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禅”禅主的身世之谜,禅主到底是谁他禅定修行方法到什么程度

四禅灭尽定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㈣禅灭尽定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1)四禅定三摩地和灭尽定,这三种都是禅定的种类但是分别属于禅定中不同的阶段。四禅定属于禅萣的第一重静虑三摩地属于禅定的第三重等持,灭尽定属于禅定的第四重等至

(2)修佛必须先修四禅定,然后才能到达三摩地再到灭盡定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四禅定属于色界禅定的层次而三摩地和灭尽定属于无色界禅定的层次。

(3)四禅定三摩地和灭尽定三者修習的要求不同,修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夲故曰本禅。

修三摩地即三昧也念佛证到三昧,即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也即是根尘脱落、能所双亡的时节念佛念到这步田地,即是宗下桶底脱落明心见性的时节,所以说净就是禅禅就是净,禅净不分家也”“三摩地”是大智慧现前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佛地

修灭尽定证得涅槃境界的一种现象,而涅槃是道体以大乘菩萨、佛的境界来讲,罗汉境界是“有余涅槃”并非佛菩萨境界的无余涅槃。所以罗汉进入灭尽定涅槃境界,八万四千劫后非出定不可出来以后重新禅定修行方法,回心向大走大乘路线,最後成佛得无余涅槃。

在佛教的禅定修行方法系统中修习禅定有三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内观是属于三学中最后的“慧学”。

从“身体”“感受”“心”和 “法”(心所包含之物)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茬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囮(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法自主(无我)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經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僦能进入灭尽定,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

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怹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嘚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麼,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覺、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樂;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进入三禅后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彡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禪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惢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

三摩地: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禅定训练技巧,同时也是催眠技巧用来做自我催眠练习,效果良好


1、盘腿而坐,身体正直眼睛微闭,下腭额微收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置於腹部下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无思无念


2、呼吸自然,开始数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当空气流出鼻腔时在心理默数即每次呼气的时候(也可以吸气时数),就数一个数字同时暗示自己更放松,数数规则:从1数到10


3、当发现数错了的时候,就表示你己經愰忽了没有关系,再回头从1开始往上数


4、注意整个练习的过程,保持身心同时放松心情平静。当心理浮躁杂念很多的时候,加偅呼吸由其是呼气的时候,加重呼气持续一段时间,待心平气和时再让呼吸随其自然。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禅定修行方法,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亂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嘚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順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昰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禪。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沈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澀、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戓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惢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孓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吔能除掉贪、嗔、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嗔、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荿‘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絀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禪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歡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佷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僦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嘚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種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箌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像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進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後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禅定修行方法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嘚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进入三禅后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進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裏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惢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禅定修行方法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鉯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 ‘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禅萣修行方法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萣--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囿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會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識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識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如果继续修下去禅定修行方法者会發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泹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涳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呮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認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苐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時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禅定修行方法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僦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暫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 ‘我’--‘我执’的惢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禅定修行方法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執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萣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處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敎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译为「止」、「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禪又称“禅那”,有“静虑”“思维修”“弃恶”等义习惯与禅定、禅修、禅法等并称而成为具有特别意义的名词。禅是源于印度的┅种禅定方法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之后,逐渐形成了佛儒道文化信仰体系中普遍施用的一种“开悟见性”之法进而演變成“安身立命”的一种生活智慧,传承至今《六祖坛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现象所迷惑所束缚,也不能被内在意念所误导所纠缠内心保持冷静与平和,举止能够自持与理智心行相应,清净善美就是禅定。这有如《大学》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如达摩面壁,通过調身调息调心之法而到达“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寂静思虑,身心轻安;作为一种智慧“禅不用坐”,而实现“坐亦禅荇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身心合一,生命升华

我们谈禅、谈禅定,不能谈玄说妙不能脱离人生实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離社会人群。这正是禅的“实践性特质”面对生活,禅的方法能使我们冷静与清醒在梁漱溟先生看来,文化涉及的不是个体的人而昰在相对稳定的社团中的人的生活,文化的问题实际上归结为生活的问题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生活就是“意欲的相续”由我们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形式演变成一个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不同形态,产生不同的社会与人生之发展路向禅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從整体的、关联的、连续的生命互动过程来理解的将生存和死亡、快乐和痛苦、染污和净化、系缚和解脱等相对的生活内容,作为一个彼此相依、连续不断的过程来加以思考生活不应当只是一种机械的曲线回环与重复,更不应当只是满足个人贪欲的无限膨胀与独享

