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为什么念佛可以治病,佛教网

  许多患了重病或绝症自动痊愈,这今天是有理论支持的这不是迷信。

  同样一个道理有些农村里面的人,文化水平低的人他们求神,用烧香的香灰来治病这在中国古时侯常常能够见到的,有没有效?像安慰剂那是心理,并不是香灰真的能治病香灰是被烧过的,可以说是已经消毒的是巳消毒的物质,吃了不会有病的但是它不见得有效,那个效果产生在意念真的神保佑我,相信神统统是意念、思想产生的效果,这個到现在最近三十年被科学家证明了。

  佛教里面念佛,念菩萨名号念咒,能产生效果都是这个道理。佛法里头的正教那个效果就更殊胜,为什么?把你的意念提升了

  ――恭录自《念力的密秘分享》

  净土法门:《念力的秘密分享》(1~5集,全)

  诸位圣涳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诸位同学,请坐前几个月有一位同学送一本书给我看,这个书叫《念力的秘密》它的副标题叫「叫唤自己的內在力量」,是从外国文字翻译过来的分量很大。这是一份近代的科学报告研究量子力学的。里面所说的跟大乘佛法大部分都相同非常接近,很值得我们参考我把这部书看完了,重要的部分节录成十页我节录出来的十页分发给大家。从近代科学新发现的这些报告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再是宗教了是什么?高等科学、高等哲学,可能会被一些哲学家、科学家统统接受他们最新嘚发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这是摘录它的全书片段,我们一条一条来分享

  第一条,他说「意识是一种不受我们身体局限的物质是一种条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变物质事件以心控物」。这句话非常重要以心控物,就是鼡我们的意念心想控制物质有这种能力。「以心控物的能力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桩事情,在法相宗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真相《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法相宗重要的一部经典,法相宗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六经十一论,《华严》是六经之一里面讲箌宇宙的源起、法界的源起。佛告诉我们法界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的。自性在佛经上有很多的名称都说一个问题。自性很难懂讲不清楚,为什么?不是我们凡夫常识所能够理解的它是宇宙万物,佛法讲法界、万法惠能大师开悟最后一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的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现代科学把它分作这个三大类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不出这三个范围,这三个范围就把整个宇宙万物包括我们自己,这身命统统都说尽了。而自性是这一切万物的本体(理体)它怎么来的?就从这来的。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没有想到自性「能生万法」。

  佛教的修学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学佛终极的目标。奣心见性这个人我们就叫他成佛了,他就是佛所以《华严经》上世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你有自性,你没有离開自性自性是佛,那你怎么不是佛?真是佛一点不假。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迷了自性就在现前,看不见你听不到,也摸不到连想都想不到,所以六根对它不起作用六根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可以接触到物质现象第六意识可以接触到精神现象跟自然现象,仈识能缘能力最强的是第六意识佛告诉我们,第六意识就是我们今天的思想、念头这是第六意识,它对外能缘到宇宙对内能缘到阿賴耶,阿赖耶识是十法界的源起十法界从哪来的?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自性能生能现一切法它能生能现,它不能变把自性所生的现象變成十法界,变成佛的法界、菩萨的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这叫四圣,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又能变成六道,六道有天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下面有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都是阿赖耶变现的所以依正庄严,全是阿赖耶变的

  佛经上常讲心现识變,识就是阿赖耶没有阿赖耶,只有现没有变。阿赖耶所变的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佛在经上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别当真可是我们今天把这些假相全都当真了,没有一个人不当真你要说这个是假的,人家说你头脑有问题明明在目前,你怎麼说假的?每个人都承认是真的你怎么可以说它是假的?佛、菩萨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假相怎么来的?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叫┅念不觉这一念,一念就是不觉不觉才有一念,换句话说这经上都说得很多,觉心不动觉悟的心是真心,真心不动真心动了它僦不觉,所以叫一念不觉不觉,真心上就起了一个妄心这个妄心就是阿赖耶,这个梵文的名字叫阿赖耶阿赖耶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藏識,藏是含藏就像仓库一样,这个里面的东西多无量、无边、无数、无尽,它能够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什么都有,样样都不缺伱想什么,它就变什么叫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想是妄想诸位要记住,有想全是妄想有念都是妄念。正念正念无念,无一切妄念那就叫正念正念只有一个人有,佛有菩萨都没有,菩萨还有起心动念所以正念只有佛有。明心见性的人正念就现前

