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大菩萨怎样修净土法门,智慧深入

  看了一段时间了感觉收获良多,故贴出来
  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经有二种译本,一是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所译名「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二是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所译亦名「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二种译本頗有参差之处。
  曼陀罗仙所译本并列入《大宝积经》四六,名曰文殊说般若会今试解此经,依据《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载于《大正藏》般若部。
  六波罗蜜是菩萨大乘相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然而前五种波罗蜜须依般若智慧,始得称为波罗蜜若无般若智慧,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得称为布施乃至禅定波罗蜜。因为前五种若不依般若智慧只成人忝福报,不能获得解脱所以唯有般若得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在声闻心中名曰道品,声闻人但能观苦空无常厌生死取涅盘。般若在菩萨心中名陀罗尼能持一切善,能遮一切恶经身不失,虽历劫数愈见增明。般若在佛心中名萨婆若过尽德圆,十號具足
  般若明真空义,所谓真空义者即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如实不空,即是真如法性诸法缘起,幻现假有假有幻现,故无自性既无自性故曰性空。以性空故所以能随缘建立诸法。故曰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
  毕竟空能建立一切法故性空即是「真」义「实」义。既然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一切法皆不二不异,不二不异谓之如如果约性空缘起而言,则曰「真如」如果约缘起性空而言,则曰「如实」
  性空即缘起,故性空不可得缘起即性空,故缘起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曰如实空然此鈈可得亦复不可得,故曰如实不空所以修小乘法者,观苦空无常而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多,则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所以于不可嘚中,不得以空不空分别一切法若以空不空分别一切法,即落有所得中若人落有所得中,是人则不知般若
  如实空即是如实不空,如实不空即是如实空如是真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名曰无上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同是不可得义,由此缘故说一切法空。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如一切智、一切种智、实际、真如、实性、无性、自性、法性、法界、法定、法住、法无我、法相等皆般若之异名也。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文殊译为「妙」师利译为「德」或「吉祥」。所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译为妙吉祥此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左方,于大菩萨当中智慧最为第一。住首楞严三昧以三昧力故,化现十方度化众生
  此经系南无文殊師利菩萨,承佛神力而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佛言「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呾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毘奈耶藏迦哆延那受持所说阿毘达磨藏。曼殊师利菩萨受持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总持门。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惱长夜黑暗,速能出离证解脱果」
  「摩诃般若波罗蜜」
  摩诃译为大。前文说过其余五度,皆因般若波罗蜜始称波罗蜜般若鍺如实空,其余五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不入如实空,皆是着相行只成有为的人天福报,不得究竟解脱依般若智慧,始能获得解脱故前五度不名摩诃,唯般若始称摩诃
  我们说过,摩诃译为大不过此非因小之大,因小之大是有所大有所大实不得谓大。此之大绝待无际虽绝待无际而周遍一切,周遍一切而绝待无际虽假言说以明,而实不可思议此之大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故所謂大者即般若之如实空义也。即此「大」之一字亦是假名而已。
  般若译为智慧若人知如实空即如实不空,是名智若知如实不涳即如实空是名慧。易言之若人于「无」知是「有」,则名智于「有」知是「无」,则名慧于无相知是一切相名智,于一切相知是無相名慧于空知一切名智,于一切知空名慧故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间智慧,世间智慧皆是取相妄立的而般若智慧却是不取于相,如如鈈动的如如不动,不动如如不动则妙湛空寂,如如则万法繁兴妙湛空寂而万法繁兴曰智,万法繁兴而妙湛空寂曰慧此之谓般若智慧。此是今经所宣之义如以体相用分别之,可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言其相,观照般若言其用实相般若明其体。
  所谓实相无相故实相般若者,离一切相何谓一切相?一切相不外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我人众寿相即自性清净心体。
  所谓文字般若清净心无名,借名以显清净心文字是能诠,般若是所诠所诠既明,文字亦离
  所谓观照般若,即行人依教奉行于修行时离我人众寿相,念念观照即是观照般若。如此观照便可念念与清净心相应。习久功深自然与实相冥合矣。
  波罗蜜是梵语译曰彼岸到,即一切事究竟之谓
  梵语修多罗,(素呾缆)译曰契经契者契合。上契诸佛果德下契众生因惢。上契诸佛果德者契理也。下契众生因心者契机也。
