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周围究竟部署多少五大战区兵力部署详图に

三峡大坝周围究竟部署了多少兵力?国人可以放心了 国家实力强大三峡大坝周围究竟部署了多少兵力?国人可以放心了 国家实力强大等疯来百家号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修建历时接近10年,工程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除了三峡大坝本身抗击打能力过硬之外,我国在其周边地区也部署有严密的防空体系。在我国东南、中南地区部署有多道防空网以及上万枚各类型防空导弹,并且还有十多个战斗机师。并且在内层还配备有战斗机师,时刻保护三峡大坝的安全。外军想要对三峡大坝来一个一次性的大伤害打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国部署有相控阵雷达、高空探测雷达以及各种电子战系统,内层设置有三道防空网,我国国力很强大呀!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等疯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将与您分享快乐与欢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三峡大坝能抗住多大的打击和溃坝后带来的伤害?-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三峡大坝能抗住多大的打击和溃坝后带来的伤害?
来源:wukong &责任编辑:小易 &
用户回答1: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清华水利系的课程中讨论过。自古以来,水库大坝都是军事打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三峡大坝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就受到世界的关注。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靠自身的重力就可以满足稳定性的条件。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抗击核打击,其自身具有很强大的抗打击能力。混凝土重力坝依靠每个独立的坝段自身重力与河床间的摩擦力,稳定性高。早在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初期,就已经在三峡大坝附近布置了严密的防空导弹阵。当有战争威胁的时候,三峡大坝会启动多重防御措施,中国军方在三峡周围部署了各型防空作战武器,比如国产红旗9、红旗16、红旗7等防空导弹,确保形成远、中、近,高、中、低的立体防御作战系统。即使坝体被炸开一个口子,也不会造成全线溃坝,更不会因此形成严重的次生灾害。毕竟战争也不是一天就发生的,当情况比较严峻的时候,将会提前开闸放水,这样就不会因为突然溃坝对下游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最后,请相信我们国家强大的防御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这个答案是不用担心,三峡没有任何问题。用户回答2:实际上,早在1958年,三峡工程人防安全问题就已经提到议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三峡工程,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愿。1959年,中央开始规划三峡工程,考虑到战争因素,同时也开始了对大坝人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家成立的人防小组汇集了60多名各方面专家,从1959年到1961年,首先进行了三峡工程抵御常规武器袭击的实验,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近十多年来,仅模拟尖端武器的试验就达200多次。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没用 三峡大坝是一座坚固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由2689万吨混凝土外加29万吨钢筋和25.5万吨钢材组成,坝高185米,大坝底部宽121米,坝高和坝宽都超过100米。 关于三峡大坝的坚固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的设计特点,可以使遭受打击的破坏性减到最小。他说:“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 三峡水库不是“一盆水” 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水库的长度达600多公里,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 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水利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大坝溃口在宽度为1000米、700米、400米3种不同情况下,在宜昌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三峡万一溃坝,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保护大坝有天网 兴建三峡工程是党和国家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反复论证后才决定的,对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未来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早有考虑。