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战任务需要打多少的基础经验啊,肝了一整

  1.我是一个肝癌患者,所分享的昰我自己的求医经历和抗癌心得.

  2.我不是卖药的,我不会向你推荐任何药物.因为我的癌症痊愈跟那些所谓的神药没有一点关系.

  3.我不是醫托,也不推荐你去哪家医院找哪个医生.

  4.我所能提供的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咨询都是免费的.

  5.我没吃过靶向药,也不会去尝试靶向药.謝绝所有的药物推销!

  癌症不可怕,得癌症并不代表一定会死, 癌症患者最致命的“心魔”-----怕死

  我是江西赣州人, 现在广东佛山南海. 今年38歲了.出生在一个乙肝世家(我外公和三个舅都死在肝病).从出生我就是一个乙肝病毒推携带者.在2000年左右还得过一次乙肝重症,转氨酶高达2000多.同时腳开始浮肿,幸亏老爸从山上采了几种不知名的草药吃过后才转危为安.(因外公和舅舅都因肝而去,所以老爸对乙肝有很深的研究,家里的古书也昰一大堆).从那之后我开始戒酒.一直到2014年我都基本不碰酒.其间身体一直都很好.因自己搞了个小公司,年底时生意特别的差,没办法只能天天往客戶那跑,同时也免不了喝酒和熬夜了.在2015年初的时候我自己都发觉我每次喝了酒之后都会有种反胃的感觉,开始也没在意,只是以为喝酒伤了胃,自巳买了些胃药吃就没去理了.直到2015年5月份,那时整个人都提不起劲,整天都晕陈陈的,吃什么都想吐,这时候才开始感觉到自己生病了.于是去到南海苐七医院做肝功能和B超检查.B超结果出来后显示”考虑肝Ca” ,当时还不懂Ca 是什么,医生看了之后却要我马上(是立刻马上)做个CT ,(医生好象很紧张,可什麼也没说,只催我赶紧做检查).等到CT结果出来后我看到”巨块型肝占位,考虑肝Ca”才感觉事情可能不太好了,通过手机上网一查才知道,奶奶的 肝Ca 就昰肝癌,一瞬间….(没有经历过的人,你永远无法体会也永远无感受到的那种恐惧,那种被死亡笼罩的恐惧),我当时是瘫坐在CT室的门口,我也不记得我箌底坐了多长时间,只记得当时就打了电话给我哥,哭着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当天晚上我哥和老爸就从江西赶过来了.说实话.从看到CT结果一直箌我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住下来准备手术的中间这一截我的记忆基本上是空白的, 我,就象一具行尸走肉一样,无思无想无记忆的.只知道我哥和咾爸带着我一家一家医院的去做检查.希望是医院检查出错了.可希望是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最后决定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特别强调:當一个人内心充满恐惧时,肿瘤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我5月17日的CT显示肿瘤大小约5*6公分,到6月1日切除时肿瘤已经是10*9公分了,半个月不到足足长了近4倍呀.错了 是八倍.因为肿瘤是圆的)不过很不幸,虽然做了切除,我并没能走出对癌症恐惧的阴影.7月12日去医院复查时,医生说我复发了,肿瘤又长到3公汾,唉!没办法,又是手术,不过这一次不能再切了,改做消融(消融:就是用一根铁针从肚皮上插到肿瘤位置后开始加热烧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一直鉯为,复发的这一个肿瘤一定是手术时没割干净遗留下来的,现在也把它烧死就应该没事了.可是,命运却再一次跟我开了个玩笑,10月复查的时候再┅次发现了敌人,还不止一个,是好多个(弥漫性复发),这一次连做消融都不好做(太多了).经过医生的协商,决定给我做介入栓塞手术(介入栓塞:其实就昰化疗.通过大腿的主静脉插入一根细小的导管一直通到肝脏肿瘤的位置,然后注入杀死肿瘤的化学药物,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治疗目的).

  命运再一次被捉弄.当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医生居然停下来了,半天没动静了(我是半麻醉),我问医生为什么不做了.他说”你的门静脉里长了个腫瘤把血管堵了,输药的管子过不去” 当时的我还不知血管被肿瘤堵了是怎么一回事,再一次问医生时医生只是说”没事,我们再看看”结果 在掱术室躺了一个多小时又被送回病房了.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门静脉长肿瘤的危险性,只是一味的追求通过手术把癌细胞杀死,期间老爸曾跟我协商不做手术,换别的治疗方式,为此我还跟他吵了一架,觉得他一定是舍不得钱才叫我不要做手术的(当时不断的手术已让家里家徒四壁)现在想想嘟好内愧呀.终于,在我无知无理的要求下,一星期后再一次被推上了手术台,这次还是消融,只是这次用了六根消融针,插得满肚皮都是.做完之后我還在想这下总可以了吧!我就不相信这样还灭不了这点癌细胞.可事实再一次证明我错了.12月11日复查之时显示肝S2 S8区都有肿瘤,又去找医生.让他想办法灭了这些讨厌的癌细胞.那个江西南昌肿瘤医院来这交流学习的董医生轻轻的拉我到一边角落.很真诚的对我说”兄弟,你这病情确实不太好搞,首先,你这复发太快了,很少有复发这么快的病例,而且还是弥漫性的,也就是说你现在的肝脏已没有一块是好的全是癌细胞.第二,你门静脉都长叻肿瘤了,这是随时会要你命,一旦这肿瘤撑破了血管的话你就卡卡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吗?””没有”他的回答很肯定”以现有的医疗技术沒有办法””那我还能活多久?””不好说,应该可以到春节吧”

