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到来之前或成印度沦为殖民地地之前,印度有没有实行过

百年前印度在西方殖民统治下的一组彩色照片
百年前印度在西方殖民统治下的一组彩色照片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  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  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  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  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印巴分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要说中国古代最大的陋习是啥,那绝对是女人裹小脚了,为了拥有三寸金莲,古代小女
张公谨早年曾效力于王世充,任洧州长史。618年(武德元年),张公谨与洧州刺史崔枢
  在中国历史上,狂妄自大的人不少,可敢自称&宇宙大将军&的仅有一位,此人便是南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
汪直(日-日),本名铨,绰号&直&。日本侧和
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王在晋轻信谣言,弹劾张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
从东汉开始,中央王朝的北部边疆从西往东,陆陆续续有不同的异族部落投靠中央王朝,东
和珅是古往今来最大的贪官之一,可以说他的存在,不仅是清朝的灾星,更是老百姓的灾难
  说到太监,就会想到不男不女的人,不过,可别小看了太监。在历史上,似乎每个朝代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
我们知道,明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在建文帝继承皇位后,为
  宋代著名美女词人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用来赞美项羽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影视剧的朋友,应该对日军的军装都印象深刻,特别是二战日军军帽
  二战后,日本人为何突然长高十公分?日本女人帮了大忙,手段却很龌龊。  在我们
  科学家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令人着迷和困惑不解的著名画作《蒙娜丽莎》  据英国媒体
  古时候的军队是怎么调遣的?没错,是用兵符或叫虎符!我们从影视剧中也能看到,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明确一下韩服的概念。  韩服就是朝鲜民族的服装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赢得胜利,不断牺牲多少人,付出多少代价,战争就是为了抢夺他国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出生贫农之家,小小年纪为了有几口饭吃给地主
  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里面建立最晚的,它的奠基人比其它三大汗国要矮一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无一不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比
  说到山东人,很多人都会想起水浒传里的人物,他们个个都是彪形大汉。其实,你可能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日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
公务员作为轻松拿钱的铁饭碗,令无数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而世界上最爽的公务员更是让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狮子是巴巴里狮子,然而史上最大的狮子几乎是巴巴里狮子的两倍大小,
我们常见的世界上最小的灭火器只能用来灭小型火灾,大型火灾只能靠消防车,而如果是森
之前介绍过中国最冷的地方和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今天要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冷的酒店。你没
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黄金箭毒蛙,而世界上最毒的蝎子是巴勒斯坦毒蝎,这些生物看起来都
  世界上最大的蟹是日本大螃蟹,也叫甘氏巨鳌蟹。这种蟹也是体形最大的甲壳类动物。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鲨鱼是尖吻鲭鲨(lsurus oxyrinchus)。据吉尼
  养狗这么多年的你  一天当中不知道会摸狗多少次  但是你真的清楚狗子最喜欢被
  据2013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报道称世界上最长的蛇是一条像美杜莎的网纹蟒,堪萨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逊热带雨林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亚马逊热带雨林,覆
  25.68厘米最长猫毛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官网的最新报道:又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生活茶馆(主发原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6|回复: 18
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孙士海&/P&
 &/P&& & 印度的政治领袖早在独立之前就相信印度注定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愿望没能实现。印度既没有崛起为世界大国的硬权力,也不具备这样的软权力。于是印度的战略家断言,印度只要拥有核武器并保持最低的核威慑,就一定能够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多力量中心之一。[1]&/P&
& &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也都做出了类似的预言,[2]例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认为:“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3]。基辛格谈到印度时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他显然看到了印度成为强大力量的种种制约因素。&/P&
& & 不容置疑的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印度的综合国力将会获得显著的增强,它将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头号强国并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崛起为世界大国却是一个比较缓慢和长期的过程。印度具有某些崛起的条件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其大国化的进程的制约因素。 &/P& &/P&一、印度崛起的条件和潜力 &/P& &/P&& & 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核武器固然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但它绝不是世界大国的标志和必需条件。苏联的解体、德国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都清楚地表明了核武器并非国家兴盛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在构成综合国力的诸要素中,军事实力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的因素,诸如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等有形因素以及民族凝聚力、社会、政治的稳定性和外交能力等无形因素也很重要。对于印度来说,以上诸要素中既有其崛起的有利因素,也有其制约因素。&/P&
& & 印度崛起的潜力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 &(一) 具有崛起的国家意志&/P&& & 印度独立以后,以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首的政治家们决心把历史上曾经饱受异族统治屈辱的印度建成一个强大、统一的、在国际社会受到尊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大国。早在独立之前尼赫鲁就对印度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做了明确的阐述:“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4]。 尼赫鲁在他一次著名的全国广播讲话中,也表示印度命中注定要成为世界上第三或第四位最强大的国家。印度认为自己的国际地位不是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相比,而应与美国、苏联和中国相提并论。[5]&/P&
& & 在独立后的年代里,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产阶级的出现,印度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愿望更加强烈也更加自信。可以说,在当今的印度,实现大国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政治家们的理想,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的意志。在印度的政治中心新德里,尽管政治家和战略精英们党派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但都共同认为印度注定要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和国家之一。[6]不容质疑的是,今后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会把争取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国家努力实现的对外战略目标。&/P&
& &(二)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P&
& & 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印度显然是最具潜力成为头号强国的国家。与太平洋地区同时存在几个大国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在印度洋沿岸的40多个国家中,印度在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经济规模、科技能力和军事实力上是惟一的最大国家,其他中小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印度相差悬殊。&/P&
& & 虽然现代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已大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但地理因素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印度的地缘战略位置在印度洋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正中央,其本土伸入印度洋纵深达1600多公里,犹如一艘巨大无比而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起到遏制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的作用。印度的历史学家K·M·潘尼伽认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两个要害区域都在印度的掌握之中,理想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堪为海权国。印度的军事实力和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将来很有可能使印度成为印度洋上最具战略抵达能力国家。在21世纪,如果印度不与它国爆发全面的战争,不发生长期的大规模社会动乱,它则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洋地区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头号强国。&/P&
& &(三)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P&
& & 印度的战略精英认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出现,它将不象英、法、德和日本,而是类似美、苏、中那样的发展。前者国力的增长是伴随着领土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征服;而后者力量的增长却主要靠的是(即使并非全部)其本身的资源、人口和广袤的地区。”[7]&/P&
& & 印度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可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除石油以外,其它战略性资源藏量丰富。矿铁资源仅次于巴西和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三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开采200年以上。印度拥有世界最高品位的铝土矿,可采储量约28亿吨,占世界储量的8%,居世界第五位。其它储量较多的矿物资源还有铜矿,储量4.2亿吨;各种品位的可开采的铅锌矿约2亿吨;锰矿2.3亿吨。[8]&/P&