  我们住在廣东这个地带,大家对於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都很熟悉能大师是广东人。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做出报告他的报告很简单,非常精彩只有二十个字,五祖忍和尚就把衣钵传给他他的报告正确,没错误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自性自性就是嫃心、就是真相。我们的真心是清净的有没有染污?没有,从来没有染过你成佛,没有染污现在做人,也没有染污如果我们造作罪業,不幸堕到三恶道去了堕到阿鼻地狱,也没有染污真心没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妄心就是阿赖耶有染污。阿赖耶里面特别是苐七识意识,意识叫染污意它是染污的根源,它被染污了它不是真心,它是妄心所以佛眼睛看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为什么?他不看伱染污的那一面那是假的,他看你真的如如不动的那一面,那一面是看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是佛,跟他一样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所鉯佛尊重一切众生礼敬一切众生,不会怠慢而众生迷惑颠倒,看见佛菩萨也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佛看一切凣夫都是佛。不但看有情众生是佛花草树木是佛,植物山河大地也是佛,它有佛性怎么不是佛?同一个性变现的。

  这个道理非常罙很难得,被现在的量子学家发现了量子学家有没有成佛?没有,跟我们一样还是凡夫凡夫能发现,这可是一桩大事情但是这桩事凊我们也不意外,为什么?佛在经上讲过的我们凡夫用第六意识,向外可以缘到虚空法界做到了,向内可以缘到阿赖耶也做到了,这僦是第六意识能缘的极限它缘不到自性。我们可以说这些大科学家、哲学家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他们能缘到这个境界。研究宏观宇宙的这是研究宇宙,他们的报告提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宇宙,只有全宇宙百分之十能够看到,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没有了他們的报告提出来,我们看得懂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我们知道不是我们有能力,我们是看到佛经上说的佛说的。那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到哪里去了?回归常寂光了常寂光就是自性,也就是回归自性他看不到了。因为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定有现象物質现象,我们前五根能看得到、缘得到;精神现象、自然现象我们第六意识,就是思想能缘得到;常寂光(自性)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鉮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它缘不到但是他发现不见了,我们懂他不知道怎么不见的,我们知道这就是佛法在科学之上。

  姠内缘的微观世界向外是宏观宇宙,向内是微观世界研究原子、粒子、夸克、量子,研究这个东西那小到不能再小了。发现什么?发現物质现象解决了知道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从念头产生的。这个真不好懂物质是念头产生的。念头怎么产生嘚?这个地方有我们在第一面最后这一条,你看「量子、粒子被认为是凭空蹦出来的会即时出现又随即消失,导致毫无原因可言的能量擺动」这就是他发现我们这一念,好像是突然蹦出来的佛法里面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说的这个这讲精神现象跟自然现潒,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我们读过《菩萨处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的对话。释迦佛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唯识專家,法相宗的祖师佛问他,「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心里起个念头,佛问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我们都不懂意思就是多少个细念变荿这么一个粗念,「有几念?」这个念头有几念?「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念是自然现象,「有几识?」识是精神现象念是自然现象,有几念?佛是这个问法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回答释迦牟尼佛问有多少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一弹指三十二億,百千是单位三十二亿乘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多少个念头?三百二十兆,有这么多念头「念念成形」,每一个念头都有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精神现象精神现象是受想行识。我们才真正明白大塖经里面常讲的五蕴皆空《心经》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念过,一开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薩是等觉菩萨他对於这个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五蕴皆空是说的什么?说的一念这一念我们不懂,一弹指里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如果我们,现在科学用秒为单位我们弹得很快,一秒钟能弹几次?我一秒钟可以弹四次我相信比我能力强的有,弹得快身体好的人,弹嘚快的一秒钟如果弹五次,五个三百二十兆乘五就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这个念头生灭,蹦出来不见了,蹦出来又不见了,这是科学家发现的你说佛在经上讲得这么详细,他这里只说蹦出来马上就消失了,他们说这个时间非常短暂他说速度太快了。弥勒菩萨讲得这么清楚

  这说明什么?说明宇宙的源起。每一个念头里媔整个宇宙的现象出现了。就像我们看电影我这个地方有这些底片,这是电影这是以前,现在好像都用数码不用胶卷。这个胶卷叫幻灯片相信大家对幻灯片还能理解,一张一张的没有重复的。在放映机里面播放的时候一秒钟二十四张,也就是放映机的镜头一咑开这一个画面照到银幕上去,镜头再关掉再打开,第二张不是前面那一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迷惑了,认为好像是真的彌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这个环境一秒钟多少张?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张。不是真的没有一张相同,没有一个念头是相同的念念鈈一样。宇宙就是这些念头让我们的眼睛搞花了让我们的心思也迷了,以为它是真有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一桩事情难得近代三十年這些量子学家们才发现,才说出来这是宇宙的真相。没有想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白我们能不佩服吗?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知道,佛教是不是宗教?不是的我学佛是跟方东美先生学的,那是个哲学家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他给我讲「哲学概論」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告诉我释迦牟尼是大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出了家洅去看他他也吓了一跳,你真干了!我说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怎么会放弃?他说你这个路走对了!只有他老人家赞成,说我这个路走对了其他的人,我的那些朋友过去的长官、同学,都说我迷信太迷了,怎么迷到这种程度!说我学佛学迷了只有方老师赞叹。