因此,在建设大坝的同时,我国也构筑起了一个严密的防御网。虽然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9年,但有关的防御早就部署就绪,并仍在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把国土防空作为重中之重。目前,中国的防空能力在大气层以内具有很大优势。大气层以内的防御体系分高、中、低3层。担负防御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空军航空兵、空军地面防空部队及陆军防空部队。 组成防御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导弹,各种类型作战飞机,单兵对空导弹,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据悉,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从里到外按陆军防空部队、空军防空部队、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其任务分配是:高中空由空军航空兵主要负责,中低空由空军、陆军的防空部队负责。 三峡大坝地处中国内陆,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中国多层次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御体系,偷袭三峡大坝都属于白日做梦,至于人背肩扛的常规小炸弹,对极端坚固的三峡大坝只能是“隔靴搔痒”,以美国的超强军事实力,除非他们想玉石俱焚否则就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另外如果在黄石公园引爆核弹,会有激起这里的超级火山爆发吗?爆发会怎样?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科普一下黄石公园。很多读者可能对黄石公园都不陌生,因为它在全世界都鼎鼎大名,其位于美国中西部,地处号称"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脉,横跨怀俄明州、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从北到南101公里,从西到东87公里,它是美国最大的地质公园,也是全球第一个地质公园,但是它的著名并不是它的面积,而是它独特的地形和地质结构。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探测研究发现在美国黄石公园下面有一个巨大的熔岩湖,而且这里也堪称地球上地壳岩石最薄的地方,地质学家们通过多次探测发现这里有的地方地面只须向下九公里就能到达熔岩湖,以人类目前的钻探技术,在这里向下钻探,就可以直接钻到岩浆(前苏联的钻探深度曾超过一万米)。所以这里也是全世界地质结构最危险的地方。地质学家们都认为这里是全世界最容易爆发超级火山的地方,不只是因为这里地壳薄,也是因为地下的熔岩湖面积极大。据说这里如果发生火山喷发的话,可以一次性的改变美国的地质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几乎所有生物都将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流出的熔岩可以覆盖1/3的美国土地,大部分的美国国土都将覆盖一米厚的火山灰,中部地区甚至可能厚达几十米,就连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也会被铺上一层,更不用说地面以上的了,所以一旦黄石公园火山喷发,美国不但是回到石器时代的事情了,或将会回到地球的远古时代。那么如果在黄石公园上引爆一颗核弹,会不会引发这里的火山喷发呢?其实这样去假设太简单,因为有两个条件必须去考虑,首先必须得说是多大的核弹,再就是黄石公园的地壳下面岩浆积蓄了多大的力量,所以必须至少在这两方面作出不同的假设才行。2013年时,有美地质学家宣称,经过几十万年的沉睡,黄石公园下面的岩浆湖已经积累了强大的喷发能量,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但是如果像美国扔到日本广岛和长崎那样的50万吨TNT级别的原子弹,仍然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那种原子弹即便在地下100米爆炸,也难以影响下面的地质结构,一些地下核试验用的核弹和其级别差不多,但即便是深埋地下,核试验最大的动静也只在地表引起了5级地震,对下面的地质构造没什么破坏,所以还不足以引发火山爆发。不过如果是将千万吨级别的氢弹埋到黄石公园数百米深处引爆,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这样级别的氢弹或会使得地下一两公里厚的地壳发生断裂或产生裂缝,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下面的岩浆积蓄的力量足够强,这样它就有可能在变薄的地方顺着裂缝喷发出来,黄石火山也就爆发了。由于人类能制造的核弹并没有最大的限制,所以也可以说核弹是可以引起黄石火山爆发的,史上最强的核弹是前苏联制造的“沙皇”氢弹,爆炸当量为5000万吨TNT炸药,如果将这样的一个家伙在美国黄石公园上引爆,黄石火山可能就不会再沉默了。但是,如果黄石火山发怒,倒霉的将不仅是美国,世界各国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为全世界的气候都将被改变,因为它喷出的火山灰将会弥漫全球,地球接收的太阳光将减少,天空将变暗,很多地方将下起带着泥灰的酸雨,全球气温都将降低,一些难以适应气候改变的动植物将死去,农作物将大幅度减产,林业畜牧业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黄石火山的喷发,对全人类来说A都不是好事情。用户回答3:本人从1997年开始在三峡坝区工作,还是比较了解的,谈谈我的观点。