& & 在印度的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相当丰富,各种煤的探明储量为1920亿吨,目前年产2.5亿吨,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国之一。水电资源相当充沛,发电潜力可达6000亿度,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只占18%。核燃料资源也比较丰富,如果用于增殖反应堆上,铀的储量为1200亿吨煤当量,钍的储量为6000亿吨煤当量。但是,印度的石油资源贫乏,可开采储量只有7.6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可再开采20多年。[9]目前国内约一半的石油消费需靠进口。天然气储量也只有6970亿立方米,只能维持20多年。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2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浩瀚的印度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矿物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大大弥补陆地资源的短缺。&/P&
& &(四)能够保持基本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的统一&/P&
& & 印度独立后大体上沿袭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议会民主制。从半个世纪的实践来看,尽管民主政治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它已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扎下了根基,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新兴中产阶级的广泛认同。通过议会民主制,政府把各种政治力量纳入了合法的政治斗争轨道,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发生和政治上的基本稳定。在迄今已经举行的12次大选中,每一次选举都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更迭和政府组成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主政体对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调节能力。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帕南迪卡在评论印度的政治制度时指出:“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它都不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它具有内在的稳定性”。[10]&/P&
& & 从80年代末开始,印度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但这不会危及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不至于影响到国家重大政策的连续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具有较大弹性和调和能力的政治体制具有保持政治基本稳定的能力;另一方面,被英国人称为“钢铁骨架”的文官体制在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P&
& & 印度独立以后,各种形式的民族的或地方的分离主义运动此伏彼起。一些西方学者曾经预言了印度的分裂。但是印度中央政府通过镇压和安抚的手段平息了大规模的分离主义运动。虽然民族分离主义的倾向难以完全消除,但其势力和影响已经大为减弱。可以说,印度现在已经基本上渡过了国家分裂的最危险时期,当今的印度比其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统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分离主义仍将是印度的心腹之患,但国家分裂的可能性极小。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P&
& & 第一,与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不同,长期的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和形成,印度独立后实行的许多内外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印度民族国家”意识并逐渐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认同。特别是独立后形成的强大的中产阶级是印度保持统一的中坚力量。因为这个阶级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P&
& & 第二,印度建立了一支全国性的由中央直接指挥的军队和一支全国统一管理的,在中央和地方上起到联结作用的文官队伍。印度历来有文官统治、军不干政的传统,军人和文官都不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这种作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军队和文官对国家的效忠,并对政治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P&
& & 第三,分离主义在印度仅仅是一个个的孤立势力,一般局限于某个地区,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来势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气候。在议会民主体体制下,一些民族和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上层分子被纳入政治斗争轨道或得到政治权力之后,通常都会放弃分离主义要求。&/P&
& & 第四,印度的社会结构虽然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但是其中又有着基本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载体就是印度独特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印度教不只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11]在印度文化的千百年来的熏陶下,印度社会的主流在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特质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基本的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 “印度性”。正像尼赫鲁所观察到的那样,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印度人,无论他信仰何种宗教,来自何地,但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印度人,同样也被别人看作印度人。[12]这种文化上的基本一致性对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P&
& &(五)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未来发展具有很大潜力&/P&
& & 印度经济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于它的经济规模巨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240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五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3180亿美元,居第五位。到2020年,印度可望成为世界第四位经济大国。[13]&/P&
& & 在工业领域,印度已经建立起种类齐全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绝大部分的资本货物实现了自给。农业在绿色革命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基本可以自给。此外政府已经建立起充足的粮食储备,即使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也不会出现普遍的饥荒。今日的印度已经彻底改变了依赖从美国进口,把粮食“运到嘴边(ship to mouth)”的状况,今后农业增产的潜力仍然很大。&/P&
&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经济总的来看增长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1991年以来,印度开始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标志着印度已从根本上摒弃了尼赫鲁时期制定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从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看,虽然它不可能成为亚洲的一只新虎,创造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但是如果改革能继续深入,增长率有可能达到7%左右的较高水平。&/P&
& & 虽然印度经济改革的趋势难以逆转,但近年来的改革进程明显放慢,一是由于改革的难度增大;二是政治上的原因。在印度这个社会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同时又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强调妥协、调和以及意见的一致性已成为政治家们缓解国内矛盾和避免冲突的一种政治文化。避免极端和走“中间道路”的态度体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政策之中。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传统势力或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阻碍。在缺乏一个强大的政党和有力、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情况下,改革只能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和调和中进行,因此印度今后的改革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P&
& &(六)科技能力位于世界前沿&/P&
& & 印度独立后对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前者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尼赫鲁相信,印度的未来靠的是科技发展,而且科技发展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1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在原子能研究与应用、空间技术、大型计算机研制、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勘探开发等高科技和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现在本国能够自行研制卫星及其发射系统,是世界的第七大空间国。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软件出口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据印度自己估计,到2008年,其软件业可以轻易获得1000亿美元的年收入。比尔·盖茨1997年访问印度时曾认为印度将成为21世纪全球的软件超级大国。印度人自信在未来几年中,将具备成为信息技术和软件超级大国所需要的所有必要条件。[15]&/P&
& & 目前印度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财力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但其未来的科技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到21世纪中叶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国之一。这首先是因为印度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使之有能力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次是印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基础设施。目前国内从事科技研究的机构有1700多所,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讲英语的科技人员存量仅少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6]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大约有2万名理工科毕业生,许多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很高。第三,经济改革将促进私营经济进入科技市场,外资的流入和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先进科技的引进和开发。&/P&
& &(七)军事能力居于世界前列&/P&
& & 自60年代以来,印度的军事力量迅速扩大。现在印度已建成一支兵力庞大,装备比较先进,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军队。军队人数100多万,居世界第四位。空军拥有幻影-2000和苏-30等先进战斗机。海军拥有一艘航空母舰和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现已决定购买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并将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印度还拟自行建造一艘轻型航母。这将显著提高印度的海上战略抵达和力量投放能力。&/P&
& & 1998年印度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已经研制出多种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具有开发洲际导弹的潜力。1999年4月再次试射成功的“阿格尼”Ⅱ型中程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印度今后将把财力主要投放到核武器和导弹的研制方面,很有可能开发洲际弹道导弹。有分析认为,21世纪初期,印度将建立起陆基、空中和海上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核武器、弹道导弹和应用于军事目的的卫星使印度具备了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从而使其朝着真正的军事强国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P&
