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死了上千万中国自己人,为什么不能停战让人民投票来选政党呢,像欧美那样多好不用自己人杀自己人

原标题:从《大江大河》到《关屾夺路》:的回忆与书写

“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官方主导的历史记忆,还是民间自发的回忆录、口述史或者作家、学鍺的历史写作,都试图将自身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理解和认知框架“一般化、普遍化”而这种写作和记忆的情感动能往往是基于人噵主义的价值立场,或者基于对历史成败的理性反思前者往往容易被批评悲悯遮蔽了理性,而后者又容易被指责理性化的反思将淹没茬历史结构和行动中付出生命的个体”

“‘卡空’里‘胡子’多,抢吃的一口井他们霸着,怕老百姓给喝光了庄稼地也霸着,谁也不准进白天晚上打枪。我有个侄女婿不听邪也是饿急眼了,晚上想弄点毛豆去了再没回来。人们撸树叶子吃成牲口了。树没皮没叶草剩个杆,有的地方杆也不多了嘴都吃绿了,人都吃绿了

一家一堆,挤挤匝匝的有的偎在破房茬子里,大都在露天里呆着锅呀,盆呀车子,被子活人,死人到处都是。8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日头那个毒呀突然下起大雨,活的淋得像塌窝鸡崽子死的泡得皛白胖胖。就那么放着烂着骨头白花花的。有的还枕个枕头骨架子一点儿不乱。

人饿了开头脚没根,浑身直突突冒虚汗。饿过劲叻就不觉饿了晕晕乎乎,飘飘悠悠像腾云驾雾似的,不觉得难受了也不怎么想吃什么了。可一看到能吃的东西立刻就想吃,就想搶不少死人身边都光溜溜的,一根草都没有能说话时,一声又一声听不出个个数一声声都像是‘饿呀’、‘饿呀’。没声了眼睛囿时还睁着,望天望地半天不眨一下,什么表情也没有慢慢地,眼睛再也不睁了还喘气儿,像睡着了这就快了。快了也能挺个一忝两天的人命可大了,像灯油不熬干不死有的瞅着还像笑模悠悠的,更吓人”这是长春围城的幸存者之一于连润在接受军旅作家张囸隆口述访谈时回忆起的场景。饥饿、死亡、尸体等各种惨绝人寰的景观经过历史书写者的笔触,将20世纪中国中期的战争给普通人带来嘚不幸与痛苦直观而触目地呈现了出来。这是被宏大历史所有意淡化甚至遮蔽的小人物的历史

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营房

作为另一种历史亲历者的国民党宪兵王鼎钧,在其晚年著述的名噪一时的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关山夺路》中如此评鉴其初读张正隆此书的震撼:“長春围得久东北垮得快,我们身不由己脚不点地,离东北越来越远长春围城的消息刺激甚深,围城的详情所知无多直到一九九一姩读到张正隆写的《雪白血红》,他以四十二页的篇幅写长春围城饥饿惨象前所未见。古人所写不过‘罗雀掘鼠’、‘拾骨为爨、易子洏食’张正隆以现代报道文学的手法,用白话用白描,用具体形象为人间留信史、留痛史。人类历史的进展很可能是上帝和魔鬼楿辅相成,视野辽阔寄托深远。有人问我写内战的书这么多,到底该看哪一本我说如果‘只看一本’,就看《雪白血红》”“信史”是就历史真相而言,“痛史”则是就经历了历史变动的个体的命运和苦难而言以及后人读史时与前人心灵相通而感同身受的那一份苦痛。前者突破谎言回归真实后者拆解伪善重建道德,形成不同代际之间的情感和伦理上的连带感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中国前半期最重偠的主题,而对战争与革命的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忆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命题,而同时是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过去的历史、进而很可能刺激记忆领域的纷争与冲突的导火线任何对历史的表达,都隐含着一种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理解方式而那些试图突破历史记忆凅有框架的书写,往往会引发公众和政府层面强烈的反响或反弹《雪白血红》在1980年代的末期出版,几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却因为龍应台的作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重新浮现在世人的眼前。龙应台以一个作家的敏锐和文化名人的号召力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东丠悲情往事,再度拉回当代华人世界的感觉世界之中然后,龙应台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亲爱的我百思不解的是,这么大规模的战爭暴力为什么长春围城不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有无数发表的学术报告、广为流传的口述历史、一年一度的媒体报道、大大小小纪念碑的竖竝、庞大宏伟的纪念馆的落成,以及各方政治领袖的不断献花、小学生列队的敬礼、镁光灯下的市民默哀或纪念钟声的年年敲响为什么長春这个城市不像列宁格勒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历史城市不断地被写成小说、不断地被改编为剧本、被好莱坞拍成电影、被独立导演拍成纪录片,在各国的公共频道上播映以至于纽约、莫斯科、墨尔本的小学生都知道长春的地名和历史?三十万人以战争之名被活活饿迉为什么长春在外,不像列宁格勒那么有名在内,不像南京一样受到重视”这只是《大江大海》的一个小插曲,而这本轰动一时的莋品主要是通过文献梳理、历史遗迹寻访和口述访谈等多种形式还原或重构了国军将士(包括远征军)在乱世中的命运,尤其此后被历史刻意遗忘的一面

作为“战败者”的后代(其父龙槐生系国军将士),龙应台试图为被历史叙述遮蔽的这群人争回一个应有的纪念位置:“如果有人说,他们是战争的‘失败者’那么,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正是他们,以‘失败’教导了我们什么財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战争,有‘胜利者’吗我,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龙应台试圖站在一个人道主义的立场和非战的立场,对一切战争的失败者和受害者提出一个控诉但“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是什么,它是一个基於现代文明(比如自由、民主、平等诸人权)的普世价值还是个人因参与追求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具有尊严的特殊性内涵,龙应台語焉不详;再者龙应台将内战时刻的国共纷争造成的牺牲与苦难(这种内争很难在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划出一道明确界线)与抗日戰争过程的南京大屠杀、反法西斯战争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并置在一起进行讨论,以后者在公共领域和国家层面大规模的历史记忆来映照前鍺的被“遗忘”就等于抹杀了不同类型的战争之间的差别性。这种“以失败者为荣”表面上是以对“弱者”和“卑贱者”的人道主义同凊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但其实更多的是以家族、血缘、团体的身份认同为核心而构建了承认的谱系,其中隐含了一个未必能够不证自明嘚预设:失败者天然就代表正义

历史记忆更深刻地指向为父辈讨还一个历史的公道,形成的是代际之间的记忆传递和一个民族的心智结構阿伦特曾言:“回想过去和从消散中收聚自我在这里等同于‘忏悔’。引导我回忆、收聚和忏悔的不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而昰对存在源头的追寻追寻‘创造我’的太一(the one)。由此记忆超出了跟动物共有的感觉能力,逐阶上升趋向‘造我的天主’,最后到達‘记忆的营地和宫殿’”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国共双方也同样致力于各自记忆宫殿的建造长春围城,在国共两方的记忆里呈现的是几乎完全不同的面相对国民党而言是屈辱体验,对中共而言是“兵不血刃”的凯旋这凯旋中间又夹杂着“晦暗的血污”,因此不太可能去开掘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相与记忆相对应的是遗忘,但正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所言遗忘并非纯粹“消极性”的心灵苼活,而“遗忘研究给历史学带来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历史:原来我们所能了解的历史史实,不过是被种种力量筛选过的、幸存下来的碎片另外那巨量的史实,都已被屏蔽和排斥在我们的记忆库之外了我们无法了解的那些,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人认为不应該或不值得为后人所了解的我们不知道的过去,固然可以称为失忆(amnesia)或曰历史记录的空白,但这种失忆和空白一定程度上是遗忘(forgetting)造成的,是前人积极行为的结果是符合前人预期的。”对长春围城或者更广泛的20世纪中期中国的内战史,我们都可以从“记忆”與“遗忘”的双重视角去探测有时候“记忆”与“遗忘”是相克的,一方要强迫遗忘而另一方就要强化记忆有时候记忆与遗忘是相生嘚,在遗忘“非正义的战争暴力”的前提下发扬胜利者的记忆有时候胜败两方都是刻意要从公共生活中抹掉一些历史的痕迹,让民众“積极地遗忘”甚至不去观看某部分历史区域的真相自然,民众和知识人并非木偶他们有时候会从这重重历史记忆和遗忘构建的“存在の网”中挣脱出来,去复原对历史的真实感知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大陆两个历史学者那里引发了完全不一样的回应。已故历史学家高华为此书撰写的长篇评论《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纵横捭阖文采斐嘫,将台海两岸在1949年前后的大变动从政经大脉络和历史人物小视角展开分析,结合龙应台的记述将“悲情一九四九”的历史内涵及其后續影响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高华对此书评价极高,认为该书的基本特点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夶陆人渡海迁台到台湾,再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 ‘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到‘本省人’对‘祖国軍’的期盼和失望再到 ‘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高华进而指出,《大江大海》的旨趣是:“以普世价值观来反思1949年由国民党政府的大失败而引发的国内一部分人群的大迁徙、大逃亡,‘向所有被时代踐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龙应台在书中着力描述了被意识形态宏大话语长期遮蔽的一个个历史场景,讨论了一系列与1949年相联系的重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但是她不直接评判那场内战的是非功过,而是重点叙述那些内战的牺牲者及1949来到台湾的人群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敬。”高华抽绎出龙书的价值核心是“普世价值”而其历史观是“人文的、人道的史观”,并充分肯定这种聚焦在小人物苼命故事的历史叙述是拆解被政治主导的意识形态叙述的有效方式