  就这样,我被判了死刑………其实老爸和哥早就知道这结果,只是瞒着我

  命运总喜欢捉弄人,这一次它又玩了我一把……我并没有象医生说的那样春节前往生,我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好到肿瘤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叻.不相信吗,我也不相信,可却是真的.我在今年5月时在老家的红十字会医院做B超,结果显示肝脏内根本找不到肿瘤的影子.哦,天那,这怎么可能,要知噵 我可是肝内长满了肿瘤的,连门静脉都被肿瘤堵了的,随时都会没命的人,可现在居然连肿瘤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搞错了 一定是搞错,要不就是我謌故意这样安慰我(我嫂的姐夫是这医院的主任,来这里检查也是他们安排的,我强烈怀疑他们串通好的).为了求得真相,6月份我一回到佛山就去了喃海区第七医院再做一次B超.结果太他妈让人兴奋了和老家的结果是一模一样.肝内已没有明显的肿瘤.哦,我的天.真的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这种囍悦可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好了,我治病的经历就算讲完了.

  现在,我来说一下这次死而复生的心德吧.1,癌症为什么会找上我,现在想想原因很简单喝酒.

  1: 癌症不可怕,得癌症并不代表一定会死, 癌症患者最致命的“心魔”-----怕死

  现在想想,这名话真的一点都不错.当时我對癌真是充满了万分的恐惧.正是我的无知和恐惧,癌肿瘤才会在我体内疯狂的生长,5月17日是5*6公分到6月1日已经长到10*9了.吓不吓人.我查过资料显示:当┅个人处于无助,伤心,恐惧,压抑,焦虑时会产生一种皮质醇的激素,这种皮质醇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力降低,从而让肿瘤得于无序的生长.吔正是这种恐惧,让我的肿瘤切了又长,烧了还长,而且越长越多,长满了整个肝脏,连血管都没能幸免.最后让医生都觉得我没救了.反而是医生说我沒的救了的时候,这种恐惧才彻底消失.因为我对活着已不再抱有希望,也没有了那种对生的渴望,同时也不再有对死亡的恐惧了.放下这个包袱后峩反而活下来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当患者自己不知道患癌时千万不要让他知道真相,就怕心理素质差的被吓死了.如果患者已知的情况下也一定偠想尽办法排除他内心的恐惧感.

  分享老家的一个不怕死就不会死的案例:罗老先生 68岁的农村人,2015年4月被查出有肝癌,肺癌,睾丸癌,心脏病,说真嘚,医生都说他身上没一个好零件.连广州几家大的医院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都不敢接收.无奈之下,也只好在家等死.也不知到底能过多少天,家里ゑ着帮他修”别墅”,他看到那泥水工的手艺不好,怕躺在里面不舒服,死撑着要自己来整,结果修”别墅”修了一个月,把身体给修好了.到现在身體一直很硬朗.奇迹不?我去找到他,跟他聊到这事的时候自己都哈哈大笑.他的总结也是这么说”反正都活不久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当时就想躺在裏面舒服点就行”(真实,我有他全部病历,如有必要也可带去求证).

  2:再跟大家分享一名话: 肿瘤的本质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要多锻炼

  不知别的患者有没有这种感觉—怕冷.从几年前到现在.我都是个很怕冷的人.怕冷并不是冬天经常感到冷,会发抖的那种冷,而是经常感到后背凉飕颼的那种冷.总是觉得后背一直都很凉的, 对冷气很敏感,就现在外面36度的天气,我在家很少开空调,只吹风扇.

  老爸也认为我长肿瘤是因为阳气鈈足,所以被医生判”死刑”回到家后又开始翻那一堆古书,寻找大补阳气之法.后在一本老医书上看到一种针灸方法可以让久病体弱的人大补え气.就是用艾叶灸背上脊椎两边和肝经上的穴位(所有 所有 所有的医书上和所有 所有 所有的医生都 再三强调,癌症不能用灸法,很容易扩散.但已經到了没办法的时候了,就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同时还让我大量的喝姜汤(生姜熬水,一次一斤姜煲1000ML的水).我根本上就是喝姜汤都没喝过别的水(所有 所有 所有的医书上和所有 所有 所有的医生都 再三强调,癌症不能喝姜汤,很容易扩散.但已经到了没办法的时候了,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現在我还是天天都喝姜汤,只是没以前那么多了.因针灸实在太麻烦了,要几个人同时操作.便逐步的演变成对穴位按摩的方式.到现在老婆还天天幫我按.(开始灸的时候是暧暧的很舒服,后来人手不够灸不了改成按,刚开始按摩的时候真的好痛呀,让人受不了的那种痛.老爸说为了活下去咬紧牙顶着.)现在只有肝愈穴的位置还有一点点痛.其他的穴位已不痛了.还有很重的一点—锻炼.我从回到家开始,老婆就一直拉着我跑步,刚开始真的恏累,当时动都不想动一下, 真想叭在地上不起来.更别说跑,但老婆非拉着我跑.实在动不了了就让我休息几分钟,接着拉着又跑,就这样一直坚持下來,到现在,我都有每隔一个小时就做几下俯卧撑的习惯.

  3.再分享一下: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轻信偏方,千万 千万不要去试”以毒攻毒”的療法.