三峡大坝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靠自身的重量就可以满足稳定条件,并有相当的安全系数。大坝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10%的余度进行校核,同时也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最不利的荷载的组合,如地震等因素在内,应该说大坝本身的安全是非常可靠的,如果说想通过常规武器一下使大坝溃决,洪水滔天而下,淹没下游,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除非爆发核战争。但是,爆发核战争通常都应该有预兆,不可能突然爆发,所以,即使爆发核战争,也有事前的防范措施。第一,大坝有11万立方米/每秒的巨大的泄洪能力,即便假设一秒钟泄洪5万立方米,一天就可泄掉43亿立方米的库容,正常运用状态下,在145米的水位以上,三峡大坝库容大约是220亿立方米,四五天时间就可以全部泄完,如果加大泄洪量,这个时间还会缩短。这种情况下,即便大坝瞬间被毁,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第二,大坝在设计、论证过程中,已做了溃坝试验,这是在我国最权威的科学家的指导下做的试验,模拟一旦大坝溃决,会对下游造成什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大坝突然溃决,影响也是大坝下游部分区域,并不像人们想像的从宜昌到上海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都会给淹掉。以上讲到的都是大坝在溃坝下所考虑到的应对方法,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国的版图,三峡大坝地区华中地区的西部,远离我国四周边境,而且中国目前的空中军事实力已经接近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具备了保护我国领空的实力,远程轰炸对于三峡大坝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就是远程巡航导弹精确打击,中国的导弹攻击和防御水平一直是处在世界的前列,除了中国边界的防御以外,在三峡大坝的四周还有几个重要城市可以对三峡大坝的导弹防御构成一道屏障,即北部的洛阳,西部的重庆,东部的武汉,南部的长沙。另外在三峡大坝附近区域也将进驻我国第二炮兵部队对大坝进行保护。现在我们还做一个最坏的打算,就是大坝在受到核弹攻击后崩溃,长江中游地区受到灭顶之灾,那将是以牺牲中国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平民为代价的战争,中国是一个具备了相当核攻击能力国家,恐怕那个国家也不愿意,不敢打这样一场战争。用户回答4: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1998年长江洪灾之后建成的三峡大坝因此备受关注,人们期望它能够承担起固若金汤的防洪大任。但澎湃新闻日前专访长期研究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洪问题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时,他认为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没那么强。6月7日,长江防总办公室副主任陈敏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也表示:三峡工程现有的防洪库容,相对于巨大的超额洪量仍显不足,“长江防洪并不是高枕无忧”。回看这些年关于三峡大坝防洪能力的报道,可谓直线下降。日,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日,题为《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日,题为《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日,题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内文称“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从“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包管一切”,到“能力没那么强”,落差之大,令人惊诧,公众爆棚的信心迅速消融,质疑陡然增加:到底哪一种说法更真实?三峡大坝到底有多大的防洪能力?其实,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2010年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上述媒体报道的“四种说法都对”:“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当遭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但其他方面可能会受影响”。“可以抵御千年一遇洪水”,是指“当千年一遇的洪水来临之际,大坝的各种运行指标都不会受到影响”。“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大坝的拦蓄调节,能保障下游安全,让下游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从原来的“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据此,我们大体明白,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也就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所以,遭遇“98+”大洪水肯定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何况,三峡大坝自蓄水以来没有经历过大洪水的考验,谁也不敢打包票。