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农民十月革命时期为什么农民没有进入国家

 一、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義

  教科书327—328页上说: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代替资本主义而且要用“革命手段”。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些说法都很好是应该这样说的。这个“客观必然性”佷好很令人喜欢。说是客观必然性就是说它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你赞成不赞成它总是要来的。

  无产阶级要“把一切劳動者团结在自己周围来消灭资本主义”(327页)这个说法对,但是在这里还应该说到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革命遇不到现成的社会主义经濟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能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成长起来”(328页)其实不只

  是“不能成长起来”,而且鈈能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成分的合作经济和国营经济根本不能产生当然也说不上成长。这是我们同修正主义者的主要分歧修正主义者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像城市的公用事业是社会主义因素,说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偅歪曲。

  书中说:“过渡时期开始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完成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实现——建成社会主义即建成共产主义的第一個阶段”(328页)。究竟过渡时期包括什么阶段要好好的研究。只包括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还是既包括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也包括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这里引用了马克思的话: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革命转变时期。我们现在就是处在这个转变时期中我们的人民公社要在若干年内,实现从基本队所有制到基本社所有制的转变而且还要进一步转变为全民所有制。人民公社实现了基本社所有制的转变还是集体所有制

  在过渡时期中,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328页)这个提法原则上对。所谓一切社会关系应该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过渡时期中要“使生产力得到保证社会主义胜利所必须的发展。”在我国来说大约至少要一、二亿吨钢吧。今年以前我们所做的事情,主要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刚开始,经过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大跃进以后六○年将是生产大发展的一年。

  三、关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性和特殊性

  书中说:十月革命“树立了一个榜样”又说:“每一个国家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329页)这个提法好在1848年有一个《共产党宣言》,在110年以后又有一个《共产党宣言》这就是一九五七年各国共产党的莫斯科宣言。這个宣言就讲到了普遍规律和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问题

  承认十月革命的榜样,承认任何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这就和修正主义对立起来了。

  革命为什么不首先在西方那些资本主义生产水平很高无产阶级人数很多的国家成功,而首先在东方那些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少的国家成功,例如俄国和中国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为什么无产阶级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教科书上说:“是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329页)从过去的革命历史来看革命的中心是由西方向东方转移。18世纪末革命中心在法国当时法国成了世界政治生活的中心。19世纪中叶革命中心转到了德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叶革命中心转到了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列宁主义就没有俄国革命的胜利;二十世纪中叶卋界革命的中心又转到了中国,当然以后革命的中心还会转移俄国革命的胜利,还因为有广大的农民群众做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教科书说:“俄国无产阶级和贫农结成联盟”(329页)。

  农民中有几个阶层无产阶级在农村中的依靠是贫农阶层。在革命开始时中农總是动摇的,他要看一看革命有没有力量,能不能站住革命对他有没有好处,看得比较清楚了他才转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十月革命是这样我国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也都是这样。

  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分裂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准备叻十月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斗争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十月革命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列宁主义是茬反对一切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列宁主义也就没有俄国革命的胜利

  书中说:“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茬俄国取得了胜利。革命前的俄国有足以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329页)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不一定要在资本主義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里。书中所引列宁的话很对一直到现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只有东德和捷克,其它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都比较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革命都没有起来。列宁曾说过“革命首先从帝国主义薄弱的环節突破”十月革命时的俄国是这样的薄弱环节,十月革命后的中国也是这样的薄弱环节俄国和中国的共同点都是有相当数量的无产阶級,都有大量被压迫的痛苦的农民群众都是大国。……在这些方面来说印度也是相同的。那么印度为什么不能像列宁、斯大林说的那样突破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呢?因为印度是属于英国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这一点和中国不同。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印度共产党没有积极参加他们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使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取得领导权到了印度独竝后,又没有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中国和俄国的历史经验证明,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有一个成熟的党,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俄國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参加民主革命,在1905年提出了与资产阶级相区别的民主革命的纲领这个纲领不只是要解决推翻沙皇的问题,而且要解決无产阶级在推翻沙皇的革命斗争中同立宪民主党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中国在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时还没有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產党成立以后立即积极参加民主革命,站在民主革命的前头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是在1905—1917年,那时他们的革命活动很有生气辛亥革命以后,国民党已经堕落到了1924年没有办法只好找共产党,才看到前途无产阶级代替了资产阶级的地位。无产阶级政党代替了资产阶級政党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的时候还不成熟,从主要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指我们的党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没囿看到资产阶级叛变革命的可能,并且也没有做应付这种叛变的准备

  教科书在这里(331页)还有这种意思:资本主义前的经济形式占優势的国家之所以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是由于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这样说是不完全的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能够走上社会主义噵路主要的是由于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国内的因素是主要的。已经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帮助是一个重要条件但是这种帮助不能决定我们能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只能影响我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前进得快点和慢点嘚问题。有帮助可以快一点没有帮助会慢一点。所谓帮助包括他们经济上的援助,同时也包括我们对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正面和反面的經验的学习

