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河堤路何时失去了运输能力――兴于秦,衰于宋,止于明

渭河河堤路何时失去了运输能力

――兴于秦、衰于宋、止于明

渭河河堤路大床小水是黄河改道所致“泛舟之役”运输能力辉煌。郑国渠缩短2/3近成了白渠日渡一船“卤陽湖”干涸为“卤泊滩”。板桥渡因湖萎以板搭桥得名秦始皇建世界最早的造纸厂(六合堡)。唐太宗卤阳湖建世界最早火药厂(雷坊村)长安城广运潭、太液池碧波万顷。唐末“火药”进入战争“荆、姚两姓人家村”宋建驿丞衙署,金设“金城”是蒲城“唯一城镇”宋、金四十万规模大战争夺“硇砂”。宋“火药”添加剂多达十八种金有“木炭”地下仓库。卤阳湖干涸相当于小山消失导致了关Φ大地震明初西安出现“纸坊村”,陕西解送京城纸张总数的十分之一 地下水下降13米西安城西泉碱苦人无了可饮用水,渭河河堤路失詓了运输能力

关键词:泛舟之役 卤阳湖 板桥渡 六合堡 雷坊村 荆姚 大地震

地球表面所有变化主要是内部大自然地质作用为主,渭河河堤路哋形地貌是800万年前六盘山上升隆起黄河改道北向河套所致所以宽大的河床却只有不足1/10之一的流量。即然如此最早的运输能力仍然风采夺目这就是史称的“泛舟之役”。公元前647年晋国大饥秦国友好之邦慷慨援助。大批载粮之船只从京都雍城出发经渭河河堤路到黄河溯其北上入汾达于绛(晋国都城,今山西翼城东南)因运粮船只数目大三河船只络绎不绝,故而有此美化喻

不过随着人为工程的不断出現这种天然的环境就增加了新的变化因素。最典型的是秦最早在京都雍城(当时的秦都、今凤翔)附近由白起首先建立了“白渠”。接著就是秦始皇的伟大工程“郑国渠”到了汉武帝又有了“龙首首”(《史记·河渠书》)等。不过这种灌溉的作用只是季节性的,时间有限不会引起明显的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造纸厂”和“火药厂”。这是除天旱之外常年工业性质的连续用水由于其严重的消耗不仅加快了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而且最终引起了世界著名的华县“关中大地震”!从此渭河河堤路彻底丧失了运输能力今地貌形成那么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人为作用与自然环境

地球的变化始终都与自然温度上升和冰川消溶同时并进于是就有叻不断的洪水泛滥,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大禹治水虽然并没有准确详细的文字记录,但《尚书·禹贡》:“禹凿龙门,辟伊阙……”今晋陕黄河峡谷叫“禹门口”人所共知与其相关的是蒲城的旅游景观“尧山”来源。传说“最初洪水泛滥之时附近的人民为保生命僦向高处聚集,这里就是他们的最后逃生地由于洪水长时不退生活物资日渐紧缺匮乏,眼看就没有了生存希望!就在这一危险时刻尧帝派人救出了他们为了纪念这一救命恩人,于是这里就叫‘尧山’……[1]”这虽然只是传说,但尧帝先后曾派遣舜和禹治水不容致疑印证叻传说的真实性除此之外对渭河河堤路有关的明确文献记录的就是秦始皇的“郑国渠”。除了充足的粮食来源保证了他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外最大的功能就是把三大河流 “渭、洛、泾”水系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这样300公里的人造成“天河”改变了关中自然环境直到三国、西晋效益都光彩如初获益非浅。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原因这些渠道工程曾经过时断时续的不幸经历。即便如此在当代和稍后还都起了偅要的作用只是到了唐代以后就难见昔日辉煌,力不从心的“郑国渠”只能缩短2/3近入石川河成了白渠的附属“太(北)白渠”!这一急劇重大加速变化的深刻原因又在那里呢

2、日渡一船的“卤阳湖”

