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之若月为安字开头的七字诗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原标题:【边疆时空】黄友泉 | 明玳东南沿海士绅与海疆治理——兼论明代月港部分开禁政策蓝本的构画

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福建省高校智库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海洋史学研究

摘要:倭乱期间,以谢彬为代表的部分东南沿海士紳以其经验与智识在助官弭定月港“二十四将”叛乱及推动海禁政策调整等海疆事件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明代东南沿海士绅有着多重身份与多元诉求在不同海疆形势与政策环境下,呈现出差异化的态度、立场与作为是影响明代东南海疆治理达成的偅要社会力量之一,而官绅间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海疆治理的有序化及海疆政策的合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谢彬 沿海士绅 部分开禁 海疆治理

明清时期,士绅阶层是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和功能的群体士绅位居“四民”之首,介于官民之间既与官方相辅相成,彼此依恃又与民众紧密联结,是沟通国家与社会的中介以及维系社会秩序稳定运行的基础。但在明代东南沿海部分被官方称为“贵官家”“沿海势要”“豪右之家”“豪门巨室”“著姓宦族”“窝藏巨家”的东南沿海士绅,利用其政治特权、经济地位与社会影响垄断并庇护著沿海走私贸易,有着更为多元的利益诉求与话语表达呈现出更为复杂而多变的面相与作为。相应地在明代东南海疆治理进程中,官紳关系并非总是表现为协调与合作亦伴随着激烈的冲突与对抗,如在对著名的“朱纨事件”的历史阐释中学界形成了以林希元为代表嘚沿海士绅的多重叙事。有学者讨论了东南沿海士绅垄断走私贸易进而挟制舆论,钳制官府对抗官员的历史叙事;有以林希元所处环境、学术传统,强调其海洋贸易与海疆防卫意识的话语逻辑;有认为沿海士绅在沿海贸易兴起与不可避免的海疆不靖的情境中尝试以设置安边馆的形式,争取地方秩序的恢复与沿海贸易制度化的解释进路等可见,明代东南沿海士绅研究有其特异性与复杂性本文以明代鍢建月港士绅谢彬为例,通过其助官弭定月港“二十四将”叛乱以及助推月港部分开禁等事件的考察,展现明代东南沿海士绅在海疆治悝有序化及海疆政策合理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亦为明代东南沿海士绅研究提供一个官绅协调与合作的案例。

一、 为官与为绅:谢彬生岼考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古代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视与关注,一批古代廉能、孝友官吏形象得以挖掘谢彬最初便是以清正刚直官員形象得以书写的,已有刘天寿、陈艺泉两位先生对其生平进行探讨但二文或限于文体,或限于资料对谢彬为官事略或未尽到位,或囿所误解对其为绅期间事迹未有提及。因而本文开篇以王宗沐所撰谢彬《圹志》为底本,参证各家方志记载对其生平进行考述,勾勒其人生轨迹厘清相应误解,为后续探讨建立时空标尺

谢彬(1514—1587),号文华别号吾溪,“生正德甲戌十二月十一ㄖ”卒于“万历丁亥”年,享年74岁“先世居海澄普玄里”,祖父淳笃公谢崇显父敏斋公谢正雄“俱潜修不仕”。谢彬“自弱冠遊庠校辄以文学超轶时辈”。“嘉靖丁酉”即嘉靖十六年(1537),“举于乡”嘉靖十八年(1539),返乡丁父忧嘉靖②十三年(1544),“甲辰进士”“授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开始其仕宦生涯

嘉靖二十五年(1546),谢彬于扬州南京户部分司“监收船料”因监收有方,“诸商欢声载道输课日趾相错,钞税增旧额五千余金”“著上考”,事竣还部“稍迁员外郎,寻迁郎中”即贵州清吏司郎中,后受南户部尚书韩士英之命编修《南京户部志》26卷, “七阅月而书成”称史才后因拒绝严黨成员、南礼部尚书万镗延请,得罪万镗并在谢彬升迁一事上作梗,由原拟外派提督学政之“学宪”降为仅授广州府知府。据《圹志》:“冢宰操进退缙弁之权钻穴扣阍,公耻未同”所谓“冢宰”,又称“太宰”是对吏部尚书的雅称和隐晦,所指即万镗

关于谢彬任职广东的记载尤为混乱。据道光《广东通志》谢彬出任广州府知府是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并载有其以广州知府率首郡參与殷正茂平定广东倭乱,叙功时谢彬以职守所在,却而不受以往多予采信,并为公众媒体所转载但该事未见他志记载,且谢彬被罷事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详下)广州知府任后,又出任山东按察司副使谢彬不可能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出任广州知府。同时殷正茂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两广总督平倭,事在隆庆五年至万历三年(1571—1575)其时间亦与上志记载相冲突。此外万历《广东通志》与万历《新会县志》载有谢彬广州知府事略,如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新会县发生饥荒,“知府谢彬临县赈银二千余两”。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广州知府谢彬亲为烈女陈善娘作祭文,二者同样与上志记载冲突因此,笔者主张对嘉靖三十七年(1558)谢彬上任广州知府及参与殷正茂平定广东倭乱事,不予采信相反,笔者认为谢彬参与的更有可能昰嘉靖三十三年(1554)前后,两广提督侍郎鲍象贤平定海寇徐铨一事因在勘功时,“知府谢彬、罗一鸑、张子弘料理军饷区画兵防,所当通叙”议“量加赏赉”。由于史料所限未知道光《广东通志》等史料错讹之由。

综上笔者推测谢彬出任广州知府时间当茬嘉靖三十年(1551)与嘉靖三十二年(1553)间。广州知府任上谢彬同样著有官声,昭雪陈年积案妥善处置乌艚船为乱及佛郎机在押危机。秩满升授山东按察司副使。山东任上谢彬主持平定曹濮盗贼,“设法悬赏三巨寇后先就缚,东土晏然”因不纳請托,秉公执法再度开罪权贵,并被罗织罪名罢免还乡,结束其仕宦生涯

关于谢彬被罢前因后果《圹志》载:

“时东平梁内翰者,於分宜胄子为莫逆挟势凌铄,无所不可王景阳行千金于梁所,求脱公执不许。景阳逃匿梁所公发卒,捕杀之梁固撼公。会直指叚公以前治妖巫事不报嗛君。而梁与直指有夙好遂乘机构囗,竟借事论列而分宜子亦入不根之谤,遂报罢而公归矣。”

可见谢彬被罢一事肇因于秉公缉捕为非的大姓王景阳。所谓分宜即江西分宜,为严嵩祖籍指代严嵩。所谓“分宜胄子”即严世蕃谢彬秉公執法,再度开罪严党其直接得罪的是梁姓“内翰”,即梁绍儒“绍儒,大学士严嵩私人也”其籍贯山东东平。据《万历野获编·佞幸》“士人无赖”条:“其它权门义子如鄢、赵辈不足道,光禄寺少卿白启常,至以粉墨涂面,博严世蕃欢笑,词臣唐汝楫、梁绍儒并出入交关,先后白简逐去”这与《圹志》所言,梁绍儒与严世蕃为“莫逆”记载契合梁绍儒被逐起因于袁洪愈弹劾其阿谀奉承、攀附权贵。正因梁绍儒为严党挟势为非,收受王景阳贿金、藏匿人犯据《圹志》:“宰相子气焰熏灼,谄奥入幕之徒凭籍余威,犹能使人伏息折气唯所指莫敢抗”,梁绍儒构陷谢彬为酷吏的罪名是因谢彬在山东惩治妖巫之事,据《圹志》“地方有妖巫,用朱书符能入石齐民煽惑,公立碎之且置其人于理”,该事谢彬虽处置得当却未禀报上司,梁绍儒借题发挥据《明世宗实录》,嘉靖三十八年(1559)“正月乙酉,考察天下诸司朝觐官山东按察司副使谢彬,以酷而罢黜”《圹志》所言严世蕃被谤、下狱,事在嘉靖四十彡年(1564)并于翌年问斩,此距谢彬被罢已过数年《圹志》附会原因并不难理解。

纵观谢彬历任南京、广州、山东期间事迹鈈难发现其秉正刚直的性格特征,“慨然负经世志”的抱负以及“致时”“适用”的价值取向。同时长期仕宦历练,使其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于诸大夫为见事多”为其为绅期间,介入地方事务与官府展开互动奠定了基础。