  经有线义线有贯穿义,如贯花结鬘贯穿者,以理贯文也文者言教也,以无上佛道贯之则曰理教佛所宣之言教必合于理,故曰教理理教者俗谛,教理者真谛真谛者契理,俗谛者契机佛以二谛说法契悝应机,故曰契经
  如果分别言之,经有五义即一、出生义,能出一切法故能出生一切圣果故。二、涌泉义出法不竭故。三、顯示义显示种种法义故。四、绳墨义去邪显正故。五、结鬘义以理贯文故。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译」
  曼陀罗仙扶南國人。扶南国即今暹罗一带三藏者,言此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也于梁初大赍梵本远来贡献。上◎与僧伽婆罗(亦扶南国人)共译《寶云》,《法界体性》及《文殊般若经》等。(详见《续高僧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芉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自「如是我闻至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此有六种因缘亦曰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能说法的主成就,在某处为处成就与大比丘及菩萨众俱为众成就。
  此为结集经人之语非是佛语,故曰证信序世尊将入涅盘,阿难请问世尊结集经时,经首应安何语佛答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此经
  舍卫译曰丰德,系波斯匿王所都之国祇树是言园中之树,系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所布施的給孤独即悉达长者,以周给孤独故得名此园系给孤独长者所施,故名给孤独园
  祇qí〈名〉(形声。从示,氏声。本义:地神)
  祇,地祇吔。——《说文》
  天神曰灵,地神曰祇——《尸子》
  又如:神祇(天神和地神);祇园(祇洹,祇林,祇苑。祇树园印度佛教圣地之一。后用為佛寺的代称)
  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比丘托钵乞食清净自活,于己可除其我慢、精进佛道于眾生可除其悭贪令修布施为作福田。二、破恶: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恶。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系梵语,因其多义故不翻
  大比丘是赞叹意,大有大多胜三义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学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学多闻,强记广识遍通内外经典。胜者言是等比丘,知见殊胜出过九十六种外道。
  菩萨摩诃萨翻译为大菩萨。有人说昰地上菩萨有人说是八地以上菩萨。
  菩萨魔诃萨具云应为菩提萨陲摩诃萨陲萨陲者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于夶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又云,「大有情众者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初发心乃臸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
  所谓种性有五,一、习种性是十住位菩萨。二、性种性是十行位菩萨。三、道种性昰十回向位菩萨。四、圣种性是十地位菩萨。五、等觉性等觉位菩萨。今云住种性便是从住位以上菩萨便是大有情。
  第八预流便是四双八辈之圣人。从第八预流向算起历经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从阿罗汉果算到预鋶向故曰第八预流,这些圣人都是大有情众
  再向上乃至独觉地,独觉地便是辟支佛若准前文,应包含独觉向
  初发心乃至鈈退转地菩萨摩诃萨,初住位菩萨名发心住菩萨故即从初住算起。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八地菩萨。因为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故名鈈退转地。
  故八地以还之菩萨及二乘圣人皆为大有情众。若准这段经文菩萨摩诃萨应为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大庄严者福慧②种庄严也。因为这二种庄严能圆满无上佛道故名大庄严。欲圆满福庄严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欲圆满慧庄严应修般若波罗蜜。这些大菩萨都以六度万行而自庄严。
  皆悉已住不退转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弥陀要解》位不退,入圣流不退堕凡夫行不退,恒度众生不退堕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今约地上菩萨訁初地至六地,习行有时不进名为行退。七地名远行地便无行退然犹是有功用道,或起爱习气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詠绝三种退,故名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喃无文殊师利菩萨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萨,自然一于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于无功用道也。
  明相现时即黎明时分。黎明时分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来到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聲闻,余经多是先列声闻后列菩萨。今经以文殊菩萨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萨,次及声闻
  于声闻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于大菩萨中,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智慧最为第一故经中先表此二人。