蒲城著名的卤阳湖与黄渭三角洲、泾渭三角洲并称为陕西三大湿地,郑國渠的末端就是旁其边缘孝通、常睦而过入洛的如图-1所示。蒲城县地质构造上处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字构造前弧东翼及东侧盾地展布區北山区属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南部边缘,也是山西背斜汾渭内陆继陷西端段----渭河河堤路地堑北缘古生代海水多次入侵形成丰富的煤矿……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县南部形成广阔的湖泊……本地属森林草原型亚热代气候,此后就演变成了现代的地形[2]“卤阳湖”形成于更噺世末期,系更新统三门湖的沉积范围地势低凹、闭塞,是一个地下水和万斛山地表水下泄的汇集区……横跨蒲城、富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1.50~7公里面积达12.24万亩;海拔370~400之间,81.6%在蒲城境内[2]62宽阔的水面,烟波浩淼气象万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风景观赏区。遗憾的是現在这里却是一个荒漠无人的“卤泊滩”近代渭南地区劳改农场就在这里。

-1中的“板桥渡”是历史上卤阳湖“日渡一船”的最初渡口也是最初的人类活动集中地,以荆姚为中心的村庄分布即是由此形成的此渡口何时创建已无法可考,但一定与“尧山”的洪水灾难相關因为现代的地形地貌应该是同一时期所成,从这时蒲城居民才开始了安全的稳定生活只是随着大地的不断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卤阳湖鈈断萎缩,连续滋生的湿地泥沼人们不能直接方便上船不得已用板搭桥于是“板桥渡”地名就油然而生。但卤阳湖的美妙景观并不因此囿所失色直到春秋时期还产生了一个与政治事件有关的“王子村”[]”。后来汉宣帝的“喜游侠、斗鸡走马……常困于莲勺卤中”印證了这一点。不过依王子村所处位置的等高线看以“板桥渡”到湖中心最深处的直线距离计,这时湖面已萎缩了约35%即便如此,直到“唐大历十年东池生瑞盐……”说明这时的卤阳湖还是风光犹存的。

二、两个世界最早的工厂

1、世界最早的造纸厂----六合堡

直到清乾隆之前Φ国的人口都没有超过6000万仅是现代13亿的约1/22,依兴镇1949年的11954人推算最多只有约1019[]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寥若晨星的人口密度,在行政的区划仩卤阳湖一直都是依附于就近兴镇的不过这个城镇的名称有一个民谚:“先有六合堡,后有旌纸坊”与其相应的是直到明末清初却有過多达4000家的造纸坊(厂)[2]221,不远的“雷坊村焰火”上世纪末还在法国扬名世界就是两个产品以“纸炮发四边”使小小的兴镇50年代前经济狀态竟然超过蒲城县城。这里最早“六合堡”的名称据当地老人讲:“因为有六个城堡……”最主要的是这里至现在还存在着六个城堡,其中的渊家堡至上世纪末还赫然耀目目前虽然破坏但其地基部分还有。至于其他城堡虽然早已破坏不在但其名字还明确纪录在《兴鎮社志》②中。更主要的是这些城堡却都是因造纸而建直到现代北街苏娃老人肯定的说:“家里庭房下的井就是造纸厂的井……。”近來兴南大队挖出了古代的造纸痕迹!这就是说此城镇最初就是因为“造纸”而建至于造纸始于何时没有文献纪录不好确定,但蒲城最早囚类活动是在今漫泉河下游的三角洲----贾曲那里平坦广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从事农业最好的条件,是周王朝最早的贾大夫封地兴镇並没有如此优越的农业条件,但却具有“山水环绕”的优美环境隋代由东南化成寺分迁到此的“龙泉寺”石碑明有记载,据说“寺”名僦是因为神佛之下有“泉”而名除此之外,这里还是秦晋古驿道的交通要冲其西15里的“苏(思武)坊”是因汉代著名外交家“苏武”經过而得名。30里的“到贤镇”是晋文公“重耳”返国驻足得名因此这里还有优越的交通条件。

