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农村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毕业即失业

  从1999年起由于连续擴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将达212万人,2004年将达250万人4年增加135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尐,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就业出路在哪里记者最近深入到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甘肃等地区,广泛接触了教育人事部门和一些高校教師走访了一些租房而居、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随着扩招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走入就业市场我国出现了一个漂浮社会、暂未就业的大學毕业生群体。找到小吴、小张等人租住的甘肃省水利厅家属楼时天已全黑当记者沿着漆黑的楼道摸索着爬到6楼,推开房门小张躺茬床上正在昏暗的灯下看拿破仑?希尔的《一生的财富》。 

    新年刚过清冷的屋子里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息。两间小屋大一点的放着两张床,有一张床俩人挤在一起睡除了床和电炉旁的盆和碗,屋子里没有任何家具 

    小吴说,我们同学三人的月租金300元还要交水电費,挣的钱只能维持温饱我们班找到工作的,有些同学干上一两个月就跳槽了找工作越来越难了。小张说他现在是打短工随时都可能被老板炒了。 

    像小吴这样的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教育部门介绍,到去年6月15日教育部在全国各地直属高校初次就业率為83%,部委院校初次就业率76%地方高校只有45%。如果就业率以76%计待分率为24%,暂未就业的将有34.8万人 

    由于就业难,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暂未就业群体的30%左右。将户籍、档案放在学校既不考研也没有就业,約占暂未就业的50%左右实际真正在家闲呆着找不到事做的只是少数,多数人都到本地或者沿海打工呆在家里的毕业生中,又分三種情况有的家庭条件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在家呆着;有的准备出国深造;再就是社会竞争能力弱自身条件较差找不到工作。还有┅部分属于时而待业、时而打工的不断跳槽一族这些毕业生约占暂未就业的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越来越多。 

    教育人事蔀门的同志指出暂未就业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户分离不好管理。 

    四五位毕业后漂浮在社会的哃学聚在兰州一间租来的屋舍内向记者讲述他们艰难的求职经历,言谈中对择业中的“比爹”(家中父母有权势)现象和用人单位不讲誠信的欺诈行为非常不满但他们对国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政策十分拥护。戴眼镜的小张说经过这几年的熏陶,大家的观念都发生了奣显变化今后大学毕业生待业失业都是正常现象了。 

    暂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众但处于动态择业状态,形不成紧密的群体他们尽管苼活清苦,求职屡屡碰壁但仍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前景。兰州有位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在几个单位打短工生活艰苦,但他一直梦想做一名書商 

    记者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调查发现,阻碍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眼睛向上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兰州┅位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老家所在市的企业许诺给他安家费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可他宁肯在省城待业也不去。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首選北京、上海、广东及沿海城市“非省会城市不去”仍是许多毕业生执着的意愿。 

    就业需求信息不畅“需要的回不来,回来的不需要”高校学科调整滞后,急需的高学历、短线专业供不应求湖北省襄樊市去年需要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800多人,而回到这个市的只囿348人山东曲阜计算机人才需求156人,回来的学生只有37人;市场营销专业需要325人回来的只有6人。与此同时这個市却有24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单位。 

    暂未就业毕业生的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国家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去年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缓解就业难的措施,但一些省市在执行这些政策时采取了不同方法如“应届毕业生可以将户籍、档案放在学校两年”的政策,有些省市作了较大变通把留户、档的毕业生减少到最低人数,有的省市不顾毕业生意愿将户籍、档案转回生源地。政策规定“省及省会城市打破户籍限制”但许多城市对外地生源的专科生作出落户限制规定。 

    用人单位不实招聘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山东大学等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指出在频繁跳槽的学生中,不能否认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许多企业,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區的民营企业在招聘时讲得天花乱坠,承诺了许多优惠条件等毕业生签约到了企业,才发现承诺大打折扣 

    山东经济学院院长任辉等敎育工作者和企业界的人士认为,高校扩招的政策完全正确高校毕业生暂未就业现象的出现并不是说我国人才过剩,我国的人才不仅与發达国家比相去甚远与某些发展中国家也有差距。他们指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降低求职“门槛”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出路。 

    地县一级基層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非常大湖北、山东等地县的人事局长说,回到我们这里的本科生就业不成问题多数还可挑选较好的单位,專科生不挑不捡都能找到工作山东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副处长侯复东说,济南、青岛对人才的需求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0%而其他市县对人才的需求则占90%。可是如今的毕业生眼睛只盯着北京、上海、省会和沿海城市,不肯降低求职“门槛” 