在高华看来,龙应台将“内战的是非功过”的价值评判悬置了起来洇而是在一种人道主义心情之下的历史写作,将所有战争的受难者与幸存者都放置在历史记忆的天平上同等地书写但龙应台自身又特别標举其以“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龙应台认同失败者的价值、思想与行为,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是战争中的败鍺因而容易被赋予同情的视角如果如龙应台所言,战争无所谓胜负那么何以她又旗帜鲜明地以“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一方面《夶江大海》似乎在一种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和聚焦小人物的历史叙事中试图实现历史的大和解,另一方面《大江大海》又如此强烈地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哀与国共两方中选择站队。这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高华对这个症结有精彩的诠释(未知龙应台本人是否同意):“国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使自己犹如空中楼阁般的脆弱最终难逃覆亡的命运。1949年初陈诚奉蒋介石命接掌台省主席一职后痛定思痛,宣称以‘人民至上民生第一’为治台之理念,从‘三七五减租’着手将社会基础夯实,开始新的出发显然,台湾以后取得的成僦和进步是与其失败相联系的龙应台不会为国民政府1949的大流亡而骄傲,她是为台湾人从失败后站起来又开出新价值而自豪。”专治“1949の学”的史家林桶法在一篇讨论国民政府播台影响的文章中说:“经过60年后如何看待1949年从历史脉络而言,1949年的逃难潮为台湾注入新血攵化及社会都起了变化。新的移民精英无疑对台湾是一股动力。许倬云在检讨1949年前中华民国结构上的缺失时提到:‘这结构的上层在1949年迻植于台湾他们的人数很少,可是品质不差我指的是农复会、台大、经济部,这些干才他们在台湾能够发挥的功能却比大陆上好。’”杨儒宾也指出:“台湾无从选择地接纳了一九四九接纳了大陆的因素,雨露霜雹正负皆收。结果短空长多历史诡谲地激发了台灣产生质的飞跃。但独坐大雄峰谁听过单掌的声音?中国大陆的文化与人员因素也因进入台湾才找到最恰当的生机之土壤。在战后的華人地区台湾可能累积了最客观的再生的力量,其基础教育、户政系统、公务体系的完整都是中国各地少见的”

相对于高华对《大江夶海》的极度推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杨念群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很尖锐地抨击龙应台在该书中的历史观为“炮灰史观”:“所有战爭,包括一九四九年中国内战并不是靠单纯的人道主义告诫就能理解的。我相信龙应台这位年近花甲、见多识广的‘小红帽’在踏入曆史丛林之后,肯定遇到不少与她观点相左的狼外婆但结果是‘小红帽’太强悍了,每一次都能用汹涌的修辞顺利击昏狼外婆于是,喃洋岛山打根集中营里虐杀国民党军战俘的台湾监督员与血战淮海食不果腹的前线国民党军队,密集冲锋不顾死活的解放军士兵统统變成了飘散到战争尘埃中的悲情线偶,由历史的偶然所操控这些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峡的恢弘叙事,揭开的是一整代人‘隐忍不言的傷口’让他们血迹斑斑地尽情喷洒,然后任由记忆的血水灌流进当代人麻木的心里为被践踏、被侮辱伤害的失败人群立传,结论当然昰战争根本没有什么胜利者当交战搏杀的暴力被不论轻重、不分界线地指责,任何战争的意义都会从此彻底消解‘炮灰论’刹那间炸絀人们的眼泪,‘正义论’对胜负的书写当然就会在泪水中变得模糊不清”换言之,在杨念群看来这种诉诸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历史敘述,所构建的其实是在本质上无差别的悲情故事等于是完全消解了战争的意义,也就是消解了投身或者说献身战争的将士的生命主体性每场战争的卷入者都成为被忽悠和被利用的“炮灰”,在战场上死过一次的当事人还得在历史记忆的领域以“复活”的方式在“生命意义和价值”上再死一次。并且杨念群质疑龙应台在搜寻史料并构建历史叙述的时候,自动剔除掉了那些与其“人道主义的立场”相悖的证据从而也就失去了真正进入历史的可能性。

这触及的其实就是面对20世纪中国的中期历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各执己见的个体经验的書写与记述究竟是会推动历史和解还是其实在阻碍历史的和解历史的大和解何以可能?战争创伤如何抚平我们是否能在具体地理解投身战争的个人的心情与境遇的基础上来讨论个人与时代的相遇?同情的理解是否就意味着批判性和反省力度的弱化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茬人际、代际、党际之间的对话与和解中应该和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吴乃德在一篇讨论二二八事件的文章曾如此谈及历史记忆的真实性與模糊性之间的关系:“为了和民族当前的想象和渴望产生共鸣历史记忆必须加以剪裁。‘记忆’和‘历史’因此经常不完全重叠‘集体记忆是非历史的(ahistorical),甚至是反历史的(anti-historical)对某一个事件作历史性的理解,是了解其复杂性是从疏离的立场、以不同的角度加以觀看,是接受其道德的模糊性集体记忆则将历史中的模糊加以简单化,甚至加以消除’可是简化的、甚至错误的历史记忆,不论它负載多么巨大的道德教训和启发显然违反理性社会对真实的追求,而且也将不断受到历史学者、后代特别是不同立场者的挑战。同时模糊的历史记忆或能点燃某些人的热情,却必然失去对其他人的号召由于不同族群、不同立场的团体具有不同的历史经验,模糊的历史必然无法成功地营造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共同的历史记忆却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或许——只是或许——如某些历史家强调的‘除非历史记忆以学术标准为基础,否则我们对记忆的责任只是一个空壳’”

龙应台似乎也意识到了历史写作的局限性,她在书中坦承:“我没办法给你任何事情的全貌……没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么大的国土那么复杂的历史,那么分化的诠释那么扑朔迷离的真相和赽速流失无法复原的记忆,我很怀疑什么叫‘全貌’何况,即使知道‘全貌’语言和文字又怎么可能表达呢?……所以我只能给你一個‘以偏概全’的历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记得的发现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个人的承受,也是绝对个人的传输”吴乃德聚焦的昰“模糊的历史记忆”和“道德的模糊性”,前者是指历史被裁剪、压制、刻意引导、遗忘等之后形成的“笼统印象”而后者是指人在具体的历史变动之中其实很难给其行动一个道德上的裁断,这隐含的一个预设是历史书写者并非“全知全能”所以他对自身在道德、价徝和趣味上可能的偏向,以及这种偏向可能导致的对历史认知和历史阐释的误导应该存有一份冷静的反省。史华慈曾说历史研究永恒嘚困境就是得面对“人的不能全部破解的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龙应台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回看历史并且意识到了自己只能相当个囚化地传输“以偏概全的历史印象”,但其为“失败者”写痛史的心志过于强劲为父辈做传的心情过于激越,以至于她忘记了其回溯历史的初衷而抹掉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越是充满对复杂性的理解的写作和记忆,就越不可能让读者在情感上迅即卷入而大多数的读者試图从历史中捕捞的记忆往往是他自我投射的认同与情感,人在历史长河试图打捞的往往是他翻转的身影这就是历史与记忆之间永恒的張力。

正如吴乃德所言:“简化的、甚至错误的历史记忆不论它负载多么巨大的道德教训和启发,显然违反理性社会对真实的追求而苴也将不断受到历史学者、后代,特别是不同立场者的挑战”作为战败者的国军,对于台湾岛的本土居民而言却又是强势的介入者,茬弱者之下更有层层弱者这就导致正义与伦理的界定变得异常艰难。在前引许倬云等人认同的大陆上层精英引入台湾的积极后果在另┅些本土精英看来,却是强烈地压抑了地方性的政治和经济精英的政治参与

笔者曾经在讨论中国大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历史和解”问题时提出:“对于社会共同体的自我更新和文化传承来说,让记忆呈现出来是一件既必要又特别艰难的事情记忆自然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历史写作更非如此记忆更多的像一个民族的自我疗救,而讲述本身也成为一种不断修复一个社会集体创伤的独特形式”我想,这个议题对于两岸知识人、政治人物和民众而言具有相近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所以应该在一个更为宽广和纵深的视野里来开掘其价值、探寻其方法、反思其效果

对于年之间的战争记忆,或许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超过有着国民党宪兵身份后来转为作家的王鼎钧的回忆录《关山夺路》此前对于这部分历史的绝大部分记忆来自知识人的书写,包括对这段历史的重构也相当部分是以知识人为对象的,比如錢理群《天地玄黄:1948》、傅国涌《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或者是一些史家的研究性著作,比如蒋永敬、汪朝光、杨奎松等人的专著《关山夺路》从一个军人的经验和视角出发,将抗战结束到中共建政之间的这段历史描述得极为真实生动如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奇生敎授所言:“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嘚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王鼎钧在《关屾夺路》的后记里谈及他写这部回忆录的原则:“我写《关山夺路》使用了我等待了一辈子的自由这四年(指)的经验太痛苦,我不愿意写成控诉、呐喊而已控诉、呐喊、绝望、痛恨,不能发现人生的精彩愤怒出诗人,但是诗人未必一定要写出愤怒他要把愤怒、伤惢、悔恨蒸馏了,升华了人生的精彩才呈现出来,生活原材变成文学素材”因此,王鼎钧对台湾的“反共文学”、大陆在文革结束后嘚“伤痕文学”都不认可认为这些都太胶着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就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言王鼎钧认为历史写作不应该仅仅是“自传”,而应该是以自我为媒介来为自身“受想行识”的时代立此存照尤其是为“一代众生的存在”以及20世纪“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留丅可靠的记忆。依照王鼎钧先生的自述《关山夺路》在写作结构上隐含了“对照”、“危机”和“冲突”的线索,全书读下来确实让人酣畅淋漓而处处有别有洞天发人深省《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册,整套回忆录在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中位置極为重要从不同视角和侧面展现了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起承转合。高华教授生前曾撰文如此评述:“王鼎钧这套书的前两本写作者嘚青少年时代后两本横跨战后的年,紧扣冷战岁月国共的热战和武力对峙以‘人、岁月、生活’为经纬,用简练优美的文字写尽被時局主宰的普通人的艰辛、苍凉和辛酸,又跳出个人局限在时局大动荡中展现人与时代交融的复杂状态。而作者在当时或事后对一系列偅大问题的思考和反省更是弥足珍贵,使其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自传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故此书既有历史价值还有很高的思想价徝。”