& & 印度早已认识到,依赖武器进口,它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强国,为此印度特别强调军事力量建设的自力更生。由于技术能力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印度目前还没有获得自行设计和生产世界最先进武器的能力,距离达到武器装备完全自给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印度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结构较完善、门类较齐全、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国防科研和生产体系。现在它不仅在轻武器装备方面实现了自给,在现代化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21世纪初,印度利用西方和俄罗斯技术自行生产的先进坦克、轻型战斗机和核潜艇都将投放部队使用。印度计划从1995年到2005年,军队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率要从30%提高到70%。&/P&
& &(八)在大国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P&
& & 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在世界大国的力量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分量和战略价值。冷战一开始,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把印度拉进自己的阵营,但是印度却坚决地选择了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使印度获得了重要的利益:既迎合了国内民众中普遍存在的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心理;又避免了因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导致国内政治上的分裂;在国际上,既避免了卷入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从美苏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又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P&
& & 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印度在大国关系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它的“摇摆不定”[17]很有可能使其成为大国竞相争取的对象。一个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和战略威慑能力的印度不能不受到大国的重视。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印度不仅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巨大市场,是最大的民主国家,而且在战略上是制衡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一些战略家明确提出美印联盟制衡中国的建议。例如哈佛大学的亨廷顿在1998年1月访问新德里时提出,“印度面临三种选择:保持孤立,则被边缘化;与其他亚洲国家站在一起,则永远处于中国的阴影之下;与美国结为战略盟友,不仅能够繁荣经济,还有助于建立战略盟网,最大程度地保证世界和平。”[18]&/P&
& & 冷战期间,印度与美国的关系龃龉不断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美巴结盟和印苏结盟,使两国均把对方视为“敌人的朋友”。冷战结束以后,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地位下降,美国断绝了对巴的援助,印度与俄罗斯的结盟关系也不复存在,美印关系有了较大的修复和发展。印度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样做既可以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其大国地位,也有利于从美国得到更多的贷款、投资和技术。印度人民党的一些知识分子也曾断言,为了印度的利益,该党并不害怕与美国合作。[19]印美之间虽然互有需要,也存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但是两国结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除非印度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了来自中国或俄罗斯严重的威胁。 &/P&
& & 虽然印度与美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基本一致,但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将制约两国关系的发展。首先是两国在贸易、知识产权、人权、核武器和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其次,两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立场也远非一致。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的领导作用,按照美国的政治模式和价值取向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印度从其争取大国地位的目标出发,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在此方面,尽管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立场,但印度也不会与中、俄结盟。实际上印度没有同意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今年访印时提出的建立中、印、俄三边战略关系的建议。印度是一个民族主义色彩浓厚并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在外交上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它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环境:既要受到大国重视,又要不被大国强制。在大国的竞争中使自己拥有更大的外交活动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崛起的机遇。 &/P& &/P&&/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二、 印度崛起的制约因素&/P& &/P&& &(一)人口负担沉重&/P&
& & 国力的强大与人口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对于世界性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只有具备较多的人口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人口过多,则会超过了本国资源和生产力的承载能力,成为国力增长的限制性因素。与人口的数量相比,人口的质量显然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人口的素质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国家强盛的首要条件。&/P&
& & 就印度的人口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显然都是其综合国力增长的制约性因素。印度独立时的人口只有3.4亿,1997年增长到9.5亿,据世界银行预测,2050年时将达到16.23亿。人口的迅速增长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在现代社会,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宝贵的人力资本,反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人口爆炸已经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加剧了对资源和就业的压力和竞争,而这正是导致社会动乱的最主要根源。&/P&
& & 从人口质量上看,印度独立后显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比如,人口预期寿命从1951年的32岁提高到1998年的61岁。识字率由1951年的18.3%增加到1998年的62%。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人口素质仍然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根据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的统计,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HDI)1970年为0.254,在114个国家中排名第82位;1995年印度的人文发展指数虽然提高到0.446,但在174个国家中仅排名139位。[20]&/P&
& & 印度独立以来,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没有解决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也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社会主要集团中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几亿的贫困人口和40%的文盲无疑是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同时它也严重地制约着印度的大国化进程。&/P&
& & 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不仅削弱了印度的社会凝聚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动乱的主要根源。在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使大多数无地、少地农民对获得土地的渴望更加强烈。不同种姓和阶级之间,当地人与外来移民之间为争夺土地而发生的暴力冲突屡见不鲜。在城市,由于农村人口为寻找就业机会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失业、贫困、恶劣的生存条件、贫富两极分化以及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使许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由于对前途感到绝望,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有的甚至成为反社会分子。在教派主义势力的煽动下,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很容易转变成宗教狂热,而且暴力色彩也就更为突出。1992年阿约迪亚事件后发生的杀人、纵火、抢掠等大规模的暴乱几乎全都发生在大的城市中心。在城市化最快的苏拉特和孟买,骚乱的程度比其它城市更为严重。 &/P&
& &(二)现代化进程深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 &/P&
& & 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当今的印度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观念上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变革就像是缓慢进行着的革命,既充满了痛苦,又充满了希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印度就像是一只背负着重物的巨象。众多的人口构成了它庞大的身躯,而它庞大的社会躯体上的重负则是其传统性和多样性。这使得它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艰难而又缓慢。 &/P&
& & 在当今的印度,无论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宗教文化和思想观念都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并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已经沿袭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和种姓观念至今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印度社会之中。宗教的排他性和种姓的等级性把社会分裂成一个个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社会集团。印度社会的分裂性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使政府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阻碍。而且使印度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和政治凝聚力的国家。马克思曾指出:“既然在一个国家里不仅存在着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既然一个社会建立在它所有成员普遍的相互排斥和与生俱来的相互隔离的均势上面,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侵略者的战利品吗?”[21]&/P&
& &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城市地区的种姓观念逐渐淡薄。但在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北方邦、比哈尔邦和中央邦等讲印地语的地带,各种形式的种姓歧视依然盛行。这些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明显落后于另外的邦,如喀拉拉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这正如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那样:“种姓制度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22]&/P&
