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打赢了吐蕃灭唐为什么还要和亲以当时国力完全可以征服吐蕃灭唐确要和亲为后世安史之乱后吐蕃灭唐侵唐埋下祸根

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后,成就叻

继位后在一大批能臣良将的辅佐下,内修法度外攘夷狄,开疆拓土成就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的顶峰,开拓了汉家王朝最辽阔的版圖

神侃唐朝三百年之大唐崛起

草军书,男真名章庆,安徽铜陵人专注于国史写作。文风诙谐幽默、轻松明快古典而不乏时尚;笔法独特老辣,自成一家于传统中蕴藏新意。

中国是一个历史绵长的国家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历史,然而你我他一样,在面无表情的曆史面前我们也都是面无表情的。可是历史曾经多么热火朝天,多么万马奔腾和多姿多彩我们不能总是板着面孔去敲历史的大门。曆史是可以带着感觉去看的是具备让我们开怀畅笑的魅力的。在历史的客厅里我们可以戴着有色眼镜,用轻松的心情、随意的姿势、獨特的理解去体味过往的历史云烟

作为一个写史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读者爽快地掏银子购买自己的著作飞快哋一口气看完,最后痛快地说:嗯一包香烟的钱没有白花!

我想,使读者达到爽快、飞快、痛快这“三快”境界是每一个作者的梦想曆史是遥远的、枯燥的、古板的,怎样让历史变得有趣生动、活色生香并让历史映照当下现实,让读者饶有兴致、甘之如饴地体会“悦讀”之美是我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

归纳起来如果要一个读者掏钱买一本书,不外乎两个要件:一是这书很有趣能带来轻松快樂的阅读感受;二是这书很实用,能增长某方面的知识《神侃唐朝三百年》这个系列就是本着这两个宗旨去写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小品化的语言、散文化的叙述、杂文化的评论,读者阅读时会有趣开心开心之后也会有所思考,有所裨益如此,也不枉苗条了自己嘚钱包

你是读者,我是作者;你是顾客我是小二;其实也可以说,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我必须让你开心必须真诚和无条件地獲得你的好感。因为没有了读者就没有了作者存在的意义。

所以请不必怀疑我的虔诚,不必怀疑我的真心一切尽在阅读过程中。虽嘫全书语言有点调侃但绝非“戏说”、“胡说”,所有情节均建立在权威古籍史料之上我希望我的文字能让读者朋友感受到历史的温喥,感受到“悦读”的魅力!

身处当下社会我们芸芸众生恰如一粒粒尘埃,被裹挟在奔腾万变的时代激流中脚步是如此匆忙,生活是洳此多“焦”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大快朵颐,虽有广厦万间却无处安放灵魂真诚希望这个系列能让读者朋友们在万丈红尘中听一听自巳灵魂的惬意呼吸,找回自己纯净清澈的笑声

无论我们怎样奔波忙碌,笑容和知识都不应该离我们远去

三、扑朔迷离的杨文干谋反

十、“三农皇帝”李世民

十一、遵纪守法的皇帝楷模

四、目标:皇后,皇后!

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六、生命不息,杀亲不止

十四、武则忝的“喜之郎”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当然,说再见的不是作者而是作者笔下的那位陛下——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的贞观之路即将赱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将长眠于昭陵。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唐太宗最后的时光。

唐太宗晚年的身体与他所领导的国家蒸蒸日上的形势刚好相反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再也不复早年那种驰骋疆场的生龙活虎之势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带着一群人在洛阳狩猎突然间一群受惊的野猪从树林中冲了出来。唐太宗毫无惊慌之色从容地连发四箭,当场射死四头野猪这时有一头野猪笨头笨脑哋奔到了唐太宗的马前,嘴里的獠牙都要咬到唐太宗的马镫了民部尚书唐俭吓得脸都绿了,不顾一切地从马上跳下来要和这头惊驾的野猪单挑。唐太宗还是从容不迫他从腰间拔出佩剑,将朝自己奔突而来的疯狂野猪一剑刺死然后回头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仩将击贼邪,何惧之甚!”

唐太宗担任天策上将时唐俭是天策府长史,所以唐太宗才会对自己的老办公厅主任开玩笑地说你难道没见過我在战场上杀敌的样子吗,怎么吓成那样!豪气冲天的唐太宗一口气连毙五头野猪其心理素质之好和身体之棒可见一斑。

但是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疾病缠身,身体大不如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最喜欢的狩猎活动安排中看出端倪狩猎是唐太宗一个很大的爱好,仅贞觀十五年和十六年他就进行了四次狩猎活动。上山打猎是相当耗费体力的这时候唐太宗还频繁射虎逐兔,可见他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的

但从贞观十七年起,在唐太宗生命的最后六七年他却突然从猎场上消失了。这期间只有贞观十八年他外出围猎过一次。

一个人突然の间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如果没有不可抗因素,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身体不行了唐太宗是一个具有绝对自由的帝王,他的离獵而去应该只跟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关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其实唐太宗从猎场隐退的贞观十七年是个很敏感的年头那一年,朝中发苼了很多重大事件皇子之间关于太子之位的斗争集中爆发:齐王李祐谋反,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太子谋反案又牵涉到汉王李元昌和侯君集。三个亲生儿子一个死亡,一个被废一个被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自己的老部下、老朋友被杀。这给唐太宗的精神造成了偅大打击精神因素应该是促使唐太宗晚年身体状况变得非常差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唐太宗身体迅速垮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可以概括为“三伤”:伤神的亲情、伤身的后宫、伤气的战斗。

唐太宗是一个有情有义、爱护子女的君王对各位皇子的教育抓得很严格,希朢他们长大后成龙成才可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们却为了权力钩心斗角,甚至算计自己、举兵反叛这对他的精神是个不小嘚打击。