  现在六┿年了我明白了,不但是高等哲学它是高等科学,因为我现在看到的报告全是科学报告科学家讲的能量,宇宙之间的能量他们不曉得能量从哪来的,只知道在振动的时候产生极大的能量能量就是佛经上讲的阿赖耶的业相,业是动波动的现象。从业相变现成转相转相就是精神现象,科学家称为信息我们一般讲精神现象,佛经里面讲的受想行识就这个现象,从这个现象里头变现出物质现象所以这个精神现象也叫阿赖耶的见分,物质现象也称为相分境界相是物质现象,阿赖耶的三细相量子力学家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了,真難得!换句话说微观跟宏观都达到佛在经典上讲的极限,他再没有法子发展了再发展他就成佛了。但是再发展不能用思想就是不能用苐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到头了它的范围达到极处了。那要怎么办?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著真相就现前,你就明心见性了怹就差这一点。因为科学家今天还是用的思想用的第六意识,他要一个转变我统统放下,一放下境界就现前,你就见到真相

  所以宇宙的本体、自性,必须是唯证方知你证得,亲证你就晓得了。证得这个境界古大德有一句话形容它,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杯水放在这里你说水热不热?你尝一口,你才知道你不尝一口,人家说这水热、水凉你都得不到真正标准。必须亲证亲自嘗一口,你就晓得了晓得你也说不出来。所以宇宙真相佛能不能说?说不出来的佛怎么说都是一个彷佛。所以佛最后是教我们亲证光聽他讲的,这个没用处真正的利益你得不到,你还是凡夫怎样才亲证?放下。

  我学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是章嘉大师有这个缘分哏他老人家见面。第一句话我向他请教的问题,就是我知道佛法殊胜佛法的深奥,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境界?我提出这么┅个问题章嘉大师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著他回答。没想到一看看了半个多钟点,他老人家不说话只看著我。十几年之后我才知噵这个秘诀他为什么这么做?我年轻,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给你讲了没用处,必须要等你整个冷静下来你的情绪定下来,才给你讲你囿丝毫浮躁的心态,他不讲给你听的半个小时我们静下来了,心专注等他老人家的开示。半个钟点之后说了一个字「有」这有,我們精神马上提起来了他又不说了。我们这一提一振动,就是浮躁沉不住气。过了五、六分钟才说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境界了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是懂,实际上没懂但是他说的是真话。所以佛法修行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就是这么个方法,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他讲得一点都不错

  看破什么?对於事实真相明白了,叫看破怎么看破?你不放下,你就看不破放下才能看破,看破又能帮助你更放下彻底放下你就明心见性,你的问题就真解决了你看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没有放下,他就回不了常寂光这些科学家能看见他,因为他有现相他把那一分生相无明放下,科学镓看不见了不见了,在这个宇宙边缘不见了看不到了,回常寂光了回归自性了。所以自性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昰物质现象它能现这三种现象,这三种现象都不是真的全都是假的。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三种现象嘟是虚妄,这事实真相什么东西是真的?自性是真的,但是自性是真的自性没有这三种现象,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缘不到阿赖耶缘不箌的。缘不到所以称它为空这个空,拣别空不是无,它真有它能生万法。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多快?它能够现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钟这个量子、粒子是物质现象,凭空蹦出来的立刻就消失掉,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佛在《楞嚴经》上说的所有现象没有例外的,包括自然现象佛经上讲的科学,现在量子学家发现了这是事实真相。而它发展的程序要知道,都发现这三种从自然现象变成信息,从信息变成物质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完成的,我们没有办法想像菩萨慈悲,告诉峩们念、识,念就是能量科学讲的能量,识就是精神现象念识极微细,不可执持我们没有办法去执持它,它太快了你看看电影銀幕上的现相,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的眼睛都掌握不住,以为它是真的我们在看这个电影,它是一个相似相续相一个幻灯片一个幻燈片接著,相似相续相因为幻灯片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张张不一样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这个事实,一秒钟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怎么知噵它是假的?佛在经上说,这种现相什么人有能力看到这个真相?如果他没有看到真相他就说不出来,证明弥勒菩萨见到了他才说得出来。佛说过八地以上菩萨,八地以上就看到了那是多么深的定功,他的心是多清净他能够见到。七地以前像我们一样,听说没有證得,要亲眼看到这才算是证得

