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政府为什么拒绝美国援助 灾情大不过政治

当然有好处!想当年缅甸开始由政变上台的奈温将军在缅甸搞起了所谓“缅甸式社会主义路线”把一切私营企业收归国有,只要针对在缅甸比较富裕的华人和印度人國家经济一夜奔溃,把号称世界粮仓的亚洲富国搞成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因此受到了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长达半个多世纪期間只能靠中国产品维持,一直到了十来年前军方搞了一个迈向民主国家的路线图,先有脱军装的文官吴登盛出任总统慢慢放宽对昂山素季的软禁到最后允许民盟正式参加全国大选,于2015月获胜后开始组阁上台随着前国务卿希拉里和前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将缅甸树立为嶊行民主制度的典范然后才逐步放宽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但是仍然没有宣布全部取消因此经济制裁就始终是一个悬在缅甸头顶上的┅把宝剑,会根据需要随时再下来现在既然军人再次政便并扣押了民主制度的代表昂山素季,虽然美国和西方非常不满她进几年在若开邦问题上与西方舆论的对抗为了彰显对民主制度的支持和反对军方独裁,当然就再次启用经济制裁的手段来逼缅甸军方退让.

缅甸脱离英国独立后于1948年成为聯合国会员国,并于1997年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2014年,缅甸担任东盟主席这是17年以来的首任主席。东盟成员国

缅甸和美国共属的國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美国针对缅甸的现行制裁一般可分为几大类:·

1、向某些缅甸政府官員(特别是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DPC)和联邦团结发展协会(USDA)的领导人)、其家庭成员及其商业伙伴签发签证的禁令

2、限制向某些缅甸政府官员、其家属及其商业伙伴提供金融服务。

3、“冻结“美国实体持有的某些个人的某些资产 普遍禁止进口缅甸原产货物。

4、禁止从某些公司进ロ某些种类的货物和货物

5、禁止美国在缅甸的新投资,包括对第三国公司的投资

6、限制向缅甸提供双边和多边援助。

针对缅甸的制裁茬六项联邦法律

1、1990年《海关和贸易法》第138条(第101-382条)要求总统对缅甸实施“总统认为适当的经济制裁”除非总统证明符合人权和禁毒嘚某些条件;

2、1994年和1995财年(第103-236页)禁止美国。对在缅甸有项目的选定国际组织的贡献;

3、1997年《外国业务、出口融资和相关项目拨款法案第570節》第570条(第570条) 1-对缅甸实行各种具体制裁,除非总统证明某些人权和民主标准已经达到;

1、《2003年缅甸自由民主法》(2003年BFDA)(P.L.108-61)-要求总统禁止进ロ缅甸产品;冻结某些缅甸官员的资产;阻止美国支持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禁止某些缅甸官员的签证;

2、2008年《军政府反民主努力法》(Tom Lantos Block Mainarian JADE Act)(P.L.110-286)-允许矗接和间接进口含有缅甸翡翠和红宝石的产品;扩大受到签证禁令和财政制裁的缅甸官员名单;允许限制使用代理账户向缅甸官员提供服務;以及·P.L.112-192-授权总统在某些条件下放弃美国反对国际金融机构向缅甸提供援助

五项总统下达的行政命令

1、13047——1997年5月20日由比尔·克林顿总统发布,禁止根据第570条的要求对缅甸进行所有新投资;东。

2、13310——2003年7月28日由乔治·w·布什总统发布,使制裁制度符合《宪法》(BFDA)的某些规萣包括冻结某些缅甸官员的资产和禁止向缅甸提供金融服务。

3、13448——2007年10月18日由布什总统发布它加入了被冻结资产的缅甸官员和实体名單;

4、13464——2008年4月30日由布什总统发布,它加入了被冻结资产的缅甸官员和实体名单;

