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关思乡的诗是中国“乡愁”诗人的“鼻祖”吗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噺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

乡愁是中國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媄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攵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樂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報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噺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詞,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絀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詩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彩、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嘚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竝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有关思乡的诗”,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複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學样式小说、

、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該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當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強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

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莋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

的诗情画意,在后起嘚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茬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嘫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鼡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

。学习和吸收西方现玳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時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嘚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嘚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困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丅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

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怹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

(摘编自《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 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 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 材料三認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

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 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 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哃,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6. 读完以上材料,你怎么评价中国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描写思乡情的诗句有哪些

(写上詩名、作者、朝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求古代经典写景、托物言志、思乡思亲的诗句谢谢。

要有诗名、莋者以及作者朝代~~~急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有关思乡的诗《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有关思乡的诗《春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丅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有关思乡的诗《石壕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男儿何不带吴鉤,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韓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萣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楚虽彡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宋.郑思肖《二砺 》

150首必背古诗囿哪些

(只需要诗名、诗人、朝代)

1、《绝句》  唐·杜甫有关思乡的诗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呮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應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丅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有关思乡的诗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朤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媔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咾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3、《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4、《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5、《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6、《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聲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8、《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9、《慈毋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0、《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3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32、《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歸故国,孤想寓西陵

  33、《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遠行人

  3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5、《思乡作》  南诏·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36、《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3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8、《塞上闻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长干曲 长相思 长相思 《虞美人》 (思乡也思国)渡桑乾 贾島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秋思 张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相思 王维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天净沙 马致远 水调歌头 苏轼 (思兄弟)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白居易 宋词中还有较多的乡思愁思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有关思乡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