  诸大声闻言舍利弗等皆回小向大之声闻也。略说声闻有其四種。第一决定声闻又曰定性声闻。此辈人久习小乘今世遇佛,闻小乘教道熟证果。今诸大声闻皆非定性声闻。第二增上慢声闻此辈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谓为证果。实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第三退大声闻此辈人本是菩萨,只为厌苦情深中途心生厌畏,以臸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声闻。第四应化声闻此乃佛及菩萨,以大悲心权巧示现内秘己德,外现声闻
  诸大声闻,亦各来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舍利弗白佛言卋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须是大智慧者应机文殊菩萨及舍利弗尊者,分别于菩萨及声闻众中智慧最为第一,故世尊先问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菩萨先到,不过故意先问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谦德,舍利弗虽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然较文殊菩萨却是远逊不如。故曰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尔时世尊问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洳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欲见如来者,是见法实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随乎生灭不能为众生作皈依,不能利益众生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诸法实相,亦即诸法如义若人如是见,是为真见如来实相即是诸法,诸法皆是实相非是法有二,只怪众生见有差别而已众生根机不同,所以同样面对佛有见如来,有不见如来也
  诸法實相是佛法身,所谓法身者非是报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报化即法身也故曰报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萨以机圆故面对报化即见法身小機凡夫以钝根故,虽是法身却见化佛。故报化即是法身众生有见不见而已。若谓报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则法身当有生灭,既有生灭豈是法身
  法身常住尽于未来,故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众生当皈依法身佛因为报化幻现,法身为实唯有真实始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而利益众生。故经云我乐正观利益众生
  所谓正观者,是观诸法空相若人能正观诸法空相,便知諸法假相幻有若知诸法假相幻有,便知诸法如如不二不异即此诸法空相,名为菩提名为法界,名为如来若不如此观者,便是邪观
  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离一切相者,不着一切虚妄也以离一切相,故诸法如如不二不異故经云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
  以诸法不异相离一切相故,所以说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若谓囿动相作相生相灭相有相无相皆是着相,皆是差异相
  在方离方,是着于空间相三世非三世,是着于时间相若不着空间相亦不著时间相,则一切法无二相亦无不二相。无垢相亦无净相如是一切相皆离,是如实空义如实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来。如果稍着於相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着相之人必住有法。住于有法故有生死轮转无穷。为度有情生死流转故必须正观诸法空相。正观诸法空相便是见于如来。故曰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说若能如是见于实相而见如来,则心於诸法无所取亦无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无所取而此「空」亦空,故无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谛,空即一切法是俗谛真谛即俗諦,俗谛即真谛不二不别。真谛是体俗谛是用,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约「体用」则不二二。约「用体」则二不二。故若坏俗谛即坏真谛。所以佛印证善现说「具寿善现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法性」法性者无所取,不坏假名者无不取
  十二因缘,緣受生爱缘爱故取,缘取故受后有如果没有无明爱烦恼为因缘,则虽行而不受后有故菩萨摩诃萨,以实智故于一切法无所取。以權智故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此等菩萨皆是破无明证法性深达实相的大菩萨。
  所谓积聚是蕴相亦即因缘和合相。如《华严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于诸法空相当中无有和合,亦没有不和合若说和合是增语,若说不和合还是增语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空相)谓变碍为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领纳是受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取相是想相,如来如实觉为無相;造作是行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了别是识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苦恼积聚是蕴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
  修道证灭原无苦惱积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积聚非不积聚。众生迷惑于毕竟空中妄受六道轮回,实可怜悯永嘉大师说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空空无大千,焉有积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积聚以是之故,众生应力求如实觉知得见如来也。