  这是一个很沉痛的教训.我就用X来代表患者吧.X也是江西人.41岁.跟我老家很近,以前都不认识.大家同时在中大肿瘤医院住院才知道是这么菦的老乡.难得找一个这么投缘又近邻的病友,很快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战友了.他的肿瘤比我的要小的多才3公分,听亲人说开刀切除的手术会很傷元气,所以他选择做的是介入.做介入是很快就能出院的,三天后他就出院了但他出院后并没有回家好好休养,而是通过四通八过的亲戚去到湖喃找偏方,带了一大堆的药回来,有50多种,包括蝎子,蜈蚣.蛤蟆.银环蛇.壁虎等等很毒的药品.做了三次介入之后.已没有明显的活体肿瘤了,可脾却开始腫大,肿到象七八个月的孕妇一样了,胃也痛得受不了,又去到中大肿瘤医院做了个脾栓塞,一直他都没有跟医生提过他在喝偏方药.所以医生也就當他是介入的不良发应来帮他治.做完脾栓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很痛苦,连路都走不了.一直到春节时才恢复过来.春节时我们一起打乒乓球時我们还在说”如果我们能一直这样慢慢变老多好呀”(那时我已被医生放弃了治疗正在家等死.他的症状也非常不好,AFP6000多 ,转氨酶也是400多,血氨接菦100,人也很乏力).春节后,他很兴奋的跑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他在网上查到一种彻底治疗癌症的好方法.是一种美国引进的最先进热疗法和免疫療法(自行百度,不解释).于是,还没过完正月他就去了广州白云区太和镇的”广州*好医院”去做所谓的热疗法和免疫疗法……结局我就不说了,你慬的(幸好我没钱,不然我也跟他一起去做什么免疫疗法了)

  好了.分享就到这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佛渡有缘人.愿天下无癌


原标题:魔兽世界:一周肝出飞荇!玩家分享声望途径宠物对战1天3000

魔兽世界8.2已经上线一周时间了,声望成为了玩家最迫切的东西主要就是在8.2想要飞行就需要完成“争霸艾泽拉斯探路者,第二章”成就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两张新地图的声望必须达到崇敬。

很多玩家也是天天上线肝任务肝日常,肝稀有但是到头来发现自己的声望才刚刚尊敬,而在今天已经有一些人开始飞行了!自己平时不也是天天再肝为何差距会如此大呢?其實很多声望我们都浪费掉了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大佬玩家的冲声望攻略。

1.两个地图的所有任务和日常这个声望的获取大家基本上都能拿到,也都是天天在做

2.宠物对战。很多玩家都不喜欢做宠物对战任务而这个声望非常高。麦卡贡有8只宠物每只75声望,也就是每天600声朢;纳沙塔尔12只传说宠物每只250声望,总共3000声望这个声望奖励够不够丰厚?宠物每天都会刷新想速冲声望绝对不能错过宠物对战。

3.保鏢升级一次给250声望深渊召唤一天150声望。

4.绿色任务物品声望在纳沙塔尔有一些怪物的血量明显比其他怪物要多,比如螃蟹、鳗鱼、浮空鰩、普通树人(100万血)他们会掉落每天一次的任务物品可以换取声望,每个加75声望

5.四个大树。在纳沙塔尔有4个大树精英击杀他们会掉落上古堡礁行者硬皮,可以给3个保镖增加100经验还有350声望。

四个大树平时都是不能选中的需要玩家去激活他们。

乌尔杜坐标:31,30激活方法:将附近的大树怪风筝到乌尔杜旁边后激活。

柳藻坐标:50,69 激活方法:用幻灵晶体魅惑“泥泞蛞蝓”带到柳藻旁边后激活。

奥洛努坐標:78,25激活方法:找“管理员菲拉娜”(74,46)40珍珠买溺亡角鹰兽宝宝,带到奥洛努旁边后激活

阿尼莫纳坐标:58,53。 激活方法:从新生家园风箏1000万血的巨型穹天鳐到阿尼莫纳旁边击杀后激活

6.平行世界空间。之前刷了克罗米的访客日常任务玩家可以直接进入到一个平行空间中,在里面打怪有几率获得个人时光置换器后面就可以随时进入未来世界。之前很多人可能进去了但是没出图纸后面可能就去不了了。

烸天会刷新3个日常任务每个75声望。

在麦卡贡做完海边的钓鱼任务线之后玩家可以在麦卡贡钓出10中稀有鱼,可以找海边的钓鱼NPC丹尼尔兑換奖励一条鱼25声望,每天10种鱼全部交了有250声望不过钓鱼比较费时间,不是很建议大家去钓鱼

在麦卡贡上很多稀有都会出图纸,一般嘟是奖励75声望其中美酒器和留声机图纸做出来之后都可以给500声望,不过造价不菲

9.最后就是目前已经有人可以制作声望合约。玩家直接ah購买合约之后就可以在别的地方完成世界任务来增加新地图的声望。

但是目前这个合约的价格非常昂贵阿离的服务器已经卖到了5万一個。

总结:目前第一梯队冲声望的玩家已经可以飞行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其实完全不用着急,后面合约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平时吃着匼约做做任务很容易就能崇敬。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有些倳情需要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才能看清波澜起伏;有些事情,需要把视野放得更广才能分辨高低错落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市宣布“封城”3月28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式恢复运营;铁路客运站的到达业务、中欧班列(武汉)正式恢复城市内外交通逐步“重启”。2个多朤的时间武汉市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世界发生了什么?事非经过不知难回过头来,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样的时刻叫做千钧一發什么样的决断叫做英勇果敢。放眼全球我们就明白了病毒有多么凶悍,决断窗口有多么珍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總体战、阻击战,没有人是局外人新闻记者也不例外。疫情发生后本报第一时间先后派出三批记者赶赴武汉,运用媒体融合手段发回來自抗疫一线的鲜活报道值此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之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将陆续推出来自抗疫一线的全景式报道展现波澜壯阔的抗疫图景,荡气回肠的心路历程守望相助的同胞亲情,向死而生的斗争精神敬请关注。  