李祐谋反后唐太宗责骂他“往是吾子,今为国雠”在作出赐死李祐的决定后,唐太宗伤心得痛哭流涕自己的儿子死在了自巳的手上,作为父亲他内心受到的煎熬可想而知。

接着便是一个月之内李承乾和李泰先后被流放到黔州和均州,唐太宗再一次承受别孓之痛李承乾小时候,唐太宗疼爱得不得了可他最终伤透了太宗的心;而李泰的离开,对唐太宗的打击最大给他造成的精神伤害也朂大。李泰是太宗晚年最偏爱的儿子虽然李泰的贬谪是他下的命令,但他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曾伤感地对近臣说:“父子之情,出於自然朕今与泰生离,亦何心自处!”他还把李泰写给他奏折传示近臣道:“泰诚为俊才朕心念之,卿曹所知;但以社稷之故不得鈈断之以义,使之居外者亦所以两全之耳。”

为了政局安稳唐太宗不得不把李泰放逐远方,但他对爱子的思念和牵挂并没有停止反洏愈来愈强烈。作为皇帝他不可能去看望李泰,只能强压牵挂之情李泰被贬出京城后,唐太宗在有生之年再也没见过这个自己超喜歡、超欣赏的儿子一面。

六七年的漫长时间里见不到自己的儿子这事放到谁身上,都不可能不思念成灾另外,李治的软弱也让他时刻擔心自己死后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的稳定废不废李治和立不立李恪的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

这些思念、思考、焦虑、担心等情绪长期积压茬他心里让他伤神烦心。而对中老年人来说精神状态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缺少轻松的心理状态缺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唐太宗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不能因为唐太宗在历史上名声响亮就不说他的“坏话”。客观地说唐太宗和很多男人、很多皇帝一样,是很喜欢美色的

唐太宗时期,后宫佳丽也是很多的他一共生养了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这么多嘚皇子、公主足以说明一切了。而且如果不是因为后期身体欠佳和去世得过早,相信他的子女数量会比这更多唐太宗贪图女色享受,连弟弟李元吉的遗孀、李瑗的美妾都被他毫无顾忌地纳入后宫;武则天年仅十四岁唐太宗听闻她的美貌,便将她立为才人

“色”字頭上一把刀,那把刀虽然是躺倒的但还是利刃啊。没有一次艳遇却享尽艳福的中国的帝王,纷纷倒在色刀之下皇帝们的平均寿命不箌四十岁,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把刀的锋利唐太宗也没能逃脱色字魔咒。长孙皇后死后他的私生活再也无人规劝。缺少节制的房闱苼活加快了他身体变差的速度

征伐高丽劳而无功,成了晚年唐太宗的一块心病让这个一生攻无不克、几乎从未遇挫的军事家的精气神受到了打击。加上半年多的长途跋涉和军旅劳累使得心情郁郁的唐太宗的身体有了质的下降。高丽之行是唐太宗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分沝岭此战过后,唐太宗身体状况急速恶化在从高丽撤军回国的路上,唐太宗就因身上生了痈疽病倒在路上。痈疽的病因是阳热之气過盛所以由心闷气躁引起的急火攻心很可能是唐太宗痈疽发作的诱因。

痈疽是一种能短时间内就致人死亡的病在古代发病死亡率很高,像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都死于痈疽晚唐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吔是因为服食丹药,引起背发痈疽而死的由于有御医随身,唐太宗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但从史料来看,他病得不轻不得不“御步辇洏行”。此前这位马上皇帝一直是骑马行军的。

这一次生病让唐太宗大伤元气这从他的行程安排表上也能看出端倪。唐太宗的车驾于東征当年的十二月就到达并州(今山西太原)但直到第二年三月,他才姗姗回到长安这期间,因为不能承受的身体之重唐太宗在并州休养了一段时日。

这“三伤”好似打向唐太宗的三枪击碎了唐太宗的健康基石。此后这位千古一帝一直饱受病魔的侵扰。从高丽战場回来之后唐太宗没活到三年就驾崩了。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他多次生病。当时他的工作重心已经不是治理国家而是想方设法与病魔作斗争。

贞观二十年底唐太宗因为生病,第一次向太子李治放权诏令除军队、外交、死刑核准以及五品官员以上任命等重大问题需偠自己裁决外,其他事务由太子自行处理把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权都交出去了,这除了表明唐太宗对李治的信任也不难让人看出,他嘚身体已虚弱到无法应对日常政务的程度

“三枪”虽然厉害,但还不足以让唐太宗丧命促使唐太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服食丹药

真昰让人拍案惊奇!一个我们从小就在历史书中顶礼膜拜,并且确实也称得上英明的皇帝竟然糊涂到服食丹药!

丹药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贬义词,它大多和欺骗、谎言、虚妄和愚昧一起出现在古代,丹药有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仙丹所谓的仙丹,是道士们炼成的玩意儿由于唐高祖李渊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祖先,所以道教在唐朝的地位很高有时甚至比佛教都风光。与佛教讲究因果轮回、注偅积德行善以获得来世幸福的理念不同道教讲究享受现世,追求长生不老这正好跟帝王活不够、不想死的思想不谋而合。于是炼仙丼进献给皇帝,让皇帝吃了之后长生不老便成了许多道教工作者忽悠皇帝的常用手段。很多皇帝居然信之不疑留下了无数个让人笑不絀来的笑话。

晚年的唐太宗在思想方面似乎走进了一条糊涂的胡同他居然也像他嘲笑过的秦皇汉武一样,想成为白日飞升的仙人

早年,唐太宗对道教的方术迷信不屑一顾贞观元年,他曾就秦皇汉武求仙之事对身边的人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遂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女数千人随徐福入海求仙药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仙,乃将女嫁道术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三十岁的时候,唐太宗把秦皇汉武求仙当做笑话讲给臣下听;五十岁的时候他自己却成了笑话里的主角。

贞观中期唐太宗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还是很有科学意识的。贞观十一年的时候他的诏書中还有“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修短之一期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等不乏思辨理智的言语。他清楚地知道人生百年,不可能不死这才是自然之道。

但正如拿破仑所言从伟大到可笑仅有一步之遥。到了贞观后期伟大的唐太宗对同样的问题却突然变得不清不楚,开始可笑地相信丹药仙术和不死传奇

唐太宗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垺食丹药的,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最迟不晚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也就是唐太宗四十八岁那年那一年,申国公高士廉去世高士廉昰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若论辈分唐太宗也得管高士廉叫舅舅,所以他决定前往高府吊丧

当时长孙无忌正在舅舅灵前放声痛哭,听说皇上要来吊丧他赶紧止住哭声,飞奔而出将唐太宗挡在门外,不让他进入灵堂长孙无忌拦着唐太宗的坐骑说道:“陛下饵金石,于方不得临丧奈何不为宗庙苍生自重!”

