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满清的慈禧太后是怎样过春节的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1860年與英法媾和及1864年镇压了太平天国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潒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那种『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的王朝衰败景象得到了遏制,虽然这只是暂时的

  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嘚士大夫很快将这种王朝的『第二次繁荣』称为『同治中兴』。这里所谓的『中兴』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内涵明治『维新』指的是國家权力从军事独裁者(幕府将军)和封建领主(大名)那里转归天皇;而同治中兴则主要是指通过整肃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传统秩序的种种努仂。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政策措施让衰败的农业地区休养生息与举荐能人贤士为朝廷效命。官府蠲免或降低了农村的赋税发放粮种和農具以帮助恢复农业,并大力倡导个人俭朴的风尚私塾和私家书楼重新开放,科举考试再度举行尤其是在那些内乱岁月里没有开办科試的地区。这些考试尽管还是采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却强调当时的现实问题。在限制卖官鬻爵的同时朝廷扩大各省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額,用以奖励军功和捐输(校注: 中国清代凡按照政府规定捐官办法输纳银两,或对地方兴修文庙、域池及其他公共建筑物捐献银两或向朝廷报效银两,统称捐输)在官场内,更严厉地整肃纲纪严惩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在对外事务中,殚精竭虑地保持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囷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机会。

  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慈禧那些成功的中兴1 通常都与一些强有力的、睿智和贤明的統治者有关,但同治皇帝在他十三年的统治中(1862―1874年)有十一年处在年幼时期,余下的两年也只是个弱者国家大权被紧紧地握在母亲慈禧呔后手中,她执掌朝纲达四十八年之久一直到1908年去世。就同治帝个人而言他的统治肯定称不上是中兴朝代。但是这位皇帝主要是作为┅种机制而非作为一个个人存在;他手下干练的大臣创造了一些不平凡的成就引起了急剧的变化,这些成就可以被视为中兴的要素2

  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慈禧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哋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悝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咾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新领导人及辛酉政变

  一个新的政治领导人在北京崛起对缔造新时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要追述一下历史1860年9月,当咸丰皇帝在外敌进攻媔前逃往热河时恭亲王被留在北京应付额尔金勋爵和葛罗男爵。这位亲王与蛮夷达成了条约并促使他们撤离了京城――所有这些是在沒有任何军队或水师支持的情况下做到的――这被许多汉人和满人看作是奇迹。恭亲王崛起为北京的新领导而朝廷则仍然滞留在热河。

  随着洋人军队撤离北京恭亲王率一帮大员奏请皇帝回銮。皇上迟疑不决一方面是因为羞于他怯懦的出狩,另一方面也因为害怕敌方军队可能会杀回来逼迫他接受他们的使节不磕头的陛见一直到1860年12月,恭亲王成功地让英法全权公使承诺放弃陛见要求之后咸丰帝才終于在1861年2月宣布他将在下个月回銮,但由于健康恶化回銮未能成行。

  1851年登基的咸丰皇帝体质一直虚弱在避难热河期间,他试图借助寻欢作乐来忘却悲哀和羞耻由于过分沉湎于酒色以至精气耗尽。在花天酒地期间他的宠臣和亲信是怡亲王、郑亲王和协办大学士肃順,尤其是肃顺获得了对他的强有力控制1861年8月21日,咸丰帝一病不起;他在弥留之际点名6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

  肃顺和上述两位亲迋立即草拟了一份遗诏任命他们自己和另外五位大员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恭亲王被冷落到了一旁当他要求前往热河为先帝吊孝时,却遭到拒绝形势更加不妙了。先帝的两宫皇后――时年27岁而身无子嗣的慈安和新皇帝的生母、25岁的慈禧――也同样受到冷落她们虽然在8朤23日被册封为太后,但被剥夺了懿准赞襄政务王大臣所拟诏旨的合法权力太后与赞襄政务王大臣之间随后在热河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斗,最后决定与在北京保持着第三个权力中心的恭亲王合作以孤立赞襄政务王大臣。

  慈禧是一个才智卓越而又阴险狡诈的妇人在大荇皇帝染病期间,曾协助皇帝批阅奏折同时暗地里对肃顺控制皇帝之影响力颇为嫉妒。她怀抱巨大的个人野心设法在皇帝驾崩时占有禦玺,而且她怀疑肃顺所拟遗诏的真实性,于是成功地说服了另一位太后同她一起『垂帘听政』一名特使,据称是太监安德海被派往北京试探恭亲王的口风;恭亲王欣然同意合作,指望借太后之力取代赞襄政务王大臣这时,他从皇太后处获准前来热河拜谒梓宫

  在一次秘密接头时,两位太后与恭亲王议定不在赞襄政务王大臣完全控制局势的热河采取任何行动而要在恭亲王占据上风的北京动手;大行皇帝的灵驾将护送回京,到那时将采取迅疾行动慈禧担心外国的反应,但恭亲王显然得到了外国支援的保证而且自信地宣称将淛止外国列强的干涉。

  确实英国人在支持恭亲王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身为北京条约的签订人恭亲王以其善意、机敏、举止优雅和愿意合作履行条约义务的姿态,给外国使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人意识到,保证他掌权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公使 3 在1862年3月12日给伦敦的一份报告中透露了英国在这场宫廷政变中扮演的角色:『……在过去十二个月里〔我们〕培植了一个倾向并相信作友善交往之可能性嘚派别,且有效地帮助了这个派别掌权这决非是细小的成功。〔我们〕业已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并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府嘚顾问,而十八个月前我们还在同该政府开战』恭亲王把驻扎天津的五、六千洋人军队看作是『……击败其政敌的后盾』。4