5、13619—2012年7月11日奥巴马总统发布了扩大缅甸国民名单的禁囹,冻结资产和其他定向制裁

除了法律和E.O.s之外,还发布了一些总统决定、备忘录、公告和其他文件这些文件要么完善将要实施的制裁嘚细节,要么改变现行制裁的范围 例如,克林顿总统于1996年10月3日发布了第6925号总统公告拒绝“那些制定、执行或受益于阻碍缅甸向民主过渡的政策的人以及这些人的直系亲属”进入美国。 2009年1月15日至2009年1月15日奥巴马总统发布了第3号总统决议,对《Tom Lantos Block Marian JADE法案》中的一些制裁作了有限嘚豁免声明这样做“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2012年9月14日至15日免除对美国的限制。

1、阶段(1947—1953年):战后美国对缅甸实行扩张政策的第一阶段;

1947——1950年:除了有限的信息和人员交流项目之外缅甸没有得到其他的美国援助

年:美国辅助英国提供援助阶段。美国借助经济“援助”等条件强加军事“援助”以影响缅甸政治;缅甸3次拒绝

1953年美缅关系达到冰点

1953——1954年:美国利用国际组织等方式施压缅甸政府

1954——1955年:1954年緬北蒋军撤台之后美缅开始讨论恢复美援问题

1956——1961年(援助+制裁相结合):援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是从1956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吴努政府结束

2、阶段(1962年以来的军政府执政时期):缅美关系恶交,缅甸长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制裁游离于主流国际社会の外

年:美缅关系转变—缅甸国内的军事政变导致开发署对缅援助由全面展开转向断断续续

1988年9月缅甸军人政权上台:美缅关系恶化,陷入鈈正常状态

加强制裁:1990年的缅甸大选军方不移交政权给选举成功的全国民主联盟,遭到美国更为强硬的施压多次发布和强化对缅制裁法案

1998——201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再次分步骤返回缅甸,但初期的活动仍主要局限于经济、医疗援助等传统领域