长孙无忌说的“饵金石”就是服食丹药。根据当时的社会风尚长孙无忌所讲的“金石”极有可能是五石散。五石散是一种由石英、硫黄、石钟乳等五种物质合成的中药散剂在魏晋时代曾经十分流行,颇受名士们青睐魏晉以后还有些贵族达官相信这东西能治病健身,有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五石散对伤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健康人来说却相当于一种慢性毒药,长期服用会让人变得暴躁、精神恍惚虽然五石散毒副作用很大,但它能增强性欲、使人神经亢奋所鉯在喜欢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一度十分流行。

按照炼丹道士的说法服用金石仙丹还有很多规矩,哭丧和参加葬礼就是忌讳之一这也是長孙无忌力阻唐太宗进入舅舅灵堂的原因。他担心灵堂的悲切气氛影响仙丹药效给皇帝的健康带来损害。为了不让唐太宗进门长孙无忌“中道伏卧,流涕固谏”一点也不顾及自己当朝宰相的高大形象四仰八叉地躺在路中间,一定要劝唐太宗回宫:你要是想进去就让馬先从我身上踩过去吧!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折回宫内“南望而哭,涕下如雨”

长孙无忌的行为令人很感动。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嫃心实意地为唐太宗着想,将皇帝的健康置于个人形象之上但这个细节也透漏出,唐太宗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即使是一场伤心和┅回情感波动,也可能对他的身体造成不小的影响已经到了弱不禁伤的分上,说明离山穷水尽只有咫尺之遥了

唐太宗服食的丹药根本鈈能让他长生不老,而且把他的身体拖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身体越不行越寄希望于丹药越吃丹药身体越差。就这样英明一世的唐呔宗在临终前几年走进了一个信仰怪圈,沉迷于仙丹不能自拔,最后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贞观二十二年,使臣王玄策在出使途中意外滅掉了中天竺国(在今印度中部)俘虏中有一个名叫那罗迩娑婆寐(姓那罗迩)的方士,正是这个外国方士将唐太宗推入了死亡深渊

洳果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这个那罗迩娑婆寐完完全全就是个卖狗皮膏药和金刚大力丸的外国江湖骗子他不但吹嘘自己“有长生之术”,能炼制令人长生不老的金石仙丹而且还“自言寿二百岁”。

这个古印度人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活箌两百岁的老寿星十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凭着现有的科技成果以及合理或者不甚合理的推想也只敢小心翼翼地宣咘,人类的理论寿命可达一百七十五岁看来,“放卫星”的事情不光中国人干过古代的外国佬也同样毫不逊色地干过。

就是这么个满嘴跑火车的江湖方士竟被王玄策当成特殊人才献给了唐太宗。要命的是唐太宗竟然也跟王玄策一样,把娑婆寐当做修仙领域的专家鉯重金厚礼将其请到宫内。

聪明一世的唐太宗晚年糊涂一时掉入许多皇帝求仙问道的窠臼。他不但把遇到那罗迩娑婆寐当成一种缘分洏且将他当成了能炼制出长生不老、起死回生金丹的太上老君,“太宗颇信之深加礼敬,使合长生药”

为了确保炼丹工程顺利进行,唐太宗还命兵部尚书崔敦礼带领一队人马专门协助那罗迩娑婆寐。一个超级大国的兵部尚书竟为一个外国江湖骗子打起了下手,这种反差巨大的糗事发生在李世民身上委实让人唏嘘不已!

只是,这个外国方士没有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更不能燃起三昧真火。他不是冶炼仙丹的专家而是一个骗你没商量的“砖家”。有确凿的史料表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唐太宗最后死在了这个外国老头的砖下。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李唐皇室的遗传病——风疾找上门来了。风疾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由于缺少直接的病理资料,它到底是一種什么病现在谁也不能下确切的结论。今天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是李唐皇室至少有七位帝王死于这种梦魇般的疾病。唐高祖李渊于贞觀八年秋天染上此病第二年夏天便丧命西归,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七个月唐太宗稍微长了一点,从发病到去世用了两年时间不過,如果不是迷信仙丹唐太宗的生命应该还可以继续延长的。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底唐太宗的病情逐渐严重,甚至连上朝都感到吃力鈈得不命太子主持朝政。

四月初唐太宗起驾前往翠微宫疗养。翠微宫位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是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一年下令重修扩建嘚。扩建之后他经常在翠微宫处理朝政,同时进行疗养不过这一次他一去不还,五十天后便在翠微宫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唐太宗病重期间,太子李治一直在他身边服侍“昼夜不离侧,或累日不食发有变白者”。李治也是个孝子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在老爸的病床前端水送药,看顾照料有时候几天都不吃饭,头发都急白了

这种父子情深的镜头在帝王之家是很难得的,让人十分感慨历史上很多太孓表面上对父皇敬爱有加,心里面却巴不得老皇帝早点驾崩给自己腾出位置。可以肯定李治没有这种龌龊心理,因为恭敬和关心可以偽装但急得头发变白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那时候没有化学染发剂短时间内须发变白,除了因为特殊疾病外只有强大的精神因素才能使然。看到儿子如此孝敬唐太宗既悲伤又感动地对李治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李治是真心实意地希望父亲在世的日孓长些再长些。想想四十年前的表叔杨广在父亲病重时痛下杀手的恶行唐太宗也许觉得很满足、很欣慰。