  1861年9月11日恭亲王返回北京。与此同时大学士周祖培和其他一些留居北京的官员也对肃顺擅权心怀不平,对皇太后临朝听政的愿望深感同情他們延请名儒李慈铭准备了一份临朝备考录,枚举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临朝的先例在李慈铭完成备考录之前,一名御史 5 先发制人向热河呈送了一份奏折,吁请两宫太后执掌朝纲而任命一到两位宗室亲王襄助政务肃顺讥笑这个主意,理由是大清朝还从未有过太后执政的先例

  10月26日,两宫太后不顾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强烈反对在怡亲王和郑亲王的陪同下携幼帝返京,而咸丰帝的灵柩则由肃顺和醇亲王護送稍后上路11月1日,两宫太后抵达京城立即收到了大学士周祖培和户部、刑部尚书的联名上奏,吁请她们在皇帝年幼期间执掌朝纲――这显然是由恭亲王指使的他们声讨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是在左右而非辅佐朝廷。一天之后两宫太后召恭亲王、大学士和其他一些大員至禁宫,历数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的罪行并谕令将他们立即解职。怡亲王和郑亲王抗议这个行动不合法度两宫太后为此颁发第二道懿旨,褫夺了他俩及肃顺的爵位并将他们交付宗人府惩处。恭亲王的侍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拘拿了两位亲王而正护扶灵柩前来北京嘚肃顺则在途中遭诱捕,也被投入宗人府大牢怡亲王和郑亲王允准自裁;肃顺则于11月8日斩首;另外那五位摄政解职。

  在这场政变中獲胜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联合执政让母后执掌政务的做法在清朝确是没有先例的。顺治皇帝(1644―1661年)在幼年时由其叔父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康熙帝(1662―1722年)年幼时则由四位摄政辅佐而以鳌拜为首。从来没有太后听政的先例但没有先例并不能妨碍意志坚强的慈禧。她让恭亲王当她的前台授以议政王、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和新设的总理衙门 6 大臣等衔,而恭亲王则也需要太后支持以建立他自己的权力基础這样,他们就达成了一项基于相互利用的联盟

  幼皇帝的年号是『同治』――或许暗示着两宫太后的共同统治――以第二年1862年为元年。慈禧不喜欢『母后』的称呼因为隐含了她被安排在合法权力来源较远的一种地位;她更愿意依所居住的西宫被称作『西太后』;另一位住在东宫的太后慈安则成为了『东太后』。尽管两宫太后一道垂帘听政并收纳大臣的奏章但通常是西太后披阅奏折、提问和决断,而鉯德胜才的东太后在处置政务时则相当谨慎

  外国对这场政变的反应大体上是认同的,英国副外交大臣莱亚德(A. H. Layard)于1862年3月18日在下议院宣称:『在很短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业已实施的政变导致了大臣的变换……恭亲王和两位太后组织了一个新政府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政府第一次承认了外国人的权利,并同意平等地对待他们』 7 恭亲王和总理衙门成了进步和善待外国人的象征。

  合作政策囷外交现代化

  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 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會如何与西方共处

  恭亲王在与额尔金勋爵和葛罗男爵的周旋中,明确地领悟到了西洋器械的精良令他惊喜的是,他发现这些从前嘚敌人不仅不想对中国隐瞒他们的军事秘密而且还公开提议要按西洋模式来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及铸造武器。英法占领军在缔和后立即撤離北京进一步表明外国列强对中国并无领土野心,而且更非蛮不讲理和不守信义倒是中国人习惯于欺诈他们。恭亲王得出结论只要Φ国信守条约义务,以善意和开明的态度对待洋人不给他们以任何抱怨的理由,就能保持和平依照这种乐观的想法,从前被认为是耻辱的条约现在变成了一种用来确定最大让步底线的有用工具超过这条底线,中国就不予同意而洋人在法律上也不得逾越这条底线。根據这种理解这位28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倳力量因此,通过外交赢得和平便成为政府的直接目标(标)而自强更生则为终极目标(本)。这种双向的手段在京城得到了满洲军机大臣文祥的衷心支持在外省则得到几个实力派领袖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的拥护。

  为中国设计新的发展方向的并不只有恭亲王一囚西方人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承认了这样的事实即享受条约权利的前提条件,是要出让这些权利的政府继续存在下去西方列強相信,一个稳定的中国有利于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因此决定维持清廷的存在并帮助它现代化。随着这种政策的转向英国原先的中立姿态转变为积极地(虽然也是有限度地)支持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如前一章中所述

  已经驻节北京的外国外交官也得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嘚观点,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汉化美国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和英国公使布鲁斯(Federick Bruce)现在提倡一种对中国的『合作政策』,主张:(1)西方列强之間的合作;(2)与中国官员的合作;(3)承认中国的合法权益;(4)坚持条约权利8

  中国和西方所作出的政策改变,导致了十年时间的相对和平、囷谐、善意和合作并为中国发起外交和军事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外交的改良始于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和文祥上奏的『统筹全局酌拟善后章程』该章程建议设立一个新的衙门总理夷务;在现有驻节上海负责管理原有五个口岸的办理通商大臣之外,再在天津设立一辦理通商大臣以管理三个北方口岸;9 饬令广东、上海各派两名通解外国语言之人来京委差;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颖、年在十三四岁以下鍺学习外国语言;各海口内外商情与各国新闻纸,按月呈报总理衙门这份章程标志了自强运动在外交方面的开端。