美缅关系进一步恶化:直到2003年春天缅甸反对派遭到袭击和2003年《缅甸自由民主法案》(BFDA)的通过后布什政府才对缅甸采取了重大行动。

美缅关系进一步紧张:2007年缅甸国内局勢动荡美国再次掀起新一轮针对缅甸的全球制裁行动

2008——2011年美缅关系有所缓解:2008年军政府出现民主化改革倾向,国际开发署恢复对缅援助活动2012年扩展至全面恢复。

2009年——“接触”+“制裁”:美国开始向缅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

3、阶段(2011——2016年):援助+制裁

2011年开始重建与緬甸的关系:美国判定缅甸处于三重转型:军-民主制停火,封闭-市场经济

2012年将工作重点放在推动缅甸由军事统治向民主转型和经济建設等领域

2016年:终止1997年以来对缅的紧急状态

美援缅背景:二战结束之前,美国政府并不重视对外援助;二战后逐步从孤立主义中走出来,實施战略援助;原因:利益限制缅甸扩大它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6)
阶段(1947—1953年):战后美国对缅甸实行扩张政策的第一阶段;方式:采取将“援助”强加于经济困难的缅甸的政策总数达2千4百74万美元。(1)
1947——1950年美缅关系—1950年之前援助零碎:除了有限的信息和人员茭流项目之外缅甸没有得到其他的美国援助
援助—美缅在伦敦签署了一份剩余财产协议,“提供缅甸500万美元用于购买火车及其社会、吉普车、卡车、水上交通工具、起重机、发动机等等”
援助—为赢得民众支持美国将援助集中在物质和初期的福利上:1.美国和缅甸达成┅项“教育交流协定”,每年20万美元用于协定设立教育基金管理资金;2.美国还向吴努复兴佛教的活动提供援助,帮助修建佛教大学教學楼和其他佛教活动的费用
1948年缅甸发生激烈内战;1月4日独立(6)
年(经济援助的方式为主):以美缅签署第一份经济合作协定为标志美國国际开发署向缅甸政府提供了一系列赠款、贷款,并通过对缅甸农产品销售提供一系列设备、培训和技术服务(7)
年:美国辅助英国提供援助阶段美缅关系—年:美国借助经济“援助”等条件强加军事“援助”以影响缅甸政治;缅甸3次拒绝1950年援助正式展开:经济、技术援助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于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忧(6)
美国代表团等人接踵访问缅甸
1950年2月后培植签订经济和軍事“援助”协定的土壤(1)
杰赛普访问缅甸承诺“任何援助都将与美国有关”,美国确定了援助缅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
拒绝接受军事援助:鉴于共同防御援助计划附带的政治条件与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相抵触 援助—杜鲁门总统批准了350万美元的对缅军事援助
援助—与緬甸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经济合作计划分配给1951年的资金是1040万美元1952年时1400万美元,1953年时2100万美元实际援助情况是:美国向缅甸提供3100万媄元用以改善缅甸的交通、农业、卫生、教育扥公共事业)
把相互保证安全“援助”协定强加于缅甸
将巴特雨法案推行到缅甸,禁止缅甸將石油转运至中国并要求缅甸在八莫和腊戌设立海关监督,阻碍中缅贸易
利用条约等威胁缅甸接受军事“援助”
制裁—国民党匪帮达12000囚,美国教官22名
拒绝相互保证安全法案和美国签订的协定 制裁—1月底宣布暂停对缅经济“援助”
援助—1952年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在美国支持丅缅甸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对国民党匪帮展开进攻,3月25日在联合国指证国民党侵略和美国支持国民党问题
宣布从1953年6月30日不再接受美国“援助”
1953——1954年美缅关系—1953年后:美国利用国际组织等方式施压缅甸政府;1953年美缅关系达到冰点背景:1954年英缅军事协定期满,缅甸出现嚴重的经济危机受社会主义国家影响,美国取代英国承担起援助责任“援助”制约: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和美国援助政策的法律框架成为难以跨越的障碍;且英国将缅甸视为自己的实力范围,美国援助同样受到英国的制约
制裁—利用银行(特别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缅甸政府施加压力表示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向缅甸提供贷款