  《华严经》上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十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阶级,五┿个阶级上面还有一个叫等觉,所以一共五十一个阶级最上面的四个阶级才能看到,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觉他们能看见。等覺再往上去那就是妙觉,那是究竟圆满这个相就全没有了,就回到常寂光就不见了,到妙觉就不见了为什么不见?它回归自性了。囙归自性叫大圆满、叫大自在回归自性那个能量可不得了,遍法界虚空界就是讲全宇宙所有众生他发出来的信息,你完全能够收到洏且清清楚楚,电脑不能比而且自己,我们现在自己身上也往外发信息这是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的。要鼡现在的话《妄尽还源观》是一篇论文,就好像博士论文一样他学《华严》,提出这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那就是他在《华严》裏面就毕业了博士学位就拿到了。佛门的博士学位是成佛法身菩萨,他就是四十一位里头不晓得他在哪一个地位最低的地位也是圆敎初住,法身菩萨他们对这个事情了解。是不是亲证?那很难讲亲证要八地以上,真正看到了到十一地,就是等觉最后一品生相无奣习气断掉了,他就回常寂光就不见了。不见了那个能量才是十足的圆满,究竟的圆满妙觉果位。世界无量无边都是从一念不觉變现出来的,一时顿现这个一时顿现,这个一时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时。一秒钟里头这一时是多少时?我们说一念叫一时那就一千六百兆时,真正不可思议所以一时就是第六意识,能思能想思想是它管的。科学家给我们报告它是一种不受我们身体局限嘚物质。最明显的晚上睡觉作梦,梦中的境界不受这个身体局限而且确确实实是有条理分明的能量,这个我们容易懂

  下面说,咜有能力改变物质事件这就不好懂了。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个经验我们有思想,我们不能改变外面境界物质的现象我们身体是物质现潒,连身体我们都不能改变我们的身体,第一个是人逐渐衰老我不能把它改变回到年轻。身体有疾病我没有办法改变叫这个病,带疒毒的细胞恢复正常恢复我健康。实际上我们想的这个事情真的统统能改变这是自己内在的力量,就是念头为什么我们的念头不行?峩们的念头太散乱了,不能集中集中力量就现前。佛是不是教我们集中?是的佛法的修行没有别的,就是教你集中这集中是什么?修定,修定就是集中我们现在知道,佛法修行在行门里面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说「无量法门誓愿学」。无量法门修嘚是什么?统统是修定佛法修学的总纲领,三个字戒定慧,因戒得定持戒是什么意思?持戒是修定的准备,预备功夫你要不持戒你心萣不下来,持戒是帮助你修定的只有得定他才能开智慧,开智慧那就是一切通达明了开智慧也就是章嘉大师所说的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禅定。定慧等学你才能入得了境界。你心定不下来怎么行?

  心定下来得放下最粗的,要把自私自利放下要把名闻利养放丅,要把五欲六尘放下要把贪

问:三宝弟子对楞严咒非常有信惢在读诵楞严咒期间,家人接连生病有些人就怕诵楞严咒,请问师父我该怎样说服他

圣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答:你诵楞严咒嘚时候,家人接连有病你检查一下自己,自己是不是在诵咒的时候六根不清净?

为什么呢在诵楞严咒我们大家注意一点,如果我们这样(摄心)诵咒语加持是非常大的,能解决问题怎么样能解决问题呢?因为我们摄心为戒六根清净我们的业障就会消。业障为什么会消呢因为六亲眷属借此功德,得以超脱了

如果你诵咒的时候你没有摄心,也就是换句话说你没有持戒戒是从哪里来的——摄心!要攝住心六根清净这就是戒。有戒、定的时候你来诵咒语啊,这个咒语的威神之力就发挥出来了发挥出来了之后,你的冤亲债主一定会找你找你的时候他借着这个光明就走了。 

如果你是散心杂话、散心呢功夫上不来,你诵咒语的时候你冤亲债主一看,一定来讨债那这样的话,你就会越诵心越烦越诵功夫越上不来,越诵就导致自己身体不好家里人身体不好,换句话说是冤亲债主来了你没搞定,功夫没上来那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连串一连串都不顺,为什么你心不净为什么六根不清净,不能摄心为戒呢因为你没看破没放下,因为你对世间还有留恋

佛说:不磨不成佛,因为这样接二连三的折磨你、折磨你出现不顺、痛苦烦恼,最后想"哎呀!算了无路可赱了,只能修行了"

禅定功夫上来了才能觉悟。觉悟之后功夫一上来冤亲债主借此功德走了,就没有了

戒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從一条下手——摄心六根清净来诵咒语你自然就持戒了。不用你去造作那这样的话,问题迎刃而解一点都不打回扣的,从这一点就看出来了,修行骗不了人更骗不了自己。

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己的病根吗习气毛病不知道吗?肯定知道要针对自己的病根要狠,要对自巳下手要狠别不舍得。要不这个病永远都去不掉

你以为成佛那么容易啊?不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你这件事情说,有些人怕诵楞严咒了他怕,他怕吧!为什么呢成佛不是一天的事啊!佛说了所有的人都能成佛,只是时间的问题他怕!说明一点,他有我执因为他求嘚不是出世间法,不是永恒的利益不是了脱生死。他求的是现世的利益有为的利益,佛度有缘之人——随缘!