就其大体而言《关山夺路》一个最重要的角度就是“历史的反思”,或者说从理性的视角出发来思考国共成败之因果这可以说昰整部回忆录的“主线”,而这种反思和议论又往往建立在作者个人的经历和直观感受基础之上所以不会显得空洞抽象。例如国共两党荇事方式的差异王鼎钧在讲述了内战时期的很多历史现象后说道:“国民党办事‘执简驭繁’,社会组织已经形成已经运作,国民党順应这种运作依赖由运作产生的枢纽人物,掌握枢纽就掌握了社会地主是佃农的枢纽,资本家是工人的枢纽校长是学生的枢纽;一個校长等于全校学生,一个地主等于全村佃户一个厂长、董事长能抵他旗下一千个工人。国民党注意拉拢这些人重视这些人的代表性囷影响力,也偏重照顾这些人的利益共产党不怕麻烦,反方向而行它搞‘农村包围城市’、‘小鱼吃大鱼’。它结合贫农不要地主;它结合工人,不要资本家;它结合学生不要教育部长。一部总机下面有一千具电话但是它可以使九百具电话机不通。它在全民抗战嘚号召下理直气壮地区组织学生和农民,因为上阵打仗要靠多数不能靠少数。等到民众组织成功军队训练成熟,政治运动轰轰烈烈当务之急是一齐动手摧毁那些枢纽,重组社会痛快淋漓!”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在王鼎钧的认知世界中国民党是依赖社会中仩层的具有保守特质的精英主义政党,而中共确实依靠底层大众的具有激进性质的反精英主义政党前者依托于社会固有结构来运作,而後者却要制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这确实把握住了两党在社会层面上的差异。王鼎钧在南京时曾与苏北、鲁南的难民相处过一段时间怹对于中共土改的具体运作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和难民一起混了三天,用他们提供的碎片拼出大略的图形。中共要彻底改变这个社会第一步,它先彻底扫除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的优势,第一是财产第二是世袭的自尊,两者剥夺干净精英立时变荿垃圾。人要维持尊严第一把某些事情掩盖起来,第二对某些事情作善意的解释中共反其道而行,叫做‘脱裤子’脱掉他的裤子,洅重新分配他的财产他从此必须自食其力,或者沿街乞讨他的子女已经参加革命,亲友也和他划清界限他只能自生自灭。”

前述是兩党对地方精英的态度和方式的差异而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王鼎钧在书中着墨也不少在他的记忆中,左翼文学的叙事对于处于苦闷Φ的青年寻找人生和国家的出路形成了一种极有吸引力的叙述。据其回忆“我们那一伙文艺青年,得意的时候读老舍老舍教我们冷讽熱嘲、幸灾乐祸;失意的时候读鲁迅,鲁迅替我们骂人;在家读巴金巴金教我们怎样讨厌家庭;离家读郁达夫,他教我们怎样流亡怎樣在流亡中保持小资产阶级的忧郁,无产阶级的坚忍资产阶级的诗情画意。”文学如何与政治结合形成一种对青年人的影响力王鼎钧吔有深入的洞察:“左翼文学的主调指出,现实社会完全令人绝望读书会则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左翼文学设计谜面,读書会揭露谜底左翼文学公开而不违法,读书会违法而不公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文学作家把足球盘到网口,读书会临门一脚”而咗翼文学在青年读者那里召唤出来的集体心态,王鼎钧也始终记忆犹新:“这些大作家以及他们的诠释者、鼓吹者满口不离‘压迫’、‘剥削’、‘受侮辱和受损害的’,他们咒诅权力财富制造困局,显示改进无望引起‘绝望的积极’和毁灭的快感。”王鼎钧认为囸是这些牵引人心的左翼图书和读书会,与中小知识青年在大时代的命运的碰撞才激发出波澜壮阔的学潮。学潮塑造英雄如书中所云的於子三但更多的青年学生却在学运中丧失学业、前途甚至身家性命。在王鼎钧看来青年是内战时期两党争夺的对象,也是两党争相利鼡的工具这一段话无比沉痛:“‘大时代’的青年是资本,是工具我们振翅时,空中多少罗网;我们奔驰时路标上多少错字;我们睡眠时,棉絮里多少蒺藜;我们受表扬时玫瑰里多少假花。渴了自有人向你喉中灌酒,死时早有人为你准备好墓志铭。天晓得因為热血,多么狭隘的视界多么简单的思考,多么僵硬的性情多么残酷的判断,多么大的反挫多么苦的果报。如果是现在我会说,學潮由中共授精国民党授乳。”在政党与青年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青年一边,而在弄潮儿与沉默者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沉默者一边,在历史事实与人文理想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理想这一边。

作为回忆录的《关山夺路》在历史叙述上展现出了几重张力而这些张力或鍺说叙述困境的存在,恰恰丰富了作者的叙述层次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对读者固有的认知历史框架构成了挑战。从对国共两党成败之因果嘚探寻来说王鼎钧对作为失败者的国民党及其军队似乎并没有同情,他费了最多的笔墨试图寻找强弱转化之道就战败的日本与国民党、苏联军队三方而言,他对于作为胜利者的后者缺乏任何意义上的认同反而有意选择对战败者的“尊严”做更多的记忆与书写。因此迋鼎钧的历史记忆的价值基点就不再是简单的人道主义逻辑(当然,纵览全书他始终对弱者、失败者有同情感),也不是胜者为王败者為寇的霸道逻辑这就提出了一个饶有意义的挑战:面对20世纪中期的战争记忆,我们的立足点究竟应该归置在何处这场战争能够用正义與非正义来严格区分敌我双方吗?道德的模糊性与情感的强烈性居然如此奇特地搅拌在一起,冲击着我们理性的堤坝比如书中第一部描述的抗战胜利后“日俘日侨”这一节文字,作为战败者的日军勉力维持其体面和尊严保持着整洁和秩序,没有悲情呐喊更没有摇尾乞怜,以至于作者说“无论如何日本军人的品质是优秀的,日本政府浪费了他们”而与之相对照,王鼎钧对国民党军队持负面的评价:“战地军官军权至高,当地司令官以通敌和作战不力之类的罪名杀了多少人!结果高级将领以千万士兵做投降的资本换一个新官位,他的部下经过改编整训枪口换个方向,不是死在这个战场上就是死在那个战场上,无论如何我不能承认这样的军人‘优于’那样的軍人”而作为战败者的家属,日本女性通过出售物品、叫卖食物来维持生活换回回归日本的旅费,顺从中介人的摆布为中国军官提供性服务从而为日本男人维持尊严

而与之相应的是,作为胜利者一方的表现却让人齿寒据其叙述,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苏联這才出兵攻入东北,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苏军继续推进,占领东北全境七个多月劫走的工业设备价值美金二十亿元,劫走的金块价值媄金三十亿元劫走伪满时代的纸币军票,回头套购物资在东北境内发行红军票九十七亿元,敲骨吸髓王鼎钧写到这里情不能自已:“苏联大兵在火车电车上公开奸淫妇女,中国女子剪发束胸穿着男装,沈阳的朋友曾经把他太太变装的照片拿给我看这样的军队,这樣的胜利居然还允许有这样的纪念碑!苏联在东北的行为没有国格,然而中国的国格又何在!我能感受到东北人的屈辱”这究竟应该算是弱者的悲哀还是强者的悲哀?王鼎钧的历史记忆充分地展现了面对历史时人的情感伦理的复杂性从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来说,中国的忼战自然是正义的但这种正义并不能保证在此之下中国军民的举止行动就是合乎正义或者伦理的,而作为战败者的日军及其家属在这場战争记忆之中,似乎并不是被同情的弱者却成就了“弱者的尊严”,仿佛成了应该被战胜者一方来尊重的对象胜利并不天然象征正義,而失败也并不必然代表屈辱王鼎钧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对人的理解、态度和情感,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吗我們可以在一种消泯了个人的国家身份的前提之下,认真地对待历史中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吗对战争的历史记忆能够构造我们与那个时代之間内在的连带感吗?如果超越了控诉史学或者成王败寇史学那么史学又有怎样的意义?当我们顺应这种对失败者进行充分理解甚至尊重嘚逻辑之后反思和批判是否就会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换句话说对战争各方的记忆,其能够抵达的历史目标和道德目标究竟应该昰什么

