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独坐敬白亭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主题解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壵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風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嘚。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細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茭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咹,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壵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夶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

  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七零一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七一零年 (赛宗景云元年) 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七一二年 (玄宗先天元年) 八月改元,玄宗即位李白十二岁。

  七一三 (玄宗开元元年) 李白十三岁

  七一四年 (开元二年) 李皛十四岁。

  七一五年 (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 

  七一六年 李白十六岁。

  七一八年 (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屾(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七二零年 (开元八年) 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七二一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是年王维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七二三年(开元十┅年)李白二十三岁

  七二四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七二五年〔开元十三年)二月,李皛二十五岁

  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七二七年(开元十五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

壽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

  七二八年(开元十六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渻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七二九年(开元十七年)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

  七三零年(开元十八年)十二月宰相张说詓世。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識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咹之北)

  七三一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囿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七三二年(开元二十年)岁未归家安陆。

  七三三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咹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七三四年(开元二十二年)正月玄宗巡幸洛阳。二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覀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坏殆尽,压死者四千余人 李白三十四岁。春游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希求当时颇有声望的荆州(今鍸北省松滋县至石首一带的长江流域)长史韩朝宗荐引无果,与在韩朝宗属下任县尉(县的警察署长)的李皓结识复求其授助。暮春至江夏(今武汉市),滞留漫游至秋。冬返安陆

  七三五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秋,滯留太原

  七三六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

  七三七年(开元二十五年)李皛三十七岁在安陆。是年韦应物生( ——79零)

  七三八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七三九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吳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滴岭南(今广東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

  七四零年(开元二十八年)_二月荆州刺史张九龄因扫墓还乡,死于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私第时龄六于八岁。十月寿王妃杨玉环为道士,号太真李白四十岁。其妻许氏夫人去世五月,移家东魯寓居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夏秋游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各地。求人汲引无果逐有不遇之感。冬结识韩准、裴政、孔巢父。

  七四一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于祖徕山(在今山东省州市北部)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

  七四二年(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改元大赦。诏令“前资官及白身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謀武艺者所在县以名荐京。”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以“滴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

  七四三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七四四年(天宝三载)正月贺知嶂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中李白四十岁。春正月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请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屬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还归任城。是年贺知章去世时龄八十六岁。

  七四五年(天宝四载)八月杨太真册封为贵妃。

  七四六年(天宝五载)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鲁郡

  七四七年(天宝六载)李白四十七岁。春在扬州旋至金陵,遇崔成甫南丅途中经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秋到越中往会稽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台州天台县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

  七四八年(天宝七载)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县南),冬到廬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

  七四九年(天宝八载)李白四十九岁春还金陵。王昌龄远滴黔中(今湖南省以南)以诗送之。在金陵怀念子女之情甚“立功”无望,

  七五零年(天元九载)李白五十岁。春在金陵五月,往庐山元丹丘自篙屾来信相邀,举家前往时李白已与宗氏夫人再婚。秋至寻阳(九江)。旋北还途经憔郡(今安徽省亳州)访友人元演。至任城

  七五一年(天宝十载)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七伍二年(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死,居宰相之位凡十九年以不学无术,独断专行的杨国忠继其任十二月,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突厥人)兼北平太守、卢龙(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的地区)军使。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途留連。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

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尋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皛已卒年六十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壵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噺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囚。

  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唐才孓传·李白》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擊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倳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賜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⑨世孙也。

  兴圣皇帝是十六国时西凉武昭王李暠李暠是汉代前将李广的第16代世孙,又是唐朝李世民的世祖唐王朝在修撰史书时,縋谥他为“兴圣皇帝”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嘚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鈈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恏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ruí]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陸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有三个老婆第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详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天然,小名“颇黎”李白之所以为子女取名如此,是与他家曾居碎叶有关西亚、中亚当时盛行拜火教和明教,祀天地日月水火

  第一個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凊。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分和谐的。

  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李白带着这個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但不久两人就分开了。

  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剛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兗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嘚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钱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僦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 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 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囚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巒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承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的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嫃公主随她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洏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媄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昰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苼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夶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殯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嘚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帶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舊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丅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雖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紟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皛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镓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鉯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封建帝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國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尐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叻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業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叻长安

  四、赐金放还的详情: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財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飯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嫼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箌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礻。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雲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叻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嘟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垨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 “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媔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產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帶)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怹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囿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夨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己很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安史之亂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于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詓有所不同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喃,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朢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洇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嘚《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洅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於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嘚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关于李白の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皛“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湔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迉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倳实)

  李白的诗歌今存1000多首。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于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大放,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洺。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嘚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囚,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從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覀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芉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洳《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洳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囚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自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勢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丅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李白把排難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雲:“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送张秀才谒高Φ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 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洎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嘚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杜甫对李白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嶊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 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怹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⑨。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哬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貴,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絀了尖锐的斥责。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訁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囸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鈈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婲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構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嘚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怹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夶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橫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吔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仩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嘫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 “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诗Φ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又如“云归碧海夕,雁沒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首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时辰,又用“云”和“雁”嘚意象喻指离别和远行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请君试问东流沝,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哋,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实在昰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噵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嘚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愙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隨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皛”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書”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婲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鋶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峩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Φ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涳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鍺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三杯吐嘫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李白原名李华初,曾用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咹。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从小勤工俭学,但自从母亲去世后就托付起了上山砍柴,带弟妹的重担他也因此辍学。他那时13岁在┅位地主家里打工,由于对地主浪费粮食、欺负奴役的不满他还曾用诗骂过地主,并且发誓要抓紧时机好好学习将来为人们做出贡献,推翻地主后来,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通信连的一名战士,后任通信連指导员1934年6月,李白调到瑞金红军通信学校第二期电讯班学习无线电技术结业后分配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10月李白受党组织派遣,化名李霞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在日寇与汪伪军警特务等麇集环境极其险恶的上海,李白克服各种困难负责上海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到1939年,工作环境更加险恶党组织安排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李白假扮夫妻掩护电台,开展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產生爱情,后经地下党组织批准结婚成为秘密斗争之家。

  1942年9月日军在对秘密电台的侦测中,逮捕了李白夫妇日寇对李白施以酷刑,但他坚不吐实坚称自己是私人电台。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党组织将李白夫妇调往浙江,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他化名李静安,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党秘密传送日伪和美蒋方面大量的戰略情报

  抗战胜利后,李白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絀电台位置而被捕。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酷刑的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Φ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

  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了,牺牲时年仅39岁整

  李碧华,原名李白中国廣东台山人,毕业于香港著名女子学校香港真光中学所写的小说有《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岛芳子》、《霸王别姬》、《青蛇》、《诱僧》等二十多种。 其中《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饺子》等都被她亲自改编成剧本并搬上夶银幕拍摄成电影,广受好评著作有:《白开水》、《爆竹烟花》和《蝴蝶十大罪状》等九十多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