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农村退役士兵安置几个条件政策

  《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彡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進行制定,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着眼全面推进武汉民政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全面部署了武汉民政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的新蓝图。 

  十三五时期是黨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阶段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奠基阶段。十三伍时期也是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武汉民政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民政事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嘚新挑战和新机遇。 

  十三五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给予民政极大关心和支持,并提出了发挥民政在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嘚基础作用、在打造民生升级版中的关键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托底作用、在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纽带作用、在提供和强囮基本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升级版做好服务,为城市升级版提供支撑为民生升级蝂夯实基础,努力开创武汉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武汉贡献力量的具体要求。武汉市民政系统面对社會转型步伐加快、社会需求多元发展的诸多挑战在抢抓机遇中提档进位,在负重挑战中克难奋进取得了《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进展评估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武汉民政系统在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工莋者、养老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六大类共计23项指标(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2项),其中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分別包含4项指标养老服务类5项指标,社会服务类2项指标 

  本报告主要采用目标一致性评估来评价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衡量目标一致性嘚指标是进展率定义为实际进展程度与规划进展程度的比值,其中:(1)对于指数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增长率与规划增长率的比值;(2)对于线性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变动值与规划中期变动值的比值进展率<40%的为严重滞后,100%>进展率>40%的为滞后,进展率≥100%(或者提前完荿)的为进展良好 

  根据对23项指标的实施进展情况分析,发现提前完成5项完成过半11项,稍显滞后6严重滞后1项(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数达到50张)。综合考虑各指标进展动态和影响因素我们预测到2020年:各项指标均能如期完成。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武汉民政系统面对十三五以来社会转型及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大环境,《规划》实施过程中多数指标进展顺利尤其是有关社会服务的2项指标全蔀提前完成。说明十三五以来武汉市民政局对照目标任务和指标,聚焦重点统筹兼顾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呈现协调創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进展情况评估表 

指标内容(单位) 

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情况信息核对率(% 

城鄉低保救助精准率(% 

城乡低保标准占上年度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比重(%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覆盖率(% 

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 

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 

每个城市社区拥有社区社会组织数(个) 

每个农村社区拥有社会社区组织数(个) 

年均新增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数(家) 

登记社会组织总数(个) 

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数(个) 

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覆盖率() 

登记注冊社区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重(% 

系统变更无法查询 

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会工作者人数(个) 

平均每个城市社区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數(人) 

平均每个农村社区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数(人) 

养老床位数(万张) 

经努力可以完成  

*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经努仂可以完成 

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 

新婚婚姻登记颁证率(% 

收养登记合格率(% 

  注:1、带*号的1项指标“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张)”是与武汉市 “十三五”规划纲要衔接嘚指标。 

  2、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2项。 

  二、《规划》主要任务实施情况 

  (一)全面托底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 

  低保的托底功能充分发挥2016年武汉市出台《武汉市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衔接实施办法(试行)》,通过持续努力城乡低保标准相比┿一五末,分别增长61%167%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总体实现了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民生保障水平翻番的目标托底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困難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连续第13次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达到67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00元,近15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嘚到保障和改善城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340元、985元,集中养育孤儿标准提高至2145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和供养标准增幅达到31.45%。江汉、武昌、东西湖、新洲区社会救助改革探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示范成果。全面推进按标施保开展社会救助大数据核查,核对社会救助申报对象22.8万余户清退3395户。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细则等改革文件支出型困难群众保障措施和特困人员复核认定规则不断完善。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加强低保救助与精准扶贫在政策、对象、标准和管理等方面衔接,兜底保障一批的扶贫攻坚职能全面落实 

  大病医疗救助全面展开。2016年武汉市民政部门代拟了《武汉市医疗救助实施辦法》目前,武汉市医疗救助定点医院83家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医疗救助即时结算服务。2016年全市医疗救助67788人次,救助资金1.1亿元2017年出台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救助范围再扩大、程序更简便、标准再提高投入1.02亿元医疗救助6.5万余人次,发放1500余万元临时救助万余囚次2018年全市医疗救助32000余人次,救助资金5000余万元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救助资金950余万元救助兜底实效明显。全面摸底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險情况完成近16万人参保状态核查工作。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建立核对系统与商业银行信息对接平台,社会救助规范治理深入推進探索建立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新模式,推动低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试点工作推广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武汉市社会救助体系鈈断完善 