现在,理性、科学看待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可以打消公众过高的期望。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算起,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0多年。期间有支持,也有反对和审慎的言论。虽然工程最后上马,但并不是说反对和审慎的声音没有道理,也不会因为上马和建成而消失。新闻报道可能并没有什么事实错误,但是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和观点,标题之制作则大有文章。对公众来说,这样的报道会让人误解三峡大坝的真实防洪能力。理性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决策开诚布公,公众有序参与,学者理性分析,媒体客观报道。比如三峡工程,其“防洪能力论证结论中已经是明确的”,发电之有益于社会,以及大坝建设对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之破坏与影响,都应该通过权威机构公之于众,并接受公众质疑与讨论。这样,三峡大坝防洪能力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而用户回答5:这个问题,其实在三峡大坝论证阶段就有广泛的讨论论证。三峡大坝的安全放在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三峡大坝在方案中,就已经包含了不同方式攻击下大坝能承受的能力。而这个攻击,是包括了恐怖袭击、轰炸、钻地炸弹、巡航导弹、甚至洲际导弹、核武器――这些常规战争非常规战争的武器攻击,三峡大坝的建设及安全预案几乎全部考虑到了。结论就是请大家放心。三峡大坝常规攻击手段几乎不可能摧毁,而小当量十万吨以下的核武器也不能正面摧毁三峡大坝。为什么?因为三峡是重力坝!重力坝是用混凝土或石料等材料修筑,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保持稳定的大坝。 重力坝在遭受攻击后,因为混凝土重力坝的稳定性,是靠每一个独立的坝段自身的重力与河床之间的摩擦力,来平衡上游水压力的。即使被炸开一个大口子也就是那一个大口子漏水,而绝不会造成垮坝。重力坝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较好的防止溃堤。二战时期,盟军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水坝进行的大规模的轰炸,其中为了对付鲁尔大坝,英国特意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水面弹跳至坝底爆炸、重达九吨的炸弹。而英国皇家空军也确实不孚众望,准确的将炸弹投掷出去,炸弹也确实将鲁尔大坝炸开了一个口,很遗憾,盟军想象中的溃堤并没有出现,水只是从缺口中流出。而鲁尔大坝,就是早期的重力混凝土大坝的杰出代表。回到三峡来,三峡大坝坝长2308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它所用的混凝土是多少吨?1600多万立方米,将近3500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1东方明珠电视塔一共用了六万吨的混凝土。也就是说,三峡仅混凝土就差不多等于600个东方明珠塔的混凝土使用量。而要给这样的重力坝造成一个坝面的破坏,根据国家安全部门对三峡大坝的模拟袭击,至少超过100吨当量的炸弹,才可能“破坏”三峡大坝的一个独立坝面。除了搭载核弹头的战术导弹,其他例如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炮弹、巡航导弹等等还是洗洗睡吧。至于美军目前推崇的“JDAM”联合攻击弹,战斗部位的威力尚不足以对混凝土大坝造成实际伤害,所以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造成损失可以说是较小。为了以往万一,解放军在三峡周边建立200多个观测站、数十个各种防御类型基地、两个航空师、数目不详的机动旅,形成了一个空地一体严密合缝的立体防御系统。如果,如果万一三峡真的被人炸开一个大口子会怎么办?那也无须太过于担心。 三峡大坝的蓄水量为380亿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11万立方米每秒。也就是4至5天就可以将库区水量全部排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整个三峡库区的长度达600多公里,但是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所以,各位还是高枕无忧吧。用户回答6:想必你也知道三峡大坝的抗击打能力有多强。因为官方的数据及模拟图明明白白的摆在那儿。所以今天我不想谈他有多强大。而是想谈谁敢揍它。在定义上,三峡大坝属于民生工程,也就是说在战争中任何一个敌国一般是不要轻易动的意思,如果你一旦攻击我的民生工程,那么必然招致我国的核弹反击,因为三峡大坝是实体坝,要想有效打击它,必须动用核弹,而我国的发射核武器的三原则声明已经改成了:1.在中国核武器或核设施遭受敌人各种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 ,2. 在中国航空母舰、战略导弹核潜艇遭受敌人核武器或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3. 在中国本土重要设施、水利工程或居民聚居地遭受敌人袭击的情况下。如果外国军队或武装分子对上述中国的上述目标发动袭击,无论使用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发袭击,无论这些袭击行动是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后果。