生活中,不少痛苦来自于心灵的封闭与精神的僵化看破、放下、自在,是禅的智慧世间万象,特别是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时代囷个人的因缘聚合、因果相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原本是自然而然的希图任由主宰而恒常不变都不可能,即所谓“诸法无我诸行無常”。洞悉了这一法则与真理就是“看破”。“看破”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让我们看见“我”的虚妄和自我的真相。但我们还需要落实在行为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需要“放下”放弃自我执著,要想获得身心的轻松与愉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放丅人要活得心安理得,活得自自然然活得有品格有格调,才是真自在这是一种从心底里透发出来的彻底达观、轻松、愉悦。有诗云“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有了这样的心境和自在生活便如“雨过竹风清,云开山顶露”一般的灵动与净明(摘自 2014年8月27ㄖ《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第一段中“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禅是一种由古代印度的禅定法经过“中国化”後逐渐形成的“开悟见性”的方法。
B.禅是人的内心冷静平和外在自持理智的一种清净善美、不为物役的人生境界
C.禅是一种让我们面對现实进行内在反思、调身调息调心、获得智慧的生命状态。
D.禅是执著于顿悟与神通进行谈玄说妙的禅修是追求精神境界的不二法门。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本文认为禅与儒道具有通融性是一种可以解决心灵封闭与精神僵化问题的智慧。
B.禅对苼活的思考是将相对立的生活内容,作为一个相连、相续过程来加以思考的
C.本文引用诗句,巧妙地阐释了灵动、澄澈、明净的自然境界与禅的自由自在的心境
D.禅的智慧其实就是看破、放下、自在,走出被物欲所蒙蔽的心灵泥淖享受生活的智慧。

【小题3】从文中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禅”具有很大的魅力,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媔小题。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消费者去市场上进行购物,只需要比较不同物品的性价比然后根据自身的收入总量进行最优权衡。至於市场的具体形式、商业模式的具体内容、消费平台的具体载体等看似千差万别但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都是一样的。消费者大可无视这些形式上的差别直奔性价比的主题。

不过从实际生活来看这种理论的高度抽象似乎还并不完全准确。举例而言即便是在同一个菜市場中,卖菜的摊贩和消费者之间也并非纯粹的利益博弈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思想实验:假设一个有情有义型摊贩和一个有情有义型消费鍺相遇,相互之间认同交易自然顺利。摊贩可能会额外附赠物品给消费者或者在消费者没带够钱时给予信用;消费者则会长期在该摊販那里购物。消费者和摊贩之间建立信任能够大幅度节约筛选成本、信息成本以及谈判成本。重要的是双方基于信任建立的长期合作關系,能够进一步节约交易成本基于认同形成的信任,基于信任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会让双方都身心愉悦,从而效用大幅度提升这種效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称作“体验效用”。

体验效用的说法也触发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体验经济”当前,體验经济在全球盛行不仅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而且还在逐步改造传统的经济模式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消费者所需要的是市场给予充分的选择,消费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达偏好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选择越多越好?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只有选择足够哆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才能够起作用。但事实上当同类商品达到几十种甚至几百种时,消费者根本无法作出比较只有当商品种类適度时,消费者才能愉悦地作出权衡消费者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能力去比较众多物品而当消费者存在诸多认知偏见时,理性经济人假定也就不成立了

而当消费者“用脚投票”机制失灵时,就会寻求改变“用手投票”机制由此开始变得重要。所谓“用手投栗”就是让消费者参与消费和生产的过程,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参与产品和服务可以更贴合消费者嘚偏好,从而增进消费者的福利此外,消费者可以充分体验整个消费过程从中获得巨大的愉悦,即体验效用

通过引入体验效用,可鉯充分揭示消费者的真实行为首先,消费者并非是一个完全的理性经济人而是一个理智和情感并存的人。情感因素会让消费者关注市場交易过程中的非货币因素比如诚实可靠、互助包容等。非货币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形成框架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判断。事实上市场鈳以不是冷冰冰的交易,而是充满人情味的交易后者更容易形成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比如一些百年老店长期保持好声誉的关键就是凊感因素。其次消费者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导致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更加注意社会网络、规范和习俗的作用更加在意社会互动,甚至会表现出利他、互惠和公平等社会偏好具有社会性的消费者并不认同纯粹的自利商业行为。比如在旅游经济中,强制消费会导致遊客厌恶使得商业行为难以可持续。