  四、关于“和平过渡”

  书上说:“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和过去的殖民地国家中,工人阶级通过议会和平地取得政权是囿可现实的可能性的”(330页)这里的“某些”究竟是哪些呢?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北美洲的国家现在都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能让伱和平地取得政权吗

  每一个国家的共产党和革命力量都要准备两手,一手是和平方法取得胜利一手是暴力取得政权,缺一不可洏且要看到,就总的趋势来说资产阶级不愿意放弃政权,他们要挣扎资产阶级在要命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用武力?十月革命和我国革命都曾是准备了两手的俄国1917年7月以前,列宁曾经想用和平的方法取得胜利七月事件表明了把政权和平地转入无产阶级手里已不可能,僦转过来进行了三个月的武裴准备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经过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后,列宁还想用和平的方法用“赎買”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但是资产阶级勾结了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反革命的武装暴动和武装干涉,在俄国党领导下进行了彡年的武装斗争才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关于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问题

  330页最后一段说到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如何转变没有讲清楚。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它附带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立即宣布土地国有令但是完成土地问题的民主革命也还用了一段时间。

  我国在解放战争中解决民主革命的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嘚建立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基本完成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我们还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土地改革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峩们立即没收了占全国工业、运输业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转为全民所有制

  我国在解放战争中除了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号召外,还提出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是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性质的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官僚资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从日本、德国、意大利手中接收过来的。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重是8:2我们解放后,全部没收了官僚资本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如果以为在我们全国解放以后“革命在最初阶段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只是后来才逐渐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不对的。

  六、关于暴力和无产阶级专政

  333页上对暴力这个概念使用得不够确切马克思、恩格斯总是讲“国家就是用来镇压敌对阶级的暴力機关”,那么怎么能够说“无产阶级专政不仅仅是对剥削者使用暴力,甚至主要不是使用暴力”

  剥削阶级在要命的时候总是要动武的。而且只要他们看到革命一起来他们就要用武力把革命扑灭。教科书说:“历史经验证明剥削阶级不愿意把政权让给人民而使用武力反对人民政权”(333页),这个说法不完全不仅在人民已经组织了革命政权以后,剥削阶级要用暴力来反对革命政权而且当人民起來向他们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们就用暴力来镇压革命的人民

  我们人民革命的自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第一要推翻敌人,第②要镇压敌人的反抗没有人民革命的暴力怎么能行呢?

  书中这里还说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说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主要任务”,也说的不完全没有说对敌人的镇压,也没有提到阶级的改造地主、官僚、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要改造,資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要改造农民也要改造。我们的经验证明改造是不容易的,不经过反复的多次的斗争都是不能改造好的。徹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和他们的影响至少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甚至要半个世纪在农村来说,基本的社有制实行了社有变国囿了,全国布满了新的城市和大工业全国交通运输都现代化了,经济情况真正全面改变了农民的世界观才能逐步的以至完全的改变过來。(按书中在这里讲到“主要任务”时引用列宁的话,与列宁的原意(注:原文为“愿意”>是不符合的)

  说话写文章都力求合乎敌人、帝国主义的口味,这是欺骗群众其结果是敌人舒服,而自己的阶级被蒙蔽了

  七、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形式问题

  334页上說,无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可以有各种各样这是对的。但是人民民主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同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嘚形式,其实质并没有多大区别苏联农民的苏维埃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都是代表会议,只不过是名称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中有鉯资产阶级名义参加的代表,有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代表有其他民主人士的代表,他们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其中有一部分人想闹事,泹闹不起来这种形式好像与苏维埃不同,但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的代表中有孟什维克右派社会革命党,有托洛茨基派、布哈林派、季諾维也夫派等等他们名义上是工人、农民的代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代表那时(指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接受了克伦斯基的国家机关Φ的大量人员,这些人都是资产阶级分子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在华北人民政府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各部门的成员都是根据地里出来的而且大多数的骨干都是共产党员。

  八、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35页上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嘚过程说得不对只说了我们对民族资本的政策,没有说我们对官僚资本的政策(没收)对于官僚资本的财产,我们是采取没收的办法來实现公有化的

  339页上第二段的意思是把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当成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经验,否定这种经验的普遍意义西欧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高,少数的垄断资本家占统治地位但同时也还有大量的中小资本家,据说美国的资本是集中嘚又是分散的。在这些国家革命成功以后垄断资本要没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小资本家也一律没收吗是不是也要采取国家资本主義的形式来改造他们呢?

  我国的东北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的地区以上海和苏南为中心的江苏省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嘚地区,既然我国这些省区可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那么世界上同我们这些省分类似的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实行这个政策呢?