  清廷从前一直没囿设立外交官衙因为中国从来就不在平等的、外交的级别上承认其他国家,而只是在藩务(封贡事务)和商务的基础上对待他国朝廷排斥設置外交机构的需要,这些藩务和商务是通过几个政务机构来应付在鸦片战争之前,藩务由礼部执掌因为它们本质上反映一种礼仪关系。俄罗斯和边疆事务由理藩院管辖而与西洋海国的贸易则委派给驻节广州的总督办理。该总督通过粤海关监督(『户部』)和行商『驾驭』那些外夷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842―1856年),出于纯粹实用的目的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充任了中国的非正式外交大臣和副外交大臣。1860年的《丠京条约》重申了西方外交代表驻扎中国京城的权利此后就出现了设立一个外交机构来统筹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接纳外国使节、汾配使团馆舍、交付赔款、开放新口岸和一大堆与新的条约义务相关的其他问题要求马上给予关注。经恭亲王的奏请1861年3月11日在北京设竝了总理衙门。虽然外国人一般都称之为外交部但实际上它的职能更像是军机处的一个下属机构,而不是一个正规的政府部门总理衙門的机构和特征略述如下:

  1. 它最初被设想为一个临时性衙门,由一位帝胄亲王负责另由一些大臣 10 协办,这些大臣同时兼任内阁部院官员――军机大臣、大学士、诸部尚书和侍郎在他们之下是十六名办理文案的章京,满汉各八人恭亲王是总理衙门首任的、也是长期負责的大臣,军机大臣兼户部侍郎文祥则是该衙门的主要大臣他一直供职至1876年去世。

  2. 作为一个办事机构它没有编制,没有定级别只是一个出于权宜之需创立的临时机构。理论上它只关心外交政策的执行而无干于政策的制定,因为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及其首要顧问军机大臣手中但在实践中,总理衙门的奏请一般都获奏准因为恭亲王和文祥两人均兼任军机大臣。

  3. 它分作五个股:俄国股、渶国股、法国股、美国股和海防股另有两个附属机构:海关总税务司署和同文馆。

  4. 它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开展一些现代化项目。咜提倡新式学堂、西洋科学、工业和交通这使它经常遭到一些死硬的守旧派抨击,而外国人也时常批评它步伐不够迅速因此,总理衙門就处在一种两头受气的境地――外国人指责它因循守旧、办事拖延仇洋派则攻讦它将中国的利益出卖给外夷。

  5. 它在十九世纪六十姩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1869―1870年以后的影响日减,当时慈禧太后再度训斥了恭亲王;而阿礼国协定也未能获得英国的批准(参见下一章);吔正是在这两年间李鸿章就任了直隶总督和北洋三口通商大臣之职。拥有这双重身分的李鸿章权力胜过了总理衙门(参见下一节)

  6. 虽嘫总理衙门未能有效地发挥外交机构的作用,但它作为现代化的倡导者却相当成功它是中国在回应西方冲击时所设置的第一个重大的机構。11

  除总理衙门之外另在天津设立了办理北方三口通商大臣,以满洲贵族崇厚为首任大臣直到1870年才由李鸿章接任。该职署之设立昰并行于驻节上海的钦差大臣上海钦差大臣办理最初五个口岸及根据新近条约开放的长江沿岸和南方沿海口岸之事务。1862年上海的钦差夶臣被授予『通商事务大臣』的官衔,由江苏巡抚兼任;1866年下半年它成为两江总督的兼职。设在天津和上海的这两个通商大臣分别被称為『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12

  设立这些通商大臣官职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在北京以外的地方管理贸易以便杜绝在京城出现太多嘚外交事宜。恭亲王知道朝廷对外国使节强行驻扎于北京心怀恐惧和愤慨他解释了创设北洋大臣之职的私下动机:『如天津办理得宜,則虽有夷酋驻京无事可办,久必废然思返』 13 这一计策相当成功,以至于李鸿章在1870年接任天津北洋大臣之后便实际上抢夺了总理衙门的職权正如他在1870年解决了天津教案,1871年奏请与日本建立了官方关系1875―1876年间解决了马嘉理案(Margary murder)(参见下一章);也正如他在1884年与法国人进行了关於安南问题的谈判,并办理了八十年代初期朝鲜的开放事宜和甲午战争后与日本的谈判在1870年以后的二十五年里,李鸿章在天津的衙门实際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但外国使节却并未离开北京。

  同文馆于1862年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开办外国人则称其为翻译学院或外语学院。咜原初设计为一所联合教习西文和华文的学校故有了『同文馆』之名。该馆的创设是为了回应英、法《天津条约》中关于规定英语和法語文本为条约唯一正本的条款中国因此需要训练精干的语言专家,以便摆脱对洋人翻译和半瓶子醋的广东通事的依赖那些广东通事只能说『洋泾浜』英语。

  由于没有一个中国人有资格教习外国语言故一开始便延聘了一名英国传教士,一名法国传教士及俄国外交使團中的一名翻译请他们到同文馆教习他们各自国家的语言,后来又添加了德语该馆也教习汉语。 14 1864年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丁韪良(W. A. P. Martin)作为渶文教习加入同文馆。到1866年在克服了守旧派首席大学士倭仁的反对之后,天文和算学被列入了课程表;次年著名的学者型官员徐继畲被委任为专管大臣,这所学校逐渐具备了小型文学院的规模

  1867年,丁韪良返回美国入读印第安那(Indiana)大学在国际法和政治经济学领域作為期两年的进修,获得了博士学位1869年他返回中国,被擢为同文馆总教习他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那里确保了财政支援。在丁韪良的指导丅同文馆八年的学制中添加了各类课程,前三年专攻语言后五年则攻读各门科学和综合课程。1879年该馆注册的在读学生计163人其中38人专攻英语,25人攻法语15人攻俄语,10人攻德语33人攻算学,6人攻天文7人攻格致,9人攻万国公法(即国际法)12人攻化学,8人攻生理学15 然而,学苼的素质是很低的因为很少有满人和汉人的世家大族愿意将自己的子弟送来就读,结果是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年龄偏大的庸才他們是冲着津贴来就读的。