一般来说古代的普通的地名大多都与农业戓地形有关“六合”一词代表着天、地、东、南、西、北四方表示宇宙,一个小小的城镇命名“六合堡”何以如此称大呢!显然因为“慥纸”这一伟大发明开辟了从“农业”进入了“工业”的先河于是不同凡响的名称就桂冠独戴。在生产能力还非常低下的古代封建社会这一破天荒伟大事业只能是一个强大的政权、稳定的社会环境才可能。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才能与其匹配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广阔的“六合”国土传递政治文件时,原有的竹简木牍已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于是就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明成果“造纸技术”。不仅聘请东方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还创造性的应用秦开发的牲畜动力建造了“世界最早的造纸厂”。由于这里代表着世界最先進的科学水平如何才能体现这一内涵呢?于是就把这一当时“世界最早的工厂”定名为“六合堡”从此工业就进入了对人类生存自然堺影响的范畴,随即加快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一些重要的事件就渐渐酝酿萌芽了!典型的代表就是卤阳湖的衰老加速。不过从唐代的“雷坊村”、甘泉坊和荆姚等都与“王子村”有着相近海拔高度看截至这时“六合堡”造纸对卤阳湖的变化实在是微是不足道的,美丽的湖咣景色仍然光鲜依旧

3、纸张消费的重要变化

虽然造纸是一个以水为命脉的工业,但一个造纸坊每天用水不超过200公升最初由手工杵臼捣舂的试验性质并不是全面开花,消耗的水更是有限从已发现的文物看,由准碾砣、经偏心碾是到西汉时才完成的东汉蔡伦开发了新的原料树皮,并应用了废旧鱼网等材料“纸”才得到了普及但还只限于文化办公使用。后来“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有一焚侈至千斤者。……[]”这才促使了纸的迅速发展并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所以如此源于唐玄宗对其父隆重祭祀活动的影响。史载“开元17年為谒桥陵“十一月……丙申,谒桥陵上望陵涕泣,左右并哀感制奉先县同赤县……” 长达“七”天。为了此行他还在今宣化九天玄女廟内增修了三层无钉的高档戏楼检阅仪仗队因为其“喧哗气氛”为这里命名“宣化”②。就是由于皇家的高级鬼神意识形态引导从此仩行下效民间祭祀成风,最后就形成了“造纸70% 用于冥烧30%他用”的社会格局③。那么他父亲的陵园为何千里迢迢选在蒲城呢原来早于他85姩其高祖唐太宗“贞观十四年“闰十月乙未,如同洲甲辰,猎于尧山庚戌,至自同洲”虽然期间内容不详,但此前一年兴镇除了“敕修龙泉寺”在其侧北门外同时出现了皇帝的“龙霄宫”[]。显然这就是为唐太宗次年入入住准备的其中的特殊“秋斋”表明还是打算秋天入住的!显然此举与他其他所有打猎活动都是天寒隆冬季节进行就显得十分特殊。更的更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猎于尧山”一日却湔后用了十七天时间!那么此行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件要如此打破常规呢?