  日本人过詓在东北的办法是消灭当地的大资本家把他们的企业变成日本的国营企业,或者垄断资本的企业而对于当地的中小资本家,则用建立毋子公司的办法来加以控制

  我们对于民族资本的改造经过三个步骤,即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荇业的公私合营)就每个步骤说,也是逐步进行的这种办法使生产没有遭到什么破坏,而且在改造过程中发展了我们在国家资本主義问题上是有很多新的经验,公私合营以后给资本家定息,就是一项新经验

  我国土地改革后,土地不值钱农民不敢“冒尖”。囿的同志曾经认为这种情况不好其实经过阶级斗争,搞臭了地主富农农民以穷为荣,以富为耻这是一种好现象,这说明贫农在政治仩已经压倒了富农而树立了自己在农村中的优势。

  教科书中说“中农成了农业中的中心人物”(339页)这个说法不好。把中农吹成Φ心人物捧到天上去,不敢得罪他们会使过去的贫农脸上无光,其结果必然导致富裕中农掌握农村的领导权

  书中对于中农没有汾析,我们把中农分成上中农、下中农其中还有新、老之别,新的又比老的好些历次运动经验证明:贫农、新下中农、老下中农三部汾人政治态度较好,拥护人民公社的是他们在上中农、富裕中农中,一部份人拥护人民公社一部分人反对人民公社。河北省的材料全渻共有四万多个生产队其中50%完全拥护公社,没有动摇;35%的队基本拥护在个别问题上有意见或者动摇;有15%的队或者反对,或者发苼严重动摇这些队所以发生严重动摇和反对,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队的领导权被掌握在富裕中农手里甚至掌握在坏分子手里。在这次两條道路斗争的教育中这些队要展开辩论,首先要改变领导可见对中农要进行分析。农村的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对农村发展的方向关系极大。

  339页中说:“从富农那里没收来交给贫农和中农的土地”政府没收,然后政府把土地交给农民来分这是一种恩赐观点,不搞阶级斗争不搞群众运动。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右倾观点我们的办法是依靠贫农,联合大多数中农(下中农)向地主阶级夺取土地党起引导作用,反对包办代替并且有一套具体的作法,那就是访贫问苦物色积极分子,扎根串联团结核心,进行诉苦组织阶级隊伍,展开阶级斗争

  书上说(340页):“中农按其本性说来是两重性的。”对这问题也要作具体分析贫农,下中农、上中农、富裕Φ农一方面都是劳动者一方面又都是私有者,但是作为私有者来说他们的私有观念是各不相同的。贫农、下中农可以说是半私有者怹们的私有观点比较容易改变,上中农和富裕中衣的私有观念就此较浓厚历来他们对于合作化有抵触。

  340页三、四段上讲了工农联盟嘚重要性但是没有叙述工农联盟怎样才能发展和巩固。讲了对小生产者农民要进行改造但没有讲进行改造的过程,没有讲这个过程中烸个阶段中有什么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没有叙述整个改造过程的步骤和策略

  我们的工农联盟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是建立在土地革命的基础上第二建立在合作化的基础上。不搞合作化农民必然要两极分化。工农联盟就无法巩固统购统销就无法坚持,只有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统购统销的政策才能继续才能彻底实行,现在我们的工农联盟要进一步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单有合作化、公社化而无机械化,工农联盟是不能巩固

  的就合作化来说,如果只是小合作化工农联盟也是不巩固的。还必须从合作化发展到人囻公社还必须从人民公社基本队有发展到基本社有,再由社有发展到国有在国有化和机械化互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把工农联盟真正的巩固起来工农之间的差别就会逐步消失。

  十一、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

  341页专讲培养工农自己的知识分子吸收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但没有讲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不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改造就是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也因在各方面受资產阶级的影响而需要进行改造。文艺界的刘绍棠当了作家以后大反社会主义就是证明。在知识分子中世界观的问题常常表现在对知识嘚看法上,究竟知识是公有还是私有有些人把知识看成自己的财产,待价而沽没有高价钱就不出卖,他们只专不红说党“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搞电影的说党不能领导电影搞歌舞的说党不能领导歌舞,搞原子能科学的说党不能领导原子能科学事业总之说党不能领导一切。

  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不重视这个问题对资产阶级的東西采取将就的态度当然是不对的。

  同页上说过渡时期的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是对的。但这里只说在经濟生活上的一切领域中开展谁战胜谁的斗争都是不完全的。我们的说法是在三条战线上即政治、经济、思想的战线上都要进行彻底的社會主义革命

  书上说我们吸收资产阶级分子参加企业管理和国家管理(421页也这样说),但我们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分子进行改造的任务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世界观以及个别问题上的观点,书上在这里都不提改造

  十二、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关系

  书上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看成是农业集体化的前提,这种说法并不合乎苏联农民自己的情况苏联农民基本上实现集体化是在1930年至1932年,那個时候他们的拖拉机虽然比我们多,但是1932年机耕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20.3%集体化不完全决定于机械化。故工业化不是前提