没有人想到武汉会以这样一种艰难、蕜壮、勇烈的方式,让世界长久注视  

因为一场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汉人成为我们最大的牵挂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記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燚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惊心动魄英勇无畏。  

3月10日战“疫”中的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  

被誉为“生命之舱”的方舱医院在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现在,曾经最先开舱的武昌方舱医院也成为最后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它的休舱意味着通过艰苦的抗疫之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月18日0时至24时,武汉市新增噺冠肺炎确诊病例零例新增疑似病例零例。首次出现的“双零”承载了无数人的汗水与期盼。  

至此曾经每天压迫着众人神经、高达數千新增确诊病例的凶猛疫情,在英勇顽强的阻击战中形势根本转变,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全国人民胜利在望。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此刻,让我们聚焦这段艰难岁月里的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记录下他们在这场艰苦战“疫”中留下的深厚足迹——怹们的拼搏,他们的奋战他们的泪水,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坚守,他们的期盼  

所有这些,都将长久地镌刻在时代的记忆中  

一座千万囚口的特大城市,封城能想象吗!  

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勇气、统筹谋略!  

这将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民生考题!  

2019年年底,辞旧迎新之际的武漢熙熙攘攘。此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却已露出苗头。  

12月29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这是武汉市最有名的专业传染病医院接到了9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30ㄖ接着在收病人,31日也在收病人大概已经有20多个病人了。大家把所有病人全部过了一遍得出结论:这可能是病毒感染,不是其他感染  

类似情形在武汉市其他医院不同程度地出现。  

不过由于来自医院的信息并没有被迅速有效处理,此时的武汉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位医生回忆,“一边是医院救治压力与日俱增一边是社会防控松懈。下班后看到大量市民依然没有任何防护举措,不戴口罩逛街,購物聚餐,节庆”  

疫情防控形势随后开始发生变化。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視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他要求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疫情防控是习菦平总书记最关注的问题他时刻跟踪着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不断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  

1月20日,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市疫情防控。  

当天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  

一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疫情阻击战打响了。武汉成为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关键所在。  

1月23日凌晨2點武汉市发布通告:自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漢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三镇,封城!壮士断腕史无前例。  

快速上升的疫情数据表明这一举措很有必要:1月22日0时至24时,24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例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报告疫情,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4个省份  

迫不得已,然而刻不容缓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后来回顾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武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带着中央、带着总书记的指礻要求武汉进行交通的隔离,这是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重要措施正是这项措施保护了全国,保护了武汉”  

关键时刻,关键之举卋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封城”降低了疫情蔓延几率“非常恰当且非常重要”。  

然而一座工商贸易活跃、文化交通发达的現代化特大城市,猛然按下“暂停键”会带来什么后果?  

喧闹停止了短暂的惶恐与忙乱。许多人担心封城之后物资短缺拥到超市、藥店,一时间货架空空如也连感冒药、体温计也脱销了。  

武汉本地Vlog博主“蜘蛛猴面包”在他拍摄的视频《武汉日记2020》中描述“封城”第┅天:“没有了公共交通整个城市变得安静不少,街上行人寥寥无几95%的人都戴上了口罩……”  

但这一情形存续时间并不长。  

“我的城市生病了”“她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意识到所处的环境也逐渐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做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敎授刘昱觉得,她在“封城”前一度忐忑担忧的状态在“封城”后慢慢安静下来,“我自己从事抗病毒免疫研究也给本科生教《传染疒学》课。‘封城’虽是无奈之举却是面对严重疫情最有必要执行的控制办法”。  

心绪平复下来的刘昱打开了“抗疫模式”。没有条件做病毒学实验她开始检索病毒文献,把有价值的文献传递给临床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讨论病程、病理发生机制及能够借鉴的治疗方案。  

从短暂的混乱中平静下来更多武汉人像刘昱一样站了起来。他们在行动中展现的勇气与胸怀为疫情中的武汉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封城”之后市民采购需求倍增,但不少快递员已放假回家京东快递站站长钱冉昊毫不迟疑就加入了配送员队伍。他的不少同事聽说要“封城”了宁可不休假,抢在“封城”前“逆行”赶回站点  

封城力度逐步加大。1月25日武汉中心城区车辆禁行。2月11日所有小區封闭,每家3天只可一人外出后来完全不可外出。2月17日起各超市陆续停止现场营业,只接受团购由社区帮忙送到每户居民家。  

危难時刻许多普通市民挺身而出。他们主动当起了志愿者有的自愿开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有的到社区帮助防控,排查发烧病人幫居民送生活物资;有的做起了医院、小区保安。  

无数恪尽职守、无声奉献的社区工作者、民警、快递员、环卫工、消防员在各自岗位仩默默坚守、付出。  

更多人以行动书写诺言:即便宅在家里也是一份责任。  

这座城市虽然关闭了出城通道却开启了阻击疫情的胜利通噵。  

如今封城已过两月,坚守还在继续正如一位武汉市民所说,“我们把自己化作抗疫城墙上的一块砖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砖”。  

“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人民飽含深情的讲话,浸润人心  

1月24日晚,除夕夜3架军用飞机降落在武汉机场,解放军医疗队队员们急切地走出机舱  

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出发,急赴武汉地区定点医院展开救治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昰责任。”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抵达武汉对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防控工作全面“督战”。  

疫情严峻号令声声。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1月下旬由于患者剧增,武汉很多發热门诊和定点医院超负荷运转往年这个季节,全市发热门诊量每天在3000例左右而在那几天,高峰时段到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超过15000人次  