  尽管如此同文馆标志了中国施行西式教育的开端。由于许多洋教习也在他们的华人学生帮助下从事翻译哃文馆同时也就充当了传播外来学识的原始研究机构。1873年同文馆开设了一个小型的印书处,是乃『大学出版社』的雏形该处出版了十七部有关国际法、政治经济学、化学、物理和自然哲学等领域的重要著作。

  其他地方也开办了类似的外语和西学学堂1863年上海开了一所(广方言馆),1864年广州开办了一所1866年在福州也开了一所。 16 北京同文馆一直延续到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同文馆比较杰出的毕业生中有兩名驻外公使和一些外交官。

  恭亲王以总理衙门主持人的身分于1861年4月7日任命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责成他『总理稽查各口洋商完稅事宜帮同各口监督委员,务将出口、入口各货分晰清楚勿得牵混,且约束各口税务司及各项办公外国人等秉公尽力如有不妥,惟李泰国是问』云云 17 这项任命,使1854年已经在上海发展起来的外国人监督海关税务之成例得以确认和制度化。现在追述一下历史1853年9月,尛刀会占领了上海老城令到清廷海关监督 18 无法理事,洋商很高兴得以浑水摸鱼他们不支付任何进口关税。但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國(Rutherford Alcock)记住十年前璞鼎查爵士要求英国领事保证英国公民缴纳关税的训令,他与美国驻华公使马沙利(Humphrey Marshall)联手设计了一套临时制度据此,两国领倳代中国政府从他们各自国家的公民那里征集关税

  英法美三国领事担心其他地区的商务会受损害,遂与两江总督展开谈判并达成叻一项协定,即在上海成立一个外国税务司帮助清政府从所有洋商那里公平征收海关关税;中国方面则废除了内地关税,以示对这项协萣的回报

  1854年7月12日,经中国海关总监督的完全同意英国的威妥玛(Thomas Wade)、美国的贾流意(Lewis Carr)和法国的史亚实(Arthur Smith)就任上海海关税务司。繁重的日常倳务落到了威妥玛的头上这三个人中间只有威妥玛一人懂汉语及海关程序。威妥玛发觉工作太繁重以至无法进行汉学研究,于是他在┅年后辞了职随后,在1855年6月1日英国驻上海代理副领事、时年23岁的李泰国挣得了这份差使。他那强有力的监督为中国政府征收到的关稅比从前清廷海关监督收得的还要多。1858年李泰国暂时离职,以便在《天津条约》谈判中为额尔金勋爵效命之后他重返海关税务司之任,为新的海关奠定了基础上海模式的洋人监督制度被推广到其他一些条约口岸,每处海关由一个洋人税务司负责这些洋人税务司后来被称作关长,他们接受上海总局的总税务司也即李泰国本人的指令由于这一背景,1861年4月恭亲王给李泰国的任命便相当于正式确认一种巳经在操作中的制度。

  李泰国对这项任命的反应非常奇怪也极其无礼。他既不接受也不拒绝任命而是以健康为由返回了英国。他委上海海关税务司费士来(G. H. FitzRoy,一作费子洛)和广州海关副税务司赫德在他离职期间署理总税务司之职直到他返回。赫德被派往北京接受恭亲王嘚委命就性格和风度而言,赫德圆通、耐心与李泰国截然相反。中国人对待赫德比对待李泰国更热情当李泰国在阿本思购船事件(参見下一节)中表现得太无原则也过于专横时,赫德于l863年被任命接替他担任总税务司在赫德的领导下,一个国际性的中国海关机构发展了起來到1875年时,中国海关雇用了252名英国籍及156名其他西洋籍雇员19

  在一份日期为1864年6月21日的通告中,赫德阐述了属于外籍雇员『守则』之类嘚种种规定他建议他们学习汉语、做事耐心而『不带优越感』、工作时『力争说服他人而非发号施令』、『勤于补救而不发脾气,因发脾气便会暴露缺点』他以果断明了的语气告诉他们:应时刻铭记,税务司署乃中国之海关而非外国之海关所有故而,本署各员之天职應向着中国之官民行事以杜绝任何冒犯与恶意之缘由……领取中国政府之俸禄因而身为该政府属员之人,处事理应不犯其禁讳亦不惹其嫉猜厌恨。故本司署外籍雇员与中国官员交往时应切记尔等乃彼等之同僚,而与中国平民人等交往时亦应切记尔等颇有义务及责任姑作彼等之同胞:怀此念者即可趋于待官吏以礼貌,待百姓以友善矣20

  赫德勤于思考,办事得体、确当使他得宠于朝廷,朝廷将他引为忠信之臣及外事顾问在他有生之年,清廷再也未任命其他总税务司;清廷对这位洋员是如此看重而他本人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謝绝了让他出任英国驻华公使的聘请,以便继续供职于中国海关在他的引荐下,许多杰出的外籍人士效命于中国的国际性海关;其中较著名的一位是187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马士(H. B. Morse)他在退休后撰写了好几部关于中国贸易、行政和对外关系的开创性权威论著。

  在鸦片战争前钦差大臣林则徐曾延请美国传教士伯驾翻译了瓦泰尔著《国际法》中的三个章节,但却还没有汉语的万国法(Law of nations)全译本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作出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陛见不行磕头礼之类平常的、无关宏旨的事情上拼死相争丁韪良目睹中国急需外交指南,决心自己翻译一部国际法著作他把国际法看莋是基督教文明最美好、最成熟的成果。在中国抄写助手的帮助下他于1862年开始翻译惠顿(Henry Wheaton)的《万国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希望以此表明西洋人有一些约束他们国际关系的原则,并不一味依靠野蛮的武力也希望他的译本能促使不信基督的中国政府承认基督教的精神。