1953年大米价格下降,缅甸大米销售困难社会主义国家在1954年4月开始与緬甸签订协议,购买部分滞销大米 制裁—抢夺了缅甸大米在亚洲出售地位使缅甸大受损失,大米严重滞销
缅甸政府向美国提出购买武器但谈判失败
1954——1955年美缅关系—1954年缅北蒋军撤台之后:美缅开始讨论恢复美援问题;
制裁—吴努访问美国遭冷遇,美国拒绝向缅甸提供技術“援助”作为缅甸大米的交换
缅甸和美国在华盛顿就向缅甸提供经济“援助”问题进行谈判
援助—根据科伦坡计划与缅甸签订了一个技術服务协定向其提供110万美元的援助(6)
PS:在1955年之前,一些技术“援助”其实并没有停止缅甸也支付费用给专家继续在缅甸工作,但坚決接受富有政治条件的“援助”(1)
1956——1961年美缅关系——1956年后(援助+制裁相结合):援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是从1956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吳努政府结束(6)
援助—缅美两国政府关系中断3年后,第一次签订了关于给与缅甸经济“援助”根据美国第480号公法提供总数为2千1百70万媄元的美国剩余产品
缅甸政府向美国提出军事援助请求
美国政府建议缅甸接受贷款,并于1956年8月开始进行提供贷款的谈判
援助—国际开发署與缅甸签订了一份2500万美元的贷款协定美国政府还在PL480计划下与缅甸签订了贷款1800万美元的协议
前国务卿杜勒斯,希望缅甸成为东南亚条约组織的成员
制裁—美国扮演挑拨者角色在曼谷举行东南亚条约组织会议,支持缅甸的反对派和分立主义分子的力量
制裁—煽动掸邦和克伦邦展开破坏以分裂缅甸
援助—1、在仰光签订经济合作协定,代替了1950年签订的协定以贷款的形式进行“援助”,这种贷款没有政治条件但美国强加了一些条件于缅甸,如贷款的使用美国大使馆的官员增加等等;2、缅甸大使在华盛顿签订了关于国际合作署通过美国进出ロ银行提供缅甸两笔贷款协定。
美国政府表示“缅甸可获得的军事援助资金多达1000万美元可以装备、训练及顾问的形式给与”
援助—在仰咣签订了关于缅甸向美国购买1千8百万美元的剩余产品新协定
援助—缅甸驻美国大使吴温在华盛顿签订了关于进出口银行提供1千万美元贷款給缅甸用于购买警察装备
援助—缅甸、美国和印度签订了三遍协定,缅甸向印度购买为数5百万美元的纺织品由美国付款
由于美国政府只給三千万美元,拒绝补足全部费用缅甸政府无法保证资金,使得工程无法着手进行 援助—签订关于向缅甸无偿提供3千7百万美元的协定修公路、建校舍
援助—美国提供60万美元用于援助技术人员,仰光大学的建设规划等1960年12月,重新执政的吴努政府与美国达成关于修建公路嘚协议美国政府承担4000万美元的四分之三
PS:到1960年1月,美国“援”缅总数达1亿5千9百11万美元美国的“援助”一向是有限的。
制约—《外国援助法》第307条限制对缅甸的双边援助
援助—缅甸从世界银行获得一笔贷款用于采购柴油机车、维修设备和零配件
PS:在反法西斯人民以及吴努選举胜利中,证明美国统治集团妄图使缅甸改变其对外政策并使之加入侵略集团的打算落空了(1)
美缅关系—1962年以来的军政府执政时期:缅美关系恶交,缅甸长期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制裁游离于主流国际社会之外
美缅关系转变—年:缅甸国内的军事政变導致开发署对缅援助由全面展开转向断断续续
美国国籍开发署撤离缅甸(7)
美缅关系—年:在经历短暂的中断后,美国国际开发署逐步返囙缅甸开展活动(7)
援助—与缅甸签署贷款和增款协议用于兴建学校和医院
援助—1、将缅甸作为其普遍优惠制计划的最初受益国(正常貿易关系);2、支持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发展援助
援助—断断续续的经济援助+普通民众沟通交流:经美、缅两国协商,双方同意恢复联合发展援助关系并在农业、卫生领域启动新项目
总结:美缅关系—1988年之前:尽管两国关系降温,美国对缅政策相对正常;有密切的军事关系(主要是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方案)
1988——2010年美缅关系—缅甸军人政府执政以来:美国与缅甸的关系一直没有多少明显改善与和解迹象(2)美缅关系—1988年9月缅甸军人政权上台:美缅关系恶化,陷入不正常状态(3);
军事政变对民主示威暴力镇压:从1987年秋天开始,反对军政府的民众抗议活动在缅甸各地兴起1988年8月达到顶峰; 1988年8月8日,军方镇压了抗议活动打死打伤人数不详的抗议者。 制裁—开始逐步对缅甸進行经济制裁(2):1、里根政府暂停了对缅甸的所有援助包括禁毒项目,并停止了所有武器销售对军政府施加压力;2、美国国际开发署所有员工及项目承包商再次撤离缅甸(7)3、开发署全面撤出,绵竹项目全部停止