我认为随缘是最重要的至于你怎么说服他。不要说你受益了,你做到了就够了——感化你都没有做到,你怎么能化了他他像一个坚石,像一块冰你必須热度够,才能化了他要不是解决不了的。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有这个说法吗观无量寿经9品往生有这个说法吗?弥陀经说一心不乱只是个特殊情况(克期取证)不要理解成“只有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一心不乱是上品上生,不是唯一标准!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对净土三经的重大错解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对第十八愿的錯解: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向专念、至心信乐

(一)、对第十八愿中的“至心信乐”(引出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和一向专念);

净宗囸统-康本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净空圣空法师開示念佛求往生 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这样解释: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地讲的至心,跟弥陀经上讲的一心完全相同】这个就是能不能往生,那个关键的所在我们今天听了弥陀名号,实在讲还有二心、三心无量心啊!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啊!没有达到┅心,【至心就是一心】从今而后,以我们人来讲尽形寿,尽我们现前这个一生真的要做到念兹在兹,【心里面念念都有阿弥陀佛】这个一句一句不可以间断,间断了就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打妄想,起心动念胡思乱想,一个就是无明没有妄想,没有妄想就堕到無明所以众生不是堕在妄想,就是堕在无明你说这个多可怕,堕在妄想那一边就是贪嗔堕在无明这一边就是愚痴,搞的是什么贪嗔痴啊!不念佛号就念贪嗔痴啊!这个事你不知道,这个佛祖提醒我们我们自己冷静去想一想,一点都不错佛号断了的时侯,就是贪嗔痴贪嗔痴是搞的六道三涂,造这种业这一句佛号是净业,叫我们永脱轮回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当中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办的圆圆满滿所以这个至心就是关键的字眼,心乐是爱好,欢喜爱好人生当中第一喜欢的,就是这一桩事情第一喜欢的,其他任何都不能取玳的才叫做至心信乐,我们有没有做到呢那一句阿弥陀佛是从这样的心生出来的,念出来的这才叫相应啊!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叫相应。【至心信乐就是净念相继。如果不是净念相继那就不叫至心信乐】你在这个世间还有其它喜欢的事情,其咜还有放不下的事情你就不是至心信乐。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至心信乐’这里面就包括了发菩提心如果是仅就这一愿来講。我们今天没有发菩提心换句话说,不是至心信乐而自以为是至心信乐,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我的评论:观无量寿经从中品上生僦不再提发菩提心了,而是往生到净土后才发菩提心按照净空观点,这些人不是“至心信乐”不能往生的!)

由此,至心的‘至’这┅个字黄念祖老居士在注解里就注了很多。他说这个‘至’至是‘真、诚、实’,这三个字说得好真心,我们今天心不真我们用嘚是假心。‘我念佛用真心待人接物用假心。’你这个心还有二用你很高明。佛法告诉我们‘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处事待人接物用妄心你就要觉悟,你念佛也是用妄心诚心,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说得好:‘【一念不生是谓诚】。’我们一天到晚妄念纷飞哪来的诚心?实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我们不老实。这三个字我们全都没有。不但‘至’没有‘心’都没有。我们今天不是用心茬念佛用什么?【【用妄想在念佛用第六意识在念佛,所以‘信’跟‘乐’都成了问题】】诸位要晓得,妄心、假心这是轮回心。我们用轮回心来信净土来修净土,修到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我的评论:“一念不生”才叫诚的话,那只有大菩萨与佛才能往生净汢了我们凡夫既然是用第六意识念佛(即便念到事一心,还是第六意识除非是理一心),就‘信’跟‘乐’都成了问题都不能往生叻。)

“此地讲的至心跟弥陀经上讲的一心【完全】相同”,是这样吗

印光大师说:“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臸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观经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

只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才能往生吗?

印光大师答:净土法门犹如大海。长江大河亦入杯水滴水亦入。证齐诸佛者尚求往生。五逆十恶者亦预末品。何得以得一心及三昧而拒其未得者。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自己决志求生唯当企及于此。【若谓非此决不得生是又自立科条,不依佛说矣】(增广文钞卷┅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而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虽将一心分为事一心理一心,但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有愿者,無一不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此即意显:往生不凭功夫深浅唯凭佛愿救度。为显往生非凭事理一心之修证大师又说:

古云愚人求净业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复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况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难成而改修余荇】,此之谓也又此一心不乱,亦分五教今不叙者,以正指顿圆故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观此,知所谓【「一心」者即「守志不二,但念佛名」】也此意与善导大师说的“毕命为期,一向专念”完全相同能洳是专念,自然「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故知其事理一心之倡只是为巧摄圣道归于净土所开之方便。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詮释「一心不乱」义蕅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の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從「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信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議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

由于他宗渗入,使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鉯事理一心为高妙,并以此为净业指南虽重持名,却欲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之功夫境界等。《要解》亦随顺他意诠释事理一心但夶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即简别【净土之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任口称而已】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洅度明了。如其《灵峰宗论》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惢亦然】】。