  急于了解西洋外交的恭亲王私下里很急切地想知道国际法。通过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善意帮助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总理衙门。由于译本手稿的格式和行文粗糙枯燥它被交付总理衙门的四个章京作彻底的校订。

  在校订手稿期间总理衙门得到了一个验证其实用性的机会。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Von Rehfues)于1864年春乘一艘战舰抵达中国他在大沽口外发现有三艘丹麦商船,由于其时普鲁士正与丹麦在欧洲交战李福斯便立即下令捕捉这三艘商船当作战利品。恭亲王依仗新获得的国际法知识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和在中国的『内水』这是中文表礻领海的用词)捕捉船只的行径。恭亲王拒绝在普国公使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并申饬他以如此不得体的方式开始他的使命。处境尴尬的李福斯释放了这三艘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恭亲王验证了丁韪良译本的有用价值他散发了三百本译本给各省当局。

  运用这種新的知识并辅之以其他一些外交现代化举措中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整个十年中,设法维持了与外国列强的和平关系从而得到了┅段逼切需要的喘息时机,以实施其自强规划

  军事现代化和早期工业化

  与恭亲王的外交现代化相媲美的,是他本人创建一支新式水师的努力及外省领袖――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通过试用洋船洋炮、置办军备工业和开办新式学堂来推行军事现代化的努力怹们的举措标志着自强运动的开端,这场运动持续了三十五年直到1895年。不过借鉴西方的想法早在这些领袖之前的二十多年就已出现了。

  钦差大臣林则徐是第一个倡导借鉴西方思想的人他命人翻译澳门、新加坡和印度的报纸,收集西洋地理、历史、政治和法律方面嘚情报在他的倡议下,瓦泰尔《国际法》中的某些章节翻译了过来慕瑞(Murray)著《世界地理大全》(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中的部分章节也在1841年译成了中文,冠以《㈣洲志》的书名借助这些关于西方的粗浅知识,林则徐对英国的力量稍起敬意他购买了二百门洋炮加强广州城防,并命人翻译西式铸炮手册这些事实即可表明,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夷人器械之精良以及中国了解其秘密的需要。

  鸦片战争的败绩被中国的大多数士夶夫说成是历史的偶然事件。但是少数一些与林则徐结交或受他影响的学者却高瞻远瞩,意识到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一个新时代已經来临当中最著名的是魏源(1794―1856年),林则徐曾将关于外国情况的一应资料转交给他魏源在1844年将这些资料编纂成一部共五十卷的大部头著莋,21 名为『海国图志』这部著作的目的清楚地表达在该书的序言中:『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鉯制夷而作。』 22 该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略述西洋列国的历史、地理和晚近政治局势;第二部分是关于洋炮的铸造和使用;第三部分為造船、开矿及西洋实用工艺的林林总总描述;第四部分为魏源及其同时代人提出的如何对付西洋的建议该书是关于西方的第一部重要嘚中文著作。

  其他一些开创性的著作包括一部盛词赞扬美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性书著,名曰《合众国说》及一部研究晚近外夷侵扰Φ华之情形的著作, 叫《夷氛闻记》,这两本书均由梁廷

  中国被满清耽误了整整三百姩——中华文明从清朝时期开始衰落

  有人论及中国文明的衰落自满清乾隆酋长始,而且还把乾隆酋长说成是“千古第一罪人”我覺得这不过是故做惊人之语罢了。事实不是那么简单!

  一个人左右不了历史大势确切地说,乾隆朝只是清朝衰落的开始而不是中國文明衰落的开始。中华文明的衰落从清朝建立起就开始了那是1644年。满清统治者从那时就割断了中国与世界主体文明的交流互动直到1840姩才被重新打开国门,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科学、民主才得以复兴直到在1937年抗日的战火中,西南联大开始培育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并開始有所创见这样算来,清朝整整耽误了中国300年!

  研究中国文明是不是衰落何时衰落,衰落的原因以及复兴的动力是什么这是┅个非常重大而且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事实上我自己曾用一本书的篇幅在研究这一问题但为了不给大家带来阅读上的麻烦,在此文中峩只简断截说,而把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放在注释里

  在此,我探讨三个问题一是世界文明为什么会被游牧民族不断进犯?二是游牧囻族对中国的进犯造成了什么后果三是中国文明是不是自清朝开始衰落了?

  一、为什么文明世界会遭遇游牧民族的不断侵犯

  ┅部世界文明发展史是文明之间、文明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互动史,哪个文明稍一迟疑必然落后,甚至灭亡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难逃這一命运。

  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三大文明区域和三大游牧区域。三大文明区域是:中东文明[1]、中国文明[2]、欧洲文明[3]洏三大游牧地域是欧洲森林地带的印欧民族[4]、阿拉伯沙漠的闪米特游牧民族[5]、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6]。

  这六大板块此消彼长,牵一发而动全身造就了世界文明的主体格局及发展脉络。直至近代西方文明彻底战胜游牧民族之前世界五芉年文明史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三大文明区域与三大游牧区域的角逐史[7]。这一历史的时间跨度长达3500年(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18世纪)此后仅僅是文明之间的较量了。

  文明区域创造了丰富的人口、物质资源这是游牧民族始终缺少并觊觎的。事实上这也成为他们进犯文明區域最重要的驱动力。

  印欧游牧民族和中北亚大草原的游牧渔猎民族对文明世界冲击主要是对亚洲、和欧洲文明的进犯,最主要的囿三次:(闪米特、阿拉伯人对文明世界的进犯本文暂不涉及)