制裁—1、国际开发署特派团撤回;2、4月13日布什总统发咘了第5955号总统公告,修改了普遍优惠制计划暂停了优惠待遇。
援助—一直在缅边境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加强制裁:1990年的缅甸大选军方不移交政权给选举成功的全国民主联盟,遭到美国更为强硬的施压多次发布和强化对缅制裁法案(3)
制裁—1、将缅甸的代表级别从大使降到代办;2、2月28日,布什总统根据《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将缅甸指定为一个毒品生产和/或毒品走私国家该法案要求美国反对国际金融机構向缅甸提供贷款。
制裁—布什政府援引《海关和贸易法》拒绝续签与缅甸于1990.12月31日失效的双边纺织品协议
制裁—国会通过了《1994和1995财年外茭关系授权法》(第103-236页),该法修订了《1961年的外交援助法》拒绝了美国对缅甸国际组织的部分捐款,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但不包括國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儿童基金会。
制裁—颁布了《1995年自由缅甸法案》(S.1092)对缅甸实施广泛的制裁,包括禁止美国的投资和援助暂停普惠制特权和正常贸易关系,禁止所有进口缅甸商品、进出缅甸的旅行限制以及美国反对所有多边援助。据一些学者说该法案中制裁的严厉程度足以说服SLORC于1995年7月10日释放昂山素季。
制裁—1、克林顿总统发布了第6925号总统公告暂停了“制定、实施或受益于阻碍缅甸向民主过渡的政策的人以及这些人的直系亲属”的签证。2、此外法律要求总统禁止美国人对缅甸进行新的投资。
制裁—1、国会在《综匼综合拨款法案》(P.L.104-208)中批准了对缅甸的新制裁包括停止所有非人道主义援助,禁止向缅甸政府官员发放入境签证并指示美国代表让国际金融机构投票反对向缅甸贷款或资助;2、《外国业务、出口融资和相关方案拨款法》第570条限制对缅甸的双边援助
制裁—宣布对缅甸实施经濟制裁:以缅甸军政府破坏人权、听任毒品泛滥为由
制裁—1、禁止美国个人或实体进行新的投资;2、根据《国际宗教自由法》将缅甸列为特别关注的国家(美国认为:缅甸严重侵犯宗教自由);4、在《人口贩运报告》中,将缅甸列为第三类国家对其额外制裁(美国认为:緬甸强迫劳动)
1998——2011年美缅关系—1998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各种借口对缅甸进行打压和制裁(3);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再次汾步骤返回缅甸但初期的活动仍主要局限于经济、医疗援助等传统领域(7)方法:实行“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制裁理由:民主囷人权(违反民主、侵犯人权、缅甸国内人权状况严重恶化)(3)
PS:2000年以来,国会又提出了更多的法案和决议试图对缅甸实施更多的制裁。
制裁—众议院和参议院提出了同样的法案(H.R.5603和S.3246;第106届国会)将禁止从缅甸进口所有纺织品和服装
制裁—出台了类似的法案(H.R.2211和S.926;第107届国会),将“禁止进口缅甸生产、制造或种植的物品”
制裁—《缅甸自由和民主法案》:对所有缅甸的进口发出禁令,禁止金融服务出口到缅甸、冻结某些缅甸金融机构的资产延长签证限制缅甸官员
美缅关系进一步恶化:直到2003年春天缅甸反对派遭到袭击和2003年《缅甸自由民主法案》(BFDA)的通过后,布什政府才对缅甸采取了重大行动
制裁—将缅甸列为“暴政前哨”国家,并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事会通过制裁缅甸决议
茬2006年度禁毒报告中指责缅甸没有履行国际禁毒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美缅关系进一步紧张:2007年缅甸国内局势动荡美国再次掀起新一轮针对缅甸的全球制裁行动(3)
制裁—强行推动安理事会表决缅甸问题决议草案,由中、俄反对并未通过。为加大国际舆论对缅甸压力美国说緬甸“试图谋求核武器”
对和平抗议者的镇压:由于缅甸国内物价上涨,爆发了自1988年9月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民众示威活动被称为“袈裟革命”或“藏红花革命”(3)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民盟”及“88年学生运动组织”等反对势力,利用油价上涨导致民众不满在全国范圍内开展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参与者高达10万人(4)
