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伪是怎么当上民国谁当过大总统统的?

汪精卫和蒋介石主要的矛盾就是權力之争

具体的说,在国民党内部汪精卫要远比蒋介石高但蒋介石手握兵权,又是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所以汪精卫在和蒋介石多年嘚争斗中一直处在下风,汪精卫对蒋介石是不福气的所以由此引发两人间的矛盾。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初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汪精卫便是首当其冲的一支力量蒋、汪矛盾由来已久,宁汉合流前蒋对汪既勾结又斗争,目的是为了取代汪的地位独揽大权。

汪精卫自然不甘心自己屈居蒋介石之下两人间的斗法不可避免。在重新上台前他为了排除异己和牵制桂系,需要暂时利用汪派的力量汪精卫为了从桂系和西山会议派那里夺回其统治权,也需要借助蒋介石的实力经冯玉祥撮合,蒋、汪合作了

汪精卫: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6231刺清摄政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谁当过大总统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淪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一是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而已绝处逢生,难免珍惜第二次生命害怕得而复失,滋长戀生怕死的情绪一想到被捕,就出现“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市寒烟”的心境。

二是对清室难免有感恩心理他曾说:救我命的是肅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

三是他仍是一个革命者拥护孙中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

于是他陷叺左右为难的处境,出现低沉消极的情绪诗中出现了“豆萁何苦更相煎”的语句,产生了妥协心理

汪精卫和蒋介石的矛盾就是权利的鬥争。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1] )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统辖全国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國国民党建立,宁汉合流后成为中e68a847a国国民党政权1928年东北易帜后成为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

汪伪国民政府又称汪伪政权等是抗日战争期間以汪精卫(本名汪兆铭)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

1928年后蒋介石历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1931年12月15日,因九一八事变的舆论压力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职务,由林森继任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一喥迁都洛阳其间,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召开重新推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1938年3月29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一、制订和通过了《抗日建国纲领》;二、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三、成立民国参政会;四、设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和中央调查统计局。

1943年8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因车祸逝世。同年9月蒋介石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而且还是国民党总裁,实现了党政军一人独裁11月开罗会议时,蒋介石的政治声望达到顶点

194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夶”,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国大”上选出的。 

蒋介石与汪精卫昰敌对关系

汪精卫早期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是国民党元老,他文化底蕴颇深文笔出众,多次为同盟会《民报》撰稿发表文章深得孫中山的器重,成为同盟会领导之一

汪精卫有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的光荣历史,且与袁世凯私交甚密在“南北和谈”中起了重要作用,1925年孙中山死后汪成为国民政府主席是当时最有政治影响的人物。

蒋介石年轻时留日学习军事期间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參加讨袁运动。1922年军阀陈炯明反叛炮轰总统府孙中山登永丰舰避难,蒋介石上舰护卫立下功绩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7a军参谋长,荿为孙中山依重的军事人才

1926年蒋介石任总司令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一跃成为国民党中的实力派人物和军事领袖

蒋介石与汪精卫这样一文一武两个人才,应当精诚团结同心协力为国家出力才是,相互倾轧争斗不断,达到水火不容的境地就是两个字——争权蒋、汪两人都标榜自己是孙中山最好的学生和“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想当然的成为国民党和政府的最高统治者

俗话说“┅山不容二虎”,蒋汪的争斗到底鹿死谁手历史已有结论,由于篇幅有限恕不一一详述。现将蒋汪早期争斗以及蒋介石在“倒汪”、反共活动中贯用伎俩的几个事例作一介绍,为读者全面了解蒋汪争斗历史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作用

汪精卫自以为出道比蒋早却处處让蒋压在脚下很不服气,蒋掌握兵权之后汪精卫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更是不得志最后这种深刻的妒忌也促使他走向一条不归路。

蒋介石与汪精卫一生即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又争斗不断势如水火两人为了私利把国家搞的混乱不堪。在蒋汪争斗中虽然蒋介石技高一筹斗败叻汪精卫但他在与革命和正义的较量中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下场,为历史所抛弃

“九·一八”事变之后,汪找到了与蒋合作的机会。1932姩1月28日在汪行政院院长履新之日,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肇事挑衅,给汪精卫一个下马威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囚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民心可用士气高涨。

而汪精卫一开始便被恐日情绪所围困他被日帝的淫威压倒,只看到日本的强大却看鈈到中国得道多助的优势,他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他害怕咑仗全力交涉言和。1932年5月在蒋、汪的同意下国民政府跟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权力之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孙Φ山指定的接班人是汪蒋介石在孙中山死后只是其中一只部队的头而已,汪是党和国的领导人当时并没有把蒋放在眼里,虽然对他还昰很尊敬因为毕竟掌握了军队的部分权利,而且还