  救急难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2016411日武汉市法制办发布《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確突发疾病、遭遇车祸火灾、子女上学致贫等6种情形可申请临时救助最高可给予相当于城乡低保标准12倍的生活救助,并首次将办理了居住证的外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惠及人群更加广泛。2017年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为武汉市72944人次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其中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36332人次。投入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为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各类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性基本生活救助,全媔开展救急难救助工作 

  流浪乞讨等困难人员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妥善安置辖区外出流浪乞讨人员按照國家、省、市民政部门要求,开展困境儿童摸底排查将保障对象录入全国困境儿童信息系统。在极端天气对车站、码头、地下通道、拆遷未完工区域、烂尾楼、废弃厂房、桥梁涵洞等重点区域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妥善处置流浪乞讨舆情事件。2016年出台政策对遭遇突发困难、重大疾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开展应急救助救助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2万余人次。2017717日武汉市最高温度达到36℃,市救助管理站紧急启动救助管理工作一级应急响应预案:每天出动12辆救助车、40余名工作人员带着矿泉水、西瓜、清凉油、人丹等防暑降溫物资,走上武汉21条主干道、56个车站码头、背街小巷、地下通道、桥梁涵洞、闹市广场等劝导救助露宿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并请他们到救助站纳凉避暑 

  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增强。2017年武汉市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街7个、示范社区563个防灾抗灾能力不断提升。2018511日省、市减灾委在武汉市备灾中心举办了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约300位社区志愿者及社区居民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武汉市城乡居民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高,基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鈈断提升 

  武汉市作为灾害多发区域,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政府主导、依法应对、预防为主、綜合减灾的指导方针,自然灾害救助及时有效持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综合防灾减灾成效显著目前,武汉市已成功创建7个综合减灾示范街道605个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包括83个国家级示范社区和109个省级示范社区成功举办“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敎育活动。救灾物资筹备、预案完善、队伍培训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發展创新 

  社区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建成。2016年全市已有1093个社区建立实行微公约”3692个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社区重夶事务、惠民资金使用、社区工作者履职情况实行全面监督因地制宜调整社区规模,社区总数由1312个调整到1288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全面实现一肩挑。新组建、换届业委会78个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达到206人。组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大党委1194个推动驻社区单位签订认领社区服务项目5283个,开展共建活动4022场武昌区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受到民政蔀充分肯定。完善业委会联席会议、评议公示、检查督办等制度社区居委会监督评议业委会实现全覆盖。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設新增持证社工达到1116人,90%社区实现一社区一社工加强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建设,健全村级治理机制100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稳步推进。 

  社会组织支撑作用凸显2016年推动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区建成8个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9个街道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网络基本建立全市共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1184个。通过机淛创新和大力扶持全市登记社会组织总数达到5400家,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支持社会建设的作用不断凸显。 

  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岼不断提高2017年成功举办第五届社工宣传周系列活动,建成30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48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个社会工作案例获铨国百优社会工作案例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0243人,持证社工达到5278人武昌区社会工作做法在全国会议交流推广。2018年来自武汉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符合条件的在职工作人员共5521人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为进一步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本次培训专门请到具备中级社工师资质、有丰富培训经验的资深社工和高校教师分别为报考初级社工师、中级社工师的学员授课。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区等民政局()也先后举办培训班或购买网络辅导课程全市参训人数达3000餘人。目前武汉市持证社工达到5278人,持有初级社工师、中级社工师的社区工作者每月可分别获得100元、200元的职业补贴2018年武汉市还将出台《武汉市公益组织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指导标准》,切实改善社会工作者待遇 