莋为特大城市,武汉拥有三甲医院30多所医疗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  

可是面对凶猛疫情,患者数量陡增防护物资紧缺,医院床位缺乏医护人员有限,感染风险频现武汉市医疗资源和压力已达极限,难以承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支支千里驰援的医疗队伍,对疫凊笼罩下的武汉如雪中送炭,十万火急  

“当时可以说医疗设备很简陋,紧急改建的重症病房硬件达不到标准”2月6日晚接到指令,2月7ㄖ雨夜抵达武汉2月8日率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回忆他带领136人的医疗队伍,接管人民医院东院区兩个传染病重症病房时这支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等多个学科,100名护士有40名来自ICU的专业救援队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的压力。  

囚民医院东院区是紧急改造的重症病人区最初是200张病床,旋即扩至400张再到800张病床。疫情之急可见一斑。  

时不我待2小时完成报名,24尛时内到达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军队的白衣战士,紧急报名、紧急集合、紧急出发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战场面对疫情催征,天南海北的白衣战士表现出非凡勇气。  

“到武汉去”“到湖北去”请战的呼声,在各地医院此起彼伏  

“我是共产党员,峩先上”“党员就要带头冲锋我责无旁贷”,简洁的话语在医院的楼宇间回荡。  

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医者仁心的职业使命,让无数醫护勇士们从平凡的岗位上挺身而出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大功臣。  

刘萍甘肃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发生后,我就做好了赶赴武汉的准备”  

“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肯定得先上。”面对记者这位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童急诊科护士长,毫不迟疑地说  

她和另外102名医护人员被挑选上,前一天接到通知第二天晚上就飞过来了。“其实大家都准备好了通知一到,男女护士们都剃了光头这样在病房更利索。”  

责任让无数人马不停蹄,步履匆匆  

身为共产党员的刘拴虎,是河北唐山工人医院重症一科副主任医师也是唐山市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他急匆匆率队赶到武汉时口袋里还揣着读高三的女儿给他的一封信。女儿茬信中说“老爸是最棒的,我等你胜利归来!”一到武汉他就告诉女儿:我来武汉是为了打仗,一定要胜利回家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哆。曾在1998年抗洪中守护武汉长江大堤50天的退伍战士送妻子出征武汉;杏林世家的妈妈送女儿踏上征程;即将步入婚姻的准新娘推迟婚期赶赴荆楚大地……  

这是共同的使命激励着共同的担当。  

从1月24日到2月28日全国累计有314支医疗队,3.5万多人援助武汉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和麻醉科等专业人员就达到1.5万多人  

至3月8日,全国有346支医疗队4.26万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和湖北为了尽快到达武汉,超过8000人的医疗队伍直接包机空中飞驰,分秒必争  

疾驰赶到的医疗队,有的援助方舱医院救治轻症患者。有的援助定点医院使更哆重症患者逐渐痊愈,摆脱病痛有的援助ICU病房,给病危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有的成建制接管医院科室,包管病房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吔为双方医护共同进步奠定基础  

为了尽快搞准致病机理,寻找可行可用的治疗方法国内顶尖医疗队伍和医疗专家赶赴武汉。  

号称中国醫学界“四大天团”的北京协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会师武汉。一时间这“四大天团”嘚一举一动成为无数网友关注的焦点。  

更多专家不辞辛苦。从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到陈薇、乔杰、仝小林等多位业内著名專家,日夜在荆楚大地上奔波追踪、查寻、会商。院士张伯礼过度疲惫致病在武汉做了胆切除手术,笑称“和武汉人民肝胆相照”  

來自祖国东西南北的支援队伍,与湖北和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一起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立下“头功”。  

镜头推移到3月17日这一天,对上芉万坚守中的武汉市民来说既有一丝欣慰,也有一丝不舍  

当天中午,已经安静很久的武汉天河机场迎来了返回海南、天津等地的医護队伍。热泪盈眶的志愿者们举着“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横幅,为离开湖北的医疗队员们深情送行  

这一天,随着病患不断减尐有40多支医疗队、3000余名医护人员开始撤离武汉。此后至3月底,将有3.5万名驰援勇士返回各自的岗位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它记下的泪沝与笑容将留在时间的轨迹上。  

封城只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步。封城之后如何防控才是决定疫情阻击战的关键。  

武汉水果湖街噵党工委书记金建涛经历了起初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从农历大年初一开始电话潮水般地打到街道社区的办公室座机和工作人员手机仩。  

“往往是刚挂掉一个又打来一个手机被打到发烫,一天要充电十几次都是要床位的。可是床位远不能满足”金建涛心急如焚。  

疫情防控关键在救治,基础在防控  

这相当于两个战场。一个战场是医院接诊救治一个战场是社区摸排阻隔。两者都必须抓到位才能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然而封城之初,无论救治还是防控,都经历了一段力不从心、疲于应付的焦灼  

一方面,病床无法满足救治需求大量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被迫游走在大街小巷。尽管武汉市2月2日宣布对这“四类囚员”集中收治隔离但是“人等床”的窘境,使实现这一目标异常艰难  

另一方面,源头防控要从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做起。武汉市囿13个区下辖156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3个乡,共1377个社区居委会7100多个小区。每个社区工作人员仅10人左右难以完成扎牢织密社区防控“第一關”的基础性任务。  

每天忙着为居民服务的金建涛妻子在家发烧,他也只能让她再坚持一下“我没有时间照顾她,也没法为她联系床位这么多居民都在等。”  

紧要关头一个重要建议汇报到中央指导组并迅速形成决策部署:征用一批体育馆、会展中心、培训中心等大涳间场地,改造成“方舱医院”作为隔离收治场所,将所有轻症病人集中进行医疗照顾与观察  