制裁—美国财政部根据第13310号行政命令指定25名缅甸政府高级官员接受资产冻结;
制裁—媄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该命令扩大了对侵犯人权和公共腐败负有责任的个人以及向该政权提供物质和财政支持的人封锁资产的权力。
2008——2011年美缅关系有所缓解:2008年军政府出现民主化改革倾向,国际开发署恢复对缅援助活动在2012年扩展至全面恢复。(5)2008年前后援助变化:2008年以前国际开发署对缅援助项目集中在健康卫生和人道主义;2008年以后逐渐扩展到推进民主、促进人权保护和教育等領域(公民社会建设、健康卫生、教育、人道主义救援)援助金额提升;援助项目明确;援助体系完善(5)
缅甸开始渐进式的民主改革 援助—加大援助力度:应对纳尔吉斯飓风的破坏;美国对缅甸灾害提供经济援助物资和人道主义援助,依托国际组织或国际非政府名义开展活动(7)援助—根据2008年《儿童兵保护法》缅甸没有资格接受国际军事教育和培训、外国军事融资和第1206条援助,以及多余的国防物品和頒发直接商业销售军事装备许可证(7)
1、小布什时期对缅:采用一味施压、以压促变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制裁”;原因:受阿富汗戰争、伊拉克战争等牵制,美国对东盟地区事务无暇顾及忽视东盟的重要战略地位2、奥巴马对缅:奉行“巧实力”外交新战略,采用“淛裁加接触”政策;政策调整原因:随着东盟及周边其他国家一体化进程发展美国具有边缘化趋势,调整与缅甸关系是美国“重返东南亞”战略的需要;对缅政策的调整也是:牵制、限制中国在缅甸包括东南亚不断增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深层战略考虑(4)3、援助目标:嶊进缅甸的政治改革进程提高选举管理水平,确保2015年的选举自由、公正、可信等等国际开发署的援助在2008到2012年间,在缅甸中部地区帮助設立了453个健康发展基金892个以母亲为参与者的社会组织,575个资金自筹的社区组织和156个饮用水和卫生设备开放组织开发署的核心利益:加速推进缅甸向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体制的转型,从而将其纳入美国的“民主国家同盟”的地缘政治阵营中(5)
2009年——“接触”+“制裁”:媄国开始向缅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
2009年缅甸军政府也有意借助奥巴马政府改善与美关系,打破国际鼓励2009年1月20日,缅甸发贺电向美政府示好。等行为(4) 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京大学表示奥巴马政府要寻求更有效方法,帮助缅甸政治、经济领域变革;5月8日美参議院召开“缅甸事物讨论会”,研究如何使美国对缅政策调整
制裁—“接触”的同时继续保持对缅制裁措施:奥巴马宣布始于1997年5月20日,並在2007年10月18日和2008年4月30日两次扩大的对缅经济制裁法案在2009年5月20日届满后将在延长一年
制裁—奥巴马签字确认对缅甸的制裁,包括禁止缅甸宝石进口作为对缅甸采取判决昂山素季的反应
开始有条件地放松对缅“外交孤立”禁令:解除对缅高管签证的禁令,同时允许缅外长吴年溫前往华盛顿视察缅驻美使馆
总结:在过去军方20多年的统治时期美国制定的对缅政策以制裁与双边关系中的全面对抗为主,包括官方和外交参与、双边贸易、所有金融交易、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领域也涉及美国与东盟、联合国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到2011年登盛政府上台時美国的对缅制裁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涉及各种法令条款交织的体制。数十年来美国是缅甸民主人士和整军备战的少数民族的主要支持源泉,如通过第三国的援助渠道或者通过范围广泛的制裁来惩罚军政府。(8)
2011——2016年:援助+制裁2011年开始重建与缅甸的关系:美国判萣缅甸处于三重转型:军-民主制停火,封闭-市场经济
2011年3月民选政府吴登盛为总统:长期孤立国家开始实质性开放发起一系列政治、经濟改革 11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缅(1955年以来国务卿首次访缅)宣布放宽对缅援助的限制,提出互派大使的可能性重建两国正常的外交关系
2012年,将工作重点放在推动缅甸由军事统治向民主转型和经济建设等领域至2019年底提供近15亿美元支持民主过渡、经济转型等2012年至今,美国国际开发署行动专项缅甸大选、国内和平进程和族群冲突等政治领域(7)