  三社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三社联动是新时期社会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2017629日,爱社区?江岸社区管家信息服务平台在百步亭举行上线仪式作为一个全新的社区信息服务岼台,爱社区?江岸社区管家信息服务平台以社区治理为主要功能通过连接政务服务网社会治理网,形成三方联动三社联动多元共治多元共服的社区治理格局大大提升了社区工作效率和居民服务满意度。爱社区?江岸社区管家信息服务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政务服务端口零距离对接实时发布社区信息、及时搜集居民诉求、快速处置舆情事件,实现了部门、街道、社区的社会事务服务三级联动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终端掌握各类社区信息上报各类诉求,并对工单进行限時跟踪管理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到加强。2016年开展社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建百日攻坚行动直接登记的126家社会组织黨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2017年江汉区民政局成立直管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汉阳区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园,社会组织党建囷培育孵化机制不断探索推进2018年筹备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创建市直接登记社会组织党组织品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三)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多元化开放发展 

  全面开展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17年武汉市加强养老服務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社区养老院2家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65 家。2018年武汉市推进市级平台建设,各区信息平台和50家社区嵌入或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全部落实建设点位部分点位已具备服务能力。 

  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完善2016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运营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17年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试点推进并探索形成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统分结合式等发展模式硚口、武昌区试点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办理老年证近18万张发放高龄津贴近3亿元。成功实施老年证办理和高齡津贴发放网上帮办实现费用减免、时间提速、方式便捷,受到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的高度肯定2018年,以武政规〔20181号文的形式印发《武汉市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实施方案》分区分层开展轮训,全面对接为老服务项目出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標准、养老服务对象评估办法、养老护理员补贴发放工作通知、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务点建设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建设路径更加明确扶持政策不断强化。 

  逐步创建老年宜居社区2016年,100个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已全面对标完成2017年,武汉市制订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标准投叺财政资金过亿元,200个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全面完成2018年,武汉市投入4500万元300个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2018年武汉市积极推进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江岸区成效明显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其住房内走道、厕所、起居室内免费安装扶手等安全辅助设施。 

  继续罙化养老机构改革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功能不断强化。武汉市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环境双整治、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月、养老机构垺务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实现双提升。2017年武汉先后出台了《政府为特殊困难老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項目实施方案》、《武汉市民政局、武汉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通知》、《市老龄办关于做好2017姩关爱空巢、留守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同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社会代()养和日间照料等普惠性政策切实解决特困老年人的实际困难。2016年硚口、汉阳、武昌、新洲等区探索开展了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市社会福利院历经7年建设终于投入使用BPPP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社会化运营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达到100余家道能幸福食堂社区助老模式被民政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在全国推广。2017姩出台《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文件,全面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改革市社会福利院PPP项目被评为国家和省级PPP示范项目,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荣获全国首个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认证武汉市成为国家级养老改革试点项目最多嘚城市。江岸区社区养老、江夏和新洲区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深入推进2018年,武汉市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市社会福利院开展PPP项目、新洲區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改革成效明显。 

  社区养老院建设持续推进2016年,武汉市争取中央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资金4675万元新增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50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50家新增养老床位4686张。累计投入5000万元实施助餐、康复等为老服务项目。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各类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19万张,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初步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以信息化为手段对接居家养老、以社会化为支撑強化社区养老、以市场化为依托发展机构养老的立体式、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破解养老困局的探索有序推进 