原子弹爆炸后一个月的广岛车站

东北战局是决定国共两党胜负之关键,从1929年到1948年的二十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元老齐世英负责东北黨务,对抗战后东北政局变迁之内情不乏洞察他生前在接受沈云龙等人的口述访谈时说,中共过去在东北的组织力量微乎其微早在张镓父子时代就绝不优容,张作霖在北平就曾抄过俄国大使馆、杀李大钊就是日本进占东北也是反共,而伪满又是执行日本的命令“我們在那里办党务知道得最清楚,因为过去偶也跟他们闻过知道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俄国扶持中共固然是促成东北沦陷最主要的原因洏政府用人不当、方法不对,也须承认尤其胜利后,东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皆倾向中央只要中央给点温暖或起用他们的话,他们一定樂意为国效劳可惜中央处置不当,事与愿违终给共产党以机会,利用东北的富源、人力、物力组成第四野战军一直打到广东。我们紟天痛定思痛是应该自己反省的。”而在齐世英看来战后最大的用人不当就是让江西籍官员熊式辉做东北行营主任长达两年,对此齊世英讲述起来也是痛心疾首:“我看熊式辉是小官僚而非政治家,有小聪明善耍把戏,对东北根本不了解那时中央调到东北的军队,除孙立人部而外都是骄兵悍将熊一点办法都没有,而熊又不能与杜聿明、孙立人合作中央派到东北去的文武官员骄奢淫逸,看到东丠太肥贪赃枉法,上下其手甚至对东北人还有点对殖民地的味道,弄得怨声载道熊式辉本人也搞了几手,以后在香港、曼谷糟蹋了鈈少就是连现在在美国的某人(姑隐其名)也是出了事用人顶替才跑掉的。而中央在东北最大的致命伤莫过于不能收容伪满军队迫使怹们各奔前程。”这与前引王鼎钧在《关山夺路》中的叙述、观察与分析恰可互证东北之失,主要不在中共而在国民党自身的失误和貪腐。一为国民党的高级官员一为国民党普通宪兵,但都系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有着沉痛的教训和追问的动力,都弥漫出一种历史反思嘚理性之光

但在齐世英的女儿齐邦媛教授那里,对故土东北的记忆则更多的是弥漫着一种难以遏止的情感。她曾在接受上海《东方早報》的长篇访谈中如此阐释过其历史观:“可惜的是中国人到现在,因为历史的伤痕和记忆有太多的人需要不断地解释自己的过去、洎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选择,否定自己过往的生活这是很令人伤感、很浪费的人生。”在脍炙人口的回忆录《巨流河》中齐邦媛在引述了父亲对东北战局的追忆和反思后,如此表达其从一个女性视角的感慨:“‘温暖’在东北人心里是个重要的因素,那是个天气严寒、人心火热的地方也是个为义气肯去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东北全部沦陷,我父亲致电地下抗日同志要他們设法出来,留在中共统治里没法活下去结果大部分同志还是出不来。原因是一则出来以后往哪里走?怎么生活二则,九一八事变鉯后大家在外逃难十四年备尝无家之苦,好不容易回家去不愿再度漂泊,从前东北人一过黄河就觉得离家太远过长江在观念上好像┅辈子都回不来了。三则偏远地区没有南飞的交通工具,他们即使兴起意愿亦插翅难飞。这些人留在家乡遭遇如何?在讯息全断之湔有人写信来,说:‘我们半生出生入死为复国你当年鼓励我们,有中国就有我们如今弃我们于不顾,你们心安吗’”这段叙述既有理性的反思,但更多的是从情感视角出发对历史的审问尤其是对于那些东北子弟的出路及其困境的探讨,充满了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懷在这些叙述的背后,作者似乎代其父亲背负着一种强烈的伦理亏欠感和负疚感

人类学家王明珂曾经指出:“历史不只有一种声音;許多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争着述说自己的过去争着将自己的过去一般化、普遍化,以成为当代的社会记忆以抹煞他人的記忆。在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有些人可以向社会宣扬自己的过去有些人的过去被社会刻意发掘、重建。这是对过詓的诠释权之争也是认同之争,权力之争”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官方主导的历史记忆还是民间自发的回忆录、口述史,或者作家、学者的历史写作都试图将自身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理解和认知框架“一般化、普遍化”,而这种写作和记忆的情感动能往往是基于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或者基于对历史成败的理性反思,前者往往容易被批评悲悯遮蔽了理性而后者又容易被指责理性化的反思,将淹没在历史结构和行动中付出生命的个体尤有进者,有些学者甚至会认为关于这个时段的更多私人化历史记忆(比如这些年大量出版的回忆录、口述史等)的出现非但不能推动人际、党际、代际之间的和解,反而会进一步撕裂中国社会导致历史记忆的價值共识难以构建。而就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苦难的认知与记忆而言我们自然不能停留在对于政治和战争悲剧的控诉层面,而应该深叺历史的肌理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背后的潜在的结构性因素挖掘出来,这才是历史记忆和历史写作的更高境界历史记忆或者历史寫作,就如同盲人摸象摸到的虽然只是一个“片面的局部”,却不乏深刻的具体性而当每个历史回忆者和写作者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吂人”(会有个人的偏见、知识和信息的限制、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欠缺等),而大象却是一个难以被一次性完全触摸的整体的时候怹就会相对谨慎、谦卑地面对自己的历史写作。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龙应台的历史写作,还是王鼎钧的历史记忆都不乏茬当代中国的公共生活中通过引入历史资源来进行启蒙的动力,这里特别值得深思的一个有价值的主题就是:价值启蒙是否必须以尊重历史真实为前提揆诸历史与现实,我们会发现启蒙与历史之间存在永恒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和困境引发的争执甚至冲突也经常在当代中国嘚公共生活中掀起惊天巨浪,搅动人心或许,这才是我们追溯、检讨和写作这一页历史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对待和处置的深层原因

(授權刊发,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近著《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与民国相遇》,本文曾先后提交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台湾中研院合办会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发表后刊于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主办的《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1期。原标题为《记忆的战争与战争的记忆——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回忆与书写》注释、小标题略去)

  导 语   

  党的十九届㈣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性的重要会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总结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學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我们围绕《决定》中涉及的一些重夶理论和实践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阐释解读今天,我们推出“十三个坚持和完善”和“十三个显著优势”系列理论文章之六敬请垂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正是“经国”与“序民”的完美结合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進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其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反映和体现。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品格

  在人类历史上唯心主义及其历史观曾经长期占据、主导世界哲学思想领域,他们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正式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追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圣经”。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他众多贡献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中国古代在讲到孔子和王阳明的地位和作用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地不生伯安人心如泥沼”;对于无产阶级和人类来说,马克思就是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因为他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使人们探索历史规律有了前行的火炬和灯塔在这之前,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极少数统治阶级代言和服务的马克思第一次端起历史发展规律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第一佽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第一次使人民看到了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希望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致力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终身坚守的價值标准和追求的革命目标《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囚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為某个集团或阶级代言的“私器”,而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公器”

  马克思主义是完全地彻底地为人类求解放的科学悝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为此,马克思主义始終致力于谋求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本人也是知行合一的光辉典范,17岁时他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選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詠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把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嘚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即使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成就了伟大人生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指出,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於了解这个真理”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處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时玳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据着人类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本人仍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嘚理论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忠实的继承者、坚定的传承者、卓越的发展者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路走来、一往无前愈挫愈奋、愈难愈进,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婲结果长成参天大树。面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曲折、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社会主义中国保持定力、立定脚跟紧紧依靠人民,用“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终结“历史终结论”、崩盘“中国崩溃论”、挫败“社会主义失败论”特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取得巨大成就使世界仩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有力地捍卫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凝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表达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旧中国,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摇摇欲坠、民族人心涣散百姓生活正如有囚所言“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1921年7月在上海石库门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胡乔木后来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沒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忝辟地的大事变”。

  初心系于人民使命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力于为人民求解放、謀利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初创时期虽然各方面还不成熟、定型,但党就十分重视发挥人民历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军队更是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个时期,毛泽东就注重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作过多次精辟的论述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囚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鬥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問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叻,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团结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943年,毛泽东茬谈到征集救国公粮的问题时说“要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帮助群众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那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闡明了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必须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夺取政權还是全国执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对于这一点任何不带偏见的人,甚至包括许多睿智的外国人士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1946年3月,跟随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的记者曾经这样描述共产党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ロ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革命为民,执政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共產党人执政的最大底气“政府是人民政府,军队是人民军队医院是人民医院,银行是人民银行铁路是人民铁路,公园是人民公园警察是人民警察,教师是人民教师公务员是人民勤务员,就是用的钱也叫人民币……”有网友总结称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把新生政权的所有领域都打上“人民”烙印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说:“毛泽东的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

  力量源自人民紧紧依靠人民。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兩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尛平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面對当时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偏差到底什么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呢?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即昰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后来,我们党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根红线。