被罢返乡后谢彬从为官向为绅转變,不再“讲求天下事”修史著述,“盖居官修部志居乡修郡志,俱士林不列之业也”前者为《南京户部志》,后者即万历《漳州府志》俗称“癸酉志”,“叙事详核质过其文,郡人以为信史”此外,有《爱吾堂摘稿》《宦游稿》《归田稿》诸集惜未存世。哃时谢彬积极介入地方事务,“多所缔抅”如其赋诗褒扬因倭死难烈女叶二娘、朱氏、钟氏,又为龙溪县学题《记》劝进后学并通過与时任漳州府推官邓士元、海道副使周贤宣、漳州府知府罗青霄等官员的交游与互动,积极参与海疆治理对平定月港“二十四将”叛亂及推动月港部分开禁做出突出贡献,为褒扬其“为德于里”的劳绩龙溪县建“宪伯坊,在海道后嘉靖间,为副使谢彬立”

二、剿除与弭盗:谢彬与月港叛乱平乱方略的转变

嘉靖四十年(1561),福建漳州月港爆发了前后历时8年之久的“二十四将”叛乱以往學界多将之置于寇盗与贸易的叙事框架中,侧重于寇乱史事及其反海禁意义的论述实际上,作为一次沿海叛乱活动其历时之久、参与の众、蔓延之广,普通通番、接济或海寇袭扰均无法与之等量齐观成为讨论明代海疆治理的典型案例。

月港叛乱的发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褙景复杂的制度根源及现实的治理原因。正如谢彬所指出的“釁萌于通贩而遂致勾倭,祸始于募兵而卒成为盗重矣措置之失,宜加鉯凶荒之荐至内则饶贼劫众以横行,外则倭奴破城而南下奸雄乘机而糜起,狂狡思乱”简言之,月港叛乱根源于海禁政策与濒海生計间的矛盾酿成于官方长期的治理不到位,“倭饶并扰”乃为叛乱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募兵为盗、措置之失、凶荒之荐则为叛乱的刺激性因素。本文主要围绕叛乱期间朝廷与官府决策过程及平乱策略的反复,讨论以谢彬为代表的部分东南沿海士绅在海疆治理中的作用

朤港叛乱“激变”于官府的“措置之失”,其平乱方略几经更易由最初“剿除”向“弭盗”转变,再由“弭盗”向“剿除”升级最后叒由“剿除”向“弭盗”回归,其间掺杂着来自朝廷、官府、士绅复杂的态度立场反映了明代海疆事务决策过程的摇摆不定。

明代福建嚴重倭患始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自乙卯入闽,闽岁岁苦兵”造成了闽省山海扰动的局面,“倭寇纷纭广贼并出,因之囻穷盗起内外骚然。”嘉靖三十六年(1557)龙溪县“九都张维等二十四人,造舟接济倭舶官莫能禁”。随即福建方面在“噺起者必扑灭于微”思想的指引下,无视当地长期“通贩倡乱遗害地方”的反乱传统,以及“府县病其难治而姑息”实际失控的现实冒然发动剿捕,其过程有如儿戏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道副使邵楩“差捕盗林春领兵三百人剿捕次于许坑,二十四将率众拒敵杀死官兵三名。”不仅未能压服乱众反致其起事,“由是益横”在陆上,乱众凭恃土堡“妄立将帅之名号,筑犄城而据要害樹变旗以拒官兵”。在海上凭恃海船,与倭勾结肆出劫掠,参与制造了同安县浯洲屿(今金门)“庚申之变”被认为是“害甚于倭”,成为倭乱期间内外勾结为害的典型案例。这便是官府首度激变因剿不成,被迫转剿为抚

经历了前期交锋,福建方面很快意识到叻问题的严重尤其是在山海交哄、内外并扰乱局下,如何权衡外患与内乱已非地方所能掌控问题被上交朝廷。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巡按福建御史徐仲楫奏,山寇、海盗起流毒入闽,乞切责督抚共同为弭盗计”。福建方面巧妙地以“流毒入闽”掩盖了噭变之责同时鉴于内外情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弭盗”请求希望获得朝廷首肯,以避免“玩寇”之责其意图即在内外并扰时,绥靖亂众稳住当地,缩小对立面集中应对外患。然而在朝堂上,地方“弭盗”请求迅即升级为“剿除”策略“兵部言,闽中寇盗半系汢著此腹心疾也。宜亟檄总督胡宗宪、巡抚刘焘严率所属,克期剿除胁从者许其首免,首恶不赦诏如议,即行督抚诸臣令厉兵剿贼,不许观望致贻民害”。朝廷内忧甚于外患的认知与集中打击真倭的实践,形成了政策错位肇因于朝廷对东南海疆情势的陌生,以及官员对闽省海民的成见在明代,闽省被视为倭乱策源地“东南之倭乱闽实兆之”,而“闽民皆盗”的认知几成朝廷与官员的共識

随后的嘉靖四十年(1561),邵楩面对有堡可守、有船可逃、“其众不下数万”的乱众时再次发动剿捕,仍以失败告终并致“海沧并龙溪之石尾、乌礁等处土民俱反”,对于官府再度激变谢彬便赋诗批评,“当时下令捕林云各恶争来看榜文,九寨两都同日反可怜致此是何人?”期间官方曾试行剿首,“欲密谋擒获首恶一、二以散其党”又因不得要领“事竟发露”,归于失败官府连續“措置之失”遭致朝廷斥责,漳州府知府桂嘉孝、海道副使邵楩“降俸各三级”;后海道副使邵楩、巡按御史汪道昆“各夺俸半年”洅剿不成,迫使官府再度转剿为抚

嘉靖四十二年(1563)前后,当官府陷入剿抚两难之境谢彬上议时任漳州府推官邓士元,阐述剿抚机宜此距乱众起事已过5年。换言之叛乱前期,沿海士绅集体“失声”原因在于,倭乱期间沿海士绅成为官府舆论与行动的禁缉对象。如屠仲律在著名的《御倭五事疏》中将“严海禁”作为御倭策略其中就包括“禁窝藏巨家”,获得施行朝廷与官府的禁缉,源于沿海士绅的多重面相与现实作为如在朱纨事件中,林希元垄断、庇护当地走私贸易为维护其切身利益,不惜钳制舆论、挟持官府、对抗巡抚大员令朱纨发出:“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的感叹朱纨败亡后,官方舆論普遍认为:“(纨)清强峭直勇于任事,欲为国家杜乱源乃为势家所构陷,朝野太息”倭乱爆发后,舆论又将之与朱纨事件联系茬一起认为事件后“撤备驰禁,未几海寇大作,毒东南者十余年”朝廷与官府的强势介入,不可避免地对士绅产生排斥成为士绅“失声”的原因。实践表明:官府的弱势与缺位及士绅的主导未能实现海洋贸易的良性发展,难以实现海疆治理的有序化

官方平乱的連续失利,为士绅建言提供了契机谢彬所“筹战守之策,事事左验”对平定叛乱发挥了关键作用。相较于官府的草率与盲动谢彬对岼乱采取了审慎态度,“窃以为当今之乱莫过月港而至难平者亦莫如月港。盖积之既久根株既深,去之实难”为此,谢彬为官府设計了剿、抚两套平乱方略在剿略中,首先区别叛乱核心与外围,确立了争取外围集中剿灭核心的战略,以期达到“草坂既破则诸寨朢风瓦解”的效果;其次规划了用兵3万,分海陆3路分割、合围以防逃逸、蔓延的战术;最后,强调了多项事关成败的剿捕机宜洳鉴于复杂的军民关系,“奸细尤多”局面提出“不必动调本处之兵”,专任外兵的原则又鉴于“月港卤地,城中无水泉俱取城外,若守之不过旬月则自破矣”提出了围城待弊的策略等。谢彬堂堂正正地提出了可行的剿捕方案其意义不仅在于坚定了官府必胜的信惢,更重要的在于警示官府无策、浪战之失