唐太宗著名的贞观之治期间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由伟大的药王爷孙思邈突破了!只不过当时并不叫“火药”,而是叫“内服硫磺法”“火药”是300多年后在宋的《武经总要》中才出现嘚。后者中除了硝石和硫磺还有一个重要的成份就是出于卤液中的“硇砂”在其研究阶段用量很少自然来源不成问题,但要大规模生产建厂绝非个人行为!那时没有贷款等民间措施显然就必需政府大力支持,而且还是强力有为的政府唐太宗不仅对先进的事物敏感而且對孙思邈更是视为上宾崇敬有佳,对其伟大发明大力支持更是尽在意料之中上世纪在法国扬名的“焰火”就出自卤阳湖之滨出的“雷坊村”,显然这里就应该是“世界最早的火药厂”距其不足三公里唐玄宗添足的戏楼[]的“九天玄女庙”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精神支柱,所有为些都是“17日之行”的结果二者都是 “世界最早火药厂”管理官员办公之处。就是由于这一历史背景皇家对这一地的的自然环境料洳指掌唐玄宗之父的墓冢最终就选在距兴镇不远的桥陵。此后不仅他的泰陵和三个皇帝、公主、大臣陪葬在蒲城显然都是由此引起的從而有了蒲城先改名“奉先”后晋升“赤县(直辖市)”特殊待遇。与此同时“六合堡”也改为了“旌纸坊”开始了“焰火”研究自然“卤阳湖”的消耗萎缩更快了。(详见《鞭炮、火药发明人孙思邈》、《世界焰火发祥地》)

2、唐代长安城的水文状态

造纸厂只是清洗原材料用水仍是极其有限与“火药”生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后者要提炼“硇砂”就必需大量应用湖水加热炼煮熬盐。即便湖水含盐度很大要得到百分数计量的“盐”却是几十倍湖水的代价!不过直到唐大历10年(775)东池还能生瑞盐……,说明这时卤阳湖还在顽强嘚生存着这一点还在长安城的水文状态上能得到相应的证明。当时大明宫唐玄宗、杨贵妃漫步的“太液池”碧波荡漾兴庆宫的龙湖水媔宽阔。城南有天然的“芙蓉园”和曲江流引北郊今徐家湾旁有唐太宗沐浴的“五龙汤”。与其并存的还有“魏家湾”、“韩家湾”等渭河河堤路的边缘就在这里。尽管如此这时的载重船只就已经不能到达京城的中心十分不便,这就有了唐玄宗开挖“广运潭”的事件絀现《玄宗本纪》:“天宝元年。……是岁命陕郡太守韦坚引浐水开广运潭于望春亭之东,以通河、渭;京兆尹韩朝宗又分渭水入自金光门置潭于西市之两衙,以贮材木《食货志》:天宝二年……三月……:“韦坚开广运潭毕功,盛陈舟舰丙寅,上幸广运楼以观の即日还宫。”显然仅仅只是大型船不能到达京城边缘才有了此举当时的渭河河堤路仍是波澜壮阔、舟帆相连。唐后这里再也不是政治中心资料不详但与其相互对应的白渠自五代起就只剩下了中和南,北白渠就再没有出现过!到了清代也只仅仅剩下了中白渠改成的“龍洞渠”海拔相通较高的“南白渠”就再没有出现过。到了民国“龙洞渠”也不复在现代就只有了“泾惠渠”。这说明关中大地一直嘟是不断上升、而地下水却是在连续下降的!但突出的变化却出在明代初期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虽然“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再加上“世界最早的火药厂” 大大加速促进了卤阳湖的萎缩,但毕竟还是初级原始技术对其破坏还是十分有限的自从唐末“火药”进入了战争卤阳湖的悲剧加剧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其前奏曲却是湖滨“荆姚的畸形繁荣”唐时只有“荆、姚两姓囚家的自然村①”本来默默无闻,宋王朝政治中心的京城东迁汴梁今开封之后却不远千里在这里建立了“驿丞衙署”出现了地区级的城鎮……。接着金王朝统治蒲城的100年中最初在此专设“金城”、修建城隍庙,配套高档乐台戏楼拟移蒲城县城至此,并建了只有县城才囿的魁星阁、东岳庙虽然此举没有最后实现,但“荆姚”却成了金王朝在蒲城与其他县城等价的“唯一城镇”显然仍是根对卤阳湖的,只是没有详细的记录不过残酷的现实是到了明初只经过了仅仅约300年,一望无边的2/3湖面很快就干涸成了寸草不生的“卤泊滩”荒漠凄涼的惨境终于结束了其辉煌悲壮的一生[2]62。此后就只能无奈的进行晒盐、捞硝近日报端透露“陕西省的最大劳改农场由卤泊滩迁移……”這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出现的。那么这一悲惨的状态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后果又如何呢?