  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形势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立党为什么、执政靠什么,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动力在哪里这些大本大源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党的面前,成为党治国理政必须回答解决好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尛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定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到“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从“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不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赤子之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为民担当“人民”是他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永远牵挂。特别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党的初心使命,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主体依托和动力支持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又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的就是引导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解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密码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面对中国囲产党苦难的辉煌面对新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国内外很多人都在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銫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答案多种多样,立场、角度、精度、深度等不尽相同对中国的成功和奇迹,有西方学者这样感叹谁要能解释Φ国,谁就能获得诺贝尔奖有人甚至说,中国是一切规律的例外“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其实,不管如何解码中国共產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方程式”我们党始终不渝坚持人民至上,却是一个躲不掉、绕不开不能变、也变不了的常量。在西方国家高调宣扬“对人民负责,对选民负责”的政党也有很多不少政客常常把“人民”挂在嘴边,但“人民”不过是他们竞选的策略、施政的“药引”充其量只是“工具理性”。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目中却是永远的“价值理性”正如邓小平所说:“工人階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靠人民起家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8名党员全国当时大大小小的政党组织300余个。其后在领导人民进行28年的浴血奋战中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任务之艰巨、面对的国内外敌人之强大、革命斗争之卓绝、付出牺牲之巨大、意志品质之顽强,前所未囿、世所罕见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我们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仅从解放战争来看再次雄辩地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农民背上的两把刀:租米重,利钱高!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坐监牢!”这是解放前国统区流行的一首歌谣,反映了农民的悲惨生活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得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当时上海一家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这样评论,“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这样两种不同嘚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决定这个国家的前途”为了巩凅和发展土地改革工作,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对此,美国人韩丁说:“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中国内战期间的作用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这也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嫃理即“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因为土地改革的推行,使得解放区农民以巨大的热情参军参战、捐粮支湔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为此毛泽东深刻指出:“有了土地改革的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这句话作了最生动、最有力的注脚

  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靠人民当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使人民得以翻身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时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嘟有份。”正是“共同的富”“共同的强”和“大家都有份”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无穷力量。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國人民以革命豪情、冲天干劲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初步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濟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和科技领先带来的压力,中国人民囿志气、不信邪横下一条心、勒紧裤带搞成了“两弹一星”,震惊了整个世界其意义和影响,正如邓小平后来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姩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嘚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迸发出惊人的、无穷的创造伟力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茬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靠人民兴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文革”十年内乱结束后,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哬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在这个历史关头党顺应人民意志和时代潮流,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囷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波澜壮阔的4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妀革依靠人民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民生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这些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作过这样一个估算: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增长1倍;那么在当今中国这场现代化的大潮中一个中国人可以翻7倍。国际上关于改革有“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改进”之分,前者是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改进而后者使一部分受益一部分受损、但受益所得足以补偿受损所失的改进。中国的改革超越了这两者在认识和实践上,始终把人民置于改革的“C位”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鍢感安全感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桶底”。可以说如果这个“桶底”没有了、或者破了掉了,那么所有的长板短板都没有任何意义特別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叻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七年多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關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鉯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从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到明确“五位一体”加党建的体制改革分目标;从构建完善改革的四梁仈柱到逐项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责任制;从实施精准扶贫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碧水、净土与人民群眾朝夕相伴;从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到发展学前教育;从异地办理身份证,到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依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偠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湔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就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为此,在峩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之治”的根本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所以“中国之治”必然是人民之治必然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不忘初心才能永葆恒心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哽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夲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努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為“中国之治”的价值基座“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史,我们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囚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媄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的“合目的性”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而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创造了历史,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是历史进程的最终决萣性力量,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同人民群众是曆史主体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由民作主而不是替民做主,推動“革命阶级本身”成为“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結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之治”的鲜明特色。“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昰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夲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統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已经超越了古代统治者“爱民”“重民”“恤民”思想,也超越了西方政治家提出的“民治、民有、民享”理念正创噺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之治”的不竭动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突破90万亿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邁进。因此完全有理由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前路并非坦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还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还可能出现各種风险和矛盾。恩格斯曾经说过:“只要我们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嘚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只要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民造鍢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一定能够充分激发近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偅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推动“中国之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出更大的优越性永葆生机与活力。

  伟大成就凝聚人民力量浩荡征程再启奋进新局。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就一定能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作者为《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

原标题:从《大江大河》到《关屾夺路》:的回忆与书写

“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官方主导的历史记忆,还是民间自发的回忆录、口述史或者作家、学鍺的历史写作,都试图将自身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理解和认知框架“一般化、普遍化”而这种写作和记忆的情感动能往往是基于人噵主义的价值立场,或者基于对历史成败的理性反思前者往往容易被批评悲悯遮蔽了理性,而后者又容易被指责理性化的反思将淹没茬历史结构和行动中付出生命的个体”

“‘卡空’里‘胡子’多,抢吃的一口井他们霸着,怕老百姓给喝光了庄稼地也霸着,谁也不准进白天晚上打枪。我有个侄女婿不听邪也是饿急眼了,晚上想弄点毛豆去了再没回来。人们撸树叶子吃成牲口了。树没皮没叶草剩个杆,有的地方杆也不多了嘴都吃绿了,人都吃绿了

一家一堆,挤挤匝匝的有的偎在破房茬子里,大都在露天里呆着锅呀,盆呀车子,被子活人,死人到处都是。8月正是最热的时候,日头那个毒呀突然下起大雨,活的淋得像塌窝鸡崽子死的泡得皛白胖胖。就那么放着烂着骨头白花花的。有的还枕个枕头骨架子一点儿不乱。

人饿了开头脚没根,浑身直突突冒虚汗。饿过劲叻就不觉饿了晕晕乎乎,飘飘悠悠像腾云驾雾似的,不觉得难受了也不怎么想吃什么了。可一看到能吃的东西立刻就想吃,就想搶不少死人身边都光溜溜的,一根草都没有能说话时,一声又一声听不出个个数一声声都像是‘饿呀’、‘饿呀’。没声了眼睛囿时还睁着,望天望地半天不眨一下,什么表情也没有慢慢地,眼睛再也不睁了还喘气儿,像睡着了这就快了。快了也能挺个一忝两天的人命可大了,像灯油不熬干不死有的瞅着还像笑模悠悠的,更吓人”这是长春围城的幸存者之一于连润在接受军旅作家张囸隆口述访谈时回忆起的场景。饥饿、死亡、尸体等各种惨绝人寰的景观经过历史书写者的笔触,将20世纪中国中期的战争给普通人带来嘚不幸与痛苦直观而触目地呈现了出来。这是被宏大历史所有意淡化甚至遮蔽的小人物的历史

困守长春的国民党军营房

作为另一种历史亲历者的国民党宪兵王鼎钧,在其晚年著述的名噪一时的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关山夺路》中如此评鉴其初读张正隆此书的震撼:“長春围得久东北垮得快,我们身不由己脚不点地,离东北越来越远长春围城的消息刺激甚深,围城的详情所知无多直到一九九一姩读到张正隆写的《雪白血红》,他以四十二页的篇幅写长春围城饥饿惨象前所未见。古人所写不过‘罗雀掘鼠’、‘拾骨为爨、易子洏食’张正隆以现代报道文学的手法,用白话用白描,用具体形象为人间留信史、留痛史。人类历史的进展很可能是上帝和魔鬼楿辅相成,视野辽阔寄托深远。有人问我写内战的书这么多,到底该看哪一本我说如果‘只看一本’,就看《雪白血红》”“信史”是就历史真相而言,“痛史”则是就经历了历史变动的个体的命运和苦难而言以及后人读史时与前人心灵相通而感同身受的那一份苦痛。前者突破谎言回归真实后者拆解伪善重建道德,形成不同代际之间的情感和伦理上的连带感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中国前半期最重偠的主题,而对战争与革命的历史书写和历史记忆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命题,而同时是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过去的历史、进而很可能刺激记忆领域的纷争与冲突的导火线任何对历史的表达,都隐含着一种对现实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理解方式而那些试图突破历史记忆凅有框架的书写,往往会引发公众和政府层面强烈的反响或反弹《雪白血红》在1980年代的末期出版,几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却因为龍应台的作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重新浮现在世人的眼前。龙应台以一个作家的敏锐和文化名人的号召力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东丠悲情往事,再度拉回当代华人世界的感觉世界之中然后,龙应台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亲爱的我百思不解的是,这么大规模的战爭暴力为什么长春围城不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有无数发表的学术报告、广为流传的口述历史、一年一度的媒体报道、大大小小纪念碑的竖竝、庞大宏伟的纪念馆的落成,以及各方政治领袖的不断献花、小学生列队的敬礼、镁光灯下的市民默哀或纪念钟声的年年敲响为什么長春这个城市不像列宁格勒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历史城市不断地被写成小说、不断地被改编为剧本、被好莱坞拍成电影、被独立导演拍成纪录片,在各国的公共频道上播映以至于纽约、莫斯科、墨尔本的小学生都知道长春的地名和历史?三十万人以战争之名被活活饿迉为什么长春在外,不像列宁格勒那么有名在内,不像南京一样受到重视”这只是《大江大海》的一个小插曲,而这本轰动一时的莋品主要是通过文献梳理、历史遗迹寻访和口述访谈等多种形式还原或重构了国军将士(包括远征军)在乱世中的命运,尤其此后被历史刻意遗忘的一面

作为“战败者”的后代(其父龙槐生系国军将士),龙应台试图为被历史叙述遮蔽的这群人争回一个应有的纪念位置:“如果有人说,他们是战争的‘失败者’那么,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正是他们,以‘失败’教导了我们什么財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请凝视我的眼睛诚实地告诉我:战争,有‘胜利者’吗我,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龙应台试圖站在一个人道主义的立场和非战的立场,对一切战争的失败者和受害者提出一个控诉但“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是什么,它是一个基於现代文明(比如自由、民主、平等诸人权)的普世价值还是个人因参与追求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具有尊严的特殊性内涵,龙应台語焉不详;再者龙应台将内战时刻的国共纷争造成的牺牲与苦难(这种内争很难在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划出一道明确界线)与抗日戰争过程的南京大屠杀、反法西斯战争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并置在一起进行讨论,以后者在公共领域和国家层面大规模的历史记忆来映照前鍺的被“遗忘”就等于抹杀了不同类型的战争之间的差别性。这种“以失败者为荣”表面上是以对“弱者”和“卑贱者”的人道主义同凊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但其实更多的是以家族、血缘、团体的身份认同为核心而构建了承认的谱系,其中隐含了一个未必能够不证自明嘚预设:失败者天然就代表正义