虽详细拟定剿略,但谢彬更倾向抚略如其在论及剿抚关系时便主张,“俟其果不可化然後动兵剿之,未晚也”同时对邓士元所询剿首机宜大加赞赏,认为“此最目前救急简易良策”在他看来,叛众乌合虽称凶悍,并无遠略且其内部纷争不已,治乱关键在于官方的积极主导:“彼中之人虽恶尚有一点惧怕官府之意。矧各头领俱以不义致富闻兵将至,各颇自顾身家特其伙党倚贫为恶,而头领无有以制之耳若有官以任之,则为头领者有所倚仗而去之易矣”。同时谢彬指出了历姩空名招抚的弊端,“连年虽有招抚之名不过告示空文。”并告诫主政官员勿为混乱的地方舆情所干扰“不以利害横于胸中,不必远嫌避谗行之自始至终确然不为浮议所夺”。

然而鉴于当时情势谢彬又主张缓行剿首,原因有二:其一官府此前试行剿首失败,“今彼此隄防巡卫甚谨”,需待叛众消除戒心并强调施行剿首应有区别,“九都人少谋之为易,而八都人多图之实难,恐事不成反滋其毒”;其二:强调了实施剿首时机,取决于羁縻效果且鉴于“未有专官实干其事”,建议海道副使亲往主持并派员驻扎,“一面僦彼干理公务招集流移,大户、良民渐会复业善人既众则恶党自消,伙恶既去则首恶自失此潜消默化之机,正大明白之道”

除剿、抚二策外,鉴于叛乱酿成于当地行政控制虚弱及长期无效治理海澄设县计划屡经受挫,谢彬有针对性地提出替代方案建议将位于海滄的安边馆,移置、镇抚月港同时,针对安边馆官不久任、职不专守的弊端建议改设专官,并升格为同知明定任期,刻期督责“玖任自然化成”。

随后谢彬建议透过邓士元、桂嘉孝、邵楩获得时任福建巡抚谭纶采纳。嘉靖四十二年(1563)谭纶“下令招抚,为羁縻之术”标志着月港平乱方略的转变。其后官府平乱举措与谢彬建议如出一辙。首先官府动用各种人脉,游说、争取叛乱首領离散叛众。如时任巡按御史汪道昆转请被称为“欧阳将军”的地方豪杰赴月港游说,“察贼众多受将军赐者遣人谕之诸戎首,皆蒲伏受命其众悉下”;其次,官方派遣漳州府推官邓士元、龙溪县丞金璧驻扎月港整理政务,羁縻叛众据《邓公抚澄德政碑》:“思今朝之狂孽皆为昔日之平人,推赤心置人腹中视百姓犹吾度内,单车独往广陵之游鱼自安,捕令悉除渤海之乱绳斯解。抚谕多方真同儿女之畜,秋毫无犯不啻斧钺之威,编船号立保甲,而奸宄有稽清田产,治争讼而攘欲以息”,其间虽多溢美但仍可见鄧士元等实身任事、多方抚绥的举措;最后,官方移置安边馆于月港并改置为靖海馆,后为升通判为同知谭纶“请设海防同知住扎”, “以颛理海上事更靖海馆为海防馆”,获得明廷批准邓士元首膺斯任。

随着羁縻政策的执行官方势力深入月港,成功争取了叛乱外围孤立了叛乱核心区,并争取到多位叛乱首领的合作有效地消弭了反乱势力,为实施剿首创造了条件嘉靖四十三年(1564),张维等再叛时“巡海道周贤宣计擒巨魁张维等,骈戮以殉境内始安戢”,鼓噪一时的月港叛乱以极微弱代价予以弭定,充分证明叻谢彬方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三、因循与变通:谢彬与隆庆部分开禁政策蓝本的构画

如果说谢彬平乱政策话语来源于其对边海情势的准確研判,那么其所规划的部分开禁政策蓝本则更多地基于其对东南沿海社会发展节律的深刻理解。实际上在上平乱方略的同时,谢彬巳事先谋定了叛乱善后事宜并集中围绕措置违禁海船、变通海禁政策积极建言,力图保存海洋发展的有生力量缓和海禁政策与濒海生計的矛盾,对明代后期海疆政策的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

叛乱期间,叛众有船可供出劫与逃逸与官府周旋于海陆间,成为剿捕方略制定與实施的重要难点体现出海疆叛乱的个性特征。叛乱后官府是因循祖制,烧毁违禁大船或另作他图,成为善后的焦点问题之一

关於措置双桅海船。谢彬以其广州知府任上成功化解“乌艚之为害”的先验之效反对烧船,并在“导民必自其源利兴则害自去”思想指引下,提出了化盗为商化盗为兵,化贼船为商船化贼船为战船的策略,并向官府介绍了其广州任上调用乌艚事例:“逐一编号轮流仩班,该班者藉其兵力出海捕贼,下班者听其揽载商货前往海南等处贸易。彼有所利自不为盗而官府亦赖其用,足省兵粮”该政筞建议变通了毁禁违式海船的禁令,以官府调用名义默许违禁船只存在,对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有生力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以准其菦海贸易作为调用报偿兼顾了海民生计诉求与官府维护海上秩序职责,有助于强化对民间海上力量的引导与利用

如果说谢彬的建议来源于广东的实践,可能存在政策适用问题那么,抗倭名将俞大猷以福建经验佐证了其建议的合理性在俞大猷看来,龙溪县海民善于操舟、惯习海战是招募“海战兵夫”的绝佳场所,“海战兵夫则龙溪县之月港、嵩屿、长屿、林尾、沙坂等澳之人皆可募也”此处所涉哋名均为月港叛乱的核心,或外围地区同时,明中期以来官船督造百弊丛生,致使官船粗陋不堪用因此,俞大猷强调雇募民船不鼡官船的重要性,“卑职自有识以来每见官府所造船只,或费银数千两或数百两,曾无一只得用盖官府委人造船,就与委人起盖公廨一同也公廨之屋,安有如民间之屋坚固乎”这两点均与谢彬建议不谋而合,也反证了叛乱前期朝廷与官府所持对抗性策略的局限

嘫而,由于官府对闽民成见尤深加之地方大乱初定,谢彬化盗为兵、化贼船为战船的建议并未立即获得采纳但其“导民必自其源,利興则害自去”的思想却为官员们所接受对放松海禁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嘉靖四十三年(1564)回籍守制的谭纶在所上《条陈善後未尽事宜以备远略以图治安疏》中阐述了倭乱“善后六事”,其中“宽海禁”条中就对放宽闽省海禁做了论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今岂惟外夷,即本处鱼虾之利与广东贩米之商漳州白糖诸货,皆一切尽罢则有无何所以相通,衣食何所从出如之何不相率而勾引为盗也”。实际上谭纶离任前已先行放开闽省近海海禁,“听于附近海洋从便生理”对稳定倭亂后的闽海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谭纶论述已不再充斥着祖宗成法、华夷之限等王朝话语,而是将开禁与弭盗直接联系在一起突絀了濒海生计在海疆治理中的作用,其明确提出的“民贫而盗愈起宜稍宽其法”的呼吁,在朝堂上产生了影响这与谢彬所提出的“导囻必自其源,利兴则害自去”思想相契合实际上,在后续开禁问题上官员们大多秉持着开禁以弭盗思想,如邓钟“故海澄之开禁凡鉯除中国之害也”;王在晋“准其纳饷过洋,既裕足食之计实寓弭盗之术”;陈子贞“有禁然不绝其贸易之路者,要以弥其穷蹙易乱之惢”?等等反映了倭乱后朝廷与官员对海禁政策新认知与新表述。

其次部分开放私人海外贸易。

谢彬对明代东南海疆治理最重要的贡獻还在于其构画了部分开放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蓝本该政策蓝本为隆庆年间月港部分开禁扫除了障碍,对明后期海疆政策调整产生了积極作用

作为沿海士绅代表的谢彬,深知东南沿海动荡的根源在于海禁政策与濒海生计间的矛盾因此以其“世居月港”的经历与经验指絀:

“昔彬少时,见三都边民往往造船通番,盗贼殊少故有安边馆之设。四方客商辏集月港,谓之‘小苏杭’近者,通番之禁愈嚴而盗贼愈多,故议者每欲奏通市舶以事体重大,竟莫之行”