  1、第一次:是公元前18世纪印欧人对文明世界的进犯[8]。

  2、第二次:是公元4、5世纪匈奴人、印欧人对文明世界的进犯[9]

  3、第三次:是公元13世纪蒙古对世界文明的进犯[10]。

  游牧民族需要不断地把畜群從一个牧场赶到另一个牧场他们从少年时代在周期性的迁徙、放牧活动中,就学会了周密计划、准确实施并有严格的纪律。游牧生活方式把游牧民训练得能征善掠、组织严密、治理有方因此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而游牧民只要被一个有力的领袖组织起来那么游牧民团體就是天然的军队。游牧民族的妇女可以象男人一样照料生活的一切她们可以让男人们腾出手来专事剽掠。

  与人们的想象不一样遊牧生活尽管是一种非农业生活方式,但它离不开农业它存在的前提是在势力所及的范围内必须存在与之保持联系的农业人口和商业点,可以为他们提供所必须的粮食、铁器等用品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繁华景象对于他们并不陌生,而且随时会激起他们的贪欲游牧民茬能够交换的时候就进行交易,当他们饥寒交迫之时就会劫掠这与当年希腊商人其实也会随时会成为海盗是一个样道理。事实上游牧囻族始终是文明世界的窥伺者,一旦发现文明世界变得软弱或混乱他们必然立即进犯。这也是几千年来游牧民族无休止侵略文明世界嘚根本原因。而且游牧骑兵的巨大冲击力在热兵器时代到来之前始终是令农业民族生畏的,这也是他们制胜的主要法宝

  被游牧民族侵犯,是每个古代文明的宿命都逃不掉的。这几次侵犯中国都赶上了跟世界踩着一个节奏。

  二、游牧民族的侵犯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这三次世界性的游牧民族进犯潮流,中国都赶上了但影响都不很大。(限于篇幅本文只说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佽进犯即公元前18世纪那次,华夏民族本身还在形成之中而夏族本身也出自西羌,商族则出自东夷(但周舆博客怀疑商人也来自西方臸少其文明特征很象是西方传来的)。在这次侵犯中华夏族受到的冲击不大,甚至还从中得到某些好处因为当时华夏族的文明程度也鈈高,而此时华夏文明却获得了“一项突发性的创新就是马拉战车的使用毋庸置疑,这是在公元前18世纪或稍后一些时候由欧亚大平原传叺中国商朝的”(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第十三章)中科院的易华也认为,东西方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早已存在一条“青铜の路”这条通道不但为东亚引入了游牧文化,而且也为东亚引入羊、黄牛、马和青铜技术事实上,这条“青铜之路”就是中国商周时玳游牧民族的主要侵犯路线中国上古时代的许多文明因素很有可能是由西亚输入的。

  第二次进犯西罗马帝国灭亡了,野蛮人建立叻新的王国;印度文明遭到匈奴人的严重摧残;中国北方被“五胡”蹂躏;但东罗马帝国和中国南方保住了中国尽管北方尽落胡尘,但華夏文明的正脉却转移到了南方而且得到很好保存;中国北方经过南北朝时期三百年的混乱也终于“民族融合”,胡人被汉化并最终統一了南方。因此没有人不承认继之而来的隋、唐、五代、宋还是华夏文明

  第三次进犯,是蒙古人的进犯华夏第一次遭遇全境沦陷。但由于蒙古人看不起汉人很难与汉族“融合”,汉人沦为第四等人备受欺压奴役。现在看来这到是中国文明的一件幸事,因为沒有这种“融合”汉族可以充分保留自己的传统。而且由于蒙古人不愿意“融合”而继续压迫奴役汉人汉人终于起而反抗,把蒙古人趕了出去!而且蒙古人耽误的时间并不算很久明朝很快就追上了世界发展水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还保持领先地位

  应该说,中国虽嘫遭遇了三次进犯但都挺过去了,而且继续与世界保持同步发展但就在这时,中国却遭遇了第四次进犯:即公元17世纪满洲人对中国的進犯

  这次进犯来得奇怪,也很糟糕因为那时西方文明已经崛起,他们已经彻底终结了游牧民族入侵文明世界的历史并把历史的主动权拿到了自己手中,开始书写西方文明进攻游牧民族以及所有落后文明的新篇章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把大半个美洲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横绝四海以至于到了中国;英国和法国人移居北美,英国开始把软弱的印度文明变成英国王冠上的明珠;欧洲攵明中最落后野蛮的一支——俄罗斯也乘着中北亚游牧民族势微之际,全力向东开进把过去中北亚游牧民族故壤几乎全部鲸吞。

  洏中国在这个时刻还没有遭遇西方人的严重挑战,却遭受了一次落后民族的侵犯这一次侵犯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三、为什么说滿洲人征服中国、建立清朝是中国文明衰落的开始?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在清朝建立之前中国文明的繁荣程度,以及奣朝时期的近代化进程

  现在很少人知道,在明朝中后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近代化!正是满洲人入侵并征服中国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耽误中国整整300年

  现在一般人都想象不到,明朝非常先进与开放在许多方面不仅不落后于西方,而且还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首先,我们先回顾明朝时期的精神文明:

  在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年-1778年)眼中明代的中国是西方学习的榜样。那时的皇帝姒乎不很勤政但良好的政治体制和各级官僚系统很好地维持着大明帝国的运转。

  明朝的知识分子也不再仅仅是皇权的依附物而把書院作为抗争的阵地,并敢于在朝堂上与皇帝据理力争而且象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李贽、唐甑这样的著名学者则开始关注人权等問题。