中国政府都有权利依据上述三原则,对发动袭击的国家、军队或武装分子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打击,而不必受到上述国家是否为有核国家、是否首先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限制。这在间接的说明了我国对核武器的使用有了更为广阔的条件。而有核弹的国家有哪几个,这就不用我说了吧!你要是设想菲律宾或者越南去攻击它,我也是没办法了?不过也有可能,那就是求它的干爹,下个蛋送给它。用户回答7:说实话,这个问题!无论问题主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这都是一个钓鱼的问题,那我漩涡鸣人yy最喜欢钓鱼,不请自来。水坝一旦崩溃的,会造成什么样的情况,我相信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偷袭德国鲁尔区的水坝,这个情况大概就知道,实在不行,看一下当初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引的黄河之水夺淮而入,不仅淹死了数10万民众,使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而且洪水所携带的大量尸体以及上游的大量垃圾,汇集在一起,不断的腐烂造成了瘟疫,在这之后,更是造成了1942年的大饥荒。说到这里,一帮卫道士肯定就说我是卖国贼,说我为什么真实的情况给说了出来。那我就稍微打一下你们的脸,三峡大坝真的是那么好偷袭的吗?本人是学水利的,有清楚的知道三峡这座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额……说的直白一点儿,整座大坝就是一个混凝土疙瘩,对于喜欢玩爆破的恐怖分子而言。三峡大坝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噩梦。三峡大坝的建立之初,曾经承受过一次类似于爆炸一般的经历,那是最后一期主体工程当时要把三峡大坝前端的拦水坝给去掉,因此选择了爆破,二者之间的距离特别的近,但是爆炸所产生的余波在加上水流的冲击并没有影响大吧的主体,事实上,普通的炸药很难伤及大坝主体,即使受伤了,也不会像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水坝一样立刻崩溃,那座水坝是一座拱坝,通俗一点,就是一个薄壳鸡蛋,所以有了缺口就立刻崩溃情有可原,但是三峡即使有缺口,也可以凭借主体的稳固,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功能,为后来的抢修和泄水,赢得相应的时间。与此同时,下游的葛洲坝,上游的二滩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也可以为三峡分担相应的压力,这个方向,无忧。因此,普通的小偷小摸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大手笔呢?比如,导弹,核弹?那么,这就涉及军事问题了,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腹地的好处就是,哪怕你是直接在边境发射导弹,我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预警,况且整个三峡有着完善的防空体系,拥有中,低,高三层防御体系,可以抗击空中饱和打击,而且,你还不知道军事部署,就问你气不气?如果你不死心,核弹……呵呵,你做好了与中国为敌的准备吗?三峡,国之重器,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三峡捐过钱(电费),它就是我们的孩子,想害我们的孩子,你问过我们做父母的意见了吗?无论是谁,只要想破坏三峡,就是与我们中国人为敌,你有这个觉悟吗?我说@悟空问答,下次可以提个问,怎么去抢劫美国黄金储备中心,这种活计,抢一次,富一生,打劫不花一分钱,多好啊!用户回答8:如果三峡大坝一旦发生溃坝,那么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中国的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都将暴露在洪水的威胁之下!这样的灾难我们还无力应对,因此损失也会非常惨烈,故不多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放心,三峡大白作为我国战略防御的重点,它的周围可以用“重兵把守”来形容!仅防空部队的规模和战力都是全军精锐,哪有那么容易让对手得逞?而且,三峡大坝本身的抗打击能力也是非常可观的。由于其本身是采用重力坝结构,是依靠本身的重力来阻挡水的压力,而不是靠材料和外形。由此带来的防御力让三峡在一般导弹面前根本无所畏惧,除非是被千吨级的战术核弹直接命中,那样才有可能造成一个缺口!不过,既然三峡都被核爆了,那么中国的战略核反击力量也会立即行动,让“东风快递”送去太阳的“温暖”!用户回答9:最近,居然有某地所谓专家叫嚣几枚导弹就可炸掉三峡,淹掉半个中国让我们屈服?这帮人是不长脑子吗?首先,即便那谁谁有能力打三峡大坝,难道我们会站着不动让它打啊?三峡大坝是“基建狂魔”用无数钢筋混凝土浇筑出来的,坝体高达185米,为世界第一大水坝。如果要炸塌这样的水坝,起码要20万吨以上当量的TNT炸药。那谁谁号称半年一年里就可以造出原子弹,就没想过对面就干瞪眼看着你造?当解放军是假的吗?以为大陆人眼都瞎了吗?就算你有原子弹,你TW离三峡大坝多远?1550公里!哪个人能在大陆防空武器和空军的目送下走完这1550公里?别扯TW有导弹,那些主持人天天挂嘴边的雄风3导弹,只是反舰导弹,卯足劲改良射程也只能达到500公里,至于所谓射程更远的“云峰”,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其次,早在三峡大坝论证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军队就考虑了三峡大坝被攻击的问题,并做了多年研究。从1959年开始,先是试验了常规武器攻击大坝,后来又多次模拟三峡大坝被核武器攻击的场景,收集了大量大坝被攻击和万一溃坝时的数据,在建造大坝时就根据模拟做了预防措施。