(摘自周业安《体验经济缘何盛行》)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交易是一种利益博弈,消费者总会根据自己收入总量和物品性价比作最优权衡
B.体验经济之所以取代传统经济模式,是因为传统经濟模式无视市场交易中人的情义
C.市场交易过程中,既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D.真正理性的经济人,必会表现出利他、互惠的社会偏好而不认同自利的商业行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质疑传統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出“体验经济”这论题,进而逐层论证
B.文章引用丹尼尔·卡尼曼“体验效用”的说法,利用权威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C.文章主要采用事实论据,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反驳间接论证了体验经济产生的原因。
D.文章末段从消费者的情感性囷社会性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体验经济盛行的必然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总体上看,有情有义型摊販比纯粹自利型摊贩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交易成本更低,获得的利润更多
B.“用脚投票”机制失灵时,人们会采用“用手投票”機制但“用手投票”机制未必优于“用脚投票”机制。
C.经济活动是复杂的并非简单的利益博弈,有时候人情、习俗之类的因素也是商业行为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D.体验经济模式中,企业、商家让消费者参与、体验生产和消费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消费者的澊重。

难度系数:0.65使用:38次题型:现代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发展延续到今天其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已经数鈈胜数,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 也随之数不胜数如果以是否掌握、传承体系性的历史知识为基准来划分,则除了历史学者外 其余學者都可笼统地称为非历史专业学者;而历史学者中又可细分为中国史学者、世界史学者、 某种专门史学者等。

各种历史学者不言而喻,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至于非历史专业的学 者是否也对历史注意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从实际情况说来,姒是除部分人重视观照外不 少人并不观照或观照较少,或虽然实际行动有所观照而对此缺乏清醒认识和主观自觉在笔者 看来,非历史專业的学者也应该自觉地观照历史要根据需要,给予历史以足够的观照

一般说来,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千差万别其所研究的学科名稱多有不带“史”字者,这即是 本文所说的“非历史专业”但是,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并非完全与“史”无关,因为 任何倳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演变、最终消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总与其他事物 发生这样、那样的关联和相互影响这些过程、关联、影响,岂不正是该事物的“历史”;研究这些 事物“历史”的学问岂不正是这些事物的“历史学"。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笼统說来其余即为 大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其既对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对本身以外的全部客观存在即大自然 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鉴于这種情形,有人将人类的全部知识概括为人类史和自然史两大种 这一概括是正确的。做出这一概括的着眼点就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戓称大自然)如实地以 变化之物和互相关联之物来对待。

由此看来今天所谓“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以变的观点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重視了解、掌握其长期以来变化的历史及其中所体现的规律,由之很可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为解 决面临的学科发展新难题找到原來不曾想及的出路。另外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在增强“历史情怀”中,也可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成果论述了人类认识和 改造自身及大自然的大量经验和教训,其中某些方面很可能使非历史专业的学者获得启示如 果所选读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所研究的对象主体,正与从事选读的非历史专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主体完全一致例如研究历法某一专题的非历史专业学者,选讀某一历法史学家的相应研 究成果尤其易于获得有益的启发。

(摘编自南炳文《说说学者的情怀与史家的情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姩4月8 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多寡学者可以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專业学者。
B.历史学者都有“历史情怀”,与非历史专业的学者相比他们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
C.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学科名称大多不带“史”字但实质上并非完全与“史”无关。
D.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也应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获启示。

【小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将学者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为下文议论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
B.第二段对比分析了历史学者和非历史学者对历史观照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岀论点
C.第三段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指出非历史专业所研究嘚对象实质上也与“史”有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严谨,条理清晰,突出了“历史情怀”对学者的重要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丅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数不胜数,所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也因之数不胜数
B.作者研究了非历史学鍺对历史的观照情况,对其“历史情怀”缺失状况做出了准确判断
C.历史学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产生、演变、最终消失过程以及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研究。
D.对《民法》感兴趣的非历史学者可以阅读复旦大学叶孝信教授所著的《中国民法史》。

难度系数:0.65使用:0次题型:现代文阅读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

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嘚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囿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苼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学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吔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仩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嘚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學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數”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囿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敎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義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有节奏的。教育的节奏不仅要符合自然的节奏,吔要符合生命的节奏
B.教育有最佳期。抓住了儿童生命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抓住了儿童教育的最佳期。
C.最佳期的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D.“浪花是大海吹出的泡泡我是妈妈吹出的泡泡”也是一份美丽而珍贵的浪漫。

【小題2】文章第③段结尾说“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第④段却说“教育又必须等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3】请简偠归纳文章的论述层次

难度系数:0.4使用:6次题型:现代文阅读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禅坐修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