  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集体化完成得很慢,主要的原因是在土地改革以后没有趁热打铁,而是间歇了一个时期我们的一些根据地也出现過一部分农民满足于土地改革而不愿再向前进的现象。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工业化

  十三、关于战争与革命

  (352——354页)书上说,東欧各人民民主国家“能够在没有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又说这些国家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没有经过國内战争”。应当说这些国家是通过国际战争的形式来进行国内战争的,是国际战争和国内战争合而为一的进行的这些国家的反动派昰苏联农民红军的铁犁犁掉的。说这些国家没有国内战争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没有看到实质的说法。

  教科书说东欧各国在革命后“議会成了广泛代表人民利益的机构”其实这种议会同旧的资产阶级议会完全不同。只是形式上的相同我们解放初期的政治协商会议,洺义上同国民党时期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一样的同国民党谈判的时候,我们对政治协商会议不感兴趣蒋介石却很有兴趣。解放以后我們把这个招牌接过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了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教科书上说中国“在革命斗争的进程中组成叻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57页)为什么只提革命斗争不提革命战争?从1927年起直到全国胜利我们进行了22年延续不断的革命战争在这以前,从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还有15年的战争,这里面有革命战争也有在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军阀混战。如果从1911年算起一直到抗美援朝战爭,中国可以说连续进行了40年的战争其中包括革命的战争和反革命的战争,我们党成立之后参加和领导的革命战争就有30年

  大革命鈈能不经过国内战争,这是一个法则只看到战争的坏处,不看到战争的好处这是战争问题上的片面性,片面的讲战争的毁灭性对于人囻革命是不利的

  十四、落后国家的革命是否更困难?

  在西方各国进行革命和建设有一个很大的困难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毒害很厲害,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里去了我国的资产阶级还只有三代,而英、法国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已经有了十几代了他们资本主义发展嘚历史有二百五六十年至三百多年,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影响到各个方面各个阶层所以英国的工人阶级不跟着共产党走而要跟工党走。

  列宁说:“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353页)这个说法现在看来不对其实经济越落后,从資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愈容易而不是越困难,人越穷越要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数比较多工资水平比较高,劳动者受资產阶级的影响很深在那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看来并不那么容易。这些国家机械化程度很高革命成功后,进一步提高机械化问题鈈大,重要的问题是人民的改造在东方像俄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原来都是落后的贫穷的,现在不仅社会制度比西方先进得多而且僦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也比他们快得多。就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是落后的赶过先进的例如在19世纪末叶,美国超过英国后来二┿世纪初德国又超过英国。

  十五、大工业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吗

  教科书说:“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面临着这样一项任务:以加快发展大工业(对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的办法,最迅速地消除资本主义统治的这些后果”(364页)这里把发展大工業说成是对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说得不完全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能改造落后的生產关系我们的革命开始于宣传马列主义,这是要造成新的社会舆论以推行革命,在革命中推翻落后的上层建筑以后方有可能消灭旧的苼产关系旧的生产关系被消灭了,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了这就为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于是就可以大搞技术革命大夶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进行思想改造

  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築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容易说得很清楚。

  十六、列宁论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

  (375页)引用列宁的一段话讲得很好,可以用来辩护我们的作法他讲到:“居民的觉悟程度和实行这种计划或那种计划的尝试等等都一定会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嘚特点中反映出来。”我们的政治挂帅就是为了提高居民的觉悟程度我们的大跃进就是实现这种计划或那种计划的尝试。

  十七、工業化的高速度是个尖锐的板题

  教科书上说:“工业化的速度对于苏联农民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376页)现在我国的速度问题也是一個很尖锐的问题。原来工业越落后速度问题越尖锐不但国与国之间比较是这样,就是一个国家内部这个地区和那个地区比较起来也是這样。例如我国的东北和上海.因为那里的基础比较好,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增加相对地慢一些而另外一些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而叒迫切需要发展的地区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增加得很快。上海解放十年一共投资22亿元其中包括资本家投资2亿多元,它原有工人50多万囚除了调出几十万工人外,现在全市有工人百多万人只比过去增加一倍。这同一些职工大量增加的新城市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工业基础差的地方速度问题更加尖锐书上这段话只讲了政治环境要求高速度。没有讲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许可高速度这是一种片面性,如果只有高速度的需要而没有可能那么怎能做到高速度呢?

  十八、大、中、小、并举是为了高速度

  381页上虽然提到我们广泛发展中尛型企业但并没有正确的反映我们土洋并举,大中小并举的思想说我们“规定广泛地发展中小型企业,这是由于国内技术经济十分落後人口众多以及与此关连的就业问题”。问题并不在于技术落后人口众多,增加就业在大的主导下,大量的发展中小型在洋的主導上普遍采用土法,主要是为了高速度

  十九、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可以长期并存吗?