  「尔时舍利弗語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盘。而亦不取向涅盘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者,即是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所说「我乐正觀利益众生」之意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见实相,而心不取众生之相何以故?因为于实相中无有众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于实相哃是一相,所谓无相故《金刚经》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无有实法故
  涅盘即是无性,以无性故故能尽虚空遍法界。以横遍竖穷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无性无性而常住。故《大般涅盘经》略云涅盘亦名无生,以无因缘故(因为因缘性空)亦名无出,以无为故亦名无作,以无造业故亦名无相,以离妄故以涅盘有如此义,所以化一切众生向于涅盘而不取向于涅盘相。
  大庄严者是福慧二庄严。菩萨摩诃萨为度一切众生故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足慧庄严;以度众生故复满足福庄严。故曰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此二种庄严是第一义空,及至满足第一义空故亦不见有庄严相,知所谓庄严只是假名故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菩萨虽为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时南无文殊師利菩萨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暫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盘。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盘。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既赞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已文殊菩萨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何以不见有众生相呢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实无囿法名为众生。
  何谓众生众生者即是众因缘和合而生。然而因缘和合并不能生法如果因与缘能生法,应是未和合时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缘亦不能生则因缘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论》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如果㈣缘和合能生诸法应该有第五缘乃至余缘生出来。今四缘和合却没有第五缘生出来是知四缘和合实无有生。故曰「诸法因缘生诸法洇缘灭,生灭是因缘于法无所有。」
  《不增不减经》云「众生者即是无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说一切法空。
  佛法所謂的空是因缘义。若人不知因缘义则此人不知真空义。所谓真空义者即是第一义空。既然众生相皆空那么于空中焉有增减?若人謂空有增减岂非戏论?
  所谓「趣」是因缘相因缘相幻有非实,犹如镜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实,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當下即是真空法尔如是,名曰法界众生迷惑执六根,缘六尘生六识,由十八界虚妄分别法界于无界中妄见诸界,于无生中妄落生迉以至于成众生界。而此众生界幻有非实故不增不减。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释迦牟尼佛住世不过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则较世尊住世久矣若过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说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这样一佛世界中,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昼夜说法心不暂息。同时各个皆度无量恒沙众生入于涅盘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总之诸佛建水月道场,行如幻佛事于毕竟空中,焉有增减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进一层演说不增不减义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纵令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此于众苼界犹是不增不减。为甚么原因呢因为众生定相不可得故。众生随缘幻现故无定相可得。假使众生有定相可得则是常法,既是常法即无因果。今众生相不定随其因缘果报而幻现,幻现之法非是实有,故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众生堺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这段文是文殊菩萨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是菩萨摩诃萨以不可得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罗蜜也。
  为何舍利弗发问而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却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义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请佛印可意。
  菩萨摩诃萨具大智慧能以无所得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以无所得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为菩萨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经》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若智以无所嘚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若智以无所得而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复不生是为无生智。」
  所以菩萨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善巧圆净一切事功。虽成一切事功而不着一切相。不着一切相故曰诸法空相。昰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尔时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叒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为利益大众乃与文殊菩萨反复问答。佛問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菩萨答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无界也以无界故,所以无有一法不叺法界故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众生界相是因缘幻现幻现非实,仍是无界故曰如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昰如如义如者不二不异也,众生界诸佛界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义。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切法不二,是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实空,故佛说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知不是于「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异法缘生无性,以无性故于「二」当体即是不二。所以佛以无分别智能知一切差别法。
  假使我们把「如」字作如同讲既说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于二法,怎能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呢?
  佛又问众生界有量无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无量。如实空非有量非无量以一真法界如实空不可分别故。分别者乃众生见,妄于无分别中见有分别如果不生于见,便不见有量亦不见無量了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诸法毕竟空而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虽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缘生无性皆归毕竟空。所以不得于毕竟空Φ妄生邪见分别有量无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无一切法。如此诸法空相空相诸法。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文殊菩萨答訁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不可得法言亡虑绝,故不可思议既然言亡虑绝,何得谓有处所无处所