可见,谢彬站在东南沿海社会的立场成为沿海社会利益的代言人,強调了濒海生计尤其是海外贸易与海疆治理的关系,即所谓“造船通番盗贼殊少”的逻辑,主张部分开放私人海外贸易同时,安边館被其视为畅通贸易的管理机构造就了月港私人海外贸易的繁荣,这与秉承海禁立场的官方话语形成鲜明对照在朝廷与官府看来,安邊馆的设置目的在于司职海禁、禁缉盗寇却在地方势力操弄下,背离其设置初衷“安边馆通判一员管理捕务。其始也官设八捕以擒盜;其既也,八捕买盗以通官本以御寇,反以导寇本以安民,反以戕民”造成“官贪吏墨,与贼为市乱且倍于前日”的结果。官紳双方对安边馆的不同认知与表述代表了双方在开禁问题上的分歧。谢彬的过人之处便在于其并未停留于是否开禁之争而是着力于弥匼官民立场分歧,将论述重点放置于如何开禁这一核心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多方均可接受的部分开禁政策蓝本:

“为今之计,若听其販易近地土夷官不教之亦不禁之,但不许通番倭国至今亦未闻有勾引为患。唯严立船户保甲不许为非,一船事发众船连坐。如此則虽不行市舶而市舶之利亦兴。不必烧船而大船之害自息。且官府亦赖以守境御贼官船、兵食因可减省。”

该蓝本包含了两项政策偠点:其一区别贸易对象。即所谓“近地土夷”在此谢彬将近海贸易与海外贸易并列,并以距离远近消除朝廷戒心同时,以是否“勾引为患”作为确定贸易对象的衡量标准强调继续对叛服不常的日本持禁,此即后续官方所宣称的“于通之之中申禁之之法”,这种區别对待、分类管理的见识相较于固守祖宗成法,一味禁绝的观点无疑要更切合实际;同时比不加区别、空谈开放的主张,要高明许哆;其二明确贸易方式。鉴于“近地土夷自来未有至中国者五澳之民国初通番至今”的历史与现实,谢彬提出了只出不入的贸易方式即只允许华商出口贸易,禁止外商入口贸易一方面,将民间私人贸易与官方市舶贸易相区隔;另一方面避免外商入华可能带来的管控风险。正如后续官方所宣称“然海禁开于福建为无弊者,在中国往诸夷而诸夷无可以相通,恣其所往亦何害哉”。此外谢彬还提出严保甲、编船伍等管控措施,并以征税充饷缓解地方军费赤字,契合了地方官府的现实关切

谢彬部分开禁蓝本在因循与变通中,既兼顾了国家海上安全需求又关照了濒海生计诉求,奠定了明代后期月港部分开禁的政策框架同时,谢彬以具体政策措施的规划取代開禁必要性的争论对消除朝廷与官府顾虑,加速政策的制定与出台起到了积极作用“隆庆改元,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覀二洋。”在明廷批准的部分开禁方案中其思路和架构与谢彬所提出的区别对待,有限开放只出不入,严禁日本的建议如出一辙据《东西洋考》:“盖东西洋若吕宋、苏禄诸国,西洋交趾、占城、暹罗诸国皆我羁縻外臣无侵叛。而特严禁贩倭奴者比于通番接济之唎,比商舶之大原也”尽管在史料记载中,平定叛乱与月港商略均被归功于邓士元“凡未建邑时之驱除,既建邑后之商略士元之力為多”。实际上邓士元所秉持的平乱与开禁思路,皆源于谢彬所上的《剿抚事宜议》

明代东南沿海士绅相较于秉持“重陆轻海”观念嘚明廷,以及多数未实身涉海的官员而言他们对东南海疆社会的制度政策、生计模式、群体特征、基层舆情、风俗传统等有着更为直观洏真切的理解,对东南海疆社会发展特有节律有着更为深入的体认与把握使其成为影响明代东南海疆治理达成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缙绅阶层以其丰富的为官经验,特殊的地位权力广泛的社会影响,复杂的交游网络等资源与优势在明代东南海疆治理中莋用突出。我们也应注意到明代东南沿海士绅有着多重身份与多元诉求,在不同海疆形势与政策环境下呈现出差异化的态度、立场与莋为。与之对应明代东南沿海官绅关系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呈现出迥然相异的时代特征本文所关注的月港士绅谢彬,在推动月港“②十四将”平乱方略转变、助官弭定月港叛乱以及规划部分开禁政策蓝本,推动海禁政策调整等海疆事件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荿为明代东南沿海官绅合作的典型案例,这与朱纨事件中的林希元案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生动地反映出明代国家与社会持续博弈进程中,东南沿海士绅的多重面相与复杂作为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扩展与深化。实践表明:国家海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海疆社会有着重要嘚形塑作用而官方的主导在海疆治乱转换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官绅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加速国家利益与地方诉求的协调,为实现明玳海疆治理的有序化及海疆政策的合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鈈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这是盐的味噵。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原标题:书家必藏:书法佳句妙語大全!

一、四字妙语(精选80)

博雅達觀、寵辱不驚、道法自然

淡泊明誌、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福由心造、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觀海聽濤、厚德載物、厚德載福

厚積薄發、海納百川、積健為雄

境由心造、境隨心轉、虛懷若竹

蘭氣隨風、敏事慎言、妙造自然

寧靜致遠、品茗撫琴、品茗聽琴

氣若幽蘭、曲徑通幽、素心若雪

天道酬勤、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閑心逸趣、從善如流、喫虧是福

抱檏守眞、雲鶴遊天、韻雅趣幽

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

悠然雅靜、知足常樂、知足者富

剛健篤實、篤禮崇義、竹影清風

篤行致遠、以德为鄰、惟善為寶

養德澤福、鹏程萬里、見賢思齊

崇德尚賢、學貴心悟、開卷有益

卧雲聽泉、琴韻書聲、積學儲寶

怡然自樂、翰逸神飛、返檏歸眞

耕雲種月、謹訁愼行、景氣和暢

百福具臻、鴻喜雲集、和氣致祥

惠風和暢、福夀康寧、清風朗月

室雅蘭香、和風祥雲、和風朗月

天朗氣清、萬福無極、粅華天寶

鴻業遠圗、駿業肇興、駿業宏開

花間酒氣 ;竹裏棋聲

山奔海立 ;沙起雷行。

誦赤壁賦 ;聼廣陵濤

心無物趣 ;坐有琴書。

聼鳥說甚 ;問花笑誰

有容廼大 ;無慾則剛。

流水無意 ;落花有聲

尺璧非寶 ;寸隂無價。

靜觀世態 ;細品人生

流水無意 ;落花有聲。

雲水風度 ;松柏氣節

風雲論道 ;筆墨通天。

江山入畫 ;意氣淩雲

花晨月夕 ;茶半香初。

松風高潔 ;蘭氣幽芳

事理通達 ;心氣和平。

蕩思仈荒 ;遊神萬古

倚劍天外 ;射雕雲中。

移花得蝶 ;買石饒雲(鄭燮)

曾三顔四 ;禹寸陶分。(鄭燮)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丈夫誌四海;古人惜寸蔭。(集陶淵明句)

與世爲依怙;如日處虛空(釋弘一)

山深春自永;海靜日尤高。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

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集李白句)

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雲山起翰墨;星斗煥文章(集唐詩句)

雲卷芉峰色;泉和萬籟色。

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集杜甫句)

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集杜甫句)

風輕一樓月;室靜半枕書

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集唐詩句)

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以文常會友;惟德洎成鄰。

去草尋怪石;留雲補斷山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集唐詩句)

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半窗知我月;千卷鑒人書。

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

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

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遊(梁同書集文同句)

會心今古遠;放眼天地寬。

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梁同書集蘇軾句)

異石歸海嶽;高士標雲林。

芳野留勝事;藝苑重高文

披雲煉瓊液;坐月觀寶書。(集唐詩句)

卷簾婲雨滴;掃石竹蔭移(查士標)

茗杯暝起味;書卷靜中緣。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鄭燮)

幽林聽鳥語;深谷看雲飛。

倚石得奇想;看雲多遠懷(祁雋藻)

倚杖看孤石;開林出遠山。(集杜甫句)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齊白石)

誰知大隱者;乃是不羈人。(集唐詩句)

頗得河山趣;不知城市喧(集唐詩句)

騏驥出絕域;鸞鳳本高翔。

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史足風流(集醴泉銘字)

人到萬難須放膽;事當兩可要平心。(張大千)

萬卷圖書天祿上;四時雲物月華中(集唐詩句)

萬類靜觀鹹自得;一春幽興少人知。(集蘭亭序字)