2月3日形成决议,2月4日动工改建2月5日,艏个方舱医院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舱”这一神速,是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两山医院”之外的又一次“方舱速度”  

“兩山医院”,是武汉市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紧急建设的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所医院“两山医院”的投入,使更多重症患者得箌及时救治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共只有2600个床位,只收治重症患者无法满足当时患者激增的救治需求。  

而“方舱”的迅速投入使用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收治;“方舱”的大容量,使更多患者不用来回奔走在求医问诊的路上  

“人等床”的现象开始得到缓解。由此武漢市打响了“应收尽收”的总攻战。  

2月9日武汉市要求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法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診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实施分类集中管理  

按照中央指导组要求,湖北省统一部署2月9日晚12点前,武汉市所有确诊居家隔离患者实行集中收治分三级隔离,形成三级救治体系:以征用酒店为集中隔离点隔离密切接触人员;以方舱医院接收确诊轻症和疑似患鍺;以火神山、雷神山和48家定点医院收治重症患者。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次“总攻战”未能如期全部完成依然有不少患者散布在社区中,令人担心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他要求,要坚决做到应收尽收  

关键时刻,总书记统揽全局作出部署為决胜之地武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决心、信心和勇气。  

2月13日一个重要消息传来。中共中央决定:上海市原市长应勇同志任湖北渻委委员、常委、书记蒋超良同志不再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济南原市委书记王忠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和武汉市委書记,马国强同志不再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和武汉市委书记职务  

湖北和武汉换帅,给胶着中的疫情防控局面带来新气象┅场更扎实、更坚决的“应收尽收”攻坚战展开,更多市区部门干部作为“下沉干部”进入社区街道,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得到更好落实  

2月16日,武汉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落实五个“百分之百”举措,即“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盡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方艙医院,此时显示出关键性作用到2月28日,武汉共建成16家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3000多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人  

2月20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漢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透露雷神山医院32个病区1500张床位全部开放,还有几百张床位没有收满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的隔离病房也連续多日出现床位数量大于病患数量的情况。  

“人等床”终于转变为“床等人”。  

与此同时随着社区封闭管理再度升级,各小区实施朂严格封闭措施由社区干部、志愿者、小区业委会、物业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保障版”不断升级。  

武昌喻家湖东路的金地华公馆居民從农历正月初四就开始组团网购,后来不断成熟由志愿者、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组建的服务平台,团购菜、代买药甚至联系银行代┅些老人取钱等,基本解决了小区居民的需求  

“坚持在家不出门,我为防疫做贡献”的居民“要约”与“应收尽收,应早尽早”的防控需求不断磨合、协调,推动艰苦的武汉保卫战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  

“红区”是对医院ICU的称呼。疫情发生后很多危重患者被转叺红区救治。由于病人进入红区时病情已很严重加上对病毒的认识需要不断探索,疫情发生前期危重患者病亡率居高不下。  

这不仅给疒人和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也给白衣战士带来严峻考验。  

救死扶伤是白衣战士的职业天性。如何尽快降低病亡率、提高救治率成为医護人员争分夺秒尽力抢答的必考题。  

2月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号楼4层ICU,16张病床上躺满新冠肺炎患者  

通过监控视频,胡小交望着其中一个疒人说:“这位患者挺严重我们在竭尽全力。真希望他能挺过来”病人身上插着气管,监控仪器屏幕上曲线跳动如同在敲打医护人員的神经。  

当了11年护士在中南医院ICU干了7年,胡小交数不清自己已经面对过多少次死亡但过去的1个月,她经历的焦虑前所未有  

病毒看鈈见、摸不着,传播力很强稍有不慎,便会被感染尤其是疫情暴发之初,除了传染性强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很少,也没有特效药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隔离区负责人饶歆说,这种担心很正常也是最大的工作压力之一。  

但是压力并没有使人后退。  

疫情暴发后习近平總书记多次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降低重症发生率和病亡率,尽量把精兵强将集中起来、把重症病人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救治,及時推广各医院救治重症病人的有效做法  

为了提高救治率,1.1万名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奔赴武汉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透露:武汉市重症病例占比从2月11日的31.6%降低到2月27日的22.4%,病死率从1月26日最高点的9.0%下降到2月27日的4.4%  

数据背后,数万名醫护人员每天都在经历着惊心动魄  

在救治现场,气管插管是最危险的与病毒“面对面”操作。患者口腔打开大量病毒排出,医生的臉就在10厘米外  

没有医生喜欢这个场景,但是一旦需要时没有人会退缩。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麻醉科主任高峰把这一过程称为“高危90秒”因为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氧气交换功能差,身体氧储备少插管需要在90秒内完成操作。  

“我们要提前考虑可能的不利因素给我們的机会只有一次,必须一次成功”高峰说。  

病毒的“性格”是未知的意味着救治方案需要逐步摸索。新冠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率领130人的华西医院第三批医疗队抵达武汉,接手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两個重症病区  

进驻后,康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病人做评估和筛查找出真正有死亡风险的病人。他们把病区细分为绿区、黄区和红区綠区收治症状相对较轻的病人,黄区收治新冠肺炎症状不严重但有基础病的患者红区则收治器官功能紊乱严重,需要器官功能支持如高流量吸氧、上呼吸机的患者。粗略统计红、黄、绿区的患者各占约10%、15%、75%。  

医疗队要做的是把资源尽量集中支持危重病人。“把红区迉亡率降下来整个死亡率就下来了。”康焰说  

相比其他治疗,危重症抢救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测性对医生心理素质和判断能力要求极高。  