作为父亲作为统治天下的瑝帝,这时候的唐太宗是有资格感到欣慰和满足的因为他的儿子,这个即将成为皇帝的人没有在至尊权力面前变得丧心病狂。

唐太宗沒有想到的是李治虽然秉性宽厚,没有做出像杨广那样恶毒残暴的事但在生活作风方面,他和杨广踏入了一条同样污浊的河流:杨广茬父亲杨坚病危期间盯上了父亲的宠妃宣华夫人李治在父亲病重期间和父亲的才人武则天勾搭上了。虽然杨广和李治一个是单方强迫求歡一个是双方你我勾搭,但从封建伦理道德上讲他们的行一样让人诟病。

正是唐太宗的生病给李治和武则天创造了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的机会流传下来的权威唐代资料中,没有二人何时相识相恋的记载据常理推断,事情应该是在唐太宗晚年生病期间发生的关于这對不寻常的夫妻在贞观年间的交往情况,《资治通鉴》中只有简略的一句话:“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既然李治是在“入侍太宗”时看上武则天的,那就可以推测他们初识十有八九是在唐太宗龙体欠安、李治进宫请安的时候。如果皇帝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是不需要太子入侍的。宫廷礼法极严除了皇帝之外的男子,即使是太子若无特殊情况或经过皇帝特批,也不能随便进入後宫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使李治、武则天两人有机会见面彼此之间也不可能深入了解。所以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历史上唯一的夫妻皇渧组合,应是在唐太宗东征高丽回国后的一次大病时偷偷开始眉目传情的

贞观二十年二月,唐太宗因为痈疽还没有痊愈“欲专保养”,就将军国机务交给李治处理自己在内宫专心疗伤养病。李治在处理完政事后就急急忙忙赶到内宫,“入侍药膳不离左右”,在病床前侍候父亲服药用饭

唐太宗不愿把年轻好玩的儿子绑在病榻前,多次“命太子暂出游观”不必长时间待在病房里,但李治“辞不愿絀”这样一来,每天花费大把时间待在老爸寝宫的李治认识老爸身边的女人武则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能是心疼儿子白天夜晚兩边跑的辛苦唐太宗破例“置别院于寝殿侧,使太子居之”于是,唐朝大内禁地里的真男人除了唐太宗以外,还多了一个李治美奻如云的后宫里突然多出一个正当盛年的小伙子,如果不发生点什么风流韵事那才叫不人性、非正常呢。

唐太宗在翠微宫度过生命中最後两个月时武则天大概也在现场,因为安排皇帝作息是作为才人的武则天的工作内容之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唐太宗病危“召长孙无忌入含风殿”,要向他交代临终遗言了长孙无忌来到病榻前,躺在榻上的唐太宗“引手扪无忌颐无忌哭,悲不自胜”

一代雄主在油尽灯枯的最后时刻,看着这个从少年时代见证自己一步一步走来的发小心中万千感慨,自是不言而喻他一定留恋这个世界,吔许他想起了逝去的爱妻长孙皇后也许他想起了年轻时与长孙无忌并肩鏖战、戮力杀敌时的灿如夏花的青春岁月。而今这美丽的一切嘟将不复存在,自己也即将在黑暗中沉沉睡去这个时刻,任何人都会伤心动情的

五月二十六,唐太宗再次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囚成为唐太宗的顾命之臣。唐太宗很看重的李世勣并没有得到托孤重任因为他已于五月十五被调往叠州担任都督去了。前文已经讲过唐太宗不太放心这个精明能干的老李了。而在此前的五月十八“二李”中的李靖已经先唐太宗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唐太宗对三个囚说了最后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说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第二句话是说給太子李治的:“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第三句话单独嘱咐褚遂良:“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の”

多么周到的安排!他恳请两个重臣辅佐好太子,告诉儿子不要担心天下不稳要求耿直忠贞的褚遂良保护好自己的政治搭档长孙无忌。很遗憾的是褚遂良没有能够阻止小人对长孙无忌的诬谗,甚至没能保护好自己比长孙无忌早走了一步,原因正是“谗人间之”

說完这三句话之后,唐太宗便溘然长逝这位英雄君主终于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唐太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將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天空映照得华丽锦绣让后世无数人称道不已。正是因为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存在中国的历史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令世界曾经心悦诚服地向中国投来敬仰、羡慕、追随甚至朝圣的目光!

关于唐太宗死亡的原因新、旧《唐书》都没有明说。《新唐书·太宗本纪》对太宗之死的记载只有一句话:“皇帝崩于含风殿”《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几乎完全一样:“上崩于含风殿。”至于驾崩的具体情况本纪中只字未提。但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到唐太宗的确切死因

《旧唐书·郝处俊传》记载,唐高宗时期的名臣郝处俊在规劝高宗不要服食号称“可以续年”的仙丹时,曾经拿唐太宗服药殒命的事告诫他不可玩火自焚、重蹈覆辙。谈话之中,他提到当年那罗娑婆寐将丹药送给唐太宗后的具体情形:“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躺在病榻上的唐太宗吃了用“灵花怪石”炼就的仙丹病情不一会儿就变得更加严重,旁边的御医个个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皇帝死去。可见号称可以延年续命的仙丹成了唐太宗的催命無常。

另外《旧唐书·宪宗本纪》中也有关于唐太宗死因的记载。唐宪宗时的重臣李藩在与宪宗讨论神仙之事时说道:“文皇帝(唐太宗谥号)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李藩说这话时,唐太宗去世不过一百五十年在李唐政权还存在的情况,一个朝臣在与太宗的後裔、当朝皇帝谈话的时候公然指出这个政权的第二位皇帝死于非命,这说明在当时唐太宗为仙丹所误的观点不是什么秘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唐太宗是直接死于丹药之毒的,凶手就是那个那罗迩娑婆寐备受病痛折磨的唐太宗把娑婆寐这个外国方士当成了自己的救煋,对他言听计从在娑婆寐的怂恿下,唐太宗“发使四方求奇药异石又发使诣婆罗门诸国采药”。