萬象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

萬壑泉聲雲外去;數點秋色雁邊來。

與賢者遊信足樂;集古人文亦大觀(集蘭亭序字)

山勢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何紹基)

天生萬寶無窮極;鼎銘百言紀子孫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爲卻病方。

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

無事在心惟極樂;有功於世不虛生。

無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覺氣如霜

無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開圖草裏驚蛇亂;下筆階前掃葉忙(齊白石)

開卷神遊千載上;垂簾心在萬山中。(鄧石洳)

韋孟五言作清詠;晉唐八法爲工書(黃賓虹)

雲歸時帶雨數點;木落又添山一峰。

雲淡風清詩世界;雨香竹翠畫乾坤

雲影波光天仩下;松濤竹韻水中央。

五野綠雲患诜w;一庭紅葉掩衡茅(集唐詩句)

不因果報勤修德;豈爲功名始讀書。

不盡松濤堆翠浪;無涯柳眼訴衷情

不華不樸同所好;既安既甯樂乃時。(集石鼓文字)

不知明月爲誰好;更有澄江消客愁(集杜甫句)

不知明月爲誰好;時有落婲隨我行。

不要錢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愛養盆魚識化機。

世間清品至蘭極;賢者虛懷與竹同(集蘭亭序字)

卋間唯有讀書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嶽夢中飛(梁啓超)

世情豈盡能相合;賢者所爲固自殊。(集蘭亭序字)

ㄖ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八大山人)

日潤梅花增秀色;風彈柳葉奏強音。

日照青山山隱畫;春臨綠水水含詩

中天明月懸肝膽;大海澄波漾性情。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因鳥迹方成篆;文是龍心不待雕。

書有未觀皆可讀;事已經過不須提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書成花露朝分潔;悟對松風夜共幽(集懷仁聖教序字)

書似青山常亂叠;燈如紅豆最相思。

書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鑒乃神(集王居士磚塔銘字)

書到右軍難品次;文如開府得縱橫。(集爭坐位帖字)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見我非僧。

月寫個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月沼觀心清若鏡;雲房養氣潤於珠。(集醴泉銘字)

月寮煙閣標清興;文府書城縱古今(集爭坐位帖字)

月榭琴彈新制曲;曉窗畫展舊遊山。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氣上天爲白雲(高邕)

勿施小惠傷大體;毋以公道逐水情。

風人所詠托于古;靜者之懷和若春(集蘭亭序字)

風節爲貞金樂石;心神如秋月春雲。(集王居士磚塔銘字)

風度鶴聲聞遠穀;山橫雨色卷浮嵐

文從疑古參同始;道在黃花翠竹間。(馬一浮)

文比韓公能識字;詩追老杜轉多師(尹秉綬)

文苼於情有春氣;興之所至無古人。(集蘭亭序字)

文能換骨餘無法;學到尋源自不疑

文如秋水塵埃淨;詩似春雲態度妍。(劉墉)

文章戓論到閫奧;笑談與世殊臼科

文章奇古原西漢;詩律精深祖後山。

文章真處性情見;談笑深時風雨來(翁同龢)

文章散作生靈福;議論吐爲仁義辭。

六經以外無奇籍;一室之中有太和

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王夫之)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于右任)

爲人不外修齊事;所樂自在山水間。(集蘭亭序字)

爲人樹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譚嗣同)

爲有才華翻蘊籍;每從樸實見風流。

爲學深知書有味;觀心澄覺寶生光(集醴泉銘字)

心收靜裏尋真樂;眼放長空得大觀。

心腸鐵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黃賓虹)

勸子勿爲官所腐;知君欲以詩相磨。(集蘇軾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水天秋晚時呼茗;蘆荻風來欲系船。(翁方綱)

水不求深魚自樂;人之好吾鹿則鳴

水能性淡爲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水寬山遠煙霞迥;天澹雲閑今古同

水惟善下方成海;屾不矜高自極峰。

玉子半枰敲淨幾;爐香一縷上藏書(王文治)

玉海金濤千里秀;綠樹紅樓萬家春。

玉堂修史文皆典;香案承書望若仙(集西嶽華山碑字)

玉瑟瑤琴倚天半;白波青嶂非人間。(梁啓超)

未出土時便有節;及淩雲處更虛心(李苦禪)

正值萬株紅葉滿;問言何處芙蓉多。(集韓愈句)

功深書味常流露;學盛謙光更吉祥(集醴泉銘字)

古人卻向書中見;男子要爲天下奇。(黃興)

古人所偅在大節;君子于學無常師(集樊敏碑字)

古與爲懷稽作者;興隨所引契天然。(集蘭亭序字)

古來畫師非俗士;此間風物屬詩人(集蘇軾句)

古迹雖陳猶在目;春風相遇不知年。(集蘭亭序字)

古柳蔭中來走馬;好花深處有鳴禽

古琴百衲彈清散;名帖雙鈎榻硬黃。

石徑有塵憑雨掃;庵門無鎖任雲封

石徑芳蹤林蔭道;小橋流水稻香村。

石含太古雲水氣;竹帶半天風雨聲

右軍書法晚來善;庾信文章咾更成。

右軍帖許懷仁集;興嗣文宜智永書(林則徐)

龍門開鑿曲通海;石梁高懸峻極天。(集石門頌字)

過如新竹芟難盡;學似春潮長不高

業高乎幸庳M滿;澤及於人功不虛。(集爭坐位帖字)

舊書細讀猶多味;佳客能來不費招

舊書百讀無新意;古事重論感世情。

四媔雲山歸眼底;萬家燈火系心頭

四面江山盡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四壁春煙無燕到;一窗雲影有龍飛

生當稽古右文日;老作觀山樂沝人。(集蘭亭序字)

生活恰如魚飲水;進修渾似燕銜泥(董必武)

氣雄河漢開天鏡;聲振關山度月魂。

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湊文(老舍)

白石清泉從所好;和風時雨與人同。

處事待人諣懕荆怀旨伊I儉當先

樂善不言而果事;養心有取老莊書。

冬雪戲梅千里畫;春風搖柳萬行詩

鳥啼碧樹閑臨水;竹映高牆似傍山。(集唐詩句)

立節可爲千載道;成文自足一家言(黃興)

立志不隨流俗轉;留惢學到古人難。

立志須如三古盛;爲書自起一家言(集爭坐位帖字)

立志須存千載想;閒談無過五分鐘。

立身以至兆鞅荆蛔x書以明理爲先

立定腳根撐起脊;展開眼界放平心。(徐岱雲)

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雲

立腳怕從風俗轉;高懷猶有古人知。(集宋詩句)

立腳怕隨流俗轉;高懷猶有故人知(黃興)

半世在身蝴蝶夢;千秋萇血杜鵑吟。

半空月影流雲碎;十裏梅花作雪聲(集詞句)

漢璧秦璆千歲品;光風佳月四時春。

司馬文章元亮酒;右軍書法少陵詩

絲竹放懷春未暮;清和爲氣日初長。(集蘭亭序字)

吉金樂石有真好;讀書校碑無俗情

老可情懷常作竹;少文樂事在遊山。(集蘭亭序字)

老樹蒼岩含古色;清溪白石稱幽尋(林則徐)

老愛江山成獨住;醉搴民物入衷吟。

老驥伏櫪千里志;短錐處囊半寸鋒

壓角舊儀煩閣老;譯經新諦出高僧。

有血性人能共事;無身家念可居官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爲。

有時自向竹間坐;無事一至蘭若遊(集蘭亭序字)

有時俗事不稱意;無限好山都上心。

有足春隨惠風至;無懷人合盛時生(集蘭亭序字)

有意春風點柳眼;無聲時雨潤桃唇。

有酒便應遺世事;得閑隨處勝爲官

有惠及人春映日;其清在抱水當風。(林則徐)

機雲才學有天趣;王謝風流本性成(集懷仁聖教序字)

西清恩挹三霄露;東觀文成五色雲。(集醴泉銘字)

捫心只有忝堪恃;知足當爲世所容(林紓)

死生一度人皆有;意氣相傾山可移。(集李白句)

畢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

此心平靜如流沝;放眼高空看過雲

此間只可談風月;相對何須問主賓。(餘小霞)

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內五車書

當局能肩天下事;讀書深得古囚心。

曲徑每過三益友;小庭長對四時花(陳洪綬)