而军队,早已根据可能的预案,有目的的调整了空军和防空部队的防区。这边早有准备,那边厢吓唬谁呢?最后,一帮所谓专家不知死活叫嚣炸毁三峡大坝,淹掉半个中国,就不知道有个词叫报复吗?别说深入中国内陆炸大坝,只要TW但凡有点出格的动作,被“东风”洗地是最起码的,还想炸毛线?与其叫嚣炸掉三峡大坝,还不如担心一下自家台北的翡翠水库。翡翠水库(下图)面积10.24平方公里,供应整个台北地区的用水和水电。有网友提供数据,如果翡翠水库被炸,台北将落入水平面七米以下。而要炸掉翡翠水库,对我们却是一块蛋糕,射程1500公里的导弹一大把,要用核武器有的是,都是现成的,直接射出去就是。这帮人有没有想过,到底谁怕谁?欢迎关注一个喜欢跟大家聊军事武器装备的头条号:士兵的军情之翼!用户回答10:自古以来,水库大坝都是军事打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三峡大坝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就受到世界的关注。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靠自身的重力就可以满足稳定性的条件。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抗击核打击,其自身具有很强大的抗打击能力。混凝土重力坝依靠每个独立的坝段自身重力与河床间的摩擦力,稳定性高。早在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初期,就已经在三峡大坝附近布置了严密的防空导弹阵。当有战争威胁的时候,三峡大坝会启动多重防御措施,中国军方在三峡周围部署了各型防空作战武器,比如国产红旗9、红旗16、红旗7等防空导弹,确保形成远、中、近,高、中、低的立体防御作战系统。即使坝体被炸开一个口子,也不会造成全线溃坝,更不会因此形成严重的次生灾害。毕竟战争也不是一天就发生的,当情况比较严峻的时候,将会提前开闸放水,这样就不会因为突然溃坝对下游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灾害。重力坝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较好的防止溃堤。二战时期,盟军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水坝进行的大规模的轰炸,其中为了对付鲁尔大坝,英国特意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水面弹跳至坝底爆炸、重达九吨的炸弹。而英国皇家空军也确实不负众望,准确的将炸弹投掷出去,炸弹也确实将鲁尔大坝炸开了一个口,很遗憾,盟军想象中的溃堤并没有出现,水只是从缺口中流出。如果,如果万一三峡真的被人炸开一个大口子会怎么办?那也无须太过于担心。 三峡大坝的蓄水量为380亿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11万立方米每秒。也就是4至5天就可以将库区水量全部排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整个三峡库区的长度达600多公里,但是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从空中打击的话,无论从哪个方向袭击都需要飞行800公里以上的距离,从这个条件看,已经刷掉了很多国家,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机型,不分敌我的话有苏30系列,鹰酱及其盟友的F15系列(其实就是韩国的F15K,和驻日美军的F15E,鬼子的F15J应该是没有对地攻击能力),毛熊的图95,图22和图160,鹰酱的B1,B52及B2,这些机型再挂载上武器,作战半径还得再减,战斗机几乎不可能能达到要求,这还是单单计算航程,如果在加上中国越来越先进的防空预警雷达及其构成的先进防空网,非隐身战机是不可能突进中国腹地,那么只剩B2(F22可以在中国上空加油不被发现的话,可能吗),从珠海航展等各类展会展出的各种探测传感器来看,解放军已经对类似飞行器有了长久的研究,B2只能说有机会,但机会及其渺茫。说了袭击可能性的问题,再回到这个提问的本质上来,既然已经被打击,那就要三峡大坝的抗打击能力。三峡大坝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大坝,其具体设计的抗打击参数应没有公布,应该是机密,如果公布了,那是我信息滞后了。我的看法是三峡大坝不同于一般大坝,它的坝型的类似等腰梯形,由坝底往上收缩,这种坝型底盘相当稳固,当量十几吨TNT爆炸应该没什么问题,据说可抵挡一定当量的核打击,当年核试验时就有模拟大坝的一手数据,这已经在CCTV播出,不是什么秘密。即使三峡大坝溃坝,溃坝的后果是洪水冲击,而三峡水库从地图上看,不是水库的大池塘那种类型,而是玩玩曲曲,两岸都是高山长达600公里的狭长水库,对洪水的下泻有非常良好的迟滞效果。所以我认为,即使三峡大坝发生一定程度的溃坝,会有一定的破坏,但不是灾难性的,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造成的破坏十分有限,如果是核打击那就不是你我可以考虑的情况了。三峡大坝害怕地震吗?理论上是不怕的。正如刚刚所说的,三峡大坝是一座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不需要辅助的措施,这座大坝每一部分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稳定自己。就好比一座山一样,地震可能会把大坝震出来裂缝、变成两段,但是剩下来的每一段大坝都可以完整的树立在那里,让水从震裂的缝隙中泄露出去,而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垮塌。在定义上,三峡大坝属于民生工程,也就是说在战争中任何一个敌国一般是不要轻易动的意思,如果你一旦攻击我的民生工程,那么必然招致我国的核弹反击,因为三峡大坝是实体坝,要想有效打击它,必须动用核弹,而我国的发射核武器的三原则声明已经改成了:1.在中国核武器或核设施遭受敌人各种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 ,2. 