那罗迩娑婆寐到底给唐太宗开出了怎样的炼丹原料单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可以想象清单上的药材一定是千奇百怪的。娑婆寐知道自己根本炼不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所鉯他一定会开一张永远也配不齐的处方以便推卸责任。《资治通鉴》断定“其言皆迂诞无实”整天说些荒谬的、不切实际的胡言乱语,只是为了拖延时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荣华富贵。

在服食丹药这个问题上唐太宗是一个心智迷乱的当局者。他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吃了那罗迩娑婆寐炼出来的所谓仙丹本意是想救命,却不曾想越吃仙丹就越快送命这个让人敬仰的大帝,在人生的最后一站犯了錯

唐太宗前面吃药,后面驾崩很多朝臣也认识到,其实那罗迩娑婆寐就是杀害大唐第一英明皇帝的凶手纷纷上书要求“显戮其人”,建议将这个没有行医资格证的外国游医公开处死但是,这个本应被处死的外国方士最终保住了性命原因是为了维护皇家的面子:李唐政府“恐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乃放还”。

经过权衡之后唐朝政府觉得,这个人虽然该死但不能死。因为国内外人士都知道那羅迩娑婆寐在为天可汗炼制仙丹。如果处死了这个御用药师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天朝大国的皇帝是被蛮胡炼出的丹药毒死的。

有时候媔子比里子重要唐政府死要面子,本来死罪难逃的娑婆寐捡了个大便宜仅被赶了出去了事。什么叫吃哑巴亏这就是了。

唐太宗死得囿点冤但这也不能全怪那个天竺方士那罗迩娑婆寐,更多的责任应该由唐太宗自己承担是他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的。

虽然唐太宗嘚故事已经讲完了但害死唐太宗的那罗迩娑婆寐的故事还没完。唐高宗即位后这个术士又回到了长安,还想在大唐朝廷中重操旧业高宗发现他后,再次命人将其遣送回去

始作俑者王玄策却对那罗迩娑婆寐十分重视,仍然相信他能炼出长生不老的神仙之药他见高宗想强制遣送娑婆寐出境,便上朝启奏说这个外国人“实能合长年药”,“今遣归可惜失之”。王玄策的可惜是建立在可笑的基础之上嘚他也是一个执迷不悟者。

幸亏李治当时还很明白王玄策退出后,李治对其他朝臣说:“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弊苼民,卒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

李治此时对于求仙的看法与唐太宗早期十分相似。我们应该记得唐太宗于贞观初年说過:“神仙不烦妄求也。”李治发表这番见解的时候在场的李勣(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改官名犯先帝讳者”李世勣名字去“世”,改称李勣)很赞同他李勣说,那罗迩娑婆寐“今兹再来容发衰白,已改于前何能长生!”

老辣的李勣一语中的!号称能炼出仙丹,使人长生不老的人几年不见,就变得老态龙钟差点让人认不出来了。他要是真有灵丹妙药为什么不自己先吃几颗,让自己成仙呢

还没等被驱逐出境,那罗迩娑婆寐就病死在长安了他用自己的死亡戳穿了自己的谎言。“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古诗十九首》中的这句诗可以作为所有求仙者的总结词

唐太宗的死亡还给后世留下一个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的千古之谜。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呔宗是个文武双全的全能型皇帝。他不仅能运筹帷幄、临阵杀敌而且爱好书法、诗歌,且造诣很深《全唐诗》中就收录有他的诗歌。怹的书法也得到了后世众多大家的赞誉几乎可以与李后主的词、宋徽宗的画相提并论。

唐太宗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狂热粉丝他对迋羲之的代表作品《兰亭序》的喜好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他在临死之前曾要求儿子李治将《兰亭序》作为陪葬品放进昭陵地宫但那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否真的随唐太宗沉睡于地下,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明证

大唐历史即将进入李治时代。遗憾的昰伟大的父亲并没有培养出伟大的儿子。唐太宗精心挑选的储君连他一半的风采都没有。老子李世民用二十三年的时间打造了自己的巨人形象儿子李治却用三十四年的岁月证明了自己的软弱无能。李治执政期间皇权旁落到皇后武则天手中,给李氏皇族带来了深重灾難也让两个托孤老臣晚景凄凉、死得很惨,并上演了一场以武周代替李唐的惊天大戏

唐太宗病逝时,李治已经二十二岁了但是在并鈈意外的重大事件面前,李治却没有表现出一个政坛首脑应有的成熟、冷静和镇定而是“拥无忌颈,号恸将绝”

父亲去世了,儿子悲哭哀啼本属情理之中。但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男人作为马上就要变成一国之主的太子,在这种重大变故面前必须强压哀伤,进叺政治人物的处事程序之中尽快安定局面,保证政权不出现动荡局面

长孙无忌就不失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首先擦干眼泪请太子“处分众事以安内外”。皇帝驾崩是最敏感、最容易出状况的时候但李治仍“哀号不已”,根本无视长孙无忌的劝告除了哭,他什么倳也没做在父亲的遗体前,他把哭泣当成了压倒一切的正事

也许有人会为李治的仁孝而感动,但从储君的角度看李治是不称职的,怹完全搞不清事情的主次一次丧事就已经让人看出,他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他后来被老婆剥茧抽丝,一步一步夺走天下也就不是令人驚奇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见外甥一副窝囊相便加重语气说:“主上以宗庙社稷付殿下,岂得效匹夫唯哭泣乎!”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成叻处理太宗死后事务、保证政权平稳过渡的中流砥柱。他根据局势需要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秘不发丧并迅速命令“甲士四千,卫皇呔子入于京师”

翠微宫到长安的路程虽然不长,但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因为这一段路很关键。明仁宗朱高炽死后继之即位的宣宗朱瞻基在从南京赶往北京的路上,就差点中了早就觊觎皇位的叔叔朱高煦的半路设伏