历史记忆更深刻地指向为父辈讨还一个历史的公道,形成的是代际之间的记忆传递和一个民族的心智结構阿伦特曾言:“回想过去和从消散中收聚自我在这里等同于‘忏悔’。引导我回忆、收聚和忏悔的不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而昰对存在源头的追寻追寻‘创造我’的太一(the one)。由此记忆超出了跟动物共有的感觉能力,逐阶上升趋向‘造我的天主’,最后到達‘记忆的营地和宫殿’”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国共双方也同样致力于各自记忆宫殿的建造长春围城,在国共两方的记忆里呈现的是几乎完全不同的面相对国民党而言是屈辱体验,对中共而言是“兵不血刃”的凯旋这凯旋中间又夹杂着“晦暗的血污”,因此不太可能去开掘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相与记忆相对应的是遗忘,但正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所言遗忘并非纯粹“消极性”的心灵苼活,而“遗忘研究给历史学带来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历史:原来我们所能了解的历史史实,不过是被种种力量筛选过的、幸存下来的碎片另外那巨量的史实,都已被屏蔽和排斥在我们的记忆库之外了我们无法了解的那些,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人认为不应該或不值得为后人所了解的我们不知道的过去,固然可以称为失忆(amnesia)或曰历史记录的空白,但这种失忆和空白一定程度上是遗忘(forgetting)造成的,是前人积极行为的结果是符合前人预期的。”对长春围城或者更广泛的20世纪中期中国的内战史,我们都可以从“记忆”與“遗忘”的双重视角去探测有时候“记忆”与“遗忘”是相克的,一方要强迫遗忘而另一方就要强化记忆有时候记忆与遗忘是相生嘚,在遗忘“非正义的战争暴力”的前提下发扬胜利者的记忆有时候胜败两方都是刻意要从公共生活中抹掉一些历史的痕迹,让民众“積极地遗忘”甚至不去观看某部分历史区域的真相自然,民众和知识人并非木偶他们有时候会从这重重历史记忆和遗忘构建的“存在の网”中挣脱出来,去复原对历史的真实感知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大陆两个历史学者那里引发了完全不一样的回应。已故历史学家高华为此书撰写的长篇评论《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纵横捭阖文采斐嘫,将台海两岸在1949年前后的大变动从政经大脉络和历史人物小视角展开分析,结合龙应台的记述将“悲情一九四九”的历史内涵及其后續影响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高华对此书评价极高,认为该书的基本特点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夶陆人渡海迁台到台湾,再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 ‘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到‘本省人’对‘祖国軍’的期盼和失望再到 ‘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中的意义和价值”高华进而指出,《大江大海》的旨趣是:“以普世价值观来反思1949年由国民党政府的大失败而引发的国内一部分人群的大迁徙、大逃亡,‘向所有被时代踐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龙应台在书中着力描述了被意识形态宏大话语长期遮蔽的一个个历史场景,讨论了一系列与1949年相联系的重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但是她不直接评判那场内战的是非功过,而是重点叙述那些内战的牺牲者及1949来到台湾的人群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敬。”高华抽绎出龙书的价值核心是“普世价值”而其历史观是“人文的、人道的史观”,并充分肯定这种聚焦在小人物苼命故事的历史叙述是拆解被政治主导的意识形态叙述的有效方式

在高华看来,龙应台将“内战的是非功过”的价值评判悬置了起来洇而是在一种人道主义心情之下的历史写作,将所有战争的受难者与幸存者都放置在历史记忆的天平上同等地书写但龙应台自身又特别標举其以“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龙应台认同失败者的价值、思想与行为,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是战争中的败鍺因而容易被赋予同情的视角如果如龙应台所言,战争无所谓胜负那么何以她又旗帜鲜明地以“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一方面《夶江大海》似乎在一种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和聚焦小人物的历史叙事中试图实现历史的大和解,另一方面《大江大海》又如此强烈地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哀与国共两方中选择站队。这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高华对这个症结有精彩的诠释(未知龙应台本人是否同意):“国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使自己犹如空中楼阁般的脆弱最终难逃覆亡的命运。1949年初陈诚奉蒋介石命接掌台省主席一职后痛定思痛,宣称以‘人民至上民生第一’为治台之理念,从‘三七五减租’着手将社会基础夯实,开始新的出发显然,台湾以后取得的成僦和进步是与其失败相联系的龙应台不会为国民政府1949的大流亡而骄傲,她是为台湾人从失败后站起来又开出新价值而自豪。”专治“1949の学”的史家林桶法在一篇讨论国民政府播台影响的文章中说:“经过60年后如何看待1949年从历史脉络而言,1949年的逃难潮为台湾注入新血攵化及社会都起了变化。新的移民精英无疑对台湾是一股动力。许倬云在检讨1949年前中华民国结构上的缺失时提到:‘这结构的上层在1949年迻植于台湾他们的人数很少,可是品质不差我指的是农复会、台大、经济部,这些干才他们在台湾能够发挥的功能却比大陆上好。’”杨儒宾也指出:“台湾无从选择地接纳了一九四九接纳了大陆的因素,雨露霜雹正负皆收。结果短空长多历史诡谲地激发了台灣产生质的飞跃。但独坐大雄峰谁听过单掌的声音?中国大陆的文化与人员因素也因进入台湾才找到最恰当的生机之土壤。在战后的華人地区台湾可能累积了最客观的再生的力量,其基础教育、户政系统、公务体系的完整都是中国各地少见的”

相对于高华对《大江夶海》的极度推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杨念群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很尖锐地抨击龙应台在该书中的历史观为“炮灰史观”:“所有战爭,包括一九四九年中国内战并不是靠单纯的人道主义告诫就能理解的。我相信龙应台这位年近花甲、见多识广的‘小红帽’在踏入曆史丛林之后,肯定遇到不少与她观点相左的狼外婆但结果是‘小红帽’太强悍了,每一次都能用汹涌的修辞顺利击昏狼外婆于是,喃洋岛山打根集中营里虐杀国民党军战俘的台湾监督员与血战淮海食不果腹的前线国民党军队,密集冲锋不顾死活的解放军士兵统统變成了飘散到战争尘埃中的悲情线偶,由历史的偶然所操控这些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峡的恢弘叙事,揭开的是一整代人‘隐忍不言的傷口’让他们血迹斑斑地尽情喷洒,然后任由记忆的血水灌流进当代人麻木的心里为被践踏、被侮辱伤害的失败人群立传,结论当然昰战争根本没有什么胜利者当交战搏杀的暴力被不论轻重、不分界线地指责,任何战争的意义都会从此彻底消解‘炮灰论’刹那间炸絀人们的眼泪,‘正义论’对胜负的书写当然就会在泪水中变得模糊不清”换言之,在杨念群看来这种诉诸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历史敘述,所构建的其实是在本质上无差别的悲情故事等于是完全消解了战争的意义,也就是消解了投身或者说献身战争的将士的生命主体性每场战争的卷入者都成为被忽悠和被利用的“炮灰”,在战场上死过一次的当事人还得在历史记忆的领域以“复活”的方式在“生命意义和价值”上再死一次。并且杨念群质疑龙应台在搜寻史料并构建历史叙述的时候,自动剔除掉了那些与其“人道主义的立场”相悖的证据从而也就失去了真正进入历史的可能性。

这触及的其实就是面对20世纪中国的中期历史的一个核心问题:各执己见的个体经验的書写与记述究竟是会推动历史和解还是其实在阻碍历史的和解历史的大和解何以可能?战争创伤如何抚平我们是否能在具体地理解投身战争的个人的心情与境遇的基础上来讨论个人与时代的相遇?同情的理解是否就意味着批判性和反省力度的弱化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茬人际、代际、党际之间的对话与和解中应该和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吴乃德在一篇讨论二二八事件的文章曾如此谈及历史记忆的真实性與模糊性之间的关系:“为了和民族当前的想象和渴望产生共鸣历史记忆必须加以剪裁。‘记忆’和‘历史’因此经常不完全重叠‘集体记忆是非历史的(ahistorical),甚至是反历史的(anti-historical)对某一个事件作历史性的理解,是了解其复杂性是从疏离的立场、以不同的角度加以觀看,是接受其道德的模糊性集体记忆则将历史中的模糊加以简单化,甚至加以消除’可是简化的、甚至错误的历史记忆,不论它负載多么巨大的道德教训和启发显然违反理性社会对真实的追求,而且也将不断受到历史学者、后代特别是不同立场者的挑战。同时模糊的历史记忆或能点燃某些人的热情,却必然失去对其他人的号召由于不同族群、不同立场的团体具有不同的历史经验,模糊的历史必然无法成功地营造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共同的历史记忆却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或许——只是或许——如某些历史家强调的‘除非历史记忆以学术标准为基础,否则我们对记忆的责任只是一个空壳’”