& & 印度是世界上最富于宗教传统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宗教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信仰和精神寄托的方式,它还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印度教是印度的主体宗教,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这是一种比较“出世”的宗教,宣扬轮回转世的宗教理论,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为最高境界,几千年来,浸润着宿命论和精神修炼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印度民族内向的、自我封闭以及因循守旧的心理特征。即使是在当今的印度,这种特征仍然比较突出。与另外一些民族相比,印度人遵从传统的意识显然更为深厚。印度的一个著名科学家尖锐地指出,“西方的知识分子寻求发现光荣的未来,而印度的知识分子寻求发现伟大的过去”[23]。当前的印度教复兴思潮就突出地表明了印度传统文化的顽固性。 &/P&
& & 80年代以来,印度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印度教复兴思潮,一种新的印度教认同正在确立。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对现代化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和异化状态的反应”[24]。印度教复兴主义的积极分子“常常是‘成功的商人和官员’,印度新闻界称他们为‘身穿藏红色衣服的雅皮士’。90年代初其支持者越来越多地来自‘印度稳健的中产阶级印度教徒— 商人和会计师、律师和工程师’,以及来自‘高级文官、知识分子和新闻记者’”[25]。虽然印度中产阶级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但是印度教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必然对印度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盛产生阻碍的作用。&/P&
& & 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自我变革的精神和能力。在当代印度,少数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不仅很少受传统的束缚,而且具有强烈的变革意识。然而,包括一部分新兴中产阶级在内的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仍然深深地处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之中。在印度的传统的社会结构依然没有彻底打破,传统意识观念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情况下,任何现代化的变革显然需要付出更为艰难的努力。任何重大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在具体实施时总要面临传统势力和思想的挑战和阻碍。印度几乎所有的变革往往带有一定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印度今后的社会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痛苦、甚至带有血腥味的过程。 &/P&
& &(三)政治上进入动荡不定时期&/P&
& & 独立后的前20年是印度政治上的最稳定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政党— 国大党。但是自60年代中期以后,国大党便一步步地逐渐走向了衰落。它的得票率从前三次大选中的46%降到了第十一次大选的29.7%。[26]国大党的衰落主要是逐渐失去了社会基础。在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年代里,国大党几乎动员了全国的民众反抗殖民统治,它代表了整个民族的利益。独立以后,印度民族与殖民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消失了,被民族斗争长期掩盖下的民族内部矛盾开始显现。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表现在国大党的外部,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了国大党的内部。这就是国大党后来不断分裂的最本质的原因。&/P&
& & 国大党的衰落表明印度社会的政治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
& & 第一,政治力量趋于多元化。印度独立后实行的民主政治和普选制迅速唤起了民众的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需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各种社会集团被动员起来卷入了国家政治,从而使印度是世界上最为政治化的国家之一。在这个由众多民族、语言、宗教、种姓构成的多元性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集团在争取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这使印度政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代表不同的教派、种姓和地方民族主义利益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并不断壮大。随着印度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政治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更加突出。 &/P&
& & 第二,代表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政治势力上升。在国大党走向衰落的同时,具有浓厚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教派色彩的印度人民党却迅速崛起。该党利用广大印度教徒的宗教热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赢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印度人民党有着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一个在意识形态上缺乏凝聚力的国家,在外部的冲击下难免不出现解体的危险,因此复兴印度教可以增强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另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其独自的特征,才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才能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印度人民党和其它印度教教派政党倡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之所以在众多的印度教徒中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刻社会背景。首先,国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建国原则已经失去了号召力,因此,意识形态和世俗的民族主义更容易被宗教民族主义所取代;其次,周边国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和国内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的加剧刺激了印度教徒的“危机感”;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西方经济和文化冲击的反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捍卫印度教传统文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也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得更为强烈。 &/P&& & 第三,中、低种姓的政治力量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传统职能减弱,但种姓正在逐渐转变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由于种姓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它们成为政治势力重要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斗争的工具。&/P&
& & 随着教育的普及,落后种姓的政治意识逐渐觉醒,要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获得平等权利和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他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政治权力的重要性。有些邦内出现了分别代表中等种姓和低等种姓利益的政党。由于这些种姓占有人数上的优势,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并能够在邦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邦执政党。这种现象表明,印度的政治权力正在从城市的中、高等的种姓和阶级手中转向农村中的中等和低等种姓和阶级手中。&/P&
& & 第四,地方政治势力日益强大。无论是在独立前,还是在独立后,印度始终就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主义。这既有历史的根源,又与印度的民族、语言的社会结构有关。从历史上看,除了短暂时期以外,印度从未实现过国家的完全统一,因此它也从未建立过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英国殖民主义者声称统一了印度,但在约五分之二的领土上仍存在着数百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土邦。长期的小国林立和地方政治势力割据使印度的政治文化具有很大的多元性和分散性。&/P&
& & 印度独立后,政府在国内少数民族的强烈要求下,按照民族— 语言的原则划分了各邦。这种划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助长了地方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政治地方化的趋势。印度虽然实行联邦制,但中央集权过重,因此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问题上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随着地方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在政治上也要求得到更大的权力。许多代表地方民族主义势力的政党要求扩大自治权的呼声不断高涨。&/P&& & 80年代以来,地方政党的实力不断增强,有的在本邦建立了政权,有的成了最大的在野党。在中央一级,任何政党只有在地方政党的支持下才能上台执政,中央政府的命运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地方政党对它的支持与否。这种情况增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党的依赖性和小党为了地方的利益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这种政治权力地方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不仅导致中央对各邦控制能力的削弱,而且可能使国家的一部分权力从中央向地方转移,形成地方政府权力坐大的情况。目前,在一些重大的国家政策,甚至外交政策方面,地方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中央和各邦的权力平衡正在被打破,印度中央高度集权的联邦体制有可能转向真正的联邦制。&/P&
& & 综上所述,当今的印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导致了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政治上的动荡不定。议会民主制在缺乏强大的政党和稳定政府的情况下,政府的工作很难具有效率。执政党为保住执政地位,需要平衡各个阶级或集团之间的利益。政府的政策往往是妥协和调和的产物。另外,在印度这样如此庞大的国家,中央政府的脆弱不稳和缺乏权威性必然削弱国家的治理能力,影响国家内外政策的有效实行,从而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P&
& &(四)国内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P&
& & 印度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宗教和种姓矛盾尖锐,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孕育着现代化道路上的危机,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威胁着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P&
& & 从独立至今,印度始终被民族、宗教和种姓问题深深困扰着。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痼疾,不仅最难解决、耗时最长、而且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的动乱和暴力冲突。由民族、教派冲突引发的社会暴力事件已日益成为该地区比国家之间的战争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印度前陆军总参谋长V·N·夏尔玛尖锐地指出:“印度的最大弱点并不是经济,而是内部的不和。它所面临的最危险的威胁可能不是来自边界上的敌人,而更可能来自内部的导致民族、种姓和宗教之间暴力活动与日剧增的政治斗争;来自政治上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夺选票;来自掌权者与夺权者这些不共戴天仇敌之间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的明争暗斗。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民主政体中,公正的选举也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犯罪化的政治利用金钱和暴力左右选民”。[27]&/P&
& & 印度独立后的民族、宗教的暴力冲突造成的人员死亡大大超过了三次印巴战争的死亡人数。印度民族问题中最严重的是民族分离主义的倾向,有些民族中的激进势力还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或暴力恐怖活动。虽然民族分离倾向还不至于产生国家分裂的危险,但它严重地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民族自治或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经过政府的安抚或镇压似乎已经平息,但民族问题往往与政治、经济、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的权利、地位等问题相互联系,彻底解决非常困难。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在一定的时机下很有可能爆发出新的冲突。&/P&