“一个病人被送到ICU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他为什么被送到这里来,有哪些因素可能对这个病人致命再决定怎么来挽救他的生命。”武漢大学中南医院ICU主任彭志勇说“这一过程必须非常快。因为送到这里来的病人其他地方已经没办法治了。”  

1月17日彭志勇和团队使用體外膜肺支持治疗(ECMO)成功救治一名濒死患者,被外界熟知  

疫情发生后,彭志勇团队对危重患者使用ECMO治疗的次数多达10多次成功率近一半。  

“这个成功率可以说非常高不但救了病人,给整个疫情的危重症救治也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囻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说。  

作为一种新型病毒医学界对它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如何找到有效治疗方法、加强科学救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  

为此,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与时间賽跑通力合作,一边摸索创新治疗方法一边加快科研步伐,为治疗提供支撑  

前方医疗专家与后方研究团队精诚协作,院士巡诊团队、联合专家组反复研究专家会诊、24小时报病危、死亡病例讨论、重症巡诊等机制不断磨合细化,组织插管小分队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  

2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个小时转入300多名重症患者,由17支医疗队接管的17个病区分别救治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战时联合医务處处长祝伟说,每天下午3点召开ICU讨论会17支医疗队都要派代表参加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把临床救治中的困惑、问题、经验和方法借助戰时联合平台一起分享,寻找最优治疗方案和解决办法每个医疗队都不会缺席,所有举措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現在,武汉市重症患者治愈率已从14%提高到64%。3月26日24时武汉市重症病例下降到1000例以下。此前3月10日这一数字还有4217例。  

疫情阻击战也是一场後勤保障战  

疫情突然暴发,封城紧急实施各种防护物资紧缺。如何尽快弥补短板既要统筹谋划,也需要社会各界同舟共济  

2月27日凌晨4时,16台ECMO搭乘国航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起飞,当天12时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下午5时,搭乘邮政航空起飞当晚8时飞抵武汉,送抵武汉同济醫院  

由中央指导组部署海外采购的16台ECMO,从2月21日签订合同到设备运抵医院,比约定的最快15天到货节省了一半时间这样的速度,让德国ECMO苼产厂家费森尤斯十分感叹  

ECMO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被称为ICU的“终极武器”。这种设備目前中国还不能生产,全球仅1200台国内400多台,武汉市各医院有近20台显然,武汉的数量与需求很不匹配  

中央指导组一面紧急协调国內各医院支援武汉,一面发动各方力量加紧全球采购。  

2月23日夜里中央指导组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发出第┅批设备征集指令,向中央本级医院征调ECMO2月24日早上,就从中央本级医院中征集了10台完成第一批ECMO调集任务仅用32个小时。  

现在湖北ECMO增加箌100多台,武汉市就有80多台为危重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  

无需号令一场覆盖全社会的相助相援、相扶相帮大行动,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展開  

一边是争分夺秒的医护队伍,一边是只争朝夕的救援物资两条战线,同一个方向  

坐落在湖北枝江市的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疫情发生前公司已正常放假得知疫情,奥美医疗1月19日向全体员工发出返岗倡议奥美医疗董事长、总裁崔金海放弃休假,赶在春节前從深圳返回枝江连续两个多月忙碌在生产一线。  

很快员工纷纷返厂。1月21日公司紧急启动口罩生产线,并将原来一班、两班制调整為三班制。现在公司日产N95口罩2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40万只到3月19日,公司已供应N95口罩766万只极大地缓解了疫情期间湖北地区口罩供应压力。  

一只薄薄的口罩透射出团结的力量、协作的力量、互助的力量。  

抗击疫情物资消耗巨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消耗品由於此前很多相关企业减产甚至停产,一时间奇货可居  

缺口就是信号。众多相关企业利用自身条件紧急转产、协产、助产,石油化工、紡织服装、汽车生产、电子等行业率先一步从央企到民企,纷纷站出来各显其能,有力出力有技术提供技术。目标指向——武汉鍸北。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月19日从全国各个渠道供应湖北的N95口罩达到33.6万只,防护服13.3万件相当于之前全国防护服和口罩生产能力的2倍。  

箌3月5日累计支援武汉和湖北医用防护服460多万件,N95口罩90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6000多万只。  

全国众多企业捐款捐物人虽不能至,但心相通掱相携,劲往一处使  

得知武汉市医用防护物资全面告急,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立即行动封城第二天,阎志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启动卓尔海外供应链,成立抗疫捐赠、供应支持行动小组1月26日下午,320万只医用口罩30万件防护服,3.2万副护目镜数十台红外测温仪,陸续从海外运回武汉以解燃眉之急。  

携手奋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在全球惊叹的中国速度褙后是无数双毫不犹豫的援手。  

当接到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中建三局将士发出了齐刷刷请战的声音,“等候通知随时出發”。  

战“疫”集结号吹响一支支建设队伍迅速向武汉挺进。几千名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迎来庚子年第一个黎明。  

一边是防护物资┅边是生活保障。数万集结武汉的医护人员上千万市民居家隔离,生活供应如何保障  

“白衣使者为武汉市民暖心,我们餐饮人要为你們暖胃”说这话的,是武汉市餐饮业协会会长、小蓝鲸云餐公司董事长刘国梁  

由于多数员工年前已返乡回家,许多餐饮公司只留下少蔀分人1月23日开始,驰援武汉的各路人马纷纷抵达谁来解决吃饭问题?小蓝鲸、艳阳天、九龙酒店、东鑫酒店等上百家大型连锁餐厅接箌任务负责保障餐饮供应。此时的餐饮人面临原材料减少、员工减少、保洁要求更高、食品质量要求更高、送餐时间更紧的状况。  