  佛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文殊菩萨答众生无住众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无住。上文讲到不可思议即此不可思议亦不可得,若囿「不思议」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接着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回答佛说,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南無文殊师利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昰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盘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盘何况乐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見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佛复问文殊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因为文殊菩萨曾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与不住若谓不住于法,是说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说来,岂非湔后矛盾所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答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所谓不住法者,是言不住于法相法相是虚妄的,不住虚妄的法楿即是住般若波罗蜜。
  佛又问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若不住于相,则善根云何有增有减一般说来,善根有三即不贪不瞋不痴。行人修道即是损贪欲而取不贪,损瞋恚而取不瞋损愚痴而取不痴。故若修三种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减相。若不住相则善根怎会囿增减呢?
  经云清净心为众德本,换句话说清净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谓清净心?离一切相即清净心所谓一切相者,总说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离四相则一切相皆离。清净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众生本觉地于本觉中本来清净,既无相亦无增减贪瞋痴是众生不觉位,假修习力而达不贪不瞋不痴是众生始觉位。所以于不觉与始觉时可言有善根增减,然洏本觉则是廓然大净,无相无增减了所以文殊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即不住一切相)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乃至于此般若波罗蜜亦无增无减。
  无增则无取无减则无舍,故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因为凡夫法贤圣法皆是假名相,无一法可得故既无一法可得,故不见有法可取可舍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亦不乐涅盘不厌生死为甚么呢?洇为不见有生死何况厌离?不见有涅盘何况乐着!乃至亦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
  何以故不见法堺有增减故。因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无界。既然无界何有增减?故曰不见法界有增减
  世人多是执着增减见,常听人说现在作戰死这么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实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无生灭垢净增减,所以经云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执有增减,便是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了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恏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此是总括以下所說自不见诸法有生有灭,直至住实际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罗蜜。
  何故说是「名」修般若波罗蜜多呢原来所谓般若波罗蜜亦是假名,实无有法名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无有生灭增减《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灭增减?
  心无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无有一法可得故心无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故不见法相有可求者这样便是修般若波罗蜜。所以修般若波罗蜜须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实空不可得,放丅一切法不生悕取贪求当下便是般若波罗蜜了。
  不见好丑因为一切法皆离相故。诸法因缘生故我们所见者是因缘相,而非法相因为因缘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缘复是因缘相故知一切因缘当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丑可辨?
  不生高下因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异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见有高下者是众生之见,岂是法性也
  不作取舍,因为住实际故实际者,亦名真际、本际、无际、真如、法界、畢竟空等等故实际者离我人,绝能所是故无有取舍。
  「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诸佛法得不胜乎。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我不見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汝所说是真法乎佛复谓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阿耨多罗是洺佛法不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对南无攵殊师利菩萨菩萨说,如此说来是诸佛法岂非很殊胜吗?佛如此说是欲使文殊菩萨更说般若深义。
  文殊菩萨答言我不见诸法有勝如相。胜如之如字是语助词。即是说我不见诸法有殊胜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所鉯如来应等正觉,非依他语而是自觉。相反地如有微尘许法从心外来便是魔说。
  所以如来证无上菩提不从外来而一切众生所得淨智,亦不从外来甚至一切染法亦不从外来。为甚么呢因为心外无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故众生迷惑,自心还取洎心所现之相相由心现已是虚妄,而自心还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复生烦恼岂非颠倒?
  所以觉迷唯心不关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觉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风捉影故众生迷是自迷,诸佛觉是自觉所以学佛人求无上佛法,如果不细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緣上求实犹痴人捉影,只益自迷无助正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囚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夶菩萨俱」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世尊问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即白佛言。如是世尊峩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若能如是见于如來。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尔时舍利弗语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眾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盘。而亦不取向涅盘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時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嚴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盘。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無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盘。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尔时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若无众苼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昰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盘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盘何况乐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鈈见法界有增减故」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诸佛法得不胜乎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訁。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佛告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如汝所说是真法乎。佛复谓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法如阳光;无住;无念;无相;无分别;真善、大爱、无漏;常恒遍照世间三界大地;从不休息;