&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28]此外,种姓之间的暴力冲突和集体屠杀贱民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这些暴力活动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尤以比哈尔邦、北方邦和安得拉邦最为严重。随着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以土地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骚乱可能有增无减,印度东北部和中部的表列部族也都潜伏着动乱的危险。&/P&
& & 综上所述,印度的民族、宗教问题与印度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缓慢和不平衡,社会、文化结构的多样性和发展的迟滞及不平衡,民众的普遍贫困和贫富的悬殊、教育的不发达以及由于人口的压力而对资源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这些多方面的因素构成了民族、宗教和种姓冲突频发的根源。&/P&
& & 另外,印度的现代化正在打破维持社会平衡的传统的组织结构、制度框架和思想观念;整个国家面临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压力;教育的普及和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卷入了政治,促进了他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觉醒,当政府不能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期待时,社会中集聚的各种不满情绪便有可能爆发成宗教、民族、部族、种姓等不同集团社会之间的冲突,在缺乏强有力政府的情况下,这些冲突便意味着暴力和动荡。&/P&
& &(五)缺乏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P&
& & 印度是南亚地区的大国,但是这不意味着印度已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占有了主宰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巴基斯坦的严重挑战。到目前,无论在意识形态上、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印度还不具有影响或控制周边中、小国家的软权力。在该地区,只有印度和尼泊尔是印度教为主体宗教的国家,其余各国皆为伊斯兰或佛教国家。在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安全观念上,印度与其他国家基本上是相互冲突的。这些特点就大大限制了印度利用软权力吸引、团结周围中、小国家的能力。&/P&
& & 印度在其独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完全陷入在地区内部的纷争之中,在短短的24年中,它与巴基斯坦之间进行过三次战争。这是影响印度崛起的重要原因。目前,印巴之间的冷战状态仍然存在,两国间的军备竞赛还在不断升级。现在两国都拥有了包括核武器和导弹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不仅意味着相互遏制、威慑和防御对方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意味着即使是打一场常规战争,对两国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将是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虽然核武器并不一定导致核战争,但是印巴的核竞赛无疑增加了两国间核失控的危险性。一旦由于情报错误或技术事故导致核战争,对任何一国来说都不啻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印度今后仍然不能摆脱与其宿敌巴基斯坦的军事对抗,那么,它很可能陷入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核军备竞赛而不能自拔。 &/P&
& & 印度与其他周边国家在边界、水资源、跨国移民以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纠纷或矛盾今后很可能导致与邻国关系再趋紧张。印度国内的印度教复兴已经使国家出现了印度教化的苗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不仅会使国内印度教徒与一亿多穆斯林的关系更加不睦,而且可能还会影响到印度与周边穆斯林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P&
& & 综上所述,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印度在国内和地区内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仍将使其不得不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外的安全问题上,这必然大大限制了它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它迈向世界大国的步伐也无疑将受到很大的制约。 &/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经济全球化与印度经济发展
文富德&/P&
&P&& & 【摘要】 长期的殖民统治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但却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对经济卷入全球化持谨慎态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较为缓慢。90年代以来印度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但也存在某些问题。&/P&
&P&& & 殖民统治前的印度经济,不仅农业发达,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印度的产生,但同时却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虽然没有割断与国外的经济联系,但却对经济全球化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发展,但其增长速度却较为缓慢。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印度审时度势进行经济改革,加速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某些重要启示。 &P& &/P&&/P&
殖民时期被迫卷入全球化的印度经济 &P& &/P&&/P&
&P&& & 殖民统治前,农业为印度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典型特征是在村社结构中发展。“村社即为小共和国,几乎拥有它的自身内部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几乎与世隔绝。它们仿佛在完全不可能的条件下维持下来。每个村社自身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国。由各村社组成的联盟(国家)极为有助于各成员的幸福和享受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和独立。”(转引自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1947),第302页。转引自鲁达尔·达特等:《印度经济》(上册),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尽管如此,在17世纪中期,印度农业已达到较高水平,无论从农民的劳动强度、种植作物的多样性、使用肥料的普遍、轮作制的复杂程度及灌溉面积的扩大等等方面来看,印度农业发展水平比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还要高。印度手工业发展水平更高,其中尤以纺织业为最,达卡的平纹细布、孟加拉的印花布、贝拿勒斯的莎丽、阿默达巴德的围腰布、薄沙围巾及丝绸、阿姆利则及卢迪亚纳的披巾等也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技艺之精湛,可从“一块20码长、1码宽的平纹细布可穿过戒指”(D·R·加德吉尔:《印度的工业发展》,第34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上册),第31页。)这一事实中反映出来。因此,“当西方的商业冒险家开始在印度出现的时候,印度的工业发展无论如何也不亚于当时更先进的欧洲国家。” ((印度〕《工业委员会报告》第1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第50页。)印度农业和工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全部需要,而且还能将其成品输出国外。”(拉那德:《印度经济论丛》第171页。转引自上引书《印度经济》(上册)第31页。)印度的布匹、蓝靛、香料、刻有美丽花纹的武器工艺品等在当时东方各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畅销,从而使当时印度外贸也高度发达。同时,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外贸的发展,国内商品交换也有所扩大,并在某些城市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P&
&P&& & 然而,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欧洲各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也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4页。)在欧洲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程中,经济已有相当发展的印度自然成了他们需要开拓的市场。而在“不仅存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注定要做侵略者的战利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页。)。&/P&
&P&& & 西方殖民者入侵并占领印度后,垄断了印度的对外贸易,把大批印度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世界各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以后,为占领印度市场,英国对出口到印度的商品以免税的特惠,而对印度输往英国的商品则课以高额关税,从而使印度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急剧增加,印度成了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印度对英国的出口也有所增加,如在1834年到1858年,印度出口总额由812万英镑增加到2850万英镑,增加2.5倍。到1947年独立初期,印度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已占2.2%,出口在印度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10%。为促进印度对外贸易发展,英国殖民者鼓励英国人到印度去投资,在印度修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到独立初期,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30.2亿卢比,其中英国投资为23亿卢比。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投资的增加,深深地把印度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印度经济已经走上全球化的道路。&/P&
&P&&& 然而,殖民统治下的经济全球化给印度经济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P&
&P&  首先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为满足需要,西方殖民者在印度建立了大批茶叶种植园、咖啡种植园、橡胶种植园等,并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还竭力促进农业商品化,使一些农民专门种植棉花、甘蔗、黄麻和花生等,然后销售给西方商人。此外,殖民者后来也在印度建立一些利用当地原料进行加工的工厂,运用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从多方面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以便把印度作为宗主国工业的原料产地。&/P&
&P&  其次是造成接连不断的粮食危机。为了把印度变成英国工业的原料产地,英国商人为棉花、黄麻、甘蔗、花生等农产品制定出较高的市场价格,引诱印度农民用经济作物取代粮食作物,结果导致粮食生产衰落,但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也要到市场购买粮食用于家庭消费,从而促使印度接连不断地发生粮食危机,使数百万人死于饥荒。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有400多万人丧生。&/P&
&P&  再次是阻碍了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机器生产使工业品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价格极为低廉。为了保护殖民者利益,英国极力鼓吹自由贸易,对英国输往印度的工业品实行特惠免税,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英国工业品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导致印度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手纺织业迅速衰落。同时殖民当局又不允许印度进口机器设备发展机器工业生产,从而使失业的工匠和破产的手工业者被迫转到农业中去,在印度近代经济史中出现了“非工业化”过程。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世纪中叶的55%上升到20世纪30年代的72%(上引书《印度经济》第35页。)。印度民族工业的毁灭使印度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独立前,印度经济年增长率仅约为1%。&/P&