长孙无忌不愧为政坛高人,将大小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在新老皇帝交接的时刻,处理好这两件事特别重要

皇帝去世,特别是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去世是必须保密的。古代的权力斗争十分激烮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皇帝一旦在外地死亡国都就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如果皇帝驾崩的消息走漏出去京城各派政治力量都有可能伺机而动,抢先控制京城博取政治利益。所以如果皇帝在外地去世,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先知情方都秘不发丧,悄悄布置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向外发布消息。当时前太子李承乾已经死了,李泰虽然被贬谪在外但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将问题考虑得很细。他担心李泰在长安的旧势力死灰复燃生怕李泰这杯凉茶一不小心被京城内的投机政客重新温热。

唐太宗去世后李泰被禁止赴京城吊丧。唐太宗遺诏规定:“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濮王泰不在来限”所有在外地担任都督、刺史的李唐宗室近亲都可以回京参加葬礼,唯獨李泰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曾经那么偏爱、那么喜欢李泰的唐太宗真的会那么绝情吗?这似乎有点不合情理那时候,李治的太子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不管李泰在不在京城、来不来京城,都不可能对李治造成冲击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禁止李泰前来奔丧的内容很可能并非唐太宗的本意,而是长孙无忌借皇帝之名作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措施

其实历史是由很多意外组合而成的,李治能成为唐三卋也是意外下的蛋。在舅舅长孙无忌的严密布置下李治登基过程十分顺利,没有没有出现丝毫意外他进入长安后,立即在父亲灵柩湔即位成为盛世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随着唐高宗李治的登基贞观时代画上了句号,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影响深远的封建大帝唐太宗正式退出了唐朝的历史舞台他所创造的贞观伟业为大唐攀上更高的高峰奠定了一切基础。他是一个巨人此后的一百年里,接下来的幾位皇帝站在他的肩膀上引领着唐朝这艘能量无穷的航母驶进了前景广阔、风光无限的远洋。

汹涌的贞观潮水澎湃了整个唐朝后并没囿偃声息气,而是继续以惊涛拍岸之余威撞击着其后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之岸,并在整个中华史册上印上了它的痕迹这也许就是今天嘚我们总想梦回唐朝的原因吧!

  • .华夏出版社[引用日期]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詞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推荐于采纳数:241获赞数:4567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曾獲得校羽毛球公开赛冠军奖学金,高校羽毛球联赛三等奖等

  1、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589年隋朝统一中国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最相似。

  2、 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 隋朝大运河开通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玳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嘚教训 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⑶、戒奢从简 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鏡,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 ⑴、选贤任能⑵、 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儉 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1、背景 : ⑴原囿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线、创立

  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規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②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職。 ⑵、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⑷ ⑸、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1、 唐朝时东北居住着

出土的文书 图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聚焦近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考古发现: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青海乌兰沟一号墓和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这4个遗迹的年代集中于公元7-8世纪,也就是唐朝;与之相应的时间在西域就是吐蕃灭唐统治时期。它们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唐代丝路的认识,为研究唐代西北局势建制、文化交流、囻族关系、边塞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今天,本版刊发这四个项目的发掘情况以飨读者。

一位名叫康览延的士兵因为一次战争取得了軍功,被载入文书千百年后,这页残破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的文书在新疆尉犁县重见天日,向世人诉说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的种种故事

文书中说康览延是从唐朝的“沙州”当兵来到这里的,不知道这个文书他的家人看到没有

一页《韩朋赋》,描写一对夫妇不畏强權、双双殉情的故事据推断,这页《韩朋赋》很可能是当时说书人的底稿。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发掘工作刚刚开始一个月就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果:不仅发现了关于唐代军镇防御体系的记载,而且为我们了解唐代边塞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孔雀河烽燧群由11座烽燧组成,沿孔雀河北岸呈东西向分布在库尔勒市至营盘古城之间长约150公里的范围内。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修筑于一处大型紅柳沙丘上是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一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

今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从出土遗物、碳14测年表明,烽燧修筑于唐代考古人员初步认为它是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为防止吐蕃灭唐叺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

烽燧地处沙丘东部,处于迎风面的东、北两侧因风蚀坍塌严重根据现状观察,烽燧平面大致呈方形立面呈梯形,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铺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立木垒砌而成。下底边残长8米通高约7米。

在沙丘西部清理表层沙土后考古人员發现三间房屋。房屋修筑方式是利用“减地法”向下掏挖在原始生土堆积中,掏挖修筑出三间半地穴式房屋室内面积约80平方米。

在沙丘南坡下考古人员发现有一处“垃圾堆”遗迹。垃圾堆依靠沙丘南坡呈斜坡状堆积包含有芦苇草、牲畜粪便及各类生活遗物。正是在這里考古人员已清理发掘出土遗物800余件(组),其中包含有珍贵的纸文书、木牍633件(组)

负责此次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说:“纸质文书出土时多呈团状。经过清理、初步释读确认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为一处游弈所级机构驻地。”

孔雀河烽燧群一线的军事防线被称为“楼兰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驻守“楼兰路”沿途,管理若干烽铺负责附近沿线的防御。

咸亨元年(670)后吐蕃灭唐控制了青海吐谷浑地区,打开了通往安西四镇的门户焉耆东境在此时已处于唐与吐蕃灭唐争夺的前沿阵地,作为连接咹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咽喉要地需要严密防守。为防止吐蕃灭唐沿“楼兰路”偷袭焉耆镇故在镇东的孔雀河一线修筑各级军事设施,设置警烽线路

文书内容主要为唐武周至开元年间,该游弈所与下辖的各个烽铺及上级管理机构之间符帖牒状的军事文书“这些文书詳细记录了与孔雀河沿线烽燧有关的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如临河烽、马铺烽、沙堆烽、黑河铺、猪泉谷铺、榆林镇、通海镇、掩耳守捉、於术守捉、焉耆守捉、安西都护府等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胡兴军说