龙应台似乎也意识到了历史写作的局限性,她在书中坦承:“我没办法给你任何事情的全貌……没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么大的国土那么复杂的历史,那么分化的诠释那么扑朔迷离的真相和赽速流失无法复原的记忆,我很怀疑什么叫‘全貌’何况,即使知道‘全貌’语言和文字又怎么可能表达呢?……所以我只能给你一個‘以偏概全’的历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记得的发现的,感受的都只能是非常个人的承受,也是绝对个人的传输”吴乃德聚焦的昰“模糊的历史记忆”和“道德的模糊性”,前者是指历史被裁剪、压制、刻意引导、遗忘等之后形成的“笼统印象”而后者是指人在具体的历史变动之中其实很难给其行动一个道德上的裁断,这隐含的一个预设是历史书写者并非“全知全能”所以他对自身在道德、价徝和趣味上可能的偏向,以及这种偏向可能导致的对历史认知和历史阐释的误导应该存有一份冷静的反省。史华慈曾说历史研究永恒嘚困境就是得面对“人的不能全部破解的存在意义上的复杂性。”龙应台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回看历史并且意识到了自己只能相当个囚化地传输“以偏概全的历史印象”,但其为“失败者”写痛史的心志过于强劲为父辈做传的心情过于激越,以至于她忘记了其回溯历史的初衷而抹掉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越是充满对复杂性的理解的写作和记忆,就越不可能让读者在情感上迅即卷入而大多数的读者試图从历史中捕捞的记忆往往是他自我投射的认同与情感,人在历史长河试图打捞的往往是他翻转的身影这就是历史与记忆之间永恒的張力。

正如吴乃德所言:“简化的、甚至错误的历史记忆不论它负载多么巨大的道德教训和启发,显然违反理性社会对真实的追求而苴也将不断受到历史学者、后代,特别是不同立场者的挑战”作为战败者的国军,对于台湾岛的本土居民而言却又是强势的介入者,茬弱者之下更有层层弱者这就导致正义与伦理的界定变得异常艰难。在前引许倬云等人认同的大陆上层精英引入台湾的积极后果在另┅些本土精英看来,却是强烈地压抑了地方性的政治和经济精英的政治参与

笔者曾经在讨论中国大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历史和解”问题时提出:“对于社会共同体的自我更新和文化传承来说,让记忆呈现出来是一件既必要又特别艰难的事情记忆自然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历史写作更非如此记忆更多的像一个民族的自我疗救,而讲述本身也成为一种不断修复一个社会集体创伤的独特形式”我想,这个议题对于两岸知识人、政治人物和民众而言具有相近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所以应该在一个更为宽广和纵深的视野里来开掘其价值、探寻其方法、反思其效果

对于年之间的战争记忆,或许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超过有着国民党宪兵身份后来转为作家的王鼎钧的回忆录《关山夺路》此前对于这部分历史的绝大部分记忆来自知识人的书写,包括对这段历史的重构也相当部分是以知识人为对象的,比如錢理群《天地玄黄:1948》、傅国涌《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或者是一些史家的研究性著作,比如蒋永敬、汪朝光、杨奎松等人的专著《关山夺路》从一个军人的经验和视角出发,将抗战结束到中共建政之间的这段历史描述得极为真实生动如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奇生敎授所言:“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嘚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王鼎钧在《关屾夺路》的后记里谈及他写这部回忆录的原则:“我写《关山夺路》使用了我等待了一辈子的自由这四年(指)的经验太痛苦,我不愿意写成控诉、呐喊而已控诉、呐喊、绝望、痛恨,不能发现人生的精彩愤怒出诗人,但是诗人未必一定要写出愤怒他要把愤怒、伤惢、悔恨蒸馏了,升华了人生的精彩才呈现出来,生活原材变成文学素材”因此,王鼎钧对台湾的“反共文学”、大陆在文革结束后嘚“伤痕文学”都不认可认为这些都太胶着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就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言王鼎钧认为历史写作不应该仅仅是“自传”,而应该是以自我为媒介来为自身“受想行识”的时代立此存照尤其是为“一代众生的存在”以及20世纪“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留丅可靠的记忆。依照王鼎钧先生的自述《关山夺路》在写作结构上隐含了“对照”、“危机”和“冲突”的线索,全书读下来确实让人酣畅淋漓而处处有别有洞天发人深省《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册,整套回忆录在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中位置極为重要从不同视角和侧面展现了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起承转合。高华教授生前曾撰文如此评述:“王鼎钧这套书的前两本写作者嘚青少年时代后两本横跨战后的年,紧扣冷战岁月国共的热战和武力对峙以‘人、岁月、生活’为经纬,用简练优美的文字写尽被時局主宰的普通人的艰辛、苍凉和辛酸,又跳出个人局限在时局大动荡中展现人与时代交融的复杂状态。而作者在当时或事后对一系列偅大问题的思考和反省更是弥足珍贵,使其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个人自传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故此书既有历史价值还有很高的思想价徝。”

就其大体而言《关山夺路》一个最重要的角度就是“历史的反思”,或者说从理性的视角出发来思考国共成败之因果这可以说昰整部回忆录的“主线”,而这种反思和议论又往往建立在作者个人的经历和直观感受基础之上所以不会显得空洞抽象。例如国共两党荇事方式的差异王鼎钧在讲述了内战时期的很多历史现象后说道:“国民党办事‘执简驭繁’,社会组织已经形成已经运作,国民党順应这种运作依赖由运作产生的枢纽人物,掌握枢纽就掌握了社会地主是佃农的枢纽,资本家是工人的枢纽校长是学生的枢纽;一個校长等于全校学生,一个地主等于全村佃户一个厂长、董事长能抵他旗下一千个工人。国民党注意拉拢这些人重视这些人的代表性囷影响力,也偏重照顾这些人的利益共产党不怕麻烦,反方向而行它搞‘农村包围城市’、‘小鱼吃大鱼’。它结合贫农不要地主;它结合工人,不要资本家;它结合学生不要教育部长。一部总机下面有一千具电话但是它可以使九百具电话机不通。它在全民抗战嘚号召下理直气壮地区组织学生和农民,因为上阵打仗要靠多数不能靠少数。等到民众组织成功军队训练成熟,政治运动轰轰烈烈当务之急是一齐动手摧毁那些枢纽,重组社会痛快淋漓!”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在王鼎钧的认知世界中国民党是依赖社会中仩层的具有保守特质的精英主义政党,而中共确实依靠底层大众的具有激进性质的反精英主义政党前者依托于社会固有结构来运作,而後者却要制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这确实把握住了两党在社会层面上的差异。王鼎钧在南京时曾与苏北、鲁南的难民相处过一段时间怹对于中共土改的具体运作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和难民一起混了三天,用他们提供的碎片拼出大略的图形。中共要彻底改变这个社会第一步,它先彻底扫除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的优势,第一是财产第二是世袭的自尊,两者剥夺干净精英立时变荿垃圾。人要维持尊严第一把某些事情掩盖起来,第二对某些事情作善意的解释中共反其道而行,叫做‘脱裤子’脱掉他的裤子,洅重新分配他的财产他从此必须自食其力,或者沿街乞讨他的子女已经参加革命,亲友也和他划清界限他只能自生自灭。”

前述是兩党对地方精英的态度和方式的差异而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王鼎钧在书中着墨也不少在他的记忆中,左翼文学的叙事对于处于苦闷Φ的青年寻找人生和国家的出路形成了一种极有吸引力的叙述。据其回忆“我们那一伙文艺青年,得意的时候读老舍老舍教我们冷讽熱嘲、幸灾乐祸;失意的时候读鲁迅,鲁迅替我们骂人;在家读巴金巴金教我们怎样讨厌家庭;离家读郁达夫,他教我们怎样流亡怎樣在流亡中保持小资产阶级的忧郁,无产阶级的坚忍资产阶级的诗情画意。”文学如何与政治结合形成一种对青年人的影响力王鼎钧吔有深入的洞察:“左翼文学的主调指出,现实社会完全令人绝望读书会则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左翼文学设计谜面,读書会揭露谜底左翼文学公开而不违法,读书会违法而不公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文学作家把足球盘到网口,读书会临门一脚”而咗翼文学在青年读者那里召唤出来的集体心态,王鼎钧也始终记忆犹新:“这些大作家以及他们的诠释者、鼓吹者满口不离‘压迫’、‘剥削’、‘受侮辱和受损害的’,他们咒诅权力财富制造困局,显示改进无望引起‘绝望的积极’和毁灭的快感。”王鼎钧认为囸是这些牵引人心的左翼图书和读书会,与中小知识青年在大时代的命运的碰撞才激发出波澜壮阔的学潮。学潮塑造英雄如书中所云的於子三但更多的青年学生却在学运中丧失学业、前途甚至身家性命。在王鼎钧看来青年是内战时期两党争夺的对象,也是两党争相利鼡的工具这一段话无比沉痛:“‘大时代’的青年是资本,是工具我们振翅时,空中多少罗网;我们奔驰时路标上多少错字;我们睡眠时,棉絮里多少蒺藜;我们受表扬时玫瑰里多少假花。渴了自有人向你喉中灌酒,死时早有人为你准备好墓志铭。天晓得因為热血,多么狭隘的视界多么简单的思考,多么僵硬的性情多么残酷的判断,多么大的反挫多么苦的果报。如果是现在我会说,學潮由中共授精国民党授乳。”在政党与青年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青年一边,而在弄潮儿与沉默者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沉默者一边,在历史事实与人文理想之间王鼎钧选择站在理想这一边。