&P&  为把印度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殖民者在印度也投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从而促进了印度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同时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印度建立了一些工厂,开创了印度工业化进程。一些印度人抛弃传统职业,转而从事工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现代工业的建立。但是,殖民时期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却是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及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印度经济学家仔细分析英殖民时期印度经济发展后指出,无论如何,只要印度一方在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方面中断它与外界的殖民经济联系,它的工业经济就会得到大踏步的发展。换言之,对外贸易和外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印度意味着经济停滞。反之,部分或完全停止这种流动为印度资本提供了机会,使它能够在那些被进口商品窒息的领域开辟出发展工业的道路(上引书《印度经济》第57~58页。)。&/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独立后放慢全球化进程的印度经济 &P& &/P&&/P&&P&  独立后,印度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P&&P&  首先是对外贸易有所发展,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尽管独立后印度对外贸易有一定程度发展,其出口贸易额从年度的1016亿美元增加到年度的79.47亿美元;同期其进口贸易额从12.92亿美元增加到113.21亿美元(印度政府:《年度经济调查》,第S.80页。)。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相比,印度对外贸易不仅发展缓慢,而且极不稳定。在上述30年中,印度出口贸易年增长率有18年在10%以下,其中还有7年的增长率为负数;印度进口贸易年增长率也有18年在10%以下,且其中有11年的年增长率为负数(印度政府:《年度经济调查》,第S.22页。)。印度对外贸易缓慢而不稳定的发展,使印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独立初期的年度,印度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2.1%,而到年度已降到不足0.4%。同时,对外贸易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出口贸易额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6.75%下降到5.48%左右(印度政府:《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00页。)。&/P&其次是劳务贸易逐渐开展,但方式单一,水平不高。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劳务贸易获得迅速发展。从商业服务到通讯服务,从工程服务到销售服务,从金融服务到教育服务,从运输服务到健康服务,从旅游服务到环境服务,各种服务贸易方式都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但是印度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不多,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国际旅游等方面。由于贸易方式单一,印度在国际劳务贸易中的地位也不高。在国际劳务贸易进出口额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都没有印度的位置(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国际贸易趋势与统计》,第14页。)。这与印度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P&&P&& & 再次是利用外资逐渐增多,但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甚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仍是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印度也非常注意利用国外资金,使其在印度经济发展各个五年计划中都占有较大比重,“一五”计划为10%,“二五”计划提高到24%,“三五”计划升为28%,但“四五”和“五五”计划又分别降为13%和15%。以后各个五年计划中,外资占计划资金的比例大体都在10%左右。同时印度利用国外资金主要是利用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的优惠贷款,而很少利用甚至不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商业性贷款。1946年以来,世界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一直是印度利用外国资本的重要提供者。直到80年代初,印度也很少涉足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也不多,直到70年代末期仅约20亿美元。因此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没有把印度作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P&&P&& & 由此可见,独立后无论从商品劳务贸易还是从资本流动来看,印度都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有所降低。纵观印度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剖析独立后印度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把造成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P&&P&& & 首先是殖民统治下经济全球化的灾难。殖民统治时期,西方殖民者强迫印度加入了国际分工,印度经济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且随着殖民统治的加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经济卷入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使其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其国内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从而使印度成为宗主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殖民统治下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破坏了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而且严重阻碍了印度现代工业的产生,从而不仅阻碍印度经济发展,而且导致粮食危机不断,饥荒频发。因此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对殖民统治下经济全球化的灾难仍记忆犹新。印度认为,只有排除外国资本的控制和外来商品的垄断,印度民族经济才有可能迅速发展。这自然促使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的进程。&/P&其次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独立印度的领导者们目睹西方国家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认识到独立印度要发展民族经济,要消灭贫困,只有用社会主义的方法,坚持自力更生。因此在1954年12月,印度议会决定以“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作为印度的发展目标;在独立后印度每个五年计划中,也都把自力更生作为奋斗目标。而印度对自力更生的理解是:它“不仅意味着摆脱对外援的依赖,而且还意味着大众获得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且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自力更生便同自我维持增长的能力相联系”(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四个五年计划草案纲要》,1966年8月,第24页。)。&&在印度的计划文件中,常在宣布自力更生的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又大谈打算怎样实现自给自足”(南·埃泽克尔:《自力更生与自给自足》,载《经济时报》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是独立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之一。&/P&&P&& & 再次是发展经济学进口替代战略思想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像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相继获得独立。但是在政治独立后,如何发展民族经济,却是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紧迫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经济学也获得了空前发展。针对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的具体情况,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快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用国产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就是说,为发展民族经济,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这种战略主张物品生产优于进口,工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又在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的保护下免受外来竞争。发展经济学家还认为这种战略特别适合印度这样的国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印度在独立后也选择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高额关税及数量配额等措施限制基本消费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又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基本消费品工业所需原材料及技术设备的进口,以达到保护新兴消费品工业发展的目的。长期以来,印度平均进口关税都保持在300%左右,有些商品进口关税甚至高达500%;加上严格的数量配额及许可证制度等,严重限制了印度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印度经济全球化的程度。&/P&&P&  由于上述原因,印度在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中虽然欢迎外国资本参与印度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是条件是外资要在印度政府指定的领域内投资,并接受监督管理。同时,从1950年起,印度实行了限制进口政策,主要限制非必需消费品进口,并实行由国家统制为主的贸易体制。从1952年起,印度政府更把主要的对外经济活动都纳入严格的许可证管理范围。1956年的工业政策决议规定了允许外资和外国技术参与的部门、只允许外国技术参与的部门和禁止外资参与的部门。同时还通过1956年的《公司法》,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在“二五”计划中更明确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发展经济的模式。虽然该计划也提出了重视扩大出口,并把促进出口与进口替代结合起来,然而促进出口是为进口替代服务的,为了多进口而扩大出口。70年代初期,印度还公布了外汇管理法,加强对外资的限制。70年代末期,还特别强调加速石油开发,替代石油进口。80年代开始,印度实行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战略。但是,基本原则仍然是“国内有能力生产的,一般不允许进口”,以保证国内需求。同时,对外资仍有较多限制,“不实行开放政策”。在允许外资的领域内,按什么条件投资,仍要认真考虑来决定。连英·甘地和拉·甘地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L.K.杰哈也认为,印度不是新加坡那样的城市国家。&/P&&P&  印度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使印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也对印度经济发展产生某些负面影响。&/P&&P& 首先是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印度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限制,从而使一些工业得以建立起来。然而由于政府保护,这些工业从一建立起就效率低下。因为在高保护下没有竞争,效率低下也能勉强生存。工业效率低下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低下,印度经济的资本—产出率不断提高,50年代,印度所有经济部门的资本—产出率为3.93,60年代上升为5.93,70年代达到5.97(S.查克拉瓦蒂:《发展计划——印度的经验》,新德里,维勒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P&&P&& & 其次是经济增长缓慢。尽管在政府的保护下建立了一些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年度到年度,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3.5%。这比殖民时期1%的年均增长率要高得多。然而,它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甚至超过10%相比,应该说,印度经济增长缓慢。连印度经济学家们都把3.5%的经济增长率讥讽为“印度增长率”。&/P&&P&& & 再次是贫困问题严重。