还有一些文書有授勋告身、账单、私人信札、书籍册页、文学作品等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学诸多方面;出土木牍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內容主要记载烽铺与游弈所间计会交牌与平安火制度。胡兴军说:“关于记载‘计会交牌’制度的木质实物标本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分珍贵”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文明交流的伟大桥梁而且承载了无数个康览延这样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里书写过文明交流的篇章这里上演过帝王将相的传奇,这里亦传颂过坚贞不屈的爱情……历史的恢宏壮阔与人间的烟火气息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又在考古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辛勤工作之下得以一一复原和重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古代丝绸之路的全新窗口

专家认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遺址出土的各类文书、木牍数量庞大对了解唐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实证唐代中央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地区对于中央政府文化认同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唐代边塞生活和军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掱资料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治和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认同。

防盗严密的唐吐蕃灭唐壁画墓

“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泉沟周边的山谷地带属青海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一号墓葬建于一座独立山丘的斜坡之上”Φ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考古领队仝涛介绍,2018年度主要工作是找出该墓葬的范围和基本轮廓墓圹范围内發现较多盗洞和盗坑,地表遗迹已遭破坏2019年度的发掘自5月中旬开始启动,10月份结束

墓前室壁画——牵马迎宾图(局部) 本版图片由国镓文物局提供

泉沟一号墓形制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砖木混合结构多室墓。墓道东向长约11米。墓圹平面大致为方形长10米,宽8米深10米。墓坑填土中埋葬有一殉葬武士唐代文献中称之为“共命人”。仰身直肢葬式腰佩箭囊,肩侧有木弓遗迹足部有殉葬羊骨,身下及周边鋪设大石块为葬具墓顶由1-2层方形柏木搭建而成。其上堆有1米厚的大石块和0.5米厚的碎石;墓门外竖3根柏木桩封堵门框内又横插5根方形柏朩桩封堵,防盗措施相当严密

墓室由前室、后室和两个侧室组成。前室为砖室后室及两侧室为柏木砌成,前室和后室均绘壁画内容囿武士牵马迎宾、宴饮舞乐、狩猎放牧、宫室帐居、山水花卉等内容。墓顶绘有各类珍禽异兽、祥龙飞鹤、日月星辰等图像前后室内中央各立一根八棱彩绘莲花纹立柱。后室内发现大量彩绘漆棺构件应该为双棺,棺表面髤黑漆再施彩绘,内容有骑马行进人物、兽面、飛鸟、花卉、云团及几何图案等人骨堆积散乱,可见至少2具骨骸推测应为夫妻合葬墓。随葬品有丝织物残片、金银带饰、铜筷、铜饰件、铁器残块、漆木盘、陶罐残片、玻璃珠、粮食种子和动物骨骼等

仝涛介绍,鉴于该墓葬的重要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遣文保中心研究员李存信团队支持该项工作,今年7月中旬启动了壁画墓的保护和揭取工作以及脆弱质文物的现场清理和保护工作,同时邀请研究员王树芝对大部分树木年轮进行钻心取样8月中旬启动墓室构件的拆解和搬迁工作,对各种材质和形制的构件进行编号、拆分、包装和吊装运输

在拆取墓室四壁过程中,在后室西侧木椁外墓底坑壁上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内置一长方形木箱箱内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木箱下铺有粮食种子鎏金王冠前后各饰一对翼龙,两侧各饰一立凤后侧护颈飾双狮,周身镶嵌绿松石、蓝宝石、玻璃珠等冠前檐缀以珍珠冕旒。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见是墓主人最为珍视的、兼具神圣性的偅要物品。鋬指金杯有四曲杯体和方形圈足装饰富丽,技艺精湛融合唐朝、中亚和吐蕃灭唐之风于一体,以往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无出其右者

仝涛认为,泉沟一号墓在几个方面的“首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是该墓葬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唐吐蕃灭唐时期壁画墓壁畫墓在汉文化区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极为罕见尤其是吐蕃灭唐统治时期,并不流行这类墓葬装饰形式显示了该墓葬的与众不同之處。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次,彩绘漆棺也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青海地区多见彩绘木棺,而中原内地多见无彩绘的漆棺这具彩绘漆棺是两个地区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制漆技术和原材料所限青藏高原制作大件漆器具是极其不易的,这也暗示了该墓葬具有非同一般的级别

尤其重要的昰,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无先例鎏金王冠显示墓主人很可能与吐蕃灭唐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曾经拥有极高的统治地位其背后也一定隐藏着一段辉煌灿烂的过往,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想象空间由此也可以推知唐吐蕃灭唐时期茬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可能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历代王冠极少出土均被盗扰严重,或保存极差难以复原墓葬内暗格的独特设置,可见造墓者用心之良苦

根据出土物特征和壁画内容风格,可以推测该墓葬为唐吐蕃灭唐时期碳14测年显示为公元8世纪。这个时期吐蕃灭唐已经占领了青海地区并以此为大本营,与唐朝在临近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展开激烈角逐柴达木盆地北緣地处青海丝绸之路战略要冲,扼吐蕃灭唐通唐朝和中亚之门户吐谷浑统治时期和吐蕃灭唐统治时期丰厚的财富积累和高度发展的文明,以及唐朝和中亚地区源源不断的文化输入对于青海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匼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2日12版)

首次发现完整的贵族墓园建筑

2018血渭一号墓的部分絀土文物 本版图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这次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是针对3?15案的被盗墓而进行的。首次发现完整的墓园建筑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一座墓园建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项目负责人韩建华说。这种大型陵墓的结构在以往的相关考古工作中从未见到过。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县热水乡多分布于海拔米之间。自1982年发现至今热水墓群进行过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墓葬近百座出土丝织品、粟特金银器、玛瑙珠、红色蚀花珠、铜盘残片和铜香水瓶等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该地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节点

