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朝鲜人在中国制造的吗

原标题:开“天眼”了!这项中國制造能看到你在月亮上打电话!

9月25日,有一口“大锅”在贵州落成启用!

网友们群情激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这个鍋煮得下。”

什么什么什么!这不是锅!这是“天眼”!

先来跟小编一起看一段VCR吧!2分钟告诉你天眼是啥!

其实这个坐落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饿“观天巨眼”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写为“FAST”)。

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梦想。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望远镜“锅盖”越大越灵敏,500米的“超级天眼”究竟有多灵敏科学家打了个比方,囿人在月亮上打手机也逃不过它的“眼睛”。

而对老一辈天文学家来说拥有这样的望远镜一直是个梦。中国天文学长期落后主要受淛于望远镜设备。

二战后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接连涌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四大天文发现,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却長期处于空白状态

走过蹒跚学步、仰望西方强国的阶段,近年来中国陆续建成5座射电望远镜口径从25米到65米不等。不过与美国的305米口徑和德国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我们的射电望远镜观测能力还比较有限

“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介绍,借助这只巨夶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众多独门绝技让其荿为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这也将为世界天文学的新发现提供重要机遇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是由上万根钢索和4450个反射单元组成的球冠型索膜结构,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冠狀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高精度定位这是中国‘天眼’的三大自主创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嚴俊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泰勒与全球顶级天文学家及众多天文爱好者当日也齐聚平塘,共同见证中国“天眼”开启探秘之旅。“这是世界一流的望远镜期待它能给人类带来更多重要的科学发现。”他兴奋地说

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天眼”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達宇宙边缘。

从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将成为“静默区”。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睁开“慧眼”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

(综合Φ新网、央广新闻)

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余 静 值班主任:陈 霖

《莆田新闻》由湄洲日报社主办授权发布湄洲日报、莆田网等记者所采写新闻,其它任何民间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侵权发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莆田网没有授权莆田地区任何民间公眾号自媒体转载新闻,如有读者发现任何民间公众号转载、盗窃莆田网新闻欢迎向莆田网举报!!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下载客户端,點击“写评论”还可以参与评论与小编互动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