经济增长缓慢,加上人口迅速增长,使印度经济难以吸收不断增加的劳动力,造成劳动者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印度积存的失业人数为530万,到1980年增加到207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8%。同时也使人均收入增加不多。例如,年度至年度,印度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仅为1.2%(上引书《印度经济》第615页。),从而导致印度的贫困问题极为严重。 &P& &/P&&/P&90年代以来加快全球化步伐的印度经济 &P& &/P&&/P&&P&& & 80年代,英·甘地政府和拉·甘地政府进行了经济政策调整,如加大促进出口的力度,开始走向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注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使外商在印度的投资有所增加,对外贸易也有较大发展,印度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有所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80年代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5%。然而,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出口服务于进口,其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到90年代初,印度出现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同时由于苏联解体,印度奉行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失去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国际机构的压力下,1991年上台的拉奥政府开始对印度经济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明确提出要使印度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P&&P&& & 首先是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拉奥政府从放松进口许可证发放入手,继而简化进出口手续,取消出口补贴,使印度外贸管理逐渐与国际接轨,到年度几乎完全取消进口许可证,从而实行自由进口的贸易政策。&/P&&P&& & 其次是放松对外资的限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拉奥政府还拓宽外国投资渠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股市,允许他们在印度股票市场投资外,而且还放松外国金融机构及集团在印度设立机构的限制,允许他们在印度金融部门投资。同时也允许外商在一直受到保护的石油、天然气、电力及旅游等领域进行直接投资。&/P&&P&& & 再次是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使印度最高税率从年度的150%降到年度的110%,年度再降至85%,年度又降到65%,从而使印度的关税税率更适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P&&P&& & 最后是逐步使卢比成为可兑换货币。在首先对卢比实行22%的大幅度贬值后,1992年3月印度实行卢比双重汇率,使卢比在对外贸易中成为部分可兑换货币。1993年3月又实行卢比单一市场兑换率制度,完成汇率并轨。然后又使卢比在经常项目下可替换,使其向自由兑换方向发展。&/P&&P&& & 此外,政府还允许印度公司在海外证券市场上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同时支持印度公司从事海外投资,走向世界。&/P&&P&& & 1996年大选上台组成的德维·高达政府和其后的古杰拉尔政府,坚持了拉奥政府重新启动的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表示“任何以就业为导向的、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创造就业机会的和引入新技术的以及扩大出口的外资,我们都欢迎”(〔印度〕《政治家》日第21页。)。1998年大选中上台的瓦杰帕伊联合政府,虽然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宗教色彩,然而仍坚持推进印度经济全球化。他在日公布的施政纲领中允诺“认真研究全球化的影响,制定适合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和要求的时间表”。同时,“我们将出台有关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的计划”(《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第3期第39页。)。&/P&&P&& & 首先是签署国际信息技术协议,承诺信息技术及其产品自由输出输入,到2000年95种商品的关税降至零。根据贸易技术障碍及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确定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则。日由议会通过专利法修正案,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P&&P&& & 其次是扩大服务部门对外开放。在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增加就业的前提下,向外商开放33种服务领域。这比发展中国家平均开放22种服务领域还多。就连一直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地面电视播放系统也从1999年3月起允许私人挂载国营频道(印度驻华使馆:《今日印度》2000年4月第32页。)。&/P&&P&& & 再次是放松印度公司海外融资的限制。目前已允许非表列公司发行欧元债券融资。为增加印度公司海外发行的灵活性,废除自批准之日起90天内有效的规定;海外发行所获资金除禁止投入股市及房地产外,无其他限制;允许信息技术公司向其雇员发行全球债券;允许为公司重组、合并、兼并而发行海外债务等。印度公司在海外从事信息技术及娱乐软件、医药、收购技术及政府规定的其他业务等,自动批准其通过全球债券融资(印度政府:《年度经济调查》第98页。)。&/P&&P&& & 最后是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年度规定,允许外国公司及个人作为机构投资者对印度股市投资,对于公司的投资可达24%;只要外国基金通过国际公认的渠道进入印度,允许印度国内基金管理人管理投资于印度资本市场的这种外国基金;为了促进风险资本产业的发展,简化手续,规定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为登记国内外风险资本的专门机构(印度政府:《2001年印度参考年鉴》第338~339页。)。&/P&&P&& & 由此可见,90年代以来,尽管印度政府几经更替,然而历届政府都坚持对外开放,把印度经济发展纳入全球经济之中,从而加快了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P&&P&& & 首先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年度,出口贸易额达到84.86亿美元,年度增至181.42亿美元,翻了一番多。到年度,出口贸易额达到375.99亿美元,又翻了一番多。年度至年度,进口贸易额从158.68亿元升至240.75亿美,增加50%多;到年度,进口贸易额增加到472.12亿美元,约翻了一番多。&/P&&P&& & 印度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0.4%上升至1990年的0.5%,1994年又升至0.6%,1997年达到0.7%。&/P&&P&& & 其次是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由于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90年代流入印度的外国资金不断增加。仅以外国投资而言,就从年度的1.33亿美元增加到年度的50.25亿美元,增加30多倍。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从1.29亿美元增至31.97亿美元,增加20多倍,外国证券投资更从400万美元增加到18.28亿美元,增加400多倍。同期,印度吸收的外国投资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也由0.5%增加到2.2%(印度政府:《年度经济调查》,第86~87页。)。&/P&&P&& & 印度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最明显的影响是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加快。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年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高到5.5%,90年代提高到6%,有的年份甚至超过7%或接近8%。其次是经济增长类型有所变化。在传统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增长最快。到年度,印度电子产业达到2234亿卢比,年度增至5195亿卢比,5年间翻了一番多。其中软件从424亿卢比增至2430亿卢比,增加5倍多。同期,软件出口额从255亿卢比增加到1700亿卢比,增加6倍多。难怪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把印度经济称为全球新经济中最闪光的一个亮点。&/P&然而,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使印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诸多新的问题,诸如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使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结构性失业的扩大,甚至引发一些当地人的反对;与国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使印度与外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不仅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能不影响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代,印度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P& &P& &/P&&/P&结束语&/P& &P& &/P&&/P&&P&& & 印度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重要启示。&/P&&P&& & 1.政治不独立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殖民统治下印度经济被迫卷入全球化进程,使印度成了宗主国工业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严重破坏了印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经济才获得较快发展。因此要使经济健全发展,政治独立应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持政治独立。&/P&&P&& &2.政治独立后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1947年政治独立后印度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经济发展,然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并由此引起了一些问题。这说明害怕经济全球化的不良后果而放慢经济全球化进程,甚至不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利于经济发展。&/P&&P&& & 3.政治独立一段时间后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必要的。印度在90年代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使印度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加速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之中。&/P&&P&& & 4.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也要适当。印度在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印度仍对经济全球化保持高度警惕,谨慎掌握经济全球化进程。作为世界贸易工业的成员,印度承诺不断降低进口关税。然而只承诺到2005年将制成品的关税降到40%,中间品及机器设备的进口税降到25%,且对农产品市场准入、降低农产品补贴及进口的关税等未作任何承诺。因此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经济全球化进程。&/P&& && && && && && && && && && && && && && &&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印度经济发展提速 自信2008年超过中国
&P&如何看待印度的经济增长、吸引外资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专家,包括印度业内人士都有不同见解。《财经时报》获悉,3月31日前,印度将出版官方的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在该年度的第三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8.4%,这将使印度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逾8%。这一发展速度将是印度历史上最快的,同时接近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经济增长持续性受质疑&/P&
&P&  国内部分研究印度问题的专家认为,近十年来,印度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增速保持在7%左右是比较乐观的,但要持续保持在8%左右,则非常困难。过去一年的增速有望超过8%,只是近年来最好的个例。实际上,此前一个年度,由于印度全国遭受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4.4%,而再前一年的增长速度为5.6%。