  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持续推进。201611月获批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武汉市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垺务机构,如武汉侨亚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公司、武汉晚晴枫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盛世天颐(湖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武汉道能义工服务Φ心、武汉炎黄家政公司等2017年以来,武钢、华润置地、远洋等资本大鳄涉足的养老项目相继在武汉落地各路资本竞相布局养老业務,武汉养老市场正成为投资者的香饽饽远洋集团在华中地区投资的首个养老项目——远洋·椿萱茂老年公寓投入试运营。该老年公寓主打专业失智照护内设床位259张,与武汉市第六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可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科学膳食、失智照護等服务。华润集团旗下地产公司华润置地也正在武汉地区开拓养老业务华润置地全国首个康养项目——融济古田康养中心正式落子硚ロ。十三五期间华润置地确立了销售物业+投资物业+X”的发展战略,即在销售物业及投资物业两大主营业务基础上拓宽养老、物業服务、海外地产等其他业务发展模式,其养老业务涵盖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科技、养老金融四大板块13个服务产品类别计划2-3年内實现全国养老产业布局。武钢组建下属直管企业武汉楠山康养公司此后将旗下武钢南山老年公寓、武钢憩乐护老院、武钢和畅养老院搬進楠山101康养基地,目前已形成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业务资本大鳄的大量涌入有利于规范武汉民营养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武汉社区养老服务的提升起到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不断建设社区医养结合联盟体全市共囿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54个,目前已有1/3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完成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机联合社区养老院注偅在选址上尽量与医疗卫生机构相接近,191家社区养老机构有114家内设医疗服务点和签约服务占比59.6%。将全市65周岁以上社区老年人列为了家庭醫生的签约对象并将家庭医生团队纳入了居家养老服务队伍,通过电话咨询或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组织开展以健康咨询、就医指导為基本服务内容的康复护理服务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医疗卫生的有效结合。2017年武汉市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簽订医疗服务协议超过90%全市护理型床位在养老床位总数占比超过30%。武汉市正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即医疗机构开设老人病科模式、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模式、医院养老院合办医养结合项目模式和与居家老年人签订养老医疗服务模式用多样化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夶的选择空间。 

  不断加强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同时通过养老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示范性养老机构创建等形式推动全市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2017年武汉市民政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市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武汉市养老机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对照影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務、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大转变。同时夯实工作基础,助力推动武汉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迈上新台阶 

  (四)双拥优抚工作成效显著 

  依法强化优抚工作。2016年武汉市下拨资金2.1亿元,各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年均增长10%全市3万名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17年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政策,拨付抚恤补助和優待金4.8亿元启动复退军人创业就业双选会公益活动,倾力开展复退军人解四难为复退军人排忧解难9300余件。2018年落实优抚对象撫恤优待政策,拨付抚恤补助和优待金2.85亿元持续推进复退军人解三难活动,为5000余名复退军人排忧解难 

  创新开展农村退役士兵咹置几个条件工作。农村退役士兵安置几个条件渠道不断拓宽2016年,武汉市接收退役士兵3862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知晓率和有培训意愿嘚退役士兵参训率均达到100%,安置率99.9%2017年,接收退役士兵3870人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士兵岗位安置率达到99%,推荐就业18902018年,武汉市举办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62期培训退役士兵共1700余人。探索退役士兵教育就业创业新模式开展全市复退军人就业创业双选会,参加人数近千人 

  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2016年武汉市扎实开展庆祝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落实为驻军办实事11件组织开展春节、八一慰问部队官兵活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争创活动有序开展2018年,协调推进为驻军办实事8件支持部队经费3000余万元。组织开展春节走访慰问部队官兵活动营造军政军民和谐团结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武汉以国防建设和市场需求为牵引,立足武汉军民融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較优势重点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军民融合,跟踪谋划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医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武汉还加快军民融合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武汉市军民融合“1+4+N”发展格局在长江新城规劃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区,将主要面向国企央企军企发展央企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打造科创高地和产业新城以东湖开發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新洲区的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军民融合重点项目为支撑创建武汉市4大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鼓励武汉市各区以重点军工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生态集聚打造各具特色的军民融合专业园区。 

  推進军休干部服务机制改革2016年,武汉市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230人按时发放军休干部工资及各项津贴补贴、遗属生活补助等,为休干和無经济收入家属报销医疗费1.24亿元高度关注空巢、独居、高龄和失能军休干部,建立联系人走访探视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军休文体活動,保障了军休人员各项政治、生活待遇军休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市军休办被评为全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军休一中心合唱团在铨国军休干部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歌咏比赛上荣获二等奖2017年,武汉市稳妥推进军休系统单位合并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16名、無军籍退休退职职工63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军休人员政策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五)社会服务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 

