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本贞之女亲身传授:台湾没有京剧艺术术是怎样影响孩

汪本贞之女亲身传授:京剧艺术是怎样影响孩子的?
导读: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请来了北京少儿京昆艺术教育学会会长;本真教育机构创始人,董事长——汪锦生会长,她讲述了为何要弘扬儿童京剧艺术教育。也对如何将京剧艺术和学前教育结合的方式和方法留下了一个问号。本期《园长访谈录》汪会长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让您更深一步了解京剧艺术启蒙教育。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针对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做出的明确的说明。汪会长讲道“用教育的手段去解读京剧。京剧中的唱、念、做、打、跟学前教育也能完美的结合,例如唱就是唱歌、和念对应语言领域、做就是表演属于艺术领域、打锻炼身体属于健康领域等等。”
用学前教育的的手段解读京剧、京剧启蒙游戏化也是汪会长在十三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汪会长历经二十余年编写了《京剧启蒙》。这本书收录了孩子耳熟能详的30个故事, 30个重点人物,受到梅葆玖和欧阳中石的大力支持。
那么,孩子学习京剧有什么好处呢?
1.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天性爱模仿,特别是对于有趣的故事、独特的旋律、别致的动作、鲜艳的色彩的喜爱都是不一般的。京剧中的脸谱、唱腔、舞台、服装等等都具有可以利用的潜质。而且这一时期,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很强、身体柔韧性好、可塑性极强,孩子在这一时期时间充裕,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入学时,孩子已经够获得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已远远超越同龄孩子 。
2.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做工考究、精美绝伦;且形态逼真、色彩绚丽;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孩子的感知觉得到很大的提升。
3.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使它集结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切特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京剧可以使幼儿认识并能够熟练的认识民间常使用的红、黄、蓝、绿、橙、紫、青等颜色,能够合理运用固有色、间色和复色,能够调色、涂色均匀、用色大胆、有较强的色彩感。而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可以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4.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本身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每一个唱段都有一则故事,剧情多数是反映爱国主义、忠孝节义、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内容。孩子学习京剧还可以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通过京剧的做派身段、开打动作及气息运用,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学过京剧的孩子就像当过兵的人一样,走出去时,身上的精、气、神都让人过目难忘。并且在舞台上表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京剧启蒙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要将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京剧的专业人才,而在于让京剧和传统知识的文化精髓能够成为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习京剧艺术的专业技能,更多的应该将戏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变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孩子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没有京剧艺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