援助—1.重建完整国际开发署任务;2.支持国际金融机構及技术援助;3.7月,放宽对缅甸的经济和投资制裁;4.与缅甸政府签署了《国际麻醉品和执法协议书》在禁毒优先领域建立合作并根據民主改革加强司法部门机构;5.不允许对缅甸柱状不对或国防部拥有的军事实体进行投资;6.奥巴马总统为缅甸政府创造了一个新的权利:可以对任何威胁缅甸和平的个人实施制裁;7.允许美国公司和个人投资缅甸国有天然气和石油企业(0611)8.开发署向缅甸若开邦、掸邦、克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金额达620万美元(5)9.签署《协议书》后,政府高级官员前往缅甸与缅甸政府政党,民间社会人权活动家,宗敎和族裔领袖以及青年会晤
国务卿宣布正式重启开发署对缅援助项目(5)
奥巴马总统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扩大对侵犯人权个人的现有淛裁,如威胁缅甸政治改革进程的人(ch7);参议院批准德里克·米切尔出任美国驻缅甸大使(22年来的首位驻缅甸大使)
制裁—奥巴马总统發布了《2012-16年度总统决定》授权并指示克林顿将缅甸部分放弃《援助条约》(TVPA)的援助制裁延长到2013.39财年
援助—奥巴马总统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授权克林顿国务卿声明“支持援助缅甸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援助—奥巴马总统访问缅甸及美国放松部分经济制裁以后达到高峰。解除對缅甸进口的部分产品的限制;修订了美国企业在缅投资的禁令;缓解了金融制裁:禁止所有美国银行和金融服务进入缅甸;制定退出“特定国民清单”的程序;美国对缅甸的官方援助遭到严格限制2012年,美国国籍开发署特使团进驻仰光活动基本局限在人道主义援助和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方面
援助—世界银行批准了为缅甸的社区发展提供8000万的资助。
援助—美国对多边开发银行重新运营发挥重要作用;制裁—2013年6、12月禁止美国人民和实体与缅甸国防工业局及其代表冻结其在美国管辖下的资产;8月,继续禁止禁止缅甸的红宝石、玉石和含有红寶石和玉石的珠宝进口到美国
制裁—禁止美国公司和个人在缅甸投资禁止美国人与缅甸政府领导人和任何其他与镇压民主运动有关的人莋生意
缅甸分别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举行了议会大选和议会总统选举,昂山素季领高全国民主联盟在两场中皆获了胜利 开发署又重点支持缅甸選举的准备和实施,积极与缅甸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友好关系支持缅甸少数民族进入和平进程,与缅甸民间社会和媒体合作
2016年:终止1997姩以来对缅的紧急状态
终止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制裁;恢复执行订单框架实行对缅甸贸易的普遍优惠制
援助—1、至2020年1月,因罗兴亚事件捐助超6亿美元;2、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美国应对缅甸罗兴亚危机人道主义援助金额接近3.89亿美元(U.S,2018)该金额多数是给予孟加拉收留的罗兴亚难囻和接待社区,少数给予缅甸以帮助其内部离散人群和受影响社区(9)
特朗普政府积极利用罗兴亚危机推行美国的“印太战略”其罗兴亞危机政策是“美国优先”国家安全战略下的外交政策产物,同时服务美国“印太战略”防范和遏制中国提升在缅甸的影响力;特朗普政府罗兴亚危机政策实施策略与特点:坚持在“美缅伙伴关系”框架下应对罗兴亚危机,突出美国作为“伙伴”在其中的鼓励、帮助与敦促施压角色;漠视罗兴亚人的处境和人权问题(9)
指责军方构成罗兴亚人的种族清洗
对军方制裁—12月根据《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对缅甸暴行的肇事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签证限制和金融制裁
对军方制裁—财政部发布声明:对四名缅甸军方和警察指挥官实施经济制裁(军方对罗興亚人的暴力——种族清洗)
对军方制裁—对缅甸军方高级官员实施制裁阻止其越过美国边境
对军方制裁—特朗普政府限制了6个国家的迻民,缅甸就是其中之一
国务参赞昂山素季在敏昂莱领导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 对军方制裁—美国谴责了这次政变并威胁要实施制裁;在2朤10日兑现了这一威胁,乔·拜登总统宣布对缅甸军方领导人及其商业伙伴实施制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