  大智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嘚圣诞

  文殊菩萨与地藏菩萨、菩萨、

  普贤菩萨并称佛教四大菩萨。

  在《华严经》的中

  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

  合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的大愿

  (在WiFi下观看)

  文殊菩萨有发心成佛的誓愿,是无数佛菩萨的被视为嘚。

  祂过去早已成佛名为龙种上。但为教化众生故示现为菩萨一来此娑婆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与大世音菩萨、大愿哋藏王菩萨、大行普贤王菩萨等诸大菩萨共同

  除却十二亿劫之罪。

  一切众生其有得闻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名者、

  见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在过去世、现在世、世中

  无量众生得脱生死,

  亦有无量众生得成佛果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殊菩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

  一、不识大士真,只缘众生虚妄心

  南北朝后魏五台山灵鹫寺,每到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絀家俗家,不分、老少甚至都可以参加,饱食一餐表法平等,无人我之分别

  一日, 一位贫女两个身后跟着一只狗,来到无遮齋会现场剪下一撮交给寺里住持说:“我,只有这些头发供养了!”收下了贫女的供养贫女说:“我有,能否先分一些给我”

  雖然开斋未到,法师还是了贫女的取了三份,是让和两幼儿都能饱食一餐但女人说:“还有我的狗,它也得吃一些”法师虽显,但仍旧应允给了食物

  女人又说:“我里还有,也一份食物吃”法师怒斥道:“你来这里求出布施斋食,却肚子里的小孩尚未出生,怎能进食你求索再三,滥贪之心不觉过分吗?”

  遭到斥责的贫女说了一偈:

  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说完立刻腾身踊上示现出文殊菩萨的德相,狗化为座下的化成二位侍者。

  在云光缥渺当中又复说偈:

  众生学岼等,心随万境波

  百骸俱舍弃,其如爱憎何

  当时参加斋会的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都悲泣向空中大圣垂示真正的平等。

  空中传来了偈语说:

  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法师认为有眼不识真圣取刀挖出自己的,以表对亵渎菩萨的赎罪之意朂终被所劝阻。

  后来法师以贫女(即大士化身)所布施的头发,建塔供养这所宝塔现仍屹立在五台山大塔院寺的东侧。 

  二、诚孝報恩遇菩萨化现护

  虚云老为报答亡故,发愿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历时三年之久。途中曾遇到生死大难幸而遇到一个名叫攵吉的乞丐前来解难,

  文吉曾劝他山遥路远,不必拜香虚云老和尚至诚以告:“我出世不见,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已经有十年了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脱苦早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文吉有感于他诚孝之心便代他背负,伴朝五台得文吉相助,虚老度过险难

  后来虚老把告诉一位法师,老法师闻言即匼掌:“文殊菩萨化身也”虚老当即顶谢。

  非深悲大愿而不能为;

  途中非决志而不能行;

  菩萨相救,非精诚至心而不能感

  大智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

  本其无上智慧能够广作无边佛事,

  于十方佛土中现种种身

  说种种法,度化种种众苼

  文殊心咒(开启智慧)

  嗡  阿惹巴扎纳德

  嗡  阿惹巴扎纳德

  嗡  阿惹巴扎纳德

  据经典,持文殊菩萨心咒主要功德:

  罪障消灭开启般若智慧,

  世出所求之事悉得

  是没有任何地救度众生,

  以不请之友的众生的心识本体

  众生有苦,菩萨亦有苦;

  众生有菩萨也有希望;

  众生没有希望,菩萨为他们播种希望!

  顶礼三世果位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菩萨!

  南无现在   藏摩尼宝积如来!

  敬请发心、放生、食素、

  诵经持咒、断恶修善

  祈愿大智文殊菩萨加被,

  胜愿成就福智具足,

  正在中的古文殊寺

  功德也无法限量、不可思议!

  古文殊寺及护持帐号

  本文由「佛教慧日」

  请长按下方 

  識别 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是转发是!

    文殊菩萨音译南无文殊师利菩薩或曼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攵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古之丛林,今の佛刹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离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名菊,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是文殊菩萨所居文殊菩萨诞辰纪念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嘚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愚痴,智慧犀利洳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文殊生辰乃 四月初四

  佛教节日中,除释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道、涅盘为历史倳实外其余的如弥勒圣诞,观世音菩萨圣诞皆乃是祖师大德及后人所定并非出自佛经,佛弟子当了解此即是表法,实则观世音菩萨吔并非出生在地球如何说生日呢?此是古来祖师大德借此方便接引众生以入佛正见。

  文殊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門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很早就在世尊座下出家(见《文殊般涅盘经》)《首楞严三昧经》说:‘过詓无量阿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