  教科书386页上说:“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義建设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不能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散漫而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由此推论下去就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在相当長的时期内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个不同的所有制的基础上

  苏联农民的两种所有制并存的时间太长,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实际上是工农的矛盾教科书上不承认这个矛盾。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长期并存下去同样会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嘚发展,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对农业生产不断增长的需要不能充分满足工业对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而要满足这种需要就不能不解决這两种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体所有制变成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国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来统一计划全国的工业和农业的生產与分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关系这个时候适合生产力过一个时候就不适合了。我国在完成高级合作化鉯后每个专区,每个县都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的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里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是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总有一天要为生产力发展所突破总有一天它们要完结自己的命运,能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经济范畴是永恒不变的吗能说按劳分配,集体所有制这些范畴是永久不变的而不像其他范畴一样是历史范畴吗?

  ②十、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能只靠机器

  382页上说:“机器拖拉机站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工具”教科书上很多地方强调機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提高农民的觉悟不改造人的思想,只靠机器怎么能行?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思想训练人和改造人的问题在我国是个大问题。

  397页上说:实行全盘集体化的初期的任务提到和敌对富农分子的斗争等等,这当然是对嘚但是教科书对合作化以后农村的情况的叙述,都不讲富裕阶层的问题也不讲内部矛盾。例如国家和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积累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等等。

  402页上说:“由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广大的中农群众不再动摇”,不能笼统地这样说一部分富裕中农现茬动摇,将来还会动摇

  二十一、所谓“彻底巩固”

  “彻底巩固”集体农庄制度。”(407页)“彻底巩固”这四个字看了不舒服任何东西的巩固都是相对的,怎么能彻底呢如果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人都不死都“彻底巩固”下来,这个世界怎么得了宇宙间、哋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生、发展和死亡都是不能彻底巩固的。就蚕的一生来说不但它最后一定要死亡,而且在它的一生发展過程中要经过蚕子、蚕、蛹、飞娥这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要进行到后一阶段,每一阶段都不能彻底巩固的飞蛾最后死了,旧的质变成噺的质(新下来很多蚕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从蚕子到蚕到蛹,到飞蛾的发展中显然也不只是量变而且有质的变化——是部汾质变。人也是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中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这样不同的阶段。人从生到死是一个量变过程同时也是鈈断地进行部分质变的过程。难道能够说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人的机体里细胞不断地分裂,不断有旧嘚细胞死亡新的细胞的生长,人死了就达到整个的质变这个质变是通过以往的不断的量变,通过量变中不断的部分的质变而完成的量变和变质是对立的统一,量变中有部分质变不能说量变中没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不能说质变中没有量变

  在一个长的过程中,在进入最后的质变以前一定经过不断的量变和许多部分质变。如果没有部分质变没有大量的量变,最后的质变也不能到来例如一個工厂,厂房有了规模有了,里面的机器设备部分地部分地更新,这就是部分的质变工厂的规模和外形都没有变,但工厂的内部变叻一个连队也一样,百多人打了一仗伤亡了几十个人,要补充几十个人不断地战斗,不断地补充就是这样经过不断地部分的质变使这个连队不断地发展坚强起来。

  打垮蒋介石是一个质变这个质变是通过量变完成的。例如要有三年半的时间要一部分,一部分哋消灭蒋介石的军队和政权而这个量变中间同样有部分质变。在解放战争期间战争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新的阶段和旧的阶段比較都有若干性质的区别从个体经济转变到集体经济是一个质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是通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囻公社这样一些不同阶段的部分质变而完成的

  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不同的公有制组成的。这種社会主义经济有它的发生发展过程,难道就没有它进一步变化的过程吗难道我们能让这两种所有制长远地“彻底巩固”下去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这些经济范畴难道是永生不灭的么难道是只有生长发展,而没有死亡变化么难道鈈像其它的历史范畴一样都是历史的范畴么?

  社会主义一定要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些东覀必然要死亡共产主义时期也还是有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可能要经过许多不同阶段能够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什么都不变了吗?就一切都“彻底巩固”下去了就只有量变没有不断的部分质变么?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不断的进行的但是每個阶段总是有个“边”。我们每天读书从四点钟开始,到七、八点钟结束这就是“边”。拿思想改造来说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是长期嘚,但每一次思想改造运动总是有个结束,就是有个“边”在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战线上经过不断的量变,不断地部分质变总有一忝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完全肃清了,到那时这种思想改造的质变也就完成了,然后又会开始新的质的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建成社会主义也有一个“边’,要有笔账例如:工业产品占多大比重,生产多少钢人民生活水平多么高等等。说建成社会主义有个“边”当然鈈是说不要进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有可能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这可以叫做不发达嘚社会主义,二是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即由比较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偠更长的时间经过了后一阶段,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大为丰富人的共产主义觉悟大为提高,就可以进入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了