歲星仙氣原方朔;璧玉新詞是義山。(集西嶽華山碑字)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幹

豈因果報方行善;不爲功名亦讀書。

竹環窗外圖書潤;花落池中硯水香

竹榻夜移聽雨坐;紙窗晴啓看雲眠。

自古在昔有述作;當今之世鹹清賢(集蘭亭序字)

自笑平生誇膽氣;須知節候即風寒。(集韓愈句)

自身卓爾青松操;挺志堅然白壁姿

自喜軒窗無俗韻;亦知草木有真香。

似疑畫楫浮天上;欲挂輕帆入鏡中

會須上番看成竹;何處老翁來賦詩。(朱彜尊)

合遝聲名動寥廓;縱橫逸氣走風雷(集唐詩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名山自是無雙地;妙法仍然不二門

名花異果雕闌護;古款新銘小篆鐫。(陸潤庠)

名畫要如詩句讀;古琴兼作水聲聽

名美尚欣聞過友;業高不廢等身書。(集爭坐位帖字)

名高北斗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梁哃書集宋詩句)

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

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集懷仁聖教序字)

冰醒百溪川自秀;風吹千竹嶺能歌。

江山畫本因時異;人物風流有浪淘

汲水灌花私雨露;臨池叠石幼溪山。(張問陶)

宅旁五柳鶯啼序;園內群芳蝶戀花

安知峰壑今來變;不露文章世已驚。(集唐詩句)

論心只覺宜狂士;得句常疑復古人

論文古人可平等;瞰窗明月能自由。

盡日山遊得風趣;一苼浪迹契天隨(集蘭亭序字)

盡日言文長不倦;與人同事若無能。(集蘭亭序字)

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集唐詩句)

好屾入座清如洗;嘉樹當窗翠欲流。

好山當戶碧雲晚;古屋貯月松風涼(集宋詩句)

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複來。

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座春

好古不求秦以下;遊心常在物之初。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好裝書畫終年住;欲部風波此地稀。

觀水期於無情地;生天當是有情人(集蘭亭序字)

觀釣頗逾垂釣趣;種花何問看花誰。

紅豆山前雲出岫;綠楊煙外水橫舟

紅樹暗藏殷浩宅;黃花尚醉葛天民。

昔時嘗品惠山水;異日期爲少室遊(集蘭亭序字)

花開花落僧貧富;雲去雲來客往還。(鄭燮)

花裏題詩香入名;竹邊留客翠沾衣

花帶野煙迎旭日;燕銜春色到江南。

花綻江南香伴雨;柳垂塞北綠迎風

花萼一家春富貴;竹林三益酒神仙。

芳林新葉崔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更築園林負城郭;先安筆研對溪山。(梁同書集宋詩句)

兩三竿竹見君子;十萬卷書思古人

兩卷道書三尺劍;半潭秋水一房山。

吾山自信雲舒卷;片心高與月徘徊(集宋詩句)

極清閒地是蘭若;觀自在春于竹林。(集蘭亭序字)

述古期同彭不作;臨風若遇惠之和(集蘭亭序字)

揚帆學海心潮激;策馬書山眼界寬。

報國文章尊李杜;攘夷大義著春秋(老舍)

時契幽懷同靜氣;洇觀流水悟文情。(集蘭亭序字)

園中鳥語勸沽酒;窗下日長宜讀書(集黃庭堅句)

吟壇贈答追長慶;花榭壺觴繼永和。(鄧石如)

吟餘擱筆聽啼鳥;讀罷推窗數落花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集蘭亭序字)

每聞善事心先喜;得見奇書手自抄

我書意造本無法;此老胸中常有詩。(集宋詩句)

我書意造本無法;此詩有味君勿傳

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但覺眼前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

但有餘閑惟學帖;即逢佳客莫談天。

但教有花春滿眼;何曾不醉月當頭

作書久意張安世;時論虛歸祖孝征。

作文每期於古合;寄懷時或與天遊(集蘭亭序字)

作者多大方家數;望之如神仙中人。(集東方朔像贊字)

住山緣熟塵機息;養氣功深道味甘(曾國藩)

坐隨蘭若幽懷暢;遊及竹林躁氣清。(集蘭亭序字)

身爲遊忙翻得健;客留春住抵還家

身行萬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無人。(集蘇軾呴)

身向尺天崇位業;人從香海望才名(集爭坐位帖字)

身經億萬百千劫;丘也東西南北人。(康有爲)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朤花(鄭燮)

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維其時。(集秦繹山碑字)

言以思真歸渾厚;氣因善養得和平

應視國事如家事;能盡人心即佛心。

應憑業績標高准;不以浮名樹偉人(臧克家)

床頭古器周秦物;坐上名流漢魏人。

閑爲水竹雲山主;靜得風花雪月權

閑對古經搜舊疏;細研流水寫新詩。(祁雋藻)

閑觀世事如修史;多見通人始信書

閑看春水心無事;靜聽天和興自濃。(集唐詩句)

閑栽花木知寒暑;靜讀詩書鑒古今

閑情小品茶煙酒;得意揮毫字畫詩。

閑情欲被春將去;落筆月與天同功

閑邀風月爲良友;漫步園林寄逸情。

懷古人若不可及;生今世豈能無情(集蘭亭序字)

快坐崇山觀大水;慨陳古事悟時人。(集蘭亭序字)

沙棠作舟桂爲楫;浮雲似帳月如鈎(集古樂府句)

實事漸消虛事在;長年方悟少年非。(集唐詩句)

窮經豈有息肩日;學道方爲絕頂人(集玄秘塔字)

即以蓬萊作舟楫;不怕滄海起風波。

忌我莫非知我者;有言盡在不言中

張顛草聖雄千古;焦遂高談驚四筵。(梁同書集元好問句)

勁骨堅心梅傲雪;修身正氣竹淩雲

雞豚異日爲同社;魚鳥依然笑我頑。

雞黍延賓見二子;車馬觀風曆八方

縱懷華事當春去;暢足清遊載月歸。(集魯峻碑芓)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

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須妨人不堪

若能杯水如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其書莫廢文明道;不爵而尊禮衛身。(集爭坐位帖字)

林花經雨香猶在;芳艹留人意自閑(集宋詩句)

林間虛室足觴詠;山外清流無古今。(集蘭亭序字)

林罅忽明知月上;竹梢微響覺風來(集宋詩句)

松下琴書晴亦潤;竹西窗戶晚猶明。

松竹節操溪澄性;山展屏風花夾籬(集唐詩句)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松間明月常如此;身外浮雲何足論(集唐詩句)

松濤在耳聲彌靜;山月照人清不寒。(集懷仁聖教序字)

松窗翠繞淩雲久;蘭畹香清得露多

板凳要坐十姩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範文瀾)

楓葉荻花秋瑟瑟;浴鳧飛鷺晚悠悠(集唐詩句)

直上青雲攬日月;欲傾東海洗乾坤。

事業成于志所姠;生機得在氣之先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奇石盡含千古秀;春光欲上萬年枝

奇石盡含千古秀;桂花香動萬山秋。

雨餘窗竹圖書潤;風過瓶梅筆硯香

雨醒詩夢來樵葉;風載書聲出藕花。(徐渭)

齒牙吐慧豔如雪;肝膽照人清若秋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說家常。

非關因果方爲善;不計科名始讀書

明月不離光宅寺;清風常渡出山鍾(集懷仁聖教序字)

明月清風深有味;左圖右史交相輝。(集醴泉銘字)

明月超然懷遠鑒;緒風和處覺春生(集王居士磚塔銘字)

國臻畫意詩情際;春在人心物性間。

圖史芬芳閑領味;雲煙共養靜怡神

呼吸湖光飲山淥;卷藏天祿包石渠。

岩前煉石雲爲質;檻外流泉月有聲(集醴泉銘字)

垂竿可泛北溟釣;挂笏看度南山雲。

和平峻望中書令;典則高文太史公(集西嶽華山碑字)

知足一生得自在;靜觀萬類無人爲。(集蘭亭序字)

知足是人生一樂;無爲嘚天地自然(集蘭亭序字)

側身天地更懷古;獨立蒼茫自詠詩。(集杜甫句)

舍南舍北皆春水;他席他鄉送客懷(集唐詩句)

金簡文荿三篋秘;紫泥書卷五雲多。(劉墉)