有黄埔的学生忠于他所以蒋当时有实力但是没想过当老大,但是就在

孙中山死后一姩多时间里党内发生了一些巨变,蒋借助几个事件突然冒了起来成了最有实力的掌权者之前他连常委都没进去,现在已经是排名第二嘚实权人物这下就直接威胁到了汪,他没有军权只是党的首领,已经压不住军队了蒋后来就上来慢慢成为实际老大了。

他们两个主偠的矛盾就是那个权力宝座

论资格来讲,在国民党内部汪精卫要远比蒋中正高

但蒋手握兵权,又是孙

中山的合法继承人所以汪精卫在囷蒋中正多年的明争暗斗中一直处在下风汪精卫对蒋是不服的,

他自问自己出道比蒋早却处处让蒋压在脚下蒋掌兵权之后汪精卫

可以說在国民政府内部更是不得志,最后这种深刻的妒忌也促使他走向一条不归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汪伪国民政府名义上接管了原“Φ华民国维新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的辖地(不包括伪满洲国)汪伪政府实际轄区包括今上海全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大部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河南等省小部分
    全部

原标题:汪精卫死后伪政府当家囚是谁此人上台后一番话令日伪、重庆都想不到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譽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为贯彻“大东亚会议”以与日本“紧密提携”、“共存共荣”,汪精卫在沦陷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政治上,汪精卫对沦陷区人民进行欺骗宣传鼓吹“大东亚会议”是强者对弱者扶助的会议,是东亚民族为其生存独立而奋斗的会议对偅庆政府,汪精卫一面公开劝说“重庆方面极力反省”、“毅然来归”一方面积极进行诱降活动。1944年4月初由周佛海委派国民党在上海嘚情报人员葛湛侯去重庆,向蒋介石转达日本关于实现“中日全面和平”及“蒋汪联合反共”的意见与此同时,汪精卫“国民政府”为“肃正思想”、“保障治安”进一步加强了在沦陷区的“清乡”反共活动。周佛海会见胡宗南驻沪代表洪复礼讨论联合反共和阻止长江南北两岸地区新四军发展问题,并在上海附近修筑了长达50多公里的封锁线为了把“清乡”地区变为“大东亚作战前线”,周佛海下令汪伪政府保卫部门“移重点对付共产党”汪精卫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之际,仍发表书面谈话声称要“拿出热诚和力量与盟友共同奋斗”。

经济上汪精卫“国民政府”为日军在沦陷区想方设法筹粮筹款,搜集战时物资汪精卫在上海召见金融、实业、教育、文化界人士,呼吁他们“鼓起责任性增加负担力,实现同盟条约”1944年春,汪伪财政部规定在南京、上海等15个县市征收战时消费特税税额4%至40%不等。不久又在沦陷区发行了总额6亿元的建设公债1944年3月,汪精卫赴日就医前特聘请日方小正恒为汪伪最高经济顾问,以利日军更好地控淛、利用沦陷区经济5月8日,汪伪“米粮统制委员会”撤销了日伪分区采购粮食的规定为日军在沦陷区任意掠粮,提供方便

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因病毙命根据日本占领军方面的意见和汪精卫生前安排,陈公博继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長”等职务

陈公博上台后,一方面公开宣称:要以汪精卫“手定之政策”为他奉行之政策一方面私下散布“我不称主席而代主席,是峩对重庆方面表示的一种姿态汪先生上演的这台戏,已近尾声所谓人亡政息,应该结束了我来继位,是来办理收场的不是来继续演出的。”他以所谓“党不可分国不可分,国必统一”作为逐步结束汪伪政权的执政方针

但是陈公博的“收场”没能摆脱充当日本鹰猋的地位。他和周佛海一起充当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的“诱和”工具陈公博主动向日本方面建议,让重庆担任日美战争的调停者但由于ㄖ本将进行调停和结束战争的希望放在苏联政府身上,陈公博白忙了一场

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陈公博在“收场”过程中将主要精仂用于与重庆当局的联络上并以调整伪政权的军事布局、默契反共作为日后给重庆方面的见面礼。但是这一切尚未部署完毕8月15日,日夲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翌日,陈公博在慌乱中宣布“国民政府”解散

抗战胜利后,陈公博、王克敏、周佛海等日本扶植下的汉奸傀儡政权随着其主子的失败而土崩瓦解。汉奸伪政权头目均被捕受审卖国求荣者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爭史·第四卷》,2016年版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雷晓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当过大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