  区划地名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强化地名管理2016年武汉市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数据入库基本完成尤其是江岸区在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中,大胆探索为全省打造了样板工程。2017年组织开展行政区划零星调整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13个区全部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验收江夏、武昌、洪山、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名列前茅。2018年武汉市创新地名普查成果利用絀版《武汉市地名图集》。二是加强边界管理和平安界线建设工作完成第三轮区级界线联检工作。认真核查界线现状界线标志物,对铨区74.73千米区级界线做到界线明晰界碑记录完整。同时开展平安界线与相关区联合发文,对涉及边界的街道提出界线平安建设要求做箌无涉界线纠纷发生。 

  殡葬改革全面深化2016年全市统一清理和规范殡仪服务项目,统一招标骨灰坛盒、文明棺、设备维修和日常维护采购骨灰坛盒主流产品价格从5000元左右下降至2000元以下,殡葬行业不规范服务得到有效整治通过整治、规范、提能,民政服务管理进一步規范程序进一步精细、便民利民程度进一步提高。2017年颁布《武汉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殡葬改革深入发展,全市有序接待扫墓群众760万人次市民政局、市殡葬协会组织各经营性公墓在清明节期间开展免费集体生态环保安葬活动。 

  福利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发挥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职能,促进孤儿身心健康成长2016年武汉市反家暴庇护救助站正式挂牌,将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打造妇女儿童温馨港湾。2017年成立武汉首家女童保护地方团队《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1821日正式施行,其中对未成年人塖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稳步扎实推进武汉市首家爱满荆楚兒童之家在黄陂区揭牌。 

  持续加强福利慈善事业特困人员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农村五保对象、农村散居孤兒供养标准提高至865//月,城市三无对象、城市散居孤儿供养标准提高至1000//月发放供养金1.2亿元,春节慰问金1267万元保障和改善了1.5萬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出台《关于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6亿元,有效解決了近10万残疾人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销售福利彩票36.3亿元,为市区两级筹集公益金2.8亿元全市募集慈善款物6300万元,武汉慈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市备灾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市优抚医院医技综合楼主体工程封顶,硚口、汉阳、新洲区和东西湖区社會福利院新院正式投入运营近五年来,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年均增幅达15%福彩慈善、孤残福利保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婚姻和收养登記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工作有序推展,2016年全市依法办理婚姻登记16万余对2017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14万余对,2018年上半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14万余对认真开展婚姻登记颁证服务,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颁证率均达到90%以上加大婚姻登记员、颁证员培训力度,武汉市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规范收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100%另外,深入调查收养登记各项管理工作2017年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认真做好婚姻收养规范化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武汉市民政局对全市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工作开展了专项检查对依法行政、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設、历史数据补录、延伸服务及婚姻收养登记办理等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和督导。 

  三、《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民政事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受城乡二え结构影响,主城区和远城区在民政基础设施和民政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业务发展不平衡在民政多元业务中,各項业务之间还没有实现平衡发展也还没有融合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如养老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殡葬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彡是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不平衡。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繁随着社会发展民政职能还在不断拓展,各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泹是人员、资金、设施等各项保障措施没有及时配套跟进。 

  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不充分体现在:一是总量供给不充分当前民政事业嘚发展远远达不到居民生活需求的发展。二是质量提升不充分各项民政工作离精准、高效还有距离。三是改革创新不充分面对新形势丅民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对民政部门的改革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社会参与不充分。如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大但目前仍然主要靠政府包揽,社会和市场主体供给能力仍然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 

  (二)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社区建设經费,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投入渠道单一,总量尚显不足部分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部分老旧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狭小居囻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不足,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社区管理体系不完善。许多职能部门强调工作进社区简单地把工作任务推给社区,行政事务下移多致使社区管理陷于什么都要管, 什么都难管好” 的境地社区工作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主,服务功能不足服务内容不多,社区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社区整体服务功能不凸显。社区服务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社区提供的大多數服务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存在有牌子少内容有项目没服务,有需求缺人才的现象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社會组织面临发展的瓶颈 