  根据印度中央政府制订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印度经济在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8%。印度政府从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考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经济增速曾超过7%,此后又逐渐滑落,2000年前后的平均增速为5%,因此,印度“十五”计划的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受到普遍怀疑。
  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所占份额为25%,而中国是百分之十几。因此,农业是否丰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印度整体经济。此前一年度,印度农业遭遇旱灾,使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降至4.4%,成为近年来的最低点。  &/P&
&P&& & 吸引外资水平不高&/P&
&P&  在吸引外资方面,印度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每年能够吸引几十亿美元的资金,但比起中国来还是少很多。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文富德研究员认为,印度政府保守的态度是导致其吸引外资少的主要原因,凡是牵涉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及军工行业,印度在吸引外资上都有诸多限制。虽然印度很早就加入了WTO,但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印度一直尽最大努力利用协议中的优惠条款。
  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研究员认为,外资不愿进入印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劳工法严格,工会势力强大,企业不能随便解雇员工。如果印度想在吸引外资上有大的突破,必须对现有劳工法加以修改。
  专家们认为,过去十年中,尽管印度吸引外资水平不高,但经济上也出现了不俗增长,可见维持经济高增长的因素中,吸引投资并非最重要因素。而阻碍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落后&/P&
&P&  据介绍,印度虽然有亚洲最庞大的铁路网,但陈旧不堪,大部分是国家独立以前殖民地时代建设的,铁轨按照宽窄不同还要分成三类,在印度旅行,换车换轨是家常便饭,交通事故频繁,很难实现现代化的运输任务。
  前年借印度独立55周年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提出了印度15点经济发展计划,其中表示要大力建设印度的铁路,将连接印度四个重要城市新德里—孟买—加尔哥达—晨奈的“金四角”铁路提速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但鉴于印度铁路的复杂性,专家对印度能否按时达到这一目标表示怀疑。
  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任佳研究员认为,印度发展的软肋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外,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人口问题和贫困问题也都非常关键。
  印度虽然对外宣称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最多的说法是有2亿到3亿人,对印度中产阶级最宽泛的定义是年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但也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资料显示,印度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的人口接近全国的40%。在印度最富的城市孟买,这样的贫困人口有400万到500万。此外,印度的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占总人口的70%左右,购买力很弱。
  印度人较为自信&/P&
&P&  但对于上述制约因素,国内外专家,包括印度业内人士都有不同见解。
  比如,对经济增长问题,印度最大的IT培训公司NTTI在华负责人朴凯旋就对《财经时报》表示出自信,他认为,印度保持8%的经济增速没有问题,而且还可能更高。印度前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因为遭受自然灾害的缘故,而去年农业获得大丰收,环境好转。在IT领域,外国公司正开始把大量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带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这一势头还将持续下去。他认为,去年是印度值得骄傲的一年,最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同时,印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取得了高增长。
  针对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起起伏伏,显得不够稳定的现象,朴凯旋认为,印度经济起伏不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的不稳定。从1996年5月至年多时间内,印度政府就曾5次更迭。他承认,来中国6年,给他的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持政策,相比之下,印度政府控制经济局势的力量显得弱一些,支持力度也小。
  朴凯旋也承认,要使印度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差距太大。但对印度变成“世界工厂”这点他非常自信,他说:“2008年以前,一些制造型工厂会转到中国,但这之后,这些工厂将转到印度。”&/P&
&P&  金融体制优于中国&/P&
&P&  对于印度吸引外资少的现象,美国专家认为,虽然印度吸引外资没有中国多,但印度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说明印度对外资的利用率大大高于中国。有专家打比方,中国每年投入40美元能挣7美元,而印度则是每年投入24美元挣6美元,与印度相比,在中国的投资有不少被浪费了。
  此外,在资本、金融方面,印度建立时间很长,制度完善,运作规范透明。在资本市场上,印度企业融资也要比中国企业在国内融资方便。
  “印度的金融系统比较透明,比中国坚实,但我觉得这不能说中国的金融体制就不好。”印度最大制药公司之一—路宾公司原首席代表、广州鑫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舍尔马对《财经时报》说。
  朴凯旋也觉得,虽然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存在一些缺点,但中国不必为此担心。“中国政府的控制能力优于印度,能够很好地控制局面,所以不会出现问题”。 &/P&
&P&印度经济处于最好时期 短期难撼动中国经济地位&/P&
&P&中新网5月20日电 新近一期《瞭望》周刊载文称,印度经济正处于56年来的最好时期,其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在国内长期积淀的各种社会矛盾,因起步较晚,其经济目前对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
&P&  印度资深外交家、前驻中国使馆高级官员白春晖指出,在印度的经济增长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其长期积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虽然近几年经济有所起色,但由于经济改革起步太晚且阻力重重,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经济地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不过,印度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转机对两国都是好事,其对双边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P&
&P&  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首席顾问普拉纳布-森表示,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中国是件好事。从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印中双边贸易的增长是与印度经济的增长成正比的。他说,虽然双边贸易仅占各自外贸总额的很小部分,但自1999年以来,其每年的增长速度都接近50%。去年,印中两国的贸易额达到76亿美元,预计2004年将超过100亿美元。因此,印度对双边经贸前景十分看好,提出了尽早将双边贸易额发展到200亿美元的目标。&/P&
&P&  森认为,两大因素对印度的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能够吸引足够的外商直接投资;二是国内储蓄大幅增加。目前印度国内储蓄率为26%,如果要使经济达到8%以上的增速,国内银行储蓄率必须达到29%以上。&/P&
&P&  专家们同时认为,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向好,印中两国未来在某些领域出现竞争在所难免,但这种竞争是基于充分合作基础之上的。森认为,目前印中两国利用外资的领域不同。中国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印度的外资以服务业为主。但随着印度制造业的崛起,印度今后可能出现中国争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象。另外,随着印度经济提速,两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目前印中两国石油公司在一些重要的海外油田项目上出现的竞争就是一种征兆。(王建刚)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32:19编辑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印度GDP增速达两位数,我并不吃惊”——访中国前驻印度大使裴远颖
作者:孙超& &&&中国政治学&&& &
&P&& & 中国经济时报:您可以描述一下您脑子中的印度吗?&/P&
&P&& & 裴远颖:我作为驻印度大使,从1994年12月上任到1998年4月离任,一共3年零3个月的时间。&/P&
&P&& & 我刚接到通知要去印度工作的时候,觉得很兴奋。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灿烂的文化和奇特的国情,一直吸引着我。同时也觉得这个任务很有挑战性,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印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P&
&P&& & 初到那里的第一印象是,现实的印度和我脑海里所勾画的印度有明显的差距。到印度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印度的书籍,而且同很多曾经在印度工作的朋友进行了交流。尽管对这个国家落后方面,比如说环境的“脏、乱、差”有一定思想准备,但是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即使在首都新德里的近郊,贫民窟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P&
&P&& & 后来我慢慢发觉,在这些不加掩饰的落后现象的后面,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是颇有成就的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沉稳的国民心态,是印度独特的优势。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虽然没有中国快,但是相对比较均匀,并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印度已经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P&
&P&& & 中国经济时报:宗教在印度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否也是印度社会一大特点?&/P&
&P&& & 裴远颖:世界上几大主要宗教在印度都有,以信印度教的人数最多(占人口的82%左右)。印度教(其前身是婆罗门教)的轮回学说在印度人中的影响很深,认为人生的现世是前生决定的,而现世决定着来生。这种宿命论的思想使普通印度人有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心态。印度的街道虽然很拥挤,但是很少看到打架甚至是争执的现象。很多印度人吃素,不杀生,神牛满街跑,和宗教都有关系。当然,由于印度宗教状况复杂,宗教冲突也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P&
&P&& & 印度有名的种姓制度也是起源于印度教教义。这是在社会分工和种族差别基础上建立的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和武士;第三等级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第四等级是农民。而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是等级之外的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按照这种制度,等级是不可逾越的,世代相传,永不改变,而且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位而坐、同席而食。尽管印度独立后的宪法中明文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实际上仍在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起作用。比如,我们使馆雇佣当地人做园丁和清洁工。这些人来自不同种姓,按照传统的分工工作,绝对不干种姓之外的事。浇花的比打扫卫生的种姓要高。有一个管打扫的印度人有事不能出勤,我们使馆办公室人员就和一个园丁说希望他能代替帮忙打扫一下,但是他拒绝了,他表示,宁愿被解雇也不愿去打扫,因为这和他的种姓不符。这个事例说明等级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也不能说现在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变,比如说印度的前总统纳拉亚南,也出身贱民阶层,通过个人奋斗,最后成为了印度总统。&/P&
&P&& & 印度经济已经具备了较快增长的条件&/P&
&P&& & 中国经济时报: 印度上个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10.4%这不仅是印度记录中最高的增长率而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