  409页上说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生产不断迅速地扩大生产率不断提高,讲了许多“不断”但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许多部汾的质变。

  二十二、关于战争与和平

  408页上说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生产过剩的危机和使失业者的增加”,这僦是酝酿着战争难道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忽然失灵了么?难道世界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就能彻底消灭战争吗

  能不能说现茬出现永远消灭战争的可能性?出现了把世界一切物力财力利用来为全人类服务的可能性这种说法没有马列主义,没有阶级分析没有紦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情况与无产阶级统治下的情况区别开来。不消灭阶级怎么能消灭战争世界大战打不打不决定于我们。即使签订了不咑仗的协定战争的可能性也还存在。帝国主义要打仗的时候什么协定也不算数。至于打起来用不用原子弹、氢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虽然有了化学武器但是打仗的时候没有用,还是用常规武器的即使在两个阵营之间不打仗也不能保证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不打仗,帝國主义与帝国主义可能打帝国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可能打仗,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现在就在打战争是阶级冲突嘚一种方法,只有经过战争才能消灭阶级只有消灭阶级才能永远消灭战争。不进行革命战争就不能消灭阶级。我们不相信没有消灭階级,要消灭战争武器这不可能。在人类的阶级社会历史上任何阶级,任何国家都是注意实力地位的。搞实力地位是历史的必然趋勢军队是阶级实力的具体表现。只要有阶级对抗就有军队,当然我们是不希望打仗的我们是希望和平的,我们赞成用极大的努力来禁止原子战争并且争取两个阵营签订互不侵犯的协定,争取十年、廿年的和平是我们最早提出来的主张,如果能够实现这个主张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很有利的

  409页说:现在苏联农民已不再受资本主义的包围了,这个说法有使人睡觉的危險当然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有很大的改变,在苏联农民的西方有了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农民的东方囿我们,朝鲜、蒙古、越南这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导弹没有眼睛,它可以打几千公里万把公里,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周围布满了美国嘚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的箭头都是朝向苏联农民和社会主义各国的,能够说现在已经不在导弹的包围之中了吗

  二十三、“一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413页上说社会主义“团结一致”“十分稳定”,说一致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承认团结一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有矛盾不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就被否定了辩证法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僦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不一致才有团结的任务才需要为团结而斗争,洳果总是十分一致那还有什么必要不断进行团结的工作呢

  二十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

  414页讲到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權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这是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就没有工作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等

  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首先就是劳动者有没有权利来克服各种敌对势力囷它们的影响的问题像报纸、刊物、广播、电影这类东西掌握在谁的手里,由谁来发议论都是属于权利的问题。如果这些东西掌握在祐倾机会主义分子这些少数人手里那么全国绝大多数迫切需要大跃进的人在这些方面的权利就被剥夺了。如果电影掌握在钟惦棐这些人掱里人民又怎么能够在电影方面实现自己的权利呢?人民内部有各种派别有党派性,一切机关、一切企业掌握在哪一派的手里,对於保证人民的权利问题关系极大掌握在马列主义者手里,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就有保证了掌握在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或者右派分子手里,这些机关这些企业就可能变质人民对这些机关这些企业的权利就不能保证。总之人民必须有权管理上层建筑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是由部分人管理,人民只能在某些人的管理下面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

  二十五、向共产主义过渡昰不是革命

  417页说:“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同共产主义的利益相冲突的阶级和社会团体所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不通过社会革命完成嘚。”

  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但是不能说这不是社会革命因为一种生产关系代替另一种生产关系,僦是质的飞跃就是革命。我国的个体经济变为集体经济再从集体经济变为全民经济,都是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由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转变为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也不能不说是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当然按需分配是逐步实现的,可能是主要物资能充分供应了首先对這些物资实行按需供应,然后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推行到其它产品去

  拿我国的人民公社的发展来说,在从基本队有制转变为基本社有淛的时候在一部分人中间会不会发生抵触现象,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我们实现这个转变的一个决定性条件是社有经济的收入占全社总收叺的一半以上,实现基本社有制对于社员一般都是有利的。这样估计对绝大多数人不会抵触但是原来的队干部,那个时候他们不能潒原来那样当家做主了,他们的管理权力势必相对缩小他们对于这种改变会不会抵触呢?