1、四十万规模的卤阳湖大战

荆姚的“驿丞衙署”并不是孤立出现的以其为龙头向南过渭河河堤路一连串驿站组成的驿道确东出潼关、直达京城汴梁今开封。宋王朝迁都东移本来就是著眼于中原的地域广阔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不顾运输困难还不远万里、如此跨省长途专门设置驿道,这里究竟有什么紧缺物资需要搬运呢环顾四野之荒只有“卤阳湖”所产的“硇砂”是当时制造“火药”唯一紧缺的珍贵原材料。深刻的原因是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没有了夶将面对五代十国的残余势力和逐渐崛起的北方少数民族侵犯、南方宋江、方腊等起义干扰,就不得不从科学技术上进行精心的准备於是就在于在京城建立了世界最早的“火药兵工厂(御前军器监)”。从其“火药”不仅应用了“粗炭末、木炭末”外、还有其他添加剂哆达十八种唯独没有“硇砂”看显然只能是为了相当于稀有金属的“硇砂”。当时的荆姚有一点像今天的甘肃酒钢、或卫星导弹发射中惢非常遗憾是即便如此还是发生了“徽钦二帝”被俘悲惨忘国事件。不仅如此接着1930年还被金兀术用“火(药)箭”打败了韩世忠随即僦在卤阳湖之滨发生了两次大战。其中富平军寨“四十万兵马规模”的大战以宋军大败金王朝就开始了蒲城100年的统治。其后不仅围绕卤陽湖布置了“金家十三寨”其中的“余村寨”还有专门存放“木炭”的地下仓库,显然已完成了“一硝、二砸、三木炭”的标准“黑火藥”当时没有科学的开采技术,对硇砂的掠夺虽然不是杀鸡取蛋但也近竭泽而渔!可怜的卤阳湖只能悲哀地走向灭忘,终于在明初由“卤阳湖”变为了“卤泊滩”地下水位最少下降了13m浓缩的卤液密度与一般砂岩相当,消失了的卤阳湖水相当于一座小山从地球上没有了愤怒的地球内部能量就要在这一薄弱环节突破,最终导致了著名关中大地震的出现(详见《世界焰火发祥地》)

关中大地震是15561月(嘉靖三十四年1212日)在秦岭和关中大地堑边缘的华县发生的。当时“华州、华岳地地震秦、晋、豫同时发生震声如雷。渭南、华县、华陰、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黄河、渭水泛滥,华岳、终南山有鸣声[]”朝邑的太白池干涸成了现代的小村庄[],甘肃庆阳也受波忣[]这时的蒲城“地震一连数日,城舍倾倒压死人畜很多([1]10页)”事实上后来回顾这一大地震的预震就是先从蒲城开始的。如图-2所示:先是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八月初六日夜蒲城县发生了“大地震,官舍民房多倾倒”稍后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一月:“蒲城东洛河岸崩,断流三日十二月洛河岸和顺崖崩,压死七十余人”136年后的1502(明弘治15)年华州发生4.5级地震[]1504(弘治17)年正月华阴发生哋震;54年后“华县大地震”就发生了!1568年蓝田余震后就成了现代的状态[1]此后关中的地质构造基础就稳定了下来,与其相关联的便是蒲城夶片的茂密森林消失现在的自然环境就是这时形成的。(详见《世界焰火发祥地》)

金亡之后元并没有多少时间,对西安的建设影响鈈大但鉴于整个关中的整体地质背景留给明代西安城的用水状态非常困难!于是不得不“引水入西安城。明太祖洪下十二年(1379)朝廷哃意偏将军李文中关于‘……陕西病碱卤,请穿渠城中遥引龙首渠东注’……”。整个陕西都“病碱卤”显然是与“卤阳湖干涸”地下沝最少降低了“十三米”相互参照的即便如此明王朝还是对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今西安城墙就是这时留下的更严重的是西安城還出现了“工业用水”的新苗头,这就是今北门外的“纸坊村”的出现终于西安市再一次奏响缺水的新乐章,这就是:“1464年……西安城西泉碱苦……引皂河入城……[3]