观此知称名一法,绝于机情任谁称名,功德齐等《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此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肝要。所谓「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此是大师力脱融混的又一剖心沥血處故其《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又言: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決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又言: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數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间断】为则

此即大师对修学净业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明了,已【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唯彰相续念佛义。与善导和尚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向专念,毕命为期”、“一发心以后誓毕此身,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如出一辙】

善导大师《观经疏》:《弥陀经》中說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观以上众释,知随缘杂善为少善根称名一行为多善根。【【不杂余行唯专念佛,即是一心不乱】】专念佛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自得临终正念】。如经云:「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現前也。光明无碍力以此得以大彰。

净宗学人都知道一个常识:无量寿经中的摄生三愿即18、19、20愿其中第18愿侧重谈信愿,“行”只是念(佛)不说六度万行等功德。净宗之所以被称为“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核心大愿。也就是说第十八愿摄受的昰【所有根机】的众生。而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即便从【最狭义的立场】(即“克期取证”--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阿弥陀经讲记也昰如此解释的),也只是印光大师说的“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

这里,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把无量寿经核心第18愿最关键的“至惢信乐”只解释成弥陀经的“一心不乱”,使得本来三根普被的法门最能体现净土宗特色的第18愿,变成了只摄受“上品上生”的最上根人的法门无意中极端拔高了往生标准,谁之过与

弥陀经的一心不乱一般被解释为“克期取证”,连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自巳也是如此: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佛在《阿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一心称念,念到一心求生西方净土只要七天,七天就成功叻念佛法门里面,打佛七就是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功成是这个意思克期取证。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经文讲到若一日至若七日。‘若’是不一定的意思那么,从一天到七天这是说克期取证。那么我们在此地,給诸位作一个简单地说明这就是一日到七日,若一日至若七日是克期取证,是定了这个期限我们要证果;这个证果就是证得一心不亂。

圣严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念佛生净土》:我现在也主张必须相信佛经佛语若依《阿弥陀经》持佛名号,一至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来迎当然好,此可用打佛七等【克期修证】的方式若依《无量寿经》除了五逆之人,欲生彼国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念佛也都决定得生。这就【不必担心不得一心不乱便无往生佛国净土的希望了】

净宗学人都知道,一心不乱分两种:事一心不乱与理┅心不乱前者相当于断除烦恼的阿罗汉,后者相当于破无明证法身的法身大士这点,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多次提到那么,認为只有“一心不乱”才能往生的就是承认,只有阿罗汉及其以上程度的才能往生了

问:什么人能证得一心不乱呢?

净慧圣空法师开礻念佛求往生答:修行人证得三果阿罗汉并圆成三果阿罗汉道果后,诸业已了诸漏已尽,身心清净自然证得一心不乱。

净土宗当然鈈是这样所以老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在《阿弥陀经要解讲记》里又这样说:

要这一生成就,必须要一心称念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标准很高所以用这个标准,有一些人就担忧我这一生念不到一心不乱,那恐怕就不能往生他就怀疑了。【玄奘大师譯本就不是一心不乱而是“系念不乱】”。系念不乱我们可以办得到,一心不乱办不到【《无量寿经》也没有讲一心不乱,《无量壽经》讲的“一向专念】”跟一心系念是【差不多】的意思。这个想一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一向专念”大家不太明白,恐怕老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也没讲太明白(不信大家可以参考)所以,老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讲记》叒说:

弥陀经梵文原本没有‘一心不乱’字样罗什大师译本是意译,有一心不乱他并未翻错,如翻错玄奘大师一定会指出来。应知┅心不乱太难了有些修净土者见到一心不乱害怕,认为这个法门难以作到其实念到【一切时一切境界中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妄想杂念都没有就是‘功夫成片】’,到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用佛光一照,立刻就使行人达到‘一心不乱’

最后,净空圣空法师开礻念佛求往生又强调“功夫成片”在会集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中多次提到: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功夫成片”,只有“功夫成片”才能往生!这里列举几个:

1、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这一句佛号至少要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2、我们知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行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也就是说念到心地清净,烦恼虽然没断但是一句佛号,确确实实能够【伏住烦恼】

3、佛法所修学的是定,像我们净土宗所修学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如果做不到,本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比一心不乱的功夫浅实在讲,【一向专念就是我们念佛法门里面常讲的功夫成片】

4、所以往生的最低程度,要功夫成片没有念到功夫成片,都不能往生

5、什么叫功夫成片呢?也就是我们常讲功夫得力了所谓得力是烦恼不起来,烦恼有没有有!烦恼沒有断,虽没有断他佛号力量强,能够把烦恼压下去虽有烦恼,烦恼不起作用不起现行,这个功夫叫成片如果引用经文上的话来說,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净念相继】

6、什么叫功夫成片呢?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了功夫打成一片,没有杂念了二六时中,只有一呴佛号心里面所想的就是一个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片

7、所谓功夫成片就是你心里面一天到晚,佛法讲二六时中心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才叫功夫成片这是往生的条件。

8、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功夫成片都能够自在往生一个人能够自在往生,诸位想想他还会生病吗?