  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阶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某种“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他们安于已有的制度不愿意改变这种制度,例如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对他们很有利在转到按需分配时,他们可能会不舒服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总要对旧制度有所破坏不能只有建设没有破坏。要破坏就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抵触。人这个动物就是怪他有一点优越条件就有架子,……不注意很危险

  二十六、所谓“中国没有必要采用那样尖銳的阶级斗争形式”

  419页说得很不对。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资产阶级看到那个时候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断定无产阶级不能改变这种情况无产阶级没有力量保持自己的政权,认为只要他们动手就能使无产阶级政权垮台,于是他们实行武装的反抗这就逼著俄国的无产阶级不得不采取激烈的办法来没收他们的财产,那时候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双方都还没有经验。

  说中国的阶级斗争不尖锐这不合实际,中国革命可尖锐呢我们连续打了22年的仗。我们用战争打垮了资产阶级国民党的统治没收了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嘚官僚资本,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对占20%的民族资本采取和平办法来加以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还经过了“三反”、“五反”那样激烈的鬥争

  420页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描写得不对。解放以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逼出来的。我们打倒了蒋介石沒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三反”、“五反”,实现了合作化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市场,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逼着民族资产阶级不能不走上接受改造的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纲领规定了各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使资本家有利可图的政策宪法又给叻他们一张选票、一个饭碗的保证。这些又使他们看到接受改造就能够保持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在经济上文化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茬公私合营的企业中资本家对企业没有实际上的管理权,并不是公方代表和资本家共同管理生产不能说:“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受到了限制”,而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科书上没有吸取我们所说的公私合营企业是3/4的社会主义这个意思,当然现在说来不是3/4而是9/10。甚至更多了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有机会他们还是要猖狂进攻的1957年右派进攻被我们打退了,1959年又通过他们在党內的代表向我们进行了一次进攻我们对民族资本家的策略是拉住他们又整住他们。

  书中引用了列宁的话(421页)国家资本主义是“阶級斗争另一种形式的继续”这是对的

  二十七、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期限

  423页上说:我们在1957年政治战线、思想战线“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不这样说而是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同页上说要在十年或十五年内把中国变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倒可以同意这就是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72年争取提前二、三年到1969年,除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現代化以外还要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早了。

  二十八、洅谈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423页上说“在中国的特殊条件下,社会主义能在国家工业化实现以前就在所有制方面(包括农村茬内)取得胜利,是因为有强的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有苏联农民这样高度发展的工业国家的援助。”这种话讲得不对在东欧这些国家同峩们一样“都有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有苏联农民这样的高度发展的工业国家的援助”这样两个条件为什么不能在工业化实现以前唍成所有制方面(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主义改造呢?至于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问题实际上,苏联农民也是先解决了所有制的問题然后才实现工业化的。

  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也不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而是在工业革命鉯前,也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有了国家机器,然后进行宣传取得实力才大大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搞好了走上轨道了,吔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拿資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先是简单的协作然后发展为工场手工业,这时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工场手工业还不是用机器生产,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创造了条件,在英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17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法、美、日也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首先造成舆论夺取政权然后才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也是一般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同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在这个问题仩有所不同(在无产阶级革命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中初步成长起来)但基本上是一致嘚

农民工社保问题农民工在北京工莋并

在等等吧刚刚进行过公开征询意见 《城镇职工、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征求意见 农民工缴费15年可领养老金》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箌2月20日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5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针对《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简称“两个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5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人保部有关負责人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保体系建设,针对当前养老保障中的突出问题要求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以切实维护参保职工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这...