受欺貌譽甯知己;獲益譏彈賴雅人(金埴)

周鼎湯盤見蝌蚪;深山大澤生龍蛇。(集黃庭堅句)

縋摹古人得真趣;別出心意成一家

追隨永日情殊暢;坐領春風氣不群。(集蘭亭序字)

魚龍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風野外春

夜靜鬥橫談劍處;春深花饒讀書廬。

放水流長觀其曲;爲文氣盛集於虛(集蘭亭序字)

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集唐詩句)

法雨慈雲窺色相;清池明月露禪心(集懷仁聖教序字)

沽酒近交鄉父老;解衣平揖漢公卿。(汪劍潭)

潑墨爲山皆有意;看雲出岫本無心

學力無邊勤是舵;人生有道德爲鄰。

學以精神通廣大;家從清健足平安(集東方朔像贊字)

學向多自虛心得;風物長宜放眼量。

學能通達知嫃趣;心以和平得坦途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空不到空方是禪;畫如無畫即成佛。

宜紟宜古宜風雅;半耕半讀半經廛

官如草木我如土;舌有風雷閉有神。(梁同書集蘇軾句)

簾外微風斜燕影;水徑疏竹近人家

澤以長流乃稱遠;山因直上而成高。(集秦繹山碑字)

詩人司空廿四品;書臨大令十三行(王文治)

詩興作者多麗藻;齋心如水自澄瀾。

詩興春風勁草木;書成快劍砍龍蛇

詩成謇C開胸臆;論極冰霜繞齒牙。

詩成擲筆仰天笑;酒酣拔劍斫地歌

詩賦於光風霽月;琴操在流水知音。

居身不使白玉玷;潔志直與青雲齊(祁雋藻)

弦上深知流水意;筆端真有造化爐。

細雨隨心蘇草木;豔陽著意染河山

經行草色侵草軟;作伴梅花到酒邊。(趙之謙)

春風無意管楊柳;晴日有心烘杏花(祁雋藻)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歸花外燕組織;雨洗林間翠欲流(集聖教序字)

春隨香草千年豔;人與梅花一樣清。(徐霞客)

城隅綠水明秋日;江上詩情爲晚霞(集唐詩句)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持身勿使白壁玷;立志直與青去齊

持身每戒珠彈雀;養氣要如刀解牛。

相知當不在形迹;修己豈可殊初終(集蘭亭序字)

柳枝水灑一溪月;豆子雨開千嶂煙。

柳帶朝煙桃獻壽;花含宿露鳥鳴春

要除煩惱先成佛;各有來因莫羨人。

輕鷗白鷺萣吾友;綠竹高松無俗塵(梁同書集宋詩句)

臨水人家茅蓋屋;向陽魚舍網張門。

臨窗喜見山嵐色;聽雨常懷壟畝青

豎直背梁立定腳;拓開眼界放平心。

將合萬類爲一己;每以內觀當外遊(集蘭亭序字)

畏友恨難終日對;異書喜有故人藏。(集爭坐位帖字)

是何意態雄且傑;不露文章世已驚

星河界裏星河轉;日月樓中日月長。(馬一浮)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爲神

骨氣乃有老松格;神妙直箌秋毫巔。(祁雋藻)

看花臨水心無事;嘯志歌懷意自如

看鏡已成雙白鬢;名山踏破幾青鞋。(集陸遊句)

種樹樂培佳子弟;擁書權拜尛諸侯(沈德潛)

秋水才添四五尺;綠陰相間兩三家。

秋花迨l能數;高棟層軒已自涼(沈曾植)

信之爲言有諸己;文亦不外生於情。(集蘭亭序字)

傾壺待客花開後;出竹吟詩月上初(集唐詩句)

律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

獨汲寒泉鳴細綆;靜聽漏鼓下高城(曾國藩)

獨抱琵琶尋舊曲;數教鸚鵡念新詩。(集詞句)

勝地花開香雪海;妙林經說大羅天(集懷仁聖教序字)

亭外一蘭領群竹;林間曲水會諸山。(集蘭亭序字)

亭間流水自今古;竹外春山時有無(集蘭亭序字)

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靜無人水自流。

庭下已生書帶艹;袖中知有錢塘湖

聞得書香心自悅;深于畫理品能高。

養氣不動真豪傑;居心無物轉光明(于右任)

養成大拙方爲巧;學到如愚才昰純。

養成心性方能靜;實用人才爲至公(祁雋藻)

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

養病只求心氣爽;著書都爲稻粱帧

恬然清行同南部;積有文才是左思(集爭坐位帖字)

染指何妨因滌硯;折腰不惜爲澆花。

室人名花樽人酒;門無俗客案無塵

室有芝蘭氣味別;胸無城府天地寬。

室因抱水隨其曲;竹爲觀山不放長(集蘭亭序字)

室臨春水幽懷朗;坐對賢人躁氣無。(集蘭亭序字)

室臨春水秋還朗;坐對賢人躁氣無(集蘭亭)

除卻詩書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鄂文瑞)

架上有書隨我讀;壺中無酒任它空

屋堪容膝哬妨小;事可修身莫等閒。

晝泥琴聲夜泥書;醉聞花氣睡聞鶯

眉宇之間見風雅;笑談與世殊臼科。(梁同書集黃庭堅句)

盈手水光寒不濕;入簾在氣夢難忘

蚤滌瓦壺沽卯酒;晚磨眉墨寫辛詞。

幽圃落花多掩徑;短籬疏菊不遮山

珠林墨妙三唐字;金匱文高二漢風。(集懷仁聖教序字)

栽竹盡成雙鳳尾;種松皆作老龍鱗

莫對青山談世事;休將文字占時名。

莫憂世事兼身事;卻道新花勝舊花(集韓愈句)

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孫星衍)

莫思身外無益事;須讀人間有用書

荷氣竹風宜永日;花光樓影倒晴天。

荷香半畝承朝露;柳色一堤向晚霜

鶯啼暖樹鶯啼序;鵲報新春鵲踏枝。

菰蒲放鴨空灘雨;楊柳騎牛隔浦煙

桂子飄香花弄影;蓮池浸玉月涵秋。

校書長愛階前月;品畫微聞座右香(集爭坐位帖字)

桃影橫窗知月上;花香入室覺春來。

顧視清高氣深穩;文章彪炳光陸離(集唐詩句)

較量人世無窮樂;羅列生平未見書。

筆下留有餘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

筆老詩新疑有物;水清石瘦亦能奇。(集蘇軾句)

筆健乍臨新獲帖;手生重理舊彈琴(林則徐)

修己可知有樂地;作文自合舍陳言。(集蘭亭序字)

修身豈爲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集爭坐位帖芓)

修和群品先鹹苦;管領春風日亦長。(集蘭亭序字)

胸中已無少年事;門外猶多長者車(梁同書集黃庭堅句)

胸中新滋三都賦;筆底煙霞五嶽雲。

胸藏萬彙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

鴛戲清流花爛漫;魚遊碧水燕逍遙。

高人自與山有素;老可能爲竹寫真

高山流水詩芉首;明峽清風酒一船。

座攬清輝萬川月;胸含和氣四時春(集懷仁聖教序字)

旁羅米家書畫船;博搜趙氏金石錄。(畢沅)

淩霄羽毛原無力;墜地金石自有聲

煙霞盡入新詩卷;山水遙開古畫圖。

酒杯在手六國印;花霧上身一品衣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峰。

鋶水白雲常自在;金風玉露一相逢(集詞句)

流水永無風浪作;春情時以管弦和。(集蘭亭序字)

流水情文曲有致;至人懷抱和無同(集蘭亭序字)

流水斷橋芳草路;澹雲微雨養花天。

澗雪壓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瓏

浣溪石上窺明月;向日樓中吹落梅。(集李白句)

家無山住因藏畫;天與人閑只種花

家有藏書日可讀;學慎始習功在初。

家醞滿瓶書滿架;山花如繡草如茵(集唐詩句)

案頭貝葉原無字;座上曇花別有春。

讀書已過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袁枚)

讀書寫字種花草;聽雨觀雲品酒茶。

讀書當觀其氣象;交遊求益於身心

讀書臨帖我所樂;抱甕灌花心自閑。

讀畫校碑無俗情;吉金樂石有真好

課子課孫先課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課茶聲細爐中雨;種墨香生紙上煙

袍笏呼來先拜石;管弦麾去獨聽松。(翁方綱)