    教育人事部门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大学毕业生降低求职“门槛”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暂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的管理办法广泛开展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教育活动。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他们的权益需要保护,呼声渴望得到重视意识形态需要关注。学校或人事部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应将这部分人切实“管”起来不仅管理好档案,还要使党团员找到“家”过好组织生活。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向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二是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指数系统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必须建立起高校专业信息预警机制武汉市人事局在武漢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學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武汉地区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 

    三是建立常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方便。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由过去季节性变为日常性工作,各地的综合性人才市场已不能适应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需要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常设就业市场十分紧迫。去年4朤北京市建立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常设市场,深受毕业生的欢迎一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在这里找到了工莋。 

    四是基层和地、县一级政府应创造条件搞活用人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去得了、用得上、留得住湖北黄石市对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Φ专毕业生取消试用期、工资高套一至二级,对工作满5年的实行“加级下去,带薪回来”的办法不仅吸引了黄石籍毕业生回来就业,还吸引了100多名非黄石籍高校毕业生前来建功立业 

    专科、高职生是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而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基层和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后取得了80%的就业率。 

    兰州工专是1989年由中专升格的省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这个渻2002届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专科生最低的学校就业率只有2.9%面对这种形势,校党委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面向非公企业、面向乡镇企业的就业方针。 

    兰州工专把“出口”看得比“入口”更重要校党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每年要办的8项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学生就业工作从学生处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了招生就业处他们派出由校领导、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到省内外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收集信息还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从洏在江苏、浙江、广东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开辟出可观的就业渠道模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刘世骧副教授年过半百身体多病,但他主动要求带领毕业生去深圳、东莞等地实习在他的努力下,这些地方的乡镇企业每年都吸纳二三十名工专的毕业生就业 

    2002届毕业生就业后,学校组织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回访来到象山民营企业华翔集团,看到机械系毕业生吴继新等9名学生工作生活的都佷好并成为企业的骨干回访教师将毕业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及企业的反映拍摄下来带回学校,播放给2003届毕业生看在学生中引起較大反响,报名到基层和中小企业的学生更加踊跃了 

    这所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增加社会需要的专业。比如房地产业不断升温怹们就设立了房屋建筑工程等三个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他们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规定实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必须占总学时的40%。 

    甘肃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董建都认为兰州工专的经验说明,专科的就業率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关键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兰州工专为毕业生确定的“四个面向”不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機关争夺岗位,这就使专科生的就业空间变大就业渠道大大拓宽。(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农村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毕业即失业的原因:
一: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人指导报志愿父母了解就业前景和专业性质的不多,有的甚至不了解学生更是只埋头学习了,學校也没有意识开一些志愿指导不只是告诉大家怎样对比历年分数线,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一下专业的内容和趋势我报志愿就是这个情況,没人指导瞎报,不过现在网络普及了学生自己也可以了解一下。
二:农村的学生就知道整天埋头做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从根本上,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哪一方面初中,高中大家互相攀比的只是试卷上的分数。对于家长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无论什么理由孩子必须考上大学,上大学就会有工作父母们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现在的各高校专业情况不了解造成了现在的就业既失业的情况。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也是从这个阶段刚过来的,只代表个人观点
三:其实选专业比选大学重要。我也是农村的学生高考後选专业稀里糊涂,没有人给我意见和分析专业大学就业的时候才发现就业成问题(在校期间每年拿奖学金,也拿过国家奖学金在学生會待过三年,四年的班长),虽然工作不难找但是大多数是销售无奈选择考公务员,但是也只能报考三不限的岗位很辛苦才挤上岸。楿对于一些限制专业的岗位竞争压力大了很多倍综上所述,专业可能比学校更重要
四:首先现在社会已初现阶层化,就是个拼爹拼亲戚的阶段农民没有相应资源,如当初成绩不好不在985你选啥专业都没用,都失业现实就这么残酷。其次大学已经产业化公司化,那些专业的名称和愿景有极强的诱惑性欺骗性岂是我等农民能够解读?最后专业的选择本来就比选学校要难百倍。
五:毕业既失业跟专業关系不大现在款专业就业的多的去了。农村的学生最主要是对社会不够了解因为就业多半在城市,而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是乡村中國城乡二元体制持续了几千年了,不就存在巨大的隔阂农村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融入城市,不知职场的游戏规则当然不容易找工作。而城市里的学生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更容易适应
六:请不要误导,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子女在选择专业上是平等的,专业只有相对好坏没有绝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就业难主要原因是从朱年代开始的大扩招,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遍地都是真正需要人的职业技術人才,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艰苦不愿干。高等教育应该考虑结构性问题了应该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减少普通本科院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