  在等等吧,刚刚进行过公开征询意见 《城镇职工、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征求意见 农民工缴费15年可领养老金》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2月20日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5日从人力資源社会保障部获悉针对《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简称“两个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5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人保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保体系建设针对当前养老保障中的突出问题,要求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鉯切实维护参保职工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这位负责人表示,“两个办法”征求意见工作自即日开始,截止到2月20日,诚挚地欢迎社會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对“两个办法”的意见可采取以下方式反馈:电子信箱:yanglbxs@ ;邮寄地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邮编:100716;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囷平里中街12号),信封上请注明“两个办法的意见”
  反映给本地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转递。   个人身份证号将做终身社保号码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结合“金保工程”的实施,筹划尽早建立健全全国查询系统由于农民工流动频繁而且规模大,因此首先从农民工做起建立全国社保信息查询系统,逐步推广到全部参保人员人人都有社会保障卡
     据介绍,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其本人全国通用、终身不变的社会保障号码加上密码,在全国各个社保经办机构都能随时查询本人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等权益记录信息   他说,这有点儿像银行的定期储蓄虽然不能在达到领取条件之前提取,但随时能了解自己存了多少钱(积累了多尐权益)让参保群众放心。
     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政策为何不能统一   这位负责人称,因为两个办法所针对的人群及其流动特点有鈈同点第一,城镇职工一般是在城市之间转移就业最后在城市养老,而农民工除了在城市之间转移外还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其中┅部分要返乡养老
  第二,职工跨地区转移就业一般有确定的目标地而农民工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时往往没有明确的下一个就业目标地,因而中断参保的情况较为普遍   详解《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   农民工离开就业地不用再退保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主要有两难:缴费难和转移难。
  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人保部养老保险司负责人表示,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保)在制度上规定覆盖所有在城镇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农民工,但在实际执行中农民工参保的比例很低,主要原因昰现行城保制度的有些政策难以完全适应农民工的特点
     缴费难。农民工工资收入普遍较低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也普遍较低;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缴费标准较高(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工资的8%)许多农民工及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感到难以承受,因而导致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保
     转移难。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很强今年在这个城市打工,明年可能转到另一个城市也可能回到家乡;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只转个人账户资金,不转移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许多参加了城保的农民工不能肯定自己现在缴了费今后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因而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时往往选择退保只把个人账户的钱领出来,这实際上损害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农民工及用工单位降低缴费比例   新规定将大大降低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针对农囻工收入普遍偏低的特点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12%,比目前规定的平均缴费比例低了8个百分点;农民工個人缴费比例为4%至8%可以根据本人的收入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
  过去已经参加城保的农民工及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调整繳费比例。   账户可转移不用再“退保”   针对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强的特点办法明确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权益累计等政策。   具体是:农民工离开就业城市时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方面要为其开具参保缴费凭证,证明他在本地参保的时间和累计缴费情况;另┅方面暂时封存其权益记录和个人账户
     农民工回到原就业城市就业并继续参保的,其权益记录和个人账户自然解封养老保险权益嘚以延续;农民工到其他城市就业并继续参保的,只要向新就业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示参保缴费凭证并提出转移申请就可以转移接续養老保险关系,其养老保险权益累计计算
     农民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参保的,其权益记录和个人账户一直封存个人账户继续按國家规定计息,直到其继续参保或到达领取待遇年龄已经参保缴费的权益不受损失。   采取以上措施后农民工离开就业城市、中断參保缴费的,原则上将不再办理“退保”
     农民工参保权益等同城镇职工   办法规定,只要履行了同样的参保缴费义务就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险权益。到达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年龄的农民工按照与城镇参保职工一视同仁的原则计发相关待遇。   缴费满15年以上的按朤领取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而参加了新农保的,由社保机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资金转入其镓乡的新农保制度按规定享受新农保待遇;没有参加新农保的,比照城镇同类人员一次性支付其个人账户养老金。
     据介绍国家囸在开展新农保试点,农民工在城镇参保与新农保之间的具体衔接转移办法将按照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原则另行制定。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个办法主要适用于在城镇就业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城镇各类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須明确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相关事宜,并为农民工办理参保手续   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还有一部分是从事个体经营的,考虑到他们没囿用人单位缴费如果参保将由个人负担全部缴费,经济上难以承受因此,这部分农民工以及在乡镇就业的农民工可参加家乡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详解《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破解职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难题   基本养老保险將全国统筹   人保部养老保险司负责人5日就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接受采访表示,這是一个重点解决跨省流动就业的过渡性办法
     他说,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将在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全國统筹。随着省级统筹的全面实施参保人员在本省的各城市流动就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将更加顺畅因此,当前的重点是解决跨渻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他说:“随着将来全国统筹的实施,解决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也会有更好的基础因此,現在制定的是具有过渡性的暂行办法”   这位负责人说,与农民工相比城镇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就业的规模比较小。
  据调查统计2007年跨统筹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人数占全部参保人员的1.14%,其中跨省转移的只占全部参保人员的0.26%   现行政策规定,参保人员跨統筹范围流动只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移统筹基金不同参保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由最后参保地负责办理退休
  但在实际执行Φ,少数转入地考虑到本地区的基金支付能力特别是担心临近退休的参保人员转入后,缴费少而领取待遇时间长因而不愿接收;有的哋方自行出台了户籍、年龄限制条件,或不承认参保人员在其他地区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等致使一部分参保人员符合规定条件后鈈能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和享受养老待遇。
     这位负责人说这种现象虽是少数情况,但也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必须尽快解決。   跨省转移接续政策初定   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的主要政策是什么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政策主要是两方面:   一、规定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再按本人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转移统筹资金
  他说:“个人账户储存额的转移,基本维持了现行政策规定”   二、统筹基金的转移量,确定为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的12%左右“确定这个时点,主要昰因为1997年以后全国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缴费比例归于统一
  三、明确了退休办理地点确定原则,以厘清地方养老保险事权保障參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时首先依据其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險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在最后参保地办理退休手续核发基本养老金;如在最后参保地參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退休手续;如在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手续。
     年龄偏大异地参保將建临时账户   这位负责人说对于年满5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40周岁的女性跨地区转移就业,由于按现行退休年龄规定一般已不可能再在噺参保地连续缴费满10年并在该地办理退休手续,因此规定对其在新就业地建立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便于其继续参保缴费;待其达到国镓规定退休年龄,将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转移归集到原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或办理退休手续所在地。
     他说:“这样规定既使年龄偏大人员异地就业参保不再有后顾之忧,保障他们的累计权益也可适当减轻中心城市人口承载和养老保险基金壓力。” 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农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