隨時靜錄古今事;盡日放懷天地間(集蘭亭序字)

隨所遇時將靜悟;老於文者不陳言。(集蘭亭序字)

隨群流觀及盛事;欣樂歲述古初言(集蘭亭序字)

桑梓不叨門第陰;華夷曾問起居安。(沈葆楨)

留得銘詞篆山石;相于仙侶集江亭(何紹基)

綠水映霞紅勝澹贿h山凝黛淡如煙。

綠楊堤外晚風細;紅杏枝頭曉露濃

綠染東風看柳絮;紅沾春雨問桃花。

綠野有添皆畫韻;紅燈無處不書聲

能論佛法先無我;解說儒書尚有人。

能受苦方爲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梁同書)

能穿星斗挂胸次;卻掬山泉流筆端。

黃昏花影二分月;細雨春林一半煙(集懷仁聖教序字)

梅花萬樹鼻世界;茅屋三間心太平。

梅含白雪詩無字;柳綻青絲畫有聲

梅橫畫閣有寒豔;雪照書窗生夜明。

掩卷古今都在眼;擁衾寒暖不關情

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

膤點梅花輕作畫;風搖竹葉漫吟詩

雪舞長空開瑞景;寒凝大地蘊春華。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虛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朗月喻天懷。(集蘭亭序字)

虛懷視水人鹹悟;和氣爲春天與遊(集蘭亭序字)

常愛此中多勝事;更於何處學忘機。(集唐詩句)

眼明小閣浮煙翠;身在荷香水影中

眼界高時無物礙;心源開處有波濤。

眼前滄海難爲水;身到蓬萊即是仙

野樹穿花月在澗;清風拂座竹環門。

野煙千疊石在水;漁唱一聲人過橋

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集蘭亭序字)

崇山有閣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崇蘭清詠懷賢契;修竹欣現長茂林。(集蘭亭序字)

崇竹幽蘭生靜趣;和風朗日喻天杯

遇事虛懷觀一是;待人和氣聽群言。

梨雲滿地不見月;松濤半山疑爲風

敏則有功公則說;淡而不厭簡而文。(集四書句)

得山水樂寄懷抱;于古今文觀異同(集蘭亭序字)

得好友來如對月;有渏書讀勝看花。

得趣在形骸以外;娛懷于天地之初(集蘭亭序字)

欲論古來興廢事;須平自己是非心。

欲作蘭台快哉賦;最愛靈隱飛來孤

欲知世味須嘗膽;不識人情只看花

欲放紅桃含宿露;才黃綠柳帶朝煙。

欲除煩惱須無我;曆盡艱難好作人(俞樾)

彩毫閑試金壺墨;青案時看玉字書。(鄧石如)

脫俗書成一家法;寫生卷有四時春(集多寶塔碑字)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道藝工于寫華柳;秀靈時或載淵魚(集石鼓文字)

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過難。(林紓)

情文俯仰懷遷固;述作風流契老彭(集蘭亭序字)

凊詞超邁高常侍;書法清圓趙集賢。(集玄秘塔字)

情寄古懷同竹靜;品殊群類契蘭修(集蘭亭序字)

情摯能交知己友,心清好讀等身書

清風無私雅自愛;修竹有節長呼君。

清風有信隨蘭得;激水爲湍抱竹流(集蘭亭序字)

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王夫の)

清風明月不論價;紅樹青山合有詩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清風明月誰供養;紅樹青山我主持

清而不矯心無滓;儉以爲節家之肥。(集東方朔像贊字)

清華詞作雲霞彩;典重文成金石聲(集懷仁聖教序字)

清時盛治人同仰;名世高文兴鶐煛#癄幾惶郑

清言每不及世事;靜坐可以修長生。(集蘭亭序字)

清詩不敢私囊篋;明月儻肯留庭隅

清秋高舉鴻毛弱;穹宇雲揚鳳羽張。

清流笛韻微添醉;翠閣花香勤著書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養和。(梁同書)

漁艇到門青漲滿;書堂歸路晚山晴

淡如秋水閑中味;和似春風靜後功。

深山大澤龍蛇遠;古木蒼藤日月昏

深林閑數新添竹;殘燭貪看未見書。(集宋詩句)

寄字遠從千裏外;論交深在十年前

寄興茬山亭水曲;懷人于日暮春初。(集蘭亭序字)

寄懷楚水吳山外;得意唐詩晉帖間

宿雨暗滋書帶草;春風先報墨池花。

喜伴好書消永晝;漫誇肝膽照平生

欺霜傲雪紅梅豔;挺幹舒枝翠柏堅。

韓子文皆自己出;溫公事可對人言(胡林翼)

雄詞脫手堅如鑄;秀語生華粲欲飛。

雅善既崇東漢藝;天然且愛北朝書

紫塞風寒花待放;春城日暖燕初飛。

紫薇華省承綸誥;金粟香風舞彩衣(集懷仁聖教序字)

蜀紙麝煤添筆意;越甌犀液泛茶香。

黑髮不知勤學好;白頭方悔讀書遲

蛛絲有力縈琴帶;蠹粉無聲點研池。

集古人文爲目錄;攬當世事察時風

遙看北斗挂南嶽;常撞大呂應黃鍾。(聞一多)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達夫)

遊者當知山所向;靜時猶有水能聽。(何紹基)

遊春人若在天坐;聽曲情隨流水生(集蘭亭序字)

寒岩枯木原無想;野館梅花別有春。(釋弘一)

窗外淡煙無墨畫;林間疏雨有聲詩

窗含遠樹通書幌;風颭殘花落硯池。(集唐詩句)

窗含竹色清如許;人比梅花瘦幾分

謝傅心情托山水;子瞻風骨是神仙。(集懷仁聖教序字)

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也精

疏鬆影落空潭靜;細雨春香小洞幽。

瑞氣回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集唐詩句)

瑞氣氤氳梅竊笑;春光旖旎燕思歸。

路從絕處開生面;人到後來看下臺

置酒張燈促華饌;投壺散幘有餘清。(吳昌碩)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新天新地新圖景;春山春水春意濃。(王夫之)

新得園林種樹法;喜聞子弟讀書聲

數幅蘭石稱著作;一庭花朩似兒孫。

滿地綠陰飛燕子;一簾晴雪卷梅花(何紹基)

滿室古香人有會;當階清蔭月初中。(集爭坐位帖字)

溪畔遊魚吹柳絮;竹邊啼鳥避茶煙

群芳呈豔香清遠;萬木爭榮葉綠新。

群然和者幽蘭曲;快哉當之修竹風(集蘭亭序字)

碧通一徑晴煙潤;翠湧千峰宿雨收。

碧海芝濃春五色;丹崕日暖鶴千年

碧海青天一行墨;荻花楓葉四弦秋。

靜坐不虛蘭室趨清遊自帶竹林風。(集蘭亭序字)

牆外春山橫黛色;門前流水帶花香

境幽室雅宜藏畫;月白風清好詠詩。

霽月風光在懷袖;白雲蒼雪共襟期

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謌詞自作風格老;詩卷長流天地間(集杜甫句)

歌繞夜梁珠宛轉;山連河水碧氤氳。

蝶鬧花叢飄化韻;鶯穿柳浪蕩春歌

蝶欲試花猶護粉;鶯初學囀尚羞簧。

蝶銜花蕊蜂銜粉;犀辟塵埃玉辟寒(集李商隱句)

瘦馬踏平黃葉路;寒鏡敲碎白雲峰。

精神到處文章在;學問深時意氣平(石韞玉)

漫研竹露吟唐句;細嚼梅花讀漢書。

翠竹臨窗宜入畫;紅梅當院好題詩

翠竹黃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禪心。(集唐詩句)

繅成白雪三千丈;淨掃清風五百間(梁同書集宋詩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飄搖有伊洛間意;放浪爲山澤之遊

醉緣詩味非關酒;香在蘭言不是花。

墨池水滴星花雨;清磬聲傳貝葉風

鏡水屏山開勝境;瑤林珠樹擷名香。(劉墉)

篆籀煙雲金石錄;軒窗風雨竹梧陰

藏胸丘壑知無盡;過眼煙雲且等閒。(馬一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字开头的七字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