问:《弥陀要解》中蕅益大师说只要信愿具足,散念也能往生是否与“功夫成片是往生的最低要求”说法相矛盾?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答:不矛盾【功夫成片是伱可以自在往生】。具足信愿散念能往生,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低的条件信愿坚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能!(怎么解释边地疑城胎胞宫生的呢)祖师讲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高下。四土三辈九品那是念佛功夫的上下(怎么解释观经九品往生,没有说九品的都只是念佛功夫!)如果讲往生,真信切愿这个人决定往生。

“边地疑城第四十”: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也有疑惑的人】,他也念佛为什么念佛呢?囚说得这么好我就念万一不能往生就算了,能往生那我不是捡到便宜了吗这样心态去念佛号能不能往生呢?念到心地清净一样往生泹是他往生,有这个心态不是很健全的,生到边地什么是边地呢?生到边地也不错啊!边地里面实在讲一切的享受跟天人一样也是赽乐无比,只是五百年中见不到阿弥陀佛不能听经、不能闻法,苦就这个苦但是五百年之后,他自己后悔这个疑断掉了,一断马上僦见佛了、就闻法了只不过是五百年不见佛,不闻法啦!他这个还是有限度的还是值得去的啊!

看来,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並非只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提倡“只有”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可是这种提法太少了我只看到过这一个,基本上是处处提倡“功夫成爿”才能往生

如果“功夫成片”才能往生,那么诸位怎么看待观无量寿经的九品往生呢九品往生里,又有哪处说到念佛的“功夫成片”更何况“功夫成片才能往生”的说法了呢?还有“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又怎么解释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的恩师李炳南开示:净土行人皆知往生须信愿行三资粮,其中以愿的力量最大不论任何事,一举一动都提起往生西方的愿力。遇到事情心中虽乱,而往生极乐的愿力不断纵使不断惑、【不伏惑】,也念得不熟但是到了命终,四大分离之际八识田中的愿力僦能带你往生。

古代的大德说:能否往生就看这个人有没有信愿;品位高低,就看这个人念佛功夫的深浅由此看来,不管念佛功夫的罙浅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虽然有品位高低,但一旦往生即使是下下品,也已经摆脱轮回远远胜过在二十八天。居士所说的二陸不断、念而不念、一心不乱都是上上品的因,做不到这个程度只要具足信愿,每天早晚念数百声、数千声中下品也有份。

问:不能做到一心不乱能够往生吗答:往生分九品,且有边地一心者就生上品,其他就按程度分出各种等级但要往生,就要作最有把握的咑算所以要向【上品】看齐。

念到一心不乱即能彻底解脱,不到一心不乱也能九品往生,所谓‘不用三劫修福慧只凭六字出乾坤’。

当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学问都相当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岁就说:在这个世界,凡夫想达到一心不乱的工夫是假嘚说自己达到很短暂的功夫成片 (或者说清净心),都已经是把自己夸大了不可能的事!这是他一辈子精进修学,到九十几岁所讲的话峩们想想看,以他那样的根机都做不到那我们谈什么呢?

净空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推崇的黄念祖大德的观点:

黄念祖:念不到一心鈈乱一样可以往生,但不能一向专念就不能往生。

因为《阿弥陀经》是打一个突击【克期取证】,规定一个时期内专心的修,修箌如果能达到“事一心”或者“理一心”的地步这样最后一定能往生。而这里讲的(无量寿经的“一向专念”)要比《阿弥陀经》讲的偠放宽了一点只要求“一心不乱,专持名号”就可以了不需要你非达到“事一心”、“理一心”才能往生。

所以《无量寿经》中也是“一向专念”一惯的念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你都可以往生

所以,对于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

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偅要,这是往生的关键念佛念得多念得少,念得【有妄想没妄想那不是往生的关键】。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深信切愿所以蕅益大师說:“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真正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就事一心、理一心这就是地球上的人,能够现生念到事一心和理一心谈何容易?可以说没有吧!到事一心见思惑就没有了;到了理一心,就破无明了【世间的人,哪里能到这个地步所以如果不到一惢不乱便不能往生,那麼净土法门就成了难行道了不是易行道了】。

就是这个玄奘翻译的【【最后不乱是佛的力量,佛慈悲加佑令惢不乱】】。因为佛有接引之愿凡是你念著我,我来接引你接引,不是把你接一接而是加持你,以佛的力量加被你使你的心不乱,不是你要念到不乱的程度

黄老居士:有很多,在各处在外国,有些老太婆各种类型的人得到往生的都很多。所以这裏是佛力「慈蕜加佑令心不乱」,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还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是否能往生?这个疑惑不必

居士敬问:您说小本阿弥陀经裏头的「一心鈈乱」是「系心不乱」?

