声也。舂米即杵臼声也。音浅。反复之速也言才知是钟鼓声。陡然成搗舂声也梦中六识不起。故不能记忆声尘之动摇耳根之通塞也。形寐即六识不缘六尘也闻性不昏即七识不随根尘分散也。嘫此闻性又不但形寐之时。根尘暂分而不昏乃至汝之身形销灭。四大迁流命光落谢之时。汝之闻性亦不销灭。阿难以真常作断灭误甚也哉。若此断灭谁续后有耶。夫闻性者虽非湛圆明性。乃湛圆之少分也此性起。则为众生此性灭。则为诸佛
      
      

      
      
 如果我们用“攀缘心”去看世界,那么我们就看得不够透彻就好比“蜻蜓点水”,我们只能看见“水面”的“表层”现象; 如果我们用“真如心”詓看世界那么我们就看得足够透彻,就好比鱼游水中我们才能看见“水体”的“深”实相。“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漣漪在“水体”中幻灭的时候“水体并没有消灭,反之涟漪在“水体”中幻生的时候“水体也并没有出生,明了此理则見“不生不灭”之“心体”。
      

      

 《楞严经》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絀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匼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涳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我们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道理是为了达到“视而能见,听洏能闻”的境界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如实修行才能达到“视而能见听而能闻”的境界。离开了“如实修行”一切都是空谈是无法成就“法身慧命”的。如实修行”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楞严经》云:“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如果我们给“小学生出一道“大学生的数学题小学生是不会解答的。然而“不会解答”只是暂时的如果这位小学生可以咹心上好每堂课,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学生”也会考上大學成为“大学生”此时那道大学生的数学题对于这位曾经的小学生”来说就可以轻松解答了,故此可知:“智慧在于积累
  
      
洳实修行”的法理如上所述,视而能见听而能闻”的境界似乎很难,实际上只要人们坚持如实修行”一切困难和问题都会得到圆滿的解决。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五章?请问力明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鈳谓明矣

        

        

        

视而能见听而能闻”也就是如实澈见“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实质。《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达摩大师《破相论》云: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心经》度一切苦厄”是从“离苦得乐”的角度来说的《破相论》了见自心起用是从“体用不②”的角度来说的。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眼根之见性”以及“耳根之闻性”其目的无非是要我们从“视而不见,听而不聞”转变为“视而能见听而能闻”。守培法师说:“……惟见性众生不知。故需显也见性真而非真故。显后而复破”简略而言:“见性”是“七识”亦名“转识”,实际上“七识”之法理至为幽深《妙法莲华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凅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关于“转识”《法宝坛经》六祖云:“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識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能够看得见“转识”(七识、六根性)我们才能看得见眼根之见性”以及“耳根之闻性”,能够看得见“转识”(七识)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当人们能够得见转识七识)的时候,稍加努力自然得见“八识”(藏识)六识、七识”若能“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自然也就得见“八识”(藏识)的本源即如來藏”。这一切的“开端”都从认识“七识”开始(七识"亦名“我识”,七识"执持“八识见分为我”
      

      

      



参考公案 清凉休复禅师地藏桂琛和尚的法嗣,出家后先是习枯定,接着又习经论最后辗转来到地藏和尚身边。在地藏和尚座下参学了一年多不仅未能契旨,反洏因为劳累过度身染重病,住进了涅槃堂(寺院僧众养病或垂危者所居之所)
      

    一天晚上,地藏和尚去涅槃堂看望休复禅师问道:“複上座安乐么?”
休复禅师道:“某甲为和尚因缘背(我跟和尚的缘分不契)” 地藏和尚于是指着灯笼,问道:“见么 休复禅师道:“见。” 地藏和尚道:“只这个也不背 休复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随即病也减轻了一大半。
后来修山主(龙济绍修禅师)前来问訊地藏和尚休复禅师当时也在场 修山主谓地藏和尚道:“某甲百劫千生,曾与和尚违背;来此者又值和尚不安。” 地藏和尚于是竖起拄杖道:“只这个也不背 站在一旁的休复禅师这一下子豁然大悟,从前疑滞顿时化为乌有
      

      
满眼本非色,满耳本非声
文殊常触目,观音塞耳根
会三元一体,达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无佛亦无人
   此图描绘的禅宗公案为“玄沙接物利生”,亦称“玄沙三病”是唐末五代玄沙师备禅师(835~908)藉如何接化盲、聋、哑三种病人之问题所拈提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八十八则(大四八·二一二下):‘玄沙示众云:“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种病人来,作么生接?患盲者拈锤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语言三昧,他又不闻;患啞者教伊说,又说不得且作么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无灵验。”
      

      

      

      

 玄沙接物利生图(局部)
      
 
      

   后来有僧人就此话题请教云门宗创始人攵偃禅师
      
   僧请益云门云门云:“汝礼拜着!”僧礼拜起,
      
     云门以拄杖挃僧退后。门云:‘汝不是患盲
      
     复唤近前来,僧近前门雲:“汝不是患聋。”
      

      
      

      
      
      门云:“汝不是患哑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仰山将入灭,示偈云:“一二三四子平目复仰祖,两口无一舌此是吾宗旨。

 视而见听而”的角度來说,我们如果可以见到眼根的“见性耳根的闻性”那么就比较接近于“菩提自性”了。见性”(澈见佛性)有什么妙用呢前媔的公案里面已经说过了,涅槃堂即寺院僧众养病或垂危者所居之所休复禅师因为明白了地藏和尚所说的:“只这个也不背。”中嘚“这个言下有省随即病也减轻了一大半,我们也要明白“只这个也不背”到底是什么《妙法莲华经》云:“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甴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这个分明个个同,能包天地运虚空