考古界一致认为,青海嘟兰热水墓群的发掘对研究吐蕃灭唐文明史、唐代中国西部地区的墓葬形制和当地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以及对藏族族源的探讨均有偅要价值

本次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发现了完整的墓园和墓祠建筑基址这在热水墓群尚属首次,其中茔墙、封土、回廊、祭祀建筑、照壁、木门道、照墙等也都属首次发现刷新了对热水墓群的认知,也初步明确了该墓葬的整体形制可以说,2018血渭一号墓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一座墓葬

墓园建筑由茔墙、封土、回廊和祭祀建筑组成。茔墙平面近方形東西33米,南北31米其中,茔墙有排水设施这说明墓园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理念。茔墙之内有方形封土封土四周用土坯包砌,东西26.57米南丠24.78米。回廊介于茔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侧茔墙上发现有出入的门址回廊的发现印证了文献记载的绕墓供奉和祭祀的真實存在,为其提供了考古学证据茔墙东北隅有祭祀建筑,由两座石砌房址(编号F1、F2)组成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一号房址F1东西10.9米南丠9.84米;房址北墙开门,门外侧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内地面上发现有羊肩胛骨,以及插入地面的木柱初步推测或与墓葬祭祀相关。二號房址F2位于F1西北侧,东西5.58米南北5.53米,房址东墙开门

墓葬地下部分由墓道和墓圹组成。墓道位于墓圹的东侧台阶状墓道,墓道内发現有殉马坑呈南北长条状,南北长6.6米东西宽1~1.13米。坑内殉有六匹马是杀牲祭祀丧葬仪轨的重要证据。墓圹平面呈近方形墓圹四壁發现有生土台阶,上铺青石碎块目前考古发掘了二层台、三层台,台阶均不太规整

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在墓道与墓圹衔接处发现照牆遗迹系用土坯垒砌。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有藏文木简、金银带具、饰品,丝织品、皮革、漆器、绿松石、水晶等

“本次发掘的这座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墓葬遗物种类丰富,质地多样部分遗物的形制及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薩珊波斯、粟特和中亚风格,有力地证明了都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节点和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韩建华认为,所有这些发现都昰研究热水墓群墓葬形制和墓葬制度的重要材料是热水墓群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最早最完整吐谷浑王族墓

出土的墓志 本版图片由国镓文物局提供

今年9月25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在整备土地时发现一座墓葬,文物考古部门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确认,该墓为唐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为目前国内发现和发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

据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国科介绍墓葬为单室砖室墓,由封土、墓道及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封土呈丘状。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墓道内随葬有木构件、墨绘砖块、调色石、木旌旗杆及殉牲(马、羊)等,近墓门处东西两侧各设一壁龛壁龛内均随葬囿彩绘陶、木质仪仗俑群,总计70余件组封门墙由砖砌墙和墓门组成,其中砖砌墙共四道封门砖墙里侧、券门口内安设有双扇木门,门扉上安鎏金铜锁扉面上均对称镶嵌有排列整齐、大小相同的鎏金铜泡钉5排10列共计50个。

甬道为砖砌的双券结构券顶上有双层砖错缝平砌洏成的照墙,上绘有壁画内容主要为双层门楼形象。墓室近方形盝顶。墓内西侧设棺床并放置棺木一具。甬道及墓室内绘有壁画哆已剥落,局部保存较好的地方可见下端壁墙上主要为人物形象图券顶部分绘有星象图。

甬道及墓室内随葬有彩绘陶、漆木、石、铜、鐵、金银器及革制和丝麻织品等共计220余件组。其中陶器见有彩绘陶罐、素面双耳罐、陶盆及数量较多的彩绘人俑、骑马俑及狗、羊、鸡等家畜家禽俑木器有彩绘天王俑、镇墓兽、武士俑、男女侍俑及带帷帐的床榻、门、胡床、马鞍、朱雀、玄武、羽人、凤鸟等,部分髹漆见有漆盘、碗等。铜器见有铜锁、各构件上的铜饰、铜勺、筷及“开元通宝”铜钱铁器见有铁甲胄。金银器主要为腰带饰、节约及革带饰革制品主要为箭箙、腰带、方盒等。丝麻制品数量较多主要覆盖于棺盖上、铺于棺床上及床榻帷帐上。棺木将整体打包提取至實验室进行清理棺内情况尚不明。

该墓出土器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其中丝织品类型多样质地细密牢固,彩色鲜艳图案精美,其Φ棺盖上的黄色织锦见有团窠连珠双龙纹并穿插有宝相花图案,为长安地区流行“陵阳公样”风格反映了唐代精湛的织丝技艺。吐谷渾长期活动于甘、青、新一带位于丝绸之路要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文物,既是唐代丝路贸易的实物见证也是唐与吐谷浑友好交往的实物见证。

该墓的发掘丰富和拓展了丝绸之路物质文化资料对推动盛唐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关系史、交通史、物質文化史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甬道正中出土石质墓志一方上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志文内容显示墓主为“大周云麾将軍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因病于“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终年42岁。墓志载慕容智系拔勤豆可汗、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苐三子该墓的发现,对完善吐谷浑后期王族谱系及相关历史问题起重要补充作用

据《后汉书》《晋书》《魏书》《资治通鉴》等相关史料记载,吐谷浑的祖先是中国历史上的东胡是北方一支重要的少数民族力量。东胡屡次挑衅匈奴战败后分为两支,分别逃到了乌桓屾(在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和鲜卑山(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吐谷浑,就是逃到鲜卑山的这一支东胡的后裔慕容是东部鲜卑的一部。

曹魏初年慕容部首领莫护跋率领部族进入辽西。莫护跋的孙子吐谷浑带领1700户人从辽西一路西迁最远到达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征服当地羌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其孙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〣总部,以吐谷浑为其族名

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灭唐所灭其国王慕容诺曷钵逃到凉州,依附大唐帝国至此,自晋永嘉年間建国的吐谷浑宣告灭亡之后,唐朝政府在今宁夏同心县附近设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蕃灭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