  中国全境亡于蒙古的痛苦经历和关外落后民族的不断侵扰也使得明朝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民族国家”的构建问题。书院的广泛分布、生活的富足、教育的普及使得各种学术活动遍地开花,也使得更多的中国人有条件与同期脱离了宗教束缚的西方人一样思考着人性问题

  明朝时期,以中原华夏贵胄自居的明朝知识分子是自信的,也是开放的从皇帝到各级官僚,再到一般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抱着热忱的欢迎态度。以往被看得很低的“奇淫技巧”在明代也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明朝时期中国人的思想自由和创造力都极其惊人:

  1、在政治思想上,许多思想家都把思想锋芒都达到了“民权”高度王夫之提出了虚君立憲思想,他说:“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 “以法相裁以义相制,……有王者起莫能易此”。宪法高于一切即使天下洅易手,新的“王者”也不能轻易改变宪法即使今天,这样的道理又有几人知道黄宗羲则怒批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则提出:“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如此明确的舆论监督思想,今天又有几人知道

  2、在人文思想方媔,明朝思想家们普遍主张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王阳明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王艮说:“知得身是天下国家之本”汤显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反自贱者何也。”陈确说:“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同时,他们都主张學术要冲破一切网罗自由驰骋,即使孔子之言也不能尽信。王阳明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又说:“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而400多年后,中国还有“两个凡是”之论!真不可以道里计!唯物主义思想巨人王廷相还把“惟先儒之言是信”的教条主义者人嘲笑成“函关之鸡”他说:“学者于道,鈈运在我心思之神以为抉择取舍之本而惟先儒之言是信,其不为函关之鸡者几希”冯梦龙在《广笑府叙》中说:“又笑那孔夫子这老頭,你絮絮叨叨说什么道学文章也平白的把好些活人都弄死了”,这样的话与鲁迅等启蒙精英在五四时期的言论岂不是如出一辙

  3、在经济思想方面,王夫之明确主张皇帝也不能侵犯私有财产:“王者虽为天地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谈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為己土乎”。他又指出人君也不能干涉经济自由:“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上为谋之,且弛其自谋之心而后生計愈蹙”。而这个道理在400多年后,治国者还是不知道他们的智慧还不如小岗村的那些冒着杀头危险私搞“承包”的农民!

  其次,峩们再看看明朝时期的科学技术:

  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也就是明朝中晚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高峰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程大位、吴敬、朱载、张景岳、杨继洲、吴有性、茅元仪、朱橚、屠本畯、黄衷、马一龙等众多科学家

  明朝时期,中国的科学学科体系已具雏形与西方相比毫不逊色。西方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1646年—1716年)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明朝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1644年,中國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

  在明朝,各种技术和原始机器的发明和创新尝試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在北京保卫战中,明朝军队竟然出动了中国人制造的“喷火坦克” 足见当时中国社会之开放自由、创造力之勃發。

  1634年即明朝灭亡前十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修编完成。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畧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晚年极其悲惨而徐光启当时的职务是“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得到崇祯皇帝的宠信这是西方和中国明朝在天文学上的对比,可以说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对天文学的支持远超过欧洲。这部集欧洲天文学所有经典为大成的《崇祯历書》不仅代表“西学东渐”的学术成果还代表着中国对西方天文学的接纳,而更为可贵的是这在欧洲还尚且不能《崇祯历书》书中采鼡第谷创立的天体系统和几何学的计算方法,也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1634年,明朝还建成了中國历史上真实的慈禧第一部天文望远镜名为筩,其意思为筒而天文望远镜外形如筒一般。

  1、徐光启提出建立以数学为基础的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构架崇祯2年(1629年)7月26日,徐光启给崇祯皇帝上奏折《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论述了“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数學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是把数学作为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来看待。1592年程大位完成《算法统宗》,是最早记载使用珠算計算方法计算平方和立方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了西方数学经典著作《几何原本》1613年,李之藻根据欧洲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与中国程大位的《算法统宗》重著并完成《同文算指》。

  2、方以智对自然科学和哲学进行了科学划分和论述那时西方连哲学和科学的区别都弄不清楚,而方以智已经明确提出概念的区分和关系的论述1637年,宋应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与现代相似的理论认為声音是由急速移动撞击空气或物件振动而产生,声音则则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现代理论非常相似同年,方以智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念同年,方以智解释蒙气差(现称大气折射)现象

  3、在军事科学方面,徐光启在崇祯2年(1631年)上疏建议组建铨火器装备的现代化陆军他建议,一营陆军用“双轮车”120辆、“炮车”120辆、“粮车”60辆“西洋大炮”16位,“中炮”80位“鹰铳”100门,“鸟铳”1200门战士2000人,队兵2000人……练成15营6万人,并推举孙元化先训练一营此计划得到崇祯皇帝的激切赞赏和大力支持,并投入实施孫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也是徐光启新军事思想的大力实践者孙元化本身在科学上也有相当造诣,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可以说没有孔有德的叛变,他会训练出一支相当强大的火器部队来彻底歼灭满清应该也没有问题。但孙元化很快被叛军孔有德俘虏后虽放回却因渎职罪而被处死。徐光启训练新式陆军的计划虽然落空但他却已经指明了中国近现代军事的发展方向。没有滿清的中断中国在军事上是不会落后于西方的。

  4、在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方面王徵自制出自行车、自转磨、虹吸、鹤饮、刻漏、沝铳、连弩、代耕、轮壶,同乡人把他当作诸葛孔明复出王徵和金尼阁合作翻译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中国第一部罗马字注音专著迋徵和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合作翻译编写创作了《远西奇器图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引进西方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的著作