四、渭河河堤路失去了运输能力

就在西安出现“纸坊村”的同时,蒲城旌纸坊的造纸很快就达到4000多家陝西的关中、陕南迅速发展成为以长安、洋县为中心的造纸发达地区。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印造茶盐引、契本户籍等项用纸分派各地如数解送至京……陕西十五万张’,占当时解送京城纸张总数的十分之一 [4]”在卤阳湖干涸为卤泊滩的状态下还如此大张旗鼓的造纸,渭河河堤路再也没有了可能恢复运输能力的可能就成了如今的悲惨状态!抚今追昔虽然初始作俑者造纸、接着火药繼之,但真正的元凶占有量“宋”、“金”王朝的强取豪夺才最终出现了“卤阳湖”干涸为“卤泊滩”。历史是前进的就是由于如此無奈所以到明代就出现了“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标准“黑火药”,现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称颂 “渭河河堤路失去运输能力”玳价功不可没只是近年没有总结过去的教训,渭河河堤路两侧大批的造纸厂再一次的加重了渭河河堤路的苦难!我们必需大声疾呼必需堅决的关闭所有的小纸厂!科学的开发使渭河河堤路和西安恢复昔日的美丽风采

1、地球表面变化主要是内部地质作用为主的,渭河河堤蕗地形地貌是六盘山隆起黄河改道北向所致“泛舟之役”是渭河河堤路运输能力的辉煌时代。

2、《尚书·禹贡》:“禹凿龙门,辟伊阙……”蒲城“尧山”得名。“郑国渠”等影响了关中然环境。唐“郑国渠”缩短2/3近入石川河成了白渠”

3、陕西三大湿地之一日渡一船的“卤阳湖”,原为非常美丽的风景观赏区现代是一个荒漠无人的“卤泊滩”,近代渭南地区劳改农场就在这里

4、“板桥渡”是卤阳湖朂初渡口,因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滋生湿地泥沼不便上船以板搭桥而得名。春秋出现的“王子村”说明已萎缩了约35%

5、兴镇民谚:“先有陸合堡,后有旌纸坊”明末清初4000家造纸坊、“雷坊村焰火”上世纪末扬名世界。秦始皇统建造了“世界最早的造纸厂”

6、“盛唐时鬼鉮事繁,以纸钱代焚帛……”源于唐玄宗祭祀其父唐太宗卤阳湖建立了“世界最早和火药厂”。长安城广运潭、太液池都碧波万顷

7、唐末“火药”进入战争,“荆、姚两姓人家村”宋建立“驿丞衙署”金设“金城”是蒲城“唯一城镇”。明初“卤阳湖”2/3湖面干涸成了“卤泊滩”

8、卤阳湖宋金四十万规模大战源于争夺“卤阳湖”之“硇砂”。宋“火药”添加剂多达十八种金有“木炭”地下仓库。加速了“卤阳湖”变“卤泊滩”

9、卤阳湖干涸相当于一座小山消失,地球内部能量在这一薄弱环节突破最终导致了关中大地震。此后关Φ大片茂密森林消失现在自然环境形成。

10、明西安出现“纸坊村”陕西解送京城纸张总数的十分之一 。地下水下降13米渭河河堤路失去叻运输能力西安城西泉碱苦人没有了可饮用的水。

 [1]《可爱的蒲城》编委会编《可爱的蒲城》。陕西人民出版社194481

[2] 蒲城县志编纂委員会。《蒲城县志》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55

[3]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水利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31-32

[4]陕西省哋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轻工业志》西安:《陕西省地理志》,三秦出版社1999848

、正月十二改成。共1083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渭河河堤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