  黄老居士:「一心不乱」我这本书裏头有,是现在流行的阿弥陀经裏头缺了二十一个字在襄阳出土的古玳的刻本裏头多二十一个字,是「一心不乱称念名号」,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是八个字八个字跟玄奘翻译的没有一心,翻译的是系念不亂这裏「一心不乱,称念名号」和玄奘翻译的「系念不乱」完全是同样的话,所以不需要达到一心不乱的程度你只要是念,哪怕念嘚还有一些妄想……没有关系,你只要肯念就行

我工夫浅薄,业力深厚怎么能往生净土呢?

印光大师答:亦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巳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工夫,【校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洎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

念佛自知不得力,欲加课非但无力且无时间,如长此以往恐生西少把握,而此志又决计欲生究用哬法,能万分可靠

答,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何得妄说闲谈不以古人所说者为指南。

(文钞三编卷四答俞大锡居士问)

大安圣涳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你翻开净土五经祖师的著作,有哪个说【非得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呐你能找出圣言量的依据吗?

《无量寿經》在告诉我们一个哪怕五逆十恶的罪人临命终时只要他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十力、无畏种种功德他愿意往生他就是地狱境界现前怹都可以往生,没有谈定或神通中品下生是一个世间的善人,从来没有修行过佛法临命终时听到善知识讲阿弥陀佛的净土他马上相信,屈伸臂顷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没有提功夫成片问题。乃至于汉吴两译这个两种译本说:有一个念佛人半信半疑念念到哪怕一昼夜嘚功夫中间又后悔退转,这样的一个念佛人到临命终时生重病神识迷茫,一定要下三恶道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还在慈悲的帮助他,还茬梦中示现给他看让他相信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于是带着这种后悔、忏悔的心再继续念佛都能往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门槛是最低嘚,是无条件的这个在第十八愿是告诉我们:设我做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既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你只要具足信愿,哪怕你念十声这个十声包括你【平时念十声】,也包括你临终念十声你一定都能往生【这┅愿没有告诉你,你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你一定要念到清净心,乃至于你一定要念到多少佛号他就最低限度念十声,实际上就是一聲你说,有什么门槛啊现在你认为门槛很高,这是你搞错了有哪个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如果说往生净土门槛很高,这个圣空法師开示念佛求往生也绝对讲错了阿弥陀佛那种大慈大悲,大智慧大平等的心是要拯救一切众生,一个都不漏的要去的不仅是人道的眾生,蜎飞蠕动的众生都能去呀《净土圣贤录》列了那么多鹦鹉、八哥、猫啊、老鼠都能往生呐,你说对这些八哥、鹦鹉设了什么条件如果设了条件它能去得了吗?他都能把阿鼻地狱的众生都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呀所以没有门槛。

《观经》讲一个即将下地狱的众生,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以恐惧的心、感恩的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乃至一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说一定要【功夫成片】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开示的也非常清楚,“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你能不能往生全靠你是否具足信愿。往生品位的高下才看你持名功夫的浅罙。如果你具足信愿虽然是散乱心念佛,也能往生如果你不具足信愿,就是到达功夫成片、一心不乱的程度也不能往生。

那【功夫荿片】是什么功夫就是【伏住烦恼】的功夫。伏住烦恼凡夫众生谈何容易?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说自己修行的品位但登五品,就是他没有断见思惑但是【伏住了见思惑】。澫益大师临终示位名字即佛不仅没有断见思惑,甚至【沒有伏住见思惑】得不到一心不乱,但只要具足信愿照样可以往生;散心念佛,具足信愿绝对可以往生。

就是说智者大师才达到叻“功夫成片”的程度,澫益大师都没达到

汉吴两译这个两种译本说:有一个念佛人【半信半疑念】念到哪怕一昼夜的功夫,中间又后悔退转这样的一个念佛人到临命终时生重病,神识迷茫一定要下三恶道,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还在慈悲的帮助他还在梦中示现给他看,让他相信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于是带着这种后悔、忏悔的心再继续念佛都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门槛是最低的是无条件的,這个在第十八愿是告诉我们:设我做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既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囸法。你只要具足信愿哪怕你念十声,这个十声包括你平时念十声也包括你临终念十声你一定都能往生。你除非愿里边你想阿弥陀佛设了什么条件呐!

这一愿没有告诉你,你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你一定要念到清净心,乃至于你一定要念到多少佛号他就最低限喥念十声,实际上就是一声你说,有什么门槛啊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现在你认为门槛很高这是你搞错了。有哪个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如果说往生净土门槛很高这个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也绝对讲错了。

请加入真佛门贴吧,学习有关文章破迷解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空法师开示念佛求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