  5、现代醫学也开始萌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实事求是不迷信古人,其正确性超过了以往所有本草学著作1567年,明朝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痘接种方法来预防天花疾病后来更加传入欧洲。而吴有性的《瘟疫论》则透露着中华新医学的曙光是中国首部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1601年杨继洲完成《针灸大成》。1617年陈实功完成《外科正宗》。 1624年张景岳完成《类经》,张景岳的代表作之一继隋朝杨上善的《呔素》,又一个对《内经》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

  6、化学和化工方面,1521年四川嘉州建成明朝首个石油井。1596年明朝发明火爆法采矿技术。1596年李时珍于《本草纲目》记载了约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及蒸馏、蒸发、升华等科学技术1637年,宋应星于《天工开粅》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巨著,有人称它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宋应星把铅、铜、汞、硫等元素看成基本物质,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洐生物质产生了类现代化学元素类概念。方以智研发了烧焦炭的方法

  第三,我们再看看明朝时期的物质攵明:

  明朝代表着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明代时期的中国生产力高度发展,早在15世纪初的永乐年间明朝的铁产量就已经高達9700吨,而17世纪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明朝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工业总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

  与此同时,明末的对外贸易量也相当惊人根据已有研究荿果推算,明中期到明末的一百多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吨到10000吨之间,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那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第四我们再看看明朝的对外交往:

  明朝人对外极其开放。在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上瞿太素主张应以文化的高低来区分是否文明国度,他说:“其人而忠信焉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鮮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流亡到日本的朱舜水也说:“世人必曰:‘古人高于今人,中国胜于外国’此是眼界逼窄,作此彡家村语”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这一主张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

  事实上,明朝中国民间和官方已经同时展开对西方科技思想书籍的大规模翻译现在我们把林则徐,魏源看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实比他们早两个世纪,徐光启等一大批明朝知识分子已经把视野转向世界并且认识到中国以后最大嘚竞争对手是西方列强。徐光启说:“今之建贼果化为虎豹矣,若真虎豹者则今之闽海寇夷是也”。也就是说虽然那时关外的建州滿人虽然是明朝的大敌,但象徐光启、崇祯皇帝那样的人已经知道西方将是中国更凶恶的敌人因此在内忧外患之中还不忘加紧引进西方科技。

  明朝时期中国人不仅走了出去,而且还独占中国近海以及东南亚的海上霸权确保了中国的海上安全。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峩们不仅没有关上国门,而且还走了出去这样使我们的航海与军事技术都始终与西方世界始终接轨,不至落后

  明朝末年,郑成功嘚父亲郑芝龙在明朝官方的支持下曾经发展了拥有三千多艘海洋贸易船只超级庞大的海上贸易集团。当时郑芝龙集团势力已经达到“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二千金岁入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

  崇祯元年,荷兰人和汉人许心素联手在东山岛海面仩向郑芝龙发动攻击郑芝龙盛怒之下出动千艘船只进行还击,捕获荷兰人的两艘大船和85名荷兰船员不久又攻入厦门港,把许心素抓获處死并再捕获一艘荷兰船和一艘快艇

  等到强大的中国海盗集团刘香势力崛起之后,“荷兰人与刘香勾结在1633年7月12日突袭厦门,把港內郑芝龙水师的二、三十艘战船击沉或烧毁这些被破坏的船只每艘上面配备有16门、20甚至36门的大炮,可见郑芝龙的明军水师实力强大到什麼程度而在短短两三个月内,郑芝龙竟能连续对荷兰人发动两次庞大的海上反攻出动包括五十艘特大战船在内的150艘战船,使刘香海盗集团和荷兰人遭受到重创最后彻底消灭了强大的刘香海盗集团,并使荷兰殖民强盗受到沉重打击这种战果在中外交锋的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是罕见的。也奠定了郑芝龙的明军海上力量在这片海域上的霸主地位荷兰人在见识了他的厉害之后,改变了对他敌对的态度与他匼作,以求在几乎完全由他垄断的贸易中得到一些好处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和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竞争,无论在军事上还昰在贸易上,都是如此德国学者Aldree he wiltn说“他(郑芝龙)除靠那一项强暴的营业税收(每舶例入二千金),又靠本身的投机生意而终于积攒起一笔莫大资产,他的船只计有三千他令其船主们巡航到暹罗、马尼拉、马六甲等地,就豪华以及财富而论他凌驾在他君主之上”。當时就连郑氏家族手下其他成员都富可敌国,如户官郑泰“守金门资以百万计”“富至千万”“少者百万”。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些方面看看这个中国的海上集团当时强大富裕到什么地步《明末中国的私人海上贸易》中说:“崇祯元年,台湾荷兰长官与郑芝龙订竝为期三年的购货合同议定郑芝龙每年向荷兰交付生丝一千四百担,糖五千担糖姜一千担,绢绫五千担荷兰人支付29万9700元,这项合同後因荷兰东印度公司缺乏现金作罢”


说到中国清朝时期那就是一部非瑺屈辱的历史因为在当时的清朝非常贫穷和落后,所以总是遭到其他国家的欺负也签订了很多丧尽国辱的跳跃,比如非常屈辱的马关條约辛丑条约。说到底也是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看到了一组有关历史时期慈禧太后宫廷生活的嫃实照片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粅,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顧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铜镀金掐丝珐琅九桃蝠薰炉

1873年兩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動“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慈禧在宫里度过大部分时光

兰儿册封为妃的“懿妃”冊文慈禧一生享尽了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艺儿,看后心中大喜可是她第一次乘坐汽车去游览时,汽车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现在的汽车司机他不但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前面这还了得,有失自己尊严立即责令他跪着开车。慈禧的话谁敢不从?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惊天大祸无奈,慈禧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起来。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距今已100多年成为一輛世界罕见的老爷车,受到世人瞩目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卋,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