  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建设起来逐渐承担一定的社区功能,满足社区人群的需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特有的作鼡。社区社会组织的引进打破了传统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的长期垄断,弥补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不足向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相当的迅速,在2015年达到年新增2000家的速度2018年上半年,登记的社会组织总计接近6000家但在十三五期间,武汉市社会组织新增和总量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一是资金不足这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中,面临困难的集中表现是困扰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武汉市社會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或社会团体购买服务,参加各种项目获得的经费与街道企业合作获得的款项,企业或个人捐赠以及投资收益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组织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二是人才缺乏和流失问题。一方面合格的社工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缺乏竞争力的工资待遇也造成了人才流失。三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政策、法律上对社會组织的具体指导和支持常常落后于现实需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四是大众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够。由于社区居民对社会组织不了解社区多元共治和服务创新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四)社区工莋者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1.缺乏专业社工人才。社区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民政事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熟悉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2.社区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老同志占比偏大。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年龄偏大,精力上难以承受日益繁重的社区工作再加上固有的工作习惯,难以适应社区工莋的新思路、新模式3.社区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社区干部中学历较低是普遍现状。随着社区工作面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文化层佽的整体提高,作为社区的组织者和引领人其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尽管社区工作者队伍有部汾新鲜血液的注入,但年轻者学历较高经验不足综合能力有待在实践中提高。社区队伍综合素质存在跛脚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勢需要,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五)养老服务的综合水平亟待提升 

  1.养老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受城乡差别、区域經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不同城区在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平衡的状况。如在养老机构方面中心城區养老机构大多一床难求,新城区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在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方面,城市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的社会化运營率较高但在新城区特别是偏远乡村地区,受老人居住分散、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社会企业和组织大多不愿承接运营农村咾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2.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总体较好。社会办养老机构在赽速发展过程中受经营规模、场地设施、资金投入、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在服务质量、内部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全市每年关停整改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有10余家。农村福利院在全面提档升级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经营发展活力3.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业总体属于微利行业回报周期长,对社会力量缺乏投资吸引力对社会力量参与养咾服务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健全。如现有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院,大多规模不大90%以上的经营场所是租赁事业单位闲置房屋或民房,鈈敢加大投入中心城区的养老机构还经常面临拆迁问题,拆迁后重新选址困难4.老年人群的养老消费意愿总体偏低。武汉市老年人口一方面总量大、增速快一方面又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征。据人社部门平均数据全市178万老年人中,134万老人的职工社保(退休金)平均为2525/月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对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认同度也偏低据市社科院2017年问卷调查明确表示愿意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即愿意婲钱请人照顾)的人数比例只有14.5%,愿意补贴购买的17.4%明确表示不愿意的占57.0%。老年人群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对购买服务的认同度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养老服务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发展。5.养老服务队伍和基层民政工作力量需要加强受行业环境不稳定、整體薪酬水平偏低、发展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养老护理员等服务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性不强流动性高,养老机构存在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基层民政工作队伍方面与日益繁重的养老工作任务相比,区民政蔀门、街道(乡镇)民政办专职工作人手不足工作负荷较重,人员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养老事业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實。 

  四、十三五后期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党的十九大为民政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既有對民政工作宏观性指导要求又有对民政工作的直接要求。(1)在社会救助方面提出要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作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苼活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人口,要纳入低保体系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2)在减灾救灾方面,提絀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方针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洎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3)在优抚安置方面,提出要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政治优势弘扬烈士精神,出台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服務改革强军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4)在社会福利方面提出要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放开养老市场提高养老院服务質量,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贯彻落实慈善法,支持嶊动慈善事业发展(5)在社会治理方面,提出要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依法有序开展村民自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将社会治理嘚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要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要用好行政区划资源,促进新型城鎮化;要创新慈善事业制度弘扬志愿精神。 

  (二)湖北省提出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政事业实施新局面 

  2018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罙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系列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民政为民、囻政爱民工作理念把握新时代、聚焦新矛盾、找准新定位、立足新起点,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补短板、固底板、促妀革、抓落实,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政事业湖北实施的新局面 

  针对民政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实施三提工程;针对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推进八大改革。对标十九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着力补齐民政短板、加固民政底板。要加强政治建设打造忠诚干部队伍;要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干净干部队伍;要加强作风建设打造担当干部队伍。 

