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是曹贼吗

《三国志·蜀书·马超传》中记载马超的遗书:“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后人每次读到这里都會有疑惑:表字一般都是尊称,马超与曹操有杀父之仇为什么还用尊称?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目前流传的史書记载的内容仍然是历史文件原文。却不知道史书在千百年来流传中有传抄错误后人篡改等情况发生。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曹操对忘年交桥玄的祭奠文”中,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褒赏令》中和范晔《后汉书》的《桥玄传》中,这两篇文章是有文字差異的

【《三国志》裴注内容】

【《后汉书·桥玄传》中的内容,红色注文都显示了两文中的差异。】

请大家注意图中,裴注写的是“吾鉯幼年”《后汉书》则是写成“(曹)操以幼年”。

合理推测:因为此文为曹操所写所以裴注的“吾以幼年”最合理

而造成这种差異的原因不外是:1范晔修改,2后人传抄修改,这两种情况

同样地,马超遗书版本只有《三国志·马超传》中这一份版本又没有其他蝂本用来比对,这“孟德”二字是不是陈寿照着马超遗书抄录下来的或是有没有后人篡改?——都是未知数!

其次以蜀汉传记记载中,蜀汉政权对曹操向来持否定态度

例如刘备在称汉中王和称帝时作文昭告天下时,文中对曹操都是直呼其名包括曹丕,是绝不可称其表字的

刘备称汉中王表文: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
刘备称帝表文: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顧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三国志·彭羕传》中还提到,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以客将归附刘备集团常常心怀危机恐惧感),为此马超不惜出卖好友彭羕。所以马超绝对不会在遗书中轻率犯下官方大忌

最后,本文结论是:《马超传》中留存的馬超遗书中称曹操为孟德应该是后人抄录时篡改使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忣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鍺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超三连曹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