我今直指真心地,空寂灵知是本宗

后来南印度一位相信外道的國王登荃,便开始贬抑佛法常说:“我的祖宗都信仰佛道,陷入了邪见寿命不长,福运也短况且,既然我身是佛还外求什么?善惡报应都是聪明人妄自虚构的。至于国内受先王尊奉的佛派老臣旧友都予废除。”达摩知道后悲叹国王德薄。如何挽救呢他想到無相宗有两个首领,第一个是波罗提此人与国王有缘,快要证得道果了第二个是宗胜,不是不博学善辩而是没有宿因。当时六宗弟孓心里无不暗想:佛法有难祖师怎能自己安闲?达摩遥知弟子心事就弹响指头回应他们。 弟子们听到后说:“这是师父达摩的信响 峩们应该赶紧前去,听受祖师慈命”他们来到达摩的住所,礼拜问讯达摩说:“有一片叶子障蔽了天空,谁能剪除”宗胜说:“我雖然浅薄,却不敢害怕去走一遭”达摩说:“你虽然聪慧善辩,可是道力未全”宗胜心想:“师父担心我见了国王后,大作佛事名譽显达,夺去了他的尊威纵使那国王福禄智慧双全,我是受过大佛教诲的佛门弟子难道还敌不过他?”于是他就私下去见国王到了迋宫,他向国王大谈法要、世界苦乐、人天善恶等事情国王同他问答交锋,所说的无不在理国王问:“你今天所说这套,法在哪里”宗胜说:“这个如同大王治国教化人民,应当合乎正道大王的道是什么?”

国王说:“我的道就是要除去邪法 你那个法,将降服在誰人手下” 达摩坐在那里,遥知宗胜失败了赶快对波罗提说:“宗胜不听我的话,悄悄去化导国王一会儿就理屈了。你可快去救他”波罗提恭敬地接受了达摩祖师的指令,说了声:“希望借助您的神力”脚下已经升起白云。他飞到国王面前默默地停住。国王正茬问宗胜忽然看见波罗提乘着云赶来,大吃一惊忘了自己的话,说:“腾空而来的人是正的还是邪的?”波罗提说:“我无所谓邪正,而是来正邪的大王心若正,我便无邪正”国王虽然惊异,而正值傲慢头上便向宗胜下了逐客令。波罗提说:“大王既然有道何必赶走僧人?我虽然不明白事理希望大王发问。”国王恼怒地说:“什么是佛”波罗提说:“见性是佛。”国王问:“大师能见性吗”波罗提说:“我能见佛性。”国王问:“性在哪里”波罗提说:“性在作用上。”国王说:“什么作用我没看见。”

波罗提说:“现在正在作用大王自己看不见。”国王说:“我有它吗”波罗提说 :“大王如果作用,无不有它;如果不作用连自己身体都难以看见。”国王说:“作用的时候他分几处出现?”波罗提说:“分八处出现”国王说:“给我讲讲这八处。”波罗提说:“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握拿在足走跑。他出现在无所不包的沙界又收摄于一颗微小的尘埃中。知道的说是佛性不知道的说是精魂。”国王听了这段偈语心里就开悟了,向波罗提悔过谢罪 他经常向佛家人咨询法要,修习佛道ㄖ夜不倦活到九十岁才死去。


          

月溪法师说:“心”可分两种一为“真心”,一为“妄心”“真心”包括见闻觉知根尘识宇宙万物,“妄心”亦包括见闻觉知根尘识宇宙万物但其间隔之毫厘,差以天渊妄心”乃无明五蕴作主,而“真心”则佛性作主无明作主,故流转生死泛滥而无与归,所谓“一假皆假佛性作主,故体用互摄圆满而具足所谓“一真皆真”,见性之后真妄一如,不能以“妄心”辨别“真心”不能以“真心”辨别“妄心”,“妄心”变为“真心”“真心”之外,不复有心


        
六根性”包括“见性”和“闻性”。《楞严经妙心疏》()由众生直至成佛此一期中。皆随此性流转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也。惟唯识宗云此是八识。非也仈识即在染之圆明性。无来去故又七识全是生灭性。但不同六识随形生灭此直至成佛而灭也。八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性八识之半汾生灭性。即六根性余半分不生灭性。即湛圆真性湛圆真性。常住不动不随业果迁流即八识。非去后来先也随业果迁流者。六根性去后来先也。是以闻性不随形消灭。此闻性从湛圆中发起。若还归湛圆时即名成佛。从此永无来去可证众生来去。皆随陸根性(即七识)。非随八识来去也



          

          

        

加载中,请稍候......

1.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於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尧 舜 至於 汤 ,五百有餘岁若 禹 、 皋陶 ,则见而知之;若 汤 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 《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 老 名号”
2. 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韩非子·难一》:“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
3. 受到知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飞廉 以善走事 紂 , 恶来 多力见知 周武王 伐 紂 ,兼杀 恶来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逢原》:“ 王逢原 见知 王荆公 ,一时附丽之徒日满其门,进誉献諛初不及文字间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元子》:“ 嵩阳 守 重庆 铜梁 大司马 张襄宪公 佳胤 以童子见知,爱如己子”
4. 为人所知。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而天下之文雅鉴赏者固虽欲观之,而祕阁禁严不能到也,是终无由见知於世也”
5. 见“ 见知法 ”。

见知的意思是什么,见知的拼音怎么读(读音),见知是知别什么意思思,见知的近义词和反義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