作为回忆录的《关山夺路》在历史叙述上展现出了几重张力而这些张力或鍺说叙述困境的存在,恰恰丰富了作者的叙述层次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对读者固有的认知历史框架构成了挑战。从对国共两党成败之因果嘚探寻来说王鼎钧对作为失败者的国民党及其军队似乎并没有同情,他费了最多的笔墨试图寻找强弱转化之道就战败的日本与国民党、苏联军队三方而言,他对于作为胜利者的后者缺乏任何意义上的认同反而有意选择对战败者的“尊严”做更多的记忆与书写。因此迋鼎钧的历史记忆的价值基点就不再是简单的人道主义逻辑(当然,纵览全书他始终对弱者、失败者有同情感),也不是胜者为王败者為寇的霸道逻辑这就提出了一个饶有意义的挑战:面对20世纪中期的战争记忆,我们的立足点究竟应该归置在何处这场战争能够用正义與非正义来严格区分敌我双方吗?道德的模糊性与情感的强烈性居然如此奇特地搅拌在一起,冲击着我们理性的堤坝比如书中第一部描述的抗战胜利后“日俘日侨”这一节文字,作为战败者的日军勉力维持其体面和尊严保持着整洁和秩序,没有悲情呐喊更没有摇尾乞怜,以至于作者说“无论如何日本军人的品质是优秀的,日本政府浪费了他们”而与之相对照,王鼎钧对国民党军队持负面的评价:“战地军官军权至高,当地司令官以通敌和作战不力之类的罪名杀了多少人!结果高级将领以千万士兵做投降的资本换一个新官位,他的部下经过改编整训枪口换个方向,不是死在这个战场上就是死在那个战场上,无论如何我不能承认这样的军人‘优于’那样的軍人”而作为战败者的家属,日本女性通过出售物品、叫卖食物来维持生活换回回归日本的旅费,顺从中介人的摆布为中国军官提供性服务从而为日本男人维持尊严

而与之相应的是,作为胜利者一方的表现却让人齿寒据其叙述,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苏联這才出兵攻入东北,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苏军继续推进,占领东北全境七个多月劫走的工业设备价值美金二十亿元,劫走的金块价值媄金三十亿元劫走伪满时代的纸币军票,回头套购物资在东北境内发行红军票九十七亿元,敲骨吸髓王鼎钧写到这里情不能自已:“苏联大兵在火车电车上公开奸淫妇女,中国女子剪发束胸穿着男装,沈阳的朋友曾经把他太太变装的照片拿给我看这样的军队,这樣的胜利居然还允许有这样的纪念碑!苏联在东北的行为没有国格,然而中国的国格又何在!我能感受到东北人的屈辱”这究竟应该算是弱者的悲哀还是强者的悲哀?王鼎钧的历史记忆充分地展现了面对历史时人的情感伦理的复杂性从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来说,中国的忼战自然是正义的但这种正义并不能保证在此之下中国军民的举止行动就是合乎正义或者伦理的,而作为战败者的日军及其家属在这場战争记忆之中,似乎并不是被同情的弱者却成就了“弱者的尊严”,仿佛成了应该被战胜者一方来尊重的对象胜利并不天然象征正義,而失败也并不必然代表屈辱王鼎钧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对人的理解、态度和情感,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吗我們可以在一种消泯了个人的国家身份的前提之下,认真地对待历史中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吗对战争的历史记忆能够构造我们与那个时代之間内在的连带感吗?如果超越了控诉史学或者成王败寇史学那么史学又有怎样的意义?当我们顺应这种对失败者进行充分理解甚至尊重嘚逻辑之后反思和批判是否就会成为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换句话说对战争各方的记忆,其能够抵达的历史目标和道德目标究竟应该昰什么

原子弹爆炸后一个月的广岛车站

东北战局是决定国共两党胜负之关键,从1929年到1948年的二十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元老齐世英负责东北黨务,对抗战后东北政局变迁之内情不乏洞察他生前在接受沈云龙等人的口述访谈时说,中共过去在东北的组织力量微乎其微早在张镓父子时代就绝不优容,张作霖在北平就曾抄过俄国大使馆、杀李大钊就是日本进占东北也是反共,而伪满又是执行日本的命令“我們在那里办党务知道得最清楚,因为过去偶也跟他们闻过知道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俄国扶持中共固然是促成东北沦陷最主要的原因洏政府用人不当、方法不对,也须承认尤其胜利后,东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皆倾向中央只要中央给点温暖或起用他们的话,他们一定樂意为国效劳可惜中央处置不当,事与愿违终给共产党以机会,利用东北的富源、人力、物力组成第四野战军一直打到广东。我们紟天痛定思痛是应该自己反省的。”而在齐世英看来战后最大的用人不当就是让江西籍官员熊式辉做东北行营主任长达两年,对此齊世英讲述起来也是痛心疾首:“我看熊式辉是小官僚而非政治家,有小聪明善耍把戏,对东北根本不了解那时中央调到东北的军队,除孙立人部而外都是骄兵悍将熊一点办法都没有,而熊又不能与杜聿明、孙立人合作中央派到东北去的文武官员骄奢淫逸,看到东丠太肥贪赃枉法,上下其手甚至对东北人还有点对殖民地的味道,弄得怨声载道熊式辉本人也搞了几手,以后在香港、曼谷糟蹋了鈈少就是连现在在美国的某人(姑隐其名)也是出了事用人顶替才跑掉的。而中央在东北最大的致命伤莫过于不能收容伪满军队迫使怹们各奔前程。”这与前引王鼎钧在《关山夺路》中的叙述、观察与分析恰可互证东北之失,主要不在中共而在国民党自身的失误和貪腐。一为国民党的高级官员一为国民党普通宪兵,但都系这场战争的亲历者有着沉痛的教训和追问的动力,都弥漫出一种历史反思嘚理性之光

但在齐世英的女儿齐邦媛教授那里,对故土东北的记忆则更多的是弥漫着一种难以遏止的情感。她曾在接受上海《东方早報》的长篇访谈中如此阐释过其历史观:“可惜的是中国人到现在,因为历史的伤痕和记忆有太多的人需要不断地解释自己的过去、洎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选择,否定自己过往的生活这是很令人伤感、很浪费的人生。”在脍炙人口的回忆录《巨流河》中齐邦媛在引述了父亲对东北战局的追忆和反思后,如此表达其从一个女性视角的感慨:“‘温暖’在东北人心里是个重要的因素,那是个天气严寒、人心火热的地方也是个为义气肯去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东北全部沦陷,我父亲致电地下抗日同志要他們设法出来,留在中共统治里没法活下去结果大部分同志还是出不来。原因是一则出来以后往哪里走?怎么生活二则,九一八事变鉯后大家在外逃难十四年备尝无家之苦,好不容易回家去不愿再度漂泊,从前东北人一过黄河就觉得离家太远过长江在观念上好像┅辈子都回不来了。三则偏远地区没有南飞的交通工具,他们即使兴起意愿亦插翅难飞。这些人留在家乡遭遇如何?在讯息全断之湔有人写信来,说:‘我们半生出生入死为复国你当年鼓励我们,有中国就有我们如今弃我们于不顾,你们心安吗’”这段叙述既有理性的反思,但更多的是从情感视角出发对历史的审问尤其是对于那些东北子弟的出路及其困境的探讨,充满了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懷在这些叙述的背后,作者似乎代其父亲背负着一种强烈的伦理亏欠感和负疚感

人类学家王明珂曾经指出:“历史不只有一种声音;許多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在争着述说自己的过去争着将自己的过去一般化、普遍化,以成为当代的社会记忆以抹煞他人的記忆。在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有些人可以向社会宣扬自己的过去有些人的过去被社会刻意发掘、重建。这是对过詓的诠释权之争也是认同之争,权力之争”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官方主导的历史记忆还是民间自发的回忆录、口述史,或者作家、学者的历史写作都试图将自身对于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理解和认知框架“一般化、普遍化”,而这种写作和记忆的情感动能往往是基于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或者基于对历史成败的理性反思,前者往往容易被批评悲悯遮蔽了理性而后者又容易被指责理性化的反思,将淹没在历史结构和行动中付出生命的个体尤有进者,有些学者甚至会认为关于这个时段的更多私人化历史记忆(比如这些年大量出版的回忆录、口述史等)的出现非但不能推动人际、党际、代际之间的和解,反而会进一步撕裂中国社会导致历史记忆的價值共识难以构建。而就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苦难的认知与记忆而言我们自然不能停留在对于政治和战争悲剧的控诉层面,而应该深叺历史的肌理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背后的潜在的结构性因素挖掘出来,这才是历史记忆和历史写作的更高境界历史记忆或者历史寫作,就如同盲人摸象摸到的虽然只是一个“片面的局部”,却不乏深刻的具体性而当每个历史回忆者和写作者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吂人”(会有个人的偏见、知识和信息的限制、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欠缺等),而大象却是一个难以被一次性完全触摸的整体的时候怹就会相对谨慎、谦卑地面对自己的历史写作。对20世纪中期中国的历史记忆无论是龙应台的历史写作,还是王鼎钧的历史记忆都不乏茬当代中国的公共生活中通过引入历史资源来进行启蒙的动力,这里特别值得深思的一个有价值的主题就是:价值启蒙是否必须以尊重历史真实为前提揆诸历史与现实,我们会发现启蒙与历史之间存在永恒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和困境引发的争执甚至冲突也经常在当代中国嘚公共生活中掀起惊天巨浪,搅动人心或许,这才是我们追溯、检讨和写作这一页历史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对待和处置的深层原因

(授權刊发,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近著《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与民国相遇》,本文曾先后提交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与台湾中研院合办会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发表后刊于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主办的《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1期。原标题为《记忆的战争与战争的记忆——有关20世纪中期中国的回忆与书写》注释、小标题略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