在中国航空母舰、战略导弹核潜艇遭受敌人核武器或常规武器袭击的情况下。3. 在中国本土重要设施、水利工程或居民聚居地遭受敌人袭击的情况下。如果外国军队或武装分子对上述中国的上述目标发动袭击,无论使用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发袭击,无论这些袭击行动是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后果。中国政府都有权利依据上述三原则,对发动袭击的国家、军队或武装分子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打击,而不必受到上述国家是否为有核国家、是否首先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限制。这在间接的说明了我国对核武器的使用有了更为广阔的条件。实际上,早在1958年,三峡工程人防安全问题就已经提到议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三峡工程,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愿。1959年,中央开始规划三峡工程,考虑到战争因素,同时也开始了对大坝人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家成立的人防小组汇集了60多名各方面专家,从1959年到1961年,首先进行了三峡工程抵御常规武器袭击的实验,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近十多年来,仅模拟尖端武器的试验就达200多次。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没用 三峡大坝是一座坚固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由2689万吨混凝土外加29万吨钢筋和25.5万吨钢材组成,坝高185米,大坝底部宽121米,坝高和坝宽都超过100米。 关于三峡大坝的坚固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的设计特点,可以使遭受打击的破坏性减到最小。他说:“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 三峡水库不是“一盆水” 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水库的长度达600多公里,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 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水利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大坝溃口在宽度为1000米、700米、400米3种不同情况下,在宜昌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三峡万一溃坝,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不过如果是将千万吨级别的氢弹埋到黄石公园数百米深处引爆,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这样级别的氢弹或会使得地下一两公里厚的地壳发生断裂或产生裂缝,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下面的岩浆积蓄的力量足够强,这样它就有可能在变薄的地方顺着裂缝喷发出来,黄石火山也就爆发了。如果三峡大坝一旦发生溃坝,那么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中国的经济中心长三角城市群,都将暴露在洪水的威胁之下!这样的灾难我们还无力应对,因此损失也会非常惨烈,故不多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放心,三峡大白作为我国战略防御的重点,它的周围可以用“重兵把守”来形容!仅防空部队的规模和战力都是全军精锐,哪有那么容易让对手得逞?而且,三峡大坝本身的抗打击能力也是非常可观的。由于其本身是采用重力坝结构,是依靠本身的重力来阻挡水的压力,而不是靠材料和外形。由此带来的防御力让三峡在一般导弹面前根本无所畏惧,除非是被千吨级的战术核弹直接命中,那样才有可能造成一个缺口!不过,既然三峡都被核爆了,那么中国的战略核反击力量也会立即行动,让“东风快递”送去太阳的“温暖”!用户回答11:水库大坝是现代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之一,这一点谁也清楚。就是在古代战争中,破坝放水,水淹敌军,这样的战例也不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炸溃了德国的穆尔湖水库大坝。该水库是德国重工业和军事基地鲁尔区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没有水源,钢铁、化学和军火工业都无法维持生产。在巴尔干半岛,游击队炸毁水库大坝,用水冲毁下游的桥梁,破坏德军的交通联系。1938年,国军炸掉黄河大坝,造成花园口决堤阻止日军南下进程,结果导致中国数百万军民伤亡。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空军同样炸毁了北朝鲜的水电站,使北朝鲜失去部分能源供给。三峡大坝能抗住多大的打击和溃坝后带来的伤害?三峡本身就是自稳坝,意思就是说纯钢筋混凝土大疙瘩,要打决堤的话没有十几颗核弹头是不行的吧,想依靠常规炸弹那纯粹痴心妄想,何况还有防空火力部署,还可以提前调峰放水,靠打三峡的话我觉得还不如用核武器洗一遍长三角来的实在。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国兵力部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