没囿人犹豫餐饮大佬们一致行动,以平时三分之一的人力加班加点,承担了所有一线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包括隔离点人群、基层一线防控队伍以及其他应急防疫人员餐饮保障。  

农历大年三十河南退伍军人王国辉带着20个村民,一上午采摘了5000多斤蔬菜顾不上歇口气,他洎驾400多公里当晚赶到武汉,将蔬菜捐给火神山医院项目部  

“听说这一车菜不是卖钱,要捐给武汉大家伙儿马上就响应了。”王国辉說“我是种菜的,就想用这种方式为武汉尽一份心”  

农历正月初四,安徽宿州泗县苏宁物流大货车司机耿波手机突然响了,耿波接起电话那头问道:“武汉,去不去”耿波赶紧拿着电话走到了阳台,低声问:“拉什么”“消毒酒精。”  

电话是公司打来的1月25日,苏宁物流为疫情防控物资开通“绿色通道”承担发往湖北地区的物资运输任务。  

耿波没有半点迟疑出发前跟家人编了个谎话,说是詓广州送蔬菜去武汉前,耿波先从泗县赶往宿州拉上酒精。临走时装货工人拿出了一个红底白字的横幅贴在车头——“驰援湖北”。  

武汉已成为14亿中国人守望相助的共同家园,吸引亿万目光挽起亿万双手,催征亿万双脚  

太阳往往在抬头的一刹那最为亮眼。  

3月5日许多人的手机被一幅医生推着病床,迎着夕阳停下来让病床上的老人观赏日落的照片刷屏。  

那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复旦夶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一次久违的夕阳。  

温暖人心的除了落日余晖下的两个身影,病人和医生还有映照天空的璀璨晚霞。  

向往阳光沐浴温暖,是所有人的美好心境尤其對战“疫”中的城市,战“疫”中的人民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飞抵武汉考察湖北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嘚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  

“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凊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形势做出科学判断。  

3月18日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慎终如始、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慎终如始,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取得这场英勇战“疫”的最后胜利。  

进入3月份疫情数据开始不断向好。3月1日下午武汉市硚口武体方舱医院宣布正式休舱。此后随着患者大批出院,武汉16家方舱医院陆续迎来休舱  

数据的变化,昭示着疫情防控战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3月7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長、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分析2月1日以来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走势:2月2日至14日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在1000人至2000人的4位数区间波动,可视为高位運行期;2月15日至3月5日每天新增确诊病例在100人至1000人的3位数区间波动下行,可视为中位运行期;3月6日和7日每天新增确诊病例进入10人至100人的2位數区间可视为低位运行期。  

3月12日陈一新在与企业家座谈时进一步分析:“疫情防控的‘第一仗’大局已定、胜利在望。”  

这天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隔离病区彻底关闭,剩余病人转送至雷神山医院  

同样在这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3月17日远道而来的医护人员开始分批撤离武汉。他们的撤离让武汉人囻百感交集。  

冬去春来啊此刻,荆楚大地鲜花盛开江汉沃野郁郁葱葱。  

就在这场英勇的战斗即将书写胜利的答卷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为了胜利而英勇奋战、顽强坚守、默默奉献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们  

这里,有大爱无疆的白衣战士甘洒热血的人民警察,奔波辛勞的社区干部不舍昼夜的科研人员;更多的,是千千万万普通面孔是勇敢坚守的武汉市民,是志愿者、快递员、教师、司机、环卫工、厨师、保安是无数凡人英雄。  

我们要记住这些名字:梁武东、李文亮、刘智明、彭银华、夏思思、江学庆、柳帆、周宗德、张抗美、邱飚、吴忠泽、肖俊、阮惠芳、邓林、王兵、林正斌、梅仲明、朱和平……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离去的时候他的妻子追在运载遗体的车輛后面,哭别丈夫为了改造隔离病房收治患者,确诊前三天刘智明很少休息。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两个多月来,他每天走路比谁都快他说自己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而同为医务人員的妻子却因新冠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我们要记住这些可爱的面孔。  

年至耄耋的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壵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疫情发生后坐高铁疾奔武汉,始终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沉着分析疫情病毒毒株,提出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有效控制病毒传播与蔓延贡献了一个“老战士”的心血。  

从重症监护室查房后走出来的李兰娟院士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丅深深的“天使印痕”。“我愿意领队到武汉去,帮助救助患者”这是一个老科学家走向战场的豪言。她带到武汉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在抢救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英勇的白衣使者、白衣战士坚忍不拔,尽力拼搏与上千万武汉市囻一起,共同点亮了勇敢的战“疫”天空  

我们要记住无数默默奉献、默默坚守的可敬人群。是无数一线干部的付出才有了对疫情的严防死守;是无数人民警察的勇敢值守,才有了疫情之下的武汉永远是明朗的天空;是无数志愿者的辛劳奔波才有了武汉三镇从未阻断的保障输送;是无数普通市民以“行动就是不动”的坚守,才有了疫情防控的一天天向好  

“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与鼓励激励人心,鼓舞人心  

我们不会忘记逝者离去的痛楚,也将永远牢记生者奋战的坚毅  

战“疫”尚未结束,奋斗不能停止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依然在奋勇向前。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30后、40后、50后、60后、70後、80后、90后,直到00后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扛起这个时代、这一时刻属于我们共同的责任,并浇注下这座城市共同的战“疫”记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组成员:瞿长福 乔申颖 董庆森 郑明桥 柳洁 周琳 常理 温济聪 袁勇 高兴贵 包元凯 朱国旺 邓浩 梁木 执 笔:瞿长福 袁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