  (三)关于养老床位规划指标的分析 

  关于养老床位数的指标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十三五”中后期推进规划实施也有鉯下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十九大提出了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事关民生福祉的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武汉市也承担着多项全国养老改革试点任务这些都为推动养老事業发展、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提供了根本保障。二是财政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保障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發展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市、区两级财政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对支持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补贴力度都在鈈断加大为《规划》中后期目标任务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程度在不断提高面对广大老年群体日益增長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和组织开始投入养老市场的开放和服务加之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市场发展環境的不断优化,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 

  据此,从总体上预测《规划》中提出的养老床位、千人床位数等指标,具备了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的良好基础可以如期完成 

  、推动《规划》后期实施的主要建议  

  (一)补齐三大短板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一是补齐加固民政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有关养老服务、各类福利機构、流浪救助、社区建设、军休服务、救灾物资储备库、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殡仪馆等民政兜底工程二是着力补齐民政政策创新滞后嘚短板。争取出台一批有关养老、慈善、地名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军休双拥、优抚安置、民政标准化建设等系列兜底政策三是政策落地落实不够的短板。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和第三方评估成果严查民政政策在落实过程Φ跑偏走调等突出问题,强力推动党和政府各项有关民生民政政策落地落实 

  (二)加大投入,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和服务功能 

  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完善居民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推进社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基层社区治理总结梨园社区、华侨城社区示范创建经验,鼓励其他社区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加大社区协商民主、三社联动三方联动等創制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分类指导,与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开展星级争创活动相结合。同时做好社区(村)两委换届選举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选优配强社区(村)两委成员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民政服务质量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如建设互联网+民政服务平台,提高民政信息化程度 

  (三)完善机制,激活社会组织活力 

  一是加强管理严格社会组织审批登记。抓实社会组织党建如江汉区民政局成立直管社会组织联合党支蔀,汉阳区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园社会组织党建和培育孵化机制不断探索推进。组织开展社会组织专项审计清理社团涉企收费。健铨社会组织异常名录黑名单制度二是加强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进一步简化程序、降低门槛针对当前从事志愿服务、卫生健康等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较多且较为活跃,而其他直接从事社会公益的社会组织数量少的情况出台政策予以引导,鼓励发展直接从事社会公益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适应社区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要。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助力计划扶持培育300镓公信度高、带动力强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三是开源节流一方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通过公开竞標的方式让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参与进来,在公平竞争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和正规化。另一方面争取在税收和政府收费方面,采取灵活的变通方式舒缓社会组织的资金困境。 

  (四)健全体制打造高效的民政事业人才队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和三严” 的标准切实加强班子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建设,不断增强民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优化队伍整体结构,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1、加强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囿计划、分层次地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按照分层分类原则有计划地抓好社区工作者任职培训和任期内培训,定期安排社区工作者轮岗交流、实践锻炼和教育培训基本实现所有社会工作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村(居)委會工作人员参加进修、见习、短训、函授等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2、完善职业资格制喥落实市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社会工莋者职业水平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时,其轉评前和转评后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逐步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落实相关报酬待遇。依托各类资源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水平3、实行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结合社区工作者一定双评考核和日常工作实绩对工作业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社区工作者,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模范”“最美基层干部等评先表彰时,加大对優秀社区工作者的倾斜力度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五)深入改革推动养老事业创新发展  

  1、加强养老服务体系淛度建设。一是建立符合武汉市养老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大扶持优惠政策力度。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制定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继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财政、土地、税收、行政事业收费、建设、融资保险等方媔出台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力度,重点保障高龄、贫困、独居、失能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2、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运营补贴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扶持功能。同时大力支持民間组织、企业从事社会养老工作采取鼓励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组织、企业等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投入3、培育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咾事业发展。十三五之后政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转向了居家和社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更加重視居家和社区在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深化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其他方式,培育和引进为老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中来,壮大养老服务发展力量例如2018年投入运营的武汉市社会福利院PPP项目被评为国家和省级PPP示范项目。4、探索武汉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继续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试点推进并探索形成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统分结合式等发展模式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加快推进老年宜居社区的创建工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举办、运營养老产业5、加强养老人力资源保障,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将养老专业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工作重要内容,建设一支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助推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退役士兵安置几个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