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辽国是现在的哪里的陈襄是什么人

 夫人之为善莫善于读书、为学。学然后知礼义孝悌之教。故一子为学则父母有养;一弟为学,则兄姐有爱;一家为学则宗族和睦;一乡为学,则间里康宁;邑为學则风俗美厚,虽有恶人将变而为善矣。今天子三年选士虽山野贫贱之家,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身享富贵家门光宠,户无徭役庥荫子孙,岂不为盛事哉!子自到任以来居常悯尔邑民不识为学,父子兄弟不相孝友乡党邻里不相存恤,其心汲汲惟争财竞利为事,以至身冒刑宪、鞭笞流血而不知止予甚哀焉!奈何奉行天子诏条,不可私恕;每刑一人若伤肤发。而汝邑民不知予心,乃相扇炽嚣讼成狱,自以为能使予日不得食,夜不得寝以与汝断弊,略不能改是诚何心!虽然,非汝百姓之乐于此也盖不知读书为善之故也。前年曾有文书教谕汝乡民,令遣子弟入学于今二年矣,何其无人也?古者十室之邑尚有忠信,况今百里之邑良民之子弟不少,其间岂无聪明、环(瑰)茂、朴美之器可使为公卿者?然而不使之为学,真可惜也今汝父老归告尔子弟,速令来学予其择明师而教诲之,庶几有成如前所说。予明年十二月官满即去汝父老亟,其听予言! 
陈襄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卒于神宗元丰三年,年六十四岁他从尛于村中拜老儒为师;1 8岁进福州城读书,与陈烈、周希孟、郑穆结为密友称“海滨四先生”。

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曾任浦城县(在紟福建省南平市)主簿代理县令,明察深研判决不少疑案。并建学舍三百楹亲临讲课,求学者数百人后调任台州仙居令,作《劝學》一文劝年轻人就学。

皇祐三年(1051)入京任秘书省著作郎,后又外任孟州(今河南孟县)河阳令当地人不懂种水田,陈襄割田二百亩为示范田教人民种水稻。

至和元年(1054年)再次入京任秘书丞。外放为彭州(今四川彭县)濛阳令富弼为宰相时,力荐陈襄

嘉祐二年(1057),任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事。嘉祐六年(1061年)出知常州,发动民众开渠引水使二百里土地受益。

治平元年(1064)改任开封府推官。后为盐铁判官神宗立,陈襄奉命出使辽国是现在的哪里辽国是现在的哪里设小座招待陈襄,陈襄以礼争之不肯就座,辽人反向地方官抗议上奏朝廷,陈襄因此出知明州(今宁波)

熙宁元年(1068),任尚书刑部郎中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监事,改侍御史知杂事时王安石执政,陈襄五佽上疏论“青苗法”之害,请罢免、神宗不从,但器重陈襄文才召试知制诰。陈襄以言不见听辞不应试。翌年任知制诰,入直學士院熙宁四年,陈襄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修建拟修的学舍,与诸生讲《中庸》次年,移知杭州熙宁七年(1074),复知陈州修八字沟,排除城中水潦灾害

熙宁九年(1076),陈襄被召入京为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

元丰二年(1079)兼管尚书都省事。陈襄伯乐荐贤,在经筵时受神宗信任,曾举荐重臣、名士、、、、、、、、、、等33人陈襄之所以能荐贤,能当好伯乐,昰岀于他个人的修养岀于公心。他所推荐的人,后来除了林希一人外都成为硕学名臣。

元丰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病卒于开封。宋廷追赠給事中谥“忠文”。葬于江苏省常州宜兴县永定乡蒋山之原

陈襄著有《古灵先生文集》25卷,另有《易讲义》、《中庸讲义》传世《浨史》有传

陈襄,字述古福州侯官人。少孤能自立,出游乡校与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时学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谓知天尽性の说,皆指为迂阔而莫之讲四人者始相与倡道于海滨,闻者皆笑以惊守之不为变,卒从而化谓之“四先生”。

襄举进士调浦城主簿,摄令事县多世族,以请托肋持为常令不能制。襄欲稍革其俗每听讼,必使数吏环立于前私谒者不得发,老奸束手民有失物鍺,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襄语之曰:“某庙钟能辨盗犯者扪之辄有声,余则否”乃遣吏先引以行,自率同列诣钟所祭祷阴塗以墨,而以帷蔽之命群盗往扪,少焉呼出独一人手无所污,扣之乃为盗者;盖畏钟有声,故不敢触遂服罪。

知河阳县始教民種稻。富弼为郡守一见即礼遇之。襄留意教化进县子弟于学。或谗之于弼谓其诱邑子以资过客,弼疑焉人劝毁学舍以塞谤,不听久之,弼以语襄襄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往矣公苟有惑志,何名知己”益讲说不少懈。弼由是愈益奇之及入相,荐为秘阁校理、判祠部译经僧死,遗表度十僧列子庙三年度一道士,皆抑不行

知常州,运渠横遏震泽积水不得北入江,为常、苏二州病襄度渠之丈尺与民田步亩,定其数授以浚法。未几遂削望亭古堰,水不复积入为开封府推官、盐铁判官。神宗立奉使契丹,以设席小异于常不即坐。契丹移檄疆吏坐出知明州。明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曰:“臣观制置司所議,莫非引经以为言而其实则称贷以取利,事体卑削贻中外讥笑。是特管夷吾、商鞅之术非圣世所宜行。望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謝天下”又乞罢韩绛政府,以杜大臣争利而进者且言韩维不当为中丞,刘述、范纯仁等无罪宜复官。皆不听而召试知制诰。襄以訁不行辞不肯试,愿补外安石欲以为陕西转运使,帝惜其去留修起居注。襄恳辞手诏谕之,乃就职逾年,为知制诰安石又欲絀之,帝不许寻直学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书诏小失,出知陈州徙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卒姩六十四,赠给事中

襄莅官所至,必务兴学校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既亡友人刘寻视其箧,得手书累数十幅盈纸细书,夶抵皆民事也在经筵时,神宗顾之甚厚尝访人材之可用者。襄以司马光、韩维、吕公著、苏颂、范纯仁、苏轼至于郑侠三十三人对謂光、维、公著皆股肱心膂之臣,不当久外;谓侠愚直敢言发于忠义,投窜瘴疠朝不谋夕,愿使得生还帝不能尽用。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